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实则是干了一票赔本买卖,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名声和大量的汉奴。

    正因如此,俺答便打算趁着撤退的时机,在沿途村镇捞足过冬的粮食物资,否则即使让他成功撤回长城之外,这个寒季也会相当难熬。

    然而,徐晋率着十万大军像吊靴鬼般跟在屁股后面,这让俺答如同芒刺在背,而最令俺答感到气愤的是,一旦他派兵四出劫掠,明军的骑兵立马就会杀到以多欺少,如此一来,俺答的麾下不仅没抢到粮食物资,还连连损兵折将。

    俺答一气之下率主力回头觅战,这时明军的骑兵却一拍马屁股远遁数十里,当俺答好不容易追上,迎接他的却是防守严密的步兵营寨,鹿角拒马挡路,长枪如林,还有热情地咆哮的佛朗机火炮……

    俺答试着冲击徐晋的步兵营地,最终也是老虎咬龟无从下口,只能悻悻地率军撤离,结果他这边一撤,明军的骑兵又屁颠屁颠地蹑了上来了。

    俺答勃然大怒,再次率军杀回,结果跟上次差不多,于是俺答便派人到阵前辱骂徐晋,问候徐晋的祖宗十八代,声称要与徐晋的祖宗十八代发生赵友谊的关系,试图把徐晋骂得恼羞成怒,出营与他正面决战!

    结果自然是屁用都没,徐晋淡定地选出了百多名声音洪亮的大头兵,在阵前与俺答的兵对骂,最后俺答没气着徐晋,自己反而气得咬牙齿切。

    实在没辙了,俺答只能率兵继续撤往山西右玉县,一路上粮食物资没抢到多少,反而折了千余人马,掳劫到汉民也趁机逃跑了一大半,真是欲哭无泪!

    …………

    山西朔州,凛风如刀,风沙漠漠。朔州城的城头之上,一面绣有白莲的大旗迎风猎猎,一队队头缠红巾的军卒,正在城头上来回巡视警戒。

    话说自从打开杀胡口放俺答大军南下后,李福达也随即发动了,他抢占了右玉城,并发兵迅速偷袭了朔州,公开竖起旗帜造反,在朔州城中招兵买马。

    弥勒教在山西经营日久,座下信~徒众多,就连边军当中也有很多信~徒,李福达之所以能轻易拿下朔州,正是守军中的信~徒里应外合。

    所以李福达在朔州城举起造反的旗帜后,各地的弥勒教徒纷纷来投,短时间内就让他聚集起数千人,再加上玉林卫原本的三千人,李福达麾下的兵力达了六千余。

    另外,边塞苦寒,百姓生活困顿,在威逼利诱之下,一时间投靠李福达的当地百姓亦有数千人,于是乎,李福达的麾下兵力迅速壮大到万人,声势大盛!

    这时,俺答大军打到大明京城脚下的消息也传来了,李福达不再犹豫,果断率军南下攻打太原府,准备取道西进占领关中。

    然而却事与愿违,李福达才到太原府忻州,便遭到强有力的阻击,猛攻大半月均未能拿下忻州城,麾下反而死伤惨重,再加上粮食无以为继,天气又越来越冷,大雪纷飞。无奈之下,李福达只好下令撤回朔州城休整。

    此时,朔州城内的府衙大厅中,李福达正与长子李大仁、三子李大礼,还有一众将领商讨再次攻打忻州的办法。

    然而就在此时,李福达麾下一名教徒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道:“将军,大事不妙了,刚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俺答惨败在徐晋的手下,正率五万残兵往山西右玉县撤退呢!”

    这犹如晴天一个霹雳,把李福达等人都震懵了,良久,李福达才会过神来,失声道:“怎么会如此,上次收到的消息,不是说俺答已经攻破外城了吗?”

    那名教徒抹着冷汗道:“俺答确实攻破了外城,但是徐晋此獠端的是厉害,前几天秘密潜回京城,他经过暗中布置,不仅把城中的内应一举拔除,还将计就计诱俺答入城,坑杀了俺答麾下万余骑兵,就连赵全都失手被擒了,据说俺答本人也差点丢掉性命!”

    厅内一众弥勒教骨干无不骇然变色,李大礼脱口道:“不好,二哥(李大义)怕是凶多吉少了!”

    李福达面色铁青,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把徐晋给杀死,他沉声问道:“有大义的消息吗?”

    那名教徒战战兢兢地道:“据眼线的消息,那晚大义少爷亲自杀入徐府,试图擒下徐晋的家眷,不过却中了埋伏,如今下落不明,不知……是生是死!”

    嘭~卡嚓……

    李福达一掌按在桌子上,那张结实的胡杨木桌子当场四分五裂,一众骨干无不骇然地站了起来。

    李大礼红着眼咬牙道:“父亲,孩儿一定会杀了徐晋这狗官给二哥报仇的。”

    李福达不愧是个枭雄,一掌拍碎了桌子后,面色迅速恢复了平静,他淡淡地道:“传令下去,立即把朔州城中所有物资运往右玉城,全军撤往右玉城接应俺答。”

    李大礼愕了一下,不解地道:“爹,俺答现在被徐晋追杀得如丧家之犬,咱们为什么还要去接应他?这不是自找倒霉吗?”

    李福达目光凌厉地瞪了李大礼一眼,后者心头一凛,倒是不敢再质疑了。

    李福达扫了一遍在场一众骨干,冷冷地道:“就连俺答也不是徐晋的对手,你们以为凭咱们这点兵力能与之相抗衡?”

    众人无不心头微凛,确实,俺答麾下有五万铁骑都被徐晋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自己这点人手估计还不够人家塞牙缝,要想活命还真得联合俺答,实在没办法还可以跟随俺答撤出塞外保命!

    当下众人不再犹豫,立即命令手下士兵把朔州城的粮食物资装车运往右玉城。

第950章 兵不血刃() 
嘉靖四年十月二十日,山西大同府左云县,中午时份,凛烈的西北风卷起漫天黄沙,举目望去,天地万物尽是一片昏黄,骤然之间暗无天日,仿佛末世降临,甚至是吓人。稍顷,大雪纷纷扬扬地撒落,风更烈了,一只孤雁在疾风怒雪之下仓皇掠过天际,留下一连串隐约可闻的哀鸣。

    徐晋此刻就站在左云城的城头上,迎着那漫天的风沙和飞雪,只觉自己就站在了末日的边缘,于是更感大自然力量之浩瀚磅礴,在她面前,万物皆渺小如蝼蚁。

    此情此景,徐晋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千里黄云白日昏,北风吹雁雪纷纷”,想必当年大唐的边塞诗人高适出塞时,也是眼前这般情景吧。

    北风,越刮越急,怒雪,越下越大,短短数十秒,徐晋便几乎变成了一座雪人,尽管浑身上下被裘服包裹得密不透风,但寒意依旧透体侵肌。

    “大帅,风雪太大了,咱们还是下城头去吧。”亲兵队长赵大头凑到徐晋旁边大声吼道。

    赵大头冻得鼻子红通通的,一张嘴,西北风便呼呼地往嘴里灌,发出风过山洞时的呜呜声,徐晋根本听不到这货才吼啥,幸好,这货吼的时候还打了手势,往城下使劲地指。

    徐晋点了点头,转身往城下行去,赵大头等一众亲兵不禁如释重负,连忙跟着留下城头,这里风大雪大,能给你把鸟儿都冻没了,要不是职责所在,鬼才愿意在这里柱着吃西北风。

    当然,在一众亲兵的眼里,像大帅如此英明睿智的人物,这个时候上城头来,自然不是为了吃西北风,估计是在寻找灵感,琢磨接下来该如何拿下右玉城。

    话说徐晋在十月初八那天亲率十万大军追击俺答,一路上追追停停,十月十五日这天终于进入山西大同府境内。这个时候收到了消息,说俺答被李福达迎进了右玉城中,于是徐晋便直接率大军进了附近的左云城,而且一待就是五天,其间没有任何行动,麾下的将士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徐晋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再说徐晋下了城头,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之下返回了城中的临时总督衙门,刚进门来到大堂中,便见以王林儿为首的一众将领围了上来,齐齐行礼道:“末将参见大帅!”

    徐晋一看诸将的便秘般的表情便知道他们的来意了,微笑着打趣道:“如何?你们人这么齐,莫非是想请本帅吃古董羹?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吃古董羹也不错。”

    徐晋现在位高权重,关键是他还战功赫赫,未尝一败,所以在大明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犹如战神一般的存在,众将士对他无不敬畏有加,所以尽管连日徐晋按兵不动,诸将皆不敢动问,只是在私下里猜测大帅的意图。

    今日已经是第五天了,诸将终究还是耐不住,撺掇王林儿带头,前来打探徐晋的口风。

    诸将见到徐晋笑着打趣大家,均感压力一松,如沐春风一般。

    余林生这货是徐晋的老部下了,在徐晋面前倒是自如一些,嘿嘿笑道:“大帅您是老大,而且财大气粗,要请也是大帅您请大家吃,大家说对不对?”

    诸将皆笑着附和道:“正是正是,理当如此!”

    “原来你们今日果真是来敲本帅竹杠的,行啊,城中有家楼外楼似乎还不错,走起,本帅请客。”徐晋慷慨地道。

    诸将不禁面面相觑,他们本来是要探探徐晋口风的,没成想大帅竟然请吃火锅,不过,能蹭大帅一顿火锅也不错,以后跟部下提起也是有得吹的,得,不吃白不吃!

    于是乎,众将簇拥着徐晋一窝蜂般走出总督衙门,冒着风雪来到左云城中的楼外楼吃古董羹。

    楼外楼的掌柜骤然见到一帮军爷进来,不由吓了一大跳,待知道竟是总督大人徐晋请客时,登时更加不敢怠慢了,立即开了最好的房间,上最上等的食材,还亲自跑前跑后,服务那叫一个周到。

    眼下天气寒冷,徐晋倒也没有墨守成规,允许诸将喝酒,但只能喝五分。诸将不由大喜,都忘了初衷,喝酒吃肉猜拳,不亦乐乎,徐晋也不端架子,与诸将打成一片,气氛融洽热烈。

    约莫一个时辰,大家酒足饭饱了,徐晋亦是酒意微,不过双目却是炯炯有神。

    河南归德卫指挥使黄骐借着几分酒意问道:“大帅,我军已经进驻左云城五日了,如今鞑子和白莲反贼李福达狼狈为奸,蛇鼠一窝在右玉城之中,大帅准备几时出兵收复右玉城?弟兄们都有点等不及了。”

    徐晋反问道:“黄指挥可有良策?”

    黄骐脸上一热,讪讪地道:“俺答此番虽然受了重创,但麾下乃有五万余骑兵,现在李福达又投靠了他,简直如虎添翼,要收复右玉城怕是不易,末将愚钝,倒没想出好办法来,不过大帅智谋高绝,用兵如神,想必已有妙计!”

    徐晋扫了一眼在座诸位将领,不动声色地道:“正所集思广益,大家要是有建议,不管好坏,大可以畅所欲言。”

    俗语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确,作为一名统帅,确是一面旗帜,是手下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太过强势的统帅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当统帅成为不可质疑,也不允许质疑的权威时,那他手下的将士只会变成一把不会思考的兵器,这把兵器即使再锋利也只是死物,一旦作为大脑的统帅出现决策失误,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徐晋现在便发现了这种苗头,随着他的威望越来越盛,战绩越来越显赫,麾下的将领在自己面前都变得有些唯唯诺诺的,包括王林儿在内也不像以前般放得开了。

    徐晋可不想培养出一批只会服从命令,不会独立思考的傀儡将领,所以才有此举动,主动请诸将吃火锅,拉近彼此距离,引导大家畅所欲言。

    “大帅,鞑子个个都是天生的骑士,战马亦比咱们的优良,战力在我军之上,若是正面接战,咱们怕不是对手,要想拿下右玉城,最好还是调动宣府和榆林两地的边军,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聚而歼之!”绍兴卫指挥冯国清提议道。

    冯国清这一开口,其他将领也纷纷说出自己的建议,虽然没有让人眼前亮的妙计,但这种热烈讨论的气氛却让徐晋十分满意。

    徐晋瞥了一眼欲言犹止的小舅子谢三枪,鼓励道:“三枪有什么好的建议?”

    众将的目光顿时都望向了谢三枪,后者虽然没有军职,但武艺高强,而且作战勇猛,不畏苦不畏累,连斥侯这种危险系数极高的兵种都能胜任,是个有真本事的,所以大家都没把他当成靠姐夫的关系户。

    谢三枪眼珠一转,狡黠地道:“依我看啊,咱们不用打,右玉城都能拿下来。”

    诸将齐齐愕住,不用打就能拿下右玉城,你小子作梦吗?果然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种大话也敢说!

    徐晋却是饶有兴趣地问:“为何?”

    谢三枪嘿笑道:“俺答这次率十万大军南下,虽然破了我大明都城的外城,但却也损兵折将,十万铁骑正是黄瓜打狗不见了一半。鞑靼内部的形势可不同咱们大明,部落之间相互攻伐吞并乃是常事。

    俺答前不久才吞并了鄂尔多斯部,要彻底收服鄂尔多斯部旗下的众多小部落,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俺答损兵折将,实力大损,底下反他的估计不会少,而且也不排除其他的鞑靼万户不会趁机抢夺他的地盘。

    所以俺答绝对不敢在右玉城待太久,估计现在龟缩在右玉城也是在等咱们前去攻城,他好报一箭之仇,如果咱们按兵不动,俺答无计可施,最终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出塞外!”

    诸将闻言不由对视一眼,不得不说,谢三枪这小子分析得还颇有点道理。

    说来倒是巧,正在此时,一名信使蹭蹭蹭地跑上了楼梯,来到房间中禀报道:“禀报大帅,刚收到斥侯传回的消息,俺答今日黎明前率军撤出了杀虎口,白莲反贼李福达亦随同离开,如今右玉城已是一座空城!”

    众将不由齐声哗然,纷纷称赞谢三枪这小子有点门道,王林儿却是佩服地看了一眼面带微笑的徐晋。

    徐晋赞许地道:“三枪,竟让你一语中的了,倒是不枉王公教导你两年。”

    谢三枪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嘿笑道:“大帅过奖了,其实大帅早就想到这一层了吧。”

    众将这才猛然醒悟,大帅这五天来一直按兵不动,敢情早就料到俺答会坐不住主动撤离的!

    徐晋笑了笑道:“本帅又不是神,咋可能什么都想到,不过俺答逃出塞外也好,咱们兵不血刃便收回了右玉城和杀胡口,传令下去,待雪停后立即出兵右玉城。”

    诸将轰然应诺,纷纷退去准备。

    

第951章 冬月出塞() 
虽然派出去的各路斥侯已确认俺答和李福达撤出了塞外,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徐晋还是先派出一路骑兵前往试探,在右玉城和杀胡口溜了几圈,确认没有埋伏,这才迅速占领了杀胡口,把被破坏的城门重新修筑加固。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短短三天时间,被鞑子刻意破坏的杀胡口关城便重新修筑加固好了,城头上还增添了五门要塞炮,还有五门佛郎机火炮,防御力大大增强。

    至此,徐晋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俺答已被赶出了塞外,不知老王那边的进展如何呢!

    徐晋虽然有计划灭鞑靼,收回河套平原,但目前显然还不是时候。俺答这次偷关南下让大明伤了元气,大明需要时间舔伤口,明军也需要时间做准备,最关键一点就是火器,没有火器,同等数量的明军干不过鞑靼骑兵。

    徐大总督坐镇右玉城,山西的文武官员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赶往右玉城参见上官,一场肃清白莲余孽的风暴也随即展开了,锦衣卫和刑部的联合执法队纷纷四出,无论是文职系统,还是武职系统,全部自上而下彻底清查了数遍。

    只要是当官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不管职位有多高,一旦查出与白莲教有所勾连,立即缉拿审问,如果查证属实,也不用刑部复核了,马上便拉到街上砍了。

    正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山西各地文武系统已经被白莲教渗透成筛子了,必须用血腥手段彻底清洗一遍,如此,大乱后方能大治。

    当然,对待普通的民众得有所区别,这些底层百姓乃国之基石,要是都杀光了,统治者统治谁?而且以血腥手段镇压,也容易激起民变。

    所以,对待普通百姓中的白莲教信众,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不过,真正动手杀伤过官员和士兵的,一律不在宽宥之列,全部处以极刑!

    一转眼便至嘉靖四年冬月初一了,天气更加寒冷了,而这场席卷整个山西省的肃清行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这一日清晨,徐晋在五十名亲兵的护卫之下悄然出了杀胡口,顺着苍头河往下游策马而行,应该说是陵水吧,苍头河出塞后便叫洪河,古称陵川水,又名陵水。

    眼下已经是冬月,大雪初晴,陵水部份水流较缓的河段已经结冰了,不过冰层很薄,估计还不能在上面跑马。

    徐晋今日一身公子哥儿的打扮,头戴一顶**统一帽,外罩一件黑色的皮裘,唇红齿白,懒洋洋地骑在马背上,表情休闲安逸,信马由缰,他身后的亲兵亦是一副家仆打扮。

    所以乍一看,徐晋这一行倒像是冬日里闲得蛋疼的富家公子,带着一帮家奴外出打猎,不过这群家奴的数量有点多,而且一个个膀大腰圆,目光凌厉,悍气逼人,胆小些都不敢靠近。

    陵水两岸山头林立,属于黄土高原地貌,千沟万壑,不过现在黄土被大雪覆盖了,起伏的沟壑就像一张望到边的的棉被,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千山鸟飞绝,万踪人径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徐晋看着眼前的雪景,禁不住轻吟起来。

    赵大头那货立即拍马屁道:“好诗好诗呀,大帅真不愧是连中五元的探花郎,诗词无双,当浮一大白哈!”

    徐晋不由无语,谢三枪撇嘴道:“赵哥,拍马屁也是个技术活儿,咱别不懂装懂行不?小爷虽然读书少,但也知道这首诗是唐朝柳宗元写的!”

    赵大头大言不惭地道:“三枪兄弟,诗是那柳啥写的,但从咱们大帅的嘴里吟诵出来,那可就不同凡响了,老郭,你觉得呢?”

    郭金雕竖起大拇指道:“行啊老赵,拍马屁的功夫也见长了,有句话怎么讲来着……屎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老子对你的屁服之情就像那滚滚长江,尿之不尽啊!”

    一众亲兵不由哄堂大笑起来!

    赵大头笑骂道:“老郭,去你大爷的,闭上你的臭嘴吧,净说些屎呀尿呀屁呀的,简直臭不可闻,忒有辱斯文,污了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