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战结束后,德军迅速肃清了沃格岛的英军残余部队,至此整个法罗群岛仅有两座岛屿处于英军的控制之下,也即苏德岛和桑岛。面积更小的桑岛距离托尔斯港仅有20公里,易受德国海军的封锁,部署于此的英军部队处境要比苏德岛的同伴艰难得多,兵力也要单薄许多,因而不足为虑。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两栖作战中,苏德岛必是双方重点争夺的主战场。

    英军在苏德岛登陆已有近一个星期,确切的登陆人数德军战区司令部不得而知,夏树的参谋幕僚们根据各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个数字应该在五千到一万人之间,最多不超过一万两千人。五千跟一万相差了一倍,而且还都只是估计值,在夺回苏德岛的两栖作战行动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情况下,夏树觉得非常有必要搞清楚英军在岛上的防御部署,以免出现之前的策略性失误,让数以千计的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白白送死。

    在苏德岛上,适合两栖部队展开登陆作战的岸滩大大小小共有12处,而面积相仿的沃格岛仅有4处,这样的地理条件似乎有利于进攻一方,但这些岸滩同样为英军登岛部队获得补给提供了便利,毕竟德国海军在法罗群岛的作战力量还不足以昼夜封锁苏德岛的漫长海岸线。透过望远镜,夏树看到苏德岛北部的两处岸滩后面挖有交错的堑壕和疑似炮兵阵地的工事,以这些防御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就算把“德弗林格”、“塞德利茨”、“威斯特伐利亚”这三艘德国主力舰所剩的弹药全部砸在这里,也不足以替登陆部队扫清全部障碍。很显然,这里的英军指挥官比率部登陆沃格岛的同僚更加聪明,而且汲取了西线堑壕战的有益经。德军想要在这里登岸立足,恐怕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夏树搭乘的这架容克…3c越过海岸线继续向南飞行,突然间,离岛屿北端大约两公里的洼地里焰光闪闪,硝烟团团,数发炮弹腾空而起,纷纷在五六百米的空中爆炸。夏树和他的飞行员可没有大白天欣赏烟花的心情,他们连忙操纵飞机偏转航向,匆匆避开英军的这处防空炮阵地。安全之后,飞行员转头说:“这是常有的情况。英国人从没打中过我们,我们也没有朝他们扔过炸弹,大家相安无事。”夏树没有答话,双方之所以相安无事,既是因为英国人的高射炮打得不准,而且延时引信的设定存在很大的问题,也是因为前一阶段德国海军航空兵的重点目标是英军舰艇,从托尔斯港起飞的容克…3c若是搭载炸弹,肯定会优先攻击航行在附近海面或是在岛上港口停泊的舰船。在被德国海军击败之后,英国舰队已经完全撤出了法罗群岛海域,为数不多的舰船也只敢在夜间活动,接下来,德国飞机的轰炸目标必然转到登岛英军身上。

    飞机沿着苏德岛的西海岸飞行,没过多久,一艘搁浅战舰的残骸出现在夏树的视线当中。它是英国海军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非洲”号,第二次法罗群岛海战期间的英国舰队代理旗舰。在那场海战的最后阶段,它被“德弗林格”号的齐射炮火接连命中,舰体千疮百孔,全舰燃起大火,眼看这艘战舰失去了撤回本土的机会,卡尔索普率领幸存舰员驾舰冲向苏德岛,能够在此搁浅,也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交战当夜,德国舰队忌惮于归航补充弹药的英国高速鱼雷艇,取胜之后果断返航。直到次日,德军侦察机发现坐沉苏德岛西岸的“非洲”号,而且观察到英军人员正从舰上卸下武器弹药。“德弗林格”号和“塞德利茨”号匆匆赶来,以远程炮火彻底摧毁了这艘老式战列舰,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舰员以及舰炮、炮弹转移上岛,守军力量由此得到了增强。慑于德国战巡的航速和火力,英国海军基本上只在夜间向苏德岛运送兵员物资,但当夏树搭乘的侦察机飞过岛屿最南端的峡湾时,那里却赫然停泊着两艘潜艇,岸边聚集了不少英军,甚至还有两辆卡车在等待装货,岛上英军的机动能力显然也是进攻者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不等夏树观察清楚情况,靠近港口的英军炮兵便狂躁地开火了。由常规火炮改装而成的高射炮徒有声势,反而是小口径机关炮和机关枪颇具威胁,夏树的飞行员连忙拉高,继而沿着苏德岛东海岸向北飞行。这一侧,岛屿岸线蜿蜒崎岖、峡湾众多,最大的一条峡湾,南北两岸拥有五六公里长的平缓海滩,而且峡湾内部水宽浪徐,非常适合登陆舰船活动。不过,德军飞机之前的侦察就发现英军在峡湾口附近构筑了炮兵阵地,只要在这里部署十几门普通野战炮就足以控制整个峡湾,而炮兵阵地的位置又非常巧妙地选定在了高耸的海崖后方,德国战舰就算抵近海岸也难以扫除这一障碍。环绕苏德岛飞了一整圈,夏树觉得一万两千人的估计还是过于保守了。光看岛上的各处防御工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无到有,点面兼顾,首先要有充足的人手,还得有不辞辛劳、连续工作的精神,看来运送上岛的英军部队人数不少,而且大部分是正规的精锐部队。除了直接登岛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岛上的作战力量还应包一些战沉舰艇上的幸存舰员。在第二次法罗群岛海战中,英国海军总共损失了战列巡洋舰一艘、前无畏舰三艘,轻巡洋舰以下的轻型舰艇十数艘,除了少数弹药库殉爆的战舰,其余战沉舰艇的伤亡率应在四成以下,粗略算来,大约有三四千名舰员被随行舰艇救起,即便只有一半人在苏德岛暂留,也是一支相当可观的生力军。。

第123章 板砖思维() 
在正牌飞行员的操控下,夏树乘坐的容克…3c型水上侦察机径直飞回了托尔斯港。这座北方海港此时停泊了两艘庞然大物,希佩尔的旗舰“德弗林格”号和丰克舰队留下来的“威斯特伐利亚”号。前者独自停靠在防波堤内侧的码头旁,巍峨的舰体高出防波堤一截,两百多米长的舰体占到了防波堤的将近三分之一,沿中轴布置的四座双联装主炮塔非常醒目,舰员们三三两两地分散在甲板各处,或坐或躺,惬意地享受着暖阳;后者停靠在左侧的内港码头,它的舰身长度只有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的三分之二,宽度略窄,因而显得敦实浑厚,四座三联装主炮各自指向不同的方向,炮塔旁的甲板上堆放了大量的空弹筒,舰体、舰桥、烟囱等部位的弹孔弹洞依然清晰可见,一些舰员和技术人员正用气焊设备对战斗中的受损部位进行切割修补。

    飞机在水面降落,凭借自身动力靠上码头。夏树爬出座舱,轻巧一跃,稳稳站在了码头上,刚摘下皮帽,他的参谋副官冈瑟…吕特晏斯便快步迎上前来。

    “这是半个小时前收到的密码电报,从海军办公厅发来的。”

    “海军办公厅?”夏树摘去手套,很是好奇地从对方手里接过电报纸。

    吕特晏斯静静站在旁边,一语不发地看着夏树。

    “海因里希亲王殿下将代表德国皇室前来慰劳将士。”夏树这句话是陈述句的语法。

    “是的,长官。”吕特晏斯谨遵夏树的吩咐,称呼他“长官”而不是“殿下”。在等级森严、阶级观念深刻的德意志帝国,称呼的变化不足以改变皇室特权存在于各个领域的现实状况,夏树所做不过是让吕特晏斯看淡身份的差距,以他的潜能,只要保持谦逊、勤奋、务实的态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告诉布里格少校,请他按照海军元帅的规格准备好迎接事宜,至于住宿,就请伯尔兹上校再给我们腾一间军官住舱吧!把我现在的住舱整理一下,让给亲王殿下。”夏树略作思考然后说到。

    “是,长官。”吕特晏斯应话。接下来,两人一同朝战区司令部走去。海战结束之后,战区司令部从山坡上的掩体工事搬回到了港口。那里原是一栋独立仓库,储存在这里的食品被德国海军买下,转而分发给因为战火流离失所的当地居民,仓库正好空了出来,添置桌椅、暖炉,稍加布置就成了夏树的新办公场所。不过,这里的夜晚天寒地冻,仓库的构造很不保暖,夏树和他的军官们一到晚上就会转移到老式战列舰“布伦瑞克”号,舰上的军官住舱可要比岸上暖和。

    “长官似乎对‘布伦瑞克’号有特别的好感。”吕特晏斯侧头看了看夏树,眼神中蕴含钦佩之情,却又不像是普通官兵犹如敬仰神一样的顶礼膜拜。外人看到的往往只是胜利者的荣耀光环,也只有参谋助手这样的身边人才会清楚,所谓的神鬼之谋,其实是建立在收集大量情报并加以分析推理的基础之上,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无外乎是缜密的思维、细腻的心思、敏锐的判断与敢于打破常规的冒险精神结合在了一个人身上。

    “嗯,虽然没有在上面服过役,但我供职的第一艘战列舰‘阿尔萨斯’号跟它是同级舰,舱室布局基本上是一模一样。想起当年的经历,确实很有亲切感。”夏树温缓地说着,然后转头朝吕特晏斯咧嘴一笑:“当年亲王殿下的舰队司令旗就是在‘布伦瑞克’号升起的。”

    吕特晏斯点头道:“噢,听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亲王殿下曾是德国战列舰队的司令官,但我一直以为他是在‘德意志’号上升起的舰队司令旗。”

    “‘德意志’号的服役是在亲王殿下被任命为战列舰队司令之后,中间有三个月,‘布伦瑞克’号是舰队旗舰。”夏树轻描淡写地解释着。就年龄而言,约阿希姆王子比吕特晏斯还小一岁,论绝对智商,吕特晏斯可能还稍胜一筹,但出身的巨大差异使得他们的人生道路相去甚远。夏树以皇室成员的身份步入军界,初始平台就要比吕特晏斯这样的平民高得多,当吕特晏斯还在以见习军官的身份积累见识和阅历时,夏树已经获得了“霍亨索伦天才”的赞誉,而且成为了“阿尔萨斯”号这样一艘主力舰的作战参谋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句问话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原来如此啊!”吕特晏斯朝夏树微微一笑,这简单的回答、自然的表情让夏树觉得像是在跟朋友对话。在权欲的上流阶层,最难能可贵的是纯粹的友情;行伍之中,出生入死的兄弟易得,白开水一样平淡的友谊可就有些稀罕了。

    算起来,吕特晏斯给自己当参谋助手已有一年多时间。在旁人看来,能够成为显赫人物的副官是相当幸运的事情,这几乎意味着他不需要像普通同僚那样一步步往上爬,只需要跟上位者搞好关系就能够得到平步青云的机会。可是,吕特晏斯有着大多数德**人的清风傲骨,他不屑谄媚,不委曲求全,谦逊好学,才思敏捷,在军事指挥方面有着令人赞叹的天赋。随着阅历的积累、眼界的提升,吕特晏斯开始真正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他在作战策略方面的见解越来越有深度,常常发现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问题——这可说是夏树当前最为看重的一点。

    眼看着到战区司令部还有一两分钟路程,夏树对吕特晏斯说:“之前的作战决策有些冒失,所以导致丰克舰队遭受重创,按说接下来的部署应该以稳妥为主,但是要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夺回英**队占领的那两座岛屿,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速战速决……东方有句名言说,哪怕对手功夫很高,一板砖过去也要直接撂倒。”

    吕特晏斯显然不太理解这句东方“民言”的内涵。

    夏树继而解释说:“战场上的许多细节是无法准确预料的,所以有时候宁愿在战术层面粗糙一些,只要确定战略部署是对路的,就果断投入兵力。不过,这种打法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的,要是碰上了布局缜密、准备充分的对手就麻烦了。”

    吕特晏斯想了想:“听长官的意思,英**队在苏德岛的部署看起来很严密,其实只是虚张声势?”

    夏树却摇摇头:“苏德岛是英军挽救北方战局的最后一个据点,也许他们目前在岛上的兵力还不够强,火炮也不够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野战工事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英国人还在拼命加固。除非我们能够完全封锁这座岛屿,否则等我们有更充分的准备和部署时,英军的防御准备也变得更强了,我担心到时候不是伤亡多寡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登陆进攻有可能招致失败的问题。”

    “在一座孤岛上投入大量兵力和装备,以英国目前的状况,这需要有极大的决心。”吕特晏斯分析说。

    有关英国准备退出战争的传闻早已不是新鲜事,夏树的担心源自于二战历史上的马耳他战役,最初的时候,岛上的防御是相对薄弱的,最多以等同克里特岛战役的代价就能够拿下,但意大利人心疼他们的战舰,元首担心空降兵再遭沉重损失,以致错过了最佳时机,日后付出的代价更甚。两人一前一后的走进战区司令部,另一名参谋军官当即上前报告,带着两艘轻舰艇前去接应运兵船只的“布伦瑞克”号已经与运送第2海军陆战旅第二批作战部队的船队会合,三个小时后就能够抵达托尔斯港。正在桑岛附近海域巡航的“塞德利茨”号暂未发现英国舰船,如无意外的话,它将在黄昏时分炮击桑岛西端的英军阵地,然后返回托尔斯港——忙碌的托尔斯港俨然成为了德军在法罗群岛的战略枢纽。事实上,整个法罗群岛也只有这么一座设施较为完备的海港。算上新一批运抵法罗群岛的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仅在托尔斯港集结的德军作战部队就已经有八千之众,而沃格岛上还有五千多名疲倦而又振奋的胜利之师,尽管最先登陆法罗群岛的武装舰员以及受伤官兵正陆续运返本土,战区司令部可以调动用来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精锐部队仍有万余,相当于一个完整的海军陆战旅,而运抵法罗群岛的作战物资也足够这些士兵打一场大仗,目前最缺的应该是运送士兵登岸的登陆舰艇。轻型舰艇、小型船只以及皮艇、舢板虽可应急,却不适合存在激烈对抗的登陆行动,而在弗兰德斯登陆行动中首次投入实战运用的登陆舰、登陆艇因为吨位较小,难以跨越数百海里航程远赴法罗群岛,必须经由驳船、货轮搭载转运,这项计划业已启动,但要凑够登陆舰艇,顺利的话也还需半月时间,而根据海军办公厅发来的电报内容,德皇威廉二世的胞弟——约阿希姆王子的亲叔叔——海军元帅海因里希亲王,当天搭乘无畏舰“腓特烈大帝”号从基尔港启程,两日之后方可抵达托尔斯港。。

第124章 跳岛的勇气() 
午后的暖阳下,以夏树为首的一干德国海军将领和参谋军官围坐在铺着白色餐布的野餐桌旁,他们面前放着不锈钢质地的茶壶、咖啡壶以及烟灰缸,几个藤编的盘子里分别码着苹果和坚果,气氛似乎很轻松,但每个人在思考和阐述意见时都显得非常认真。

    “诸位,以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我们确定要绕过桑岛直接进攻苏德岛,最好不在桑岛发动佯攻,因为英国人可能觉得我们有野心同时夺取桑岛和苏德岛,一旦桑岛战斗打响,他们就会在苏德岛采取严密的战斗戒备,从而使我们在真正的作战方向失去了进攻突然性。”

    说话的这名军官看起来三十六七岁,平顶的短檐军帽搁在桌上,露出一头精神抖擞的金色短发,身上披着一件配发给海军校官的长风衣,神气的武装带上别着鲁格手枪的专用枪套。

    坐在他右手边的军官,外套挂在椅肩上,直接穿着海军款式的校官便装,这身原野灰色的军服采用流行的收腰和顿领设计,衬托出军人的干练气质和不凡气度。他的蓝色领章带有金色的纽扣,领口系着一枚三等军功勋章,胸前佩戴着一枚三等红鹰勋章和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名军官一边抽着迷你雪茄一边说:“我个人非常赞同魏斯曼上校的意见,真要决心打这一仗,关键是出其不意。我相信,只要能把两千名步兵和三四辆战车送上岸滩,再以舰炮提供支援,一定能够在苏德岛站稳脚跟,接下来依托稳固的滩头阵地迅速增兵,第二天就能让苏德岛之战见分晓——我们不必歼灭岛上的所有英军,只要打败他们,同时截断他们的海上退路,让他们看不到逃走的希望,就能迫使他们投降。”

    在座众人当中,年纪最大的是一位胡须修成上翘造型、神态威严而且有板有眼的海军中将,他的领章和袖口饰面是鲜艳的红色,肩章上是金色的花饰,领口和左胸整齐佩戴着将近十枚勋章、奖章,足见他的资历和功勋是多么的出众。

    “先生们,战场上的事情永远比作战案本里的复杂,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成百上千名士兵的性命。当然了,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绕过桑岛攻击苏德岛,越是大胆的设想,越需要谨慎地考虑细节、谋划步骤,而且,敌人未必会按我们预想的路线行事。万一敌人的策略是白天死守阵地,夜间疯狂反扑呢?”

    听了老将的阐述,夏树开口道:“梅恩将军说得没错,我们的敌人是有自主思想的,他们的反应可能符合我们的预期,也可能做出我们意料不到的事情来。说到底,我们眼下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抢在敌人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之前发起强攻,最好就在这两天动手;要么长期围困,不断实施炮击、轰炸,逐渐瓦解岛上英军的士气。前一条路基本上是一劳永逸地消除敌人对我们的威胁,可以将部署在法罗群岛的主要兵力调往爱尔兰,但这样做存在失败的风险,伤亡预计在四千人以上。后一条路基本没有失败的风险,而且可以牵制敌人的战略部署,吸引敌人不断投入有生力量,最终将他们一网打尽。”

    “如果让我选,我还是倾向于殿下所说的后一条路,以绝对的把握赢得胜利,而以殿下的风格,定然倾向于前一条路,这固然冒险,但取胜所得到的战略价值是非常可观的。”老将显然没有因为对方是皇室成员而盲目跟从,但他的口气不温不火,说话的方式也很有技巧,丝毫不让人觉得有驳斥非难之意。

    夏树给自己续了半杯咖啡,语气婉转地说:“可我只有五成把握。”

    这意味着胜负对开,运气稍差的话,跳过桑岛直接攻击苏德岛的作战行动便可能招致失败。

    桌旁这些原本跃跃欲试的军官们,听到这里都不做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