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宗梁答应一声,吩咐张大壮去叫李小幺等人,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回去开平府。
李小幺几个个急忙收了钓杆、烧烤的架子等等诸物。
张狗子提着大半桶连水带鱼过来,晃着桶展示给李宗梁等人,“看!不少吧,晚上回去让张大厨做葱烧鱼吃!”
李宗梁伸头看了看,笑着示意张狗子先将鱼送到车上,李小幺几个上了马,一行人不急不慢的往开平府回去了。
晚上吃了饭,李宗梁叫住李小幺,“小幺等等,有几句话跟你说。”
李小幺忙答应一声,跳到李宗梁身边,跟着李宗梁往北院慢步过去。
李宗梁转头看着甩着胳膊,时不时掂着脚尖蹦两下的李小幺,伸手抚了抚李小幺的鬓角,感叹万千,“娘要是还在,看到你长这么大……”
“就该发愁我嫁人的事了!”李小幺接过话头玩笑道。
李宗梁点头:“可不是,你七八岁的时候,娘就愁上了,你从小胆子小,心地又良善,被人欺负了就知道哭,娘一提起来就愁的不行,担心你嫁到婆家受气。”
李小幺不知道接什么才好,心思转了无数转,一句话没说,这样的话题,还是沉默是金的好。
李宗梁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两人都沉默下来,走了十来步,李宗梁站住,转头看着李小幺,“后来,水生到了咱们家,娘就生了心思,娘跟你说过没有?”
李小幺摇头,李宗梁伸手扶着李小幺后背,话里透着丝丝笑意,“娘跟爹商量过不知道多少回,要把水生招到家里给你当女婿,还让我问过水生,他愿意的很,小幺,咱们这会儿要是还在李家村,你跟水生早该成亲了。”
李小幺顿住步子,楞楞然的看着李宗梁,半晌才苦笑着道:“大哥,要是在李家村,这是门好亲,可这会儿……事易时移,这门亲事,对我不合适,对水生哥,也不合适。”
“哪里不合适?”李宗梁看住李小幺问道。
李小幺深吸了口气,抬头看向李宗梁,答的干脆而坚定,“其一,水生哥愿意娶的,是从前那个温婉可人的幺妹,不是死后重生、性子大变的李小幺,现在的我。其二,我心里,水生哥、二槐哥和贵子哥就跟大哥一样,都是我嫡亲的哥哥,要我嫁给他,就跟让我嫁给大哥你一样!这是**!我无论如何也受不了!”
李宗梁愕然呆住,半晌才猛的一声咳出来,“幺妹,你姓李,他姓魏……”
“我知道,可我心里,他就是我嫡嫡亲亲的兄长!跟大哥你一样!就是**!”李小幺打断了李宗梁的话。
李宗梁连咳了几声,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李小幺上前挽着李宗梁的胳膊,“大哥,咱们兄妹五个,就是嫡嫡亲亲的一家人!没谁比咱们再亲了!等大哥成了亲,让大嫂给水生哥,还有贵子哥好好找个合适的好姑娘,成家立业。”
“那你呢?”李宗梁弹着李小幺的额头问道。
李小幺目光躲闪,顾左右而言它:“我……小呢,再说吧,缘分的事,谁说得准。”
“小幺,吕丰虽说胡闹了些,本性倒纯朴,就是他那身份儿,上清门天师家,和咱们家门第悬殊的太厉害,若论人,他配不上你,可咱们家门第太低,瞧在别人眼里,就是咱们高攀到天上去了,我是怕你嫁过去被人家轻看,你性子傲,脾气又大,这闲气就免不了,还是水生最合适……算了算了,不提这个,你今年不小了,姑娘家可拖不得。”
李宗梁婆婆妈妈说个不停,李小幺偎依着李宗梁,垂着头一声不吭。
李宗梁低头看着显得心事重重的李小幺,声音更加温和,“小幺,虽说抬头嫁姑娘,可大哥不想让你高嫁,嫁个差不多的人家,有几个哥哥替你撑着腰,你这日子就能顺着自己脾气过,就是公婆也不敢随便给你气受,要是嫁得太高,唉,大哥就护不住你了。”
李小幺脸贴着李宗梁的胳膊,轻轻蹭了蹭。
李宗梁这些话都是实心替她打算,都是为她好,她听得出好歹,可是……她不是那个温婉柔顺的李幺妹,她不愿意为了嫁人而嫁人,要嫁,至少要嫁个自己喜欢的吧……
不不,不是,不能这样,她错过一回了,不能再错,不只是自己喜欢,而是,两情相悦!
他对她要比她对他好!他肯对她好,又能对她好,只对她好。
可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的男子,她如今的处境……
李小幺伤感的叹了口气,仰头看了眼李宗梁,垂下头,低声道:“大哥,我能嫁就嫁,要是不能嫁,大哥就容我一辈子留在家里吧。”
“不是大哥容不容你,大哥什么都能容,可你,姑娘家哪有不嫁人的?往后老了怎么办?这姑娘家不嫁人,这怎么能行呢?”李宗梁有点急了,一时却想不出能说服李小幺的说辞。
他这个妹妹,就是不嫁人,也一样能衣食无忧,一般的男人与她倒是她的拖累,可是,这不嫁人……这怎么行呢!
“大哥,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要嫁,总得嫁个比我强的,总得能让我心甘情愿随着他吧?要不是这样,他不如我,还得我撑家照顾他,那是我嫁他呢,还是他嫁我?”李小幺仰头看着李宗梁,认真的问道。
李宗梁苦笑连连:“他嫁你怎么嫁?这比你强,若论别的倒容易找,若论心眼,到哪儿找?就算找到了……小幺,跟厚道人一起,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再说,你有心眼他听话,不是正好?”
李小幺弯着眼睛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摇着李宗梁的手,“大哥,这事你就别操心了,我一定把嫁人当成最要紧的事情来办,不过,我要嫁,就要嫁的心甘情愿,不然,我宁可不嫁,就跟大哥大嫂过一辈子!”
李宗梁无奈的摇着头叹着气,从东院旁边弯过去,将李小幺送回半亩园,看着李小幺轻快的跳进院门,一脸无可奈何的叹着气,背着手转回自己的院子歇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紫藤抱了只锦袋进来。
李小幺起的晚,正吃早饭,一眼瞥见那熟悉的锦袋,示意紫藤将锦袋放到榻上问道:“南宁送过来的?”
“是!说明天一早再过来取。”紫藤答着话,将怀里的锦袋小心的放到李小幺身边。
李小幺慢慢喝着碗粥,眼角余光瞄着紫藤,心念微动,看向紫藤吩咐道:“看看有几件,要是少,我看完再出去,要是多,就回来再看,我还有事呢。”
紫藤答应一声,抽开锦袋,片刻功夫就理明了里面的文书,“一共十四件,倒不算多。”
“嗯。”李小幺放下碗,接过帕子擦了手,看着流云和听竹将碗筷连炕桌一起抬下去了,示意紫藤把文书递过来,歪在靠枕上,一件一件仔细的看。
紫藤沏了茶端过来,垂手侍立在旁边听吩咐。
李小幺看完了文书,交给紫藤吩咐道:“这份处置梁地俘官的折子,看日子是一个月前的事了,怎么现在送过来了?明天南宁过来,你问问他。”
紫藤垂手答应。
李小幺跳下榻,边走边吩咐道:“我中午寻范姐姐一起吃饭,不用等我,你们自便。”
李小幺闲闲晃出来,寻个婆子问了,一路往东院奔去。
东院里众人皆在,一看到她进来,吕丰跳起来指着她叫道:“人都走了你才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古训,你看看你!天天……”
李小幺胳膊抱在胸前,眯着眼睛盯着吕丰,盯得吕丰后面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含含糊糊转了个大弯:“……起得其实也挺早。”
李宗贵’噗’的笑出了声,李小幺白着李宗贵一眼,’哼’了一声,过去挤着李宗梁坐到榻上,问道:“谁来的?南宁?水岩?”
“是南宁,过来传了王爷的话,说已经将我和水生几个安置到上四军的虎威军,委了我做指挥使,水生他们,还有铁木,委了都头,委任书也拿过来了,在那儿。”
第一百零三章 立家的钱和人
李宗梁指着几上一卷织锦缎。
范先生欠身就要拿过来递给李小幺。
李小幺忙摆着手,她不看这些,这有什么好看的。只仰头看着李宗梁问道:“什么时候到任?”
“说是随咱们,不过既然定了决心,就紧早不赶晚,我已经和南宁说了,明天一早就赶过去,虎威军如今驻在开平府西边百五十里的地方,虽说不远,可也不能说回来就回来,家里的事你就多操心。”
“嗯,那先生呢?怎么安排你的?”李小幺随口答应了一句,看着范先生问道。
范先生苦笑着摇头:“路上王爷就遣人问过我,前儿那个水二爷也问过我,我回绝了,我在吴国出过仕,再出仕北平,这心里总有些介怀,我年纪也大了,也没那些雄心了,算了,安安生生养养老最好。”
“先生教大哥他们这为官之道,教的怎么样了?”李小幺话题跳跃的极快,范先生扫了李宗梁一眼,带着几分无可奈何,“这为官之道,光说光听,也没什么大用,往后跟头摔多了、摔疼了,也就学会了。”
“先生怎么舍得大哥一路摔得头破血流的学做官?先生正当盛年,养老还嫌早,我看,先生不如跟大哥去军中,大哥文字上有限,先生不如给大哥做个幕僚,管管文书什么的,有先生一路扶持着,大哥这仕途就能顺当多了。”李小幺笑嘻嘻,不客气的说道。
李宗梁一脸期盼的看着范先生,魏水生忙站起来,又示意着李二槐和李宗贵,冲着范先生长揖到底。
范先生呆了片刻,用手点着李小幺,没等他说出话,李小幺赶紧又笑道:“一个女婿半个子,这可是先生的半子,再说往后又是要一身承两家的,先生这个’不’字可说不出口,无论如何也得辛苦几年。”
范先生转头看向满脸期盼的李宗梁,一边笑一边答应道:“好吧,也正好,省得我在家里不放心。”
李小幺暗暗松了口气,范先生肯跟着去,她就放下七八成的心了。
大哥忠厚太过,又从来没入过仕途,这当官的门道,就是听也没听说过,要是范先生不肯去,她只好自己一路跟过去了,
现在范先生肯跟去,她就能留在这开平府,留在苏子诚身边,朝里有人好做官,至少不会被人诋毁压制了。
“等程旺回来,我打发他去军中,他那一身的本事,稍稍变一变,委婉些,都是极有用的东西。这上头,水生哥多操操心。”李小幺想了想,接着说道。
魏水生点头赞同:“小幺说的极有道理,一味硬冲猛打不能长久,咱们往后不能光做勇军,不能光敢死,要不怕死又怕死,要做智军。”
“北平刚平了梁,有两年的空档休养生息,要趁着这两年,好好练支人马出来,这练兵可比打仗要紧。”范先生凝神思量着,沉声道。
李小幺见他们神思都转到了练兵上,站起来告辞:“你们聊吧,我去找范姐姐说话去。”
吕丰跟着跳起来:“我跟你去!”
“咦,我去找范姐姐,你去干嘛?”李小幺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吕丰问道。
吕丰跟在李小幺后面商量:“你跟那些丫头有什么话说?有什么意思?快到重阳了,听说这几天寺里都在开坛**,还有万姓交易大会,肯定能淘到好玩的东西,要不咱们逛逛去?”
李小幺站住,愁闷的叹了口气,“我倒是想去,可哪有银子?我跟你说,我家快揭不开锅了,我得找我那未来的嫂子商量开源的法子。对了,你欠我的那一千两黄金,什么时候还?”
吕丰瞪着李小幺,手指点着她,闷了半晌才说出话来,“你会没银子?就你,随便做点什么生意,那银子不就来了?我那个,你还记着呢?你这记性可真好,等大哥来了吧,来了就还你。”
“你大哥什么时候来?”
“在路上了,又不是急事,腊月里到!”吕丰满脸的不情愿,一个小师叔就够他头痛的了,再来那么个不会笑的大哥,唉!
“他来了什么时候回去?还走不走了?”李小幺看着满脸别扭的吕丰追问道。
吕丰呼了口气:“不知道,信里没法说,不过我觉得,他肯定得回去,肯定不能在这里多耽误,父亲肯定催他回去,他留在这里不合适。”
“那你呢?”
吕丰看着李小幺,迟疑片刻,一脸的纠结为难,“我也在想这事,大哥肯定想把我带回去,要不是想带我回去,他也不会这么快赶过来,我回不回去倒无所谓,就是……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去?我跟你说,信阳府好玩的地方多的很,咱们在信阳,那可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信阳玩腻了,我带你出海玩去,你没见过海吧?我告诉你,那水碧得让人不敢相信,坐船行在海中间,四顾茫茫,那感觉,天地苍茫,水天一色,你肯定喜欢!”
吕丰越说越兴奋:“咱们两个一路玩遍天下!”
“你正好会遍天下头牌?”李小幺瞄着他,慢吞吞的接了一句。
吕丰嘿嘿笑起来,“那是小事,顺便的事,怎么样?”
“不怎么样!”李小幺不愿意多说这个话题。
那碧透的海,她在那碧透的、冰冷的海里泡了不知道多长时候,她厌恶那碧透。
“这开平府的头牌你会过没有?要是没会过,你这会儿这么空,还不赶紧去会会。我有正事,没空理你,我们吃饭早,申末你不回来,就不等你吃饭了。”李小幺一边说一边径直往前走。
吕丰紧跟在后头,有点摸不清头脑,这小五,一提头牌就别扭,真是!
“哎!你等等,万姓交易你不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比你上次那块好很多的花珀!”吕丰紧走几步追上去,讨好的说道。
李小幺站住,看着吕丰问道:“你就没点什么事要做?”
“你说我能有什么事?”吕丰摊着手反问道:“你有什么事没有?我替你办去!”
“那好,你去帮我打听打听,象隔壁范家那样的宅子要多少银子,再帮我打听打听,这开平府有几家绸缎庄,最大的是哪家,里头卖的绫罗绸缎,是吴国过来的,还是北平的织坊里出的,要是北平出的,是哪几家织坊,在不在开平府。”李小幺毫不客气的吩咐道。
“你打听这个做什么?想做绸缎生意?这生意可不好做,你哪有那么多本钱?”
李小幺无奈的看着吕丰:“是你要帮我办事的,让你去你就去,问那么多干嘛?你要去就去,要不你还是去找你的头牌玩去吧。“
“好好,我去,这就去!”吕丰赶紧答应。
看着李小幺转进范大娘子理家务的小花厅,才晃着折扇,晃晃悠悠的出了门,逛绸缎庄去了。
范大娘子早就理完了不多的家事,正和月亭说着闲话做针线,见李小幺进来,忙起身让她坐下,吩咐玉砚倒了茶过来。
李小幺说了范先生明天也要跟去军中的事,瞄着月亭,没再往下说话,范大娘子笑着闲话了一会儿,李小幺见她没反应,直接冲月亭努努嘴,“我有话跟你说。”
范大娘子恍悟过来,忙打发月亭道:“早上二婶子交待过,说你夜里睡的不安稳,让你别太累着,让你中午回去吃饭,你赶紧回去吧,免得二婶子担心。”
月亭瞥了李小幺一眼,不情不愿的蹭起来,走了一步又站住,正要说话,范大娘子已经扬声在叫玉砚进来,“玉砚好好送月亭姑娘回去,路上别贪玩耽误了,别让二婶子着急。”
玉砚答应了,月亭只好跟着玉砚出了花厅,转过角门回去了。
李小幺瞄着月亭走远了,冲着她的背景努了努嘴问道:“想开了?”
“算是吧,这两天蔫头蔫脑的,话也不大肯说,大约是想开了。”范大娘子叹着气,看起来十分烦恼的替她解释。
“想得开是她的福气。”李小幺淡淡的说了句。
范大娘子看着李小幺,笑着说道:“你来的正好,前儿你大哥说起你的亲事,你也不小了……”
“姐姐,我来,是想跟你商量商量这开源的事。”李小幺打断了范大娘的话,“咱们家的家底,都在那帐上,你也看过了。过了年,张家就出了孝,二槐哥和铁木就该成亲了,二槐哥还能凑和一阵子,铁木那宅子年里年外就得买好,咱们帐上已经差不多空了,得想办法挣点银子回来用。”
“我那里还有些……”
“姐姐,坐吃山空!”李小幺打断了范大娘子的话。
范大娘子忙陪笑道:“我知道,我知道,你说的是正理儿,你事多,我没敢打扰你,正想着明后天孙大娘子从庄子里回来,和她商量商量呢。”
“嗯。在汝城时,我听王爷说过,北平所用丝绸,十之七八是从吴国贩运过来的,北平本地的织坊,织不出吴国那样的精致时新花样。
我想着,咱们不如开家小织坊试一试,这事,咱们做起来有比别家强的地方。要是织出来的丝绸和那些大织坊出来的不差太多,我就能说服王爷采买咱们的东西。要是织出来的东西不那么好,就做成笼被纱帐,本钱总能收回来。这是一。
其二,开织坊,姐姐也算半个懂行的,这丝线织机上,好歹能明白些。
其三,也不会多长时候,张大姐她们就回来了,咱们不用外面找人,这织坊你和张大姐一起料理就行,范家几位嫂子婶子的,都能用一用。”
李小幺一件件说着。
第一百零四章 荷下有藕
范大娘子凝神仔细听着想着,有几分游疑胆怯,“这家里织几匹布做些针线,和开织坊,只怕大不一样,我没管过织坊……”
“没什么难的,都是一通百通的事。这事我去找王爷,请他帮忙找几个上好的织工回来,那天在庄子里,我问过了,开平府周围桑树几乎遍地都是,也有人养蚕。
姐姐你不知道,北方的蚕,生长的时候长,出来的蚕丝质量,其实比南边的好很多,今年先买些蚕丝试着织一织,明年一开春,就让庄子里孵蚕养蚕,咱们自己养蚕抽丝织布,这价钱上谁也比不过!”
李小幺一说起来,眼睛就亮亮的有些兴奋了,“这织坊要是做好了,咱们李家的立家之本就算有了,姐姐为人仔细,又识字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