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面之前,夏树已经从派驻戈尔韦的德军联络官那里收到了皮尔斯转来的密讯,爱尔兰共和兄弟会高层急匆匆宣布建立爱尔兰共和国,必然是出于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考虑,但是很显然,爱尔兰独立武装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们保持着利益上的一致。

    “这位是爱尔兰团结会的全权代表泰勒先生,这位是爱尔兰自由军的最高指挥官赫斯顿上校。”皮尔斯将这两个陌生面孔介绍给夏树认识。

    简单的寒暄之后,夏树带着他们从寒风萧瑟的甲板走进温暖的舰舱,但没有去舰尾的军官会议室,而是在军官餐厅一起喝了杯咖啡。

    “虽然我们不仇视民主共和体制,但是诸位也都知道,德意志帝国的盟友都是君主制国家。一旦战争结束,我们将会停止对盟友以外的国家提供直接军事援助,这是惯例。”

    夏树的语气不温不火,可是话语的内容却不失为**裸的威胁。

    面前三人皆沉默不语。

    “不瞒各位说,在来之前,我已经为爱尔兰的未来发展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经济方面,前十年我们将每年从德国获得一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五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这些资金将用来修复战争中受到破坏的港口设施、工厂船坞、学校教堂等等,并且保证每一个爱尔兰人都能够吃饱穿暖。军事方面,我将用个人名下的产业与德国政fu交换武器装备用于充实国防,这其中包括一批德国现役舰艇,爱尔兰将拥有自己的舰队和航空部队,并将逐步建立完整的军工体系。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对爱尔兰的统一和团结最为有利,国王和议会共同管理国家,政fu实行内阁制,由君主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宗教方面,爱尔兰的天主教人口居多,而我个人也将皈依天主教,但信奉新教的民众不应被排斥和敌视,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应该永久休战、团结友爱。”

    用英语流利地讲完这些,夏树静静地喝着咖啡,等眼前这三个人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

    “我个人非常支持爱尔兰采取传统的君主制,正如殿下所说,这是目前对爱尔兰人最有利的选择,殿下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谋必定让爱尔兰在独立后迅速获得稳定发展的环境。”爱尔兰团结会的全权代表虽然作出了近乎逢迎的表态,但他这句话显然留了半截没说——他个人的意愿并不能代表一切。

    爱尔兰自由军的指挥官是个敦实而粗犷的中年人,他高声说道:“在科克成立临时政fu,宣布建立爱尔兰共和国,这些都是共和兄弟会自作主张的决定,从未征求过其他参加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党派意见,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他们的行为都是无效的。是建立爱尔兰王国还是爱尔兰共和国,至少要由全部党派***决定,或者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嗓门大不代表实力强,爱尔兰自由军只是有个响亮的名头,其规模不及爱尔兰志愿军的十分之一,影响力仅限于戈尔韦郡西部和中北部,并与爱尔兰志愿军共同控制戈尔韦港这个重要的出海口。有德国皇室以及德国海军作为后盾,夏树并不在乎爱尔兰团结会和爱尔兰自由军的强弱,在共和兄弟会的主流领袖们断然宣布建立爱尔兰共和国的情况下,他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合理介入的支点。皮尔斯为他带来的恰恰就是这个撬动局势的支点。。

第140章 曲线策略() 
英国海军接连败于海战,英国陆军在西线战场牛入泥潭,英国的经济、工业因德国的海上封锁受到重创,英国的国际声望也一落千丈,可病怏怏的狮子对付一头绵羊还是绰绰有余的。 品 文 吧正因为英国在爱尔兰的军事力量还很强大,夏树和他的爱尔兰盟友们决定采取明智的迂回策略,新一批运抵爱尔兰的德军部队及作战装备全数在戈尔韦港登岸。紧接着,夏树给爱尔兰的德国远征军指挥官威廉…格里恩茨将军传去密信,要求他以集结兵力夺取利默里克为由,尽速从爱尔兰各地抽回德军作战部队。

    历史上,动辄数月的战役屡见不鲜。利默里克战役从1914年11月下旬拉开帷幕,期间德爱联军一度对利默里克港形成包围,随着英国陆军新编第4师和加拿大第3步兵师的抵达,联军被迫后撤,并在利默里克以南阻挡住了英联邦军队的反击。进入12月之后,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倾力投入法罗群岛战役,派往爱尔兰的兵力只有小幅度的增加,而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爱尔兰独立武装也不愿意在利默里克集结重兵,双方由此进入拉锯战。按照德国海军的原定计划,夏树随行的这一批德军部队将在距离戈尔韦百余公里的香农湾南岸登陆,配合在此作战的联军部队发动攻势,德国远征舰队的战斗舰艇也将溯流而上,策应联军再次进攻利默里克港。

    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戈尔韦登陆的八千多名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并不急于奔赴前线,而是不慌不忙地安营扎寨,休整待命。抱夏树大腿的爱尔兰团结会和爱尔兰自由军拉立即得到了奖赏——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装上了他们的卡车,团结会和自由军的武装人员“一夜暴富”,不足万人的部队配发了200支左轮手枪、100支麦德森轻机枪以及20挺马克沁重机枪,而且弹药充足、辅助装备齐全,不起眼的杂牌军摇身一变,立马成为武装到了牙齿的精锐之师。

    得到梦寐以求的武器、弹药、粮饷之后,热血沸腾的团结会和自由军战士却没有被派往战场,而是在德军官兵的教导下进行日复一日的作战训练,一些接受过文化教育的爱尔兰战士还被选去学习火炮操作,编属团结会和自由军的炮兵联队很快组建起来……

    在爱尔兰武装的实际控制区,所有的德军海军陆战部队都毫不犹豫地执行了格里恩茨将军的命令,尽管爱尔兰战士们被告知德军的撤离是为了集中力量进攻利默里克,但有关德军撤离真相的消息很快在战士们中间传播开了:德国人支援爱尔兰独立的条件是让他们的小王子约阿希姆登上爱尔兰王位!

    由于德**队没有大张旗鼓地撤离前线,英**队直到月底之前都没有大的动作,而据英军控制区的情报人员刺探到的消息,这段时间有不少英军部队登船离开爱尔兰,看样子是返回不列颠本岛增强防御力量,似乎德**队将在英格兰南部和苏格兰北部登陆的传言已经让英**民人心惶惶了。

    面对德**队釜底抽薪的举动,在科克港指点江山的爱尔兰共和国首脑们是又恼又惧。现在,他们虽然断了德国人摘取爱尔兰独立战争胜果的捷径,却把自己推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没有了德国人的炮兵和突击尖兵,爱尔兰独立武装的攻坚能力被削弱了一大半,但事已至此,登上权力宝座的共和兄弟会头目们无路可退,他们将爱尔兰南方诸郡的主力部队集结一处,意图重新攻取早先落入英军之手的都柏林。

    自中世纪以来,都柏林一直是爱尔兰的首府,同时也是爱尔兰岛最大和最富有活力的城市。爱尔兰独立战争至今,双方军队已围绕都柏林展开多次较量,规模较大的会战就有两次,德国和爱尔兰联军曾短暂地占领过都柏林,但由于都柏林附近海域完全处于英国海军的控制之下,联军很快就被英联邦军队击退,而这场败仗也让所有支持独立的爱尔兰人萌生挫败感。在爱尔兰人的心目中,十个科克也抵不上一个都柏林。

    2月初,第三次都柏林会战打响。由于没有了德军的支援,投入进攻的爱尔兰将士大多感到信心缺乏,好在英国海军主力已遭歼灭,余下的战斗舰艇正在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全力御敌,来自海面的炮火压制要少很多,而且情报显示驻守都柏林的英军部队不足万人,爱尔兰独立武装几乎拥有以十对一的优势。

    战斗伊始,爱尔兰志愿军的精锐部队兵分三路,在短促炮击之后向英军在都柏林外围的防线据点发起了进攻。往日的耳濡目染,爱尔兰武装已将德**队擅长的步兵突击战术学了个七八分,这让他们在对付防御实力较弱的英军时手到擒来。只用了一天时间,爱尔兰武装就切断了都柏林与外界的陆上联系,并突破英军外围防线,兵临都柏林城下。

    是夜,部分都柏林民众多处纵火,袭扰英军。城外的爱尔兰武装以为时机成熟,遂从西、南两个方向发动攻城战。都柏林的古城墙早已经失去了军事意义,但在这一晚,矗立在城区的断壁残垣却见证了一场触目惊心的血战。

    在1914年的西线战场,德军的机枪部队曾创下一个上午射杀了两万多名法军士兵的骇人纪录,深受进攻主义荼毒的法**官们看到前面的部队攻不上去却不知变通,硬是驱使一批又一批步兵顶着德国人的机枪火力往前冲。在隔海相望的都柏林,相似的一幕就此载入人类战史:英军在岔路口、高地以及坚固建筑部署了六十多挺机枪,每一挺机枪都配备了十到十二人的机枪组,储备了大量的弹药,而且机枪阵地附近都是训练有素的步枪手。这一晚的月光也成了英联邦军队的“杀人帮凶”,在给爱尔兰战士们照亮前路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将他们引入了死神的怀抱。

    这一晚,爱尔兰人的攻城战持续了4个小时,从晚上11时许打到了凌晨3点多。几乎每一个投入进攻的爱尔兰战士都自信满满地以为自己将在都柏林港口迎接新一天的日出,可是他们的梦想却被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甚至一些爱尔兰人砸的粉碎。

    血肉之躯如何敌得过密集弹雨?

    付出6000多人阵亡、8000多人负伤的惨重代价之后,爱尔兰武装的疯狂进攻终于在天明时分戛然而止,遍布田野、道路、河渠的尸骸让所有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接下来的一整天,爱尔兰人的救护队和收尸队几乎没有一刻消停。防守都柏林的英联邦军队在夜间的战斗中也有不小的损失,但是他们的伤亡跟爱尔兰人比起来就要轻微得多,无论是扣扳机扣到麻木的机枪手,还是重复装填到了忘我境界的步枪手,白天的时候都没有再发一枪,而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看着对手将垂死的伤者和僵硬的死尸运走。

    接下来的几天,爱尔兰独立武装调整战术,以稳步进攻、阵地渗透逐步压缩、瓦解英军防线。爱尔兰志愿军的精锐部队,装备水平本来就跟英联邦军队相差无几,战斗经验还比后者丰富一些,一旦抛开了浮躁心态,放下了心理负担,往往能够打出漂亮的配合。那些曾让无数爱尔兰战士横尸于前的山丘、城堡、屋舍、林地,渐渐成了英联邦士兵的葬身之所,战场形势悄然发生着变化,照此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爱尔兰人就能触及到他们渴望的胜利。

    就在这时,两艘老迈的英国战列舰在几艘驱逐舰和鱼雷艇的簇拥下驶入都柏林港,它们就如同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头,吃力地挥舞着生锈的铁剑,看起来滑稽可笑,却让既缺少火炮又不懂得运用火炮的爱尔兰独立武装无可奈何。

    紧跟着,大批英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乘船跨过威尔士利恩半岛与都柏林之间宽仅一百公里的海面。接舷跳帮作战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些陆战队员不再是海上蛟龙,但在沿海陆地,他们势如猛虎,锐不可当。在这支生力军的反击下,爱尔兰独立武装节节败退,派往都柏林以北封锁陆路的数千战士反过来受到了英军的包围……就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抵达都柏林的第二天,德国…爱尔兰联军向利默里克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它是芒斯特行省的首府,是爱尔兰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是香农河上的重要枢纽,若能拔除这个钉子,英国的军事力量将被彻底逐出爱尔兰西部,分割爱尔兰独立武装的最大陆上界限不复存在,英国在爱尔兰的战略形势将变得更加不利。战斗打响的第一个上午,两艘德国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便在多艘扫雷艇和鱼雷艇的直接掩护下强行突入香农河下游水域,将长期盘踞于此的的两艘英国防护巡洋舰轰成了渣滓,然后逆流而上,一边扫清隐藏在河湾中的英国鱼雷艇,一边沿途炮击英军阵地,策应地面部队向利默里克稳步推进。。

第141章 故人往事() 
恩尼斯是香农河下游北岸的一座小城,离利默里克港仅30公里。 品 文 吧利默里克战役打响后不久,从戈尔韦郡南下的德…爱联军便在德国战舰的炮火支援下攻占此地。

    利默里克傍水临海,夏树大可在战舰上指挥作战,但随着军事政治策略的变化,他有必要从幕后走向前台,用百战百胜的耀眼光芒和大智慧、大魄力的领袖气质不断掳获人心。在这之前,德**官在联军指挥部总是担任副职或挂高级顾问头衔,而这一次,夏树亲自挂帅,担任德…爱联军司令部总指挥,在香农河南岸指挥联军部队的德国海军将领威廉…格里恩茨任司令部参谋长,爱尔兰团结会和爱尔兰自由军各有一名高级军官在司令部担任副总指挥,在爱尔兰独立战争中担当主力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以及爱尔兰志愿军则被排除在外,戈尔韦一派与科克一派分立争权的态势只差公开宣布而已……

    “殿下,英国人明确拒绝了我们的劝降要求,他们的指挥官皇家海军上将希尔公爵说,他的部队没有投降的传统。嗬……这位固执的老贵族记性真差,两个多月之前,他手下有好几支连队都在被我们包围的情况下选择缴械保命,而这些战俘迄今仍被扣押在德国,虽然暂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没有性命之虞。”

    听了手下人的汇报,夏树的反应出奇的平静。现如今,由戈尔韦郡南下进攻利默里克的这一路联军有近两万兵力,在格里恩茨将军的指挥下从南部进攻利默里克的联军部队也有两万人左右。这四万联军当中,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就占到了近一半,而驻守利默里克的英军部队因兵力调动的关系,目前仅八千人左右,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加之两路联军已对利默里克形成包围之势,德国战舰也已进入香农河下游水域,两艘战力一流的装甲巡洋舰抵达克莱尔河湾,舰上的210毫米主炮可直接轰击利默里克港,投降或撤退已然成为这股英军避免覆灭的必然之选。

    良久,夏树开口道:“我与希尔公爵也算故人,曾以为我们有朝一日会在海上交手,没想到我们之间的战斗会在陆地上展开。”

    夏树与希尔家族的纠葛当年可曾轰动一时,虽然没有登上报纸媒体,在上流社会是无人不知,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而派去向英国传达劝降之意的这名德国少校,显然没有因为钻研军事学问而忽略了外界的花边新闻、小道消息。所以之前提及希尔公爵,他稍有轻蔑之意,但措辞还算得体,否则的话,大概会以“老家伙”这类蔑称冠之。

    “呃……你亲眼见到公爵本人了?”夏树问。

    少校答道:“是的,殿下。这位希尔公爵除了看起来有些疲惫之外,身体和精神状况应该都很正常。交谈中,我有意提醒他战火可能把利默里克变成废墟,并且危及其家人,从他的回答来看,他的家眷应该已经转移走了。”

    这个情况夏树其实早就知道了。在德…爱联军第一次逼近利默里克时,希尔公爵就把他的家人送去了都柏林,后来都柏林也受到进攻,希尔家族的女眷们只好离开局势动荡的爱尔兰,回到了他们位于英格兰东部的故居。塞特福德离海岸有六七十公里,除非德军登陆,否则不必担心战火殃及。

    “好了,科奇少校,你做得很好,先去休息吧!让我们再给英国人两天时间,如果他们识趣的话,会自行放弃利默里克,沿香农河撤往爱尔兰北部的。”

    “但愿如此,殿下。”少校戴上军帽,向夏树敬礼之后转身离开。

    如若利默里克的英军主动撤退,夏树并不打算趁他们离开防线发动袭击。一方面,爱尔兰独立的最终目标是将所有的英**队赶走,站在夏树现在的立场,完全没必要增加爱尔兰与英国之间的仇怨,何况英军从利默里克的安全撤离可以成为其他英军部队今后效仿的先例。另一方面,爱尔兰武装与英**队仍在都柏林激烈厮杀,缓两天进攻利默里克是对战略大局无益但对政治有利的决定。

    再次触及希尔家族之名,夏树心底的记忆不安地躁动起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尤甚。于是,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穿过气氛忙碌的大作战指挥室,走出这栋被临时征用的小剧院。在爱尔兰,有一多半人口居住在都柏林、科克、贝尔法斯特等几座大城市,特别是首府都柏林,城区的规模和繁华程度堪比欧洲大陆的都会,但除了这些经济、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之外,几乎所有的城镇都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风貌,像恩尼斯这样拥有数千人口的城镇已经算是比较兴盛的地方。香农河的一条支流,弗格斯河,穿镇而过,在几公里之外汇入香农河。在弗格斯河水的灌溉下,恩尼斯周边的土地十分肥沃,到处都是平整、开阔的农田。虽然播种还未开始,但是看得出来,这里适合播种小麦、土豆、甜菜等各种农作物,在相对贫瘠的爱尔兰是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而下游的香农河段河宽水深,即便是在枯水期,像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这样有着八米多吃水的大型舰船依然可以通行无阻,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香农河流域在爱尔兰的特殊地位。剧院门前是一个迷你的小广场,青灰色的石砖,涂刷黑漆的路灯,古朴的饮水池,到处都是岁月的痕迹。夕阳斜沉,天空中不时地传来悦耳的轰鸣声,体态轻盈的容克3…c型水上飞机在弗格斯河面起飞降落,骑摩托车的通讯兵不断将飞行员连同他们空中侦察到的情报带回指挥部来,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巡逻兵把这座平静的城镇变成了气氛肃穆的军事区。

    夏树掏了掏口袋,发现自己忘了带烟,他把吕特晏斯留在远征舰队旗舰“大选帝侯”号负责联络事宜,跟着他来到恩尼斯的是另一名专职陆战事务的副官戈瑟曼少尉。

    并不是每一个副官都能时刻揣摩出长官的心思,夏树转过头看了看不怎么抽烟的戈瑟曼,径直问说:“有烟么,少尉?”

    这名年轻的基尔海军学院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