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络舰发送战术信息。

    战斗的紧张气氛扑面而来,在6艘由老式防护巡洋舰改装而成的高速鱼雷艇母舰上,德国舰员们熟练地将各种型号的高速鱼雷艇吊放至海面。在日德兰海战中,这支备受瞩目的海上短剑成功拖住了英国机动舰队的撤退步伐,而且击伤英国战巡两艘、击沉击伤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多艘。若不是受到那场突如其来的雨暴阻碍,它们将在夜幕的掩护下四散出击,利用小巧灵活的特点偷袭英国战列舰,甚至有可能抢过己方主力舰队的风头,成为击败英国舰队的头号功臣。

    隆隆炮声终于响起,听到这出战的号角,22艘雷霆级重装战艇以缓慢稳健的姿态驶过后队与前阵之间的开阔海面。在各国建造服役的高速鱼雷艇当中,雷霆既不是吨位最大,也不是武器配置最多的,但它结构紧凑、‘性’能突出,且采用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稳定的质量、低廉的造价使之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超轻型突击舰艇。近年来,除德国海军大量订购装备之外,还外销至奥匈帝国、意大利、土耳其、瑞典、保加利亚等国。

    1。8万米,40倍径11英寸克虏伯舰炮的极限‘射’程,面对以骑兵阵势发起冲锋的英国舰群,一字排开的德国战列舰队以沉稳有序的节奏从容开火。重磅炮弹带着凄厉的呼啸声划过战场中央,而它们落海爆炸的声威大大超过了舰队炮战最常用的穿甲弹,显然是用来对付轻型舰艇和普通目标的高爆榴弹——弹体装‘药’接近穿甲弹的三倍,即便落在近旁,惊人的爆炸力也将对轻装甲或无装甲防护的舰体造成极大的破坏,弹片以及爆炸的冲击对暴‘露’在外的人体亦是致命威胁。远远看去,英国海军的雷击舰艇在一团团冲天而起的水柱包夹下傲然‘挺’进,威风凛凛,尽显无畏气质,然而许多舰艇都在默默承受着重磅炮弹的侵损,舰员的伤亡数量也在旁观者浑然不知的情况下不断攀升。

    为了干扰德国战舰的观瞄‘射’击,航行于舰群前列的英国驱逐舰从一开始就在释放烟幕,然而德国战列舰队的远程炮击并不追求绝对‘精’度,因而它们的主炮‘射’击速度也比舰队‘交’战快了许多。在将近十分钟的时间里,5艘德国战列舰打出了600多发主炮弹,水上侦察机的报告是“击沉2艘、重创5艘”,考虑到弥漫在海面上的烟雾影响了飞行员的视野,实际数字理应更多。

    1。2万米,德国战列舰队的主炮稍稍放缓了‘射’击节奏,中口径副炮和巡洋舰主炮开始发威,放眼望去,英国雷击舰群所在海域弹光四起、水柱如林。“雷霆”艇群越过战列线向前推进,它们的航速越来越快,浅灰‘色’的艇身开始在海面跳跃,而处在突击状态的英国雷击艇群却很少有舰艇能够达到它们的速度,这一大‘波’舰群的整体移动速度仅在25节左右。

    在后方压阵的四艘英国装甲巡洋舰相继投入战斗,但德国舰队处在它们的‘射’程极限,又没有侦察机为它们提供远距离校‘射’,炮火准度差强人意,但有几发落在德国舰队阵前的炮弹引发了十分猛烈的爆炸,对于经验丰富的海军指挥官而言,这一情景蕴含着重要的战术情报,领头的几艘英国驱逐舰上也确实有人注意到了这些非同寻常的爆炸,由于烟雾阻碍了效率更快的旗语和灯码通讯,他们只好通过电报向指挥舰发出警告,而指挥舰也只能通过同样的方式调整部署,而前方指挥官们的临阵应变只能对少部分舰艇施加影响,大多数英国驱逐舰和鱼雷艇还是按照事前的部署扑向德国舰队。

    从“国王”号的舰桥朝东面望去,英国轻舰艇群的队形已经充分散开,攻击线的正面宽度超过万米,两翼皆有小规模编队,而德国‘混’编舰队摆开的防御宽度仅有五千米,英国人似乎在阵型上占据便利,但德国舰队的‘射’程优势和集中指挥能够轻易弥补这个不足。

    耐着‘性’子等待了大半天,以舍尔为首的德**官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随着战斗的进行,他们恍然发现自己竟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敌方舰群的进攻方式就像是演习中的蓝方,己方各编队只需按照计划行事,根本没有临阵调整的必要。

    8000米,除了小口径机关炮,双方舰艇获得攻击角度的舰炮皆已投入战斗,战场形势乍看像是一锅大杂烩,实则条理清晰、泾渭分明,主动进攻的英国海军将大约一半的驱逐舰投入侧翼,试图迂回攻击战力较弱的敌方辅助舰艇,另一半驱逐舰在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的支援下强攻正面。处在防御位置的德国舰队阵型相对集中,整体移动速度迟缓,但各舰的实际航速并不慢——机动灵活的大型鱼雷艇已至25节,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达到16节,而在后方待机的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亦有20节以上的航速,只有“俾斯麦”号和6艘高速鱼雷艇母舰的航速保持在5节左右。

    借助‘精’密光学仪器的指引,德国战列舰尤其是“国王”、“凯撒”、“路易‘波’特摄政王”这三艘无畏舰很快展现出“快、狠、准”的技术特点,它们此时皆以舷侧对敌,其单舷配备了4座双联装150毫米炮和4…6‘门’单装88毫米炮,而在敌方炮火鲜有威胁的情况下,德国炮手们得以充分展现平日训练‘操’演的成果,炮口所指的英国舰艇一艘接着一艘笼罩在恐怖的火网当中,纷飞的弹片一遍遍扫过它们的上层建筑,落在舰上的炮弹轻而易举地炸开甲板、撕裂舱壁、引燃大火,英国舰艇一艘接着一艘负伤退战,进攻队列愈渐稀疏。

    “布伦瑞克”号和“‘波’美拉尼亚”号这两艘旧式战列舰的落后武备虽不具备同新式无畏舰对抗的能力,但应付这样的阵仗还是绰绰有余的。除了280毫米口径主炮,它们单舷拥有7‘门’威力不俗的170毫米副炮和多达9‘门’88毫米炮,在富有经验的水兵们手中,它们是杀伤轻型舰艇的高效利器,两舰恰恰补充了一大批从受损舰艇上临时‘抽’调来的士官和炮手,他们的到来让原本缺乏人手的老式战舰又恢复了昔日的火力。

    看到英国驱逐舰和鱼雷艇群逐渐接近鱼雷‘射’程,舍尔下令各舰主炮发‘射’燃烧榴霰弹。德国战列舰队这一轮‘射’击之后,多数炮弹不等坠落海面便在空中爆炸,瞬时化成数以百计拖着白烟的火团,而这些火团一落在舰艇甲板就会立即炸开,灼热的碎块不仅杀伤人员、毁坏设备,还在舰上引发火势。一转眼的功夫,海面上到处是火光和烟尘,多艘英国舰艇受到损伤,有几艘烈焰滚滚,场面煞是震撼! 。。

第223章 折戟〔下〕() 
榴霰弹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燃烧榴霰弹则是将实心霰弹换成化学可燃物,其原理和结构并不复杂,难处在于如何让榴霰弹在符合战术需要的距离爆炸,从而形成有效的攻击。接到德国海军的指令之后,克虏伯军工秘密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于1913年底成功研制出具有实战意义的燃烧榴霰弹,也即通常理解的“烧霰弹”。至1914年大战爆发,克虏伯工厂已经为德国海军生产了283毫米和305毫米两种规格的燃烧榴霰弹2000余发,参加日德兰海战的14艘德国无畏舰每‘门’主炮配备了12发,却未获得一显身手的机会。

    此次德国‘混’编舰队出击,预计到需要对付大量的英国轻舰艇,“国王”、“凯撒”、“路易‘波’特摄政王”每‘门’主炮配备了25发燃烧榴霰弹,而“布伦瑞克”号和“‘波’美拉尼亚”号每‘门’主炮配备15发。随着莱因哈特…舍尔的一声令下,五艘德国战列舰开始朝对面的英国雷击舰群发‘射’这种非常规的炮弹。它们虽不能直接击沉舰艇,却能够让对方深切感受到灼肤之痛。那些处在燃烧榴霰弹杀伤范围内的英国战舰,暴‘露’在外的战斗人员顿时死伤枕籍,上层建筑和甲板炮位也变成了一片火海,幸存者疲于灭火,舰艇在短时间内不再具有战斗力,殉爆的炮弹和发‘射’‘药’也在随时加重舰艇的伤势。

    直线突击的英国轻舰艇群‘蒙’受炼狱之灾,前出至战场中央的“雷霆”艇群当即一分为二,各自朝着侧翼包抄的敌舰编队掩杀过去。在德国舰队的右翼、英国舰群的左路,四艘德国装甲巡洋舰——“隆恩”、“约克”、“阿达尔伯特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整齐划一地调整了航向,以保持左舷接敌的状态。面对距离不断接近的英国舰艇,它们以‘射’速著称的210毫米口径主炮频频喷吐着刺眼的炮焰,标准配置的150毫米和88毫米口径单装副炮也在全力‘射’击,大大小小的炮弹在鱼雷‘射’程之外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壁垒式的火力网,率先闯入其中的两艘英国鱼雷艇接连中弹起火,跟在后面的驱逐舰和鱼雷艇见状不妙,连忙转向避开德国装甲巡洋舰编队拦截火力最密集的区域,殊不知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失足便要粉身碎骨的陷坑——一艘三烟囱的老式驱逐舰成了第一个殉难者,它正行驶在未受炮火侵袭的海面,舰艏下方突然焰光一闪,猛烈的爆炸瞬间将整个舰艏炸得四分五裂,偌大的钢板竟被抛到了数十米高度,小块的碎片更是分散到了几百米范围内,余下的舰体就像是一辆陷入泥坑的马车,速度在短短几秒之内极速锐减,并在惯‘性’作用下发生了剧烈的颤抖和偏摆,而时间的推移没有让它逐渐稳定下来,舰体迅速出现了纵向的失衡。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它的螺旋桨高高扬出水面,舰体最终以近乎与海面垂直的状态下沉,直至完全消失。在此过程中,存活下来并且逃出舰舱的舰员仅有二三十人。

    这艘英国驱逐舰的不幸立即引起了友邻舰艇的警惕,但紧急转向却不一定意味着逃离险境,很快又有一艘驱逐舰和一艘鱼雷艇触雷。各国在这一时期使用的水雷,基本上具备重创甚至一举炸沉战列舰的威力,对付区区几百吨的舰艇更是不在话下。两艘步入后尘的英国舰艇无一幸免,驱逐舰上还有少数人得以幸存,脆弱的鱼雷艇则在瞬间炸成了碎片。

    在不确定雷场位置和规模的情况下,两艘驱逐舰和一艘鱼雷艇的代价足以让这一侧所余的十数艘英国舰艇望而却步,它们冒着四艘德国装甲巡洋舰的猛烈炮击转向调头,如此虽然得以避开水雷的致命威胁,但很快又有两艘鱼雷艇遭炮火击伤,失去动力那艘只得在德国人的炮口下等待征程的终结,另一艘的运气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它拖着滚滚黑烟努力逃遁,没走出多远就遭到了德国高速战艇的截杀,一枚鱼雷将其拦腰炸断,让它在67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归宿。

    在德国舰队左翼、英国舰群右路,8艘德国大型鱼雷艇组成的防御线看起来要比四艘装甲巡洋舰逊‘色’不少,因为它们的舰炮加起来只有24‘门’,而且都是威力较弱的105毫米或88毫米口径,但5艘德国战列舰正向这一侧运动,它们随时能够调转炮口增援这条阻截线,而选择这一侧进行突破的英国雷击舰艇也很快遇上了与同伴相同的麻烦——德国人预先敷设的锚雷处于海面下方,未经侦察的直接进攻根本无法避开这一致命危险,三艘鱼雷艇、一艘驱逐舰相继触雷爆炸,四艘结构脆弱、几无防护的轻舰艇皆遭灭顶之灾,余下的舰艇大都调头撤退,有三位不甘心失败的舰长试图绕过雷区,他们率领自己的舰艇做出了更大范围的迂回,并与德国辅助舰艇的护航舰只发生了‘交’火,但等它们冲过去准备用鱼雷干掉德国的航空母舰和高速鱼雷艇母舰时,其中一艘触发水雷而致爆炸沉没,另外两艘因为担心陷入雷阵而调头撤离,但它们很快遭到了两艘强大无比的德国战巡攻击,结果一伤一沉,结局同样惨淡。

    千吨级的驱逐舰,吃水深度通常为3。5至4米,五百吨级的小型驱逐舰吃水约在3米左右,而两三百吨的中小型鱼雷艇吃水也在1。5米以上,德国的雷霆级高速鱼雷艇吃水仅有0。9米,“闪电…14”只有0。7米,因为这种显著差距的存在,出击的德国高速战艇能够安然穿过在英国轻舰艇无法逾越的水雷区。在战线的左右两翼,它们对狼狈撤退的英国驱逐舰和中小型鱼雷艇发动果敢的进攻。

    在战列舰面前,驱逐舰有着灵活机动的优点,但与高速鱼雷艇相比,它们就成了转身缓慢的“傻大个”。这些敏捷的海上‘精’灵如风而至,光天化日之下,它们从600米以外发‘射’鱼雷,偶尔也利用战场环境的掩护冲到50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若只是遭到一两枚鱼雷的袭击,除非是舰员疏忽大意或是自身动力受损,英国轻舰艇能够从容规避,但面对四枚、八枚甚至更多的鱼雷群袭而来,它们就很难逃脱厄运了。

    要对付这些移动速度快、体型低矮小巧的目标,手动‘操’控、手动装填的小口径舰炮通常很难命中,必须利用机关炮、机枪或者榴霰弹,力争在它们发‘射’鱼雷之前将其击沉或是驱赶。鉴于这些短‘腿’的高速战艇主要用于近海防御,英国海军给主力舰队所属舰艇装配了充足的机关炮和机枪,及至战争爆发时,编入海岸防卫部队的绝大多数老式驱逐舰和鱼雷艇都是原始装备,现在,它们不得不为这种顾此失彼的配备付出沉重代价——3艘驱逐舰、5艘中小型鱼雷艇为“雷霆”所击沉,2艘防护巡洋舰遭到“闪电14”的袭击并最终沉没,而出击的22艘“雷霆”、17艘“闪电14”仅仅损失4艘,吨位和人员的战损比达到惊人的倍数。

    依靠层次分明的立体防御,德国舰队以微乎其微的代价击退了英国轻舰艇群的第一次进攻。硝烟散去,海面上到处是英国舰艇的残片和阵亡人员的遗骸,4艘失去动力或者正在下沉的战舰已遭放弃,而那些落水的幸存者还在为活下去而努力挣扎。在这场前后持续不到两个小时的战斗中,英国海军不仅损失了三十多艘驱逐舰和中小型鱼雷艇,还有两艘装甲巡洋舰在炮战中受损,一艘装甲巡洋舰和四艘潜艇遭到德国舰载机的轰炸。对进攻者而言,这是一场完全的溃败,战报传到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海军大臣和将领们的第一反应是该如何将这个噩耗呈报给已经倍受打击的英王乔治五世,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部署在不列颠东岸的轻舰艇还在继续集结,数量可观的高速鱼雷艇也在通过中途补给的方式奔赴战区。

    获知德国舰队已在作战海域布下雷阵,英国海军将领们在进攻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海军元帅威尔逊爵士就从伦敦给丘吉尔发报,建议取消目前的进攻部署,以免白白牺牲更多的海军将士,海军参谋部的意见如出一辙,他们提出以潜艇和水雷对付德国海军,舰队则避免在侦察不足、情报缺乏的状况下贸然出击。

    在随后面见英王乔治五世的过程中,丘吉尔一反常态地给对手唱起了颂歌,称赞约阿希姆王子是德意志一千年来最耀眼的将星,他以智谋取胜的特点正如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霍雷肖…纳尔逊子爵,若是任由他继续建功立业,德国必然取代英国成为海洋的新霸主,而同时统治欧洲大陆和世界大洋的德国也将成为举世无双的强大帝国——说到这里,丘吉尔话锋一转,他指出德国舰队仅有5艘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剔除两艘旧式战列舰,真正的主力舰艇仅有5艘。

    “我们在斯卡帕弗洛有5艘一等战列舰和5艘二等战列舰,海峡舰队有21艘二等战列舰,我知道德国人很想将我们最后的力量榨干,我们有两个选择:暂时避战直到我们重整主力舰队——这必定是一个极其痛苦而屈辱的过程,勇敢出击给敌人致命一击——这必然需要一个比敌人更聪明的策略。”

    沉默半晌,乔治五世用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视海军众将领:“即便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有足够聪明的作战策略,这样放手一搏,胜固然可以扭转局面,若是败了,将会在一天之内葬送历代先辈几百年来努力捍卫和巩固的对海洋的控制权。两相权衡,我宁愿暂时忍受屈辱,而始终怀有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的希望。” 。。

第224章 蝴蝶效应() 
临近黄昏,在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的五号码头,以杰利科为首的英国海军将领们目送乔治五世等一行人登上装甲巡洋舰“阿布基尔”号。整个过程中,所有人眉眼低垂、一语不发,肃穆压抑的气氛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葬礼。

    由于德国主力舰队正在北海活动,乔治五世此行将绕过苏格兰北部,沿不列颠西海岸航行至利物浦,再搭乘火车返回伦敦,行程时间增加不多,充斥于心的失意和落寞才是最沉重的负担。

    开战不到十天,英国称霸海洋的两大资本——海军舰队和胜利传统,就接连受到了德国人的重创,支持对德开战的乔治五世无疑步入了人生的最黑暗时期,所幸端庄贤淑、聪慧识体的玛丽‘女’王始终陪同在他的身旁。对于这位因兄长意外过世而成为王位继承人,进而戴上这个时代“最沉重王冠”的国王而言,王后给予的体贴帮助和善言劝解是莫大的‘精’神支柱。过去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英国海军的“文武首领”,海军大臣丘吉尔和第一海务大臣路易斯,皆登舰陪同乔治五世返程。在离开斯卡帕湾之前的几个小时,经过慎重的考虑和对谈,乔治五世决定接受路易斯的辞呈,在履行完必要的手续之后,这位出身德意志贵族的英国海军要员将从之前的纠结苦痛中挣脱出来,但看到自己为之效力了近半个世纪的英国海军在接连战败后陷入低谷,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坦言自己“心如刀绞”,完全是强撑着‘精’神才不至于倒下。

    英国皇家海军的最高长官,海军大臣,总领海军战略建设、战斗训练、策略规划及作战指挥等各项事务。对于主力舰队的作战失利,现任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引咎辞职显然不是承担责任的唯一方式。在斯卡帕弗洛,英王乔治五世和大多数海军将领都认为应该取消对德国舰队的攻击,在不列颠东海岸全线转入防御,除非德国舰队做出突入大西洋的尝试,部署在北部的大舰队以及部署在英吉利海峡的海峡舰队将严守不出。

    丘吉尔觉得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