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解了德国人的战术意图,杰利科顿时陷入了纠结。得知贝蒂舰队战力尽失之时,他以为德国舰队会以战列巡洋舰为机动力量,集中兵力同远道而来的英国大舰队展开一场正面对决,但两支主力舰队并没能在夜幕降临之前相会,这一晚的视线又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格外糟糕,所以杰利科做出了调头北撤的决定,那时他以为占得先机的德国舰队会顺水推舟地脱离战斗接触,带着重创英国战巡编队的巨大胜果光荣返航,然而德国人的分兵进攻让他再一次感到意外。

    弗雷德里希…冯…英格诺尔,这究竟是你煞费苦心制定的战术,还是临战应变做出的部署?

    杰利科试图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揣摩对手的全盘意图。其实在军旅生涯的经历、个人‘性’格以及指挥风格方面,56岁的杰利科同58岁的英格诺尔有着颇多相似之处。他们在担任中低级军官时都是炮术和鱼雷专家,并通过海外派遣磨砺了意志、开拓了眼界,后期历任舰长、分舰队指挥官,最终成为主力舰队司令。有所不同的是,杰利科是“费希尔帮”的一员,长期协助费希尔海军上将对海军进行现代化改革,是无畏舰、鱼雷艇和潜艇的强力支持者,战争爆发前在乔治…卡拉汉爵士之下任本土舰队副司令官,并于英国对德宣战当天火线继任本土舰队司令。英格诺尔则属于传统的德国海军指挥官,他在技术改革方面从未扮演任何重要角‘色’,而是勤勉敬业地恪守本职。他于1913年接任公海舰队司令,较杰利科早一年成为主力舰队总指挥官,这意味着他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演习让下属们熟悉自己的指挥风格。

    就在杰利科努力揣摩对手真正意图之时,眼前的战斗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德国前哨舰艇将探照灯指向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霎时间,远处海面焰光闪动,大口径火炮的轰鸣如雷霆般响起。在探照灯和照明弹的映照下,重磅炮弹以可辨的轨迹飞落至英国装甲巡洋舰近旁。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可不是过眼云烟,那橘红‘色’焰光的持续次数和分布位置超乎了常人想象,缺乏经验的舰员很容易被这样的场面误导,以为自己面对着德国主力舰队。

    两分钟后,杰利科旗舰“铁公爵”号发出指令,要求第2战列舰分舰队所属各舰增速至21节,并令随行的第4驱逐舰队向左舷海面的德国舰队进行一次远距离的鱼雷施‘射’。 。。

第36章 “舍”身阻敌〔下〕() 
风‘浪’渐高的海面上,16艘驱逐舰以大致标准的v字阵列由东向西运动,它们的航速很快,如剃刀般锋利的舰艏时而下压没入水中,时而扬起劈开‘波’涛,海面前方的橘‘色’焰光隐隐映照出矫健的铅灰‘色’身影,当空迸‘射’的白‘色’光耀映衬着白底的圣乔治战旗,而那刺入黑暗深处的圆形光柱则是它们前景的绝佳航标。

    在这个v字所指的海面前方,德国海军中将莱因哈特…舍尔正从他的旗舰“德意志”号上认真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实战不同于演习,彼此无法预测对方的行动,战斗进行到现在,德国公海舰队的战术主线和细节部署都已经远远偏离了德皇威廉二世签有大名的那份作战计划,唯一不变的是以局部优势扭转总体弱势的战术主旨。世人皆知德国主力舰队由谨慎稳重的冯…英格诺尔海军上将任司令,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德国皇室那位年轻有为的战舰设计师也是一位眼光独到、谋略出众的将才,他是兵棋推演高手,也是战术理论专家,他编订的‘操’演方案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他对德国海军各型舰艇和技术装备的了解无人可比,他在海军官兵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样无人可及,更重要的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像他一样获得帝国统治者的绝对信任与支持。

    由于有过在“阿尔萨斯”号和“拿‘骚’”号上的共事经历,舍尔对这位特殊人物的‘性’格及思维方式有着较多的了解,他注意到在德国公海舰队与英国大舰队进入‘交’战海域之后,从“腓特烈大帝”号上发来的电报指令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语气措辞上,亦反映出一种坚决而果敢的立场。于是,舍尔在执行这些作战指令的同时,又根据自己对战场形势的判断进行了一些具体的部署,在双方发生‘交’火之前,他已经很清楚自己这支老式战列舰分队将要扮演的角‘色’。为了让下属人员放弃侥幸心理,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他由自己的旗舰发出灯码信号并要求第2战列舰分队各舰依次传递:海上的‘色’当战役已拉开序幕,拥有殊死斗志一方才能赢得胜利!愿天庇佑德意志!

    舍尔麾下的15艘老式战列舰,5艘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因航速不济而稍稍落后,布伦瑞克级的“普鲁士”和“洛林”二舰在持续高速航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机械故障,虽然很快得以修复,此时也还在后面兼程赶路,保持在战列队形中的实际是5艘德意志级和3艘布伦瑞克级,从前往后依次是“德意志”、“西里西亚”、“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汉诺威”、“‘波’默恩”、“布伦瑞”克、“黑森”号、“阿尔萨斯”号。在舍尔颇有预见‘性’的调度下,这8艘老式战列舰是以阶梯状队列进入战场,各舰横向间距约为200米,纵向间距300米,同时兼顾了各舰的前向‘射’击角度和‘射’击距离。

    复杂的夜战环境增加了各种偶发事件的概率,考虑到自己这些老式战列舰的航速本来就比无畏舰慢了不少,为免它们受到敌方的轻舰艇纠缠,舍尔在战列前方安排了相当可观的前卫力量,它们包括6艘瞪羚级轻巡洋舰、4艘1913年级和6艘1911年级大型鱼雷艇,英国的前哨警戒舰艇通过照明弹和炮火发现的仅仅是这支前卫分队的一部分。在舍尔率领8艘老式战列舰向英国的装甲巡洋舰分队开火之后,4艘瞪羚级及处在附近海面的3艘大型鱼雷艇继续集中火力攻击敌方的“‘花’环”号驱逐舰和“细心”号轻巡洋舰,余下的2艘瞪羚级和7艘大型鱼雷艇遵照舍尔的预置指令‘摸’黑前行,试图避开英国舰队的前哨舰只对他们的主力舰队实施鱼雷攻击。这些“偷袭者”分为三队,从互不相连的区域快速突进,其中一队不久便遭遇了扮演相同角‘色’的英国驱逐舰队。借助来自战场中央的光亮,德国舰员们发现这是一支拥有较大编队的英国雷击舰群,若任由它们继续前行,势必会对己方的战列舰队造成威胁,所以舰长们当机立断,在600米左右的距离向英国驱逐舰队发‘射’了9条鱼雷。这时候,海面上的风‘浪’已经开始影响鱼雷的正常运行,而且攻击轻舰艇时,鱼雷的定深较浅,结果有超过一半的鱼雷偏离了目标,但余下的鱼雷仍旧起到了令对手始料不及的作用:当场有两艘英国驱逐舰被鱼雷命中,一艘接连发生两次猛烈爆炸,舰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翻沉,另一艘驱逐舰被击中舯部,剧烈的爆炸将它那较为脆弱的舰体一折为二,幸存舰员只得匆匆弃舰逃生。

    遭此意外袭击,英国驱逐舰编队却未阵脚大‘乱’,在领舰的指挥下,靠鱼雷来袭方向的几艘驱逐舰转而搜寻并攻击袭击者,余下的驱逐舰继续高速突进,尽管这些英国海军官兵的战斗素质值得称道,但残酷的命运已经注定。之前的猛烈爆炸引起了德国舰队的警惕,领头的两艘战列舰相继发‘射’了多枚照明弹,惨白的光芒在照亮海面的同时也照亮了这些勇敢无畏的“突击者”。转瞬之间,283毫米、170毫米、105毫米、88毫米等各种口径的炮弹如雨点般袭来,汹涌澎湃的海面顿时变成了一锅沸水。受到重量限制,驱逐舰通常不安装全封闭炮塔,有些舰炮置于后部敞开的半封闭式炮塔内,有些仅配单面炮盾,有的小口径速‘射’炮甚至没有任何防护,所以炮弹即便没有击中战舰而落在近处,也能够杀伤舰上的战斗人员。不多会儿,好几艘英国驱逐舰的甲板上已是鲜血横流、死伤枕籍,而随着它们继续‘逼’近,德国战舰开始以探照灯直‘射’这些袭击者,炮火由此变得更加‘精’准。

    在舍尔及其僚属人员的注视下,一艘艘舰龄较新的英国驱逐舰在德国老式战列舰和旧式巡洋舰的猛烈轰击下皮开‘肉’绽、体无完肤。除了海‘浪’颠簸造成的影响,德国战舰上的炮手们简直像是日常训练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瞄准、‘射’击和装填,为近距离舰队炮战准备的各式速‘射’炮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此过程中,处在主炮有效‘射’程内的那支英国战列舰队却始终保持着令人诧异的沉默。

    杰利科宁愿牺牲一些轻舰艇也不想在德国老式战列舰群身上耗费时间,但英国驱逐舰群身处炼狱,他的无畏舰队却也未能顺利摆脱纠缠。“铁公爵”号的瞭望哨在左舷海面发现敌方大型鱼雷艇高速来袭,紧接着又发现了鱼雷航迹。开战伊始,英国大舰队的主力舰艇就将笨重的防鱼雷网卸下,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一件抵御鱼雷攻击的装备,而舰炮对鱼雷的拦截效果又不甚理想,根据鱼雷航迹进行机动规避成了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在舰长达夫少将的指挥下,“铁公爵”号匆匆右转,跟在旗舰后方的“本邦”号和“乔治五世”号为了避开鱼雷也不得不紧急转向。危机还未度过,处在前部的几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也突然遭到了德国鱼雷艇的攻击,这些开战时拥有最强实力的新式无畏舰纷纷右转,至此,整齐的海上战列线已‘荡’然无存。

    静默的意义不复存在,“铁公爵”号上终于出现了指令主力战舰开火的信号,刹那间,一‘门’‘门’13。5英寸的大口径舰炮发出忍耐多时的惊天咆哮,连片炮焰映亮了乌云低垂的夜空和‘波’涛翻滚的海面。德国老式战列舰队用以引导‘射’击的探照灯此刻变成了吸引敌方重磅炮弹的“巨大磁石”。最先到来的炮弹落在“德意志”号前方两百多米处,刺耳挠心的呼啸顿时变成了一声惊天动地的轰响,海面上跃起的这根水柱超过了德国舰员们以往所见的任何一个,而且,由于炮弹装填了大威力的苦味酸炸‘药’,这水柱从根部到一半高度都是黄绿‘色’——越‘艳’丽的‘色’泽往往意味着越剧烈的毒‘性’。

    刚刚被设计建造出来的时候,德国海军的布伦瑞克级和德意志级战列舰拥有一流的防御配备,但仅仅几年之后,它们披挂的优质克虏伯装甲就显得过于单薄了,而它们装备的40倍径11英寸舰炮也一同落后于技术的发展‘潮’流。即便拥有两倍的数量优势,这些德国老式战列舰也难以同英国的无畏舰队抗衡,在战术推演中,夜间的近距离炮战是除鱼雷强攻外唯一的取胜之机,只有近乎面对面的攻击,11英寸舰炮才有可能击穿11英寸的炮塔和司令塔装甲。而在历史上发生于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共有6艘布伦瑞克和德意志级老式战列舰随德国公海舰队参战,这些拖慢了主力舰队航速的老式战列舰并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唯一的损失是战斗后期中雷沉没的“‘波’默恩”号。事实上,除了凑数之外,它们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德国战列舰沿袭了较为成功的平甲板设计,干舷高度增加,前后主炮的炮塔座圈均高出水线7米,在恶劣海况下仍能正常地发挥火力,而且在提尔皮茨的组织下,它们采用了细分隔舱的设计,抗沉和抗损‘性’较之前的大型战舰有了显著提升。

    愤怒的英国无畏舰队首轮炮击仅仅对舍尔的老式战列舰群造成了心理上的威慑,落点最近的一发炮弹也离了目标百米之遥。在舍尔稳如泰山的指挥下,德国舰队继续开着探照灯猛轰正前方海面的英国驱逐舰群,密集的火网阻挡了它们继续前进的脚步,结果没有一艘英国驱逐舰能够‘逼’近到千米距离施‘射’鱼雷。在舰艏相向的情况下,8艘德国老式战列舰没怎么费力就一一避开了敌方鱼雷,而杰利科的那几艘新锐无畏舰在紧急规避鱼雷的过程中险些同友舰发生碰撞。在它们重新归队之前,仅有半数英国无畏舰向舍尔舰队开火,结果十分钟内无一命中。

    ‘阴’云密布的海面上,杰利科的10艘新式无畏舰列成一条前后长达6公里的战列线,初看上去威风凛凛,可各舰的间隔并不齐整,而且杰里科最不愿意看到情况已经出现——由于德国轻舰艇的这次鱼雷攻击,第2战列舰分舰队同前面第1分舰队的8艘老式无畏舰已经拉开了距离,集中兵力的大原则遭到了现实的无情颠覆。事实上,如果这场海战推迟两年,那么英国主力舰队将拥有5艘空前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收归英国海军的三艘外销无畏舰——为土耳其建造的两艘和为智利建造的一艘,也将形成战斗力并被编入战斗序列,而在1914年8月初,这些作战力量并没有成为大舰队司令杰利科的有力武器。战争爆发时,英国皇家海军现役以及动员的前无畏舰达到41艘,远远超过了德国海军所能动员的旧式战列舰数量。在这些前无畏舰的使用上,两个对手的做法大同小异,舰龄较老的前无畏舰编入海防警戒部队,舰龄较新的随同主力舰队作战。此外,英国人还将一批航速稍慢但火力和防护水平较好的准无畏舰和旧战列舰编入海峡舰队,同数量可观的雷击舰艇一道扼守英吉利海峡。 。。

第37章 老舰余晖〔上〕() 
人们常说,战场是最能体现勇气的地方。在1914年8月7日的日德兰半岛海域,展现无畏意志和伟大勇气的战斗就一而再地上演。在舍尔舰队的炮口下,英国驱逐舰队顽强不屈地战斗着,有些舰员直至舰艇沉没前的一刻还奋战在炮位上,他们用行动捍卫了皇家海军的荣誉与尊严,而在猛轰英国驱逐舰群的过程中,舍尔舰队也同样经受着来自英国无畏舰编队的炮火洗礼。要知道,那10艘1909年后开工建造的英国无畏舰拥有整整100‘门’45倍径13。5英寸新式主炮,这种舰炮使用635千克重的穿甲弹,炮口初速759米/秒,其威力在1914年各‘交’战国海军中首屈一指(美国当年服役了45倍径14英寸舰炮)。德国海军最新完工的国王级战列舰还能以接近14英寸厚的装甲硬扛这种英制重炮的轰击,可舍尔麾下这些都是十几年前建造服役的德国旧式战列舰,最好的德意志级也仅有11英寸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厚位置及炮塔、指挥塔等重点部位),这意味着英国舰队发出的每一发主炮弹都可能对舍尔的战列舰构成致命的打击。

    北向的劲风夹杂着浓烈的硝烟气息,在“德意志”号湿漉漉的舰桥上,莱因哈特…舍尔双手紧握着身前的扶栏。面对敌方舰队的轰击,他和他的战士们始终在咬牙坚持,心中的战意早已熊熊燃烧。表面上看,杰利科的无畏舰编队实力占据绝对上风,除非双方拉近至面对面的距离,德国的老式战列舰甚至无法击穿猎户座级、铁公爵级和乔治五世级的主装甲,而这些英国无畏舰拥有4…5节的明显优势,如果是这两支战列舰编队单独‘交’战,杰利科可以随心所‘欲’地拉开或是缩短‘交’战距离,亦或摆脱对手的纠缠,但复杂至极的战场形势限制了他的机动空间。而以9年前日俄对马海战的经验,在6000米左右‘交’战距离,中等口径的舰炮对目标战舰也有极强的毁伤能力,这些炮弹即便不能直接贯穿主装甲带,也可以通过大量杀伤舰员、破坏非重点防御区域的舰体和设备,由外而内地消弱、损耗舰艇的作战能力,在不击沉敌方战舰的情况下取得胜势甚至赢得决定‘性’的胜利。

    “距敌4000米!”

    当位于舰桥上部的‘射’击指挥室传来新的测距报告时,舍尔扭转过头,用雄狮般霸气的声音下令道:

    “发信号,舰队左转8个罗经点,准备采取探照灯‘交’替掩护战术,以旗舰探照灯为战斗信号,集中火力向右舷攻击。”

    战场上,每一秒时间都是宝贵的,而在这个尚不具备无线电通话技术的时代,无论是以灯光信号还是无线电码进行通讯,指令的长短往往意味着通讯效率的高低。“探照灯‘交’替掩护战术”,短短几个字词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战争爆发前,德国公海舰队数度以无畏舰群同老式战列舰编队展开对抗,通过训练‘操’演,军官们意识到探照灯在海战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既为己方炮手指明了目标的方位,同时也将自己的位置暴‘露’给了对方,但它的指向‘性’和持续‘性’又远远强于照明弹。为了减小探照灯在使用时的负面效用,德国海军采用了几种预制战术,“探照灯‘交’替掩护战术”意味着各舰从前往后两两结对,见旗舰探照灯亮,前舰先开探照灯,隔五分钟换为后舰开灯,依次‘交’替,从而扰‘乱’对方的观瞄判断。

    击退英国驱逐舰群之后,舍尔舰队当即关闭了探照灯,对面的英国舰队这时是在借助照明弹的光亮进行瞄准‘射’击。忽明忽暗的海面上,一艘艘德国战舰紧随前舰微弱的航行灯实施机动,若没有充足的训练和严谨的规程,想要维持队形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仅仅用了不到十分钟,由“德意志”号领先的8艘老式战列舰即以17。5节的航速完成转向。随着莱因哈特…舍尔的一声令下,“德意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波’默恩”、“黑森”四舰相继打开探照灯,十数根明亮的光柱瞬间穿透了黑暗的‘迷’雾,直直刺向几千米外的英国舰队。

    自前夜驶离军港踏上前途未卜的冒险之旅,舍尔麾下的这些海军官兵长途劳顿,只能通过各种不完整的信息揣测战局变化,此刻终于看清英国主力舰队的面目,每个人都像是打了兴奋剂一般。各处炮位上,军官们的口令声‘交’相呼应,士兵们全然忽略了对方远比自己强大的现实,格外卖力地‘操’炮装填。顷刻,以舷侧对敌的8艘德国老式战列舰开始了首轮齐‘射’,浩‘荡’的声势竟也不逊于先前英国无畏舰编队的炮击。

    探照灯的光芒下,炮弹的飞行轨迹清晰可见,在‘肉’眼凡胎的常人看来,这是多么可怕而壮观的场面。德国舰队的炮击还未结束,最先‘射’出的炮弹就已经落入对方阵列,白‘色’的水柱在翻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