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杀人,总得想周全,筹划好了再动手吧?得先想好后路、退路,头一条不能连累了别人,就算要连累,那也得连累那些不无辜的人,是吧?你这算什么?”

    “你是说,先想好嫁祸给谁?”吕丰肩膀耸动着,竟然笑起来。

    李小幺往后退了两步,坐到椅子上,没有答他的话,看着李宗贵,挤了挤眼睛道:“把他的嘴堵上,先关起来,叫人去打听打听,初九日唐县那事到底有没有,若有,再说别的,若没有,嗯,那株蔷薇就有口福了。”

    李宗贵站起来,堵了吕丰的嘴,蒙了他的眼睛,提着他往旁边厢房进去,吕丰极配合的蜷着身子,任由李宗贵提着扔进了厢房。

    直到天黑透了,李小幺才让赵五哥提了吕丰出来,吕丰饿了大半天,绑了大半天,一听到有人进来,急忙拼命挣扎扭动,昂着脖子唔唔乱叫,赵五哥上前拍了拍他的脸:“别费力气了,你跑不了!”说着,扛起吕丰,进了正屋,面朝外扔在地上。

    李宗贵坐在上首椅子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同情的看着吕丰,落到小幺手里,算是他前生不修。

    赵五哥看着李小幺,得了指示,上前取下吕丰蒙眼的布和嘴里的麻核,吕丰舌头还不大利落,含糊的大叫:“小哥,要出恭,出恭!快、快解开!”

    李小幺一口茶喷了出来,她把这岔给忘了,关了这大半天,不吃不喝还好,这循环之道……何况被绑前他还喝了好几碗茶。

    李小幺一边笑一边挥着手:“你们两个带他出去,别弄脏了院子!到厢房找个马桶!”

    吕丰痛苦的蜷缩着身子,憋的脖子都红了。

    赵五哥扛了吕丰出来,张狗子去厢房拿了李宗贵的马桶过来,两人将吕丰架到墙角,一人扶着,一人帮吕丰解衣,算是解了吕丰的燃眉之急。

    吕丰垂头丧气的躺在地上,李小幺看着狼狈不堪的吕丰笑了好一阵子,才语里带笑道:“你的话,有虚有实,可不算实诚,再说说吧。”

    吕丰脸贴着冰冷的青砖地面,闭着眼睛吸了几口气,声音有些嘶哑,“是两年前从师门出来游历的,年后到过一次郑城,盘恒了几天,又去北平看了个朋友,回来绕到郑城耽误了几天,本来打算去太平府,在唐县碰到姓吴的这事,又一路追回了郑城。”

    “你在郑城有朋友?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你们怎么认识的?”李小幺得意的动着眉梢,立刻追问。

    “不算朋友,就是个相识,叫牡丹,是这郑城红香楼的小姐。”

    李小幺听的睁大了眼睛,勉强忍着才没‘噗’出来,低头抿着茶平复了下心绪,才慢吞吞问道:“你和她是老相识?”

    “不是,年后我到郑城才认识她的。”吕丰有气无力的答道。

    李小幺站起来,走到吕丰背后,用脚尖踢了踢他,夸奖道:“没想到你一个莽汉,还挺多情风流的,从北平回来,就是为了看你这个新结识的老相好,才绕道郑城的?”

    “嗯。”吕丰被李小幺踢的缩了缩身子,李小幺轻轻笑着问道:“爷要是放了你,你是打算立即离开郑城呢,还是继续跟着那钦差寻仇?”

    “杀了姓吴的就走。”

    “你这么笨,杀不了他,我看还是算了吧。”李小幺盯着吕丰劝道,吕丰闭上眼睛不答她的话,

    “你一定要杀了这姓吴的?”李小幺接着问道,

    “嗯。”吕丰声音虽低,却极固执。

    李小幺嘴角带着冷笑,蹲到吕丰背后,手指捅着他,叹着气,“那姓吴的,是当朝贵妃嫡亲的叔父,是这吴国数得着的尊贵人物,你在这郑城杀了他,你是跑了,郑城可就是一片血雨腥风,不知道得连累多少人,死掉多少人。”

    吕丰努力扭转头,看向李小幺。

    李小幺这回没有躲他,迎着他的目光。

    吕丰看了眼李小幺,一口气松下来,脸又贴到青砖地上,咧嘴干笑了两声:“果然是个丫头。”

    “嗯,栽在个丫头手里,真是不得了,乃大英雄所为。”李小幺不客气的接了一句,吕丰被她这一句话说的闷的吐血,不理这句,接着刚才的话题,“在哪里杀他不是血雨腥风?”

    “别处的血雨腥风我管不了了,我在郑城,只要这一方平安,你杀他,要么出了这郑城地界,要么,你就想好善后的法子,既杀了人,又不能有后患,不能连累了郑城。”

    吕丰再次吃力的扭头看向李小幺:“你有法子又杀了人又没有后患?”

    “嗯,那当然。”李小幺昂着头,语气淡然。

    吕丰呼了口气,脸贴回地面,咧了咧嘴做了个笑模样:“那你帮我杀了他不就行了。”

    “帮你?我凭什么帮你?”

    “那你说,怎么样才肯帮我?”

    “银子,你是英雄豪杰,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我一个小女子,黑眼珠只盯着白银子,只要有银子,你给够银子,我就帮你。”李小幺干脆的说道。

    吕丰长舒了口气,“说吧,要多少银子?”

    “不多,一千两黄金。”李小幺轻飘飘的说道。

    吕丰大睁着眼睛,努力扭头又看向李小幺。

    李小幺往前挪了挪,让他看的省力些,曲着手指帮他算帐:“一点都不贵,你想想,这一千两黄金里头,还白绕了你一条命呢,光这添头你就占大便宜了,你是上清弟子,尊贵着呢,对吧?这是一,其二,你要杀的,是个大人物,比杀皇上是容易一点,可也容易不到哪儿去,这是个咸菜价!”

第四十八章 杀人先嫁祸

    吕丰脸贴着地,有气无力的说道:“便宜点吧,我身边一共只有四十几两黄金,没那么多银子。”

    “我跟你说了,这是咸菜价,我也不喜欢那个钦差,才出了这么个咸菜价,你嫌贵就算了。”李小幺站起来,坐回到椅子上,仿佛不想再跟吕丰往下谈了。

    吕丰扭了半天头,没看到李小幺,额头挨着地商量道:“那姓吴的出了城就躲在护卫中间,根本不出来,我跟了他一路都没找到机会,这紫藤居是你开的吧?一千就一千,不过先得欠着,我一年,不,两年,两年内还清,行不行?”

    李小幺苦恼的看着吕丰,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你一个居无定所的大侠,就算欠了,我到哪里找你讨银子啊?算了吧,我没功夫操这闲心。”

    “银子还清前,我不离开郑城就是了。”吕丰无奈的答应。

    “你要留下来?以身抵债?你一个杀手,百无一用,能干什么?难不成还要爷想法子给你安排挣钱的活?好吧,你要留下来跟着我还债也行,我给你找的生意,每笔要抽两成,如何?”

    吕丰咽了口口水,他说留下来,可没说以身抵债啊,算了,这样也好,给这小丫头出几趟力,只要自己觉得差不多,走人就是了,谁能拦得住自己!

    “好!”吕丰干脆的答应了。

    李小幺托着腮,若有所思的看着吕丰,慢吞吞道:“还是不行,有件事,我刚想起来,你功夫极好是吧?”

    “嗯。”

    “我不会功夫,别说功夫,连只鸡也不敢杀,是良家弱女子,要是哪天你翻了脸,提刀杀了我,我岂不是冤枉到真死了。这样吧,我前一阵子配了味药,能让人慢慢从肚子里面一点点烂出来,刚配好的新药,你先吃一粒,这药性子缓,只要每个月吃一次解药,那就一点事也没有,等你还清了银子,我再给你彻底解去这毒,咱们也就两不欠了,怎么样?”

    “你!”吕丰恼怒的眼睛都红了,努力拧头瞪向李小幺。

    李小幺摊着手,“我总不能为了帮你,把自己搭进去,你在唐县遇到那样的事,不也是先想着保住自己?也没奋不顾身去救那父子兄妹对吧?”

    吕丰顿时脸色晦暗难堪的垂下了头,咬牙答应了,“好!”

    李小幺弯着眼睛,笑容如夏花,从荷包里小心的取了个黑黑的大药丸出来,两根手指掂着,送到吕丰嘴边:“大了点,你将就些,下回我做小点。”

    吕丰闭着眼睛,艰难的吞下了药丸。

    李小幺站起来,拍拍手叫过赵五哥和张狗子,“先给他解开手上的绳子,狗子去取纸笔过来,让他先把欠条写了。”

    站在旁边,直看的目瞪口呆的赵五哥和张狗子醒过神,一个手忙脚乱的给吕丰解手上的绳子,一个奔进去取了纸笔出来。

    吕丰两只手虽说得了自由,却已经被捆的麻木的没了知觉,活动了好大会儿,才写了张极其简单的欠契,给了李小幺。

    看着赵五哥扶着吕丰出了门,李宗贵放下手里早就没有茶水的杯子,伸着一根指头擎到李小幺面前,一声怪叫,“一千两!黄金!”

    “别大惊小怪,你没听他说他是上清弟子啊,信阳上清门!只怕家里有的是银子,你看他觉得多了没有?我觉得好象要少了,要是要个两千两,估摸着他也能答应……”直觉中,李小幺觉得她亏了,心头涌起股浓浓的懊悔。

    吕丰洗漱干净,换了衣服出来,李小幺指着桌子上的剑和包袱:“你的东西都在那里。”吕丰看也没看剑和包袱,人都欠给人家了,还管什么东西。

    张大姐端了两碟菜,一碗米饭放到桌上,亲热的让着吕丰:“赶紧吃饭吧,该饿坏了。”

    吕丰谢了张大姐,坐到桌前,埋头吃起了饭。

    李小幺端着杯清茶,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眯缝着眼,看着吕丰吃饭:不急不慢,悄然无声,吃得虽快却极文雅,一举一动都让人看的非常舒服……

    唉,看来是真正的大家出身,信阳府的大家,那都是极其有钱的!还真是要少了!李小幺心里来回翻腾,懊悔不停,这一阵子,自己这见识短了,太小家子气了,现在竟然觉得一千两黄金就不得了了……

    吕丰吃了饭,站起来帮着张大姐刚收了一只碗,就被张大姐按了回去:“不用不用,俺收拾就成,你去喝茶,五爷还等着你说话呢。”

    吕丰含笑谢了,转身看了看,自己从旁边的圆桌子上取了只杯子,倒了杯茶,坐到了李小幺旁边的椅子上,看看李小幺,又转头看向李宗贵。

    李小幺介绍:“这是四爷,姓李,名宗贵,我叫李小幺。”

    李宗贵客气的拱了拱手,李小幺看着吕丰问道:“你用剑?还擅别的兵器吗?弓箭上如何?”

    “剑带着方便,我喜欢用弯刀,弓箭上还成。”吕丰转回头,看着李小幺答话,

    “你跟了钦差一路,留没留意他这一路上都见了谁?”

    “唐县过来就是郑城,我看着他们埋了那位小娘子,启程没走多远,就迎上了郑城知州,再往后一直到进了郑城,没再看到别的人。”吕丰看着李小幺答道。

    “你这次到郑城,去找过牡丹小姐没有?”

    “找过。”

    “那么个好色的钦差,叫牡丹进去侍候过没有?”

    “没有,听……”吕丰停顿了下,接着说道:“牡丹说,府衙那个宋师爷去红香楼买了两个清倌人回去,旁的就没动静了。”

    李小幺楞了下,买了两个清倌人,唐县那个小娘子身边跟的是父兄,难不成这个吴钦差,只好处女这口?

    李小幺皱起了眉头。

    从钦差进了城,宋师爷就没空过来喝茶了,看来明天得让孙掌柜过去打听打听,还要问问这个吴钦差怎么到郑城就窝在这里,就一动不动了呢?他这样一动不动,她哪里找得到机会?

    李小幺没敢让吕丰住到外面,只好让他和李宗梁一间屋住下。

    张狗子和赵五哥出了院门,赵五哥拉了拉张狗子,低低道:“五爷真是厉害,狗子,你跟五爷说说,把我也收到五爷门下吧?”

    张狗子得意的抬了抬下巴:“有空我跟五爷提提,不过我可不保准,五爷可挑剔呢,一般点的,她老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狗子,你替我多说几句好话,回头……回头我请你!”两人一路嘀咕着回去紫藤居后面的厢房歇下了。

    第二天,李小幺放吕丰继续到紫藤居喝茶吃点心,吕丰要了杯清茶,那椒盐擂茶是再也不肯喝了,也算是略有长进。

    中午,孙掌柜提了大食盒,张狗子提了个更大的食盒跟在后头,去府衙找宋师爷吃饭说话。

    这一顿饭,直吃到未正才回来,孙掌柜进了楼上雅间,和李小幺低低禀报:“还真让五爷猜对了,这姓吴的,就好处女这口,还最好是良家女子,唉,也不知道祸害过多少人家的女孩子!”

    李小幺微微有点恶心的听着孙掌柜的话。

    孙掌柜默然片刻,沉沉的叹了口气,接着道:“这吴钦差,是来督战的,来前,正好袁大帅上了折子,说是军中羽箭、皮甲、战车极缺,实在不敢出战,吴钦差在等东坊发过来的军需,说是军需一到,就带着军需出城督战。”

    “东坊?军需什么时候能到?”

    “说是就这两天。”

    “孙叔,你明天再过去一趟,明天晚上吧,想法子打听清楚这军需什么时候到,姓吴的既然要带着这批军需去督战,那军需肯定不会直接送到北边营地,再打听打听这军需进不进城。”李小幺低声交待。

    孙掌柜吓了一跳:“五爷,这军需可动不得!”

    “孙叔放心,咱们要这个也没用,你只管打听清楚,我要做别的事。”李小幺忙笑着解释,这会儿,她哪敢抢劫军需,那是找死。

    第二天,吕丰一大早就出了门,直到天黑透了才回来。

    孙掌柜陪着宋师爷喝了点小酒,宵禁前赶回了紫藤居,细细和李小幺说着探听到的信儿,“说是明天晚上就到郑城了,不进城,车辆太多,进城不便当。严府尹已经安排过老宋了,让他晚上带几个衙役出城,一来陪陪几位军爷,二来,也看着些,老宋已经在衙门对面的酒肆订好了几桌席面,明晚上军需车辆一到,他就带着一起出城。”

    李小幺大喜过望:“听说宋师爷只有一个老仆侍候?”

    “是,快五十了,不大中用。”

    “明天让赵五哥和张狗子出城侍候他,我让大姐再准备些点心吃食,嗯,再带上红泥小炉,茶碗茶壶,看着军需,必定不能饮酒,夜寒难熬,喝点热茶也能舒服些。”李小幺笑着盘算道。

    孙掌柜疑惑的看着李小幺:“五爷有什么打算?”

    “没事,你放心,宋师爷是咱们头上的大树,我护还护不及呢,哪会伤了他,你放心。”李小幺笑语盈盈,她盘算来盘算去,不就是不想让姓吴的被杀这事,波及到严府尹和宋师爷么,这个姓吴的太可恶,若不是这样,她才不管这档子闲事呢。

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高手

    第二天一早,李小幺和李宗贵嘀咕了一会儿,李宗贵离了紫藤居,出城回去笔架山。

    晚上,赵五哥和张狗子收拾了两大篓子东西,用扁担挑上,跟着宋师爷出城迎送军需的官爷。

    吕丰坐在正屋椅子上,仔仔细细的擦着柄半旧的半人多高的铁胎弓,不时抬头看一眼坐在桌边,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张大姐说着话的李小幺。

    这小丫头做事倒也井井有条,这事安排的到现在为止,丝丝入扣,看她这样子,是个读过书的,怎么走了黑道……

    凌晨的城外,周围还是漆黑一片,火把微弱的光亮照着车队周围,显的这初冬的寒意更加凛厉。

    守着军需车辆的厢兵缩手缩头,靠在车子避风处打着瞌睡。

    车队旁边,避风的地方,对着风的两面围着帷幔,帷幔里生了篝火,旁边红泥小炉旁,赵五哥正煮着茶,对着帷幔的两三个年青些的小头领垂头打着瞌睡,宋师爷陪着不停打着呵欠的两个年纪大些的头领说着闲话,喝着茶,吃着点心。

    张狗子抱着抱柴火进来,往篝火上添了柴,走到宋师爷面前,低声禀报:“爷,柴没了,小的刚看到那边有人挑柴过来,看样子是准备进城卖的,小的去买一担回来用?”

    “去吧去吧。”宋师爷笑着答应。

    张狗子出来,紧走几步,叫过正放下柴担子歇脚的孙七弟和张大壮:“卖柴的,过来过来,让我看看柴好不好。”

    孙七弟和张大壮忙挑着半人高的柴捆过来,张狗子挑剔的踢开了孙七弟的一捆柴,摇了摇头,又踢开张大壮的柴捆,勉强点了点头:“这捆还算过得去,你这柴我要了。”

    “这位小哥,你把我这柴踢的散成这样,倒不要了?这不是折腾人吗?”孙七弟耿着脖子不干了,

    “你柴不好怪谁?”张狗子一幅不大愿意理他的样子,招着叫着张大壮把柴挑过去。

    孙七弟弯腰拿了两根柴跟在后面不依不饶,张狗子躲着他,两个人围着车子转了几个圈,张狗子无奈的说道:“好了好了,陪你五个大钱,行了吧?赶紧捆好柴走吧。”

    孙七弟接过五个大钱,将柴抱在怀里,回去飞快的捆好了柴,和张大壮一起进了郑城,将柴直接送进了紫藤居。

    李小幺用手指拨着桌子上放着的七八支箭,拿了一支托在手上,沉的压手,带着寒气,箭头并不亮,却显得锋利异常。

    吕丰站在桌边,伸手拿了一只箭托着,眯着眼睛看了看,“这箭不错。”

    “等会儿钦差就该出城去军营了,你跟着看看去吧,今晚上肯定不会回来,从明天起,你就找好地方守着。吴钦差带的那几个高手,身手到底有多高?你看得出来吗?”李小幺放下箭,微微仰头看着吕丰问道。

    吕丰皱了皱眉头:“跟我差不多吧。”

    “那你小心点,找个能安全逃出来的地方再动手,然后一路往唐县去,过了唐县再折回来,直接去笔架山上找我,明天你走后,我和四哥就回笔架山了。”李小幺仔细交待。

    “那姓吴的不知道能在军营里熬几天?”吕丰低头看着李小幺,有些苦恼。

    李小幺弯着眼睛笑起来:“放心吧,呆不了几天,你想想,那钦差从太平府启程,直走了小半年才到郑城,可见是个不肯吃苦受累的,军营里同志怎么着,也比不上郑城不是,再说,那袁大帅又不是他们一路的人,他在军营里得处处谨慎小心,这种拘束更难受,他熬不了几天,就得回郑城放放风。”

    吕丰看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