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看到贾敏这么不给她留情面的样子,心中恨不得生咬了她。可当人闺女和当人媳妇就是两待遇。

    现在,她算是明白了,当初她娘家嫂子面对她是个什么心态了。尤其是这两年老子娘相继去逝后,娘家嫂子对她也就只剩下面子情了。

    为什么林家几代单传,就没有个姑娘呢。这样的气受,她受了,是她当初没修的德行。为什么贾敏却不用受这种气?

    王氏心中的不甘是越来越强烈,就差一点化为实质了。不过也幸好,此时大家的注意力还在唐朝身上。

    “这丫头是个好的,就留在我院子里吧。鸳鸯,你领她下去安排。嗯,就先提个二等吧。”贾母史氏,看了一眼大儿媳,又看了一眼小儿媳,最后发话,把唐朝留在了自己的院里。

    她知道,大儿媳碍于这丫头的母亲是老二媳妇的陪嫁丫头,也不能要她去大房。二儿媳身边还有丫头的娘在,也不方便。

    而且这丫头,也确实挺讨人喜欢。留在自己院子里,也不算是亏待了她。毕竟是救过主的人。再让她当个粗使的丫头收拾花园子,让人看了,也不像。

    听到升了等,还换了轻松的工作,唐朝是一百个喜欢。这回磕头也磕的心甘情愿了。她就当这是某国的跪式服务了。

    磕头毕,再起身。唐朝才发现她进来这么半天了,竟然一直是跪在那里的,幸好她有先见之明,这两天,拿着穿小了的旧棉裤,做了两个‘跪得容易’。不然这会一准站不起来。

    倒退出去后,跟着刚才那个被叫鸳鸯的丫头进了后面一排倒座房。

第3章() 
第三章

    倒座房,最靠近正房的一间大屋里,坐着一些不当值或是等着主子们传唤的丫头。鸳鸯领着唐朝走了进来,对着众人说句了,这是唐朝,今儿起,便是太太房里的二等丫头了。

    唐朝上前一步,对着或坐或站,或吃或喝的丫头们,道了声姐姐们好。这才又退回鸳鸯的身旁,等着鸳鸯接下来的动作。

    鸳鸯也不说别的,直接对着其中一个丫头说道:“太太身边没人,你上去侍候吧。”然后便领着唐朝出来了。

    说是没人,又怎么可能是真的没人。不过是鸳鸯别有心思罢了。

    出来后,顺着倒座一直向右走。唐朝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在她的世界里所有的方面便只是向左,向右,向前和向后。

    一直走到最靠右的一间房门处,才停了下来。鸳鸯从袖子里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房门外的锁。

    唐朝看着那一串钥匙,心中对于鸳鸯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么一大串的钥匙,竟然都放在身上,还放在袖子里,不说沉不沉的问题,她竟然能够一点声音也不让人听见。

    太神奇了!

    “这原先是个装杂物的小屋。因着太小,只能放一张床的。所以一直也没有人住。其他的二等丫头都是二人一间的。你就自己先住在这里吧。等有了好的,再给你换。”说罢,鸳鸯还将手中的钥匙从那一串钥匙上卸了下来。递给唐朝。

    唐朝接过,向鸳鸯道了一声让姐姐费心了。便听鸳鸯笑着说道:“这屋子也不曾住人,你先自己收拾收拾吧。缺了什么,或是想要干点什么,只管叫婆子们干去。你现在也是二等了,把二等的气势摆出来,也免得丢了咱们正院的脸。”

    唐朝一听,立即笑着回道:“姐姐放心,我省得。”不敢说别的,气势这种东西,唐朝向来不缺,这要是缺了,那些不买票上车的人,还能给你补票?

    “那成,你先收拾着。今天也不用你上来侍候。等明天一早,再过来找我。我再给你分派活计。铺盖什么的,一会儿就会有人给你送来。你的那套旧的,就让送铺盖的人自己去收去。”说罢,又喊了一直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粗使小丫头过来。

    “这是你唐朝姐姐,今儿刚搬过来。旁的活,先不要管。且跟着你唐朝姐姐吧。”这本是惯例,上了二等,在院子里就会有一个自己的小丫头,平时负责一些杂事的。这是就连刚来没多久的唐朝也是知道的。

    前些天,她最大的愿望便是努力工作,混上二等。为的除了工作轻松,月钱更多以外,便是有了这资本主义的**底蕴。

    以前常听人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居移气,养移体。连个二等侍候人的婢女都能有个小丫头侍候。就可以想见这大家婢比小户人家的女儿的生活了。

    更别提这些婢女都是经过调。教,再在富贵人家走一遭的。见识自是比那些不在一个层次的小户人家女儿要来的高些。

    古人都讲一个好主妇,可以让一个家庭受益三代。一个有见识的主妇,更是如此。

    虽然这也不能否认,大家婢女也不全都是好的。还有一些带着大户人家陋习的,这些确是要细细查查的。

    所以,在某种情况下,大家婢女和小户碧玉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能一概而论。

    “姐姐好,我叫小月。姐姐今后有什么事,尽管使唤我去。”小丫头也不过是十岁左右,看起来,好像还比唐朝大了那么一些。

    唐朝收了不知跑了几千里的思绪,对她笑了笑,并未说话。只是转身间客气地将鸳鸯送走。

    几十年后,贾母史氏的大丫头还是叫鸳鸯。果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呀。幸好这些丫头出嫁后,一般是用不上自己的名字了,不然,喊一声‘鸳鸯’,回头的人就得有一大片。

    鸳鸯走后,唐朝才仔细打量这间单人小间。

    果真是小的可怜。整间屋子,差不多就是长三米五,宽二米,差不多七平方那么大吧。

    窗户的位置也是不当不正的。这房子是靠最右边。再加上这间屋子是细长的一条。窗户只能在门边开了一个半扇的。而且,门和窗户加起来,这一面竟然都用不上半米的墙壁了。可见屋子有多小了。

    相比刚才走过去的,其他的屋子,这间屋子的窗户还不如人家的三分之一大呢。怪不得一直没人住。

    里面只摆了一张架子床。铺盖,帘帐什么的,估计一会儿那些管家婆子们就会送来。

    这张床是靠着右边那面墙放置的。放完了床,整间屋子就只剩下半米左右的过道了。

    不过,房间虽然看起来窄了一些,但长度却是够了。如果将架子床横靠后面的墙上,有差不多一米半左右的空地。

    好好规划一下,一个人住也能住的舒舒服服。

    再一个,对这间屋子,她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唐朝今天早上还是从八人间的大通铺上起来的时候。这种满意那是发自内心的。

    就在小月非常有眼色的,不知从哪找了块抹布过来抹灰时,送铺盖的婆子们也到了。

    唐朝再怎么样,那也是救过主的,太太亲提的等,大奶奶又吩咐要优待,还有个二。奶奶陪嫁丫头出身的娘。

    所以这些婆子们并不敢怠慢。在接到了消息后,连忙找齐了一套新铺盖,捧着一个小梳妆匣子以及抬着一个配套的木箱子便过来了。

    “唐朝姑娘,这是您的铺盖。您看看,这花色可还入眼,若是不喜欢,我再去给姑娘换一套来。”

    唐朝让小月将东西接过来,然后笑着说道:“多谢妈妈们费心了,妈妈的眼光,我是信过的。我这里还忙乱,就不留妈妈喝茶了。我之前用的那套铺盖,还请麻烦妈妈自去取了归档吧。”

    说罢还假意从衣袖里抓出一把铜钱递给对面的婆子,‘妈妈们别嫌少,留着喝个茶吧。’

    她记得无论是红楼还是清穿文什么的,让人干活,是一定要给赏钱的。她刚来,又是第一次,总不能让人小瞧了她。

    她手里正经还有些钱,前两天在床上的时候,唐婆子,就是她娘来守着她的那几天,也给了她不少的零花钱。自从唐朝的爹去了以后,家里了没有什么大的开销。娘俩吃穿在府上,正经攒下了少钱。

    唐朝娘本来是想将唐朝接到家里养的,可家里就她们娘俩,白天她还要上工。留姑娘自己家她也不放心。

    虽说可以请假回来,但这会二。奶奶刚有了身孕,正是针线上忙碌的时候,她也不太好张口,便留姑娘继续住在这里了。她每常闲了,便过来看看她。也比出府回家方便。

    唐朝是信不过大通铺的,所以自病好了以后,她娘也不再过来。就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收到了那一平方米的空间里。所以这个时候掏袖子,不过是学刚才鸳鸯那个动作罢了。

    婆子们接了赏钱,哪还有不高兴的。这一高兴,连说屋里缺的那个马桶都在一刻钟后送了过来。

    古人的毛厕都在院子的角落里。晚上的时候,去一次毛厕特别的费事。冬天尤甚。所以这个院子里,凡是上了二等的丫头在房间里都会给配上一个马桶,用于晚上方便的。

    不过这个马桶,一般都是早上的时候,院子里的婆子拿出去倒掉,然后清洗干净。等到下午的时候,在挨个送到房间里。今天唐朝刚来,这些个东西,却还没有配上呢。

    唐朝记忆里是有这么一回事,也没推迟,只道了声谢。心中却很不以为然。若是没给这小费,是不是她就没有这个马桶用了?

    这都什么事,什么人呀?

    同时,唐朝又让人送了一个刚才在史氏屋里看见的可以放花或是放烛台的小高几。这屋子可放不下一张桌子,但一些常用的东西,也不能放在地上。

    不过此时,她才知道高几,脸盆和烛台这些东西是分库管的。她们手中并没有这类物件。

    送走了婆子,唐朝又让小月去将她在大通铺的衣服都拿回来。她的那些衣服可都是好料子。她娘就守着她过日子,那是非常舍得在她身上花钱的。

    而且她娘针线好,一直管着二房王氏的针线活计。王氏经常把一些不穿的衣服赏给她娘。她娘拼拼凑凑就给她弄出一件别人没见过的衣服。

    样子好,衣料也好。让那些跟她一起干活的丫头们总是羡慕的很呢。

    小月听到吩咐,又仔细问了唐朝其他的东西都在什么地方放着。好给她一起拿回来。

    “我在那屋也有个木箱子,东西都在箱子里锁着呢。你让婆子帮你抬回来就行了。”睡大通铺,就不能把东西都摆在外面。

    小月应了一声,转身就走了。不过走到门前,想了想。便将院子里一个跟她关系不错的婆子叫到了屋里,让她帮着唐朝收拾屋子。

    那婆子来了,唐朝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她再叫个人来。按她的意思把靠右边墙的架子床横过来放着。

    架子床也就两米长,看床里的大小,也不过是一米五左右。横过来靠后墙放置。屋子就能多出不少的空间。

    虽然这样一来,床就要对着窗和门了,反正天冷的时候,门上都配了棉帘子,而且在屋里只要在一米左右的地方加上一道厚帘子,风就一点也吹不进来。

    婆子移好了床,又帮着把床帐等物铺设了一番,这才领了赏钱出去了。

    都说荣国府奢侈至极,唐朝看了一眼屋子里的地面,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

    原来那间大通铺的地,倒还好说,都是石头的。这间这么小的一间屋子,里面的地竟然也铺了木地板。虽然看着就没有正房里的好,但一般人家谁还会给下人房铺地板呢。

    低头看完地板,唐朝又抬头看屋顶。因为是倒座房,房顶并不高。估摸着也就二米的高度了。

    看了一下自己的身高,她倒是没有嫌太低。回头让小月帮自己领个烛台放上去便行了。至于一起送来的那个箱子和梳妆匣子,唐朝将他们放在了床脚的空地处,等到小月抬了箱子进来就摞在上面,两个箱子的高度正好是一米二。

    将梳妆台放在上面。以她的身高站着正好。

第4章() 
第四章

    就在唐朝打量房子的时候,院里又来了一位管事婆子。这位管事婆子正好是发放院里烛台和脸盆等器物的。

    人来了之后,先是对唐朝说她姓刘。大家都叫她刘嫂子。管着太太院子里的烛台等器物。

    唐朝一听,连忙福了福身。叫了一声‘刘嫂子’。那刘婆子,仔细打量了一下,在视觉上突然变大了房间,便也知道这位唐朝姑娘心中是个有数的。

    以前多少人看不上这房间,说是连个转身下脚的地都没有。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一收拾,到是看起来宽敞了许多。

    “姑娘刚来,缺了什么使唤的,只管找我。”说完,顿了顿,又笑着说道:“我看姑娘这里,烛台和脸盆都没有,一会儿便给姑娘送来。姑娘再看看,还有什么要使的。我也一并给姑娘提了来。”

    唐朝虽然刚来,但本来的脾性也不见得多软绵。更何况她是深知她现在的身份的。不为别的,就为了这‘救主’,无论是史氏还是张氏就不会轻易让人小瞧了她去。

    所以听到这刘婆子这么说,她也没客气,小嘴一张,便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报了出来。

    烛台,脸盆及脸盆架子。还有茶壶等物,唐朝都在问明了刘婆子手中就有后,便都要了一套。

    “嫂子,您那里有没有硬一些,厚一些的帘子。”

    “有是有,不过姑娘做什么使呢?”

    唐朝手一伸,指着门和床中间的地方对刘婆子说道:“嫂子,我想在这里安一张帘子,最好厚一些,能挡风的。”她更想要个大屏风,可她也知道屏风这种东西跟本不是她这个身份能够用的。所以,只在这一处加个帘子。

    至于那半扇窗户那里,唐朝是想着等哪天回家了,让她娘帮她做一个双层的窗帘也就是了。

    那刘婆子顺着唐朝的手,看了一下唐朝准备安帘子的地方,心里算了一下,有没有那么长的帘子后,对笑着对唐朝说,“姑娘好巧的心思。我刚才还想着这门一开一关的,人在床上那是又要吹风,又要被人看见了。有了这么一个帘子,倒是省了这一节了。”

    对于刘嫂子的话,唐朝也有些得意。看过那么多的装修杂志和装修节目,这点对于她来说,那真的是毛毛雨了。

    “嫂子那里的帘子都是三尺六七左右的,长度的话,到是有正好的。姑娘觉得合适的话,稍后我便一起给姑娘送来?”

    唐朝心里合计了一下,换算下来也这不是一米二左右。于是笑道,“多谢嫂子了,那帘子大小正好。再麻烦嫂子,给我挑一个颜色浅一些。色太重,这屋子就更不透亮了。”说罢本来还想着再拿一把铜钱给她,后来才想到,这婆子可是正院的管事婆子,虽然不过是个管器物的,但也比送铺盖的那些人强上许多。

    这要是送的轻了,人家再以为自己瞧不起她。还不得以后给自己小鞋穿。于是想了想,将日前得的那个银锞子拿了出来。塞到刘婆子的手里。

    “嫂子别嫌少,今儿个出来的急,身上也没带什么。以后咱们在一处,常来常往的。还请嫂子多多照应着些。”说这话时,林琳都有些心疼。

    谁也不会嫌钱少,一个银锞子,那也是五钱的银子。刘嫂子也不过是意思意思地就将钱收下了。

    拿了钱,也得去办事。于是抬脚便去给唐朝归整她要的东西去了。她前脚走,后脚小月也将她的东西拿了回来。

    忙忙叨叨的,一直到午饭前,这间窝居才算是彻底的弄完了。

    别看唐朝忙的狠,但其实外人的人跟本就没注意到唐朝都忙了什么。不过是送铺盖一批人,小月取衣箱子一批人,再一个刘婆子送烛台器物一批人。而这每一批也不过是两三个人的样子。正院也大,她们又是在倒座房的最右边。

    所以就是想惹人注目都很难。

    因为鸳鸯的话,午饭的时候唐朝也没有出屋子,只让小月去将她的饭菜拿到屋里来。

    女人多了,是非就多。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以为她很有‘上进心’,便排挤她呢。

    来到这里,她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在贾家出事前,好好的存下一笔钱。然后带着老娘跑路罢了。

    现在的贾家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林妹妹的娘还没有出嫁,压根就没有什么大事,让她们这些奴才们朝不保夕。

    所以老实眯着才是正经事,出头鸟什么的,谁爱去谁去吧。

    可当小月将她的午饭取回来后,唐朝傻眼了,她这小地方压根就连个能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姐姐,这,这饭菜要放哪呀?”小月看着这屋子,还真的找不到可以放食拿的地方,她总不能将饭菜放到床上吧。

    而且因为屋里当隔断的厚帘子的关系,床上的光线非常的暗。床脚那处倒是还好一些。可这也不是个事呀。

    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这屋子不但没有桌子,连个小板凳都没有。这不行,绝对不行。

    床头的小高花几只能放一盏烛台,而且高度是一米一左右。床尾的衣箱子,将近一米二了。

    她现在身高一米三多一些。站着梳头什么的也没有问题。可是站着吃饭,这个箱子就太高了一些。

    窗户边靠右墙的墙角放着一个脸盆下,那个倒是不高,可也没办法放食盒的。

    “算了,你先将食盒放在床上吧。今天中午先对付一下。下午我再想想办法。时辰也不早了,你也先去吃饭吧。”

    小月听了,放下食盒便去吃饭了。吃饭的时候,还看见了管库的刘婆子,当场便说了唐朝屋里连个食饭的桌子都没有窘境。

    还不等刘婆子说话,旁边一个婆子便把话接了过来。“小月,你说的那位唐朝姑娘,可是救了瑚哥儿的那位?”

    小月点头,这事又不是什么秘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以她在正月这么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下午的时候,各房的赏赐就会陆续送过来。

    “我知道她那屋子,也忒小了些。啥桌子能放的下呀?”一位跟着另一个二等的小丫头也插话过来。

    “收拾收拾,也还行。怎么说也比咱们的大通铺要强不是。”小月现在还住的是大通铺呢。

    说起来,她是非常羡慕唐朝的。原来跟她是一样的身份,不过救了一回主子,一下就越上了二等。

    就算将来升不上一等,在二等的身份上退下来。那也比别人强太多了。也不知道她啥时候才能熬到二等去。

    唐朝吃了饭,提着食盒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