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造土著神的神国,高位的神祇,结合本土玄学氛围,建立了神域,以此容纳信徒死后居住,更是改头换面,在海外传教,披上马甲吸取信仰········
但凡能够尝试的办法,祂们从不吝惜投入。
这位真君,祂在发现新大陆后,果断就尝试了另一种体系,借鉴土著人的神道,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神域。
随后更是激进地进行小规模地海外移民,转化自身根基,使得自己的本质更加纯粹········
随着最后一个负担都抛下,尽管有些仓促,但是要说事先没有经过长久的谋划,林正阳是不信的。
陈宏这个人的出现,本身就显得很有些怪异········
眼下这位真君这么说,显然还是在敷衍。
林正阳干脆点明了意图:
“我既然来了,说明我不是一无所知。”
“你说的这固然是正道,但却是神吏升迁之道,就算做官做得再好,能让你裂土封王吗?生死照样拖于他人之手!”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种神道!”
林正阳斩钉截铁道,话语间铿锵有力。
“我冒着这具化身被同化的风险,就是希望能窥探到真正的不朽之道!”
“如果只是想拥有力量,我多的是别的办法,长生,神通,神力,一个不缺!”
“但——”
“我辈累世修行,求的是什么?难道就是求的神通法力?”
“不!”
林正阳站起身来,猛地一挥长袖,喝道:
“那都是附带的!”
“我辈真正所求,无非是一个自在逍遥!”
“何为逍遥,何为自在?”
“归根究底,无非是生死命运皆由我,祸福荣辱不由天!”
林正阳冷冷道:
“若仅仅只是为了求个长生,得些神通,就把自家身家性命,都寄托在他人一念之间,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这世间,岂有太阿倒持之理!”
这话说得激动,林正阳身上一阵金色光焰冒出,点点金色火花、光屑,飘洒在空中,好似烟火一般,煞是好看。
殿中陷入了沉默。
似乎是有所触动,他缓缓抬头,望向殿外,沉吟许久后,方才直视着林正阳的眼神,问道:
“既是如此,你要请教什么?”
林正阳离座,双手作揖,躬身长拜不起:
“请前辈教我神仙之道!”
身负神职的,未必就是安享长生的神,也可能是志在超脱自在的仙,这一类仙人的道路,就是神仙。
看似是神,实则是仙。
真君笑了,反问道:
“你又怎知,我这里就知晓神仙之道?”
自然是因为你脱身脱得太果断了,陈家那么大的家底,百万军民的信奉,海外建国的可能,除了神域里那些信徒英魂外,几乎没有带走别的什么。
这种套路我熟悉啊,一看就觉得深得我辈仙道中人的风范。
乱世时则出山入世济人,治世时功成而弗居,退隐山林以养其德,顺道而有功,于人间有大行,三千功满而自溢,自然清净,其道不修而成,正果不求而得········
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乎这点东西,所以不争不抢,只要不干扰大爷修真炼道,爱咋咋地。
主位面的大部分修真,都是这个脾性,根本不在乎道教传教,一心宅在洞府里自个儿逍遥自在。
可惜的是,近些年来,在名山大川隐居的同道们日子不太好过,越来越多的游客造访,到处寻找名胜古迹。
尤其是几年前终南山有同道渡雷劫被游客拍下视频发到了网络上,终南山那片儿差点被翻个底朝天,好在还有个万仙阵遗址摆在终南那块,挡住了里终南的入口,不然一准就要把神秘侧暴露在世人面前。
这真君行事,跟当初林正阳见到的一帮子千年宅男宅女很像,很有熟悉感。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
“只是灵机一闪,觉得到这里来会有收获。”
这时候推到灵感上就好。
这是非常玄学的,而且谁也无法把握。
果然,真君没有怀疑,点点头道:
“你的灵感倒是没错,我确实懂得神仙之道的皮毛,只是这也是我无意中得来的一位前辈洞府中的传承,却是立下誓言,不得允许,绝不可外传。”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
林正阳面色如故,等着下文。
真君见林正阳养气功夫还不差,也不失望,只是继续道:
“我得到过另一门传承,是一本论述神道修行的典籍,却是缺了下部,但是上部总述一门神仙修行之道的总纲,以及各种禁忌、门槛,你若是有意,我可以转让给你。”
“这部传承名为《道要神鬼灵只九品经》!”
林正阳也不失望,只是再拜道:
“前辈如何才肯转让这份道统于我?”
这里提及的,是转让道统传承,而不是仅仅只是传下天书秘册。
须知这世上道统传承,不光是传下隐秘学识,也不是仅仅只是几本书,更是有连带的道统所在的洞府、地产、法宝、灵兽,一部分延续下来的气数、功德机缘、乃至于过往的一些人情往来。
一份有来历可考的道统,往往都是上溯许久,牵扯到一些大能。
继承道统,凭空就能增添一些气数、功德,甚至还有一些大能的人情,这些隐形的资产,比起区区几本天书可珍贵多了!
得到了这样一份道统传承,就是继承了这一切,根据冥冥中的缘分牵扯,以后还能有可能陆续得到这个道统内部的一些传承,也就是说,成为了所谓的“有缘人”。
“不麻烦,不麻烦,就劳烦你为我在人间修积三千大功吧!”
听了这个要求,林正阳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真君笑眯眯的,却好似偷到了鸡子的狐狸,狡猾狡猾的,满是算计得逞的得意。
第77章 理气象数()
三千大功,可不是那么好修的!
这不是佛教所说的那种福德果报,而是另一种算法。
具体的换算公式很麻烦。
举个例子,平治一方水患,自洪灾中活人百万,并且还不是救下来就算数,还要好好照料,让他们不会因此死在后续的疫病里,直到洪灾过去,这件事情影响平息,前后奔走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然后,这么算下来,才有一个小功。
一个大功,是十二个小功。
三千功,算下来需要救活多少人?
这需要多少时间?
这个要求可不低啊!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事实上,做别的事情也是可以积累功绩的。
只是没有这个来得快。
“如何,这不难吧?”
真君依旧是笑着,不过林正阳却笑不出来了。
“的确,不难,就是非常,非常,非常麻烦而已!”
林正阳是很郁闷的。
到了他这个层次,救人平灾相当容易,所以他们这个层次计算功绩的标准也很高。
常人行善一生,积累的是阴德、福德等等。
而他们得按功算。
差不多救下百万人,免于枉死,可以算成一个小功。
如果这些获救的人之中还有寿命已尽的,那又不能计入,甚至有时救了不该救的人还会倒扣·······
这是一个辛苦的差事,偏偏难度很低,就是要花心思,花时间。
顺便一提,这是某些仙界飞升的标准之一。
具体流程是,先申请,接着审核,接着完成各种标准就能移民仙界,不在这些低级的世界居住。
这种功绩不能折算成别的东西的,只是某些仙界的门槛······
这就好像主位面华夏接受某些外国移民的要求一样,想办下来,你得先先证明自己能力出众、品德优秀,至于如何证明,来,先交税,给中国带来几个亿的税收,缴足十年,你就是半个华夏人了········你能拿到非公民定居证,俗称二等国籍。
之后还有社区活动送温暖,各种捐款,不能留下违法记录······这么再过十年,你才能拿到国籍,属于华夏公民。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提高门槛。
想进仙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古往今来,为了飞升仙界,不知道有多少前辈开创了各种“飞升法”,利用各种方式“偷渡”,结果往往面临的是天雷刑罚,直接轰杀当场,惨不忍睹,耳不忍闻。
“对了,还有一点,前辈您说的大功,是否仅限于这方天地?”
林正阳突然想到一点,开口问道。
不是这方天地,可供操作的空间就多了。
历来刷功绩,无非是大灾大难。
君不见,当年汶川大灾时,坚持在一线的,搞出成绩的,后来多少人就此被提拔?
这种大灾大难可不常有,局限在这方天地的话,要刷满这份功绩,那就真的要花很久了……修桥补路也有功绩,传播医书也是同理,问题是这种小事上得积累多久才能这算一功?
青年真君愣了下,奇怪道:
“这是倒是没问……想来虚空广袤无垠,应该不仅仅指的是这方天地。”
接着,他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你是自天外天地而来的!”
林正阳默然点头,承认了。
“天外有天,我很早就知道了,只是不敢冒险,横渡虚空,太容易迷失,罢了,我也不去问你怎么来到的。”
青年真君摆摆手,道:
“不管你怎么做,但凡是为我修积的功劳,都要事先祷告灵空仙界,言明是记在我的名下,不然就算不到我头上,只能转化成阴德,名声,白白浪费了。”
“尤其是要注意,你得了名声,功绩就分薄了,十分功可能最后只剩下七分甚至五分,只因这名声也是回报,也是一种奖励。”
“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讲究,你没有疑问的话,就选择吧。”
林正阳当下一口答应:
“这个要求不难,我应了!”
“好,我传你《道要神鬼灵只九品经》。”
青年真君脸色一肃,正色道:
“这部经书,总述神仙之道,上部分为内篇、外篇,下部不知去向。”
“内篇讲究炼养元神,以合大道,是神仙证道关键,依次修行,可循序渐进,达成太乙不朽之境;外篇所述,乃是神品、神体、以及神仙功行考校,包含具体的行持法门,以及信众许愿还愿等等,都是些具体而微的繁复手段,尚有附录清单,总计约三百多万字,为神之道尽在其中。”
“内篇为本,外篇为用,上部论述地祇自一县城隍修持至太乙天尊之境的全部阶段,下部可能提及到太乙之后的道路,这就需要你到时候自己去寻找了。”
“听好,《道要神鬼灵只九品经》中,神仙之道分为地祇、神祇、不朽三个阶段,对应玄门就是真人、真君、天尊。地祇的标准,起步是神力覆盖一县之地,神祇起步为神力覆盖一州之地,至于天尊,神力无可计量,能囊括天地,是为太乙。”
“天地万物,有飞、潜、动、植、鳞、羽、裸、毛、甲、介等,分有情无情。”
“元气运行,有动、静、凝、散。动之,散之,则为阳;静之、凝之,则为阴。有动有静,有凝有散,则生物象。”
“物象的范畴,就包括太虚中无量世界,以及每一方天地中的山河大地、林泉人物,乃至于方才所说有情无情之属。”
“这一切物象之中,不管大大小小,隐隐显显,都在太虚混元之气之中,动、静、凝、散、升、降、开、阖,运行不止,显化生机。”
“运行之中,又各自有着动、静、聚、散、升、降、开、阖,从而形成阴阳消长的规律。”
“这些规律当中,自然有动多静少,动少静多,动静相等,聚少散多,聚多散少,聚散相等,升多降少,升少降多,升降相等··········这些差别,就叫做‘数’。”
“理,气,象,数,就是这门《道要神鬼灵只九品经》内篇的总纲。”
“这门法门,就是要把握这太虚混元之气运行的理、气、象、数四要,以此渐进,趋于大道。”
“内篇立意深远,讲述原理,外篇讲述如何自神道中去把握这理气象数,内外合一,就是完整的神仙之道。”
第78章 收尾()
“完整的经典,没有文字,以心印心,谓之心印传承。”
陈真上前来,眉心逼出一点金色光团,缓缓向前飘出,林正阳不躲不闪,正没入眉心。
随后元神吸纳信息,一篇约有五六百万字的《道要神鬼灵只九品经》流淌而过。
“理气象数,数,在这里是元气运行时的差别,阴阳消长,动静凝散升降化合·······等等各自变化,其中差别就是所谓的数的范畴,这么看来,倒是很接近《易经》的义理了,同样都是用数描述这种差别,区别只是这个更加具体而微,给出了详细的修持手段,拾阶而上,足以证就太乙天尊境地。”
传法完毕,真君身形逐渐模糊起来,眼前的大殿奔溃、瓦解,化为白雾逐渐消失。
“我这具化身,行将奔溃,回归正身所在,切勿忘记你我约定,诺言一出,自有见证,故意怠慢可不成的········”
林正阳神念回到现世,余音犹在耳畔回响。
“果然,还是有附加条款的,见证,是指的某位开辟仙界的道君见证吧?故意怠慢,想必就有惩罚降下,我就知道,想偷奸耍滑是没指望的。”
林正阳腹诽着。
接着转向渤海侯,目光幽幽,面如寒霜。
“接下来,要处理这个麻烦········”
···········
大门外,正在窥探的那位陈氏族人,突然听不见里面的声音了。
他侧耳过去,贴在门板上。
静悄悄的,一片寂静,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
“奇怪,怎么没有了?”
就在此时,门户猛地打开,他整个人向前跌倒,滚了进去。
随后,砰的一下,大门又猛地关上。
“砰砰砰”似乎是有人在里面疯狂地敲打着门板。
过了一阵子,就听到一声低低的惨叫声,一切又重归于平静。
········
林正阳按着眉心,望着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捆成粽子的中年男子。
“麻烦了,不知道这家伙听到了多少。”
殿中,云太微与云阳子分别侍卫两侧。
林正阳看向云阳子,他正闭目凝神,手中一柄拂尘不时上下舞动。
云太微身上肉眼难见的圣力缓缓起伏,正在逐渐转变,越发贴近林正阳的频率。
自打林正阳接管了渤海真君这个神位以来,属于祂的神力就在缓缓改易,即便同为渤海真君,林正阳与陈真的圣力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细微之处,林正阳的更显得粗糙些。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林正阳自己知道,其实他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神位,在转化神力方面很多时候都是因循旧制,就显得有些死板,出了些纰漏,是以云太微身为神官巫祝,身上原本的圣力就有些不协调,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
“君侯有重疾,参拜真君,无故昏厥倒地,不省人事········”
已经骂得累了的渤海侯,听可这话,顿时意识到了什么,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瞪圆了双眼,怒视着“陈宏”:
“你,小畜生,你竟敢——”
林正阳瞥了他一眼,那双眼中的寒意,好似一盆凉水,从头浇下,让他的话都堵在嗓子里。
“你们可都是看见了的?”
林正阳目视着云太微。
于是云太微上前躬身道:
“是,君侯长年患有心疾,针石难救,今日参拜真君,祈求赐福长寿,奈何未能如愿,怒斥真君,当即遭了神罚,口吐鲜血,昏厥不醒,此是触怒神祇,招致真君降罪,获罪祖宗,无可祷也·········”
身为负责祭祀的司祭,云太微说的话,很大一部分能代表神祇,尤其是在真君神像前,这么做,谁也不会怀疑他在说谎。
他这么一说,顿时给渤海侯扣上了“身患疾病”“命不久矣”的标签,这样一来不久后渤海侯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病逝”,借口都现成的了。
同理,因为病入膏肓,所以祈求真君无果后,才会“怒斥真君”、“亵渎神祇”,乃至于“获罪祖宗”,这就是不敬神祇与不敬祖宗两宗大罪,这就纯属污蔑了。
“有意思·······”
林正阳回以一个赞许地眼神。
“这家伙,看来是猜到了我的身份了。”
下面,云太微也是捏了一般汗。
按照他的预料,陈宏进入之后,不久就会为真君神念侵夺,成为真君的一具化身。
当然陈宏本人依然是陈氏子孙,是会进入真君神域中安享清福的。
就算不行,真君迟早也会予以补偿。
只是方才他感觉到似乎真君的力量有些变化,不像是夺舍完成的样子,这才冒险一试。
悬在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他本就是司祭,负责这次重要的仪式,本就是肩负着扫尾的任务。
包括但不限于掌握真君庙,清除反对派,甚至于连渤海侯这个隐患也实现都被考虑进了。
“后续的事,就交给你们俩了。”
云太微与云阳子都是恭敬领命道:
“臣等奉命!”
林正阳随后就化作一阵水汽,在原地蒸发消失。
直到林正阳消失不见,云太微才起身,云阳子上前贺道:
“恭喜道兄成此大功!”
云太微略微矜持地点点头,回道:
“道兄,同为真君办事,此是你我合力为之,岂能让我一人居功?”
闻弦歌而知雅意,云阳子大喜,抱拳道:
“承情了!”
随后,他走向尚在迷茫中的渤海侯,稽首道:
“君侯,方才那是你家祖宗,你怎好当面侮辱先人?”
接着又是连连摇头长叹道:
“此是不敬祖先,亵渎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