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姑娘,我们二爷就是水二爷。”

    李小幺听得笑容更浓,海棠不好意思的笑着,忙低声跟了一句:“就是靖江侯府嫡长子水二爷讳岩。”

    李小幺听明白了,不再多问,示意下一个。

    站在最后的丫头尖下颌,眼睛细长,嘴唇稍有些薄,曲膝回道:“回姑娘,奴婢青橙,也是靖江侯府二等丫头,奴婢会打络子,也是二爷挑来的。”

    李小幺点头,没多问话。

    四个丫头左右分开垂手站在两边,八个小丫头一五上前回话。

    流云、听竹、翡叶、翠蔓是歧王府如月姑娘挑过来的,金铃、喜容、樱桃、红桔是靖江侯府水二爷挑过来的,十二个丫头,歧王府和靖江侯府,一家一半。

    李小幺认完了人,一句话没多吩咐,只示意继续给她梳头,指着衣服吩咐道:“这些衣服不便当,拿我常穿的衣服吧。”

    紫藤捧着衣服进去,片刻功夫,取了件银蓝织锦缎长衫出来,侍候着李小幺换上。

    李小幺换好衣服,心不在焉的吃着早饭,琢磨着先去哪一处,昨天的事,其实也不算大事,躲是躲不过的,要不……

    没等她拿定主意,门口小丫头的禀报就响起了,“姑娘,王爷说,让您过去一趟。”

    李小幺暗暗呼了口气,她本来就打算过去的,去就去吧!

    李小幺跟着小厮进了正屋。

    苏子诚端坐上首,水岩一件天青灰缂丝长衫,坐在左边上首,正往门口张望着,看到进门的李小幺,手里的折扇愕然凝在半空。

    李小幺先冲苏子诚长揖见了礼,转过身,冲水岩也长揖见礼,笑容灿烂的打着招呼:“能再见到水公子,真让人欣喜。”

    “你!真是你!真是奇缘!”水岩惊奇不已。

    苏子诚眉头皱起来,不满的斜了水岩一眼,盯着李小幺责问道:“昨天是怎么回事?”

    “昨天?没什么事啊,好好儿的,昨天京南府开沽新酒,我和吕丰就去看了个热闹。京南府今年的新酒不错,家家都好,这可是咱们北平兴旺之兆!那酒是真好,后劲绵长,回味甘甜,我一回来就醉倒睡着了,难道出什么事了?”

    李小幺淡定的反问道。

    水岩眼睛睁大了,看看李小幺,又慢慢转过头,看向苏子诚。

    苏子诚深吸了口气,眼睛微眯,“逛勾栏,醉酒,还掉进河里!”

    “噢,你说莞花小姐是吧,不是逛勾栏,我逛什么勾栏?莞花小姐是吕丰的旧交,吕丰说过门不入不好,我怕他酒多了胡闹,就陪他上去和莞花小姐说了几句话就下来了。

    醉酒这事,你知道我酒量浅,不敢喝酒的,昨天是想看看咱们京南府今年的新酒酿得好不好,事关民生,不敢苟且,就每辆车仔细品了几滴。谁知道咱们京南府百业兴旺,今年的酒真是又多又好,真要恭敬王爷了!

    落水这事,实在记不得了。”

    李小幺拧起眉头,看着苏子诚,诚恳的认错:

    “昨天没觉得,今天听王爷这么一说,回头再想想,是有些不妥当,是我考虑欠周,失了体统,请王爷恕罪!”

    李小幺一脸诚恳的长揖到底。

    苏子诚紧盯着李小幺,冷着脸沉默了好一会儿,慢吞吞道:“你听着,以后没有我的许可,不准喝酒,滴酒不得沾!”

    “好!”李小幺答应的干脆极了。

    水岩楞楞呵呵的看着苏子诚,昨天恼成那样,今天就这么算了?

    李小幺不用苏子诚让,自自在在的坐到水岩下首,侧身看着水岩,语笑晏晏的和水岩说上了闲话,“几年不见,水二爷这气度越发沉稳出色了。”

    水岩下意识的先瞄了眼苏子诚,赶紧拱手客气:“哪里哪里,五爷过奖!过奖!”

    “巳初两刻启程,郊迎的事都安排妥当了?”苏子诚打断了两人刚开了个头的寒暄,看着水岩问道。

    水岩赶紧站起来,长揖告退:“爷提醒的是,还有几处要再看一看,在下告退。”

    水岩退了两步,还没踩出屋,李小幺也紧跟着站起来,“巳初两刻就要启程?!那我得赶紧回去收拾东西,也得告辞了。”

    “你收拾什么东西?那些丫头是干什么用的?”苏子诚堵回了李小幺的话。

    李小幺只好讪笑着站住,顺势转了话题,“我正要跟你说那几个丫头的事,一是太多了,二是太好了,太贵了,我用不起,留一个小丫头就行了,别的还是还给你吧,那些丫头,穿的戴的比我还好,一个三等丫头的月钱就要一两银子,我哪里养得起?”

    苏子诚站起来,走到李小幺面前,低头看着摆着一脸苦楚相的李小幺,盯着她看了片刻,声音和缓下来,“这些丫头都是可靠能用的,你放心用着,要是不满意,回到开平府你自己慢慢再挑,照常理,你身边侍候的一等丫头,没有七八个,怎么侍候的过来?这些人不多,不能委屈了你。”

    苏子诚说着,伸手拉起李小幺的衣袖又松开,“既然跟了我,着男装也罢,不着男装也好,于我于你都是一样。下午进了城,我送你到大哥府上住一阵子,你跟着大嫂学些规矩礼法,开平府虽然民风开化,可还是有些习俗规矩礼法的。”

    李小幺心里仿佛划过条绚丽黑暗不一的慧星带,划破心空,留下无数星星点点的惊喜惧怕担忧期盼,种种不一,一时混乱起来,赶紧垂下头,说不上来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一会儿就要启程,回去准备准备吧。”苏子诚温和的声音从头顶笼下。

    李小幺垂了垂头,急忙拱手告辞,拱到一半又想缩回去,曲下膝,到一半就觉得不合适,尴尬了片刻,干脆径直转身大步出了门。

    苏子诚无奈的看着甩手而去的李小幺,半晌才长长叹了口气。

    教化一个山匪,真是任重道远。

    李小幺懒懒的歪在车上,离开平府没多少路程了,她这车走到了最后面,前面的护卫们旌旗招展,簇拥着苏子诚,马步整齐的往开平府进发。

    车子跟在队伍最后,走的慢了,车上就没那么颠簸,李小幺掀起车帘,透过绡纱看着外面,出了半晌神,放下帘子,看向曲膝跪坐在车厢一角的紫藤,笑着示意她:“到开平府还早呢,不用这么拘谨着,咱们说说话吧,这路上也没什么事情好做,怪闷气的。”

    “是!”紫藤稍稍放松了些,欠身笑应。

    李小幺递了个垫子给她:“你这么曲着坐,一会儿腿就要麻了,哪,垫在后面,象我这样。”

    “谢姑娘。”紫藤接过垫子,犹豫着放到身后,将腿稍稍松开些,却不敢真象李小幺那样肆意坐着。

    李小幺示意她倒杯茶递给自己,随意的说起了闲话:“你姓什么?老家是哪里的?”

    “回姑娘话,姓宋,老家也是开平府的,奴婢是家生子儿,父母、祖上,都是苏家奴仆。”紫藤多解释了一句。

    李小幺暗暗赞叹,这是个极其伶俐,闻一知十的,这闲话要谨慎些说。

    “那淡月呢?也和你一样?”

    “回姑娘话,淡月也是家生子儿,能进王府内府当差的,都是家生子儿。”紫藤笑着解释了一句。

    李小幺一脸的惊讶好奇,“内府?王府内府外府怎么分的?嗯,咱们闲话聊天,别总是回姑娘话啊奴婢啊什么的,就你我最好。”

    “嗯,好,跟别家的分法一样,二门以内是内府,二门以外是外院。”

    “是内府侍候的人多,还是外院侍候的多?”

    “这个,奴婢……我还真不知道。”

    “你原来在歧王府里,谁来管你们?”

    “苏叶姐姐是王府外书房的掌事丫头,我们都听她的。”

    “那苏叶呢?听谁的?”

    “听近爷的,几处书房,还有库房,都是近爷管的,其余的,都是如月姐姐管着,反正爷不在,府里也没什么人,其实也没什么事。”紫藤问一答十。

    李小幺怔怔的没听明白,“什么叫没什么人?你们不是人么?”

    “不是!看姑娘说的!”紫藤掩嘴笑起来,“爷不在,府里就没了正经主子,下人们……是下人。”

    “没有正经主子?那就是还有几个不那么正经的主子了?”李小幺一边问一边笑不可支,杯子里的茶水都要洒出来了。

    紫藤伸手接过李小幺手里的杯子,“瞧姑娘说的,主子们都正经!爷不在,府里其实就没有主子了,不过还有费嬷嬷、如月姐姐,疏影姐姐她们几个呢。”

    “疏影是谁啊?费嬷嬷呢?”

    “疏影也是爷身边的的大丫头,还有桃叶姐姐,费嬷嬷是爷的乳母,现在是府里的教引嬷嬷,专管我们规矩上的事。”

第九十九章 新家

    李小幺吐了吐舌头:“那费嬷嬷肯定凶得很!”

    “费嬷嬷是先孝慈皇后的陪嫁丫头,连爷也很敬重她,嬷嬷严是严了些,不过从不冤枉好人,最公道不过。”

    “那宁王府上呢?我听说宁王只有一个女儿?”

    “嗯,今年九岁了,早就封了宁安郡主。”

    “郡主长得好看吗?脾气好不好?”

    “我就远远见过两三回,明晃晃的,好看,脾气……不大好……不大清楚。”紫藤含含糊糊不愿意多说。

    李小幺’噢’了一声,瞄着紫藤那一脸的为难中,这位郡主,这脾气只怕相当不一般,那倒也是,这皇家第三代,就这么一个,脾气自然要大些。

    “听说开平府的规矩和太平府差了很多,你们府上,还有宁王府上,好象奢侈得很,丫头们真多!”李小幺发了句感慨。

    紫藤笑起来:“我们府上不算奢侈,如月姐姐只有两个小丫头,就是费嬷嬷,也不过两个小丫头,一个婆子。宁王府上也不多,王妃身边也就八个大丫头。郡主身边侍候的人多些,不过郡主还小,又……丫头婆子多些,也是常理,我没去过太平府,不过看太平府过来的衣服首饰,可都比我们的奢华。”

    李小幺不知道想到什么,笑容如百花绽放,直笑得紫藤眼前一花,不由自主跟着欢快轻松起来,忍不住低低赞叹了句,“姑娘笑起来真好看!”

    李小幺一边笑,一边伸出手,轻快的弹了下紫藤的额头,“心情好才笑的好看!”

    队伍前面已经迎上了接出来的兵部、礼部司官,停了一会儿,车子才重新缓缓启动,继续前行。

    李小幺往后挪了挪,透过后面的车窗看着骑在马上的大哥和水生哥等人,还有那些大车小车,要进开平府了,收收心思,得和大哥他们一起,把众人都安置好,这事可马虎不得。

    进了城,南宁引着水岩过来,先到了李小幺车旁,传了苏子诚的话:“爷说了,安置笔架山诸人的事,让水二爷统总。”

    李小幺忙端直起上身,郑重的躬身道谢:“多谢王爷!烦劳水二爷了。”

    “哪里哪里!前些日子我就接到爷的书信,已经准备下一处宅子,要不,先去看看宅子,五爷若觉得不好,咱们再另外挑。”水岩话语间客气无比。

    南宁退后半步,告辞返回。

    李小幺看着他走远了,才转过头,看向水岩笑应道:“水二爷能看中的宅子,必定差不了,这宅子倒是小事,我们这些兄弟都是老实的庄户人家,有田种有活干,这心里才能踏实。”

    “五爷放心,也准备下了,王爷有处庄子,在开平府西门外七八里外,是这开平府难得的肥沃之地,今天先安顿下来,五爷若不累,明天就能带他们过去看地看房子。”水岩爽快的答应。

    李小幺笑得眼睛弯弯,“那就明天,安顿好大家伙儿,我和几个哥哥才好有心思理会别的事。”

    “那是那是!”水岩扬声笑应,上了马,带着众人离开苏子诚的车队,沿着宽敞的街道,一路穿街过巷。

    李小幺仔细打量着街道两边,北平地广人稀,这开平府街道房舍也阔朗的很,连转了几条街,街道都是宽得能并排走下两三辆自己这样的大车。

    街边的店铺房舍没有太平府那样突出的宽檐,墙壁屋顶看着也厚重不少,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不多,几乎看不到太平府街道上常见的奢华香车。骑着马、后头跟着随从小厮的倒更多一些,看样子,这开平府更盛行骑马而不是坐车。

    街道两边,行人熙熙攘攘,店铺的生意好象都还不错。

    车子又转了一个弯,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路两边是高高的围墙,远一点的还能看到围墙内浓密的树冠。

    这长长的一条街上只有两三户人家,户户门前都坐着五六个锦衣锦帽的门房,好奇而傲慢的打量着这支乱七八糟的车队。

    车子穿过这条街,转进条窄了许多的巷子,走了一射之地,在一个三开间大门前停下了。

    大门内垂手站着七八个男女仆,水岩指着几个人介绍道:“我自作主张,先给几位买了几个粗使仆从,一时半会的,也好有个支应。”

    李宗梁等人忙拱手谢过,仆从跪头见了礼,引着众人进了院子。

    和所有北平的院子一样,这个院子很宽敞,却很简朴,迎面是粉白的影壁,转过影壁,院子青砖漫地,靠墙有几棵粗大的银杏树,有两株密密麻麻结满了银杏果,青砖地上稀疏的落着些黄澄澄小扇子样的银杏叶和白果。

    水岩仔细看着李小幺和李宗梁等人的神情,暗暗松了口气,笑着挥着折扇介绍:“这处宅院原来是一个武官置下的,本来打算在开平府养老用,住了大半年,嫌没有跑马的地方,住不惯,又搬回了乡下。宅子就托了经纪出让,正好旁边有处比这小些的宅院,虽小,倒精致,我就一起接下,范先生一家人口少,住起来正好。”

    “范家人口不少!他家”李二槐先接上了话。魏水生推了他一把,立刻堵回了他的话,“他家人口是不少,可跟咱们家一比就少了。你赶紧去侧门,看着人卸行李,先把行李堆在一起,等定了各人住处再往屋里搬。”

    李二槐还想说话,李宗梁也跟着吩咐:“水生说得对,你赶紧过去看看,还有范家的行李,直接拉到隔壁院子里吧,免得等会再搬来搬去。”

    李二槐痛快的答应一声,跟着个中年仆从往侧门过去。

    水岩摇着折扇,看着李二槐转过月亮门,冲着李小幺和李宗梁等人拱手告辞:“我就不打扰各位安置歇息了,若有什么事,只管打发人到靖江侯府找我,大家先歇一歇,明天一早我就过来,陪几位到庄子上看看,还有几位军中安置的事,不急,慢慢安顿就是。”

    李宗梁忙客气的谢过,带着众人送水岩出了大门,看着他上马走远了,才转身回去。

    范大娘子落后两步,轻轻拉了拉范先生的衣袖。

    范先生拍拍她的手,温和的说道:“一起看看,看好了再回去咱们那边也不迟。”

    李小幺回身看向范大娘子,往后退了半步,挽着她的胳膊,带着几分玩笑道:“姐姐可不能只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这边的安置,姐姐也要费费心,早管晚管,总是要姐姐管着的。”

    范大娘子嗔怪的瞥了李小幺一眼,透着几分欣喜,大大方方的跟着众人进了月亮门。

    几个人跟着婆子的指引边走边看。

    月亮门后,是一处非常宽敞的院子,五间正屋坐北朝南,左右各两间厢房,布置的有点象练武场,这原是武官的宅子,这么布置倒也正常,这就是正院了。

    五间正屋左右各有一个月洞门通往后面,后面是一个花草稀疏,一看就是疏于打理的小花园,穿过花园,经过一座垂花门,就算是进了内院。

    由垂花门起,一条曲折的游廊连进了一个宽大的三进院子。

    婆子指着院子介绍:“宅子里这座院子最大,因为座落在东边,原来叫东院。”

    几个人进到院子里转了个圈出来,沿着游廊继续往后。

    东院后边偏西不远,是藕园,紧邻藕园的,是拙院,东院后面,是百草堂。

    再往后,就进了花园,花园倒是不小,隐着几处楼台亭阁,居中略靠近前院的地方,十几间小巧的屋舍曲折有致的组成一处院落,几个人进到院子里,前后转了一圈,李小幺满意的宣布:“这里好,我要了!这间院子有名字没有?”

    李小幺转头问婆子,婆子忙回道:“回姑娘话,这一处原来是做书斋用的,有个名字,叫静心斋。”

    “静心斋?不好听,改一改,就叫半亩园吧,看这院子,也就半亩大小。”李小幺自顾自的就改了名字。

    范先生念了几声,笑着赞同:“大巧若拙,这名字起得有意思,比静心斋好听。”

    李小幺先定了住处,李宗梁等人商量了几句,很快就定下了各人的住处。

    李宗梁占了东院,魏水生选了藕院,李宗贵要了百草堂,剩下拙院给了李二槐,李小幺笑不可支,这拙院配上二槐哥,真是搭配得很。

    真是什么人就住了什么地方。

    几个婆子得了主子们的住处,忙过去侧门传了信,带着人搬东西,收拾院子去了,这要忙的事多不可数。

    几个人出来,又到隔壁范家宅院看了一圈。

    范家这宅子是小了不少,一处五进的院子,后面一个极小的花园,范先生住了正院,范大娘子让严二婶子和月亭母女先挑了住处,自已挑了个离父亲最近的院子,和孙大娘子住到一起。

    严二婶子和月亭带着人收拾东西,范大娘子被李小幺挽着,又回到李宅,李宗梁和魏水生等人忙着搬东西,收拾各处,范大娘子和李小幺跟着婆子去看了厨房等各处地方。

第一百章 钱越缺越多

    范大娘子理仆从婆子等家事,李宗贵和李二槐赶紧带人去采买粮食、油盐菜肉。

    李小幺跟在李宗梁和魏水生身后,和他们一起,将要归田务农的人聚在一处,行李物品也不用拆了,明天一早就启程去庄子,看过,后天就要搬过去了。

    愿意继续跟着他们兄妹的,安置到了客房和家将们的住处,几十个人,一直忙到傍晚,才算稍稍安顿下来。

    第二天又是一天忙碌,范大娘子一早就过来,如当家主母般处置宅内诸事。

    李小幺向来是不管这些家务闲事的,一觉睡醒,懒懒的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