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幽帘栊,灯花落地红。枕横衾浪拥,好夜无人共……”费如意吟到此处便打住了,吹弹得破的脸蛋上浮起两团红霞,暗啐了一口,自己偏就念了这一首呢。
这首《菩萨蛮》是宋人驾铸所作,描写的却是闺中少妇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时的情景。
费如意见到外面的黄昏秋雨,下意识便吟出了这首词,念了一半始觉不合自己身份,顿时便红着脸打住了,幸好此时房中无人,要不然费三姑娘非羞得无地自容。
这时,门帘掀起,丫环入画带着一股湿气行了进来,鞋底还有水迹,显然刚从外面回来。
“矣,眼下已经入秋了,寒气重,外面还下着雨,姑娘你咋站窗前吹风,仔细着凉了!”入画急忙拿了件薄毯子给费如意披上。
费如意嗔道:“那就这么容易着凉了,你这丫头又跑哪野去了?唤了半天不见人!”
入画可爱地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道:“去五姑娘那边找观棋玩五棋子了,姑娘,有个好消息,你想不想知道?”
费如意看着外面的淅淅秋雨,意兴阑珊地问:“什么好消息?”
“懋贤懋中少爷回府了,徐公子也来了!”
费如意娇躯轻颤,蓦地回转身来,欣喜地道:“真的?”
费如意说完脸上不由一红,或许觉得自己表现得太激动了,放缓声道:“他……他们几时到的?”
入画道:“申时初(下午三点)就到了,已经在二老爷家住下了。”
费如意轻噢了一声,美眸明显变亮了,如秋水般明澈,再看窗外的黄昏,连秋雨仿佛都轻快起来。
入画敏感地察觉到自家姑娘情绪的变化,促狭地笑道:“姑娘要不要去五姑娘哪坐坐?说不定会邂逅徐公子!”
费如意霞飞双颊,白了入画一眼。
正在此时,外间却传来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继母赵氏的声音唤了进来:“如意!”
讨厌的人来了,入画顿时绷起了小脸,费如意亦不禁轻蹙了蹙黛眉,不过还是答应了一声。
继母赵氏应声行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贴身婢女翠云,后者还拿着一只楠木盒子。
费如意上前福了一福,柔声道:“娘亲!”
赵氏满脸春风地示意翠云把那只精美的楠木首饰盒放到桌面上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只白玉手镯。
费如意看了一眼盒中那只晶莹剔透的白玉手镯,愕然道:“娘亲,这是?”
赵氏笑吟吟地道:“这是方夫人送给你的玉镯,瞧瞧这成色,正宗的羊脂白玉呢,价值不菲啊,快戴上看看!”
费如意脸色微变,摇头道:“娘亲,这么贵重的东西女儿不能收,还是赶紧还给别人吧。”
赵氏不以为然地道:“如意,你傻啊,方家富甲一方,家资巨万,一只小小的玉镯对他们家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收了就收了,为什么要还!”
费如意道:“娘亲,无功不受禄,我们咋能平白收人家那么贵重的东西?”
“切,人家愿意送,为什么不能收,你若是不要,娘亲可就要了!”赵氏说完很干脆地把楠木盒收起来交给身后的婢女翠云。
话说赵氏早就对这只羊脂白玉镯垂涎三尺了,只是方夫人指定要送费如意,她不好意思私吞,免得方夫人日后问起尴尬,既然费如意说不要,倒是正合她意。
入画一脸鄙夷了暗撇了撇嘴,费如意皱眉不语。
赵氏又笑道:“如意,方夫人邀娘亲明天过府玩耍,你准备一下,明天陪娘亲一起去方府吧!”
费如意面色一变,摇头道:“女儿不想去!”
赵氏愕了一下,费如意性子温顺,一直对她这个继母都恭顺有加,有时即使不乐意也会委婉地表达,像这样硬梆梆地拒绝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不去?”赵氏脸色一沉道。
费如意放缓语气道:“女儿身体不适,不想出门!”
第169章 禁足()
赵氏可是一直指望着靠继女的婚事大赚一笔养老钱的,难得方家竟然肯出一万五千两银子的聘礼,远超出她的心理预期。
正因为如此,赵氏今天爽快地把费如意的庚帖给了方家,还答应了方夫人明天带费如意过府玩耍,没想到平时温顺的继女,今天竟然犯倔,不同意明天陪自己过府。
赵氏耐着性子道:“如意,你今年都十六了,再过两年便十八,婚姻大事总得先有个着落,要不就成老姑娘了。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娘亲没有所出,一直把你当成亲生女儿般看待,自然希望你将来能嫁一户好人家!”
费如意抿着嘴不作声,入画暗道:“怕是为你自己的钱袋子着想吧!”
赵氏又道:“方家乃本县首富,家资丰厚,你若能嫁入方家也不算辱没了。”
入画撇嘴道:“大夫人,方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一介商人罢了,如何高攀得起我们费家。”
翠云冷斥道:“闭嘴,夫人说话几时轮到你插嘴了,没半点规矩!”
入画夷然不惧道:“我说的可是事实,况且姑娘的婚事老爷肯定是会过问的,大夫人最好还是先征求过老爷的意见。”
入画口中的老爷指的是费宏,费家的下人一般称呼费典为大老爷,费采为三老爷,费宏目前是费家之主,费家的下人们都直呼老爷,前面没有修饰语。
赵氏冷冷地剜了入画一眼,斥道:“好一个牙尖嘴利的丫头,此事我自会考量,用不着你这贱婢来教。”
入画虽然心中不愤,却也不敢驳嘴,赵氏虽是填房,但目前毕竟是这一房的话事人。
赵氏镇住了入画,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如意,方家虽然行商,但真轮起来也算是官宦人家,跟南昌府同知有姻亲关系,而且方家的二老爷也是本县的主薄。”
赵氏口中的南昌府同知正是那柯正,前几年纳了方天佑的一名姐姐为妾,当然,只是庶出的姐姐。至于那方府二老爷叫方添禄,在铅山县衙任主薄,只是个正九品的芝麻官而已,而且还是花钱买来的,算个屁的官宦人家,跟费家这种历代都有人在朝为官的世家相比就是渣。
也正是因为如此,方家才这么热衷于和费家联姻,只要能把费如意娶到手,那么方家必然能再跃上一个新台阶。
赵氏顿了顿又续道:“那方家三少方天佑今年十七,长得一表人才,目前还在鹅湖书院进学,颇有才华,而且为人又上进好学……”
费如意摇头道:“娘亲不必再说,女儿还在为父守孝,暂时不想考虑个人的婚事。”
赵氏不禁气结,沉着脸道:“如意,告诉娘亲,你是不是还对那上饶县的徐晋不死心?”
费如意的俏脸腾的红了,赧然道:“娘亲,你胡说什么!”
赵氏冷哼道:“如意,别说娘亲没有提醒你,那徐晋已经娶亲了,莫不成你还打算嫁给人家作妾?就算娘亲同意,你二叔也不会同意的,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费如意脸色刷的白了,贝齿咬着樱唇默不作声。
半小时后,赵氏带着婢女气哼哼地离开了费如意的闺房。
“真真气死我了,口水都说干了也不听劝!”赵氏回到自己的住处,咕噜咕噜地喝了两杯茶后气呼呼地道。
婢女翠云冷笑道:“夫人,姑娘的心恐怕都在那徐晋的身上了,又怎么可能听你劝。”
赵氏沉声道:“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时轮到她自作主张,等跟方家的婚事定下来就由不得她了!”
翠云眼珠一转道:“夫人,奴婢听说那边府里的两位少爷从南昌回来了,那徐晋也顺道一起到府里拜访,已经在那边府里住下了。”
赵氏愕然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天下午,奴婢也是听那边府里的下人讲的!”
赵氏自语道:“难怪如意这丫头今天这么倔,敢情是知道那小子来了!”
“翠云,你吩咐下面的人,这几天不许如意离开宅子!”赵氏沉默了片刻便果断地吩咐道。
上次在上饶县城,赵氏可是亲眼看着费如意不要命般趴在徐晋身上保护他,所以深知这丫头对那徐晋有多上心。现在总算搬回铅山县,断了费如意和徐晋的来往,自然绝对不能让他们再见上面,免得俩人再“纠缠不清”。
……
天色完全黑下了,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吃完晚饭后,徐晋在油灯下安闲地读着书,谢小婉和月儿则在外间将买来的礼物分门别类,准备明天给费家的诸位夫人和小姐们送去。
徐晋此时看的是《大明会典》,由于上次玉玺印章的事,徐同学觉得有必要恶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更何况将来肯定是要步入官场的,对明朝的各种官府机构运作方式、宗室、礼制等不了解可不行。
话说自从穿越到明朝后,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徐晋选择了科举这条路,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钻研四书五经上,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的应试学习,现在还没有问题,但将来一旦踏入官场,问题就会逐步显现了。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徐晋曾经商海沉浮,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如今秀才功名已经到手了,距离明年八月份的乡试还有近年的时间,时间上没那么紧,徐晋也终于可以松口气,抽时间弥补一下其他方面的知识。
徐晋看完一卷《大明会典》,正准备站起来活动一下,便听到外间传来了周管家的声音:“徐夫人,徐公子可曾睡了?”
“还未曾,正在里头读书,周管家可有事?”谢小婉微笑着得体地道。
这时徐晋已经从内间行了出来,周管家连忙道:“徐公子,老爷请你到书房聊聊。”
徐晋点了点头,对谢小婉道:“娘子待会先休息,相公可能要晚些才能回!”
谢小婉连忙拿了件外衣替徐晋披上,又吩咐月儿拿来了雨伞和灯笼,温柔道:“下雨路滑,相公走路仔细点,我等你回来才睡!”
徐晋心里暖洋洋的,要不是有外人在场,都忍不住搂住这惹人疼的小丫头亲上一口。
接下来,徐晋在周管家的领路下离开了院子,二牛负责提灯笼随行侍候。
第170章 师徒夜话()
眼下已是深秋时节,再加上绵绵秋雨,夜里的寒气变重,竟隐隐有入冬的迹象。
徐晋来到费宏的书房,茶几上正摆着一只红泥小火炉,温了一壶绍兴黄酒,暖意融融。
茶几旁,费宏一身家居便装,方面大耳,气质儒雅而不失威仪,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
徐晋趋前几步,朝着费宏深深一揖,恭敬地道:“学生拜见费师,给费师请安。”
费宏是徐晋来到大明朝遇上的第一位名师,说是授业恩师也不为过,徐晋之所以能在童子试连过三关,费宏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所以,徐晋对费宏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费师是一位真正学识渊博的长者。
费宏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得意门生,微笑道:“子谦,坐吧!”
去年在信江边上偶遇,费宏连出三副对子考校徐晋,而徐晋均敏捷地接上了,当时费宏对徐晋这个乡下儒童只是有点欣赏,后来与徐晋畅聊后才生出了栽培之意。
在过去的一年里,费宏对徐晋悉心教导,颇是费了一番心血,徐晋也没让他失望,童子试三关连摘三案首,所以费宏欣慰之余又颇有点自得。
费宏自己就是神童,连中大三元,以二十岁的年纪,成为国朝最年轻的状元,如今门生徐晋又连中小三元,足以成为士林中千古佳话了,若是徐晋接下来的两年继续高歌猛进的势头,那就更加不得了。
费宏也极为自信,在自己的教导下,再加上徐晋的悟性,绝对能够通过明年的乡试,还有后年的会试,成为国朝最年轻的进士。至于能不能摘下大三元,费宏倒是不敢奢望,毕竟这种好事可遇而不可求,徐晋能摘小三元已经极为难得,更何况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太过圆满了反而不是好事。
婢女红缨替徐晋脱去了外衣,室内温暖,又燃着火炉,倒是不用穿那么厚。
徐晋道谢一声,在费宏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红缨给师徒两人各斟了一杯酒便静静地退了出去,把书房的门关上。
窗外秋雨淅淅,夜寂静宁谧,师徒俩喝着黄酒闲聊,费宏问起在南昌考试的经过,偶尔又考究一下徐晋,气氛融洽而愉悦。
徐晋对费宏是绝对信任的,所以将在南昌遇到的事都和盘托出,当然,娄妃那半首《绝命诗》的事没有提。
费宏听完后面色凝重地道:“宁王这逆贼竟然私造玉玺,看来真存了造反之心。”
徐晋点头道:“宁王窝藏盗贼,私造玉玺,造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如今孙巡抚正打算把这枚玉玺秘密送往京城,若成功,宁王恐怕不会坐以待毙,马上起兵造反的可能很大,费师宜早作打算,有备无患!”
“子谦所虑甚是!”费宏郑重地点了点头。
费家与宁王府势成水火,再加上费宏曾经内阁大学士的身份极有号召力,宁王一旦起兵造反,绝对不会放过费家,第一时间派兵捕杀费宏的可能极高。
费宏沉吟了片刻,问道:“子谦可知宁王为何会下令旨让你担任世子伴读?”
徐晋摇了摇头:“学生也是不明所以,幸好当时有孙大人回护,并且迅速离开了南昌城逃过一劫,要不然后果难料!”
费宏思索了片刻,觉得宁王很有可能是认为徐晋是个值得拉拢的人才,这才召他为世子伴读,提醒道:“宁王此人刚愎自用,暴戾而记仇,你抗了他的令旨逃出南昌城,让宁王面子受损,以他的性格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的。”
徐晋皱了皱剑眉,他确实有点担心这个,宁王如今势大,在江西境内一手遮天,真要用暴力对付自己,自己还真是没辙。
费宏道:“子谦,不如这样吧,过年前你都暂住在此,老夫派人留意上饶县中的情况,若没有异常,你再动身返回上饶,信江书院那边老夫会让人打招呼!”
徐晋犹豫了片刻,最终点头道:“全凭费师安排吧!”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徐晋可不想像上次那般被抓进宁王府大牢,而且距离宁王造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只要躲过这一劫,等宁王造反失败被擒,到时自己便彻底安全了。
费宏微笑道:“那子谦便安心在此住下吧,正好为师也能督促你的功课!”
徐晋心中一暖,感激地道:“费师的栽培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费宏温和一笑:“懋贤和懋中已经转回鹅湖书院进学了,回头老夫修书封给书院的山长,让你在鹅湖书院暂时旁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万万不可有半分懈怠。”
一个世家大族的底蕴不只是看它的财富田产多少,还要看它的人脉和影响力。
譬如费宏,现在虽然闲赋在家,手中没有实权,但其人脉还在,影响力丝毫不容小瞧。诸如孙遂、王守仁这些一省大员路过也得上门拜访,更加别说那些小小的地方官了。费宏要安排个人进书院读书,只是一封书信就能轻松搞定,这种能耐根本不是方家之流能拥有的。
徐晋恭谨道:“学生谨遵费师教诲!”
费宏点了点头:“夜深了,你且休息去了,进学的事倒不用急,这几天便让懋贤懋中带你四处走走,这铅山县还是有很多值得去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增长见闻,开阔眼界。”
“学生去过的地方恐怕比你老还要多百十倍吧!”徐晋心里暗忖,不过嘴上还是恭谨地答道:“好的!”
费宏微笑道:“对了,过几日就是重阳茶市,子谦可以去逛逛,领略一下铅山县的茶道文化。”
铅山县乃茶叶之乡,茶文化气氛浓郁,费宏对此还是颇为自豪的。
徐晋点头道:“那学生一定要去逛一逛了!”
费宏轻嗯了一声,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这是送客的意思,徐晋很知趣地站起来告辞。
候在外面的婢女红缨听到动静推门行了进来,取来外衣细心地替徐晋穿上。
话说年初时,徐晋的个头还只到红缨的鼻子位置,现在已经和她平齐,更加的唇红齿白,丰神俊朗。红缨被徐晋的鼻息喷在脸上,慌乱之下竟然扣错了两次扣子,不禁面红耳热。
“红缨姐姐,我自己来吧!”徐晋自己动手把衣服扣子扣好。
红缨郝然地把徐晋送出了书房,二牛早在外面候着了,两人打着灯笼返回住处。
第171章 抉择()
由于连日来舟车劳顿,徐晋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在美婢月儿的服侍下换上衣服,梳洗完后便在院子中绕着假山花池慢跑。
“咯咯咯,徐晋,你的脑子没问题吧?围着假山傻跑干嘛?”
徐晋正跑得微热,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抬眼望去,便见费小玉和费吉祥顺着院子的花径翩然行来,各自的丫环紧跟在后。
费小玉十二三岁的年纪,一身粉红色的裙子,还是那只娇俏可爱的小辣椒,费吉祥穿着杏黄色的百褶长裙,上身配一件浅红色的掐牙背心,明眸皓齿,有点娄妃的影子。
“见过两位费姑娘!”徐晋停下来微笑行礼,同时下意识地往两女后面看了看,并未见到费如意那张宜嗔宜喜的俏脸,不由略感失望。
费小玉大大咧咧地道:“徐秀才甭酸了,话说本姑娘还有点生你的气呢,不过算你还有点良心,还知道送了幅素描画像给三姐,要不本姑娘现在非骂死你这负心薄幸的家伙。”
徐晋不禁暗汗,正尴尬之际,谢小婉和月儿应该是听到声音,从屋里面行了出来。
“小婉姐姐!”费小玉见到谢小婉,立即换上一副笑脸,笑嘻嘻地迎了上去。
徐晋不禁暗松了口气,真有点受不了这只小辣椒,什么话都敢说,但愿小婉那丫头没听到才好。
费吉祥从旁经过,若有深意地看了徐晋一眼,低声道:“三姐她没过来!”
徐晋不由微汗,看来自己刚才的动作被费吉祥注意到了,这位真是个聪慧的少女,不知将来宁王造反会不会牵累她,仔细算来,宁王可是费吉祥的姨夫。
当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