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橙爽脆的答应一声,掀起帘子,解下车旁系着的马缰绳,踩着车架跳到马上,往前往后传信去了。

    天黑透歇下来时,车队已经出了开平府地界,虎翼军忙着安营扎好帐蓬。

    李小幺在营地中间转着圈活动筋骨,刚安置妥当,明亮的辕门处,苏子诚带着众小厮纵马冲进来,李小幺远远看着,迟疑了下,往后退了两步,转身进自己帐蓬了。

    片刻功夫,帐蓬门口,南宁的声音响起:“姑娘可在?”

    李小幺叫了南宁进来,南宁进来长揖笑道:“姑娘,爷说晚饭请您过去一起用。爷早上走前就吩咐过大余,晚上炖了姑娘爱吃的鱼头汤。”

    李小幺蹙了蹙眉头:“海棠做了饭了,王爷若有事,等我吃了饭再过去吧。”

    “姑娘还是去吧,不然爷那脾气,就当可怜可怜小的们了。”南宁陪着笑长揖不停。

    李小幺站着,叹了口气,看着青橙吩咐道:“去跟海棠说一声,饭菜好了送到王爷那里。”

    青橙答应了,李小幺跟着南宁出来,转了两步,进了苏子诚的帐蓬。

    苏子诚已经换了身衣服,正拿着两支箭比划着,见李小幺进来,忙笑着示意给她看:“你过来看看,这是新试出来的箭。”

    李小幺接过两枝箭,比划着看了看,都是沉甸甸的,真没看出有什么分别。

    苏子诚接过其中一枝,指着泛着幽光的狭长箭头,“你看这箭头,比那枝长了几分,我试过了,一箭出去,百步内能穿透皮甲。”

    李小幺探头过去,用手指点着箭头笑道:“长了,也狭了,进去容易,拔出来也容易,要不这里,倒过来做成锯齿样……”

    苏子诚怔了怔,高挑着眉毛,失笑出声:“你真是……惹不得!水岩也这么说,不过他可没你主意多,没想出来做倒锯齿,你说的是,这样要拔出来就更难了。”苏子诚说着,扬声叫了东平进来吩咐了下去。

    李小幺举着箭看了片刻,叹了口气。

    厨头大余提了菜送进来,海棠带着樱桃也将做好的几样精致小菜送进来。

    苏子诚和李小幺净了手,坐到榻上,苏子诚仔细看了看海棠送过来的几样菜笑道:“你调教出来的丫头不错,这菜做的精致。”

    李小幺笑着没有说话。

    两人沉默着吃了饭,海棠带人收拾下去,又泡了茶上来,苏子诚喝了两口,看着李小幺笑问道:“路上做什么解闷了?你要不嫌累,明天跟我一起去青草马场看看?”

    “一趟青草马场来回要四五天,我可受不住,路上哪里闷得着,我正看从吕大爷那儿借来的海外游记呢,都是他们上清门弟子亲身经历写的,真是有意思!”李小幺笑答道。

    苏子诚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片刻间晴天转阴:“胡说八道的东西,看它做什么?海上瞬息万变,福祸转眼间,往后别总想着这些没用的东西。”

第二百六六章 理想的生活

    李小幺歪头看着苏子诚,一边笑一边柔顺的点着头。

    苏子诚这气更加闷着透不出来,她这样想也不想,辩也不辩的就点头,必定不是答应他的话,而是根本没打算理会他!

    苏子诚闷了半晌,看着李小幺问道:“你的织坊,还有铺子,开出来没有?”

    “嗯,织坊头一批四十多个织工已经差不多出师了,铺子不急,定了八月初开张,织坊今年没敢织轻薄的夏料,先从秋冬衣料织的,八月开张正好。”李小幺详细的答着苏子诚的话。

    苏子诚皱了皱眉头接着问道:“你那个勾栏,还有那个什么落雁,打发了?”

    “没,干嘛要打发?勾栏也是秋天开张,这会儿正让人排杂剧呢。”李小幺瞄着苏子诚,轻声细语的说道。

    苏子诚脸色更加阴沉,紧紧抿着嘴,盯着李小幺。

    李小幺看着他,直接岔开了话题:“王爷去过扬州没有?”

    苏子诚恼怒的摇了下头。

    李小幺重重叹了口气,感慨道:“扬州可真是好地方,那份繁华热闹,比太平府不差什么,往后若是用心经营,再放开鹿港,最多两三年,太平府跟它比,也得落了下乘,只盼着王爷这一趟顺顺当当,千万别把扬州打的稀烂一片。”

    苏子诚还是满脸恼怒,挑着眉毛正要说话,李小幺接着说道:“若论财力,北平和吴地差得太远,若能将这扬州经营好,整个淮南路就能成了北平的钱库,有个三五年,北平就再不会象现在这样,捉襟见肘,尴尬穷困。有了银子,你就能装备出那五千人的轻装还是重装骑兵来?”

    “重装!”苏子诚气色稍平,瞥着李小幺答道。

    李小幺仿佛根本没留意到他的神情,只顾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的话:“我跟你说,要是光靠农耕,淮南路倒不算富庶之地,跟淮阳一带都没法比。

    淮南路好就好在海路、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咱们不能只拿着它当个以后征伐歧国、荆国的通路守着,那太可惜了,要把它经营成大商会。

    以扬州为中心,往北是楚州、淮阳,往南有泰州、润州,扩建鹿港,若是想远了,咱们水军几乎没有,干脆在鹿港建设水军,先让他们给商队护航以练战力,往后攻打楚、荆时,陆路水路双管齐下,就易如反掌了。

    又说远了,我跟你说,淮南路商禁一定要宽松,酿酒一样一定要放开,还有丝织、茶叶、晒盐,都放开,与商人约,民守法,官不扰民,地方官无明查实据,绝不能骚扰商家,只一样,要收重税,北平现在这样的商税,简直是,淮南路可以百抽十五到二十……”

    苏子诚愕然看着越说越兴奋的李小幺,见她好不容易住了口,端杯子喝起了茶,哭笑不得道:“一提这个商字,你这……”

    “嗯嗯嗯!”李小幺嘴里含着茶,连连点着头,咽了茶,笑道:“我最爱做生意赚钱!其实我最会做生意赚钱,旁的还真都是……不算主业!”

    苏子诚失笑出声:“还不算主业!你这话要是让那些官员听到……若林丞相那样的,岂不是活活气死了?”

    “林相也只好气活了!总不能再死一回。”李小幺笑道:“我说的都是实话,照我的想头,最好的日子,就是活在太平盛世,做大生意挣大钱,夏天到山上避暑,冬天就到温泉庄子躲寒气,春秋天不冷不热,就四处游山玩水,和山僧说说流水白云,听那些真正的饱学之士谈谈学问道德,有热闹看热闹,没热闹赏花赏草,丫头要解语,吃穿要精致……钱若还有多的,就去办个书院,施药施医,修桥补路,唉!这才是神仙日子。”

    苏子诚刚刚缓和过来的脸色一下子又黑下来。

    李小幺看着他,认真的问道:“你呢?你的神仙日子是什么样儿的?”

    苏子诚一时怔住了,出神的想了半晌,看着李小幺,有些茫然的说道:“小时候母亲教我做个贤王,要扶助哥哥打天下、治天下,别的,我没想过。”

    “那你现在想想,就想想!把所有的都抛开,什么王啊、皇子啊、你哥哥啊,都抛开,不要想能不能成,就象做梦那样,若是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有什么样的日子过,你要过什么样的日子?闭上眼睛,好好想想!”李小幺眼睛亮亮的看着苏子诚,声音里透着浓浓的诱惑。

    苏子诚迟迟疑疑的闭上眼睛,半晌又睁开,看着李小幺问道:“想什么都行?”

    “嗯!那当然!就当你是神仙,想过什么日子都成,哪怕把这个世间踢破再捏一个出来都行!”李小幺急忙答道,苏子诚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半晌,苏子诚睁开眼睛看着李小幺,更加茫然的说道:“我想不出,都抛开了,什么都没有了,心里空空的,全是空的,空的很难受。”

    李小幺怜悯的看着他,叹了口气,伸手握了握他放在几上的手安慰道:“那就别想了,你平日想要什么,不过一句话,没有思而不得,自然也没有特别想要的,这样的日子,已经是神仙日子了。”

    李小幺的手温暖而柔软,却握得苏子诚半边身子都僵住了,听了李小幺的话,忙否认道:“不,不是,有……”

    李小幺收回手,伸手摸了摸杯子,扬声叫海棠进来换了红枣汤,将盖盅推到苏子诚面前,“别喝茶了,喝碗红枣汤,夜里睡得好,也晚了,明天还要赶路,王爷也早点歇下吧,我告辞了。”李小幺一边说着,一边跳下榻。

    苏子诚跟着站起来,出了帐蓬,苏子诚突兀的低声道:“让我再想想。”

    李小幺停住,转身看着他,笑起来:“算了,别想了,要要真想出个浪迹天涯、闯荡江湖来怎么办?不是跟自己为难么?你还是做你的贤王最好,也是一种神仙日子,只要不当皇帝,都是神仙。”李小幺说的笑起来。

    夜色中,苏子诚的脸色又黑沉下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小幺艰难的爬进车里继续睡觉,苏子诚早就去了青草马场。

    一路滚来滚去的睡到日上三杆,李小幺爬起来重又净了面,看着淡月叹息道:“你看看,这人习惯起来多快,昨天还颠的睡不着,今天就能睡着了,等赶到淮阳,要是不这么滚来滚去,我就睡不着了。”

    淡月被她说的笑出了声,李小幺吃了半碗粥,几块点心,淡月收拾干净,取了两只布袋卷递到李小幺面前,“这是一个时辰前驿路上送过来的,一只是给姑娘的,一只是给王爷的。平旦前后,南宁过来传了爷的话,说让跟姑娘说一声,王爷不在这几天,驿路送过来的东西让姑娘代为处置。”

    李小幺对着一灰一黄两只布袋,半晌才呼出口气,让她代为处置,她能处置什么?

    李小幺取过自己那只灰白的布袋,仔细查看过袋口的漆封,从淡月手里接过银刀剔开,一件件仔细看了,用自己那只硬而极细的毛笔批下回复。

    一堆信笺里夹着俞远山的名字,李小幺先挑出来拆开,信写了满满三张,笔迹飞扬而兴奋。

    李小幺飞快的扫了一遍,将信拍到几上,笑起来,苏子诚真如前所言,将俞远山等梁地俘官联名的那个折子,当成了今年的科举策论题目。

    昨晚上开龙门放了众举人出来,俞远山一得了信儿,照他的话说,兴奋的晕了,元丰会馆外头没敢张扬,馆内摆了一夜酒宴。

    李小幺看着车窗外出了半天神,不过拿去做个策论的题目,梁地诸人就能兴奋成这样?就能让俞远山肝脑涂地?她还是和这个世间有无数隔膜。

    淡月小心的看着她。

    李小幺叹了口气,将信收起放到只粗布袋子里,这里头都是晚上要焚化的信件。

    理完自己的东西,李小幺挑开黄绸袋子,取出里面的折子,一件件看了,分门别类重新扎在一起,只要不是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的,还是等他回来自己处置的好,自己看过了,分过类了,就算是遵从了吩咐。

    往淮阳府这一路过去,比起上次回来时不同,一路上早行晚歇,只管赶行程,晚上就搭帐蓬宿在野外。

    苏子诚从青草马场赶回来,就出去查看了几趟河防,一直到淮阳,也没怎么跟大队一处过。

    不过十来天,一行人就赶到了淮阳,越过淮阳,径直赶往涌城关不远处的临时行辕。

    苏子诚召集众将直议了一天,李小幺细细看着长远递过来的淮南路谍报,中间再安排海棠和大余送点心汤水,和准备午饭送进苏子诚议事的屋里。

    这一路上,也不知道从哪天起,这安排饮食的事就落到了自己头上,大余一早一晚过来问吃这个可好?做那个可行?

    直忙到夜色垂落,苏子诚才带着兴奋,大步闯到李小幺屋,一进门就笑道:“都妥当了,这头一战,非打得吴军不敢直视!”

第二百六七章 各司其职

    李小幺放下满手的小纸片,直起上身算是见了礼。

    苏子诚也不用李小幺让,径直坐到榻上,淡月急忙倒了茶送上来,苏子诚接过一饮而尽。

    李小幺将摊了满几的纸片拢进匣子里,转头吩咐道:“赶紧传饭吧。”

    淡月答应了,一面让人传话,一面带着小丫头端了热水进来,侍候着苏子诚净面净手,李小幺跳下榻,转进后面净房洗了手脸。

    两人吃了饭,苏子诚挥手屏退屋里的丫头婆子,往后靠的舒服了,笑着说道:“定在大后天夺关,先夺韩城。”

    李小幺看着眼睛亮着光兴奋不已的苏子诚,想问又咽了下去,一来她也不懂,二来,这等机密,不知道最好,李小幺心思微转,笑道:“长远这一趟做的不错,递了不少有用的信儿回来。”

    “什么信儿?”苏子诚忙坐下身子问道。

    “你看看,这些都是,自从大皇子和吴太后开战以来,扬州、楚州等处坊间议论最多的,就是这战事,传说池州府军曾抢空过一座县城,还有这张,说太平府军半夜摸进村子抓夫抓丁,还有这个……”

    “这有什么用?”苏子诚有些莫名其妙。

    李小幺瞥了他一眼解释道:“你不是说吴太后和大皇子都不是蠢人,你取了淮南路就卡住了吴地要害,他们两家说不定会联手取回淮南路,咱们取下淮南路,安稳民心就是重中之重,若民心不稳,就是腹背受敌,是不是这样?”

    苏子诚连连点着头,若有所思的掂着纸片正要说话,李小幺接着说道:“要尽快安稳民心,只好取取巧,收症下药,你看,淮南路的民心就是怕人被抓,财被抢!”

    “这容易!还是你想的周到!”苏子诚反应极快,满脸笑容的坐直身子,扬声叫了东平进来吩咐道:“传令各军,入淮南路杀人者抵,劫财者斩!与民须秋毫无犯!”

    东平干脆的答应了正要出去。

    李小幺忙拉了拉苏子诚,低声道:“还有!让人写好揭帖,言明大军与民秋毫无犯,所过之处都帖上,百姓知道了才能让能安心,还有!”

    李小幺话没说出来,先笑得眼睛弯成了一线:“若借宿,不得入户,行前还要给主人家净扫门户,清水满缸。”

    苏子诚大笑出声:“这也太……,吩咐下去,大军过处,以爷的名义诏告乡民,诰书写好先拿给姑娘看看。”

    东平答应了退出去。

    苏子诚看着李小幺笑道:“你说的清水满缸,倒不必用。”

    李小幺看着苏子诚,似笑非笑,“反正也不费什么事,惠而不费的事么。”

    ……………………

    临战前几天,苏子诚和李小幺都忙得片刻不闲,一个忙着要打破前面那些城,一个忙着准备收拾打破后的残局。

    这天子时,李小幺裹着厚厚的斗篷骑在马上,跟在苏子诚后面,在明珠等亲卫及虎翼军的团团护卫下,在黑漆漆的夜色中,出了涌城关。

    临近月末,却是晴天,细细的弯月隐在满天星芒中,昏暗的星光下,黑衣黑甲、安静迅速的如同鬼魅般的众人疾奔出了关,往韩城关口方向奔行了不到两刻钟,队伍右转,冲上了一处高岗,这里是韩城到涌城关之间少有的几处高地之一。

    李小幺勒住马,紧挨着苏子诚站定。

    星光下,苏子诚没穿甲,一件黑色圆领窄袖衫,眼睛闪着亮光,用马鞭指着前面隐约可见的高大城墙笑道:“平旦后,咱们就能进城了。”

    李小幺紧张的吸了口气,低声问道:“等会儿,就这么冲上去?”

    苏子诚闷声笑起来:“这头一战一定要打出士气,打的吴军闻风丧胆,用的可全是虎威军,就这么冲上去,我可舍不得。”

    李小幺瞥了他一眼。

    苏子诚转头看了东平一眼,东平做了手势,苏子诚点了点头,转头和李小幺笑道:“还有半刻钟,韩城往西皆有重兵守着,可往东,绵延五六百里都是高山深壑,离这里将近四百多里处,山间有条小道通往吴地,当年大哥在这里守关的时候让人探查出来的,一直暗中派人看着,就备着今天这样的机会。”

    “你让人从那条小路进入吴地,从韩城腹地偷袭打开关门?”李小幺立刻听明白了。

    苏子诚赞赏的笑道:“你果然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这一战最重要的点,也是淮南路一战的头功,从昨天落黑起,要奔袭四百里,稍有差池……”苏子诚断在这里,不再往下说了。

    李小幺轻轻打了个寒噤。

    苏子诚感觉到李小幺的胆怯,看着她笑道:“用兵打仗,所谓剑走偏锋,险中求胜,靠胆气,也凭天命。”

    李小幺裹了裹斗篷,看着他低声问道:“是大哥去的?”

    “嗯,”苏子诚看着李小幺,点头。

    李小幺两只手紧紧拉着斗篷,直直的看着前面在黑暗中隐约不定的厚重城墙,跟大哥在一起的,还有二槐,贵子,还有梁先生,姜顺才……

    这样孤军深入敌后,黑漆漆的夜里,人生地不熟,不知道那条山间小道到吴地,再到韩城,这中间有多少险阻,要翻过多少山,若有河怎么办……

    一路疾奔,到韩城又是一场死战!

    李小幺一颗心紧成一团,闭上眼睛,双手合什,虔诚无比的念起佛来。

    苏子诚高挑着眉毛,看着她一时说不出话来,对着战场念佛的,他见过的,她是头一个。

    刚念了没几句,前面寂静的黑暗中突然暴起团亮极的烟花,苏子诚兴奋的急挥手吩咐道:“攻城!”话音刚落,东平手里就飞出枝通红的烟花,在半空中响亮的炸开,炸得漆黑的夜空中血红一片。

    李小幺大睁着双眼,愕然看着前面原本静寂安然的地面上,突然片片翻动鼓起,无数黑衣兵丁仿佛鬼魅般从地下冒出来,沉默着,往眨眼间就沸腾起来的韩城关疾冲而去,一路上刀枪反射出的朵朵寒芒,和天上的星辰辉应着,闪着刺心的寒意。

    苏子诚兴奋的大叫道:“明珠保护姑娘!其余人,跟我杀!”

    东平大惊失色,急忙横马过去,挡在苏子诚面前叫道:“爷!大爷吩咐过,无论如何不能让爷近战场五里!”

    苏子诚恶狠狠盯着东平。

    李小幺看到韩城内烟花升起,一口气立时松下来,急忙伸手拉住苏子诚衣襟,笑着比划道:“这里好象还不到五里呢,爷要往后退一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