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连续两轮左右轮替射击,“提尔皮茨伯爵”号率先对目标完成了跨射,紧接着,久违的火球打破了黑暗对海面的统治,那腾起的火团照亮了一大片海域,也令使用司令塔内固定式高倍望远镜进行观察的威廉…奥古斯特第一次看清跟自己交火对手的真面目:高高的三脚桅和类似于圆筒的高大舰桥,前二后一的硕大主炮塔以及两座又粗又高的烟,即便舰体中弹,那艘以左舷朝向这边的战舰依然在奋力地发射炮弹。

    “击中了,好,就这样保持!”舰长艾哈特…施耐德上校迫不及待的通过舰内电话褒扬射击指挥官。

    此时此刻,在“提尔皮茨伯爵”号前部一号主炮塔内,正汗流浃背的装填炮弹的炮手们也从负责指挥和通过炮塔测距仪进行观察的炮长那里得到了命中敌舰的消息,虽不见得就是自己炮塔发射的炮弹所谓,但炮手们还是振奋的欢呼起来。

    “下一发,穿甲弹!”

    在又一发炮弹被扬弹机送入炮塔之后,负责运送的年轻炮手提醒伙伴这是一发穿甲弹之余,还在额头和胸前迅速划了一个十字,口中轻语道:“让我们的敌人见上帝去吧!”

    不一会儿,这枚几乎有一人高的炮弹便被填入炮膛之内,随着发射药包也被填入,炮手合上炮门,高声喊道:“装填完毕!”

    炮长旋即通过舰内电话向射击指挥官报告:“一号炮塔准备好!”

    又隔了大约三四秒,从话筒中传来一个略显沙哑地声音:“开火!”

    在震耳欲聋的轰响中,新一轮齐射气势磅礴的进行着。炮弹发射之后,炮手们照例打开炮门,随着炮膛中发射药残留的气体涌入。狭窄的炮塔内温度迅速上升,炮塔内的排风扇一刻不定地转动着将炮膛预留的废气排出,再将外面新鲜的空气灌入,即便如此,炮手们工作的环境依然是舰上最为艰苦的几处战位之一。

    就在这时,舰体猛然颤动起来,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发生了七级地震似的。炮塔内地炮手们几乎失去平衡跌坐在地板上,不到两秒,一阵更加强烈地震动传来,这使得炮手们个个目瞪口呆。

    在上一场战争中经历过多场大海战的炮长喊道:“我们被击中了,但用不着担心,敌人的炮弹不过是给我们挠痒痒!迄今为止,还没有哪艘德国主力舰是被炮弹击沉的!”

    颤动结束之后,舰上并没有明显的异样,炮手们也就镇定下来。当又一枚炮弹通过扬弹机从底部弹药舱提上来时,他们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当中去了。

    战斗舰桥里,无论是分舰队司令威廉…奥古斯特还是舰长施耐德,亦或是在场的普通军官们,无不为停留在刚才一幕的震撼中:敌方打来的一发炮弹落在了离左舷不足两米的海面,它的威力是如此之大,轰起的白色水柱冲上了数十米高空,水柱顶端远远超过了舰上的最高点。这种近失弹也许不至于给“提尔皮茨伯爵”号厚实的水线主装甲带来太大的麻烦,但在刚才那一瞬间,确实有许多人被惊呆了。如果敌方炮弹的弹着点再靠前一点,是否会给“提尔皮茨伯爵”号以及境况微妙的德国大西洋分舰队带来致命的影响?

    这个时候,威廉…奥古斯特依然故作镇定地保持着从容,舰长施耐德上校慌里慌张地抓起电话:“损管报告损失!损管报告损失!”

    电话那边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战斗舰桥里便有人叫道:“似乎又命中敌舰了!”

    片刻过后,射击指挥室打来电话,他们也观察到有炮弹击中敌舰,而且敌舰舯部燃起了大火。

    1923年建成服役的君权级战列舰,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基础上增强了防护和动力,重点防护部位采用14…15英寸也即356…380毫米厚的维克斯渗碳钢装甲,该项数据基本跟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持平,理论上能够有效抵御14…15英寸口径舰炮在中等距离的轰击,而德国人从提尔皮茨伯爵级开始采用威力更大的16英寸口径主炮,迫使英国海军给20年代末期设计建造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披挂空前厚重的装甲,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英国主力舰第一次在航速上出现了倒退——最高航速仅有22节,甚至逊色于10年代中期服役的伊丽莎白女王级。

    若是对上英国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提尔皮茨伯爵”号未必能够利用航速优势占得便宜,但对付君权级战列舰,威廉…奥古斯特麾下的官兵们可不会手软。视线中,那艘英国战列舰火势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火光和浓烟成为射击指挥人员绝佳的瞄准参照。危急关头,两艘英国驱逐舰勇敢地冲了前来,任由德舰的猛烈炮弹在它们周围激起冲天水柱——它们的这种作战方式永远是德国大型战舰指挥官所厌恶和敬佩的。

    没等两艘发动死亡冲锋的英国驱逐舰靠近,转向撤离的命令便从“提尔皮茨伯爵”号发出,除了一艘身负重伤的突前驱逐舰,其余德国舰艇一边调转航向,一边以精准火力对敌方驱逐舰实施阻拦射击。在没有确认敌方战列舰伤势之前选择撤退,威廉…奥古斯特并不完全是抱着见好就收的心态,而是因为“提尔皮茨伯爵”号的损管部门给了他们一个不太好的损伤评估:左舷舯部的水线装甲带被炸开了一个裂口,采取应急措施只能暂时控制进水,需要降低航速进行抢修才能重新投入战斗。

第687章 巅峰对决(上)() 
收到“复仇”号的求援电报时,英国海军中将达德利…庞德所指挥的战斗编队距其仅有一个多小时航程,也就是说,他们跟以“马萨诸塞”号领衔的第一分遣舰队一样,是离“复仇”号最近的友军。跟护送登陆舰艇前往特塞尔岛的第一分遣舰队相反,达德利…庞德的战斗编队刚从特塞尔岛海域返回,是专门调来对付德国大西洋分舰队的。

    这一临时战斗编队原本下辖四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为了增加搜索效率,提高反应能力,庞德将麾下舰艇拆分为二,“豪”号和“安森”号编成一组,他自己亲率“胡德”号和“罗德尼”号行动,这一小编队还包括重巡洋舰“坎伯兰”号、轻巡洋舰“猎户座”号以及五艘舰龄较新的驱逐舰,实力足以跟突袭“复仇”号的那支德国舰队一战。于是,庞德率领他的编队全速奔向“复仇”号,但还未行至半程,便收到了另一份内容令人讶异的电报——在“复仇”号受创起火之后,实力占据绝对上风的德国舰队居然就撤走了!

    “什么?德国舰队撤退了?‘复仇’号中弹起火,伤势尚且可控……这就奇怪了,德国人居然这么轻易的放过了一艘战力减损的英国主力舰?”“胡德”号的战斗舰桥里,查特菲尔德上将以手托腮,满腹狐疑。

    呈送电报前来的参谋军官解释道:“电报说是我方驱逐舰的英勇冲锋击退了德国舰队。”

    达德利…庞德加入英国海军已有42载,亲身经历了上一场战争中的多场重要海战,战后专注于研究德国海军各种战术策略,对这种解释自是嗤之以鼻:“狗屁!德国人要是有把握击沉‘复仇’号,别说几艘驱逐舰,就算有十几艘,也别想把它们轻易赶跑!这里面一定有问题!给‘复仇’号发报,询问他们之前是否观察到炮火击中敌舰的情况。”

    威严之下,参谋军官不敢多说一字,连忙从命而去。

    这时,庞德的另一位幕僚军官探问道:“将军,我们是直接赶去跟‘复仇’号会合,还是直接追击德国舰队?”

    “如果你是德国舰队指挥官,在损失一定战斗力的情况下,会往哪个方向撤退?”庞德反问。

    这名幕僚军官回答说:“如果是那样的情况,我会暂时向西撤退,前往弗洛里斯岛,德国人在那里有一座坚固的海防要塞和一处小型海军基地,只要损伤情况不是太严重,在那里应该可以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

    在刚刚发问之前,庞德显然已有决断,他毫不迟疑地吩咐道:“那我们向西,希望还有机会截击这支德国舰队。给坎宁安将军发报,让他往弗洛里斯岛方向赶,争取尽早跟我们会合。”

    与此同时,在数十海里之外的海面上,以“提尔皮茨伯爵”号和“海因里希亲王”号为核心的德国舰队已将整体航速降低至10节左右。旗舰受损的消息很快传遍各舰,德军官兵们甚是意外,本来坚定无比的信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好在“提尔皮茨伯爵”号的损伤比人们预想的要轻——敌舰打来的大口径穿甲弹在其近舷位置入水,这枚穿甲弹既没有触水即炸,也没有在水中发生了类似弹跳的偏转,而是借助巨大的动能继续前进,打在“提尔皮茨伯爵”号水线以下约3米位置并在那里发生了爆炸,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爆炸的破坏力超出了炮弹本身的威力,而爆炸位置处在战舰主装甲带下缘,其厚度仅有水线位置的一半,结果敌舰在这场短暂海战中唯一一发较具威胁的炮弹直接撕开了“提尔皮茨伯爵”号的外部装甲,击穿了一个储油舱,余下的冲击力被舰内纵隔壁的防破片装甲全数阻挡,仅造成两处水密舱渗漏,就算放任不管,也要好几个小时才会影响到这艘超级战巡的航行和作战状态。

    由于舰上损管人员过分紧张和谨慎的心态造成了损伤评估的偏差,致使雄心勃勃的威廉…奥古斯特错过了绝杀“复仇”号的机会。尽管击沉一艘英国战列舰不足以改变当前的局势,至少能在精神上沉重打击参战的英国海军官兵。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检查维修,“提尔皮茨伯爵”号的损管部门终于纠正了他们之前的错误,而得知自己的旗舰眼下仍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战斗力,出身德国皇室大家族的威廉…奥古斯特展现出了成大事者的宽容胸怀,他没有斥责任何人,也没有捶胸顿足、懊丧不已,而是沉着冷静地跟他的部属们讨论下一步行动。

    “现在返身去追肯定还来得及,而且能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舰长施耐德上校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攻击性。

    相较之下,参谋长罗尔斯的思维就要缜密和灵活许多:“那艘孤独的君权级战列舰是因中雷受损而落单,此前我们的侦察机发现的三艘战列舰现在应该已经回过头来救援它了,直接杀回去有可能抢在敌人援兵之前,也有可能正好撞上敌人的战列舰编队,我们可以利用航速优势从容撤离,但浪费了天明之前最后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我个人的建议是,趁着敌人注意力转向孤独的君权级战列舰,全速杀回特塞尔岛,配合陆航部队攻击敌人的炮击舰队!”

    而另一名参谋军官则提出了折中的建议:“从时间推算,等我们抵达特塞尔岛已是黎明,敌人的炮击舰队还会呆在那里等着被飞机轰炸么?这样的话,我们不仅扑了个空,还可能被攻击特塞尔岛的敌方舰载机群盯上,若是被迫进入英雄港躲避轰炸,就没办法及时策应我们留在海上的袭击编队和航空母舰了,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暂时先退回弗洛里斯岛伺机行事。”

    听取众人的意见之后,威廉…奥古斯特独自思量了一会儿,遂拍板道:“我们暂且撤回弗洛里斯岛海域待机。”

    于是,各舰重新提速,迎着黎明前的清爽海风朝西南方驶去。德国大西洋分舰队这一晚虽未取得震惊世界的战果,但在美英主力舰队的眼皮底下击沉多艘轻舰艇,还重创了一艘敌方主力舰,己方仅损失驱逐舰一艘,多半舰员还被妥善转移,这样的战绩也足够让官兵们昂首撤离战场了。

    两个多小时后,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及随行舰艇已经远离先前的交战海域,距离弗洛里斯岛还剩小半段航程,似乎没必要再以耗油量极大的全速状态航行了,此时天色微亮,视线利于海空警戒,于是威廉…奥古斯特下令舰队减速至22节的警戒巡弋航速,可是没过多久,殿后扫尾的驱逐舰突然发来警报:东方海面发现烟柱!

    少顷,两架白色涂装的水上飞机不期而至,它们没有挂载炸弹,也没有做出对舰攻击的尝试,而是时近时远地观察这支德国舰队。探知敌方侦察机的无线电通讯频率,德舰立即采取了无线电干扰手段,但这已经不能阻止敌方舰队循迹而来了——没过多久,德国战舰装备的雷达设备便探测到了敌方舰只。

    紧接着,拖后警戒的驱逐舰发来了更为详实的探察报告:敌方舰队有大型战舰两艘、中小型战舰七艘,航速30节左右。

    大约十分钟后,这艘德国驱逐舰又发来了新的侦察报告:初步判断敌方两艘大型战舰均为英国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

    威廉…奥古斯特和他麾下的军官们立即意识到,他们遇上了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对手。根据海军情报部门收集的信息,该级战巡的主装甲带采用14英寸厚的维克斯渗碳钢,炮塔正面装甲达到了16英寸,司令塔13英寸,防护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往的英国战巡,某些数据甚至超过了君权级战列舰加上接近31节的测试极速和三座三联装45倍径16英寸舰炮的强悍武备,是足以匹敌德国提尔皮茨伯爵级的超级战巡。

    如今敌方舰队全速袭来,若是硬拼航速,德国舰队不仅不落下风,还能把尾巴给甩掉,但对于视荣誉为生命的德国职业军人而言,被同等实力的敌人追得“抱头鼠串”是难以忍受的憋屈,甚至是是对个人名誉的极大羞辱,何况德国的提尔皮茨伯爵级和英国的海军上将级自定型建造以来就一直被人们反复比较,相互成为各种推演和操练中的头号假想敌,双方将士早就卯足了劲想要一较高下,如今的格局无疑是展开对决的理想机会。

    威廉…奥古斯特谨慎地派出多架水上侦察机,一方面探察周边海域是否匿有未知的强敌,一方面也是为可能发生的激烈炮战做减损准备——位于烟囱之间的单薄机库可挡不住弹片的侵袭,若在战斗期间将水上飞机置于舰上,不但容易损坏,还徒增了易燃物。

    与此同时,“提尔皮茨伯爵”号以无线电联络己方航母“卡尔皇帝”号前来支援,这艘中型航母按计划隐蔽于弗洛里斯岛东南方海域,夜间保持无线电静默,待天亮之后再为突击编队提供侦察和防空掩护。

第688章 巅峰对决(中)() 
自从德皇胞弟海因里希亲王退役、德皇幼子约阿希姆殿下脱离德国海军之后,身为奥尔登堡大公国第二继承人的威廉…奥古斯特…冯…奥古斯特便被人们视为德国皇室成员在海军界的杰出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骁勇善战的指挥官曾担任新式轻巡洋舰“格劳登兹”号舰长一职,并在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期间一战成名,此后平步青云,战争结束时已经晋升海军准将军阶,由轻舰艇部队转入主力舰队服役,很快就任新式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舰长,1926年晋升海军中将,任德国公海舰队第二侦察舰队指挥官,4年后专任德国大西洋分舰队司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弗洛里斯岛东北方海域,意志坚定并且雄心勃勃的威廉…奥古斯特遇到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劲敌,达德利…庞德海军中将,此君人赠雅号“狡猾的老獾”,上一场大战期间就是英国海军主力舰“巨人”号的舰长,说起来还跟威廉…奥古斯特有过战场上的交集。尽管英国输掉了战争,国家声望从巅峰直落谷底,达德利…庞德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而在杰利科、威姆斯、杰克逊、布洛克等一批老将退役之后,以查特菲尔德、庞德、巴克豪斯为代表的“70后”将领已然成为了皇家海军的新一代中流砥柱,他们出众的才干和谋略使得英**民对这场复仇之战寄予了无限厚望。

    战后近二十年,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相较传统陆战和海战兵器更为迅猛,不少人意识到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在海军战略中的价值日益增加,但列强国家对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近乎疯狂的“痴迷”使得许多人依然将重炮战舰视为海战胜负的决定力量,所以每个国家的海军都有战舰派和航母派,不同之处在于哪一派相对占优势,在爱尔兰,航母派无疑是正统主流,而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航母派非常活跃,但总体而言还是战舰派更有市场。

    就策略倾向而言,威廉…奥古斯特和达德利…庞德都属于战舰派,然而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海战中,前者的优势在于他拥有一艘中型航母担当支援,后者则可以期待另一个小编队的两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在关键时刻抵达战场。

    德国舰队航行在前,经验老道的威廉…奥古斯特知道如何将这种形势转化为战场上的主动权,做出迎战的决定后,他不是让舰队直接调头迎击对手,而是率领舰队急转向南,等到英国舰队相应调整航向,他令舰队连续转向,在海面上兜了个大圈子,为的就是在英国舰队面前抢占t字头——这是巨舰大炮时代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舰队战术,能够充分施展主炮火力的一方将在战斗中获得事半功倍的优势。

    通过水上飞机的连续侦察,达德利…庞德对敌方舰队的动向保持着清楚的认知,他岂会让对手轻易抢占t字头?接敌之前,英国舰队四度转向,在追踪敌舰队的同时避免双方的距离突然拉近,从而保证了足够的战术回旋空间。

    两支舰队犹如高手较量,一边在运动中寻找最佳契机,一边窥探对手的举动,德国人始终将自己置于可进可退的方位,英国人不急不忙地跟在后头,而除了舰载的水上侦察机之外,双方皆未派遣僚舰实施火力侦察。

    在这种形势微妙的运动对峙中,双方官兵共同迎来了新一天的日出,但谁也没有心思赞叹大自然的美丽。如此僵持下去,对双方而言都是极大的冒险——英国人惧怕部署在弗洛里斯岛的德军航空兵以及尚未露面的德国航母,德国人忧心敌人的后援力量杀奔而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延,双方指挥官的心态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支舰队的距离缓缓拉近,从肉眼不及到遥遥相望,德国舰队猛然发力,各舰在高速状态下整体转向,等到英国舰队相应调整时,德国人已在两万米位置上摆开架势: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进入了标准的左舷接敌状态,两艘轻巡洋舰居于己方战巡左侧海域,以便在战斗中起到混淆敌方测距的效果,另外三艘驱逐舰紧跟在轻巡后方,随时可以利用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