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姨妈心疼儿子,在儿子躺在床上抓着香菱的手玩弄的时候,直接将香菱开了脸,给儿子解闷去了。

    香菱脾气过于温顺,所以真真是个听话的好闺女。等到薛蟠刚有些个腻味的时候,尤二姐又噗哧一声砸到了怀里,成了薛家名媒正嫁的薛尤氏。

    小登科了两三天,自家丈母娘又带着小姨子过来看了看她。薛蟠又看到了与自家通房和媳妇都不同风韵的尤三姐。

    立时便傻了眼。

    媳妇和小通房都是一个性子的女人,够温顺,也够听话。但男人嘛,就是一个贱字可以形容的。

    姐夫相中的小姨子,可还了得。薛姨妈能干?薛宝钗能同意?本来她们薛家就没有什么名声脸面可言了,再传出这样的话,以后还了得。

    可不管薛姨妈多反对,薛宝钗多反感。做为心头肉的薛蟠到最后还是如愿以尝的将尤三姐娶回来当了二房。

    至于尤老娘,那就是个嫌贫爱富的。当初宁府的贾珍和贾蓉都不给两闺女名份,这尤老娘都敢让姑娘做五陪,何况这还是给名给份的呢。

    呃,所谓的五陪,即陪吃,陪玩,陪喝,陪。睡,陪守孝。

    这形容词是唐朝首度说出来的。然后便在荣国府内部广为流传。

    过完年,薛家的生活节奏就变得非常的快。

    先是正月初七薛蟠被打断腿。然后是正月里就决定了薛宝钗不外嫁。再之后不过月余的时间,薛蟠先是纳通房,然后成亲,等到这个月底的时候,连二房都已经娶进门了。

    而此时,也不过是刚刚过了四月。

    尤家双姝,齐齐落到了薛家薛蟠的炕头上,也算是互补的缘分了。

    尤三姐厉害,尤二姐温顺,香菱老实。这三个女人也都是美的各有千秋,这不得不说,若不是贾大老爷的神奇一打,估计这三朵花到最后,薛蟠也就只能有一朵了呢。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尤三姐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尤老娘拼了命的游说。

    虽然现在的尤三姐,还没有湿了鞋。但她家的情况却在那里摆着呢。薛姨妈又说了会给一笔不下于当初聘娶尤二姐的聘礼,又许诺,可以让尤老娘留在薛家养老。

    一应吃喝供给皆不会薛姨妈本身差多少。这老有所依,待遇又不错。还给了名份,不比天天拿着贼眼往她闺女身上扫的贾珍父子强了百倍去。

    薛姨妈这辈子做的最好的一份决定,便是将尤三姐也聘了回来给儿子。这在今后的很多的岁月里,都是让薛姨妈非常庆幸的事情。

    尤三姐一嫁过来,便将薛蟠拿住了。不但如此,还将薛蟠管的老老实实的。除了她们姐俩,也就是香菱这个成亲前就有的通房还可以近身外,想要再起色心。

    哼哼,尤三姐有的是办法治他。

    尤三姐虽然厉害,但是尤二姐心软,性子也好。也因此香菱的日子过得也还凑合。

    其实相比之下,尤三姐的性子那是比夏金桂好太多了,虽然对待香菱总有主子对待下人的优越感,但却看在香菱胆小,又和自家姐姐如出一致的糯米性子上,倒是从来不揉搓。在知道香菱连侍候自己的小丫头都管不住的时候,还竟然帮着管了一番。

    不出数日,薛蟠的三个各有特色的女人就统一的战线。每每薛蟠想要干点什么的时候,尤三姐便能好好的‘教导’一番。

    宝钗见此,也只能认了下来。

    谁让自家哥哥不争气呢。不过转念一想,自家母亲也是个软脾气的,家里有这么一位小嫂子在,自少将来也能立起来。

    哥哥的事了,宝钗也知道,剩下的便是她的婚事了。可一时间竟然毫无头续。

    而当宝钗知道少了她好几岁的惜春也定下了亲事时,宝钗就知道,她不能再拖下去了。

    惜春的婚事,定的不是别人。正是唐净。唐朝的小儿子。

    惜春额头上的疤其实在唐朝看来并不是多大的事情。可是贾家上下却都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样子。

    不过就是成人大姆指度那么大的一块疤,也就是半个大姆指大小。又是在鬓角那里,多放一些头发就能遮的住,至于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吗?

    尤其是贾珍,跟死了亲娘似的。

    唐朝哪里知道,自从元春封了妃,贾珍对于惜春的将来就有了新的想法。元春这个年纪还能受宠几年,等到过几年人老珠黄了,惜春也长大了,送到宫里去,他们贾家又可以有一位得宠的娘娘在宫里。

    想的都很好,可谁也没有想到探春会一时不受控制的做下这样的事情,也更没有想惜春会受这么重的伤。

    脸上有疤,别说是进宫了,一般的高门大户也是很难再嫁进去了。一想到自家本来会有个闪亮前途的妹妹,会就此黯淡无光。贾珍的心都抽疼了。

    他成为皇帝大舅子的希望就此断了。贾珍能不哭天沫泪吗?

    探春被关了起来,估计出嫁前想要出来,就有些个困难了。而惜春虽然被伤了脸,但自小受到兄弟姐妹以及唐朝的影响,心倒是挺大的。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有些个情绪低落。但等到无论是史氏,张氏还是迎春都给她送好吃的,好玩的,立马就不纠结了。

    惜春是贾家的族长嫡女,但是母亲却已经早早的去了。父亲修道多年,早就对她不闻不问,而唯一的兄长,也不过是有个三品的爵位,还是个虚职。

    如今天又破了相。想要高嫁是没可能了。唐朝知道后,想了一夜。第二天便把张云姬找了过来。

    “咱们家唐净求聘贾家的四姑娘,合适吗?”唐朝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像是这种事情,她是愿意听一听自家这个大户人家出身,教养不凡的弟妹意见的。

    果然听到唐朝的话,张云姬有些个发愣。“嫂子,您不介意四姑娘破了相?”

    唐朝摇头,“我前儿进府了,也看过四姑娘了。不过就那么大点的疤,又是在鬓角上。这外伤来的破相,将来也不会传给孩子。介意什么呢。我只是不知道这位亲事,合不合适?能不能结成。”

    唐朝也知道这好像有些个趁火打劫,但这四姑娘,她看着就很好。性子好,天真可爱的。正好她儿子也在准备定亲,何不如凑到一块去呢。

    两下也便宜。

    “自古都是嫁女嫁高,但四姑娘这样,一般的人家,估计也有些个避讳。咱们家虽然是小门小户。但大哥和我们爷儿都已经入朝为官。就连决哥也已经入了朝。说来也算是官宦人家了。更别提凝姐儿今年九月份就要嫁进荣国府。这么说来,倒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其实在张云姬心里,自家还真的不差什么。一个只挂着个三品的爵位,能抵的上她们家三个爷们正经的实在差事吗?虽然都是小官,但却还有升上去的希望。

    还不要说唐净读书努力,将来下场必也是一番好前程。这样的婚事,只要是没瞎的人,都会如此选择。

    她可是知道自家的姑母,当初给二姑娘挑的人选可都跟自家只差了一点呢。所以身份上不比二姑娘的四姑娘,配咱们家也合适。

    “不过嫂子,这亲事您可问过净哥?”毕竟是将来一起过日子的两口子,若是唐净不满意,真娶回来了,也是个闹心。

    “我是想着先想你合计合计。若是这亲事可行。我再问老二去。”唐朝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等今天晚上他下学回来,我再问吧。”

    张云姬听了,也是一笑。“那成,今天嫂子问问他。若是哥儿没意见。明天您在告诉我。我先去那府探探路,省得您直接去了,事不成再尴尬。”

    唐朝点头谢过。

    当晚唐朝便问了唐净,给他把贾惜春聘回来成不成。

    唐净没说啥,只是有些发傻地看着自家老娘的额头。

    他娘还真是用心良苦了。竟然还亲自在自己的脸上,用眉笔把四姑娘脸上的疤画了出来。

    唐朝的孩子,都是心大的。再加上李狗蛋当过兵,心思也粗。这两年弄得唐净的性子也跟着爽利的不像是读书人。先是听到老娘要给自己聘贾四姑娘的消息,还没等脸红,就看到老娘指着自己的脸,说是四姑娘脸上的疤就这个位置,这么个大小时。唐净直接的默了。

    第二天一早,唐朝便请张云姬去了那府里。

    晌午不到,张云姬就回来。带回来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张氏是同意的,她也可以保证史氏的同意。剩下的便是贾珍那边是否会同意了。

    虽然惜春的爹还在,但是那个爹是真的不管事滴。

    又过了两天,李漱亲自拜访了贾珍,正式提起了婚事。李漱为人精明,机智,由他出面可比让李狗蛋上场强。

    贾珍对于这个妹妹已经失望了。这会有人提亲,还是这么样的人家。便张口同意了。同时,贾珍嫌麻烦,直接将惜春的婚事托付给了张氏。所以一应定亲事宜,又都是张氏吩咐水氏操持的。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惜春对于自己嫁给谁,还真的没有啥想法。估计在她的心里,晚上的菜里还放不放酱油更让她上心呢。

    身上有伤口,不能吃带色儿的食物。惜春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比起之前不舒服的时候,家里都让净饿一两天的待遇好多了

    等到听说是李嬷嬷的小儿子,惜春便笑了。有一位会吃能吃的婆婆,惜春表示很满意。尤其是这位嬷嬷在自己小的时候,就和自己住一个院子呢。

    想到未来婆婆有些微胖的身边和圆呼呼,肉嘟嘟的脸,惜春就更欢乐了。

    想吃就吃,一定好幸福。

    惜春满意的半夜能笑醒,探春那边也能满意的笑着睡着。

    探春自从惜春出事后,一直被关着。惜春定婚的事情,还是听赵姨娘和侍候她的丫头说的。

    这一下,探春本来还有些个不快的心情,立马就多云转睛了。还是嫡女呢,不过是嫁了个家生子出去的,果然,论起亲疏远近,别看自己是庶出,这荣国府还是要偏向自己的。

    自己可是娘娘的亲妹妹呢,婚事一定会比四丫头好上几倍的。至少将来定亲的时候,也不会像那个唐净似的,半点功名都没有。不然娘娘多没面子。想到这里,探春又皱着眉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问,什么时候才能放她出来呢?

    惜春被伤了看成这样,探春虽说有点儿害怕。但是被关起来后,探春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那颗不安的心就慢慢的安定下来了。她以为大家是顾忌着他们二房出了一位皇妃娘娘,所以才会轻拿轻放。

    其实这么想也没错,更关键的是,惜春没有父母撑腰,哥哥嫂嫂不给力。老太太顾不上,邢氏不管不顾,张氏处理尴尬,这才导致了探春一直被关着的处罚。

    张氏虽然心疼惜春,但惜春毕竟是宁府的姑娘。而探春又是二房的庶出。她一个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如何处理呢。所以张氏除了加倍的对惜春好以外,别无他法。

    而张氏知道对于探春的纵容,何尝不是一种对她的惩罚。

    …………

    婚事定了下来,惜春的生活也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毕竟此时她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些。而唐净的年纪也不大。等到真正成亲的时候,还要过上个三年五载的。所以家俱类和其他的嫁妆倒是可以慢慢准备起来,至于嫁衣嘛,那个还真的不着急。

    惜春不着急,李凝九月份的婚礼,就更不着急了。嫁妆,嫁衣什么的都早早就准备好了。就连京城里贵死人的大毛皮子,李凝的嫁妆里就有好几箱子,都是那年李狗蛋和贾琮给她带回来的。

    贾琮是给自家媳妇置办嫁妆,而李狗蛋自然是给自家闺女买了。贾琮意思意思地让李狗蛋拿了些钱后,就在大西北那个地方好一顿收货。

    自来皮毛布料的保养方法就多种多样,所以就算是那年买的东西,此时也还一如当初齐整。

    京城里的物价现在仍是很贵,可能还是因着宫里的娘娘要大批的省亲的缘故吧。

    唐朝送给元春的那个省亲园子,现在还是封闭着呢。等到今年元春省亲的时候再启用。

    而就在唐朝都已经不会再有什么妙玉的时候,林之孝家的竟然又将此事悄声的告诉了张氏。

    “什么佛不佛,僧不僧的。真有那个心,就直接剃度。整什么妖蛾子。好好的省亲园子,可供不起这么一尊佛。”张氏就看不上妙玉这种作派,直接打了回票。

    既带着丫头婆子伺候,又要下帖子请她。带发修行,谁知道修的是什么样的德行。一个二十岁上下的丫头片子能有什么,高深道法?这样的人弄到家里来,别移了姑娘的性情。

    林之孝家的一看,再不敢提起,又说起了园中的一干小戏子。“太太回禀,那十来个小戏子,如今上午练戏,下午学女红。前儿听说太太的寿辰就在近日,一起绣了个摆件,想要献上来。又怕太太嫌弃粗糙,所以拜托老奴上来问问。”

    张氏听了一笑,“倒都是有心的孩子。她们既然有这份心,叫进上来吧。回头按人头,给她们赏赐吧。都怪不容易的。”

    林之孝家的点头记下,忙又笑道,“还不是太太心好,想着这些个小戏子再大几年不容易,这才让人教导了女红,学些个姑娘家的手艺。”

    “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被咱们家买来,学了几年阿什物的。也是糟蹋了她们。幸好当初落的都是奴籍,而非艺籍。算了,不提这些了。那边的管事婆子可还明白?”

    “有太太的话,哪个都不会作贱了她们这些小丫头的。”

    “若不是咱们府里就这么大一点地方,再加上府里的哥儿姐儿的都渐渐大了,不太好将这些小丫头们养大府里,也不会让她们仍旧留在那边了。”

    “。。。今年娘娘仍是要回府省亲的,不知那园子是不是要再整修一番?”现在正是大修土木的季节,若是再晚些,大一想的工程可能就修不完了。

    张氏听了这话,想了想便摇了摇头。修园子就要有费用。这费用又要从哪里出呢。去年筹集了十多万两银子,虽然到最后还剩下了几万两。但那些银子,等到今年省亲的时候,还要花费呢。

    别的还好说,都不用再换亲的。但帐幔,椅套总要再换一番新的。不说旧的,去年已经用了一遍了。就算是还如新的一样,但是什么都不换,也让人觉得怠慢。

    除了这些,还要准备酒菜果品宴席的费用等等。所以算来算去,今年那边的园子,暂时便不再动了。回头让府里的工匠过去看一看,哪里需要上色补漆,做些调整也就罢了。

    “琮儿成亲的院子,我前儿让人移过去的两株桂花树,可都移过去了?”

    儿子九月份就成亲了。房子就准备在自已的后面院子里。唐朝知道那里,就是原著中贾琏和凤姐居住的院子。

    “回太太的话,十六那天便移了过去。是七八年的老株了。三爷成亲的时候,保证能开出一树的花来。”

    “嗯,本来前两年便想要移两株桂树了,谁成想事赶着事,到了眼跟前了,才移过去。你让咱里的匠人用些个心。万不可枯了,残了。若实在不行,暂调省亲园子里的那对花匠来侍候一些时日。”

    定下亲事后,先是陪着黛玉回南,然后便是元春封妃省亲。一直到今年春天,又是迎春被赐婚,惜春定亲的。忙的张氏哪里还记得自家儿媳妇自小就喜欢的桂花树呢。

    若不是前几天,听说二丫头那里一口气让厨房做了十碟子桂花蜜糕,估计也不想起来这一茬。

    至于是为什么迎春那里要桂花蜜糕,张氏就想起了李凝呢。

    这事吧。其实就很简单,无论是二姑娘迎春还是别人,她们家就只有李凝喜欢吃这种点心。她儿子自小就喜欢拿这种点心逗小媳妇。一来二去的,谁不知道琮三奶奶喜欢这个糕呢。

    至于爱吃的惜春,不好意思。凡是含糖太多的点心,她都是不被允许的。啥时候嫁出去了,想怎么吃都行。但在出嫁前,她就只有看着的份了。

    九月初九,重阳节。白天热热闹闹地添妆结束后,李凝眼看着老娘给准备的几十抬嫁妆被抬了出去。

    九月初十,一大早起来,便被支得团团转的李凝,饿得两眼冒金星地看着自家只知道在屋里转圈的老娘。

    “妈,真不能赏口饭吃吗?”李凝上完了新娘妆,特委屈地看向自家老娘问道。

    “你也不瞧瞧你这里外里,穿了多少衣服。吃东西,不喝水呀。喝了水不方便呀。马上就要到及时了。你难道嫁了过去。头一件事,就先把陪嫁过去的马桶用上一遍?”

    李凝想到了之前了解到的成亲步骤,想到众人在外面喝酒,她在里面方便。然后下人提着马桶出新房,一路穿街过巷,她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唐婆子自来就心疼这个外孙女,哪里舍得看她这个表情,犹豫了一下,“要不,把上次做的那个糯米点心吃两块?”

    “快别了,大娘难不成忘记了凝姐吃过东西一定要喝水的习惯了。吉时马上就要到了,等拜了天地,鸳鸯自然会张落吃食的。”

    鸳鸯现在就等着李凝嫁过去了,便回来备嫁。所以她们几个还真的不愁李凝在那府里会饿着肚子。

    至于今后的贾家小媳妇生活,这几个女人就更没有担心的了。

    可能是唐朝跟荣国府走的近吧。她倒是还真的没有这个时代嫁女儿的心酸。也可能是李凝自小在荣国府里散玩着长大吧,所以也还真的没有那种女儿不是自家的觉悟。

    吉时到了,李凝的老爹,叔叔和兄弟们在一番习俗下考验了一番贾琮后,就让人把李家姑娘接走了。

    没办法,贾琮对李凝的上心程度,就跟那狼狗见着肉骨头似的,十几年了变本加利。就没有退热过。这世上,想要再找个比贾琮更好的,容易。可找个像贾琮这么待李凝的,就不容易了。

    将姑娘嫁出去,换来了几斤离娘肉。唐朝看着李狗蛋那手里提的肉,直接让下人拿到了厨房。

    她决定,晚上就用这肉包饺子了。

    自来嫁闺女就比娶媳妇省事。昨天添妆闹了一番后,今天也不过是在前院再摆上两桌酒席答谢过来帮忙的人,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将闺女嫁了出去,小儿子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