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嬷嬷小心的打量着苏碧若,对于梁亲王妃,她心底那一点点鄙夷和敬而远之,如今已经都被佩服和感激替代,公主殿下如今至少能好好说话了,没那么暴戾蛮横,这是她天天跟佛祖祈求的事。

    苏碧若磨磨蹭蹭出了院子,磨磨蹭蹭穿过园子,再怎么磨蹭,还是磨蹭进了李小幺居住的沁芳园门口。

    淡月远远迎出来,苏碧若皱了皱眉头道:“你是谁?阿紫呢?”

    “回大姑娘,我叫淡月,阿紫姑娘今天不当值,大姑娘有什么事,吩咐我就行,大姑娘跟我进来吧,王妃已经用过早饭了。”淡月含笑答话道。

    苏碧若却顾左右而问道:“三叔到了没有?”

    “三爷和水四爷、郭三爷都已经到了,已经进去了。”淡月笑容可亲,温和的答道。

    苏碧若松了口气,这会儿只要听说苏子信和水他们在,她这心里就安稳的多了。

    苏碧若跟着淡月穿过道月亮门,进了间宽敞的花厅。

    花厅里四周挂着原色湘妃竹帘,高高的花架上一盆盆不知名的碧草层层垂下,屋里显得极其清爽宜人。

    正面榻上,李小幺一身月白素绸衣裙,端正坐着,正笑着和水说着话,见苏碧若进来,满脸喜色的苏子信站起来,招呼道:“阿若来了!”

    李小幺停了话,看了眼苏碧若,笑着指了指苏子信下首道:“坐吧,我正和你三叔他们说上学的事。”

    苏碧若别别扭扭的见了礼,别别扭扭的在椅子上坐了,看着苏子信,谁的话也没答,她一时也想不出答什么好。

    李小幺仿佛根本没留意到她的不自在,只看着水接着笑道:“你说极是,开平府和淮南路在这经义解说上还真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回头咱们让文翰林他们也开几场文会,给这淮南路的士子学生们讲一讲咱们开平府的学问之道。”

第三百三九章 教导

    “这可是淮南路学子的福份。”郭讷为微微躬了躬身子,恭敬道。

    李小幺看着他笑道:“也是文翰林他们的福份,淮南路人杰地灵,文风极盛,状元、榜眼、进士不知道出过多少。

    吴地虽说武力积弱,可文气一项,乃天下之首,这一件,咱们北平确是不能望其项背。

    你们几个在府学求学期间,可不能小瞧了扬州学子,不然,只怕要失了自己家的脸面了。”

    苏碧若这下子听明白了,看着苏子信,低低问道:“你们要去府学念书?去府学?”

    “是我们,嫂子说了,你也要去。”苏子信笑道。

    苏碧若听的一下子睁大眼睛,急忙转头看向李小幺。

    李小幺看着她笑道:“你要是不愿意去,就不必勉强,毕竟做学问是男人的事,你在家学学针线厨艺,倒比做学问好。”

    “我去府学!”苏碧若瞪着李小幺,断然道。

    李小幺弯眼笑着,调转目光看着苏子信:“皇上的意思,还要你习学些民情政务,这一样,你就跟着淮南路布政使俞大人和扬州知州施大人一起,出去长长见识。”

    李小幺说着,转头看向水和郭讷为,“你们两个要是愿意,也可以跟去长长见识。”

    “我也去!”苏碧若不等水和郭讷为答话,抢在前头先叫道。

    李小幺看着她,叹了口气,微微蹙眉,仿佛很无奈的点了下头。

    苏碧若昂着头,嘴角带出片浓浓的兴奋和得意来。

    水看看她,再看看李小幺,挑起眉毛,见李小幺敏感的看向自己,赶紧落下眉毛,压下笑意,垂下目光喝茶,王妃对付苏碧若,真是太容易了。

    不大会儿,婆子引着俞远山和施玉进来,李小幺介绍几个人见了面,吩咐南宁陪着,施玉和俞远山带着苏子信和苏碧若四人出了庄子,往府学见先生去了。

    俞远山和施玉等处的谈判,没两天就定了下来。

    苏子诚一步一停、不情不愿磨蹭着撤出一座城,慢慢腾腾的歇上几天,再磨蹭着撤出一座城,再歇上几天。

    直撤得南越上下提着这口气,一天几封十万火争催促远在扬州的钱大人,钱大人干脆揪着施玉,坐到城外的庄子里催促苏子诚撤军之事。

    施玉苦恼万分、抱怨连天:早就劝你们应下应下,那商约,你们南越又不吃亏,非要一拖再拖!那是北平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王,从来不肯吃半分亏的,现在让他生生把咬进嘴里的肉吐出来,这哪是容易事?

    王妃虽说说一句王爷听一句,可王妃,凭什么替你们南越说话?

    钱大人被一天几封十万火急催得满嘴大泡,思前想后,飞信禀了南越皇帝,寻南越在扬州的大商号借了五万两银子,买了座翡翠观音送进了李小幺的庄子。

    果然,没两天,苏子诚的大军就撤回了北平境内,钱大人一口气松下来,总算没做了国之罪人!

    北平、南越战事一了,一时间真是天下太平了。

    南越钱大人、北吴宋大人和南吴柳大人大事已了,探访隐士逸人的天天出城,喜欢品茶的品着好茶,爱那雅致女伎的,天天在摘星楼里快活,只等着苏子诚和各家够身份的钦差赶到扬州城,盟誓世代友好,永不征战。

    ……………………

    苏子信一行进府学读了十几天书,虽说田夫子对四人极其一视同仁,甚至更严格苛刻,可到底府学里年纪相仿的学子众多,苏子信性子柔弱,其实是个极好相处的,郭讷为处处小心,只看着苏子信高兴,水温文儒雅,长袖擅舞,几个人很快就和众学子混得极好。

    李小幺银子又供得足,府学众学子打着文会的旗号,苏子信出银子,隔不几天就聚会一次,游玩嬉戏,一时快活无比。

    只苏碧若苦恼多于快活,她原本就没怎么学过什么经文,请的先生,哪有一个敢管教她的,到现在,不过认识几个字,最多再照尉后吩咐,学学女四书之类。这女四书还没学多点呢,现在跟着学经文做文章,这份吃力无法言说。

    田夫子又不客气,每课必点她询问,见她张口结舌,虽说念她是个女儿家,没张口呵骂抬手打戒板,可满屋寂静中渗出的笑意,让苏碧若如坐针毡,上了十来天,就磨蹭过去寻了李小幺,说什么也不肯去府学上学了。

    李小幺长长短短的叹着气,半晌才温和的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苏碧若苦恼而茫然的看着李小幺:“我能有什么打算?又不是非得上学,我又不考进士,又不用做什么。”苏碧若声音越说越低。

    “你坐过来。”李小幺示意苏碧若坐到自己身边,低声道:“你当然不用考进士秀才什么的,可这学要是不上,以后你大了,跟人家说话,难道也象现要这样,你三叔说句司马牛之叹,也要旁人解释给你听了,你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苏碧若绞着手,低着头不说话。

    在学里就是这样,他们就象这样说话,说不几句话,就得用一句典,她几乎个个听不懂……

    “你也知道,你三叔,也是个没学问的。”李小幺接着道,听李小幺这么说,苏碧若嘴角往下挑起,忙又落下,敢说三叔没学问,也就这个二婶了。

    “可好歹,他还能跟人家说说话,不至于被人家当面嘲笑。你至少,得学到你三叔那样。”

    苏碧若咬着嘴拧过了头。

    “不过你现在在学里,象你现在这样,我也经历过,确实难受。我看这样,咱们偷偷开小灶补一补,偷偷儿的,不让人知道。就是朱翰林吧,他老成谨慎,是个能守得住秘密的。隔天要上什么课,先生大约会问哪些问题,头天晚上,先让朱翰林帮你过一遍,到第二天……”

    不等李小幺说完,苏碧若两只眼睛里就放出光来,到第二天,非得震掉他们的眼珠不可!

    李小幺看着两眼放光的苏碧若,一边笑一边和她低低道:“你也要守住秘密啊,连你三叔也不能说。”

    “好!”苏碧若兴奋的答应一声,“今天就开始么?”

    “嗯,就今天开始,一会儿我让阿紫去找你三叔套套话,问问明天学里要上哪一课。”李小幺冲苏碧若眨了眨眼,苏碧若咯咯笑起来,旋起裙子,冲李小幺曲了曲膝,连蹦带跳出去了。

    张嬷嬷看着苏碧若连蹦带跳,愉快雀跃的出了门,失笑出声,“大姑娘这可真是……这心眼可不随皇上。”

    “要是随皇上,也不用让我带过来了,好在,心地不坏,就是从小惯的太厉害,她性子里随苏家那一面又重,过于暴躁了。好在,只要心地纯良,就不是无可救药。”李小幺连叹带笑,看着窗外,又微微皱起眉头,低声问道:“吕二爷还是天天酒醉不醒?”

    “嗯,昨天遵王妃吩咐,酒坛子里掺了半坛子水,他好象也没怎么喝出来,在船上睡了大半天,回来又喝酒。”张嬷嬷也皱着眉头烦恼不已。

    李小幺站起来,看着窗外出了半天神,低声吩咐道:“请刘姑娘过来说话。”

    张嬷嬷答应一声,不大会儿,黑瘦憔悴的刘秀云进来,落了座,接过杯子慢慢喝着茶,也不抬头看李小幺。

    两人默然相对喝了好大一会儿茶,李小幺放下杯子,看着刘秀云问道:“你说,怎么办?这样下去可不行,你有什么法子没有?”

    刘秀云摊着双手道:“我要是有法子,还等到现在?他油盐不进,就是喝酒,这事,怎么个劝法?道理他都懂。”

    李小幺满脸愁云的看着刘秀云,刘秀云一脸苦恼的看着李小幺,两人呆看了半晌,李小幺长长叹了口气,低声道:“你给吕华写封信吧,把吕丰的情形说一说,让他来处置。”

    刘秀云呆了好半晌,才看着李小幺苦笑问道:“那这个为什么,也要写吗?”

    “不用,吕华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你只说他现在的情形就行,咱们束手无策。”李小幺垂着眼帘道。

    刘秀云长长叹了口气:“我师父说过,这个东西最不讲道理、最伤人不过,最好几辈子都别碰上!”

    李小幺挑了挑眉梢,看着刘秀云张了张嘴,却没能问出话来,她师父这话,怎么听都透着无尽的辛酸。

    刘秀云慢腾腾站起来,又是一声叹息,垂头道:“那我去写信了,还有别的什么事没有?”

    “没有,别的事,吕华早就该知道了。”李小幺叹着气站起来,将刘秀云送到门口,站着发了一会儿呆,猛的摇了摇头,转回屋,摊开黄历,认真的算着苏子诚行程,再过小半个月,他就该回来了。

    苏子诚回来的前两天,北吴、南吴和南越的钦差就进了扬州城,苏子诚回来那天,北吴宋大人等几个跟着苏子信、俞远山等人迎出十几里远,一路接进扬州城,北吴钦差、吴太后的兄长吴侯爷,南吴钦差吕丞相,南越钦差靖安王已经在摘星楼设下了洗风宴,等李小幺见到苏子诚,差不多已经是后半夜了。

第三百四十章 永恒之福

    隔天一早,苏子诚、吴侯爷等各家天使,郑重的住进了城外的安国寺,沐浴斋戒了三天,隆重盟了誓。

    从城外回来当晚,扬州城灯火通明,各个商号前张灯结彩,原本元夕节才出来的各家舞狮舞龙队,也热热闹闹舞了一夜,整个扬州城,比过元夕节还要热闹几分。

    隔天,梁地的钱会长打头,在自家店铺前重金请大夫施医施药,为各家皇帝祈福积寿,梁地旁的商家跟进极快,有往寺院施银子做祈福法会的,有往慈幼院施银子救助孤寡的……

    每有一家施银施药做善事,施玉就亲自用红纸大字写上某某商号行某某善事,贴在板上,让衙役高高举着,鼓锣打鼓的围着扬州城转一圈。

    这一转,足足转了十几天,一天里从早到晚,转上无数趟,直把衙役们累得双腿浮肿,敲锣敲的手臂都举不起来了。

    苏子诚热情无比的招待吴侯爷等诸家天使,在扬州城又盘桓了七八天,亲自陪着逛遍吃遍扬州城,每到一个地方,就让人召附近的商家过来陪着说话,介绍认识各家天使,等吴侯爷等人临行前,又备了厚礼,命施玉等人,分别送出几十里远。

    盟誓大事已了,苏子诚长长松了口气,回到庄子,谁来也不见了,和李小幺两人山下湖里逍遥了将近一个月,这一回,总算小过了一回两人世界的瘾。

    旁的人可以不见,苏子信和苏碧若却是没法子不见。

    苏子信先是寻了张嬷嬷,嘀咕了一通讨了主意,又磨蹭着寻到李小幺,期期艾艾的说要编书,把李小幺吓了一跳,十来岁的毛孩子,书还没读几本呢,要编书?

    再一细问,苏子信一路紧着解释,脸都快急白了,也没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小幺只好打发他回去,把水和郭讷为叫进来细细问了,又遣南宁去府学问了田夫子,才弄明白了,原来是府学的一帮人,突发奇想,要把扬州府和开平府最近几科乡试前十几、几十名的卷子汇集成书,让参加乡试的秀才们有个借鉴。

    李小幺一边说一边笑,和苏子诚说了这事,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学子们,心思倒是灵巧,还知道要汇集一本考试参考样文。

    苏子诚皱着眉头,总觉得这是胡闹,李小幺一路笑一路劝道:“也不是坏事,总比天天海玩胡闹好,编就让他们编去,正好扬州城里的别院空着,把临近东偏门的那个院子拨给他们用,再一个月给些银子,先看看他们能编出什么样的书来。

    田夫子也说了,不是坏事。这事,就让田夫子挑头把把关,田家窘迫,田夫子又倔,从不肯受人恩惠,有了这个进项,田家日子也能好过些。”

    苏子诚听李小幺这么说,笑着点头道:“这事你拿主意,我看三郎和阿若现在这样子,已经远非在开平府时可比了,懂事多了,很不容易。”

    “嗯,”李小幺笑应了,翻着手里的书信,拣起封信,递到苏子诚手里叹气道:“你看看这个,吕丰写回来的,倒比上一封好些。”

    苏子诚打开书封,一目十行扫了,将信递给李小幺,皱着眉头道:“他真要这么浪荡一辈子?”

    “他这样的,这么过一辈子,也不算什么。他还小呢,去几趟海外,多经历经历,经历多了,心智就开了,也就好了。吕华让他押管海上船队,真是用心良苦。”李小幺将信收好,站起来,放到百宝阁上的一个黄花梨匣子里。

    苏子诚不知道想起什么,一边笑一边摇头道:“吕家亏得还有吕华,不然,师父可就没有现在这样云游天下的福气了。嗯,那个刘秀云,象是好一阵子没看到她了,不是让她留在你身边?她去哪儿了?”

    “在,在城里落雁那边,让她教导那些小姐些防身之术,也让她留心看看落雁新收的那些小丫头中间,有没有可造之才,若有,就转到鹿港的庄子里好好教导,往后,咱们用人的地方多,这样的人,也很能用得着。”李小幺解释道。

    苏子诚听到鹿港两个字,伸手揽了李小幺笑道:“要不,咱们明天去鹿港住一阵子?咱们也出海逛逛,你不是说想要个桃花岛?咱们出海看看,你看中了哪个岛,回头鹿港水军有了船,我亲自带人,把岛给你拿下来,就当练兵了。”

    李小幺笑不可支,一边笑一边含糊道:“那会儿想,这会儿不想了,咱们这庄子后面那个园子,原来就是座桃园,你今年没在家,明天春天咱们去赏桃花,那个园子,就起名叫桃花岛。”

    “那你想去哪里?我陪你去!这天下,没咱们去不了的地方!”苏子诚豪气万分的说道。

    李小幺笑了一阵子道:“等你把这天下都打下来,才真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说正事吧,后天咱们得去楚州看看去,吃喝玩乐是顺便,咱们得看看那一带的茶山,今年生了几件小事,我觉得得过去看看,防患于未然。把阿若也带上,她读了几本书,如今不得了了,闹了好几回了,说光读书不行,得行万里路,先让她去楚州走走,我想过了,派点差使给她,让她看楚州的织坊去,回头让她再给皇上写个折子。”

    苏碧若自从偷偷开了小灶,在府学里日益得脸,这读书就上进的多的多了,李小幺又花了很多心思在她身上,给她读的书,全是她喜欢的,如今她对读书这事,十分上心,读了书,还雄心勃勃要行万里路。

    苏子诚和李小幺带着苏碧若,在楚州盘桓了将近一个月,除了查看茶山、农桑、织坊等事,也开宴请了楚州的名士才子,府学的先生学子,以及楚州的乡绅富商。

    苏碧若跟着李小幺,也是一身明晃晃的女扮男装,跟着苏子诚宴请应酬,看着李小幺和才子学生,商人官僚打交道,只觉得有意思极了。

    一行人从楚州又一路转到明州,在明州盘桓了半个多月,才回到扬州城外的庄子里。

    苏碧若这一路上大长了见识,想法良多,李小幺却让她写信给她父亲母亲,回到庄子,李小幺就蔫蔫的仿佛生了病,苏子诚如临大敌,又一次闭庄锁门,任谁不见,定了无数规矩,整个庄子里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小心翼翼的守着李小幺,直守了一两个月,才解了一两条禁令,命人八百里快递往开平府递信,李小幺怀孕了!

    这是在明州就诊出来了的,一路上赶回扬州庄子,太医、名医谨慎起见,都说让保胎,这扬州地方上的规矩,孩子头几个月,最好别让人知道,如何如何,苏子诚紧张之余,诸事皆听皆信,反正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多加小心总不错,连报往开平府的喜信,也直到李小幺怀胎四个多月,能吃能喝能睡了,才放下半颗心,令人递进了宫里。

    五个月后,梁亲王长子、北平皇室这一代头一个男丁,响亮的大哭着,哄动热闹的来到了这个世间。

    皇上赐了名字叫苏世承,为了这皇家下一代头一个男丁,大赦天下,加了恩科,整个淮南路张灯结彩,那些大商家更是兴奋,连着三天,铺子里所有货品半价,以庆贺五爷家长子的出生。

    这场繁华热闹的发源处,扬州城外的庄子里却如往常一样静谧安然。

    苏子信和苏碧若几个人,回去开平府过了年,没等出正月,就都急着要赶回来,开平府,已经远不如扬州城更让苏子信和苏碧若等人牵心挂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