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副本世界飞升者-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大姐入宫当了妃子,生了二皇子,真争执起来他们周家也不怕一个公孙家,但是再想谋划公孙家的资产,就得另想办法。

    林正阳已经很不耐烦了。

    抖了抖落在雪白色披肩上的花瓣,今天公孙青穿的很严实,除了外面这层汉服,里面还套了三层裙子。

    这会儿就有些热。

    这会儿要喝酒,他就出来,准备代替小弟子喝酒。

    别的不说,他可是知道自家这个小徒弟,平时从不沾酒水,酒量很浅,何况就算是果酒,喝多了也是会醉的。

    一杯酒下肚,热力就涌上胸口,林正阳感觉到有些不对。

    阴神法力一转,酒水就被炼化,散发出大量的热量。

    在外人看来,就是少女喝了一杯酒,双颊就红透了,好似西红柿一般。

    随后,更是头上冒出白雾,蒸腾得好似沸腾的水壶起开那一刻。

    “公孙家的姐姐,你这就是内功吗?”

    旁边一个看起来小些的姑娘望过来,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她是宁佳,宁家的三小姐,年方十二,也是周苏苏的小姐妹之一。

    在场诸人,基本都不练武,江湖对她们而言还是太远了,这还是她们首次看到有人运功的画面。

    林正阳的法力一过,那酒水中的毒性就消解了,之后公孙青主持真气,将残毒逼出体外,更是仔细地梳理了下周身,以防还有余毒。

    周苏苏看着这一幕,心里震惊得难以复加,一双纤细的素手不停地绞着手绢,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像是打翻了油盐酱醋。

    有心人看在眼里,当时就起了疑心,不再动宴上酒水和点心。

    不过十几息,公孙青就查明了前因后果,一腔怒火骤起,冷笑一声,上下打量了下周苏苏,那冰冷的视线,好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直到公孙青转身走时,她才双腿一软,竟是全身乏力,一时间站都站不起来。

    “老师,我想杀人了。”

    公孙青幽幽地说。

    “别急,这会儿不能动手,谁都知道是你做的。”

    林正阳依然保持着冷静。

    “周家不是二皇子的母家吗?你要是现在杀了他们,事后就要祸及家人,不如借势而为!”

    “既然有二皇子,自然也有别的皇子,既然周家出了贵人,没道理别家没有贵人,总有些人想动周家的·······”

    怒火已经渐渐平息,只有一丝杀意,凝而不散。

第43章 成就() 
“噗…………”

    周防幽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来不及擦,他就忙问着:

    “爹,你是说,大伯那边招惹了公孙青那个煞星?”

    周父默默地用衣袖擦干了脸上的茶水,皱眉怒道:

    “你看看你的样子,不就是一个小丫头吗,何其失态,我往日里怎么教你的礼仪?”

    周防幽顾不得这些微末小结,他急促地说道:

    “爹,那个公孙青可不是小丫头,她是个煞星啊!”

    “光是今年,死在她手上的人命就有一两百了,这,大伯怎的就去招惹这种人呢?”

    周父冷哼一声,道:

    “你大伯又不是江湖人,他不关心江湖上的事情,我知道他是盯上了那家的巨富。”

    “可他不知道,公孙家是当今圣上的钱篓子,轻易根本动不得。”

    “别看公孙家明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其实都是给今上搂钱,赚到的银子十之八九都转运进了内库,要不是这样,这家人能那么低调?”

    周防幽已经无话可说了。

    选谁不好,偏偏打上了今上的主意,这伸手伸得也太长了。

    “那,要不要给大伯点消息?我担心大伯那边继续下去惹得圣人不快啊!”

    周父瞪了自家宝贝儿子一眼,道:

    “你以为我不懂啊,我早就派人去了,这事我不敢泄密,毕竟是十三司里头才能知道的秘密,我也只是从旁提点一二,至于听不听得懂,就看娘娘的气数了·······这运数衰了,喝凉水都能噎死,也怨不得我。”

    “再说,大哥他继承了家业,何尝有理会过我们,就算出了娘娘,只知道十天半个月跟我们伸手要银子,别的时候可曾有过好处落到咱们家门上?还不都是紧着他们本家!”

    “哼,自从老太太过世,两家分家以来,我与你大伯就不亲近,这娘娘生下的二皇子,如今可还没满周岁,距离长大还早得很呢,就算有什么荣宠反正也落不到咱家头上,既然这样,就不必太过尽心,省得,给人当成傻子!”

    ··········

    另一边,林正阳与小徒弟分开。

    后者自行前往族里诉说委屈,想来那位老夫人总是会疼爱这个不常见面的孙女的。

    林正阳却是在半途上感受到了强烈的预感,独自撑着伞,在外漫步。

    金陵一处古街,僻静小巷。

    撑着一把遮阳伞,林正阳公然行走在阳光下。

    这次不是靠着附身在土著身上掩护,而是正大光明地,让自家阴神暴露在外。

    很多人有个惯性思维,觉得阴神也有个躯体,有个固定的形象,其实这是错误的。

    所谓阴神,确实可以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形体,却不是血肉之躯,而是先天一炁汇聚的炁身,不敢说聚散如意,但是就形态本身而言,是人形还是球形,甚至于别的稀奇古怪的形状,都是一回事。

    在西方的论点之中,先天一炁好比真以太,是相当接近于原力的一种力量。

    之所以保持人形,只是身为人的记忆占据了上风,所以看起来是人形。

    林正阳周身看起来已经和常人一模一样,撑着伞走在阴天下,一点影子也没有。

    “日中无影”,说的是阳神成就,身外有身,在阳光下没有影子。

    林正阳的阴神如今在阴天下见不到影子,但是在阳光直射下,只是影子较常人淡了些。

    待到三千功后,阴神阳化,自然而然,达到正立无影的境地。

    这一步就是长生之门,纵然肉身老死,阳神也可驻世数百上千年,坐看王朝兴衰灭亡,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凡化仙,再非是凡人,凡间种种真的好似过眼云烟一般,尽可以淡然处之。

    当今地球,有这等功果者,不过寥寥数百人,放到神州大地,也不过一二十人罢了。

    就算再面对国家机器,新时代的科技武器,阳神成就的地仙,也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

    地球上曾有一位网络小说作者在书中引用过古仙人的一句话:“帝力于我何加焉?”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懂,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作者眼中的修道,大致分为人道和天道。

    修天道的正是从人道中超脱出去,从此不受或者少受到人道的辖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还是在人道的领域打转。

    人道也在天道之中,概因这社会也好,人类也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整个人类,如果算上猿猴进化,不过数百万年,如果算上文明,无非几万年,对天地来说,区区渺小尘土而已。

    因此整个人类,是处于天道之下的一个竞争个体——如此渺小,当然是势必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人类为了求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界,或者其它动植物,什么时候考虑过道德和仁爱呢?

    道德不过是人类内部为了减少消耗,为了维持合力而产生的东西,而规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美,有所不美,有所崇,有所禁,并且形成上下等级,以及人际关系,这就是人道了——人道者,在于服从社会秩序,在于和睦人群,一个人是无论怎么样也不可能推翻整个社会,或者否定整个社会,所以社会允许个人竞争,允许合作,允许个人追求力量,但绝不会允许一个能力太强而超出社会控制的存在。

    修道者来说,连这些都不明白,还搞什么呢?

    之所以踏上修道这条路,不就是为了摆脱人道的限制吗?

    人道渺小,天道浩茫,修天道的道人,正是为了从这错综复杂的人道关系之中超脱出来,至少,是一定意义上的摆脱限制,因此,从修道的那一刻开始,修道者就算力量再微弱,但是从精神上来说,已经不属于人类的一份子了,而是一个新种族,新形态,甚至于走到极致一人号称一个种族也不为过。

    换言之,修道之人,这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他或者他们,是不参与人道内部的纷争的,是与整个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

    如此,人类的道德,便不适用于修道者之间,将两者视为不同的国家,或者视为两个种族,一国或者另一个种族的道德规则岂能管束得到别国或者别的种族上?

    这就是修天道的修行人,在精神上超脱于人类的根由,也就是那位绰号“教主”的作家引用的“帝力于我何加焉”真正的含义。

    伟力归于己身,正是修道的目的所在,也是为了超脱人道所必要的条件。

    修成阴神,就有了傲视古今的本钱,已经初步摆脱了人道大部分的限制。

    任凭你朝代更替,与我何干?

    真道人,无所畏惧,我辈修行人,何惧官府、鬼神、天庭、阴司?

    修行的目的,正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受这世间任何拘束,真正的达到自在逍遥!

    所以寻常人看来,真道人大多性情古怪,相当冷漠,更丝毫不讲人情,其实不是如此,只是他们活得更加真实,也更明白世界的本质,所以儒家所谓道德文章不能拘束,天条阴律不足畏惧,鬼神幽冥也不放在眼里,皆因为这些都是修天道的道人一心要超脱的“人道”范畴。

    “吾道渐行渐远,任凭前路风刀霜刃,万人唾弃,口诛笔伐,也是一人独行。”

    把握着此刻一点明悟,林正阳低吟着,心中生起一种淡而纯的幸福,随后身中毫无掩饰地放出光辉。

    一轮满月轮,显现在身后,此时正是好时机。

    清澈的白光放出,最后的一点阴渣,也在此刻烧尽,阴尽,阳生。

    周围似乎顿时暗了下来,整个天地间唯有林正阳这个大光源。

    静悄悄的,好似天地在此刻停滞,一片静谧,就连时间都好似停顿了下来。

    一点阳火,悄无声息地,在月轮之中引燃。

    虽说无声无息,但是林正阳却仿佛真的听到了“噼啪”声。

    随后,阳火猛地燃烧起来,将光亮皎洁的一人高满月光轮,彻底覆盖,化作一轮熊熊燃烧的大日。

    这不是阳光劫,而是阳化劫。

    阴渣褪尽,自然阳火生发,灼烧道性,拷问道心,谓之阳化之劫。

    此劫过得去,自然转化阳神,从此长生逍遥,没有寿命大限,除却一千三百年一次的大劫,再无别的限制。

    过不去,自然身死道消,一点元神或能逃出,重入轮回,更多的可能还是就此消散于天地之间。

    阴神不是肉体凡胎,没有痛苦,也不会晕厥,就算是再怎么不适,也必须强撑过去。

    林正阳此刻感受到自身好似化为了一个大火球,不断地燃烧着,烧去了那些极其细微的,潜藏很深的残渣,就算是再怎么皎洁的满月,其实仍然是带着阴质的,这些在点燃这阳火的时候都要尽数烧去,方能算得上阳神。

    阳火遇到阴神,好比明火遇上汽油,非要烧到汽油耗尽为止。

    越是阴渣多,就等于汽油越多,这一劫也越是难以渡过。

    林正阳凝练阴神所用的先天一炁,都是来自于如意储备的纯净原力,或者说先天灵气转化而来,少了不少杂质,阳火只是一舔,就将所有杂质炼去。

    接着,就是拔除阴神固有的阴性,转化为更加坚固恒久的阳神。

    这一步考验的是道性积累。

    林正阳身形不动,已经陷入了一个个幻境之中,眼前出现的是过去成千上万乃至于数也数不清的轮回,被元神记录下来的丰富经历,有身为牲畜的,身为虫豸的,身为游鱼的,身为植物的,甚至身为细菌的,其中真正转世为人的不过几十次。

    就算是生而为人的,也不次次都是在神州,更有几次生在洪荒时期人族部落,也有生在印度那种地方成为贱民的,真正算得上踏入道途,正经修行有成的,不过是三世。

    一世是黄帝轩辕氏的族人,得以传授过粗浅的古仙术,与大尤部落联军斗法,死于剧毒。

    一次是被天外神器看中,身为蜉蝣子的那一世,踏入过阳神,元神受创,兵解转世。

    接着,就是这一世了,因为前世的各种布置,少走了很多弯路,早早地就捡回了道行法力。

    “果然是人身难得,中国难生。”

    感叹着,林正阳不闻不问,对着这些各种出现在面前的幻像,只是当做电影来看。

    这些幻境几乎是无穷无尽,由过去无数次轮回元神记录下来的经历为素材演化而来,个个都是栩栩如生。

    幻境虽说是假的,但是真实度却相当高,几乎能让人怀疑现实,一点生起杂念,认幻境为真,立刻就会反应到阳神上,在幻境中被杀就会真的受到一样的创伤。

    除此之外,还有被灼烧的难以言喻的痛楚,只感觉自身就要燃烧殆尽一般。

    短短几息,却好似过了十年、百年一般难熬。

    好在有过经验,林正阳只是谨守心神,不管遇到什么都只作不知,全身心地推动着这种转变。

    幻境很快过去,越到后来进度越快,这一关也算过了。

    熊熊燃烧的阳火,逐渐熄灭,炽热的阳光,自阳神之中生发。

    大日之轮显现,其中闪过万家灯火,金乌、凤凰,更有一股强烈的道韵弥漫在其中,超脱、不朽、自在、逍遥、永恒·········

    由内而外地,林正阳感觉自身化作了太阳,无穷无尽的热与光,向四面八方照出。

    阴天里,出了太阳。

    天空上,原本厚重密布的阴云,渐渐消散,两轮太阳,出现在空中。

    这是林正阳初成阳神,还不能很好地收敛自身光辉的缘故。

    细雨蒙蒙,在阳神光辉照耀下,生成了一座七彩的虹桥,林正阳就漫步在虹桥上,好似一轮太阳在虹桥上漫步。

    遍知真人,大日阳神,就此成就!

    “寻常阳神,初入此境,不过是如同明珠,白日有光,日中无影,论道行法力,哪里比得上我身显日轮,好似大日普照?没有四五百年的苦功修持,断然没有到这一步的道理,这就是前世毕生积累,在今生开出的道果,使我一举成就。”

    行至云上,观蓝天如洗,天穹广阔,越是向上升,地面越是远。

    最终,飞到极高处,再看地面,就好像在看天空一样,一片碧蓝。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想到庄周的《逍遥游》,林正阳叹道:

    “昔日的南华真人,莫非也跟我一样,在这大气层的边缘,俯瞰过大地吗?”

    “可惜主世界是星球,月球只是个卫星。这个投影世界是天圆地方,太阳也只是一个投影,不然我还真想看看太阳上是不是真的有金乌,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月宫玉兔,广寒仙人。”

    “直到如今,才觉得仙道可贵,简直不像是主世界地球该出现的东西。”

    “古仙人,究竟来自何方?”

    知道得越多,站得越高,反而未知越多,困惑越多。

第44章 麻烦() 
大隋,朝堂上。

    气氛一片凝滞。

    明明是春天,却好似到了数九的寒冬腊月。

    文武百官各自低着头瞧着地上,好似那大理石的地砖上较之往日多出了几朵花儿。

    静!

    静的只剩下殿外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声。

    “天有二日,天有二日!”

    “闫克德,你好大的胆子!”

    杨业怒不可遏,右手狠狠攥住木椅,竟然生生把木椅的扶手给扳下一块来。

    “左右武士,给我拿下········”

    “·······杖毙!”

    冷冷地吐出这两个字,杨业一双眼睛里,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随即,两个殿前侍卫,就赶上来,从地上拖走一个面色发白的男人。

    “陛下,陛下,自古以来,未有因谏言而获死罪者!陛下,陛下——”

    这时,站在最前列的几位大臣,也出列谏言道:

    “陛下,言官风闻奏事,未闻有因此死罪者,不如暂息雷霆之怒,该换徒刑八百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附议。”

    杨业看着眼前这一幕,却是无动于衷,只是扫了一眼,被视线扫过的大臣纷纷低下头来。

    “言官风闻奏事,全无凭据,向来多有捏造臆测,朕决意,自即日起,修改大隋律,今后言官奏事,不得无的放矢,否则一律以欺君之罪论处。”

    “哼,一味地纵容,养成了言官邀名买直之风,既然自古未有因言获罪的言官,那么今日就开此先河!”

    尽管如此,文武百官都知道,是“天有二日”四个字触及了隋帝的逆鳞。

    “朕为天子,当统御天下,岂有二日之理?”

    “必然是妖言惑众,论罪,也当死,朕已经格外开恩,不曾祸及家人。”

    不久,殿外叫喊声停止,两个侍卫进来禀报。

    “陛下,闫克德已死。”

    杨业坐在缺了一角的木椅上,冷漠地一挥手,道:

    “尸首送归府上。”

    话虽如此,闫克德的话还是刺到了他的心里。

    坐在木椅上,杨业的双手青筋虬结在一起,显然并不如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天有二日的事情,他怎么会不知道?

    十三司在金陵一带的探子连夜跑死了三匹好马,把消息传到了他的手上。

    不管怎样,这都是不祥之兆。

    总是要想办法,将此事掩盖过去。

    深吸了口气,杨业开口道:

    “朕,意欲征伐高句丽······”

    黄门侍郎裴矩上前道:“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