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医娇-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明庭见礼的手还未放下,又讪讪愣了住。

“我放榜这许多时日了,只收了这一个称心如意的徒弟。甭以为我没听着你在外头说些什么!”吴医正捻着胡须道:“他太医院有甚好的!不就是一帮子争名夺利蝇营狗苟之徒!哪能真正学点东西!”

阮小幺在一旁附和着“是”。

然而吴医正话题一转,道:“玲珑,你这些时日抄了几本医书?”

“徒弟没用,只《实录病经》一本,并未抄完,还有一些书页。”她汗颜。

整日里东奔西跑,来了还要伺候这老头儿,哪有甚时间去抄医书?

吴医正却道:“我都知晓、我都知晓。想必过了今冬,开春之时便可完了。你若要走。便走了吧。”

他很是不在意地挥了挥手。

宣明庭嘴角浮着一丝笑,瞟了一眼阮小幺。

“此事……我还要与师父商议商议……”她为难道。

“也罢,你决定好,记得给我带个信儿。”他又道:“太医院可是习医之人梦寐以求的地儿。此次你若弃了这机会,下回可就不好说了。”

阮小幺见他远走了,才问吴医正,“大人,我若走了,你还能招到徒弟来么?”

却没料到吴医正双眼一瞪,道:“怎的招不到!大不了我把家中仆从带来便是了!太医院虽不是个清净地儿,但司药局确也太清净了些!你们小孩子家家性子闹腾,去太医院也是好的!”

“多谢大人,玲珑定忘不了大人的恩情!”她笑道。

吴医正一边摆手。一边嘴里嘟哝着“说哪里话”,又转身回了里间,模模糊糊也笑了一声。

阮小幺找了个时机拜望了下叶晴湖。

过了檐下“福泰安康”的旧匾,由四伯迎着,进了后屋。便见叶晴湖正收拾着几封书信。

“师父。”她道。

他抬头,向她招了招手,“今日怎的有空来?”

“我向吴大人告了假,”她道:“前日里跟着二哥他们办了个案子,得了个举荐去太医院的机会。”

“你信里已说了。”他眼皮子都没动一下。

阮小幺低低笑了笑,在他手上看去,那些书信尽是她写的。

“师父觉得如何?”她问道。

叶晴湖道:“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从前我不问你时。你成日里说我无所事事;现如今我胸有大志了,你又成日里让我自己看着办……”她嘟哝道。

他嘴角一扬,“莫不是还要我替你在太医院点卯?”

“你觉得去那处不错?”她道。

叶晴湖学着她的模样摊了摊手,眼神清澈而又无辜。

“……卖萌可耻!”

阮小幺认了命,决定会做做进太医院的准备了。

叶晴湖将手边物事整好,忽随口道:“不若你在太医院里呆上几年。混个熟脸,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别回那劳什子盛乐了。”

她惊了一跳,“那察罕怎么办!?”

“你以为少年懵懂,他能守得了几时?”他半是笑半是讽。“你又不做妾,不如在这处安心过活,也省得每日里心心念念。”

“嘭”一声,阮小幺手中的茶盏被重重放到了桌上。

“你开什么玩笑?”她重重道:“师父你读书读傻了!?”

叶晴湖撇过来了一眼,半晌道:“我只是提醒你一句。”

她一心的恼火被一盆凉水浇了下来,心不甘情不愿,转过头去,不理睬他了。

许久。

“我不过说一句,你何来这大的火气?”他轻飘飘抛来一句话。

阮小幺沉默。

这人专爱往人痛处上点,还一脸“什么都不知道”的神情,看着就欠揍。

他在一边道:“你与那小将军相识共处也不过短短半年,何来这许多深情?你也不是个无知幼女了,难不成还不明白这点?若你呆在建康,迟早会光明正大重新拾回往日身份,又何苦自己折腾自己?”

她不反驳也不吭声,只背着他生闷气。

这种话说来有甚意思?

只是叶晴湖似乎觉得很有意思,又揪了揪她脑袋上的发髻,道:“那察罕……”

“好了好了!”阮小幺调转回头,瞪了他一眼,“我知道了,察罕是少年心性,一时糊涂,过不上几年就要成亲了是吧!我知道了,师父你去看书吧!”

他轻哼了一声。

来时阮小幺一心迷惑,归时成了一肚子恼火。

她先将去太医院的决定告诉了商泽谨。

她的二表哥先是皱眉,后是狠狠皱眉,最后一拍案,道:“你如今年已十三,过了年便是十四了,再去那处有甚用?不许去!”

阮小幺一头雾水,去太医院去年纪有何关系?

“你不明白这其中事理。”他看出了她的疑惑,解释道:“朝廷官宦人家通常会在幼女年满八岁时,送至太医院习医,但年过十三四便会接回来。你如今在家中也不算过不下去,再去太医院,是成心要让人看笑话么!”

想上一想,她便也明白了其中原由。

让那些千金小姐们幼时去太医院,一方面是习医,另一方面,恐怕更是为了之间来往相交方便。过上几年,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便自然要接回来,正正经经做个闺阁中人。若是此时还在太医院的,想必不是庶出不受宠的女儿,便是平民百姓家辛苦打拼的人。

她如今已然十三岁,再去的话,摆明了是告诉其他姑娘家,自个儿是个家中不受宠的,再去了,还不知要被怎样欺负。

商泽谨将她只看做个应怜惜的妹妹,自然不会允她前去。

然而阮小幺下了决心,便不撞南墙不回头,“总之我自商家也的确是个不受宠的外孙女,与其在这里白吃白住,惹得外祖母不喜,不如去太医院,有我师父相助,说不定往后还是个女医官呢!”

“什么女医官!你不正正经经嫁人,出那许多幺蛾子作甚!”他面上不喜,道:“商家你也不会住一辈子,往后不还是要嫁人的么?你若此时去了太医院,出来时便是个老姑娘了,还怎么找婆家?”

“可是如今婆家也不好找啊!”她反驳。

商泽谨卡了壳,顿了顿,才道:“前两日不是有程家与宣家来提亲么?都是门当户对的大家!”

“宣家被外祖父回绝了;程家……”被她自个儿回了。

商泽谨:“嗯?”

她郁卒道:“算了,我着人去一趟定国公府,带个话儿给宣公子就是了!”

商泽谨怒道:“你敢!”

阮小幺又怂了,半晌,道:“那我与外祖母提一提此事。”

商泽谨综是气,也没了法子。

自然,老夫人那处是无一不叫好的。

她只觉得阮小幺是个蠢货,宣家暂且不提,那程家可是她自个儿给回了。

初听着这个消息时,老夫人还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错了。

然而这丫头的的确确是推了这门亲!老爷子还跟着她一块儿瞎胡闹,说退就这么退了。

虽说不能与程家接亲挺可惜,但这也比不得玲珑那般胡闹,断了自个儿高飞的机会让她心内暗自欣喜。

总之,一句话——老夫人就是见不得玲珑那死丫头得意。

因而当阮小幺提起要去太医院时,老夫人装模作样沉吟了半晌,便道:“也好,去那处正可磨砺磨砺你的心性。真是多谢了宣二郎的一番心意了。贞娘,你再去备一份礼,送至定国公府上,就说请二郎在医使跟前美言几句,玲珑她性子跳脱,若是惹了祸,还请他多担待。”

大娘子应了一声。

商泽谨却极不赞成,道:“祖母,你也知太医院的内情,玲珑如今正是要出阁的年纪,此时去了,核实才能回来?”

“你只管在刑部做好你的员外郎就是了,家中女眷的事,又何曾要你操心过!”老夫人随意道:“玲珑身份特别,寻常路子已是不大中用。不若去太医院瞧瞧,若是能遇着什么,那也是一桩好事。”

言下之意,竟是让她在里头私相授受,无媒苟合了。

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开始

连大娘子都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头。老夫人是一家主母,言行为人典范,这句话说的也太过了。

商泽谨气极,直道:“玲珑虽不姓商,到底是我的妹妹,我就该管教着她!她如今不懂事,不如去祖父跟前说!”

“你祖父他身子不好,某要惊扰了他!”老夫人冷声阻拦,又软下了声调,道:“总之这是玲珑自个儿的意愿,你又何苦不随了她?”

大娘子也在一旁瞧瞧扯了扯商泽谨的衣袖,示意他莫要再开口反驳。阮小幺更是暗中拽他,然而商泽谨只像一块顽石一般,纹丝不动。

最后,阮小幺无法,只得道:“外祖母的话,玲珑记下了。玲珑本是有过之人,不敢妄想今后之事。只心向着医术之境,想借此得一席施展之地。二哥所指,玲珑也感激在心,然我心意已决,请二哥……”

她轻轻拜了下去。

“你!……”商泽谨无奈。

阮小幺悄悄对他笑了笑,摇摇头。

商老爷不在,如今只有老夫人与大娘子在这处,老夫人一力赞成此事,连着阮小幺本人都执意为之,他又能怎办?

大叹了一声“玲珑糊涂”,他草草向二位长辈行了个礼,慨然离去。

想必商泽谨此时对她也心冷了吧。

阮小幺心中有愧,但毫不动摇,向二人一拜,道:“多谢外祖母成全。”

老夫人不愿与她多谈,只挥挥手,让大娘子带着她下去。

临走前,阮小幺再一次回头,一字一句道:“外祖母之心,玲珑清楚。往后我到了外医院,不会与人提起商家,也不会堕了姐妹们的声名。玲珑此去,归日甚少。请外祖母努力加餐饭,只当没了我这个外孙女儿。”

老夫人没说话。

敲敲打打过了年,到了开春时节,冰雪早融、天地冷肃。尚未到万物复苏之时。

真是二月天气,阮小幺最后抄完了那本《实录病经》,仔仔细细订装好,束了线,交给吴医正。

吴老头儿今日眼神清明的很,也未如以往一般喝酒睡觉,只在门前遥遥东望,道:“过几日便是太医院新招了吧。”

“是。”她道。

他眯了眯眼,视线似乎穿透了青灰的墙壁、屋顶,穿过了杳渺的天际。看到了那片严整肃穆的厅堂。

“每一年都是个热闹时节啊……”他喃喃道,收了书,随意翻看了两页,便又交到了阮小幺手中。

“大人……?”她不解。

“这本是你的。”他懒懒道:“你这字儿不错,就归我看管了。”

阮小幺“哦”了一声。

吴医正道;“太医院入门一般都只考些药物入法。简单的很。你记下来这本医书,又有人在后头撑着,定然能过得去。明日里,你就不用再来我这处了,往后做了太医院的弟子,要时刻谨慎,切记。多问、少说。”

她一一应下。

吴医正又叹了口气。

他此时才突然现了一分苍老,望着她,摇头道:“怎的你们这些个女弟子个个都要往太医院跑呢?那处又不是金窝银窝,搞不好还是个虎狼窝……”

第二日,阮小幺依言并未去司药局点卯,只在家中翻看医书。

如今她对各种药物也都熟悉了。只是还未通达各物的用法,寒热之分也不大明白。入了门,再要晋级,便是道阻碍。

说起来,还是练手练得少了。

叶晴湖平日里只在家中坐镇。偶尔拜访时遇上几个病患,这才有机会练一练。其余时段便再没诊治的机会了。

时日一天天过去,终到了考试那一日。

叶晴湖破天荒出了门,陪她到了太医院。

两人站在高耸的门廊前,看着排成一长队的男男女女,男子通常长衫幞头,女子则帷帽遮身……实则也没几个。

从外头一眼望去,只见浅青色墙身包绕到最后方,占地极广,并看不到尽头。院里头轩整庄严的屋宇比比皆是,飞檐翘角,吻兽盘亘,光气派上就压了司药局不止一头。

队伍不断前行,阮小幺也跟着挪动。

叶晴湖在一旁道:“你只把所学之物写上即可,莫要慌张。”

阮小幺丝毫不乱,只点头应下了。

接着,被一妇人带到里头的屋中搜了身,便跟着前人进了院。

前头有人领着,不得乱跑。周围尽是门门院院,有的外头挂着招牌匾额,有的只不知作何用途。

考场布置的也很规整,一人一案,笔墨纸砚,另有一份百草图谱。

此间约有二十来人,尽是女子。周围看守的也是一些妇人,当中正坐着的是个年轻的女官,高髻玉饰,腰上系的竟是条嵌红玉锦带,是个有品阶的女官。

关了外门后,考试便开始了。

如吴医正所说,入门考学只是一些药物习性等,并不算难。她逐一细致写下答案,封存好,待放了门,便停笔不再动。

只是场中好些个女子眉头紧皱,面有懊丧,有的竟然还低声嘤嘤哭泣了起来。

那女官面有不耐,道:“有甚哭泣?都速速离去!”

考试从上至下将录用八十名女子。阮小幺上头有人照看着,压根不愁进不了太医院,出来后该吃吃、该睡睡。

三日后,一张红帖儿到了商家。

阮小幺中了,且录在头八名。

对商家来说,这这件可有可无的小事,掀不起一风一浪。虽各家众人皆心知肚明,谁也不会一根筋到在老夫人跟前说起。

这喜忧参半之事便轻描淡写被揭了过去。

只叶晴湖似乎挺满意,与她道了声“恭喜”。

又过了一日,一顶硬板儿软面小轿悄无声息出了商家大门,到了太医院门前。

阮小幺下了轿,跨了随身包袱,向一边垂头低落的柳儿道:“往后我在太医院,常便回不了家,你与珍珠等人只在家中呆着,若是有人挤兑你们。便只管向二哥去说。我一月总有朔望两日可归家,到时便能见着你们了。”

凡进了太医院,通常是带不了仆从的,阮小幺便也顺其自然让柳儿留在了家中。

柳儿很是不甘愿。却毫无办法,只得眼睁睁看她进了去。

太医院里屋楹连栋,间植草木,男女分地而居,相去甚远,平日里也无甚见面的机会。女院中安静无比,偶见青灰服裙的少女三三两两进出各间,也是沉默不语,平添了一份压抑气息。

她被杂役带着去到了西边的宿处。

西边院儿分两头,一头规模甚大。一间间极是恭整;另一头院墙森严,只能见着里头屋子用料是琉璃瓦顶,并瞧不见其他的。

杂役只带她去了普通的一头。

一进去,当前照壁上阴阳凹凸刻了百草图貌,最上匾额处雕着“清静德明”四字。一旁的墙壁上正张着榜文。上头是分了组的各女子名姓。

原来这“清静德明”是四小院儿的名称。每个院儿各二十人数,清院、静院、德院下分别已张了榜名。她依次看去,只见“李玲珑”三字正在清院下属中,并已分了当中小间,她的卧榻正与东壁左间处。

阮小幺依着路线进了去。

里头已先来了一些个少女,各自还穿着家中的衣裙,瞧着甚是简朴。

进了自个儿那屋时。便又瞧见了另两名姑娘,一个着赭色布服,正整着床榻,一个穿了褐色绣团花薄袄,两人正有说有笑。

那赭色衣裙的少女名苏瑶儿,穿薄袄的那个唤作韩三娘。

并无人认得阮小幺。只当她与自个儿一样,都是贫苦家中出来的,一心要在太医院搏个前景。

安顿好了,便要去外头管勾处点卯。

管勾是平日里教导新来弟子、教习医术之人,只用无品阶的副医官充任此职。待到弟子们满一年。便不用管勾教导,换至正院中由副使教导了。

静院的管勾姓査,据说是个脾性挺冲的女子。几人心中皆有些忐忑,一一进屋点卯。

阮小幺走在最后头,不紧不慢拿笔写下李玲珑三字。

屋中亮敞,两旁木窗只关着,露了前头正门大敞,案边瓦盆中栽着薄荷,凑得进了,还能闻到阵阵清香。

那查管勾抬头望了她一眼。

阮小幺一眼看去,呆了呆,见她面庞小巧,双眼如杏,紧抿着唇,身子挺得笔直,似乎有些僵硬。

“査……”她不自觉开口,带着些问,“你是……”

“下一个!”那查管勾早已不理睬她,偏头向外叫道。

“哎……”阮小幺正想再说话,却被她毫不留情赶了出去。

只是在外头她仍愣愣的。只因为那查管勾,长得浑似从前慈航寺的一个姑子。

大师姐,慧心。

尖牙利嘴、骄矜无比,从来喜欢看不起人,但心地也不坏。

她与她只相处了几个月。第二年春,便听说她被人收养了。现下看来,都是胡扯,不知她是被卖到哪处去了。

一别虽有三年之久,但她的容貌变化也不大,想是不会认错的。

她又怎么姓查了呢?

阮小幺想不明白,摇摇头,只得走了。

晌午时分,另两个同屋的少女也都进了来,一个眉眼活络、瞧着甚是可爱,唤作李初九;另一个年岁稍小些,一问也只有十一岁,面上多了三分羞怯,不大敢与几人说话,好半天才问清了名姓,叫做颜阿福。

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见慧心

都似一些常唤的小名儿。几个姑娘家也都是建康京郊住下的人家,因家中贫寒,将女儿典押到药铺打打杂,学了些技艺,便来考了太医院。只苏瑶儿不同,她爹本就是行脚大夫,做过秀才,识得些字,也好歹给女儿起了个像样的名儿。

初九在市井里头混惯了的,见什么聊什么,也颇有眼色,很快便与几人热络了起来。

阮小幺看着这几个眼含笑意的少女,忽想起吴医正与她说过的话。

怎的你们这些个女弟子个个都要往太医院跑呢?那处又不是金窝银窝,搞不好还是个虎狼窝……

静院中连栋的屋廊,一边是新来女弟子的四间,另一边也有四间屋,都是历任合格的女弟子,有的任了副医官,如查管勾、有的运气好,调往了后宫或当朝权贵的后宅做良医正;然而更多的却是在三年一次的考试中被涮了下来,不得再居于太医院。

那些个女子,有的年已十七八,未许人家,出去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好人家,有些年纪则更大,更是不知要如何过活。

因此,太医院里的女弟子们,无一不是拼了命的往上挤。

今日能见着屋中几人谈笑共处,往后还不知几时会变了天。

她无声叹息,自个儿去一旁歇了。

然而天变得太快,谁都还没来得及准备,便狼狈迎来了第一回明争暗斗。

阮小幺睡到半夜,只觉旁边有人小声说话,接着便开了门。

她模模糊糊醒了过来,问道:“谁?”

“是我,阿福……”那怯生生的声儿道:“我、我……起夜。”

她应了一声,又去睡了。

迷迷糊糊正快要睡着时,又听着外头一阵动静,窗外有亮光一闪而过,便也没了声响。

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