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晋不由问道:“这些不法之徒为何只铸宣德通宝,而不是铸弘治通宝?”

    朱纨摇了摇头道:“本官也不清楚,估计是宣德通宝在倭国比较值钱吧,据说咱们大明的铜钱在倭国价值能翻四五倍,一千文钱换四两银子。”

    徐晋不由心中一动,早就听说日本盛产白银,看来这个时候的日体果然是银贱铜贵啊,若是大明能打开海禁与倭国人自由商贸,日本的白银还不是哗哗地流到大明来。

    “不是说活擒了两名海盗头目吗,审问过了没?这赃物的来路可曾查清?”徐晋问道。

    戚景通遗憾地摊了摊手道:“那海盗头子陈思盼受了重伤,现在还昏迷不醒,估计很难活下来。另外那个三当家叫沈老七,是个软骨头,还没动刑就全招了,已经承认这些货物是沿海各州县商人士绅送来的,他们则负责把这些货物卖给倭国人,事后七三分账。不过,沈老七并不知道这些货物具体属于哪些商人士绅的,因为一直都是陈思盼和陈东两叔侄负责跟那些人接头。”

    朱纨目泛寒芒道:“这么大量的药材和布匹又岂会无迹可循,只要下功夫去追查,绝对能查个水落石出,徐大人,本官愿意接手这件案子。”

    朱纨说完目光炙炙地看着徐晋,徐晋暗叹一口气,这案子一查绝对牵连甚广,说不得又要有多少人头落地了,而且会断绝很多人的生计,但是此案涉及到私铸钱币,非同小可,自然不能不查,于是点头道:“好,朱县令,本钦差便命你彻查此案,西溪巡检司也暂时由你兼任巡检。”

    朱纨闻言大喜,他也明白此案一旦开查,绝对会得罪地方的士绅豪族,阻力会非常巨大,现在有钦差全力支持,还手握一支武装力量,朱纨自然更有底气了,郑重地对着徐晋施了一礼道:“本官定不负徐大人所托,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徐晋道:“子纯兄言重了,对了,这里的货物钱财还有劳子纯兄彻底清点一次,然后登记造册。”

    朱纨拱手道:“下官遵命。”

    戚景通轻咳一声道:“大人,这里还有一些东西你得瞧瞧的。”

    徐晋疑惑地望向戚景通和谢二剑两人,谢二剑挥了挥手,数名五百营悍卒便从角落处抬出两只不显眼的木头箱子来。

    当木头箱子的盖刚打开,徐晋和朱纨都骇然脱口而出:“火器!”

    只见这两个木头箱子中装的竟是些火铳和地雷之类的火器,不过看上去极为残旧了,火铳锈迹斑斑,有的甚至已经断裂了。

    谢二剑弯腰取了两把火铳对敲了一下,上面的锈迹便纷纷掉落,升腾起一股黄烟。谢二剑指了指角落道:“那边还有七八箱吧,除了火铳还有连珠铳等,都是些残次品。”

    徐晋的脸色变得凝重无比,朝廷向来对火器的管控非常严格,每一件火器都刻有铭文,并且登记在册,竟然还有人胆大包天到走私火器?

    朱纨也拿起一支生锈的火铳仔细端详了一遍,沉声道:“这是南京军器局制造的,在军器局应该能查到这批火铳分配给了哪个卫所。”

    徐晋面色冷峻地点了点头,胸憶间似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妈蛋,他可以容忍沿海卫所的战斗力跟屎一般,却不能容忍这些王八蛋吃里扒外,为了银子连火器都能走私给倭国人,这些毫无底线的王八蛋真他妈的该死!

    徐晋既愤怒又后怕,若是以后燧发枪也被这群王八蛋拿去跟倭国人换钱,真不敢想像掌握了燧发枪的倭寇会给大明带来怎么样的灾难。

    不行,绝对要把这些军中败类揪出来,抄家灭族也在所不惜,此风绝不可长,砍他个一千几百人,看谁他妈的还敢走私火器到外国。

    

第551章 安置() 
在徐晋的印象当中,大部份日本女人都体形娇小,单眼皮者居多,而且脸部轮廓较为宽平,若是与一群中国女人站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此时徐晋便一眼分辨出眼前这群妇人当中有两个是倭国女人。

    这群妇人一共有三十六名,年龄介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均是被海盗掳到岛上来发泄兽欲的受害者,有好几个还挺着大肚子,此时都神色惊惶地看着徐晋,显然都明白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到了,而眼前这个年轻英俊的官员将是决定者。

    徐晋暗叹了口气,在程朱理学大行其道的封建社会,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眼前这群可怜的女人即使能够返回原籍,恐怕也难以为族亲和邻里所容。本来错不在她们,但却要背负一辈子的污点苟且偷活,尤其是哪几个被海盗搞大肚子的,命运估计会更加悲惨。

    徐晋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颜悦色,缓声道:“本官乃奉旨钦差徐晋,如今东沙岛的海寇已经被本官剿灭了,从现在开始,你们便是自由之身。有想返回原籍,本官会派人将你送回原籍,并发给二十两银子生活费。”

    二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若是一个人使用,省一点能支撑近十年呢,所以一众妇人均微微骚动,眼神将信将疑。

    “大人,如……如果不想返回籍呢?”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妇人壮着胆子呐声问道。

    徐晋微笑道:“不想回原籍的发给三十两银子安家费,有孕的则多加五两银子,愿意在哪个州县落户都行,本官会命人给你们落户入籍。”

    此言一出,一众妇人立即沸腾起来,人人露出狂喜之色,当然还持着怀疑态度,毕竟这待遇实在太好了。

    徐晋也不废话,立即命人给这些妇女登记,结果只有一成左右愿意返回原籍的,这些妇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里还有丈夫子女难以割舍。

    最后登记的结果是,有五人欲返回原籍,二十五人不想返回原籍。于是乎,徐晋当场命人给愿意返回原籍的妇人发给二十两银子生活费,而不返回原籍的则发给三十两银子安家费,孕妇则加五两。这些妇人见真的能拿到银子,一个个感动地哭得唏哩哇啦,纷纷跪倒在上向徐晋叩头千恩万谢。

    此时还有六个女人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这六个女人当中有两个是倭国人,另外有四个是南洋岛国的女人,这些六个外国女人都只会说几句简单的大明国语。

    看着眼前神色惶惶的六个外国女人,徐晋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安排了,只好让人带下去暂时安置起来,等回到大陆再作打算。

    安置完妇女,接下来便是安置小孩了,这东沙岛上竟然有近三十个未成年幼童,年龄介乎两岁到十三岁之间。这些幼童有相当一部份是海盗淫辱妇人后产下的,还有一些是掳回来的海盗“接班人”。

    这些未成年人安置起来倒是简单一些,还记得家住何处的就送返原籍,如果年纪太小没记忆的,又或者在东沙岛出生的幼童,徐晋打算全部送到大明寺的养生堂。

    徐晋安置完岛上的妇女和儿童,朱纨还在带着人清点山洞中的货物,品种和数量实在有点多,估计清点完都要天黑了,所以只能明天再装船运回大陆。

    接下来,徐晋便去看了海盗头子陈思盼,这货先是被打了一枪大腿,接着又翻船落水,头部被船砸出一个大口子,看上去很惨,现在还处于重度昏迷状态。

    “马大夫,此人活下来的可能有多大?”徐晋目光炯然地看着正在给陈思盼挖肉取弹的马大夫。

    马大夫并不是五百营中的军医,而是朱纨在东台县城中找来的一名坐馆大夫,据说医术在东台县颇有些名气。

    这个马大夫的医术到底行不行,徐晋并不清楚,反正看他挖肉取弹的手法倒是挺熟练的,就是不太讲卫生,刀和镊子都没有经过高温消毒,这无疑会让伤口感染的风险大增。

    此时马大夫终于从血淋淋的伤口中夹出了一块已经变形了的铅弹,丢在旁边的水盆上,然后自己就着盆子洗净手上的血污,这才恭敬地答道:“回大人,此人伤得很重,若能挺过三天不发烧,估计能活,不过可能微乎其微。”

    徐晋皱了皱剑眉,如果能救活陈思盼,无疑可以省不少功夫,直接就能问出那些走私货物的来路,不过这家伙确实伤得很重,如此挖肉取弹,竟然连挣扎都没挣扎一下,可见也是虚弱到极点了。

    “等一等!”徐晋见到马大夫竟然直接要给伤口洒药,然后包扎,连忙出言阻止他。

    马大夫愕然地看着徐晋道:“大人,有何不妥之处吗?”

    如果马大夫是名军医,徐晋此时保证一脚把这货踹飞,但看在他是民间医生的份上还是算了,淡道:“先把伤口用温水清洗干净,缝合起来再用药,缝合懂吗?”

    话说徐晋“发明”的伤口缝合法现在已经在大明军中广泛应用了,他所写的现代医学常识册子也经李时珍父子之手,在太医院中推广,杀菌、消毒、发炎之类的术语亦开始在医界流传。

    当然,在资讯传递极度滞后的古代,像马大夫这类民间医生显然还没有渠道接触到这些医界“潮流”。

    于是乎,马大夫在徐晋的指点之下给陈思盼的伤口清洗消毒,又用针线把伤口缝合起来,鉴于陈思盼身体极度虚弱,徐晋还切了一片老参给他含着,正好山洞那批药材中有几株老山参。

    马大夫伸出两根手指搭在陈思盼的腕脉上,发现后者的脉搏竟然渐渐变得有力了,不由神色复杂地道:“大人,此人估计活过来了。”

    徐晋点了点头道:“好好照料,此人若能醒过来,少不了你的赏银,对了,换药的时候记得用苍耳子烧开的水轻擦数遍伤口,可杀菌消炎。”

    马大夫干笑两声恭维道:“大人果真博学,鄙人省得了。”

    徐晋点了点头,带着护卫转身行了开去,此时岛上升起了袅袅炊烟,五百营的弟兄开始埋锅做晚饭了,那些妇人竟然主动跑过去帮忙,阵阵欢快的笑声随着海风传来。

    徐晋有点不解地问道:“赵大头,你说这些妇人为何如此欢乐?”

    赵大头咧了咧嘴笑道:“手里有钱心中不慌呗,以后生活有了着落,哪能不高兴呢。返回原籍的带着二十两银子回去,家里的男人看在银钱的份上应该不会咋样。那些不回原籍就更妙了,找一个没人认识的州县落户当小富婆,说不定还能钓个上门夫婿。所以说啊,这些女人遇到菩萨心肠的大人,真他妈的走运。”

    徐晋不禁哑然,二三十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是一笔可以安居乐业的巨款了。

    

第552章 反劫() 
    东沙岛上草木茂盛,再加上海盗们平时不讲卫生随处排泄,所以蚊虫苍蝇特别多,沈老七那货被五花大绑地丢在暗处一天一夜,结果让蚊虫叮咬得面目全非。

    此刻,满头脸都是红斑的沈老七就跪在徐晋的面前,强忍住浑身骚痒,谄笑着露两排屎黄色的牙齿,那模样实在有点磕碜。

    徐晋挥了挥手示意松绑,赵大头立即上前替沈老七解开手脚上捆着的绳索,并且用燧发枪顶着脑门警告:“老实点,这是奉旨钦差徐大人,问你什么便答什么,胆敢耍花样就打爆你的脑袋。”

    沈老七那货立即对着徐晋猛叩了三个响头,谄笑着道:“钦差大人请问吧,小的绝对知无不言。”

    “姓什么名谁,哪里人氏?”徐晋淡淡地问。

    “回大人,小的叫沈七,福建泉州人,灶户出身,家里穷得揭不起锅,实在没有活路了,所以就出海当了海盗。”

    “山洞中那些货物都是附近州县的商人士绅送来的?”

    “是的大人,因为朝廷厉行海禁,那些商人士绅不敢亲自出面和倭国人做卖买,所以就暗中通过我们把货物出手,事后七三分账。”

    “那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络的?譬如怎么交货?怎么交钱?”

    “所有货主都是陈思盼叔侄负责联络好的,货主们把货物运到海边的指定地点,然后我们再派船运回岛上,等货物出手后再结算分赃,所得的钱财亦是陈思盼叔侄负责捎给货主。”

    “这么说你自始至终都没见过任何货主?”

    沈老七哂笑道:“是的,那些货主都害怕被朝廷发觉,从来不敢亲自出面,就算偶尔派人上岛查货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虾米。”

    徐晋随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结果被涩得皱了皱剑眉,茶是小舅子谢三枪冲泡的,茶叶放太多了,手艺差了初春初夏九条街。

    “那你认不认识跟你们交易的倭国商人?”徐晋不动声色地把这一口苦涩的茶水咽下去,继续淡然地追问。

    沈老七迟疑了一下,结果脑门立即就被冰冷的枪口顶着,连忙鸡啄米般点头道:“认识的,主要的熟客有三批,一批是肥前国的商队,首领叫肥前一本;一批是三河国来的商队,首领叫德川家康;还有一批是尾张国来的商队,首领叫织田横二。”

    现在的日本正处于战国时期,国内战乱四起,军阀割据,各种乱七八槽的小国多如牛毛,沈老七提到的三个小国,徐晋只对肥前国有些许印象,其余两个连听都没听说过。

    当然,徐晋也懒得去管,继续问道:“这些倭国商人近期会不会来东沙岛交易?”

    戚景通和谢二剑欣喜地对视一眼,还是大人考虑周详啊,自己昨没想到问这个。

    沈老七眼珠骨碌碌地一转道:“大人,如果小的告诉你,能不能饶小的一命。”

    “你他奶奶的,还敢跟咱们大人讨价还价,活得不耐烦了是吧!”赵大头撸起衣袖,一大枪托就砸在沈老七的后背,这货立即痛得倒地哀号。

    徐晋并没理会,继续喝着那杯苦涩的茶水,直到沈老七被收拾得连连求饶这才示意赵大头停手,淡问道:“说吧,那些倭国商人近期会不会来?”

    沈老七这货本来就是个软骨头,吃了五六下枪托,倒是不敢再讨价还价了,立即答道:“倭商一般会在十月份打后才会来,因为那会正好顺风!”

    赵大头立即举起枪托作势欲砸,沈老七吓得急忙双手护着脑袋大叫:“会来啊,倭商近期会来。”

    “具体什么日子?”戚景通禁不住抢先问。

    沈老七眼角余光偷瞄了一眼身后,见到那个粗暴的大头兵并未举起枪托,这才小心翼翼地答道:“本来按照约定的话,会有一支倭商在二月底到达的,不过估计是耽搁了,到现在还没来。”

    直觉告诉徐晋,沈老七并没有说谎,一来就古代的行船条件,迟到十天八天再正常不过,二来沈老七如果说谎,大可以直接告诉自己近期没有倭商会来,这样可以省很多麻烦。

    戚景通摩拳擦掌地道:“大人,要不咱在东沙岛呆几天?”

    徐晋微微点了点头,这些倭商前来交易肯定携带了大量的货款,嘿,天予不取,实在说不过去啊,既然倭国人可以跑来大明劫掠,自己如何就不能反过来劫掠他们,来而不往非礼也!

    沈老七是个奸猾之辈,又岂不会瞧不出徐晋等人的企图,艰涩地吞了吞口水道:“大人,小的可不敢保证那些倭商会来啊,而且二当家陈东跑了,若是倭商收到了消息,十有八九是不会来的。”

    徐晋淡然道:“你最好还是希望他们来吧,因为,假如斩获巨大的,本官可以酌情减轻你的罪罚。对了,这次来的倭商是哪一支?估计会有多少人手?”

    沈老七闻言大喜,就好像溺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答道:“回大人,这次前来交易的是尾张国织田横二,估计会有两艏三桅大船,人手也就三百人左右吧,不过船上配有多门火炮,火力很猛。”

    徐晋目光望向戚景通和谢二剑,两人均点了点头,表示能够吃得下。

    徐晋却是有点不太放心,追问道:“沈老七,这些倭商手中可有其他火器。”

    沈老七老实地答道:“有少量火铳吧,不过若跟你们用的那种火器相比,差得远了,还不如弓箭好使。”说完心有余悸地瞟了一眼赵大头手中的燧发枪。

    徐晋闻言总算放下心来,他今天又带了一百名悍卒上岛,而且还特意为戚景通等带来了补充弹药,面对三百倭寇,又是出其不意的情况下,胜算应该很大。

    沈老七谄笑着道:“大人,小的和那个织信横二打过交道,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措。”

    徐晋淡道:“放心,若是倭商真来了,会有你用武之地的。”

    沈老七闻言喜得直搓手,巴不得倭商立即就来,然后他好立功免死。

    

第553章 暗流涌起(两张合一)() 
海岛无疑是个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此刻徐晋就在站在东沙岛的最高处,带着咸腥气息的海风迎面吹来,一颗丹红的夕阳静静地悬浮水天相接处的海平面上,霞光万道,画面美不胜收。

    岛南边的码头上,一百多名海盗俘虏正在五百营悍卒的驱策下,加高加固岛上的防御工事。正所谓有备无患,把准备做足总不会有错。

    朱纨身量高大,披着满身的霞光行了上来,将一本账本递给徐晋道:“子谦兄,山洞中的物品已经全部清点记录在册,若加上那些金银,估计总价值达到三十万两之巨。”

    徐晋接过账本随手翻了翻,不由感慨道:“这江南果真是富庶之地,前年国库入银不过400万两,皇上天天为银子发愁,没想到区区一个海盗窝便挖出三十万两银子,若是再多剿灭几伙海盗,一年的国库收入岂不就有了。”

    朱纨郑重地道:“子谦兄此言差矣,国库收入来源于赋税,这才是长久稳定之计,又岂能依靠剿匪缉盗所得,更何况盗寇之财货亦是从百姓手中劫掠来的,盗寇劫掠所得越多,那么百姓越贫苦,百姓越是贫苦,国家便越积弱,百姓丰足,国家才富强啊!”

    徐晋笑了笑道:“所以更应该花大力气把盗倭寇剿灭,二者并不冲突。”

    朱纨苦笑道:“若是能把盗寇都剿灭无疑是最好的,但纵观古今,又有哪个朝代真正能把盗寇都根除掉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譬如那些不法商人士绅,为重利所诱,冒着抄家杀头的危险也要违返国法,与海盗倭寇狼狈为奸,走私货物谋利。”

    徐晋心中一动道:“那么子纯兄可有良策解决倭患和走私?”

    朱纨看了徐晋一眼道:“我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