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冰馨端起那盆黑臭的血水行出门去倒掉,顿时便听闻阵阵哭声。这次折了近半弟兄,这些人的家属此刻正在撕心裂肺地痛哭。
薛冰馨只觉心里堵得慌,脚步踉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一股深深无力之感瞬间涌上了来,此时此刻,她真的好想放声痛哭一场。
她是个坚强的女子,自从火儿满月后她就没再哭过,但是肩上沉重的担子真的压得她好累,今年以来连番受到打击,更是让她有点不堪重负,此刻听着外面撕心裂肺的哭声,她自责得心如刀割,很想也大哭一场。
但是……她不能哭,她是山寨的大当家,她是火儿的娘亲,但必须坚强,必须咬着牙扛起这一切!
“娘亲,你在里面吗?”一把脆生生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薛冰馨连忙站起来,瞬间恢复了平常干练的模样,打开了房间,只见三岁的儿子站在门外,正仰着稚嫩的小脸担心地望来,有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火儿的身后还站着一名青年,这名青年虽然长相英俊,不过却是脸上却挂着傻乎乎的笑,见到薛冰馨后立即乐呵呵地叫道:“姐姐!”
看着眼前这两名亲人,薛冰馨仿佛瞬间又充满了力量,她蹲下来抱着火儿,又摸了摸青年的脑袋,露出如春风解冻般的笑容,道:“火儿,鈶玉,你们是不是饿了?”
青年点了点头,火儿却是脆声道:“火儿不饿,火儿担心娘亲呢。”
薛冰馨不由鼻子泛酸,如果自己当年把火儿送到京城给那人,他就不用跟着自己担惊受怕了,他应该有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的!
“娘亲,你怎么了?”火儿扑闪着灵动的大眼睛问道。
“没……什么,沙子眯到眼睛了。”薛冰馨掩饰道。
“那火儿给娘亲吹吹吧,火儿眼睛要是进了沙子,舅舅也是这么给火儿吹的。”薛阳撅起小嘴认真地给娘亲吹起眼睛来,后者不由鼻子一酸,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流了出来,用力地抱紧儿子。
……
此刻,谢三枪和皮十人两人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黑台山下。谢三枪取出一幅卷轴徐徐打开,只见上面画着一名绝色殊丽的年轻女子,亭亭玉立的身形如同刀削一般,气质冷若冰霜,如同一朵盛放的天山雪莲。
皮十一瞄了一眼画中的女子,心中不由暗赞,大人真是好艳福,与之有瓜葛的女子都是一等一的绝色,不过这位有点麻烦,身份要是曝光出来,怕是对大人极为不利。
“四哥,咱们现在怎么办?直接摸上山去吗?”皮十一低声道。
谢三枪摇了摇头,这位黑台山三娘子也不是知不是画中这位,贸然摸上山若被发现,恐怕会性命不保,更何况黑台山的人刚遭到官兵的伏击,正是同仇敌忾的时候,指不定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就干掉自己俩了!
谢三枪沉吟了片刻低声道:“皮十一,咱们在山下蹲着,山寨终究会有人出入的,到时咱们找机会逮一个落单的审问一下便清楚了。”
“嘿,四哥不愧是经名师指点过的,此计甚高!”皮十一笑嘻嘻地拍马屁道。
谢三枪抬手便赏了这小子一记爆栗,教训道:“你小子好的不学,倒是学会了拍马屁,滚!”
皮十一撅起屁股便欲爬走,却忽然警惕地趴下来,朝谢三枪打了个手势,后者点了点头,嗖的钻进了附近一丛乱草之中。
这时,远处黑台山的寨门打开了,有两骑从里面跑出,顺着山道跑下山,到了山脚便分道扬镳,一往东去,一往西走。
待到两骑跑远了,谢三枪和皮十一两人才轻似狸猫般从藏身之处闪了出来。皮十一嘿笑道:“四哥,咱们逮哪个?”
谢三枪往西边撇了撇嘴,于是乎两人弯着腰迅速退走,来到藏马的地方,跨上战马便往西边追踪而去。
皮十一这小子是神机营的金牌斥侯,追踪的本领炉火纯青,轻易不追丢目标。
。妙书屋
第824章 奉旨巡边()
众所周知,长城只能阻挡大规模部队的步伐,毕竟大军携带了大量的战略物资,马拉车载的,根本不可能翻山越岭,从偏僻的隘口处偷偷翻越长城。因此,大军要想通过长城,就得选择能够通车走马的地方,但这些地方都是军事要塞。譬如杀胡口这处沟通南北的要冲,明军便在此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堡垒,并派以重兵扼守,敌军要想通过,很难,至少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过,若是小股部队,又或者散兵游勇,长城就无能为力了,毕竟长城那么长,明军不可能每一段都派兵把守的。正因为如此,总是有小股的鞑子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大明境内打草谷,同样,大明境内的一些不法商人也总能把货物偷运出境,卖与鞑子牟取暴利。
此刻,谢三枪和皮十一两人就在一处偏僻的长城附近,他们是追踪黑台山那名马贼来到此地的,这时那名马贼已经牵着马,从一处倒塌的长城缺口爬了出去。
皮十一收起单筒望远镜,郁闷地道:“那家伙翻过长城了,谢四哥,咱们还追不追?”
谢三枪此刻也颇为郁闷,追踪了十几里路,这时半途而废自然极不甘心,但若是继续追下去的话,山路又极为难走,还不如返回黑台山脚下等待下一个目标省事。
谢三枪衡量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继续追踪下去,完全是好奇心作祟,他很想知道黑台山这名马贼偷偷出塞有何企图。
据说这位黑台山三娘子杀起鞑子来毫不手软,被附近村镇的百姓当成了保护神,理应不会与鞑靼人有勾结才对。不过,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在亲眼看到黑台山的人偷偷摸出长城,谢三枪很自然便想弄个清楚明白。
当下,谢三枪和皮十一两人便牵着马,深一脚浅一脚一翻上了山岭,来到了那段倒塌的长城缺口处,接着又费了老大劲才成功翻越过去。
谢三枪站在高处,取出望远镜快速地搜索了一阵子,终于让他发现了那名黑台山马贼。这家伙显然十分熟悉道路,牵着马在狭窄崎岖的崇山峻岭中畅行无阻,谢三枪要不是此刻身在高处,还真难发现得了他。
“在那边,追!”谢三枪低喝一声,与皮十一两人牵马急追,可惜这山道险要,根本快不起来,别说牵着马了,即使是空手步行,稍有不慎就会掉落陡峭的悬崖深坑,那些深坑下面布满了三尖八角的石头,要是摔下去不死也残。
谢三枪两人只好耐着性子,牵马小心翼翼地前行,又担心会被对方发觉,并不敢跟得太近,毕竟这种地形,对方只要随便找个地方一躲,再想找出来无疑等于大海捞针,若是对方够狠,躲在暗处放冷箭,一个不慎,自己俩的小命都得交待在这荒山野岭中。
所以尽管十分憋屈,但谢三枪和皮十一两人也只能忍耐着,幸好,约莫走了两时辰,快要天黑时,终于翻过了一座座山岭,来到了平地上。
皮十一像狗一般爬在地上观察了片刻,然后跳上马背,带着谢三枪往东北方向急追而去。
…………
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被称作九边重镇。
明朝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沿着长城一带设下了以上九个军事重镇,每一镇都派驻重兵把守,镇的最高军事长官称作总兵,有时又会在数镇之内设总制(总督),节制数镇之兵马,譬如杨一清便曾经两次担任三边总制,节制甘肃、宁夏、延绥三地。
自从朝中的人事变动尘埃落定之后,七月二十日,靖海侯徐晋便奉旨巡边,巡视的目的地就是宣府和大同这两个九边重镇。
嘉靖帝派遣徐晋巡边的是理由是,近来鞑靼人频繁南下寇边,特别是宣府和大同两镇,均遭到不同程度的侵扰,所以派遣徐晋巡视两地,整顿两镇的防务,以防鞑靼人大规模犯边。
徐晋这次出巡宣府和大同两镇,除了作为钦差仪仗的两百名锦衣卫外,还把神机营全营五千人都拉出来了,阵势不是一般的浩大,对外宣称则是要率神机营到边镇长长见识,顺便磨砺一下实战能力。
其实,徐晋这次出巡宣府和大同,表面是巡视边防,真正的目的却是打算奇袭丰州川,擒杀白莲余孽赵全和李自馨等人。不过为免走漏风声,知道此行真正战略意图的暂时还只有嘉靖帝和徐晋两人,即使是满朝文武皆被蒙在鼓里。
且说徐晋七月二十日便率兵离京,第一站就是宣府。宣府即现在的河北宣化一带,距离京城不过三百余里而已,神机营是全骑兵,所以早上出发,下午时分便赶到了宣府。
提前接到通知的宣府总兵荆大楚,一大早便率麾下众将在宣府城外迎侯了,各卫的指挥使都专门从驻地赶来迎接徐晋这位钦差,结果刚见面就被徐大钦差一通严厉的喝斥,然后,全部灰溜溜地返回各自的驻地。
倒不是徐晋矫情,故意给这些边将下马威,实在是宣府和大同乃京城的门户,骑兵一日就能杀到京城脚下,所以两地的防务极为重要,各处守将为了迎接钦差擅离职守,实在万万不该,倘若这个时候鞑子大军刚好南下犯边,各处关隘的守将都在,那乐子就大了!
不过,徐晋虽然不是故意立威,但经这一出,以总兵荆大楚为首的宣府诸将均知道这位靖海侯爷虽然年轻,但眼里却揉不得沙子,所以接下都小心翼翼地配合徐晋巡视边防,不敢有丝毫的敷衍。
虽然这次是带着秘密任务来的,但是徐晋还是一线不苟地巡视了宣府各地的防务,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认真记录好,写成奏本发回京城,让朱厚熜那小子想办法解决。
就这样,徐晋在宣府巡视了十天,八月初二便启程前往下一站——大同。
大同府属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与宣府接壤,距离京城约六百里,快马一日可达,当然,从宣府到大同只需半天时间。
嘉靖帝四年八月初二上午,徐晋率着五千神机营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大同府境内,神机营清一色的骑兵,全员装备燧发枪,还携带了五十门新式的小样佛郎机火炮。
话说贺芝儿设计的佛郎机火炮有十几种之多,具体分为超大样、大样、中样、小样、单兵这五种,现在神机所携带的五十门佛郎机火炮就是新近铸造的小样佛郎机炮,重量低于五十斤,适合用战马驮着,能够快速机动作战。
这样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出现在官道,瞬时引起了官道两旁,在田里劳作的百姓们注意,他们一个个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稀奇般盯着猛瞧,毕竟如此神气的“边军”,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正所谓秋高而气爽,眼下已经进入八月中秋,彻底告别了盛夏酷暑,迎面吹来的秋风干爽宜人。碧蓝如洗的天空下,麦子已经变得金黄,经秋风一吹,顿时掀起阵阵麦浪,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
徐晋骑在马背上,眼前的丰收景象让他的心情颇佳,当经过一畦红薯地时,见到有农人正在挖掘红薯,徐晋忍不住跳下马走上前,微笑着大声吆喝道:“老乡,收红薯啊!”
田里挖红薯的应该是一家子六口人,两名女眷见到徐晋这位陌生男子接近,立即便红着脸躲到地头的另一边去。
为首那名农人约莫五十许岁,扔下农具行了过来,诚惶诚恐地答道:“是啊,官爷要不要尝尝?这玩意可以生吃的。”
徐晋也不客气,道谢一声便捡了块小孩拳头般大的红薯,用水囊中的水洗了洗便连皮啃起来。那名老农见状不由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么接地气的官儿还真是少见,啧啧,看这阵势应该还是个大官吧!
徐晋津津有味地吃着红薯,一边和老农攀谈起来。
“老乡,红薯寒露前后收获最好,现在离寒露还差着个把月呢,为什么这么早就收了?”
老农眼前一亮,竖起大拇指道:“敢情大人是个懂行的,要是再迟个把月收,这些薯至少能再长大一圈,可是近来鞑子闹得凶啊,提前收了心安,回头还得收割麦子,顾不上这些红薯啊,所以趁着现在有暇提前收成了。”
徐晋不禁皱了皱剑眉道:“那这些鞑子还真是害人不浅!”
老农顿时气愤地道:“可不是,这些杀千刀的鞑子隔三差五就跑来抢掠,特别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来得最勤。咱们这里还好些,要是左云县和右玉县一带可就遭罪了。”
“噢,老乡这里红薯亩产几何?”徐晋转移话题道。
“七百八斤左右吧,如果再迟个把月,估计能有千斤一亩,可惜了!”老农肉痛地道。
徐晋轻噢了一声,红薯在江南地区亩产两千斤也不成问题,看来大同这里的土地肥力还是差了些。
第825章 摩拳擦掌()
徐晋和老农攀谈了一会,又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买下了几百斤红薯,这才继续出发前往大同城。
话说今年开春在南直隶试种的玉米和土豆均获得了丰收,产出的玉米和土豆已由官府统一回收作为种粮了。徐晋打算明年在山西和陕西两地扩大试种,只有这些边地百姓真正丰衣足食了,才不会轻易受赵全之类的白莲余孽蛊惑。
山西可谓是白莲教的摇篮了,这里的白莲教之的以那么容易发展壮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百姓穷苦。这人如果穷得活不下去了,就很容易受物质引诱蛊惑,从而铤而走险。
所以说,人民丰衣足食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徐晋正是深谙这一点,才如此不遗余力地引进高产作物。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既然有幸穿越一场,而且身居高位,徐晋觉得自己应该要为大明的百姓做点实事。
大同,历来就是四战之地,所以城池修得非常坚固,墙高而城厚,而且这里的军工业也非常发达,边军所使用的武器大多产自这里。
约莫中午时份,徐晋终于率着神机营抵达大同城外,大同总兵王博古已经率众在城门外等候多时了。
驾……
两百名鲜衣怒马的锦衣卫在前开道,威风凛凛地奔至大同东城门外,分立于进城直道两旁。大同总兵王博古运足目力望去,但见玄黄团龙旗下,一名身穿绯红官袍的年青官员高踞在马背上,四周有荷枪实弹的亲兵簇拥着,想必这位就是近来炙手可热的新贵——靖海侯徐晋了。
王博古郑重地整理了一下战袍,然后率着麾下众将向着玄黄团龙旗急急迎上前,待行至马首附近站定,恭敬地礼道:“大同总兵王博古参见钦差大人。”
马上身穿绯袍的青年官员生得唇红齿白,气质从容儒雅,赫然正是靖海侯徐晋,他动作娴熟地滚鞍下马,微笑道:“王总兵不必多礼。”
王博古约莫五十岁许,表字拙行,脸部线条刚硬,要不是山根太低,应该是个很硬朗的战将,可惜这低陷的山根让他的气势减分不少。
徐晋和王博古寒暄了几句,后者便开始介绍起麾下的诸将来,估计是吸取了宣府的教训,这次大同府各地的卫所指挥使大多都没到场。
王博古介绍完大同镇的副将和两名参将后,指着一名红脸须长的武将继续介绍道:“这位乃玉林卫指挥使张寅,驻地在右玉县。”
张寅连忙拱手行礼道:“末将参见钦差大人。”
徐晋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位关公造形的张指挥,心情颇有点古怪,因为他前两天在宣府巡视的时候就接到大同这边报上来的捷报,说的就是这位玉林卫指挥使张寅,他率兵伏击了黑台山三娘子一伙马贼,斩杀十八人,并俘虏了两人。
本来打了胜仗是好事,但是徐晋却没有半点喜悦,甚至还隐隐有些担心,尽管现在还没确认黑台山三娘子就是冰妞儿,但是可能性极大,自己的女人被官兵揍了,徐大人能高兴才奇。
当然,打了胜仗就该褒奖,善战的将领就该重用,徐晋倒是不会小心眼到给这位张指挥穿小鞋。
“原来阁下就是张寅,前些天报捷的就是你吧,很好,果然是名骁勇善战的猛将。”徐晋微笑着赞道。
张寅连忙道:“钦差大人谬赞了,末将只是侥幸立了点小功,当不得大人如此赞誉。”
总兵王博古笑道:“张指挥谦虚了,黑台山那伙马贼之强横,乃众所周知的事,这些年死在他们手中的鞑子就不在少数,张指挥能战而胜之,还斩杀十八人,俘虏两人,实属难得了!”
王博古这次特意把张寅叫来一起迎接徐晋,本来就是为了给自己长脸,这时自然不惜卖力地为这名部下吹嘘。
徐晋微笑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本官已经上奏为张指挥和玉林卫请功,希望张指挥以后再接再厉,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军威。”
张寅眼神闪过一丝喜色,拱手慨然道:“谢钦差大人,末将定当为大明鞠躬尽瘁,为吾皇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张寅本身卖相不俗,此番话又说得慷慨激昂,倒是让人深信了他的一片赤胆忠心,晓是徐晋这种阅历丰富的老鸟都被他骗过了,所以说,李福达能轻易蛊惑大批信众,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彼此相互介绍完毕后,总兵王博古便客气地道:“本将已经备了薄酒为钦差大人和神机营诸位将军接风,请随本将进城吧。”
徐晋吩咐神机营驻扎在城外,然后便在锦衣卫和一众亲兵护卫下进了大同城。
二舅子谢二剑前月便休完三个月婚假了,回京继续统率神机营,所以这次徐晋奉旨巡边,谢二剑也随行了。这家伙一如既往地懒洋洋的,一言不发地牵着座骑跟在徐晋的身后,要不是刚才徐晋介绍,那些边将还以为这位是钦差的亲随呢。
谢二剑看似懒洋洋的,但目光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往张寅身上转悠,特别是对方的双手,出于高手的直觉,谢老二隐约觉得这位张指挥身手不简单,估计不在自己之下。
张寅神色自若地跟在总兵王博古身后,偶尔插嘴和徐晋聊上几句,似乎对谢二剑的暗中打量一无所觉,然而谢二剑并不是笨蛋,同级别的高手怎么可能警觉性如此低,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张寅在假装不知道。
当然,谢二剑并不是神,倒不是怀疑张寅的身份,只是纯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