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上,这两个海军部门为平行架构,互为支持、紧密协同,实际上,由于提尔皮茨的巨大影响力,海军参谋部成了一个策略执行机构,真正的战略决策权仍掌握在提尔皮茨手中,战时的舰队指挥权则由公海舰队司令和他的作战参谋部负责。

    “听说是布设了几千颗水雷,可以阻止任何敌人从海上突袭威廉和基尔。”夏树的平静口吻在旁人眼里也许是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优秀品质,而他自己很清楚,一旦英国人决心打这场预防性的战争,这些水雷远不足以吓退对手。

    听了夏树的回答,冯。卡根纳克的信心一下子回复了不少,他说:“就成本和效率而言,水雷是最好的防御武器,鱼雷是最好的进攻武器。假如英国海军还是以传统的近岸封锁对付我们,我们可以利用黑夜或大雾天气突袭他们的舰队,这不正是殿下的高速鱼雷艇最拿手的作战方式吗?”

    埃克尔勒跟着说道:“可惜殿下的高速鱼雷艇还不够多,否则,英国人根本不敢动这样的歪念头!”

    物美价廉的“雷电”确实是德国海军本年度最耀眼的新星,凭借基尔海军节的联合操演、海军秋季战训等几次机会大显身手,但它们的数量还不足以形成战略力量,而另一个制约它们发挥作用的因素是发动机欠缺足够的稳定性,好在敌人对此并不知晓,从驻外海军武官和情报员反馈的消息来看,英法海军的内部专刊对它评价颇高,认为这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高速鱼雷艇把近岸海域变成了大型战列舰的危险区域,因此建议本**舰配备更多的防御性速射炮和探照灯具。

    怀着颇为复杂的心绪,夏树和他的朋友们草草结束了晨泳,等他们换好衣服前往餐厅时,克里斯蒂安带着一脸的焦虑出现在他们面前,低语道:“伙计们,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英国海军在西非海域扣押了我们的一艘运煤船,而且下令将东亚海区的舰队召回本土,并且取消了所有海军人员的休假。”

    以人们的正常理解,这无疑是英国海军决心动武的又一证据。

    头发湿漉的学员们面面相觑,唯独夏树冷面凝目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一直友好和平的环境中崛起壮大,既然血与火的考验迟早要来,就让它来得更彻底吧!谁能断言,相对弱小的德国海军会成为第二支丹麦舰队?”

    上午的弹道理论课程,心有所虑的学员们多半不在状态,课间时分,有人带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基于战争迫在眉睫,海军部下令各军事院校暂停课程,全体学员以见习军官身份编入海军各部。

    连日来,对国势和海军命运的忧思让学员们倍感忧愁压抑,听到这个消息,人们反而抛开负面情绪小小地雀跃起来,正如前辈们留下的箴言,没有经过实战考验的军人就像没开刃的军刀,何况如今的战争技术日新月异,教程上的许多内容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睹现代海战的真貌比参加一百次实弹训练更具意义!

    同在基尔海军学院学习进修之人多达数百,他们不可能悉数分配到一个部门或一艘战舰,带着对自己去向的好奇,足球队的伙伴们纷纷聚拢到夏树身旁。

    “你们想去哪里?”夏树反问。

    去往某一艘战列舰担任见习军官是意料中的多数,也有人坦言想去海军参谋部领略军事艺术的最高境界,相较而言,克里斯蒂安的话更像插科打诨:“给我一艘‘雷电’,保证打沉英国佬的旗舰!”

    “每当面对危机考验或战争洗礼,我们的习惯是先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我们失去了战斗舰队,诸位将是德国海军复兴的希望所在。”夏树既是在隐晦地告诉朋友们,海军高层不会让他们所有人都到危险的一线战场上去,同时也是在批评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全情投入、随机应变才能够充分释放出官兵们的作战能力,而不需要每每抱着必死决心登上战场。

第23章 哥本哈根梦魇(上)() 
在个人去向的问题上,夏树始终没有透露具体信息,当天晚些时候,学院正式转达了海军部的指令,然后宣布了人员安排:临近毕业的学员们分配到了舰队一线和参谋部门,已在学院进修一至两年的学员前往各海军基地司令部和预备部队,而夏树这一批进入学院还不满一年的新生,基本上都被安排去了海军要塞。坚固的防御堡垒将像坚厚的盔甲一样保护他们的性命,重型火炮的声威将让他们充分见识到现代战争的可怕威力。

    作为特权阶级的典型代表,夏树是极少数能够自主选择去向的学员之一,但他并没有独享这种权力。早在几周之前,他就给提尔皮茨的助手、海军内阁长官穆勒将军去信一封,以个人名义向这位掌管着海军人事大权的老朋友索要了几个见习军官职位——冯。卡根纳克渴望与海军参谋部的智囊们共事,埃克尔勒和丁格一直想去舰队旗舰上长长见识,另外几个关系亲密的伙伴也有各自的倾向。至于自己,夏树希望能以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指挥官的身份接受来自海洋霸主的强势挑战,为了免去海军高层的担心,他保证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亲自驾艇出击,并为克里斯蒂安申请了试验大队副指挥官的职务。

    从院方公布的人员安排来看,夏树这些要求尽数得到了满足。在这紧张肃穆的气氛下,朋友们虽不能用笑容来表达自己的雀跃,眼中流露出亮色的足以说明他们此时的心情,而且以他们的聪慧头脑,不难猜到这有赖于夏树的帮助,感激之意无以言表。暂别在即,由冯。卡根纳克起头,他们一个个走过来与夏树握手,相互赠予道别的祝语。

    尽管只是以见习军官的身份临时分配到海军各部队,可战争一旦爆发,伤亡根本无法避免,离情别愁一下子充斥在优雅宁静的校园里,噙着泪花的脸孔和情真意切的拥抱比比皆是,有不少学员还拿出为毕业准备的小册子,请同伴们在上书语赠别。

    时势造英雄——夏树在每一份送到面前的册子上留下相同的苍劲字迹。

    一天之内,基尔海军学院如至深冬,教学楼、图书馆、训练场、游泳馆变得空空荡荡。

    在院长办公室的窗户前,伯肯哈根将军背手而立,无尽沧桑。

    随着战争警报的拉响,驻扎在基尔军港的海军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也接到了备战命令。自组建以来,这支部队的任务主要是针对高速鱼雷艇的技战术进行摸索和探寻,并不在德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但一次又一次精彩绝伦、成果显赫的训练演习俨然给国家和海军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锋利无比的近海利剑,能够以诡异狡黠的战术给强大的敌人极其致命的一击,长时间的训练磨合也赋予了这支团队良好的默契,故被视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秘密王牌!

    获知海军参谋部的这一意图时,夏树没有利用自己的关系予以否决。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德国海军在英国人的预防性打击下崩溃,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与其授人话柄,不如从一开始就抱定放手一搏的决心。

    自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德国海军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就打上了深深的“王子烙印”,装备、技术、人员、指挥、训练、演习,这些统统是在夏树的直接干预下进行的。成立之初,这个大队仅有6艘“雷电”快艇,军官、艇员和维修技师加起来不到50人,现今已是一支拥有32艘“雷电”、11艘“雷霆”、4艘辅助船艇并设有指挥、通讯、后勤机构的完备组织。

    在夏树的坚持下,加入这个试验大队的军官都不超过35岁,水兵们的年龄则普遍低于25岁。青年人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且不畏艰险的特点与这支全新的海军部队形成了很好的契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磨合和学习培训,全体官兵已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战术。在秋季举行的海军战训中,他们又一次用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德皇和海军高层的褒扬,这几乎影响到了提尔皮茨的大海军计划——逻辑上,高速鱼雷艇的突出表现与提尔皮茨一贯信奉的大舰队决战理论相悖,但得益于夏树的巧妙引导,皇帝个人兴趣没有过分投入高速鱼雷艇项目,海军在该领域的投入也始终保持在较为合理的限度内,因而没有出现法国海军那种新理论严重影响造舰规划的不利局面。

    和克里斯蒂安一道以见习军官的身份来到试验大队驻地,夏树立即感受到了临战的紧张气氛:艇员们一个个配齐皮帽、救生衣,在临近码头的值班室候命,随时准备登艇出击;分隶三个中队的“雷电”和“雷霆”快艇列于栈桥两侧,鱼雷发射管口已经拆去了防水封布,后勤人员正逐一对它们进行检查维护;通讯室大门敞开,里面塞了好几名军官,一个个面色凝重地等候着通过电话传来的指令……

    获悉两位王子将以见习军官身份前来,试验大队的实际指挥者汉斯。奥泽曼上尉毕恭毕敬地等在门口,和他站在一起的是大队军需官海因茨。格拉瑟上尉。两位年富力强的军官都是夏树亲自从一长串申请名单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奥泽曼是一流的鱼雷战术专家,格拉瑟则是出色的组织者。

    局势特殊,夏树略去寒暄,直接询问试验大队的备战情况。从两位上尉口中得到的答复基本令人满意:除了两艘存在技术故障的“雷电”,其余快艇随时可以出击,并且已与第7雷击舰大队建立了稳固的双向联系——在夏树拟定的海上突击战术中,小型高速鱼雷艇应得到大型鱼雷艇的充分掩护和策应,这一思路在日常训练和演习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驻守基尔的第7雷击舰大队便是他们的“老搭档”。该大队拥有1896和1906级大型鱼雷艇16艘,由经验丰富的海军少校埃里希。戈勒指挥。

    见习军官,顾名思义,是尚不具备正式履职资格、需在实践中学习锻炼的军官。夏树身上虽然穿着没有军衔佩饰的见习军官服,但在自己的地盘,他显然不必充当一个旁观角色。在作战会议室,他详细了解了海军参谋部下达的战备指令:试验大队的任务是协同第7雷击舰大队担负基尔湾到费默海峡一带的巡防任务。由于“雷电”和“雷霆”的续航力并不适合外海巡逻,戈勒少校主动提出由他的大型鱼雷艇负责巡逻警戒,一旦发现敌情,试验大队立即出航,双方在基尔湾口会合并视具体情况组织作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泽曼上尉做出了让全体艇员一线待命的决定,后勤人员也对每一艘高速鱼雷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技术检修,确保它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实力可畏的英国舰队还未到来,甚至没有他们确已出动的消息,奥泽曼如此安排虽在情理之中,却也容易让官兵们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过早耗费精力和精神。若让夏树做决定,他会留一个中队的驾驶员在值班室待命,两个中队在宿舍和衣睡觉,隔四个小时轮换一次,这样既能让驾驶员们最大限度地保留精力,又能够在必要时有序出击。

    以夏树的身份至此,随时可以执掌试验大队的指挥权,纠正奥泽曼的待命指令,但只要有些许政治头脑,就会意识到这种临阵变策既不利于保持团队的稳定心态,也可能影响到策略执行的准确度。冷静的大局观让夏初决定维护奥泽曼的指挥官权威,他重新审视了早期制定的迎敌预案,确认奥泽曼的战斗计划切实可行,然后去了艇员们待命的值班室,用乐观而坚定的情绪舒缓他们的紧张心理。

    这时,一辆深蓝色漆的欧宝汽车驶抵驻地,它的出现让艇员们误以为战斗即将开始,几乎所有人都绷紧了脸,而实情让夏树哭笑不得——从汽车上下来的是海军办公厅的军纪督察官菲利普。索查兹,他名义上是来督查部队风纪,真正的使命是确保两位年轻气盛的王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至于冒险登艇。而且,这位少校督察官可不是一般人,他拥有普鲁士王室血统,论辈分夏树还得叫他堂叔,年纪约在三十岁左右,有着多数王公贵族风度翩翩的外表和稳重高傲的气度。

第24章 哥本哈根梦魇(下)() 
“阁下现在是我们这里的军衔最高者,是否需要向您移交指挥权?”

    与来者相识但不相熟,夏树用这种看似调侃的方式提醒对方:这里是我的地盘,管你手里时不时拿着尚方宝剑,最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

    索查兹少校的身材跟皇储威廉一般高瘦,脸型也有些相似,整齐的唇胡颇有些英式风味。生活在权势倾轧的上层社会,他不会不懂夏树的寓意,更不会冒然侵犯这位贵不可言的王子,故而自嘲道:“我若是有指挥一支部队的能力,这会儿应该呆在某个指挥部等待战斗的到来,而不是坐着汽车瞎转悠。”

    “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指挥官,很多时候,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夏树说。

    少校耸肩:“像我这样的边缘人物,恐怕永远不会得到命运垂青。”

    “那可未必。”夏树别有意味地看了他一眼,接下来,他又回到了刚刚的角色上,一面安抚艇员们的情绪,一面密切关注着外界的实时情况。在这一过程中,索查兹少校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隐形人,不以任何形式影响试验大队的内部事务,也不直勾勾地盯着两位王子,而是以较为妥善的方式履行自己的使命。

    当天晚些时候,一份由飞艇部队发来的警报将德国海军的临战气氛推向了高点:他们在在斯卡格拉克海峡发现了一艘英国巡洋舰,并判断它可能是整支英国舰队的探路前哨。海军参谋部和舰队司令部立即视之为英国舰队即将来袭的预警信号,向海军各部特别是驻防基尔的要塞和舰队发出了应战命令。很快,十多艘涂刷着陆军编号的齐柏林飞艇从基尔上空飞过,一些列车炮也前来支援海防要塞,而在基尔港内,战列舰和巡洋舰的烟囱一直在往外冒烟,沉重的船锚业已升起,它们保持动力不是为了出港应战,而是在敌人强攻海军基地时能够机动移位、规避炮火。

    发现英国巡洋舰后不久,海因里希亲王的公海舰队司令部发出了一份颇有悲壮意味的电报:骑士抗衡巨人的战斗注定艰险,哪怕我们的命运是全军覆没,勇敢不屈的战斗精神也将指引同胞们完成我们未竟的海军事业。向伟大的德国皇帝致敬!向伟大的德意志致敬!

    仅过了十几分钟,戈勒少校从第7雷击舰大队的旗舰发来消息,通报说他已命各中队前出至基尔湾口。由于舰艇离岗后无法继续维持有线通信,无线通讯频道又出现了拥塞,试验大队面临的形势一时间变得极其复杂、敏感,须由指挥官审时度势地做出抉择。

    当奥泽曼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自己时,夏树斩钉截铁地作出了决断:出击!

    尖利的哨声刺激着人们备受煎熬的神经,急促的脚步声骤起,矫健的身影迅速向栈桥集中,内燃机的轰鸣声随之响彻耳际……站在码头上,夏树默默注视着登艇出发的水兵们,一次次成功的演习造成了一种致命的假象:“雷电”和“雷霆”能够凭借极高的航速突破舰队防御。当真正的战斗到来时,艇员们要用这防御力跟纸片差不了多少的快艇冲击置身厚重钢甲保护下的敌人,各种口径的速射炮和机关炮将编织出一张可怕的火力网,即便是有夜幕或者烟幕、雾气掩护,严阵以待的敌方舰队也能够撕碎大部分袭击者。

    信号台上,手持红绿小旗的引航员不断以旗语信号引导快艇驶出泊位,它们一艘紧跟着一艘,一个中队紧跟着一个中队,四十余艘高速鱼雷艇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背影。这个时候,夏树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这一路走来的风光掩盖了一些危险的因素,致使自己走到了这未曾预料的悬崖边缘。以1904年冬天的形势,英国舰队在北海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像97年前在哥本哈根所作的那样,将德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连同停泊港内的德国主力舰队一举摧毁。

    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蝴蝶效应”也不例外。从历史主线辟出的蹊径充满难以预料的未知,它可能是一场无比辉煌的胜利,也可能是危险致命的绝境……

    四艘用于进行海上维修、急救和补给的辅助船只缓缓驶离,栈桥码头变得跟基尔海军学院一样空空荡荡。由于笨重而原始的无线电设备无法装进小巧灵活的高速鱼雷艇,指挥官要么将胜负交由他人决定,要么亲自驾艇现场统御作战。奥泽曼勇敢地登上了快艇,夏树和克里斯蒂安别无选择地留在驻地,与他们相伴的除了格拉瑟上尉和为数不多的几名参谋军官,就只有那群不断祈祷的后勤人员。

    以奥泽曼的指挥技巧和艇员们的战斗精神,夏树相信,有没有自己亲自驾艇出击,区别并不是很大——除非有奇迹出现,他们顶多是给英国人制造一些麻烦,能够全身而退的恐怕寥寥无几,甚至可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黄昏、晚霞,夜幕、星光,黎明、晨曦,漫长的等待让夏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煎熬,他纠结着,反思着,探寻着。崛起国家的军事发展不应过分激怒霸权国家,而是用更加聪明隐蔽的方式付诸实施,他渐有所悟却恐为时已晚。破天荒头一次,夏树在心中祈求上天的垂青,诚挚之态犹如痴情者对错失初恋的追悔。

    或许是他的祈祷产生了作用,或许造物主的本意就只是给刚愎自用的德国人一个警告。在那轮鲜艳朝阳的照耀下,试验大队的高速鱼雷艇群返航而归,警报已然解除:驶经斯卡格拉克海峡的只是一艘前往瑞典的英国海军训练舰,舰上的新兵蛋子和他们的老式火炮不足以对德国海军构成任何威胁,德国驻英海军武官那边也传来确凿消息:英国本土舰队仍分散部署在几个主要港口,未见他们发动一场海上战役的明确迹象。

    夏树如释重负。

    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但至少人们挨过了最担心受怕的一段时光。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德国人一面广布水雷、加强海防,一面借外交和舆论途径释放德国海军无意挑战英国海洋霸权但也不惧任何挑战的信息。临近圣诞节和新年,这种随时面临打击的紧张气氛终于缓和下来。战斗警报降级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