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这份报告让哈特中将感觉轻松了不少。不管敌方的大型战舰是什么舰型,若是同时对抗自己这边的三艘主力舰,恐怕都很难看到赢面。

    “准备开火!”他冷静而又自信地下令道。

    敌舰从两万多米外打来的第二轮炮火,弹着点离“列克星敦”号仍有两百余米,除了溅落下来的水浪,这些炮弹对美国战巡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谨慎者已经隐隐看到了真正的威胁——在这样的远距离炮战中,炮弹落下时角度很大,一旦取得命中,便会有极大的概率由上而下贯穿水平甲板,这样的一击对舰体造成的破坏或许比打中侧舷的三四发还要大。

    伴着冲天而起的水浪纷扬落下,海面上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在“列克星敦”、“厌战”、“巴勒莫”这三艘美英主力舰上,舰员们正通过光学测距仪和机械计算器进行观瞄测算,从而指引己方主炮攻击远处的敌舰,同盟国战舰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可以通过此前的弹着点进行参照,下一轮射击的准度想必会更胜一筹。

    视野开阔的战斗舰桥上,哈特中将双手稳稳端住望远镜,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海际线上的敌方舰影。正如预期的那样,光线朦胧的海面上再度出现了星星点点的闪光,可是这一次闪光点的数量要比之前多得多,哈特的表情霎时变得很难看——按照通常的理解,所谓的中型战舰是指重巡洋舰这类排水量超万吨、实力较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低一个档次的舰艇,利默里克国际海军条约虽然规定重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已经服役或秘密建造的重巡洋舰超过了这一标准,最大的达到了11英寸。出于各种考虑,历来看重舰炮射速和使用效率的德国人,在他们四个级别近二十艘重巡洋舰上只采用8英寸和9。4英寸两种口径的主炮,而爱尔兰海军全部两个级别的重巡洋舰均使用8英寸舰炮,而这类舰炮的有效射程应该不超过两万四千米。

    也就是说,眼前的景象意味着两种可能,一种是敌人大幅度提升了舰炮性能,使得8英寸或9。4英寸火炮能够攻击接近三万米的目标,另一种是僚属人员的判断有误,那3艘中型战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型战舰,而是早期建造、体型相对较小的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它们的标准排水量在两万吨左右,与那些排水量达到一万五千甚至一万七千吨的重巡洋舰非常接近,装备11或12英寸主炮,适当的技术改装就能够将它们的有效射程从早期水平提高到符合当前海战要求的状态。

    哈特中将的推理很快得到了验证,敌方舰队一口气打来十多发炮弹悉数落在了舰队周围,离“列克星敦”号最近的弹着点就在三十多米开外,而且被炮弹激起的水柱有泾渭分明的两种大小,大的想必是16英寸舰炮所为,小的估猜是12英寸——别看它们威力较小,难以击穿现役主力舰重点防护部位的装甲,眼前这种远距离射击,它们同样是大角度落下,而一枚12英寸口径的德制穿甲弹,足以贯穿列克星敦级的两层水平甲板进入底舱。

第738章 哈特的末日(中)() 
敌舰队的第三轮炮火硝烟未散,“列克星敦”号的舰长加西亚上校便揣测道:“无畏舰!那两艘肯定是德国人的无畏舰!只有无畏舰的主炮能达到这么远的射程!”

    望远镜的视线中,敌舰的轮廓依然模糊,可从刚刚这轮炮击的情形推测,那两艘“中型战舰”十有**是德国人的无畏舰。哈特中将心里很清楚,尽管它们的吨位比重巡洋舰大不了多少,其强悍的防护能力却较巡洋舰超出许多,这在上一场战争中是有目共睹的。“列克星敦”号的18英寸舰炮是威力最大的海战武器之一,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的15英寸舰炮威力也不小,但它们的近失弹未必能对德国无畏舰构成致命伤,而打这种超远距离的炮战,直接命中率肯定要较以往的海战低得多。假设双方的命中率都是百分之一,等自己这边的三艘主力舰打完一百发的时候,对手可能已经完成两个一百发了,谁会更占便宜一些?再者,如今的海战已不是单纯的战舰对抗了,敌人俨然有备而来,岂会打一场单纯的舰队炮战?

    有了这样的疑惑与顾虑,哈特中将的心态不像一开始那样稳如磐石,而是在进与退、战与避之间彷徨摇摆。稍后,他扭头看看自己的参谋官,神情不悦地吩咐道:“你去一趟雷达室,亲自看看装在大口径舰炮的‘中型战舰’在雷达探测设备上是什么样的状态,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千万不要再被这样的假象给蒙蔽了视听啊!”

    一旁的加西亚上校从哈特的话里听出了不满之意,这位舰长替自己的雷达操作员辩解说:“事实上,雷达是依据目标物对电波的反射来判断其方位和大小的,在距离较远的时候,它连战舰和岛屿都没法准确分辨,所以我们常常被……”

    没等上校说完他想要说的,“列克星敦”号的主炮赫然发出震天怒吼,它的第一轮射击以间隔方式打出四发炮弹,在这之后,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也展开了首轮半齐射。

    众人的注意力旋即转移到了远处海面。

    从炮弹出膛到落下的一分多钟时间里,可见三艘敌舰两度开火,弥散的硝烟在视线中形成了淡淡的薄雾,这对光学设备的观瞄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看到敌舰附近有水上飞机活动,哈特中将开口了,他对加西亚上校说:“上校,我想我们迫切需要水上飞机前去观察并报告弹着点情况。”

    加西亚上校这才如梦方醒,匆匆对僚属军官做出安排。基于水上飞机在上一场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原始设计就配备了舰载机,而在现代化改装期间,工程师将飞机弹射器从舯部移到了舰尾,腾出空间用以容纳更多的舰载机和防空武器。完成改装的列克星敦级战时可搭载4架寇蒂斯“海鸥”水上侦察机出航,三舰编队即可搭载12架,基本满足作战侦察及炮火校射之需。

    将飞机弹射器放在舰尾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又带来了另一些问题。尽管后部主炮朝舷侧射击并不妨碍弹射器的使用,可是要让水上飞机弹射起飞,舰员们得先用拖车将水上飞机从舯部运至舰尾,而即使从炮口所对的另一侧甲板通过,也会受到本舰炮击及敌方炮弹的影响。此时“列克星敦”号正处于编队航行状态,且航速较快,不适合将水上飞机吊放至水面起飞,而由于倚重雷达的作用,加西亚上校未在天亮前安排舰员做好侦察机弹射起飞的准备,眼下也只有硬着头皮让他们把“海鸥”弄到舰尾去。结果挨到敌方飞机抵近美英舰队,“列克星敦”号依然没能起飞一架舰载机,好在随行的两艘美国巡洋舰和一艘英国巡洋舰弹射起飞了三架水上飞机,哈特中将和他指挥的混合舰队这才没有陷入极端被动的境地。

    水上侦察机就位之前,同盟国舰队在两万九千至两万六千米的距离上发射炮弹六十余发,直接命中数为零,但有两发落在“列克星敦”号近舷海面,对舰体构成轻微伤害,并导致美舰右舷战位上的舰员一死三伤;美英舰队发射炮弹四十多发,直接命中数同样为零,嘹望员观察到有几个弹着点非常靠近敌方旗舰,甚至一度将敌舰开火的炮焰硝烟误认为是中弹爆炸的情景,而后又予以纠正。

    两架从美舰起飞的“海鸥”和一架从英舰起飞的“海象”升空后不久,“列克星敦”号的防空警戒人员突然告警:“东面发现敌机4架,双翼机,没有浮筒,很可能是敌人的舰载战机!”

    舰桥上的军官们迅速将视线转向东面。此时霞光初露,天际边有四个清晰的黑影,经望远镜放大,可见它们确如防空警戒人员描述的那样,是典型的单发双翼机,而且此处远离陆地,它们应该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

    对哈特中将和他的作战人员来说,区区四架战斗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们的出现意味着附近有敌人的航舰活动。因为此前得到的情报有限,哈特并不知道敌人的护航船队有一艘辅助航母,而亚速尔战役揭幕至今,他已亲身经历过多次海空大战,知悉舰载轰炸机对水面舰艇的威胁之大,要是敌人的航母编队在附近海域,那么不光是“列克星敦”号,恐怕整支特遣舰队都将遭到灾难性的打击。

    来不及细细思考敌方航母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有多少,哈特中将命令随行轻舰艇施放烟幕,掩护三艘主力舰调头撤退。接到命令,美英驱逐舰迅速在朝向敌方舰队一侧施放烟幕,可这样一来,各舰的海面视线也受到了影响。兴许是敌方炮火干扰了舰上的通讯,也可能是精神紧张导致了人为错误,在仓惶转向过程中,“列克星敦”号突然一头撞上了英国轻巡洋舰“猎户座”号。锋利的舰艏几乎把这个倒霉的家伙从中切断,碰撞当场造成了17名英国舰员死亡,并导致“猎户座”号迅速侧倾,近百名水兵受困底舱未能及时逃生……

    在这场惨剧中,肇事的“列克星敦”号也伤得不轻,它舰艏破裂,海水涌入前部舰舱和一号主炮塔弹药库,加西亚上校不得不下令减慢航速,以便舰员进行排水和损管作业。

    哈特舰队的撤退计划意外受阻,从巡洋舰上起飞的美英侦察机也遇上了大麻烦。从东面飞来的那四架舰载战机系爱尔兰制造的ir…29t,这款早年享誉欧洲航空界的舰载战斗机性能已经落伍,但用来对付笨拙的“海鸥”和“海象”还是绰绰有余。刚一交手,美英飞行员便自知不敌,匆忙躲回己方舰队的防空圈。慑于美英战舰的高炮火力,爱尔兰“狮鹫”不敢靠近,而是在美英舰队周边兜起了圈子顺势掩护己方的he…60型水上侦察机进行空中校射。

    美英舰队这边麻烦多多,对手却越打越顺。在“空中之眼”的引导下,三艘德国战列舰继续对二十六公里以外的目标实施炮击,它们的准头越来越高,美英战舰近旁不断有水柱腾起,照此趋势,取得直接命中只是时间问题。

    战至清晨6时44分,一发来自于“卡尔大帝”号的305毫米穿甲弹击中了“列克星敦”号,炮弹从美舰右舷的五号副炮后部贯穿上层甲板,继而在巨大惯性的作用下接连穿透三层甲板,在水线下方的装甲隔板内侧爆炸,由内而外地炸穿了装甲隔板及相邻的储油舱,并向内炸穿了第二锅炉组的保护装甲,切断了大量蒸汽管道,还差点引发了锅炉舱爆炸。

    两分钟后,“卡尔大帝”号的又一轮齐射再度取得了命中,这回它直接敲掉了美舰右舷的三号副炮塔及其弹药库,瞬间引爆了近200发152毫米口径的炮弹及四吨多发射药,炽烈的火焰四处蹿腾,滚滚而起的黑烟几乎笼罩了舯部,仿佛挨了非常重的一击,但实际损伤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严重。

    “卡尔大帝”这一舰名取自于欧洲历史上最有名的君主之一,德国人和法国人共同的祖先,被誉为“欧洲之父”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一世。德国海军的上一代“卡尔大帝”是建造于19世纪末期的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它在上一场大战爆发前便已转入二线,主要担负警戒和训练任务,而后或出售或退役拆解。这一代“卡尔大帝”是1913年追加建造了国王级战列舰五号舰,它的舰体建造完全沿用原版设计,由15台低压燃油锅炉和3台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提供58000马力的强劲动力,过载状态下可以达到62000马力的输出和25。2节的极速。当这艘战舰进入舾装阶段时,战争已经爆发,造舰委员会随后根据实战经验调整了防空武器配置,增加了4座双联装的37毫米机关炮,而在1927…1929年的现代化改装中,所有的国王级战列舰又进一步增加了四联装的20毫米机关炮,并安装了早期型号的警戒雷达和改进型的全舰统一设计指挥系统,其主炮继续使用50倍径的305毫米克虏伯舰炮,但通过提升火炮仰角和改良弹药配置将最大射程从26公里提高到了35公里,正是这个看似小手术般的改进赋予了它此时大显神威的资本。

第739章 哈特的末日(下)() 
有人说,德国人发动世界大战的野心始于1915年,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不无道理。那一年,精明的英国外交家们利用《伦敦停战条约》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在德国人独霸欧洲、称雄世界的道路上预设了障碍,贯穿20年代的国际造舰竞赛,打破和平氛围的南美战争,导致阵营对抗升级的亚速尔危机,所有这些都跟《伦敦停战条约》留下的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伦敦停战条约》固然是英国外交家们的杰作,但战败的英国已然失去了单独抗衡德国的实力,如果不是逐利的美国人及时向英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迅速重整军备,并以暗中提供资金和武器的方式在埃及、中东、南美等地区发起代理人战争,由此制约德国的对外扩张,英德矛盾恐怕不会这么快就激化到了非战争不可的地步。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已然从上一场战争的袖手旁观者变成了这场战争的推波助澜者,如果他们最终输掉了战争,此举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晨曦微露,业已完成侦察任务的爱尔兰重巡洋舰“鲁格”号正处在追赶己方护航船队的航程中,德国海军少将冯…海因克和爱尔兰海军上校法雷尔肩并肩站在舰桥观测台右端,在他们的左手方向,神秘的s舰队逐渐显现真容。重返战场的“黑森”号霸气不减,老而弥坚的国王级恰在上一场战争中扮演着德意志级战列舰如今的角色,二十余艘轻舰艇蓄势待发,使得敌方驱逐舰不敢贸然突进……

    “战神驾临,我等幸甚!”

    冯…海因克话音刚落,敌方舰队那边就有一艘战舰爆出滚滚狼烟,负责跟踪观察敌情的嘹望员随之报告说,中弹的应是敌方旗舰,那艘耀武扬威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

    在以光学观瞄为主、雷达探测为辅的海战模式下,能够在超过两万六千米的距离上命中敌舰可不容易。纵观前期发生在圣米格尔和弗洛雷斯海域的两场大海战,双方通过舰炮所取得的战果大多是在两万米以内,虽然有据可依的最远命中距离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八千米,但那毕竟建立在大量炮击的基础之上,可说是偶然中的必然,而这次的情况则不太一样。在整体实力略占优势的形势下,同盟国舰队有意进行远距离炮战,看似谨慎,实为冒险,若是耗费大量炮弹却没有任何收获,不论在战术还是心理层面都会逐渐陷入被动,继而给后续行动蒙上不利的阴影。

    开和之后,同盟国舰队很快就取得了第二次命中,“鲁格”号舰桥上的军官们顿时神采飞扬。冯…海因克带来的一位德国少校便傲慢地说道:“哼!超级战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个特大号的薄皮铁棺材么?”

    经过了亚速尔战役的一系列战斗,人们当然可以放言,列克星敦级的设计很不成功,它们耗费巨资建造以及维护,却在战场上表现得不堪一击,但是没人可以否认它们发挥过的战略作用——列克星敦级面世之初,让自诩海军世界第一的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心理打击,在德国各界的急切呼吁下,皇家海军技术委员会迅速拿出了自己的超级战舰设计方案,昂贵的建造预算、漫长的建造工期以及有识之士的反对都没能阻止德国高层将其付诸实施,这便是迄今仍未完工的日耳曼尼亚级。且不说这一超级战舰因关键技术尚不成熟而导致的“先天疾病”,光投入两艘日耳曼尼亚级的人力物力就足够换来三艘德意志级或者五艘马肯森级,相当于增加一支实力可观的分舰队。若将这支战力投入亚速尔战场,同盟国舰队的处境能少去很多被动,而德国皇家海军技术委员会最优秀的工程师们也不必困在日耳曼尼亚这个无形的笼子里苦苦挣扎,他们大可以腾出手来思考更加现实可行的问题。

    冯…海因克的表现不像他的僚属军官那样肤浅,他手里举着望远镜:“似乎我们已经得到了打破僵局的一分?嗯……现在说可能还为时过早。”

    诚如这位德国海军少将揣测的那样,前面两发命中弹对“列克星敦”号这样的超级巨无霸来说并不致命,它们更多是给美英官兵造成了心理上的打击,而随着战斗的进行,越来越多炮弹落在试图撤出战场的美英舰队周边,一种不好的预感正在美国海军中将托马斯…哈特的心中滋生。没过多久,呆在舰桥上的他突然看到一道“黑色闪电”从斜上方劈落下来,径直砸向一号主炮塔顶部,那120毫米厚的渗碳钢装甲板俨然成了海蟹的外壳,在专业吃货和小铁锤的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哈特的表情瞬间凝固,交战之时,那座装载着两门18英寸舰炮的主炮塔里每时每刻至少保有3发炮弹和接近一吨重的发射药,足以将整个炮塔炸得四分五裂,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敌人的炮弹是大角度射入,只要延时引信正常发挥作用,它极有可能贯穿炮塔底板进入供弹通道,置于炮塔与弹药库之间的双重防火门能够抵御爆炸的冲击,却无法阻挡住一枚高动能的大口径穿甲弹,那么接下来等待这艘战舰的将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这一刻,哈特不必忍受煎熬,因为所有的假设将在零点几秒的时间里得到现实的验证。接下来,这艘庞大的战舰仿佛被无形无边的重锤狠狠敲击了一下,舰桥里的人顿时感觉山崩地裂、世界颠倒。紧接着,哈特的双眸倒映出一团炽烈的火球,它先是从破裂的炮塔顶部喷涌而出,然后因为巨大的能量在狭窄的空间里得不到充分释放,包裹它的舰体被硬生生地挤开、爆裂,继而绽放出刺目的光芒……

    一股莫名的力量让哈特眼前一黑,他完全失去了知觉,而后又像过电一般突然恢复了意识。他发现自己脸朝下趴在地板上,身体多处传来撕裂般的剧痛。艰难抬头,环顾四周,破损的舰桥里烟气缭绕、满目狼藉,到处都是不知死活的僚属。双手使力,勉强支撑起身体,而来自地心的引力却把他往侧旁拽,哈特当即意识到地板已经倾斜,他艰难地朝前挪动了几英尺,透过敞开的舱口往外看,呈现在他眼前的一幕如同噩梦中的场景:“列克星敦”号的舰体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