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军:是啊,这两句诗并不是说爱情比生命价值更高就可以忽视生命的存在,甚至可以为爱情而随意地放弃生命,因为他毕竟说的是“生命诚可贵”,而不是“生命不可贵”。而且在诗的后两句“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中,用的是“皆”而不是“必”,这两句话不是说,为了自由,也就是自己的信仰,一定要放弃生命和爱情。比如布鲁诺为了捍卫真理,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我们现实生活着的人就很少会面临这种为事业必须舍弃生命和爱情的情况。 

辛心:我认为事业是第一位的。革命年代,多少革命者为了革命的理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如果不是他们的这种牺牲,会有我们的今天吗?事业是第一位的,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一切,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人生态度。 

谭敏:那么,现在的一些事业成功的人士对于爱情婚姻的放弃,也是一种崇高的自我牺牲了? 
辛心:那当然,事业成功就意味着为社会做贡献,对社会有益,那么他因此而导致家庭的解体也是值得的,要奋斗总会有牺牲嘛! 
林玲:那么这种牺牲给社会造成的不稳定,给儿女造成心灵的伤害,难道也是对社会有益? 
辛心:这,事情总是有得必有失嘛! 
张力:我看失大于得。我认为革命烈士的牺牲和现在一些人为了事业的所谓牺牲爱情婚姻是不一样的。革命者的牺牲是反动派惨无人道地要他们在生命爱情事业上作誓不两立的选择,要么活下来享受儿女之情而背叛自己的信仰,要么坚持信仰牺牲自己的生命割舍个人的私情,这种情况下肯定要选后者。但他们个人的放弃正是为了更多的人获得。就象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说的那样“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我们目前的环境里,几乎不存在这种选择。我觉得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就是以事业为借口而放弃自己对爱情对家庭的责任,这是不道德的,不值得提倡的。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取舍因人而异 
辛心:那你是不是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错的。 
张力:这两句诗没错,是一些人对诗的理解有错。这里的“若”,只是假定一种情况,就是需要以放弃生命和爱情的代价来捍卫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应该义无反顾地舍弃生命和爱情,而不是说理想事业的追求是必然要以牺牲生命和爱情为代价的。 

李勇:我想,这毕竟是一首诗,表达的诗人的人生理想。另外,这首诗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我倒觉得裴多菲在这里只是用一种递进式的诗句,将人生的要义展示出来,那就是理想的追求是高于一切的。有了理想,生命才有价值;有了理想,爱情才会崇高。 

师:我挺赞同这种看法的。我们要珍惜可贵的生命,但珍惜是为了让生命焕发光彩,不是将生命维持在它的存在状态,而生命的光彩,只有在理想的辉映下才能焕发。就象巴金先生所说的“人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只靠吃米存在的生命是不会可贵的,因为它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没有存在的价值。 

爱情,只有在理想信仰天空下的爱情才是美丽的。她是你心灵田园的一位特殊守望者,守护着儿女情长,守护着道德、操守、情感、信念,她以独有的温馨给你带来生命的体验。 
理解人生就像面对一幅名画,你如果只看到色彩和线条在画布上的涂抹和勾勒,却体会不到这幅画的生命的昭示,理解不了色彩与线条表现的意义,那么你永远也品味不到艺术的美;感受人生又好象欣赏一首名曲,你如果只听到高低不同的音符在变化跳跃,却没有产生心的颤动,没有得到情感上的共鸣,那你永远也无法领略到音乐的魅力。 

而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就不能孤立地去探究生命、爱情、事业,而要把这些人生的要素综合在一起,在一个完整的背景中去认识。生命、爱情、事业对于人生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既没有理由漠视生命,也没有理由忽略爱情,更没有理由去无视事业,它们是我们人生画卷中的色彩和线条,是我们人生乐章中的音符和节奏,只有当它们为一个主题而表现时,才有意义。 

所以,无论是生命、爱情还是事业,都是我们人生必不可少的。而如果遇到必须选择其一或其二的话,我想,那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而无法用一个选择标准去衡量。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爱的玫瑰 用心去雕刻 
——爱情需要艺术家的眼光和追求 
校园里,见到几个学生正拿着一本书在争论着什么,好奇地走过去,想要看个究竟,学生见我来了,没有回避,而是继续他们的议论。我看到他们手里拿着一本少年作家的畅销书,他们在议论正是为其中的一段话:爱情就是从没关系到吻关系,从吻关系到性关系,从性关系到没关系。一个学生说:要是说爱情就是两个男女从以往的没有关系发展到吻关系,甚至发展到性关系,这好像还可以理解,可是为什么又会发展到没关系,又回到了原点?另一位自作聪明地说:你太弱智了吧,这就叫作现代爱情,那种传统的天长地久的爱情是过时了,现在是快餐时代,什么快餐食品,快餐文化,快餐爱情……现在时兴的就是快速恋爱,快速分手,快速更换爱的对象,所以这段关于爱情的定义是很精辟的。有个同学不由叹道:那不是太可怕了,说不定哪天我回家,我的老爸老妈就会没有关系了,我也就无家可归了。刚还侃侃而谈的那位同学这下可急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步呢?不行,可不能让我的爸妈接受这种现代爱情,还是让他们坚守天荒地老的爱情吧。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其中的一个又说:让我们共同祈祷我们的爸妈可别这样与时俱进…… 

听着他们的笑谈,我可是一点儿笑不出来。少年作家的这段话确实是当前一些现代人的爱情状态的写照,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看了这段话而坚信爱情就是一段“速战速决”的感情,那可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大理石玫瑰的启示 
于是,就有了我下面的一段讲话—— 
现在,许多人不再相信爱情经历岁月仍然美丽的说法,更不相信爱情能够永恒。 
但我要对你们说,请相信,真正的爱情不仅永远美丽,而且能够永恒。 
我先讲个故事吧。 
一块天然的大理石,深藏在林中。 
一位雕刻家以智慧的目光发现了它,并把它带回家里。于是,这块没有加工过的坚硬的大理石,在这位雕刻家独有的艺术感觉中显现了其可供雕刻的潜质;并激发了这位雕刻家艺术创作的灵感。他开始了对这块大理石的精心雕刻,将他心中的艺术追求落实在他的一笔一刻中。终于,他以一个艺术家所特有的审美视角,通过对艺术尽善尽美的追求,用一双巧夺天工的手,雕刻出一朵透着生机的玫瑰花,一朵简直可以和自然造化的玫瑰相媲美的大理石玫瑰。于是,这朵美丽的玫瑰,拥有了艺术的灵魂,并因此而永恒。 

而另一块天然大理石的命运就不那么幸运了。 
一个普通人发现了这块大理石,他觉得这块石头看起来挺好看,又光亮又有一些花纹,于是他很高兴地把这块大理石拿回了家。从此,他的屋里就多了一样东西,他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种占有的快乐。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大理石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主人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甚至习惯到已经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时间在钟摆的晃动中流逝着,这块大理石也因蒙上了层积的冷漠而连原有素朴的光泽也暗淡了。最后,它终于被遗弃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想一想,故事里的大理石,为什么一块变成了美丽的玫瑰,而另一块被弃于一隅? 
对了。因为前面的一块大理石是被一位独具慧眼的艺术家发现,他以一个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到这块大理石内蕴的灵气,从而激发了内心的创作灵感,将它精心雕琢成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而后面的那块大理石却不幸被一个普通人发现,受到的是一颗木然的心的漠视,于是被埋没在世俗的尘埃间。 

爱情何尝不是这样呢?爱情就像故事中的大理石,你只有心怀珍视,以审美的眼光去悉心雕琢,才会成为情感世界里不朽的作品。可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都不是故事中的雕刻家,而是那位无视大理石价值的人。想想看,一位对大理石漫不经心又从未付出艺术创造的人,怎么可能得到一件不朽的艺术品呢? 
一位对爱情毫不在意又不肯悉心呵护的人,又怎么能够得到永恒的美丽的爱情呢? 
还有,不要忽略了故事中的雕刻家,他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的艺术追求中,用艺术的刻刀造就成了这朵内蕴艺术生命的美丽玫瑰。 
爱情也是如此,她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雕琢中,呈现出美丽和永恒。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爱的责任和义务 
记得英国作家格林有这样一句话:“唯一能真正持续的爱是能够接受一切的,甚至能接受这样一种看来悲哀的事实:最终,最深的欲望只是简单地相伴。”许多人对此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爱情只应是这样一种状态,那就是有如浪涛拍岸般汹涌的激情,还有花间月下时的浪漫。其实,爱情有如那潺潺的溪水,更多的时候,她是在岁月的河床里缓缓地永不止息地流动,以这种朴素的方式呈现着永恒的内蕴。在那日复一日的流动中,她顺应了河床的高低起伏,熟悉了流经的砂砾石块,经历了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也感受了阴晴圆缺的世情冷暖。于是,她有了宽容的胸怀,恬淡的心境,坚韧的意志,脱俗的情趣,恒久的状态,她由此而深悟美好是心灵所营造的氛围,永恒是情感所铺展的境界。所以,她在源远流长中永生。 

于是,你们就看到了生活中的那些相爱一生相伴到老的夫妻。他们的爱情就如同那潺潺的溪水流淌不息。他们彼此既有自由的呼吸,也有厮守的亲密,默契的心灵能从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感受心的交流。 

可是,格林的这句话中的“简单相伴”却在生活中被许多人误认为爱情的消失,于是他们厌倦了“相伴”的平静而去寻找另外的激情,从而失去了享受天长地久美好情感的机会。 
爱情就象大海,波涛汹涌是一种美,风平浪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海涅曾有这样一首诗: 
“我的心也象大海 
有风暴 
有潮退潮涨 
也有些美丽的珍珠 
在它的深处隐藏。” 
当你面对平静的大海,你可以感受到的是平静中的深沉,这种深沉应该唤起的是你对感情的又一种形式的体验——简单的相伴。在这简单相伴的平静下面是爱的深沉,正是这种深沉能使爱趋于永恒的境界。所以,能够“简单相伴”一起走完人生里程的相爱者才能享受到永恒的爱。 

但“简单相伴”却并不简单。 
在这“简单”中,蕴含着责任和义务。但有多少人明了这爱的责任和义务呢?又有多少人在认真和心甘情愿地履行这责任和义务呢? 
爱不是一席浪漫的烛光晚餐,只需在短暂的时光中扮演激情和浪漫的角色;爱情是相携一生的漫步,需要你在漫长的行程中始终如一地履行伴侣的职责。 
其实,责任和义务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种角色中,而并非唯有爱情才需要。 
就拿中学生来说,理想中的大学是不会因为你的日思夜想而让你跨入的,你只有为此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如愿以偿。而进入了大学,如果不再继续付出努力,那你不但拿不到大学学位,也学不到必备的本领。那么以后进入社会呢?理想的职务,不会虚位以待你的到来,你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在自己的实力被证明时,才有机会获得这个职位,而且即使你得到了这个职务,也绝不能高枕无忧,你只有努力地工作、创造性地工作,才能继续在这个职位上工作或者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是如此,那么家庭生活不也同样吗?想一想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是否能回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呢?也不能。虽然现在的父母对于子女的要求甚至微乎其微到“常回家看看”,但你不还是要尽一份儿女的责任?哪怕只是回家看看。 

那么,爱情呢?爱情难道就可以回避责任和义务吗? 
现在有些人,往往就是面对爱情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不以为然,甚至作为一种难以接受的沉重负担,有的人就是在这种沉重的心态下放弃了爱、背叛了爱、扭曲了爱。人们都希望爱情的小巢是一个幸福的港湾,那么,这个幸福的港湾又由谁来建设呢?人们都想到家是心灵归宿的地方,那么,这种归宿感又由谁来营造呢?我想,答案是清楚的,只有两个人共同承担起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建设和营造爱的家,才会有幸福的港湾、宁静的归宿……其实,完全不应把承担责任和义务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而试图回避,应该看到,一个人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获得了享受幸福的权力,一个人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会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 

法国有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他曾对爱情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爱情的奇迹,就在于人能在单纯的本能和欲念的基础上,修筑起细微复杂的感情大厦。”多么美妙的比喻,爱情这一细微复杂的感情大厦,是需要你一砖一瓦地去悉心构建的,你必须尽你“建筑师”的责任和义务,你是为自己所爱的人,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建造幸福的大厦。一个有了这座幸福大厦的人,比起那些街头的流浪汉,虽然可能少了一些随意的自由,却多了一份温暖和快乐。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爱在发展中永恒 
当然,“简单”不仅仅蕴含责任和义务,它还意味着一种持续性的发展。 
保加利亚的伦理学家瓦西列夫有一段话,我觉得对爱情的阐述是很精辟和深刻的,他说:“要想始终保持‘相爱如初’,首先爱情的对象必须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善于做到永不枯竭,只有这样对它的不断感知才能令人感到兴奋而又神秘;其次,钟情者必须具备善于观察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心灵。没有这种品质交融般的的结合,即使最热烈的爱情也注定要毁灭。” 

还记得《绿》这篇散文吧,那“平铺着,厚积着”的绿在多少人心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爱情,就应该如朱自清先生笔下那瀑布潭——梅雨潭,那飞流直下的梅雨瀑源源不断地给梅雨潭注入清澈的水流,梅雨潭才得以有那令人“惊诧”的绿,令人心旌“摇荡”的美。而那没有活水源头的静止的潭水,又会有什么生命的活力和诱人的魅力呢? 

情感在“相爱如初”中才能永恒,信誓旦旦的承诺甚至一纸“结婚契约”都无法保障爱情不出问题。情感的保障只能依赖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外在的制约。所以,要意识到,相爱双方的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保持爱情永恒生命的源泉。因为只有充实的精神世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才会有持续不断的魅力。试想,一个对生活失去了热情的人,一个对自身的完善视若无睹的人,一个把感情看成死水一潭的人,他还会在爱情的世界里寻觅到发展的机会吗?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就是在循环往复的平常生活中,心的敏感因惯性而麻木,心的热情因满足而熄灭。而一颗麻木和失去热情的心是不会有敏锐的观察、是不再有丰富的想象、更是不会有细腻的感觉,而这样的心灵既不会感受到爱,也不会去创造爱,更无力去付出爱。爱情不是定期储蓄,靠一次性投入就又保本又保息,爱情也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只要放在那里就不会失去其应有价值。爱情只有在丰富的精神世界里才会永恒和美好。 

爱是耐力和忠诚 
“简单”还是意志力的一种显现。 
英国作家劳伦斯说:“爱,严格来说是一种旅行。”这个比喻很深刻。在这个比喻里,爱不是目的地,不是旅程的终点,而是行进的过程。而我们现在更多的人,是把爱作为旅程的终点。相爱了,结婚了,于是就认为拥有了对方,你属于我,我属于你,好了,这就是爱的结果了。其实,相爱,即便是结婚,也只是人生情感旅程中的一段路程,爱情并没有因此而抵达目的地,还有更远的路在前面,还要不停地走下去,只要生命尚存,爱是永远不会抵达永恒的终点的。没有意志力的人,往往就会半途而废,停留在旅程的某一个地方,他终其一生也无法抵达永恒的终点;而只有意志力强,对爱情充满信念的人,才能兴致勃勃不停地走下去,沿途观赏着人生的风景,感受着生命的美好,抒发着热爱的激情,当然,也要抵御意外的风雨和面对路途的坎坷,只有这样的“旅行者”,才会抵达永恒的境界。 

其实,“简单”更是一种忠诚 
责任和义务、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永不放弃的意志力……在这些品质的背后,其实都是忠诚在支撑。因为忠诚于爱情,就不会回避责任和义务;因为忠诚于爱情,就不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因为忠诚于爱情,就不会放弃前行的目标…… 

不要怀疑爱情怎么了,而应该看到,是那些没有爱情信仰的人,因为没有爱的能力而让自己遭遇“爱情”的不幸,而不是爱情改变了本质特征,更不是爱情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 
婚姻的解体,更不是爱情的过失。看看现在周围的一些人,他们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金钱关照权欲,但就是舍不得用心去守护爱情,爱情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件无关紧要的摆设,甚至都不会想起掸去落下的尘埃以保持洁净。这样的婚姻即使不解体,也已经没有了爱的生命了。当然,还有时下的浮躁世风和急功近利,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影响了人们的情感追求,导致了婚姻的不稳定,感情的不严肃。还有一些人道德不健全的人,将情感当成游戏,不停地追逐、不停地放弃。这都是很可悲的,是与时代的进步格格不入的。报载,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离婚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人们开始回归家庭,回归稳定的情感生活,他们从一度的迷失中清醒过来了。而我们现在的一些人却在步他们迷失的后尘,走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 

现在,还有一种以“科学”的名义解读爱情的说法。说“爱情只是人类激素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