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己也仿佛沉浸入这种似真似幻、虚无玄秘的感觉中。
他忽然了解到宗教力量的神奇伟大。
空气中氤氲着酸奶和香烛的气味,风中回荡着钟鼓铜钹声,沉郁的阴影中灯火摇曳,低沉快速的经咒声随着佛前的祈祷声响动。
小孩忽然停下来,停在右壁上一个穹形的石窟前。
石窟里有一幅色彩鲜艳,但却恐怖之极的壁画,画的是一个狰狞娇异的罗刹鬼女,正在吮吸着一个凡人的脑髓。
精密细致的画上,看来要栩栩如生,小方虽然知道这只不过是幅画,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
小孩忽又间他:“你知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罗刹鬼女为什么要吸他的脑髓?”
小方不知道。
“因他是个不守信的人。”小孩说,“他答应为他朋友保守秘密却没做到。”
小方苦笑:“你好像不大信任我?”
“我们还不是朋友,我不能信任你。”
小孩的大眼睛里闪动着狡黠的光:“你要我带你去,一定要在这里先立个誓,如果你违背了誓言,终生都要像这个人一样,受罗刹鬼女恶毒的折磨。”
那个朋友究竟是谁,行踪为什么要如此诡秘?
小方立下了这个毒誓。
他不怕神鬼的报应,他从未出卖过别人,他这一生中,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自己。
小孩笑了,真心的笑了。
“你果然是个好人。”他又拉起小方:“现在我真的带你去了。”
“到哪里去?”
“到鸟屋去。”
小孩说:“你的朋友和我朋友都在那里。”
鸟屋是栋奇怪的木屋,建造在一片凸起的山岩上,几棵巨大的树木问。
木屋的四周都有栏杆,屋檐鸟翅般向外伸出,檐下挂满了鸟笼。
手工精细的鸟笼里,鸟语啁啾,有的鸟小方非但不知名,连看都没看见过。
“这些鸟笼都是我做的。”
小孩的眼中闪着光,显然在为自己而骄傲:“你看不看得出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方已经看出来,这些鸟笼虽然也有“门”,却都是开着的。
“我不愿把它们当囚犯般关在笼子里,只要他们高兴,随时都可以飞出去。”小孩说:“可是飞走的往往又会飞回来。”
他肮脏的脸上露出光辉的笑容:“因为它们也知道我是它们的朋友。”
小方忍不住问:“我那个朋友呢?”
小孩指着一扇很窄很窄的木门:“你的朋友就在里面。”
木屋里宽大空阔,中壁的木板都已很陈旧,有的甚至已干裂,无疑已是栋多年的老屋,远在这小孩出世前就己建起。
宽大的木屋里,只有一张低矮的木桌、一个巨大的火盆和一个人。
火盆上支着烧烤食物的铁架,人就坐在地上,背对着门。
小方进来时,他没有回头,也没有反应。
他的背景很瘦,双肩斜斜下削,带着种说不出的落寞萧索,世上仿佛已很少有人能惊动他,引起他的注意。
如果你也是个经验丰富的江湖人,你从一个人的背影,也能看出很多事。
小方经验虽然并不十分多,可是他一。看见这个人的背就立刻确定了一件事——
他从未见过这个人,更不认得这个人。只要是他认得的人,他只要看见背影,就一定能认得这个人。
所以这个人绝对不是他的朋友。
准也不会跟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人交上朋友。
这个人究竟是准?为什么要冒称小方的朋友?为什么要个小孩带小方来见他?
小方站住。
他走动时轻捷灵敏,一站住就得很稳,就像是一根石桩钉入大地。
第十二章 鸟屋疑云
他已经有了准备,准备应付任何一种突发的危机。
他没有先发动,只因为这个人看来并不是个危险的人,他只说:“我就是小方,我已经来了。”
这个人还是没有回头,过了很久,才慢慢地抬起他的右手,指着桌子对面,轻轻他说了一一个字:“坐。”
他的声音显然很衰弱,他的手上缠着白布,隐隐有血渍渗出。
这个人无疑受了伤,伤得不轻。
小方更确信自己绝不认得这个人,但他却还是走了过去。
这个人绝不是他的对手,他的戒备警惕都已放松。
他绕过低矮的木桌走到这个人面前。
就在他看见这个人的那一瞬间,他的心忽然沉了下去,沉到冰冷的脚底。
小方见过这个人,也认得这个人。
这个人虽然是小方的仇敌,但他如果要将小方当作朋友,小方也绝不会拒绝。
有种人本来就是介于朋友与仇敌之间的,一个值得尊敬的仇敌,有时甚至比真心的朋友更难求。
小方一直尊重这个人。
他刚才没有认出这个人,只因为这个人已经完全变了,变得悲惨而可怕。
绝代的佳人忽然变为膜母,绝世的利器忽然变为顽铁。
虽然天意难测,世事多变,可是这种变化仍然令人难免伤悲。
小方从未想到一位绝代的剑客竟会变成这样子。
这个人竟是独孤痴。
小方也痴。
非痴于剑。乃痴于情。
剑痴永远不能了解一个痴情人的消沉与悲伤,但是真正痴情的人,却绝对可以了解一个剑痴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剑客无名,因为他已痴于剑,如果他失去了他的剑,心中是什么感受?
如果他已失去了他握剑的手,心中又是什么感受?
小方终于坐下。
“是你。”
“是我。”独孤痴的声音平静而衰弱,“你一定想不到是我找你来的。”
“我想不到。”
“我找你来,只因为我没有朋友,你虽然也不是我的朋友,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小方没有再说什么。
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忍住不问,却忍不住要去看那只手。
那只握剑的手,那只现在已被自布包缠着的手。
独孤痴也没有再说什么,忽然解开了手上包缠着的白布。
他的手已碎裂变形,每一根骨头都几乎已碎裂。
剑就是他的生命,现在他已失去了他握剑的手——才人已无佳句,红粉已化骷髅,百战功成的英雄已去温柔乡住,良驹已伏板,金剑已沉埋。
小方心里忽然觉得有种说不出的酸楚,一种尖针刺入骨髓般的酸楚。
独摄孤痴已经变了,变得衰弱惟粹,变得光芒尽失,变得令人心碎。
他只有一点没有变。
他还是很静,平静、安静、冷静,静如磐石,静如大地。
剑客无情,剑客无名,剑客也无泪。
独孤痴的眼睛里甚至连一点表情都没有,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只碎裂的手。
“你该看得出我这只手是被捏碎的。”他说,“只有一个人能捏碎我的手。”
只有一个人,绝对只有一个人,小方相信,小方也知道他说的这个人是谁。
独孤痴知道他知道。
“卜鹰不是剑客,不是侠客,也不是英雄,绝对不是。”
“他是什么?”小方间。
“卜鹰是人杰!”独孤痴仍然很平静,“他的心中只有胜,没有败,只许胜,不许败。为了求胜,他不惜牺牲一切。”
小方承认这一点,不能不承认。
“他知道自己不是我的敌手。”独孤痴道,“他来找我求战时,我也知道他必败。”
“但是他没有败。”
“他没有败,虽然没有胜,也没有败,他这种人是永远不会败的。”独孤痴又重复一遍,“因为他不惜牺牲一切。”
“他牺牲了什么?”小方不能不间,“他怎么牺牲的?”
“他故意让我一剑刺入他胸膛。”独孤痴道:“就在我剑锋刺入他胸膛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捏住我的手,捏碎了我的这只手。”
他的声音居然还是很平静:“那时我自知必胜,而且确实已经胜了。那时我的精神、剑锋都已与他的血肉交会,我的剑气已衰,我的剑已被他的血肉所阻,正是我最弱的时候。”
小方静静地听着,不能不听,也不想不听。
独孤痴一向很少说话,可是听他说的话,就像是听名妓谈情、高僧说禅。
“那只不过是刹那间的事。”独孤痴忽然问,“你知不知道一刹那是多久?”
小方知道。
他只知道“一刹那”非常短暂,比“白驹过隙”那一瞬还短暂。
“一刹那是佛家话。”独孤痴道,“一弹指间,就已是六十刹那。”
他慢慢地接着道:“当时生死胜负之间,的确只有‘一刹那’三字所能形容,卜鹰抓住了那一刹那,所以他能不败。”
一刹那间就已决定生死胜负,一“刹那间就已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这一刹那,是多么动魄惊心!
但是独孤痴在谈及这一刹那时,声音态度都仍然保持冷静。
小方不能不佩服他。
独孤痴不是名妓,不是高僧,说的不是情,也不是禅。
他说的是剑,是剑理。
小方佩服的不是这一点,独孤痴应该能说剑,他已痴于剑。小方佩服的,是他的冷静。
很少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小方自己就不能。
独孤痴仿佛已看穿他的心意。
“我已将我的一生献于剑,现在我说不定已终生不能再握剑,但是我并没有发疯,也没有崩溃。”他问小方,“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小方承认。
独孤痴又问:“你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还没有倒下去?”
他自己说出了答案。
“因为卜鹰虽然捏碎了握剑的手,却捏不碎我心中的剑意。”独孤痴道,“我的手纵然已不能再握剑,可是我心中还有一柄剑。”
“心剑?”
“是。”独孤痴道:‘“心剑并不是空无虚幻的。”
他的态度真诚而严肃:“你掌中纵然握有吹毛断发的利器,但你心中若是无剑,你掌中的剑也只不过是块废铁而已,你这个人也终生不能成为真正的剑客。”
“以心动剑,以意伤敌。”
这种剑术中至高至深的境界,小方虽然还不能完全了解,但是他也知道,一个真正的剑客,心与剑必定已溶为一诽濉*
人剑合一,驭气御剑,也许只个过是虚无的神话而已。
心剑合一,却是剑客们必须达到的境界,否则他根本不能成力剑客。
独孤痴又道:“卜鹰虽然没有败,但是他也没有胜,就在我这只手被他捏碎的那一刹那,我还是可以把他刺杀“于我的剑下。”
“你为什么没有刺杀他?”
“因为我的心中仍有剑。”独孤痴道,“我也跟他一样,我们的心中并没有生死,只有胜负。我们求的不是生,而是胜,找并不想要他死,只想击败他,真正击败他,彻底击败他。”
小方看看他的手:“你还有机会能击败他?”
独孤痴的回答充满决心与自信。
“我一定要击败他。”
小方终于明白,就因为他还有这种决心与自信,所以还能保持冷静。
独孤痴又道:“就因为我一定要击败他,所以才找你来。我没有别入可找,只有找你。”
他凝视着小方:“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你绝不能泄露我的秘密,占则我必死。”
“你必死?”小方道,“你认为卜鹰会来杀你?”
“不是卜鹰,是卫大鹏他们。”
独孤痴看看自己的手:“他们都认为我是个无用的废人,只要知道我的下落,就绝不会放过我的,因为我知道的秘密大多了,而且从未将他们看在眼里。”
“所以他们恨你。”小方道,“我看得出他们每个人都恨你,又恨又怕,现在你已经没有让他们害怕的地方,他们当然要杀了你。”
“所以我找你来。”独孤痴道,“我希望你能替我做两件事,”
“你说。”
“我需要用钱,我要你每隔十天替我送二百两银子来,来的时候绝不能被任何人知道。”
独孤痴并没有说出他为什么用这么多银子,小方也没有问。
“我还要你去替我杀一个人。”
他居然要小方去替他杀人!
“我们不是朋友。身为剑客,不但无情无名无泪,也没有朋友。”独孤痴道,“我们天生就是仇敌,因为你也学剑,我也想击败你,不管你替我做过什么事。我还是要击败你。”
他慢慢地接着道:“你也应该知道,在我的剑下,败就是死。”
小方知道。
“所以你可以拒绝我,我绝不恨你。”独孤痴道,“我要你做的事并不易。”
这两件事的确不容易。
每隔十天送三百两银子,这数目并不小,小方并不是有钱人,事实上,现在他根本已囊空如洗。
小方也不是个愿意杀人的人。
他应该拒绝独孤痴的,他们根本不是朋友,是仇敌。
他很可能会死在独孤痴的剑下。他们初见时他就已有过这种不详的预感。
但是他无法拒绝他。
他无法拒绝一个在真正危难时还能完全信任他的仇敌。
“我可以答应你。”小方道,“只不过有两件事我一定要先问清楚。”
他要问的第一件事是:“你确信别人不会找到这里来?”
这地方虽然隐秘,并不是人迹难至的地方。
独孤痴的回答却很肯定:“这地方以前的主人是位隐士,也是位剑客,他的族人们都十分尊敬他,从来没有人来打扰过他。”独孤痴道:“更没有人想得到我会找到这里来。”
“为什么?”
“因为那位隐士剑客就是死在我剑下的。”独孤痴道,“两个月前,我到这里来,将他刺杀于外面的古树下。”
小方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吐出,然后才问:“那个孩子是不是他的儿子?”
“是。”
“你杀了他父亲,却躲到这里来,要他收容你,为你保守秘密。”
“我知道他一定会为我保守秘密。”独孤痴道,“因为他要复仇,就绝不能让我死在别人的手里,普天之下,也只有我能传授他可以击败我的剑法。”
“你肯将这种剑法传授他?”
“我已经答应了他。”独孤痴淡淡他说,“我希望他能为他的父亲复仇,也将我同样刺杀于他的剑下。”
小方的指尖冰冷。
他并不是不能了解这种情感,人性中本来就充满了很多种尖锐痛苦的矛盾,就因为他了解,所以才觉得可怕。
独孤痴一定会遵守诺言,那个孩子将来很可能变成比他更无情的剑客,迟早总有一天会杀了独孤痴,然后再等着另一个无情的剑客来刺杀他。
对他们这种人来说,生命绝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别人的生命还是他们自己的都一样。
他们活过,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一件事,达到一个目地,除此之外,任何事他们都绝不会放在心上。
门外阳光遍地,屋檐下鸟语啁啾。生命本来如此美好,为什么偏偏有人要对它如此轻贱?
小方慢慢地站起来,现在他只有最后一件事要问了:一件事,两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我替你去杀人?”他问,“你要我去杀谁?”
“因为他若不先死,我就永远无法做到我想做到的事。”独孤痴先回答前面一个问题,“只有卜鹰能捏碎我握剑的手,这个人却能折断我心中的剑。”
心中本无剑,如果剑已在心中,还有谁能折断?
要折断人的心剑,必定先要让那个人心碎,无情无名无泪的剑客心怎么会心碎?
独孤痴冷漠的双眼中,忽然起了种极奇异的变化,就像是一柄已杀人无算的利器,忽然又被投入铸造它的洪炉中。
谁也想不到他眼中会现出如此强烈痛苦炽烈的表情。
“她是个女人,是个魔女,我只要一见到她就完全无法控制自己。虽然我明知她是这样的女人,却还是无法摆脱她。她若不死,我终生部要受她的折磨奴役。”
小方没有问这个女人是谁。
他不敢问。他内心深处忽然有了奇書網電子書种令他自己都怕得要命的想法。
他忽然想起了古寺幽火闪动照耀下的那幅壁画上,那个吮吸人脑的罗刹鬼女,那张狰狞丑恶的脸,仿佛忽然变成了另一个女人的脸。
一张纯洁美丽的脸。
独孤痴又开始接着说了下去:“我知道她一定也又到了拉萨,因为她绝不会放过卜鹰,也绝不会放过我。”
小方听得见自己的声音在问:“为什么?”
“因为卜鹰就是猫盗,绝对是。”独孤痴道:“她一定会跟着卜鹰到拉萨来,她在拉萨也有个秘密的地方藏身。”
“在哪里。”
“就在布达拉宫的中心,达赖活佛避寒的‘红宫’旁,一间小小的禅房里。”
独孤痴道:“只有她能深入布达拉宫的中心,因为喇嘛们也是男人,绝没有任何男人能拒绝她的要求。”
小方已经走出去。
他不想再听,不想听独孤痴说出这个女人的名字。
可是独孤痴已经说了出来。
“她的名字叫波娃。”他的声音中充满痛苦,“你既然己答应了我,现在就得去替我杀了她。”
门外依旧有阳光遍地,屋檐下依旧有鸟语啁啾,可是生命呢?
生命是否真的如此美好?生命中为什么总是要有这么多谁部无法避免的痛苦与矛盾?
小方慢慢地走出来。那孩子仍然站在屋檐下,痴痴地看育一个鸟笼、一只鸟,也不知是山雀,还是画眉?
“它是我的朋友。”孩子没有回头看小方,这句话却无疑是对小方说的。
“我知道。”小方说,“我知道它们都是你的朋友。”
小孩忽然叹息,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忽然充满成人的忧郁。
“可是我对不起它们。”
“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它们迟早总有一天会全都死在独孤痴的剑下。”小孩轻轻他说:“只要等到他的手可以握剑时,就一定会用它们来试剑的”
“你怎么知道?”小方问。
“我父亲要我养这些鸟,也是为了要用它们来试剑的。”小孩道,“有一次他曾经一剑斩杀了十三只飞鸟。那一一天的晚上,他就死在独孤痴的剑下。”
他虽然是个孩子,可是他的声音里却已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伤。
这是不是因为他已了解,死,本来就是所有一切事的终结?
巅峰往往就是终点,一个剑客到了他的巅峰时,他的生命往往也到了终结。
这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
风在树梢,人在树下。
小方沉默了很久,才慢慢他说:“它们虽然是你的朋友,可是你说不定也有一天会用它们来试剑的。”
小孩也沉默了很久,居然慢慢地点了点头:“不错,说不定我也会用它们来试剑的。”
小方道:“你亲眼看见他杀了你父亲,明知他要杀你的朋友,你却还是收容了他。”
小孩道:“因为我也想做他们那样的剑客。、
小方道:“总有一天,你一定也会成为他们那样的剑客。”
小孩忽然回过头,盯着小方道:“你呢?”
小方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