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不准沾酒!”

    李小幺脸上的笑容如同整个春天扑面而来,连连点头答应,只要能去,什么都成,去了再说。

    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做成这件大事,这份功劳,就算她回来就甩手辞工,游荡江湖,也能够了。

    “既然这样,这事宜早不宜迟,我明天一早就启程!”李小幺带着丝丝掩不住的兴奋。

    苏子诚沉着脸盯着李小幺,仿佛还在犹豫。

    梁先生瞄着苏子诚,再看着雀跃不已的李小幺,笑道:“别着急,今天这么晚了,明天一早启程哪里来得及,你这趟去太平府,平安去平安回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路上还是到了太平府,都要万分小心。”

    李小幺连声答应了,只要能让她去,怎么着就行!

    苏子诚又来回踱了两趟,闷声道:“你去太平府的事,不要跟任何人提起,明天晚上你跟我一起启程,梁地这一阵子不太平,我送你到汝城。”

    “对对对!君不密丧其国,臣不密丧其身,正该这样!王爷准备在梁地住多长时候?”梁先生连声赞扬,再问了一句。

    苏子诚没答他的话,只看着李小幺,接着交待:“别在太平府多耽搁,早去早回,回来从郑城入梁地,我派人到郑城接应你,从梁地再回开平府。”

    苏子诚说着,转头看向梁先生吩咐道:“先生不必跟着去梁地了,留在开平府,照应照应恩科的事。”

    梁先生忙拱手答应。

    李小幺低头想了想,看着苏子诚道:“王爷不用多送我,开平府到太平府路途遥远,得星夜兼程才行,王爷的车驾要是日夜兼程,必定要惹人困惑多想,以为梁地出了大乱子,于国不利,要是不日夜兼程,光到汝城就得不少时候,哪里来得及?明晚出了城,我和长远他们就悄悄离队赶路,这样才最好。”

    梁先生捻着胡须不停的点头。

    苏子诚紧皱着眉头,半晌,才勉强点头算是答应了。

    李小幺想了想又笑道:“两个丫头,就让紫藤和淡月跟着可好?”

    “你的丫头,你自己安排。”苏子诚沉声答了句,顿了顿,又接着道:“吴贵妃和大皇子都不是好对付的人,你虽说占了身在暗处的便宜,可也要万分谨慎,千万不能大意了,要是有什么事,立即让长远和西安护着你逃离,别的无论什么,都不必理会,听到没有?”

    “是!”李小幺这一声答的无比干脆利落。

    苏子诚听她答的这样干脆,眉头反倒皱的更紧了,她答应的是干脆,可他的话对她来说,到底有多少用处,他心里其实一点儿底都没有。她有她自己的主意和想法,如同空中飞翔的鸟儿,只凭着自己的心意飞,他不知道自己手中有没有握着牵回她的线,更不知道能不能在他想拉回她的时候,把她拉回到自己身边来。

    “王爷,太平府甲一那边,也别闲着,不如先放人放出风,就说吴皇已经驾崩了,分两边散谣言,一边散布皇上已经传位大皇子,一边散布皇上是被大皇子活活气死的,具体怎么说……让他们随便说,总之,越乱越好。”李小幺头脑转的飞快。

    梁先生附合的点着头,苏子诚沉吟了片刻,扬声叫了长远进来,先吩咐了让甲一散布谣言的事,接着吩咐道:“……自现在起,你手下太平府和吴国密谍听五爷调度安排,明天夜里,你和西安、南宁护着五爷,启程走一趟太平府,记着,第一,无论如何,护着五爷平安无事,这是最要紧的。第二,其它的事,听五爷安排,和西安、南宁说一声,赶紧下去准备吧,“

    长远恭声答应,又转过身,冲着李小幺长揖见了个礼,垂手退了出去。

    李小幺跟着站起来,拱手告退:“我也要回去准备准备。”

    苏子诚看着李小幺,半晌才’嗯’了一声,李小幺转身和梁先生告了辞,轻快的出了正屋。

    南宁站在垂花门外,正伸长脖子往正屋门口张望,见李小幺出来,忙紧走几步迎上,笑问道:“五爷,我和长远这就去准备车子,五爷带几个丫头?行李多不多?得看看准备几辆车。“

    “王爷吩咐带两个丫头,行李不多,车子你看着准备吧,咱们路上越快越好,最好日夜兼程,多备几辆车吧,这样大家能轮流上车睡一会儿。”李小幺想了想吩咐道。

    南宁忙笑道:“五爷放心,这日夜兼程咱们最擅长,只要不累着五爷就成。”

    南宁一边又问了些细事,一边陪着李小幺出到二门里上了车,看着李小幺的车子走了,才返回外书房,爷那边,还得请几番示下。

    李小幺上了车,舒舒服服的伸展了下胳膊,自己倒了杯茶喝了,往后靠到靠枕上,脚高高的架在车厢板上,她的这辆车子小,要想躺下,这脚就只好高高架起,李小幺轻轻晃着两条腿,眯着眼睛细细盘算起来。

    这趟太平府之行,要办的事……细数数,一二三四件,正经不少。

    这正事是最大的一件,吴贵妃心计手段必定都是难得之极,当年自己还在太平府时,吴贵妃就能杀了大皇子妃的兄长、池州制置使宋公升,可见其手段了得。

    大皇子在午门外跪了大半天,半点用没有,只好眼睁睁看着宋公升这个吴国良将被斩首于菜市口,这又是几年过去了,而且这两年,吴贵妃嫁女又得到了苏子诚和苏子义的全力支持,大皇子只好避出到池州一带领兵与越国争战,这太平府和朝廷,更得是吴贵妃的天下。

    好在,北平要的不是大皇子登基,而是吴贵妃那个儿子,帮着占着大优势的一方,这事,就容易得多了,唯一的麻烦,是还得想法子让大皇子顺利逃出太平府,回到他的军中,要是两家为了争位,立刻就能宣战,那就更好了……

    李小幺长长吐了口气,苏氏兄弟不知道打这个算盘、布这个局布了多久了,对吴国宫廷和诸皇子的关注,也许从孝慈皇后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

    吴皇这六个皇子中,大皇子确实是其中翘楚,有大志能隐忍,要是没有吴贵妃……可惜有了吴贵妃,进了宫,得了宠,宠冠六宫,生了六皇子。

    确实,与早已成年且经磨难的大皇子比,幼小的六皇子和强势的吴贵妃是最好的选择。

    六皇子总是要长大的,横亘在母子之间的无上皇权,自己就会生出无数事端来,这中间,就有了北平无数可利可用的机会,况且,还有个大皇子领兵在外,乱败总是从里面开始的。

    不想这个了,这事得到太平府后见机行事,太平府这会儿必定风云瞬息万变,现在想准备也无从准备起。

    嗯,自己的事,倒是能准备准备的,要不要找罗大听打听太平府一带哪个缫丝染色师傅手艺好?嗯,还是算了,不能多话,梁先生说的对,臣不密丧其身,虽说罗大等人信得过,万一随口说起来让有心人听到了……

    总之,小心无大错,自己的小命自己小心,再说这事自己到太平府也不是不能打听,不是非问不可的事。

    不知道这两年太平府又流行什么颜色花样了,记得自己离开太平府那年,最流行松花色底红桃色落英缤纷花样,用这样的细绸细纱做成十二、甚至十四、十六幅的裙子,配一双鞋头缀深桃红或大红流苏的鞋子,走动间鞋头进隐时现,最时尚不过。

    还有金底织锦缎,有钱的做长袄穿,钱少的就做件马夹,富丽到绚烂。这又是几年过去了,必定又有了新的流行花样。

第一百六九章 托付

    开平府以太平府的时尚为时尚,可惜总要慢上半拍一拍的,罗大带来的那些去年太平府的流行花样,今年正好流行到开平府。

    自己在太平府得好好看看,秋天就要织明年的款式了,嗯,往年在太平府也没留意过,这太平府的时尚,又是最先看哪一处,这回去得好好留心留心,看看有什么法子想没有,自己这织坊要是想做大做好,就不能总跟在别人后头……

    李小幺正思量斟酌,车子顿了下,停住了,婆子掀起帘子,李小幺忙伸手取过斗篷穿上,跳下了车。转进月亮门走了十来步,李小幺突然停住,发起了呆,要不要去和范先生说一声呢,自己这一走,怎么也得小半年,家里要是有什么事……

    大哥他们那边,还有水生哥考武举的事,还是得范先生操心留意才行,嗯,只说去梁地,范先生是个聪明人。

    李小幺想着,转身往角门处走去,穿过角门,一路急走,进了范先生的院子。

    范先生正歪在南窗下的炕上品着茶,看着本书,见李小幺进来,缓缓直起身子笑着让道:“小幺来了,快坐,尝尝我新买的这茶。”

    李小幺去了斗篷,不客气的跳到炕上坐下,自己取杯子倒了茶,端起来仔细品了品,笑着问道:“先生又去拣漏了?这茶味不错。”

    说着,伸手掀起壶盖看了看,笑起来:“果然是碎茶叶,这是明前?”

    “嗯!小幺这嘴巴就是刁,你大哥喝了半天也没品出味儿来!我吩咐老常了,以后你大哥来,就泡大碗茶给他喝。”范先生看起来心情很好。

    李小幺笑起来:“大哥还算好的,好歹能喝出这是茶叶,二槐哥干脆柳叶茶叶都不分的,反正都是解渴的苦味,有什么分别?!”李小幺学着李二槐的声音。

    范先生连连点头:“二槐来,不用说,老常就上高末儿了!”

    两人一起笑起来,李小幺又喝了一杯茶,看着范先生道:“先生,我明天晚上要随王爷启程去梁地,梁地有些不太平,这一去,只怕要小半年,家里要是有什么事,就烦先生多费心了。”

    范先生惊讶的放下杯子,坐直身子看着李小幺,思量了片刻反问道:“梁地不太平?怎么没听到什么信儿?”

    “我也是刚得了信儿,哪能一直太平的?”李小幺含糊了一句,立刻转了话题:“我和王爷过去,梁先生就不去了,王爷留他在开平府照应恩科的事,水生哥也不用再另外找先生……”

    李小幺话音没落,院子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婆子满头是汗的跑进来,老常头赶紧迎到院子外,说了一句话,就赶紧转身带着婆子进来。

    婆子进了屋,匆匆见着礼,喘着粗气冲着李小幺禀报:“五爷,南宁南爷来了,说有要紧的事要跟您禀报,看样子急的很,张嬷嬷想着五爷也许在这里,让我过来找五爷,五爷……”

    不等婆子说完,李小幺已经跳下炕,伸手抓起斗篷,转头和范先生道:“我出去看看,一会儿再回来和先生接着说话。”

    范先生忙挥手示意李小幺快去。

    李小幺一边穿着斗篷,一边疾步出了门,婆子一路小跑着紧跟在后面。

    李小幺赶到二门,南宁正着急的张望,见李小幺过来,急走几步上前见了礼。

    李小幺屏退婆子,南宁带笑禀报:“五爷,爷让我赶紧过来跟五爷说一声,梁先生明天也跟着一起启程去梁地,后天赶往南越,爷说教导魏二爷兵法策略的事,他想请靖江侯代劳,爷说了,侯爷的文章比梁先生更好,五爷看合不合适?”

    南宁连说带笑,看着李小幺等着她的回话,李小幺怔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忙笑应道:“那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要是五爷觉得好,爷说他这会儿就带魏二爷走一趟靖江侯府,把拜师礼行了,不知道魏二爷这会儿在没在,要是在,我这就接他过去,和爷一起去趟靖江侯府上。”南宁接着说道。

    李小幺忙招手叫过站的远远的婆子过来,“二爷在没在家?”

    “回五爷,在呢!”

    “赶紧去找二爷,就说我说的,让他收拾收拾,这会儿要跟王爷去趟靖江侯府拜师,对了,让他别忘了写份拜师帖子。”

    “帖子不用了,我来前爷已经吩咐东平去准备了,拜师的帖子连带拜师礼,都准备了,事出仓促,就怕这边临时准备来不及。”南宁忙跟了一句。

    李小幺答应一声,踌躇了片刻,看着南宁笑道:“你在这里稍等下,我进去一趟好了,免得下人们传话不清,倒耽误了功夫。”

    南宁忙躬身答应了,李小幺抱着斗篷,往藕园急步跑过去。

    魏水生正在院子里练剑,见李小幺一路跑进来,急忙收了势,几步迎过来,一把扶住她,关切的问道:“出什么事了?急成这样?”

    “没什么事,好事,赶紧换身干净衣服,快去,把二爷那件天青绸长衫拿出来,还有那件靛蓝素绸面灰鼠里斗篷,快,准备热水,让二爷洗一洗。”

    李小幺答了魏水生一句话,就转头一迭连声的吩咐藕院的婆子,婆子急忙答应了,奔进去忙了。

    李小幺看着婆子跑进来,才转头看着魏水生,笑盈盈道:“是这样,我和梁先生明天要跟着王爷去梁地,这一去只怕要小半年才能回来,你就没法再跟着梁先生学写文章了,王爷说靖江侯也是文章大家,要带你去拜在靖江侯门下学文章,这会儿就过去靖江侯府拜师,南宁在二门外等着呢,天色也不早了,所以得赶紧些。”

    魏水生听的有些楞神,片刻反应过来急忙问道:“梁地出什么事了?明天就启程,怎么这么急?出什么事了?”

    “能有什么事,梁地新并入北平,有些个乱子也是常理,按理说晚几天启程也行,不过王爷就是那样的脾气,贵人么,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早一天启程晚一天启程也没什么区别,你赶紧进去洗一洗,换了衣服赶紧跟南宁过去,靖江侯性子随和,专注学问,能跟他学学也是好事。”

    李小幺推着魏水生进了屋,拉了张椅子坐下等他。

    魏水生换了衣服出来,和李小幺一起到了二门里,和南宁骑马走了。

    李小幺长长松了口气,笑眯眯的又往范先生院子里过去。

    水生哥能拜到靖江侯门下,这样的好事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李小幺重又坐到范先生屋里的炕上,连倒了两杯茶喝了,长长的舒了口气,接着刚才的话道:“刚才是南宁过来传了王爷的话,又有变化,梁先生也要跟着去梁地,王爷另外替水生哥找了靖江侯做先生学习文章,这会儿水生哥已经跟着南宁过去梁王府,今天就跟王爷一起,走一趟靖江侯府拜师。”

    范先生眼睛亮了,“这可是极好的事!你不知道,这出仕为官,最讲究出身师承,一甲不去说它,就状元、探花和榜眼三人,这是难得之极的荣光,非常人能受之,这二甲和三甲两榜上的出身,那就差得多了!”

    范先生说着,感慨万千起来:“唉!黄榜一出,这出身就钉在身上,再也改不了了,哪怕你往后做了丞相,同进士还是同进士,这出身一条照样让人瞧不起,自然同进士也做不到丞相这份上,既科举,一定要考个进士出身!”

    李小幺瞄着突然感慨不已的范先生,挑起一根眉毛,斜着范先生,慢吞吞的问道:“先生当年考了几甲?”

    范先生一口气窒在喉咙里,半晌才闷声道:“三甲头名。”

    李小幺长长的’噢’了一声。

    范先生重重拍着炕几,恨恨道:“这又说到师承上,我自小苦读,想当年也是解元出身,可自穷乡僻壤一路考出来,哪有机会拜在那些名士大员门下?同进士出身,又失于师承无靠,为官十数年,苦不堪言!唉!”

    范先生郁闷异常的又叹了口气。

    李小幺默然看着他。

    范先生连叹了几口气,叹出了些闷气,摆着手道:“不提这个了,怎么说着水生的事,竟偏到这儿来了,人老话多!水生功夫好,武举是兵部主持,本来就是七成看功夫,三成看文章,水生如今拜在水氏门下,这一科,一甲不敢说,一个二甲是稳稳的了,这是好事!好事!水生中了举,往后他们兄弟在军中也算真正安稳下来了。”

    李小幺点了下头表示了自己的赞同。

    范先生长舒了口气,往后靠得舒服些,看着笑眯眯的李小幺,突然问道:“水生中了举,下一步如何打算?”

    “再给水生哥结门好亲,你也说过,水生哥天资好,建功立业不过早晚的事。”李小幺眯眯笑着道:“至于大哥,我的打算,一时半会的,不让水生哥和大哥分开,兄弟间相互照应,先挣些功劳回来,再各自打算,这也是水生哥的意思,只是还没和大哥商量过。”

第一百七十章 启程

    范先生眼神复杂的看着李小幺,半晌才自言自语般低声道:“你是个心气高的,心高易伤。”

    李小幺歪头看着范先生,沉默半晌,才低声道:“先生也知道,我们兄妹在李家村时,连离家外出的打算都没有过,不过求个平安暖饱,可是,顷刻之间,村子就被屠了。

    父亲、母亲和两个哥哥惨死,满村只逃出我和哥哥五个人,李家村几百号人都成了皇家争权夺利的牺牲。

    逃到太平府,我和哥哥们干活挣钱,所有打算也不过挣些钱开间蜜饯铺子,安安稳稳过个富足日子罢了。

    可吴国南北两路战起,哥哥们被陷征夫,只好逃至郑城落草为寇,就是做寇,也是官兵们砧板上的肉,东山的孙大头领就是被袁大帅练兵,剿了个干干净净。

    我和哥哥,还有张大姐他们能平安活下来,有多不容易先生也知道。”

    李小幺顿了顿,孙大头领的事,虽说有她插了一脚……可这事,到底是袁大帅垂涎东山的积财,不过早晚的事。

    李小幺垂着头沉默片刻,才接着道:“就是先生,如今到了这开平府,不也是被逼无奈?先生当时辞官回乡,不过就是想过份平安日子,可这平安日子,在这乱世里,就是最大的奢望。

    这样的乱世,能有什么法子?要么拼命往上挤,挤到不轻易被人鱼肉的地步儿,要么……也许一睁眼就成了别人碗里的鱼肉!”

    李小幺声音渐渐低落下去。

    范先生手指颤抖不停,放下杯子,眼角连连抽动了几下,抬手捂着脸,半晌才叹出口气,他的妻儿,就做了鱼肉!

    “要不是这样,要是在太平清明的盛世,我倒是宁愿做做生意,挣很多钱,行善积德,挣个慈善名声,也许还能挣座积善之家的牌坊,又有享受又有闲暇,还做了善人,干嘛要这样整日盘算手沾鲜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