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乩矗蛉司驼饷床焕聿徊堑模芍髟趺茨苤婪蛉说爰撬俊�
阿娈的话元仲华能听起去。何况阿娈说得入情入理,字字句句都能说到元仲华心里去。
元仲华身子动了动,像是要起来,阿娈赶紧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扶着元仲华起来。
知道她是听进去了,又接着劝道,“郎主就是这样的脾气,夫人又不是不知道。明明他心里也惦记夫人,可就是不会迁就。其实谁迁就谁又有什么关系?”阿娈看着元仲华没有要反对的意思,于是出了个主意,“不如夫人迁就一回,去看看郎主,有什么话说明白了才好。不然埋在心里,时候久了就生了嫌隙,容易被人利用。”阿娈只敢提示这么一句,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高澄的脾气阿娈也知道,要是和元仲华这么生气,难免就被什么东柏堂的外妇也好,康姬也好,见缝插针利用了,那郎主和主母就真的生分了。
成不成就看元仲华的态度了。
元仲华抬头看她一眼。忽然道,“如此也好。”她居然肯了。阿娈心里真是喜出望外。
时至日入,就好像累了一天的太阳自己也受不了了,匆匆落下,整个大将军府迅速地陷入到黄昏的暗沉之中。时至夏日,天倒不黑,但是屋子里面不同于外面庭中,已经是昏暗不能视物。
高澄的燕居之所其实距离元仲华所住的那个院子并不远,只是更靠近府第的后身,在更深一些的地方。元仲华被阿娈扶着,穿廊过户很快就走到了紧闭的院门前面。
元仲华忽然紧张起来。听不到一点声音,看不到一丝灯光,不知道高澄在做什么。或者他劳累了那么久,是不是已经安寝了?元仲华在院门前久久看着紧闭的大门,不说话也不动地伫立着。
阿娈知道世子妃不是做事会容易反悔的人。而且这个时候不能劝,不然反容易坏事。
终于,元仲华转头看了阿娈一眼,阿娈明白她的意思,不用小奴婢们自己上去叩门。
大门很快打开了。里面的仆从居然看也不看,一语不问便将门大开。
元仲华心里诧异,但也没多想,便走了进去。阿娈扶着她,因为元仲华很少到这个院子里来,对这儿不熟,阿娈怕她足下有闪失。这院子里有些竹子,长在两侧廊下。这时看起来内寝中的灯还很亮。
元仲华上了石阶走到檐下,外面的奴婢看到世子妃都有点惊讶。行了礼,有的迎上来,有的便要去开门进去通报。被阿娈制止了。阿娈扶着元仲华走了进去,她在心里判断,其实高澄并不是不想见元仲华。
里面灯光很亮,元仲华赫然便看到高澄正在矮床上。床上没有斗帐,清清楚楚看到高澄倚靠在抱腰凭几中睡着了。他只用一只圆头玉簪束着头发,显得有些凌乱。身上穿着淡紫色绫子的中衣,敞胸赤足,看样子是累坏了。
元仲华心里一跳,她也有点把持不住自己了。这么多日子没见他,谁说她会不想念他呢?一个人保守着她有身孕的好消息,真的很辛苦,天天盼着他快些回来,就是想亲口告诉他。
元仲华已经全把别人都忘了,情不自禁地走过去。
阿娈看差不多了,便悄悄退了出去,关上门。
元仲华轻轻走到大床前,偏身在高澄面前坐下来看着他。
可能是因为她现在身子沉重了,大床也跟着微微一颤。高澄很快就惊醒了,他睁开眼睛看到元仲华坐在他面前,心里满是惊讶,没想到她会主动来找他。其实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大半,但就是不肯认输,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在元仲华看来,他目光那么冷,让她有点害怕。忽然在瞬间就急得一身是汗,她才发现她从来没有对他说过软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取悦他。更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去哄他开心。
元仲华下意识地抬手用手指轻轻蹭了蹭满是细汗的鼻尖,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夫君”她停顿了一下,忽然又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这么晚了,夫君该安寝了。”
原来她竟是来求欢的?高澄早就快控制不住自己了,但他还是神色微冷地看着她。先是没动,过了半天他才慢慢从凭几里直起身子。当他坐直了的时候,他与她的距离一下子就近在咫尺了。
连他的呼吸的气息都感受到了,元仲华低下头,不敢再看他。
“既然都这么晚了,”高澄学着她的语气,“殿下来有何事?”
元仲华在心里几回纠结,终于下了决心,抬起头来看着他。她居然主动伸手去拉他的手,“夫君一路劳累,该安寝了。”她认真地看着他,就好像她是真的来监督他让他去睡觉的。
“下官确是一路劳累,只是没想到回府又要看殿下脸色,心里在难忍,实在是睡不着。”这明明是说谎话,他刚才不是睡得很好吗?他反客为主地紧紧握着元仲华的那只手不松开,但也不起身。元仲华根本没有力气拉他起来。两个人相握的手全都是汗湿的。
第292章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三)()
“下官在建康出生入死,回了邺城还要莫名其妙受殿下的气,真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高澄以假作真,越说越赌气就是不肯起来。,。好像又变回了那个任性少年,等着元仲华哄他开心,好让他把心头的气消了。
元仲华心里着急,可又实在是不会哄他,只能拉着他的手用力扯他,“妾知道夫君累了,还是早点去睡吧。”
高澄都快被她气笑了,他稍一用力就把元仲华拉向了自己这边,他也凑过身子来,贴近了她,似笑非笑地问道,“殿下怎么这么着急让下官去入寝?殿下心里在想什么?”他说着都快贴上她面颊了。
元仲华呼吸急促起来,心跳得厉害。她原本急出来的那么一句话,其实什么都没多想。但是她禁不住他这么撩拨,他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贴近她些,她就会意乱情迷。
“我什么都没想”元仲华有些慌乱地为自己辩解。
高澄突然伸手挽住她的腰就用力把元仲华带进自己怀里。然后迫不急待地低头吻了她,打断了元仲华原本想说的话。他也不想再听她解释什么了。
可能是他手臂上用的力气大了些,元仲华腰上疼痛,连带着肚子都有点不舒服,她想推开他。不是她不想要他,但她得到这个子嗣实在是太不容易,必须要事事小心。
高澄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根本不容她反抗。他完全控制不了自己了,胸腔起伏,甚至头晕心跳,一边用自己的唇堵着元仲华的口肆意掠夺,一边颤着手解她的衣裳。
元仲华忽然不反抗了。她身子软得已经倚在高澄怀里动不了了,全身都紧张得快要僵硬了。她倾注了全部身心回应他,这不就是她想做的事吗?
高澄好不容易才毫无章法地扯下元仲华的上襦和裙子,急不可耐地伸手到她亵衣里去。然而他正在乱摸的手突然停下来,好像是有点不太敢相信似的,又小心翼翼地抚摸。他终于放过了她,抬起头看着元仲华。两个人都气喘吁吁地看着对方,他的手还在她的亵衣里面。
“殿下”高澄极惊喜地唤了她一声,因为过分的激动仍然气息不匀。
他慢慢坐好,小心扶着元仲华站起身来,将她亵衣解下。她浑圆而突出的腹部一下子就暴露在他眼前。他深切地盯着她的腹部,看了足足有一刻钟。一只手扶着她,用另一只手小心地抚摸着她的肚子,摸得又轻又仔细。
元仲华要不是被他扶着,身子软得都要站不住了。
高澄失声笑起来,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这实在是太突然,太惊喜了。
元仲华这时浑身是汗,喘息未定。看他狂喜的样子,也禁不住抿着嘴唇轻轻笑了。
然而两个人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醒来,房门却突然打开了。
“夫君。”进来一个人,不管不顾地就往里面走来。
原本没太在意的高澄以为是哪个奴婢。他把元仲华抱进怀里,正要呵斥,突然听到这一声呼唤,抬头看时才发现居然是康娜宁,像是从天而降似的不知怎么突然进来了。
元仲华完全没想到会有人进来,而且听到那一声“夫君”知道是哪个妾室,她满面羞涩地慌张躲进高澄怀里。这才来得及一看,见是康娜宁,元仲华更是满面通红,心头不快。
康娜宁因为是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又受不了大将军府里如同幽禁的院落和重重规矩,再加上白天和世子妃初见时的那种场面,所以再累也睡不着。听说夫君高澄一直在他所住的院子里没有出去,她便自己来见高澄。
从成皋到广陵,一直到建康,她和高澄几乎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一下子要分隔开,还真是非常不适应。
到这院子里来,奴婢们先是拦着不让进去。后来忽然有个年长些的婢女命那些婢仆将她放进来。她才能进了这屋子。
可是康娜宁绝没想到,一进来居然撞上这样一幕。屋子里只有世子和世子妃两个人。世子妃几乎是****,世子又欣喜若狂得如同疯癫一般。康娜宁一眼就看到,世子妃那毫无遮掩的肚子居然是和她一样孕相实足,看起来世子妃有孕尚在她之前。
康娜宁想起来了,那个放她进来的婢女正是世子妃的奴婢。
康娜宁不知道的是,阿娈是有意放她进来的。
“尔有何事?”高澄还算是能心气平和地问了一句。他还沉浸在刚才的狂喜中没有完全平静下去。知道元仲华不好意思,他用自己的中衣裹着她。
康娜宁看世子和世子妃两个人裹在一件中衣里,肌肤相贴地相拥一处,她在一边旁观完全就是个不合时宜的外人,张了张口,又觉得现在说什么话都不合适,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她应该离开,足下偏又像是有千钧重,一步都挪不动。高澄看着她,最后连元仲华都忍不住从高澄怀里抬起头来好奇地看着她。
“夫君”康娜宁突然开口了,连自己都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无事就是”她的语气磕磕绊绊,“就是想来看看夫君”等她把话终于说完了才发现,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是不对的。
“汝也是一路劳累,昨日还有不适,既然无事便早些安寝吧。”高澄的总算还是安慰了几句。
元仲华听他说到“昨日还有不适”,她转头来看着高澄。明明是关切的话,又看他面上并无亲近的表情。元仲华突然觉得他好凉薄,而这时他们偏偏紧紧相贴,她突起的肚子硬硬地顶在他身上。
康娜宁觉得高澄的声音像很远又像很近,若寄若离。但他还记得她昨日曾有不适,又让她心头一跳,差点就控制不住掉下泪来。
康娜宁怏怏退了出去。
出门后身不由己地往外面走去,忽然觉得身后有异样,止步回头。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转头时发现映着屋子里的灯光能看到檐下有个人影直立,仿佛正看着她。
屋子里面,元仲华用手撑在高澄胸前用力想推开他。
高澄就是不放开她,笑道,“殿下要把下官推到哪里去?”
“夫君好凉薄。”元仲华抬头看着高澄,似嗔非嗔,“康姬的裙子都小了,穿着不合适。”
高澄就是不放手,也不说话,笑吟吟地低头看着她,等着她说下文。
“康姬刚来,处处生疏,夫君也不多安慰她。”元仲华似怨非怨,好像她比康娜宁还不满。
高澄还是不说话。
“外室也就罢了,自己家里的人若是照顾不周,岂不是出了笑话?”元仲华表面上故作笑意,但是这样的事她说起来总是心里别扭。就算语气平和,心里总是有波澜的。
她装不出笑容来了,又开始推拒高澄。
“你见过她了?”高澄笑意变淡,别有兴趣地问道。
这个“她”是谁,两个人都心里清楚明白。
元仲华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高澄,眉尖微蹙。
“既然殿下这么说,是要我去照顾康姬,还是要我去陪伴外室?”高澄也收了笑,一本正经地问元仲华,好像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他说是这么说,手臂依然没有松开。元仲华想逃也逃不出去。
“爱去哪儿去哪儿。”元仲华忽然又展颜一笑,像是完全不在乎,“我要回去睡觉了。”
高澄原本是想气气她,没想到元仲华居然一点不生气还笑,他顿时有种失足踏空的感觉。
高澄叹息道,“殿下真是没良心,下官心里只有殿下,殿下却总想把下官推出去。”
元仲华偏着头微笑看着他,“是夫君自己找外妇,又置妾室,难道是妾非送入夫君手中的?”
高澄没办法再解释,他爱怜地看着元仲华,抬手抚了抚她鬓边乱发。
元仲华也收了笑看着他,一双眼睛清澈透明,“夫君在建康为什么会出生入死?”
高澄并不回答她,只是轻抚她面颊。
瞧他不说话,元仲华刚想再问,微微张口话还没说出来,高澄已经用唇堵住了她的问题。
邺城大魏宫廷后面的苑囿其实很多时候都人迹罕至。内苑太大,除了百官宴饮或是有重大典仪,平时些许人根本不显山露水。
炎夏时候,苑囿中因为有大片的林木,处处浓荫可蔽日,所以皇帝元善见很喜欢到苑中来。他最喜欢的地方还是镐池上的昭台观。昭台观是整个苑囿中最高的地方,在昭台殿之上,可以眺望到很远的地方。另一个原因为就是因为昭台观在水上,在这里密谈不容易被人窃听。
济北王元徽此刻就正在昭台观上向元善见喋喋不休。
清风徐徐,镐池中波光粼粼。即便酷暑,高处仍然略有凉爽。元善见凭栏远眺,不知目极之处落在哪里。
“高澄小儿从建康回来还未来陛见,和梁帝结了盟,南境安定,他自恃有功,更不把主上放在眼里了。”济北王元徽忿忿不平。他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老是喜欢在这儿远眺。其实看得再远也还是宫中殿阁,连邺城的街市都看不到。
“南境安定这是好事,他无礼惯了,由他去吧。”元善见居然不生气,反倒安抚元徽。
元徽看一眼旁边的中常侍林兴仁,意思是让他也跟着劝劝皇帝。林兴仁看到元徽的示意,没着急开口。他当然知道元善见的心思。这些年主上进益不少,城府深了,也能忍了,不至于为点小事就火冒三丈。这在林兴仁看来是好兆头。说明主上对高澄的恨意已经不是那些能让他火冒三丈的小事了。正因为事情变大了,所以才要忍。原本该火冒三丈的时候都没有发火,那么这些邪火积得多了会是什么后果呢?
南境安定是对大魏是有利的好事,主上当然不会为这个去跟高澄找不痛快。济北王这是没说到要害处。
“陛下,大将军赴梁结盟,取得暂安,这确是有功。不过,大将军的功劳又岂止只有这一件啊。自从大将军初到邺城辅政,就任吏部尚书,不说别的就是亲力亲为选了多少官吏也是明摆着的事。上至庙堂下到郡县,要说一大半官吏都是大将军亲选都不为过。这些官吏心里可只认大将军。”林兴仁一边说一边看了元徽一眼,他对高澄的褒贬是先扬后抑,那话里的意思元徽自然听懂了。
元善见还是伏栏远眺,没说话。只有林兴仁看出来他是动心了。
“不过大将军是陛下的臣子,这功绩当然也是陛下的。可有些事,大将军就不该僭越。”林兴仁试探着又道,他用了“僭越”这个词,这在元善见心里是个很容易触动他神经的词。
“用人的权柄本该在主上,高澄小儿要真是为国选材也就罢了,自然会宣扬天子恩德,那天下人就只知有天子。他偏偏我行我素,停了年格,不按旧例,胡说什么要看学识、人品,这如何去权衡?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以己之喜好为准?全凭一己之欲,这些人争先恐后地想着如何讨好大将军,一旦被任用又对大将军感恩不已。”元徽越说越激愤,声音也越来越大。
林兴仁一边听元徽说一边看元善见。皇帝还是面色平静,但以他多年在皇帝身边服侍的经验已经感觉到,这种平静之下蕴藏着一种极大的力量,如果一旦爆发,后果不堪。林兴仁心里是希望把这种力量烘托到最大限度,因为他心里比谁都痛恨高澄。
元徽接着大放厥辞,“今日庙堂上不论是不是高门大姓,也不看年资,只看会不会讨好大将军,说不定来日引车卖浆之流也可公然登堂入室?高澄小儿将这些人收为私人,除了任用为官吏的,还有私养为门客的。如此下去,天下只知有大将军,不知有天子。等到他羽翼渐成,就剪除不易了。”
元善见终于转过头来,他虽并未发怒,但已经是面色青白不定,隐藏着让人不安的情绪。
第293章 :两相倾趋利避其害(一)()
“济北王,”元善见不客气地道,“要说高澄选任官吏收买人心,孤也没少厚待宗室,诸王都是和孤一个心思吗?”
元善见知道自己是清河王世子出身,因为和高欢有姻亲关系才被选立为帝,他并不是出身正统。高欢和高澄父子把持朝政,他是没有权柄的。更别提现在又多了个太原公高洋,高氏羽翼已成。没废了他自立,已经是他运数好了。之前高欢在信都所立的安定王元朗,还有洛阳永宁寺佛塔下被杀的节闵帝元恭,这都是前车之鉴。
只是高欢毕竟老谋深算,表面上还算是恭敬,他也就忍了。高澄实在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就连他的亲妹妹冯翊公主元仲华也是只知有夫君,不知有兄长。元善见知道他所能利用的势力,可能就只有宗室了。
他尽自己所能厚待宗室诸王,可是元徽等人毕竟不得势,帮忙有限。再说自河阴之变后,宗室子弟人人吓破了胆,只想着自己怎么安身立命,哪儿还有余力顾及他这个傀儡天子。
“主上,”元徽被质问得失了气焰,声音也有点哽咽起来,“臣是陛下的叔父,自然和陛下一个心思。宗室诸王里也都是和臣相同的,只是高澄小儿处处为难,诸王不但无官职、无权柄,连资财都被小儿借着惩贪的理由取尽了。此竖子已是人人痛恨,但要有机可趁,宗室诸王愿为陛下除之。若能除此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