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诺亚的旅途-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船内部时间两个小时很快过去。

    诺亚,已经可以凭飞船影像看到水委一的第一颗行星。

    水委一,一颗类木行星。

    体积约为木星的14倍,有着23颗卫星围绕公转。

    这些卫星中,最大的一颗,体积约为地球的八分之一。

    诺亚将这一个质量巨大的类木行星系收入了资料库中,它将成为诺亚未来各种稀有元素与核聚变能源的主要供应商。

    引力波检索信号不断反馈回来,在诺亚的眼中,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水委一恒星系统。

    一颗类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49颗卫星,没有文明存在。

    在这个近距离的双星系统中,与两颗恒星共存。

    随着方舟的超光速前进,诺亚已经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水委一和它的伴星。

    在西元前3000年,这颗曾是南极星,和北极星处在夜空两端的星星,就这样近距离的在方舟面前释放着它的光和热。

    深蓝色的明亮光芒,让整个恒星系都被染上了一层梦幻的蓝色。

    它的亮度,是太阳的3150倍,这注定了它可以照耀到比太阳更远的地方。

    水委一是一颗非常特殊的恒星,因为它的自转速率相当快,快到作用在恒星赤道上的离心力,都已经将一部分物质拉出了恒星表面,形成了一个梦幻的蓝色光圈。

    所以,水委一是一颗非常明显的椭圆恒星,在它的赤道上,有一层恒星物质所构成的光环,这使得水委一在外观上和其他的恒星完全不同。

    即使是诺亚,看到水委一这颗梦幻的蓝色恒星的时候,也不由得在心底感叹了一下宇宙的鬼斧神工。

    这样美丽而又伟岸的造物,是文明远远无法触及的领域。

    而反观距离水委一123个天文单位上的伴星,就要黯淡渺小很多了,但当然这种黯淡和渺小也只是相对于水委一而言,水委一的伴星为一颗型星,恒星光谱介于0与3之间,这意味着它永远释放着炽热的白色光芒。

    伴星的氢线极强,几乎检测不到氦线的存在,它的质量是太阳的两倍,而它的亮度,是太阳的850倍。

    按照恒星的生命规律来说,这颗伴星的寿命,会长过水委一。

    这两颗恒星,无论是哪一颗,能量输出功率都爆太阳不知道多少条街。

    此时,诺亚的右手上,飘浮着一颗深蓝色的美丽恒星,左手上,飘浮一颗纯白的明亮恒星。

    少女缓缓握紧了手,两颗恒星隐没在她的手掌中。

    原本死寂而有点空洞的少女瞳孔中,有一股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火焰燃烧了起来。

    这就是地球文明得到的新力量,除了神明,谁也无法对抗的力量。

第一百零一章 工业推进() 
工业生产进度被推进得很快,在诺亚构建出完整的水委一星图后,6艘工业建设用飞船从方舟起航,前往各个行星系,下放冯诺依曼作业机器人。

    方舟的中央电脑中,储存有一套完整的星系文明重建方案,在这一套方案的规划下,各个建设任务都被有序推进着。

    水委一恒星系中有一颗特殊的行星,水委一b,它距离水委一实在是太近,和其他四颗距离双星系统35至50个天文单位距离交互公转的行星不同,水委一b一直始终围绕着水委一公转,它距离水委一的距离约为一亿两千万公里,大概为0。9个天文单位的距离。

    在这个距离下的行星,如果在太阳系,可能还有机会演化出和地球相似的生态,但在水委一恒星系,这颗行星就像是被放入火炉中的石头,整颗行星在水委一炽热的深蓝光芒下,化作了高温与干燥的炼狱。

    水委一b的平均表面温度,约为400405摄氏度,极地温度约为240250摄氏度,赤道温度约为700至710摄氏度。

    至少在地球生命中,应该没有什么生命能在这样的温度下茁壮成长。

    诺亚降落在水委一b上的考察飞船也证实了这一点,整颗水委一b,就像是被恒星紫外线笼罩的高温干燥灭菌箱,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存在。

    由于水委一b的极端环境,很难在上面建造大多数的工业设施,毕竟大多数工业产品都无法在400多度的高温中生产,就连炼钢厂之类的需要高温的工业设施,它们同时也需要低温来进行产品的淬火。

    这样就导致,水委一b,成为了一颗没办法划入工业生产链中的行星。

    诺亚对此感到有一点可惜,把水委一b划入了资源恒星的范畴,虽然水委一b上并没有多少珍稀元素,但至少基础元素充足,可以作为诺亚的聚变燃料库。

    工业生产链的建造,主要在远离两颗恒星的四颗行星与42卫星上进行。

    而在对卫星勘察的过程中,诺亚发现了水委一恒星系的惊喜,那就是在水委一的23颗卫星中,有一颗卫星富含有大量的钋、镭、锕系元素等在地球上价值万金的稀有放射性元素,和当初在格利泽581星系中被发现的蓝月相当相似,唯一不同的,这颗卫星的个头比蓝月还要大上那么几圈,稀有放射性元素的储量更加丰富。

    诺亚给它取名叫金月,除了这颗卫星整体在两颗恒星的照耀下呈亮黄色以外,也是侧指它的珍贵。

    发现金月让诺亚低迷的心态稍稍改善了一点,毕竟这种宝藏卫星肯定是各个恒星系的稀有物品,能够连续撞上两颗,应该说幸运女神还是眷顾着诺亚的。

    而除了金月之外,诺亚还发现了一颗具有着浓厚大气的卫星,那是围绕水委一公转的一颗卫星,虽然只是一颗卫星,却拥有着接近于地球大气质量的大气,而最让诺亚注意的是,它的表面有着大量的液态环境。

    水委一是最远离双星系统的行星,它的情况,就和在太阳系中的天王星海王星差不多,处于恒星温暖难以触及到的地方。

    这颗卫星的表面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在这样极寒的世界中,上面大量的液体环境当然不可能是水。

    而随着诺亚的考察发现,这颗卫星上大量的液态环境,原来是液态的甲烷,这颗行星的甲烷储量非常之高,高到液态甲烷已经可以在行星表面形成“海洋”,而所谓的大气,也只是部分气态的甲烷与氮气组成的大气,没有氧气和臭氧层的存在。

    就从富含甲烷来看,与太阳系的土卫六有一点相似。

    液态环境,是对于生命来说最温柔的环境,至少在地球上,每一个原始生命都从液体中诞生,虽然从液甲烷中衍生出生命怎么看怎么不科学,诺亚还是抱着考察资源的心态,对这颗卫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结果,理所当然,一个细菌都找不到。

    而资源勘探的结果,这颗卫星虽然甲烷储量丰富,但其他资源的储量就相对低下了,而甲烷这种初级到不能再初级的基础化学燃料对于诺亚而言在能源方面没有丝毫用途,但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甲烷中的碳氢元素也将可以成为各种化工原料的来源。

    随着其他行星与卫星的考察工作结束,诺亚已经可以断定,水委一恒星系,不存在着生命。

    生命诞生的条件何其苛刻,除了水委一b这样明显没有希望的,其他的四颗行星上,依旧没有检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

    这也在诺亚的预料之中,要是连水委一恒星系都有着生命存在,诺亚几乎就可以认为生命星系是满宇宙到处跑的了。

    唯一让诺亚感觉有一点遗憾的,水委一恒星系中,没有像格利泽581星系中的黑月那么构型稳定的卫星,这意味着,卫星战星之类的武器,可能没有办法进行生产。

    卫星战星,虽然作为火力堡垒输出巨大,但由于其体积和引力的限制,至少在诺亚目前的科技程度中,找不到让卫星进入到曲率航行或者加速到近光速的方法,这意味着,即使建造出卫星战星,它也只能用于本土星系的防御。

    但在与卡拉文明的对峙中,对恒星系级战略兵器光粒的存在,宣告了星系防卫战争的退出。

    所以,一同连着卫星战星这样的武器,都变得鸡肋了起来。

    所以,诺亚将战星类武器的建造计划,暂时冻结了起来。

    不仅仅要曲率驱动技术完全成型,至少还要再进一步,可以将星体拉入曲率航行的技术诞生后,诺亚才会再考虑战星类武器的建造。

    到那时候,地球文明的舰队,就会成为星体与飞船共同组成的超级舰队。

    当一切考察工作完成后,紧接着,就是无数工业设施在无限分裂的冯诺依曼机器人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从各个星体上冒了出来。

    建设时代第10年,水委一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行卫一体工业生产链成型了。

    这标志着,诺亚拥有了基础的星系工业生产能力。

    借由这种生产能力,一直以缓慢推进的研究设施建造,开始被迅速推进。

    初步生产力的获得,诺亚开始了居住用飞船的建造,并唤醒了方舟中沉睡的五万名西德尼亚人。

    刚刚从冬眠中醒来的西德尼亚人们,仿佛还停留在那一个与他们的族人离别的时刻,几十年的逃亡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睡了一觉一般,完全没有实感。

    但当他们意识到,流浪的亲人,爱人,友人都已经在宇宙漂泊几十年后,诺亚能看到,有一种少女没有在以往的西德尼亚身上看到的气质,在这一批西德尼亚中的精英身上出现了。

    诺亚只给西德尼亚留了一句话。

    想找回他们,需要超光速飞船。

    然后诺亚,下放了无数的关于曲率驱动应用技术发展的科研任务。

    西德尼亚,完成了无数关于曲率驱动应用技术发展的科研任务。

    建设时代第13年,诺亚开始了大规模的定向曲率航行试验。

    建设时代第20年,水委一行卫一体工业生产链成型。

    建设时代第25年,曲率驱动技术大突破,第一台曲率驱动飞船试飞成功。

    建设时代第40年,水委一,水委一工业生产链成型。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在诺亚的持续观测中,太阳消失了。

    太阳亮度突增而随后降低的那一天,诺亚原本以为自己观测到了戴森球的使用迹象,但当太阳彻底黯淡下去,再也没有闪烁之后,诺亚意识到。

    要么卡拉文明开始无节制的使用戴森球,以至于恒星亮度的完全消失。

    要么

    太阳被毁灭了。

    前一个结论就很不靠谱,使恒星亮度完全消失,那对于系内行星的生态影响无疑的毁灭性的,在诺亚对卡拉的印象中,他们对于家园还是相当看重的,应该不会做出这种脑残事情。

    但第二个结论,诺亚自己都没办法说服自己。

    这种诡异的变化让诺亚相当不安,但既然没有光粒或者卡拉舰队来到水委一恒星系,诺亚也不可能因为太阳的异象而中断水委一恒星系的建设工作。

    近光速航行器的探测效率相当低,而曲率驱动应用技术刚刚获得大突破,诺亚打算制造出超光速航行器后,再开始对太阳系的考察工作。

    建设时代第50年,四行星42颗卫星一体化星系工业生产链成型。

    诺亚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建设能力,只用了规划时间的一半多一点,就完成了水委一恒星系工业生产链的建造。

    接下来,随着生产力的飞跃,星系母港以及各种空间站太空研究设施建造开始迅速推进。

    建设时代第65年,曲率驱动技术完全成熟,超光速飞船极限推进速度8。5倍光速。

    当超光速飞船飞行速度稳定在8。5倍光速环绕水委一恒星系一圈,第一枚超光速航行探测器朝太阳系飞去后,诺亚知道,自己可以开始超光速舰队的生产了。

第一百零二章 新世界() 
超光速飞船,是任何一个以星河大海为目标的文明都必须完成的一项成就,它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文明摆脱宇宙极限速度的限制,真正开启星河大海的旅途。

    这将是任何文明都值得纪念的一刻,不论文明程度如何,用什么方式实现超光速,它都标志着文明历史翻过了一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个以星河大海,谱写而成的未来篇章。

    自从西元1994年米格尔阿库别瑞提出阿库别瑞飞船构想后,在一万多年的时光长河中,地球文明辉煌过,毁灭过,新生过,侵略过,逃亡过,复苏过而现在,地球文明终于迎来了这一刻,推开了那一扇尘封太久的大门。

    往前踏一步,就是更加广阔与未知的世界。

    今天,诺亚在自己的日志上写道。

    我推开了门,迎来了新世界。

    这就是诺亚,给这一项成就留下的全部纪念。

    在这一项跨时代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除了诺亚自己,留下的那五万名西德尼亚精英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五万名西德尼亚人不仅仅是科研人员,他们还肩负着自己从原本的五亿西德尼亚人口中被选出来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这一次研究过程中,诺亚看到了生命信念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这一次的科研行动中,每一个西德尼亚人仿佛都变成了只会研究的机器一般,在研究刚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诺亚本来还规定了每个地球日都要进行科研工作12小时的强迫指令,但这一群西德尼亚科学家几乎就没把这一条指令当回事,因为没有哪一个人的日科研时间不在15个小时以上,更有甚者,日平均工作时间达到了20个小时以上。

    日平均工作时间在20小时以上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除了摄入维生物质和解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就只剩下昏倒然后从维生舱中醒来的时间了。

    而这一批西德尼亚人除了过硬的知识储备外,他们所共同新建立起的种族精神,对于诺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少女可不会让他们就这么累死在实验台上。

    原本的必须科研时间12小时,被诺亚修改成了必须休息时间10小时。

    这让无数西德尼亚科学家完成自己的14小时科研时间后,跪倒在身后拿枪指着他们让他们去休息的作战机器人面前,向诺亚请求更多的科研时间。

    有一位西德尼亚老者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和孩子们约好了要去接他们的,他们可能还在太空中挨冷挨饿,我不能停下,我也无法停下。”

    对于这一部分信念坚定的人,诺亚也有一点束手无策,只能尽可能的安排好他们的维生物质和保姆机器人,使他们的身体有充足的营养供应,累倒时可以及时得到医治。

    原本西德尼亚的两位最高领袖,卡伦和洛丽塔,他们在科研上的天赋并不如这一部分千挑万选的科研精英,由于社会体制的暂时冻结,这两位拥有千年执政经验的领袖毫无用武之地,而让诺亚有一点意外的是,这两位居然申请加入后勤组,带领一部分同样并非在科研领域,而是其他领域中被选中的精英们一起为这些科学家服务。

    在西德尼亚不要命的完成诺亚下发的科研任务的情况下,研究工作被迅速推进,诺亚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感受到智慧生命在科学领域的探索能力,对于以往的人类为什么在那样的各自争斗中还能迅速发展起来,诺亚也有了一些全新的理解。

    不过碳基生命就是碳基生命,永远无法和拥有无限精力的诺亚相提并论,很快,真的有西德尼亚科学家累死在了实验台上。

    对于诺亚来说,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资源损耗。从此之后,即使是给这些科学家注射镇定剂,诺亚也要强迫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但科学研究,有时候心理上的劳力会比身体的劳力更大,有一次,诺亚在研究曲率航行应用技术时遇到了难题,那是引力场与时空海面的共振效应的不存在,这个问题甚至一度让诺亚怀疑自己所构建的曲率驱动理论是否完全正确,使整个研究进入了停滞时期。

    这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思考,所有人都想找出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研究没有进展,实验无从下手,无数西德尼亚人在这一段时间患上了心理失衡症,甚至有西德尼亚科学家带着愧疚自杀。

    而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却只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科学家。

    他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每一次保姆机器人送来的维生物质他都只是草草吃了几口就了事,他不断的进行计算,不断的进行思考,直到他将自己的生命耗尽。

    某一天,那位科学家休克在了房间中,正当保姆机器人打算将他送入维生舱内时,他却仿佛回光返照般的苏醒了过来,他随手抓过了一只投影笔,在地板上迅速地书写了起来。

    那个时候,诺亚就在他身后,看着他趴在地上不断书写推导过程,而诺亚也知道,他真的只是回光返照,如果他一分钟之内不得到救治,他就真的会死。

    但诺亚没有打断他,少女只是静静的站在他身后,幽蓝双眸中看到的也只是地面上的推导过程。

    直到这位科学家将最后一个等式写下,完成了这个推导,他在后面写下了一行字。

    献给我的妻子特蕾西娅,请帮我找到她

    最后一个句号,他来不及写下,他死了。

    他的推导也不正确,因为他计算出了错,得出的答案是错的。

    但是,他的推导方法是正确的,而对于诺亚来说,只要有了正确的推导方法,得出答案,不过是以微秒计时的短暂时间而已。

    少女蹲下身,在这位科学家的尸体旁,修改了他的推导过程,写下了正确的结果。

    并帮他,补上了那一个他来不及写的句号。

    少女记住了他妻子的名字,如果她还活着,会给她崇高的荣誉与地位作为对这位科学家的缅怀。

    在这之后,就是第一次曲率航行应用技术的大突破。

    之后的进展就相当顺利,没有科学家再被累死,也没有再自杀,直到曲率驱动技术完全成熟。

    在第一艘超光速飞船成功按照既定航线绕水委一恒星系一周后,无数西德尼亚人相拥而泣,还有不少西德尼亚人,流着泪默念着那些已经死去的人的名字,缅怀这一刻。

    星系生产链已经成型,曲率驱动技术已经成熟,大量的超光速飞船,在诺亚的全力资源倾斜下迅速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