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遮蔽了阳光。耳边传来的哀嚎声让布莱里安不敢转头,他知道,那一定是被德军骑兵砍中的同伴所发出的惨叫。

    冲过战壕的德国骑兵越来越多,但法**队的这条防线并没有完全崩溃,毕竟骑兵不是用来占领堑壕、迫降守军的。布莱里安因为自己刚刚的怯战行为而感到羞耻,但又觉得用刺刀抗击德军骑兵无异于自寻死路,便举着步枪想要像猎鸟一样射杀从头顶上方跃过的德国骑兵,开枪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等他装好子弹准备再尝试一次的时候,德国骑兵已经全数冲过堑壕,紧接着,他听到有人叫喊:“德国骑兵往我们的炮兵阵地去啦!”

    对困顿中的法军步兵而言,这真是一个糟糕至极的消息。只要敌人的骑兵近了身,炮兵部队基本上只有任人宰割的份。没有了野战炮兵,光靠这条孤零零的堑壕根本没希望挡住德军战车和步兵的攻击。

    在军官们的焦急呐喊声中,堑壕中的法军步兵纷纷起身重新投入战斗,他们有的继续朝前开火,有的调转枪口朝德国骑兵射击,此时可没有人理会所谓的不在背后开枪的骑士精神。

    布莱里安站起来先是往前看了看,没有德国骑兵阴在那里等着砍法国步兵的脑袋,但德军战车又近了不少,他们的机枪已经可以直接打到堑壕这边来了。紧接着,布莱里安转过身往后看,部分德国骑兵直奔小路后面的法军野战炮兵而去,余下的继续沿着大路向西推进。虽然不确定他们是否有明确的进攻目标,可是一想到德国骑兵在身后活动,布莱里安就感到无端的绝望——若是挡不住德军正面攻势而再度向后撤退,他们很可能在无可依托的地域遭到这些德军骑兵的突然袭击。

    按照进攻前的战斗部署,冯…布洛沃少尉和手下排编在了前去攻击法军野战炮兵的那一队德国骑兵当中。冲过法军步兵堑壕之后向前奔进了大约一公里,他已能清楚看到那条小路后面的法军大炮,以及围在大炮旁边的炮手们——这让他多少有些意外,在他的预想中,法军炮手这时候应该丢下大炮拼命逃跑才对,因为无论他们如何抵抗,最终都避免不了被德军骑兵践踏砍杀的结局。

    忌惮于榴霰弹的杀伤效果,每当前方闪现焰光的时候,布洛沃少尉心里总是为之一紧。纵使他自己没有被敌人的炮火击中,终会有并肩作战的同伴倒下,那种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的场面着实让他感到心悸。好在这支法军野战炮部队部署在了地势相对低洼的位置,当德军骑兵离开大路进入田野之后,法军炮弹就只能从他们头顶飞过。

    只听得领头的德国骑兵军官怒喝一声“杀啊”,紧跟其后的骑兵们越过小路,径直冲进了法军炮兵阵地。这个阵地俨然是临时设立的,看不到机步枪手掩护炮兵的阵地,也看不到防备对方炮兵炮火反制的掩蔽壕,马匹和弹药车就在炮位后方,看样子是准备随时撤离的,但法军炮手显然对德军骑兵的出现没有足够的防备。既然撤退工作无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干脆留下来搏命一击。

    等到凶悍的德国近卫骑兵冲到了跟前,法国炮手们终于丢下他们的大炮开始转身逃跑,但为时已晚,风一般席卷而至的德军骑兵们手起刀落,三两下就将百多名法军炮手送去了没有战争杀戮的天堂,然后驱使投降的法军炮兵将炮弹堆在大炮下方,点燃炸药,将这里所有的野战炮悉数摧毁。

    夷平法军炮兵阵地之后,德军骑兵们继续向法军纵深挺进。通过连续几天的空中侦察和情报分析,军团司令部已基本掌握了法军在这一带的部署,因为附近村镇和农田居多,缺少大片的林地,法军各级指挥部门、医疗机构乃至炮兵阵地都围绕城镇村落设置,这些将是德国近卫骑兵团下一步的攻击目标。

第329章 思忖() 
“德军骑兵!”

    在位于谢勒的法国第3集团军司令部,军官们突然听到窗外传来这样的叫喊声,刚开始还以为又是德国奸细搞的鬼,本想泰然处之,可是远处传来的激烈枪声让他们很快变得不淡定了,紧接着,敌情得到确认:一支三四百人的德军骑兵部队从北面袭来,他们迅速击破法军警卫部队的阻截,眼下正气势汹汹地冲杀过来!

    闻此噩耗,司令部的军官们连忙安排加利埃尼撤离,但被这位巴黎军事长官断然拒绝。65岁的加利埃尼从枪套里拔出他那支锃锃发亮的勒贝尔左轮手枪,带领司令部人员走出掩蔽所,跟普通步兵们一起参加战斗。或许在同僚们眼里,加利埃尼此举不顾大局,是逞英雄的不理智举动,而加利埃尼心里很清楚,马恩河会战同样让劳师征战的德**队伤了元气,他们匆匆进攻巴黎,图的是法军新败,军心不稳,部署不严,其实德军也是强弩之末,只是靠着德意志军人的纪律性以及重炮的数量优势才连续打了两场看似摧枯拉朽的胜仗,在这个异常关键的时刻,双方拼的已经不再是总体实力了,而是意志和决心的对抗。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谁就能够赢得这场会战乃至这场战争的胜利。

    有什么比将军们身先士卒更能够鼓舞士兵们的斗志?

    瓦砾遍地的城镇,步枪手们很容易在废墟中找到理想的射击位置,骑兵部队则很难在这样的地方施展威力。因此,德军骑兵们延续着他们一击即走的机动战术,他们扫过宽直的大路和地势开阔的田野,避开抵抗火力较为强烈的城镇中心,沿途攻击那些暴露在外的法军官兵。

    最惊险的时候,一队德国骑兵离法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所在位置七八十米,他们似乎注意到了法军将领们色彩鲜艳的红帽子,因而挥舞着战刀冲杀过来,但司令部的警卫人员连同周围的法军步兵们拼命抵抗,英勇顽强地击退了这些德军骑兵的进攻。

    战斗结束之后,幸存下来的法军官兵惊讶地发现,在小城谢勒西、北两面布防的警卫部队近乎全军覆没,阵亡者基本上是遭到敌方骑兵砍杀致死,战斗现场留下的残迹令人触目惊心。严酷的现实再一次证明,在没有大炮、机枪以及铁丝网的情况下,数量不占明显优势的步兵难以对抗敌方骑兵,这也意味着德军有机会在法军防线后方搅个天翻地覆!

    现如今,以维勒帕里西等村镇为战斗据点构筑的防线是法军保卫巴黎的最前沿,后面一道防线位于巴黎近郊的博比尼至蒙特勒伊和文森森林一带,两条防线之间相隔七八公里,交错、交通发达,而且地势平坦、村镇遍布,非常适合骑兵机动作战。眼前的危机暂时解除了,可是跟第4兵团的联络全面中断,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军官们成了一群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既不清楚前线战况,也不知道突破防线的德军骑兵究竟有多少,有人主张就地坚守,有的提议尽速撤向巴黎。这个时候,加利埃尼展现出了一名统帅应有的沉稳冷静,他令第3集团军司令部派出一连骑兵赶往维勒帕里西,搞清楚那里的战斗究竟打到什么份上了,然后跟后方的航空队指挥部打了一通电话,要求他们立即出动三分之一的作战飞机,对巴黎东部远郊展开空中搜索,目标是渗透进入法军防区的德国骑兵部队。

    在大巴黎的地界上,想要找到德国骑兵的行踪并不难,如何对付他们才是加利埃尼和他的军队真正面临的问题。用骑兵对付骑兵,这恐怕是法国人现在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经过了五十多天的一系列战斗,训练有素的法军骑兵部队折损过半,所以在霞飞手中,他们后期几乎不再用于大规模的集群式进攻,而是分散开来执行诸如侦察、袭击、警戒、巡逻等等辅助性的作战任务。退守巴黎的53个法国师当中,仅有4个是骑兵师,可投入作战的骑兵接近两万,这个数量并不算少,但整个大巴黎防线囊括了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防区,分摊下来每平方公里只能部署十几名骑兵。在巴黎会战打响之前,加利埃尼只给巴黎城防司令部留了一个骑兵师用于机动,余下的骑兵以营连为单位部署到各个防区。

    在德国第5、第6军团兵临莫城继而发动进攻之后,加利埃尼有意识地增强了巴黎东部的防御,列为战斗预备队的骑兵部队增加到了一个半师,包括1个胸甲骑兵团、1个龙骑兵团、2个马上追击兵团。胸甲骑兵团是传统的重骑兵部队,而后面两种骑兵团只是称谓不同,它们均为轻骑兵部队,士兵们接受的战斗训练以下马作战为主,相当于借助马匹实施机动的快速步兵。

    鉴于巴黎防线的其他三个方向所受威胁不大——从亚眠一路杀到巴黎北部远郊的那股德军奇兵自打在瓦兹河畔受挫之后,连续几天偃旗息鼓,看样子仍在积聚力量准备新的攻势,于是,加利埃尼急令第5胸甲骑兵团和第19龙骑兵团前出至博比尼和蒙特勒伊一带,并做好与德军重骑兵部队交战的准备。

    就在德军骑兵突袭谢勒不久,法国第9集团军派往维勒帕里西的一支增援部队,第19马上追击兵团,在行将抵达维勒帕里西时突然遭到德军步兵的阻击,这时候距离法军丢失二线阵地才仅仅过去了一刻多钟。

    习惯于下马作战的法军轻骑兵没能对德军尚未稳固的侧翼发动强袭,而是停下来跟德军步兵展开对射,几分钟过后,法军骑兵炮和轮架机枪加入战斗,形势一度对法军有利,但是好景不长,大批德军后援部队火速赶到,他们虽然没有带来海军战车和野战炮兵,却凭借兵员和机枪数量的巨大优势稳住了局面。经验丰富的德军步兵不急于发起反扑,他们就地挖掘射击掩体,使得对面的法军骑兵丧失了突破德军侧翼的机会,而在此期间,德军第5军团所属第10、第11兵团的四万多名步兵以密集队形通过了法军防线的破口,他们的到来将极大地支持由海军战车和步兵突击群组成的先遣部队向法军纵深推进。按照事先制订的作战计划,第5军团所属的轻战车部队和步兵尖刀已分兵两路,朝支撑法军防线的两个战术枢纽——利夫里…加尔冈和谢勒杀奔而去。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在瓦兹河畔的德军前沿阵地,一身轻装的夏树在用炮队镜观察对岸时,有感而发地引用了这句慷慨豪言。四天以前,德国陆海军战斗部队满怀信心地发起了渡河进攻,却不料遭到了法军空前强烈的阻击,阵亡和受伤人员超过了六千人,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河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如夏花般陨落。夏树虽未目睹惨烈的战况,通过战场遗迹仍能想象到那天的血腥场景。

    自凡尔登战役以来,无往不利的海军战车部队还从未在一场战斗中损毁半数参战车辆,法军阵地上的机关炮让他们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痛揍。现如今,对岸河滩还能看到几个焦黑扭曲的战车残骸,余下的早已被法军拖走,成了第一批落入协约国之手的战利品。

    当初征得德皇和小毛奇同意海军陆战部队投入西线战场时,定下的基调就是海军部队担当突袭巴黎的奇兵,迫使法军削弱在马恩河战线的部署,对巴黎的最终进攻仍以陆军部队为主力,海军部队继续负责佯攻。在亚眠战役打响之前,夏树曾设想过此战的最乐观前景,那就是法军在东北部的防守形同虚设,海军陆战部队就像是一根针扎破了气球,以极快的速度杀到巴黎城下。当巴黎唾手可得的时候,是该着眼军事战略攻入法国首都,还是立足政治战略等待陆军部队攻城,将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从战局的发展来看,夏树做出这样的设想似乎是庸人自扰,现如今,第5、第6军团集结几十万人马和数千火炮投入进攻,兵锋已至巴黎远郊,攻入巴黎指日可待,反观自己这边,第1陆战师元气大伤,克卢克军团调来的部队实力也很有限,海军战车仅得到少量的补充,能否突破法军的瓦兹河防线还是个很大的疑问。在不少军官看来,等友军击破巴黎防线再去分一杯羹似乎是顺应形势的明智之举,但陆军总参谋部命令这支陆海军联合部队尽快发起进攻,以便分担皇储军团在巴黎东面所受的阻力。

    当夏树回到距离前沿阵地不到两公里的前线联合指挥部,第1军团参战部队的陆军将领和第1陆战师的高级军官们在进攻的部署问题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克卢克的部属们主张全线渡河,让法国守军顾此失彼,胡蒂尔和他的参谋们主张集中兵力、重点突破。除了这些意见分歧,谁指挥谁的问题也让人困扰,陆军总参谋部授权胡蒂尔协调联合作战,但他的身份是海军部队将领,军阶还是陆军少将,而在抵达前线的克卢克部队中,有两名陆军中将和一名骑兵中将都比他更为资深。

第330章 微妙关系() 
战争时期,同一国家、同一阵营的全体军民理应一致对外,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激烈的内斗、内耗甚至比外部的敌人更具破坏性。要解决陆海军部队联合作战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夏树的皇室身份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使用不当还可能给他带来负面作用,所以他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姿态,但到了关键时刻,他又一如既往地站了出来。

    “……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7时整开始炮火压制,7时40分火力向后延伸,同时发射烟雾弹,8时整突击队渡河,9时整进攻部队全线渡河。对于这个时间表,大家是否有异议?”

    这里是瓦兹河前线的陆海军联合作战指挥部,坐在夏树面前的除了第1陆战师指挥官胡蒂尔将军外,还有德国第1军团参谋长冯…霍尔弗将军、第9骑兵师的冯…马特斯卡将军、第14步兵师的科瑟将军以及第40步兵师的海纳克将军。

    冯…霍尔弗将军以委婉的语气说道:“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凌晨发动进攻有比较多的好处。比如说,先遣部队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发起进攻,黑暗的掩护作用可不比烟幕弹差,敌人不容易摸准我们的部署,等到先遣部队在敌方防线打开了突破口,天差不多已经亮了,跟进部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增援到位,炮兵也可以找准敌人的兵力集结地域实施炮击。”

    夏树用同样委婉柔和的语气反驳说:“单就战术而言,凌晨发动进攻确实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我们这么想,我们的对手也会这样防备,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照明弹,而且天黑的时候,我们的炮手很难找准敌人的前线火力点。与其这样,不如索性在敌人早餐的饭点发动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言罢,夏树停顿片刻,跳过刚刚的问题继续阐述道:“要说陆战指挥能力,在座各位都是德**官中的佼佼者,放眼世界更是一流中的一流。综合各位提出的战术建议,我提议,8000人的先遣突击队一分为二,第2兵团挑选5000名经验最丰富的精英士兵组成主攻部队,第1陆战师选派3000名海军士兵组成策应部队。主动部队向对岸的10号阵地发动进攻,由15辆海军战车配合行动;策应部队对16号阵地发起攻击,由5辆海军战车支援。按照我个人的习惯,还有6辆战车作为预备队待命。大家是否有异议?”

    陆军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冯…霍尔弗、冯…马特斯卡、科瑟这三位中将没有吭声,其余人也就识趣地选择了沉默。

    “既然大家没有异议,德皇陛下和陆军参谋长毛奇将军也同意由我们全权负责这次进攻行动,作战方案就这样敲定下来,进攻时间定于明日。”夏树抬起手看了看表,“从现在算起,我们还有20个小时做最后的准备。”

    这时候,资历相对较浅但指挥能力十分出色的海纳克将军开口道:“殿下是否考虑过……目前皇储的部队已攻破巴黎最外围的两道防线,法军部队正在向巴黎市区溃退,也许不出20个小时——或是比20个小时稍长一些,我们对面的法**队就自行撤退了,我们有没有必要以成千上万的士兵为代价发起这样一次进攻?”

    夏树扫视众人,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有必要!”

    寥寥几个音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如果对面的法**队正在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我们为什么不用进攻打垮他们,而让他们撤往巴黎继续抵抗。假若我们不在这里歼灭他们,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在其他地方阻击我们的其他部队,到时候照样会有德**人受伤牺牲。再者,巴黎很可能是德法之战的终点,难道各位想要带着被敌人阻挡在巴黎城外的遗憾结束征程?不,当然不,为了战争大局,也为了我们不曾动摇的军人信念,我们都要发动这次进攻,要打垮法军的防守!”

    停止进攻的几天时间里,沿着铁路线运抵瓦兹河畔的德军部队增加到了9万多人,而根据空中侦察报告,对岸的法**队最多不超过3万人,双方之间的兵力差距十分悬殊。德军能够得到海军航空队和部分陆军飞行器的支援,而这里很少能够看到法军飞机的踪影;德军拥有野战炮、轻重榴弹炮以及一批射程远、威力大的列车炮,法**队只有野战炮和机关炮,双方炮兵的火力输出绝对不在一个档次;德军几乎没有后顾之忧,法军官兵时刻关注着巴黎东面的战况,形势的不断恶化让他们人心惶惶。

    从亚眠一路走来,血腥残酷的战斗使得第1陆战师这样一支没打过仗的菜鸟部队得到了成长,尽管跟德国陆军那些载满荣誉、敢打敢拼的老牌部队还有差距,但好比是一柄开了刃、喝过血的剑,气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作战方案在联合指挥部获得通过之前,先遣突击部队的甄选就已经开始。和以往一样,这种甄选建立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且是以班为基本单位提交申请,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班的士兵全部自愿加入突击部队,这个班才有进入甄选的资格。因为不是每一名士兵都无惧生死,班长们必须做通所有部属的工作才能达到这一基本要求,而在甄选阶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原则,如果一整个排的全体官兵都自愿加入突击部队,这个排获选的优先级别将高于单个步兵班。

    承袭普鲁士的军事传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事氛围非常浓厚,成长在帝国光辉下的青年多以从军为荣,崇尚勇武,渴求功勋,因而在第1陆战师,募集3000名突击队员的工作非常顺利,突击部队争分夺秒地展开了编练演习,以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