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福公主聪慧,自然明白母亲在担心什么,轻道:“皇上也该下早朝了,估计不用多久就会过来向太后请安。”
蒋太后叹了口气道:“今天是鞑子给出的最后期限,也不知皇上是怎么回复鞑子的。”
永淳公主两条柳眉生动地挑了挑道:“那还用说,皇兄肯定是严厉拒绝了鞑子的无礼要求了,蛮夷之国还想娶我大明公主,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唉,要是鞑子十几万大军发动攻城,该如何是好呢!”蒋太后忧心忡忡地道。
作为母亲,蒋太后自然不愿把女儿送去和亲,但她更担心大明江山陷落,儿子成为丢掉江山的千古罪人,假如没有勤王兵马,她估计会选择鞑靼妥协。
永福公主心中五味陈杂,咬了咬樱唇轻声安慰道:“母后,假如和亲能保住大明江山,永福愿意嫁给那个博迪大汗。”
“胡说八道!”永福公主话音刚下,便见嘉靖帝朱厚面带怒色地走了进来。
“参见皇上!”一众宫女太监连忙跪倒行礼。
永福和永淳公主也站起来福身行礼道:“见过皇兄!”
“免礼!”朱厚摆了摆手,又向蒋太后行礼,这才板着脸教训道:“永福姐姐。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太宗立下的祖训,难道你忘了。朕虽然不俏,亦做不出这种有为祖训,而且丧权辱国的事来,还请永福姐姐莫要再羞辱朕。”
永淳公主吐了吐舌头,永福俏脸胀得通红:“皇上教训得是,永福在此向皇上赔不是。”
蒋太后见到儿子如此有骨气,既欣慰又纠结,想说一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后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微笑道:“皇儿有此志气甚至好,永福亦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而已,皇儿千万莫要生她的气。”
朱厚叹了口气道:“朕哪里是生永福姐姐的气,朕是生自己的气啊,都怪朕自以为是,不相信徐晋的话,以至招至今日亡国之大祸,一切都是朕的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上快别自责了,如今之计是准备好如何应对鞑子的进攻,等候勤王兵马到来。”永福公主连忙安慰道。
朱厚闻言精神一振道:“昨夜一场大雪,真是天佑我大明,现在城墙结了冰层,猿猴难攀,鞑子要攻破内城便难上加难了,最迟明日下午,徐晋便会率大军抵达,到时京城可保无虞!”
蒋太后闻言喜道:“如此甚好,天佑我大明!”
这时,一名小太监走了进来禀报道:“太后,御用监的黄公公来了,带来了十只蜂窝煤炉,说是太后吩咐要的。”
蒋太后愕了一下:“哀家没有要蜂窝爆炉啊,也罢,既然送来了,就让他拿进来吧,正好天气也冷。”
片刻之后,太监黄锦便领着十名太监进来了,这些太监每人都提着一只蜂窝煤炉。
话说黄锦当初由于薛冰馨被查出是安化王之女的事,差点被嘉靖下令杖毙,幸亏他机灵才捡回一命,后来徐晋咸鱼翻身,黄锦也恢复了御用监太监的职位。
“参见皇上、太后和两位公主!”黄锦进来后扑通的跪倒在地。
然而,这时朱厚这小子却像中了定身咒似的,眼直直地盯着黄锦身后那名英俊的太监。
这名“太监”手里提着一只蜂窝煤炉,脸上带着熟悉的微笑,分就是徐晋啊!!
徐晋脱掉太监的帽子,把蜂窝煤炉放下,一撩衣服下摆跪倒在地上,朗声道:“臣徐晋,参见皇上,太后,两位公主!”
“啊!”永福和永淳掩住了小嘴轻呼出声,蒋太后亦是傻了眼。
朱厚脸色胀得通红,一个跨步上前把徐晋扶起,几乎是掐着后者的脖子激动地道:“徐卿……真的是你吗?”
第932章 先下手为强(六)()
看着眼前一身太监装扮的徐晋,嘉靖激动得面色通红,声音都有点抖了,永福公主掩住了小嘴,那吃惊的模样有种说不出来的美态,而蒋太后的表情却是惊疑不定,倒是永淳公主双眼扑闪扑闪的打量着徐晋身后另一名“小太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表情忍俊不禁。
徐晋身后这名“小太监”身量高大,长得虎头虎脑的,眼神狡黠,赫然正是谢三枪,永淳公主显然认出他来了,毕竟之前两人见过很多次面了。
谢三枪的这小子虽然今年才十八岁,唇边的黄色小绒毛还没完全褪去,不过这小子类其父,个头已经超一米八,偏偏临时找来的太监服太小了,穿在身上绷得紧紧的,裤褪高高地吊起,冠帽也恰恰能顶在脑袋尖上,看上去不伦不类的,让人忍不住想发笑。
谢三枪这小子被永淳公主盯得竟然有点脸红耳热的,把脸转到一边去暗翻了个白眼。
这时,嘉靖终于在激动中平静下来,疑惑地问道:“徐卿为何穿成这样子来见朕。”
徐晋正容道:“事急从权,万望皇上和太后不要见怪,另外,臣入宫之事切不可声张。”
嘉靖和蒋太后闻言都不由心中一凛,前者对着屋内的宫女和太监们喝斥道:“可都听好了,徐卿入宫之事绝不可声张,谁若敢走漏风声,当场杖毙,绝不姑息!”
那些太监宫女面色发白,凛然跪倒遵旨!
徐晋又对着蒋太后施了一礼道:“太后,臣有个无礼的请求,恳请太后务必答应。”
蒋太后闻言轻皱了皱眉道:“晋哥儿且说来听听!”
“臣希望明日之前,寿宁宫所有人都不得离开宫门半步!”徐晋郑重地道。
蒋太后惊疑不定:“包括哀家?”
徐晋面不改色地点了点头,蒋太后顿时面色一沉,这个请求还真是很无礼。
嘉靖和永福永淳三人都变了面色,四周的太监宫女更是凛然地低下头,啧啧,徐大人好胆子,这不是要软禁太后吗?
蒋太后显然极为不悦,冷声道:“理由呢?总得给哀家一个理由吧!”
“徐卿,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朱厚惊疑不定地问,他料定徐晋秘密潜入城,又打扮成太监入宫见自己,肯定有极为重要的事情,但观徐晋眼下的举动,事情似乎比自己预料中还要严重。
徐晋也知道如果不坦白告知,让蒋太后明白事情的严峻性,蒋太后显然不会情愿配合自己的行动,于是道:“臣斗胆请太后准备一间密室,臣再向太后和皇上禀明原因。”
蒋太后点了点头道:“那去后面的暖阁谈吧!”
“谢太后!”徐晋连忙道。
蒋太后转身往后面行去,只有老太监胡大海跟着,其他宫人都识趣的留下来。徐晋看一眼欲语犹止的永福公主,道:“两位公主也不妨一起来听听。”
永福俏脸微热,露出一丝欣喜之色,目光望向朱厚,见后者点了点头,于是莲步轻移跟在徐晋身后。
众人到了后边的暖阁,朱厚立即迫不及待地问:“徐卿,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城中有内鬼!”徐晋道。
在场众人均骇然变色,朱厚脱口道:“谁?”
徐晋直言:“臣初步怀疑郭勋、英国公张伦、灵璧侯汤绍宗,还有……陆炳!”
“什么!”嘉靖和蒋太后尽皆失声。
嘉靖面色阴晴不定,现在,他终于明白徐晋为什么要扮成太监掩人耳目的,但是他不是很相信,也接受不了陆炳会背叛自己,其他人还好说,陆炳可是他的发小,同吃一个人的奶长大,而且陆家本来就是兴王府的家臣,彼此关系密切,怎么可能背叛自己呢?
“徐晋,你可有证据?”蒋太后神色极为不善地问,他可不像儿子朱厚那般,对徐晋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所以有点怀疑徐晋是为了报复陆炳才如此说的。
徐晋自然感受到蒋太后的怒意,还有嘉靖的怀疑,不过他问心无愧,神色坦然地道:“臣的确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也不会无的放矢。广宁门之所以被鞑子轻易攻破,十有**就是郭勋搞的鬼,据查,耀武营的一名逃将如今就藏匿在郭府,只要抓来一审问便可水落石出,而这几天郭勋与英国公张伦、灵璧后汤绍宗、陆炳均有秘密会面,疑似在串联图谋不轨!”
朱厚的面色变得极为难看,前几天广宁门突然失守,他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而且已经派陆炳暗中调查了,只是如今还没有结果。
蒋太后又惊又怒地道:“那你还在等什么,立即把藏匿在郭府中耀武营抓来审问,将这些吃里扒外的乱臣贼子绳之以法?”
“母后甭着急,想必徐大人是担心打草惊蛇,这才秘密入宫的吧。”永福公主轻声道。
蒋太后冷哼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所谓夜长梦,这种情况就该快刀斩乱麻,免得酿成大祸。”
嘉靖看了一眼从容的徐晋,心中一动道:“徐卿,你打算怎么办?”
徐晋便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嘉靖和永福都陷入了沉思,蒋太后的眉头却是紧皱起来,至于永淳这乐天派,显然根本不用心听,反正天塌下来也轮不到她去顶着。
“晋哥儿,你这计划好是好,就是太过冒险了。”蒋太后摇了摇头道。
朱厚却是摆手道:“不,朕反而觉得徐卿这计划很好,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朕正好借此机会看清朝中大臣的面目,将所有魑魅魍魉扫清。”
蒋太后叹了口气道:“也罢,但愿炳哥儿不要犯糊涂才好。”
蒋太后与陆炳之母范氏感情不错,而陆炳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几乎当成半个儿子,她实在不愿意相信这孩子会通敌图谋不轨。
“晋哥儿,哀家会配合你的安排,不过你得务必保证皇上的安全,倘若有个不测,哀家饶不了你!”蒋太后厉声警告道。
徐晋郑重地道:“太后还请放心,倘若皇上真有个不测,那臣必然已经身死!”
永福公主俏脸刷的白了,脱口道:“徐大人切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朱厚心中感动,伸手搭着徐晋的肩头道:“永福说得对,徐卿切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咱们君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别忘了蒸气机,咱们大明的版图还太小呢。”
徐晋闻言不由豪气顿生,微笑道:“臣本以为南倭的问题解决了,再等几年大明国力强盛了再解决北虏,没想到北虏反而先犯我京城了,既然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那这次咱们便搂草打兔子,顺势把鞑靼给灭了,一劳永逸!”
徐晋的语气平静,却透露出强大的自信和气慨,让蒋太后和永福永淳都为之侧目。朱厚振奋地挥了挥拳头,一改近日的颓丧,沉声道:“徐卿所言甚是,不灭掉鞑子,实难雪今日之耻,实难消朕心头之恨也!”
……
午朝,嘉靖帝宣布了一系列的军事部署,譬如把御马监的腾骧左卫调到皇宫西华门防卫;又把腾骧右卫调到皇宫的东华门防守;五城兵马司则交给杨一清直接率领,不过京营十二团营仍然由原坐营都督率领,只是防区互有调动。
对于嘉靖帝突然大规模调整军事部署,心里无鬼的官员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心里有鬼的人则不踏实了,譬如英国公张伦,他所率领的敢勇营就镇守在内城西则的阜城门,正好对着皇宫的西华门,如今皇上把腾骧左卫调到西华门,顿时便对敢勇营形成了钳制,要知道腾骧左卫可是骑兵。
所以午朝一下,张伦、陆炳、汤绍宗、郭勋四人便秘密碰头了。陆炳是四人中最不坚定的参与者,乘机道:“皇上突然大规模调动军队部署,会不会是有所警觉,要不这次行定还是取消吧!”
郭勋冷笑道:“取消?咱们现在干的是灭九族的事,你以为小孩子过家家呢,开弓没有回头箭啊。依我看,这只不过是为了应付鞑子攻城的正常调动罢了,你不见十二团营的坐营都督都没更换吗?更何况,皇上要是收到了风声,你以为咱们还能好好的坐在这里说话?”
张伦点了点头道:“老郭这么一说倒是有点道理,皇上要是获悉咱们的企图,估计趁着午朝时就把咱们一网成擒了!”
“富贵险中求,甭管那么多了,今晚按计划行事!”郭勋道。
陆炳眼中厉光一闪而过,如今上了贼船,也轮不到他不干了,沉声道:“那就按原计划行事,不过丑话说在前,只有城破了我才会行动!”
郭勋冷笑道:“那是自然的,不过炳少最好也别存侥幸心理,一旦事发,你也跑不掉,所以大家还是一条心的好,首鼠两端没有好下场!”
陆炳冷哼一声没有接话!
四人又商量了些细节,半个时辰后才相继散去!
第933章 一网打尽(上)()
夜幕降临,黑夜开始主宰大地,整座京城陷入了苍茫的夜色之中,这一晚注定是个难眠之夜,因为今日皇上已经正式向鞑靼大汗回了国书,并措辞严厉地回绝了靼靼大汗所提的无理要求,所以内城的官民都担心鞑子大军今晚会连夜发动进攻,因而难以入眠。
夜越深,天气便越发寒冷了。小时坊,徐府的门外挂着两盏灯笼,昏黄的灯光在寒风下摇曳不定,而对面的郭府却乌灯瞎火的,不过,这时若是有细心的人经过,定然会发现郭府门外的墙缝处插了一面不显眼的三角小旗。
此刻,郭府中院的景象委实让人大吃一惊,但见夜色笼罩之下,有数百名壮汉聚在一块,清一色黑衣劲装,人人携刀带剑,杀气腾腾。
这些黑衣人主要由三部份组成,其中约五十人是李大义所率领的弥勒教徒,这些都是长期潜伏在城中的暗桩;第二部分是郭勋召集起来的族人和家丁,差不多有三百人,毕竟武定侯一脉传承了百多年,分支不少,族人自然也不少;第三部份则是灵璧侯汤绍宗的手下,主要也是族人和家丁,由于汤家的根基在南京,所以汤绍宗组织起来的人手并不多,只有五十来人而已。
所以,此时聚集在郭府中院的三部份人马加起来大概四百人左右。另外,英国公张伦的府邸也在小时坊,距离宣武门并不远,因此张伦所组织的人手并未到郭府集合,而是隐匿在英国公府,等信号发出后再联合行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气温也越来越低,郭府中院的数百人冷成了狗,只得挤在一块儿抱团取暖了。
中院的大厅内亮着灯,还燃起了几只炉子,炭火熊熊的,倒是比室外温暖多了,只见郭勋、汤绍宗、李大义三人正坐在厅之中,前两者明显十分紧张,李大义则淡定地把玩着一枚黄澄澄铜钱。
灵璧侯汤绍宗瞥了一眼李大义,禁不住道:“李二公子武艺高强,手下弟兄亦身手了得,不如对面徐府就交给本侯料理吧,你与老郭前往偷袭宣武门!”
按照原本的计划,待发动后,李大义将率弥勒教众拿下对面的徐府,而郭勋、汤绍宗、张伦三人则负责偷袭宣武门,接应俺答的大军入城,随后陆炳率锦衣卫诈开宫门,控制住皇上和太后。
不过,汤绍宗显然对安排有异议,这货估计还惦记着要蹂躏徐家的女人,所以提出跟李大义交换任务。
李大义曲指一弹,手中那枚铜钱滋的一声从汤绍宗的头顶上方划过,只闻啪的一声轻响,那枚铜钱竟然镶进了屏风的实木中,几乎陷进去一半,要知道那可是坚硬的黄花梨木。
汤绍宗倒吸一口冷气,脸都白了,这一下要是射在自己脑袋瓜上的话,估计得开盖子了。
李大义语带戏谑地道:“此刻徐府中至少有一个高手的身手不在我之下,汤侯爷确定要交换任务?”
汤绍宗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连忙摆手陪笑道:“那还是算了,本侯还是与老郭偷袭宣武门吧!”
李大义没再理会汤绍宗,手腕一翻便又多了一枚铜钱,继续把玩起来,眼底下分明隐藏着一丝战意。
话说那晚李大义试图潜入徐府掳走徐晋的儿子徐康,结果正好遇上了谢擎,不仅没有得逞,最终还吃了亏,这货阴险狡猾还特别记仇,所以正打算今晚趁机找谢擎报仇,又怎么可能跟汤绍宗交换任务呢。
李大义手下的五十名弥勒教众均是身怀武艺的好手,所以他并不怕谢擎,要是真打不过,大不了并肩上,他可不是讲江湖规矩的人,这些年来翻墙无数,也不知有多少黄花闺女遭了他涂毒。
梆梆梆……咣!
外面传来了打更的声音,三更了,郭勋和汤绍宗条件反射般跳了起来,齐声道:“时间到!”
咣当……
郭府的大门打开,郭勋和汤绍宗手执钢刀,率着三百多名黑衣人走出府门,来到了大街上。这些黑衣人个个屏息静气,手中的刀剑在夜色中泛着冰冷的寒芒。
郭勋狠狠地瞪了对面徐府一眼,汤绍宗也狠狠地瞪了徐府一眼,还不甘地吞了吞口水,暗道:“算了,反正煮熟的鸭子也飞不走,等大事成了,本侯再好好享用徐晋的女人,可惜王翠翘此女也不知跑哪去了!”
郭勋和汤绍宗一挥手,带着近四百人向宣武门的方向摸去,当经过英国公张伦的府门外时,又有数百名黑衣人加入,人数已接近千人了。
这么多人一起在街上走动,自然不可能再隐藏行踪,他们干脆点起了火把,直扑宣武门而去……
且说郭勋等人离开不久,李大义也率着五十名弥勒教众走出了郭府,来到了对面的徐府门外。
李大义盯着徐府门外两盏灯笼,心中竟然刹那间生出一丝不安,摇了摇头暗暗自嘲:“李大义,你越活越回去了,一群待宰羔羊而已,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大义一挥手,四名壮实的弥勒教徒立即冲上前去,齐齐吐气开声,全力一脚踹在府门上,只听得卡嚓一声,显然是里面的横杠折断了,紧接着两扇厚重的大门轰隆一声倒下。
没有任何废话,李大义身形一闪便扑了进去,其身后五十名教众也提刀凶猛地扑入,仿佛杀入了羊圈的一头头恶狼
然而就在此时,本来黑漆漆的前院突然光芒大作,十几根火把同时燃起,熊熊的火光把整个院子照得亮如白昼。
突然如其来的火光让李大义等人失了失神,当他们回过神来时定眼一瞧,顿时骇得心胆俱裂,只见对面正有上百杆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他们,为首那名大光头还狞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