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童生身分也不错啊。
徐晋倒不觉得这有啥不妥,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韩闯的家境并不算差,现在老子韩鑫在顺丰车行马车当大掌柜,收入也不低,要供韩闯进学是绰绰有余的,十有八九是韩闯这家伙自己选择退学的。
诚如徐晋所料,韩闯确是自己退学的,这家伙头脑灵活,却是对读书没啥热情,反倒对经商赚钱很感兴趣。
今年六月的府试不过后,韩闯便萌生出退学做生意的念头,只是碍于老子反对,硬着头皮继续进了两个月学,上个月终于下定决心不读书了,为此还跟老子吵了一架。
韩鑫恼火地表示不再管他,让他自生自灭。韩闯这小子倒是硬气,拿了平时积蓄下来的十几两银子跑到铅山县,准备自己倒腾茶叶生意,正好遇上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茶市。
txt下载地址:
: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第184章 茗战()
韩闯本来是想选几种茶叶贩回上饶县赚点差价的,但碰到徐晋等人后倒是不急着选茶叶了,跟着大家一起闲逛起来。
这里的茶叶品种繁多,绝大部分都是没经过发酵的绿茶,不少茶的名字徐晋根本没听说过。这也难怪,毕竟穿越了五百多年的时空,绝大部分茶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真正流传后世的只有少部分名茶。譬如洞庭碧螺春、雨前龙井、六安茶等,均是延续过千年的名茶,到现在还名头响亮。
众人闲逛了一会,随着太阳升高,本来早上还有点清冷的气温开始变得热起来,诸女均戴上了遮阳的幂篱,美丽的少女们平添了几分仙气。
费吉祥似乎很怕热,此刻已经有点香汗涔涔,拿着描花小团扇不停地扇风。
“咦,这是什么茶叶,怎么黑乎乎的,不会是炒青时炒糊了吧。”
此时众人经过一处茶摊,韩闯那货见到萝筐中盛着一种黑褐色的茶叶,抓起一撮闻了闻,禁不住吐槽起来。
看守茶摊那名伙计立即吹嘘:“嘿,兄弟不懂不要乱说,这是我们杨梅岭茶园出品的新茶——河口红茶。别看它黑乎乎的,茶汤颜色却是呈琥珀色,散发天然果味,醇香回甘,连费阁老喝了都赞不绝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韩闯撇嘴道:“兄弟,牛吹大了吧,欺负我读书少呢?你这种什么红茶看着黑不溜丢的,闻着还有种烟火味儿,送给我都不喝,更何况是费阁老。”
“嘿,你别不信,费阁老还真喝过咱们的红茶,喝完后赞口不绝,还一口气买了三十斤呢!”
徐晋和费家兄弟不禁哭笑不得。
费小玉不满地道:“小子,你瞎说什么呢,我爹几时对你们这种茶赞不绝口了,还一口气买三十斤,吹牛都不用打草稿是吧?”
那伙计面色微僵,疑惑地道:“小姑娘,药可以乱吃,爹可不能乱认啊。”
“放肆!”丫环观棋冷喝一声,斥道:“冒用我家老爷的名义就算了,还敢如此跟我家姑娘讲话,信不信现在就抓你去见官。”
那伙计闻言缩了缩脖子,讪讪地道:“您……您们是?”
韩闯幸灾乐祸地道:“兄弟,牛皮吹破了吧,这位可是费阁老家的千金,如假包换!”
那伙计顿时脸都白了,吃吃地道:“对……不住,是老板……老板吩咐这么吹嘘的,完全不关小的事啊!”
这名伙计约莫十五六岁,此时怕得脸色煞白,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额头豆大的冷汗不住地渗出来。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在小老百姓眼中,知县就是天大的官儿了,更何况是阁老,尽管是已经致仕的阁老。
费如意见状有点不忍地道:“五妹,算了吧,这才多大的事,让他以后别再这样说就是了。”
那名伙计连忙猛点头道:“小的以后再也不敢冒用费阁老的名义了,费姑娘饶了小的这一遭吧!”
这时,两人从远处快步行了过来,那伙计见到来人,顿时如释重负地道:“我们老板回来了,有什么事你们找他去吧。”
此时走过来的两人正是前几天在杨梅岭脚遇到的茶园老板黄德生,另外那名则是黄老板的女婿章南。
黄德生翁婿二人见到徐晋等,赶忙上前来见礼。
费懋贤皱眉道:“黄老板,我爹何曾对你们的红茶赞不绝口,还一口气买了三十斤?”
冒用人家老子的名义被抓了现行,晓是黄德生脸皮够厚也禁不住红了老脸,陪着小心连连道歉。
这种事无损名声,费家兄弟自然也不会太过计较,既然黄德生道了谦,便也就作罢。
众人逛了这么久,此时都有点疲了,正好黄德生的摊档摆了两张桌子,显然是提给供茶客休息的。于是大家便在桌旁坐下歇息,黄德生热情地上了两壶茶供众人饮用。
诸女纷纷摘下戴在头上的幂篱,露出了美丽的娇颜,瞬间如春兰秋菊齐放,让人赏心悦目,就连几十岁的黄德生都看得失了失神。
徐晋微笑问道:“黄老板,这种新品红茶销量如何?”
黄德生苦笑道:“唉,一言难尽,不怕跟徐公子直说,到现在还没做成一单生意。”
黄德生本来还满怀希望,想凭借这种独一无二的新品红茶,在重阳茶市大赚一笔的。然而却事与愿违,无论是茶贩还是散客,只是看了一眼红茶的外形就摇着头走开了,无论黄德生吹得如何天花乱坠,均没人愿意尝一口这种红茶的茶汤。
徐晋对此一点也不意外,毕竟明朝人喝惯了绿茶,再加上红茶的外表不讨喜,能好卖就出奇了。
而事实上,小种红茶自问世以来,相当一段时间都不被明朝人接受,直到明末,红茶被佛朗机人贩到欧洲,行情才开始走俏起来。
“噫,相公,你看那些人在干嘛呢?”谢小婉忽然指着远处好奇地问。
九狮山下这大片空地估计有近万平方,其余地方都被茶商的摊档占据了,偏偏靠着山壁的地方搭有凉棚,凉棚前面有数百平方的地方空着,此刻正有不少人在空地前排队等候。
黄老板笑着介绍道:“徐夫人有所不知了,待会将会有一场精彩的茗战,那些都是参加茗战的人,正排队准备入场呢。”
徐晋不禁有些意外了,茗战又叫斗茶,宋朝时期极为盛行,乃有钱有闲的士大夫阶层喜好的雅玩,不过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废造团茶后,斗茶之风便逐渐式微了。
因为斗茶的很多玩法只有团茶才能玩,譬如说茶画,必须是经过煎煮的茶汤,带有大量的泡沫,才能用茶筅击拂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极具观赏性。
朱元璋废造团茶后,明朝人都改喝散茶了,使用简单的冲泡方式,不像煎茶那般繁琐,再加上目前工夫茶还没发明出来,徐晋真的很好奇明朝人是怎么斗茶的,于是问道:“黄老板,这茗战怎么个战法?”
费懋贤笑道:“子谦,这个问题你还是请教三妹吧,在茶道方面的造诣,咱们家就数三妹最高了。”
费小玉点头附和道:“大哥说得对,三姐如果参加茗战,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徐晋不禁意外地望向费如意,后者俏脸生晕,微嗔道:“五妹别乱扣高帽子,人家哪有这么厉害。”
费吉祥含笑道:“五妹可没给三姐扣高帽子哦,那是三姐确实厉害,别的不说,就是辨水的本事就鲜有人难及,只要是天下有名的水三姐都能分辨出来。”
黄老板眼前一亮,将信将疑地看着眼前这名娇美如花的少女,这种辨水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就他所知,有这种本事的茶道高手,十只手指都能数得过来,其中一位就是方家的首席茶师。
第185章 高手()
徐晋惊讶地看了一眼费如意,后者的那张宜嗔宜喜的俏脸在秋日的阳光下更显得白里透红,此时,估计是被费吉祥夸得有点不好意,低下臻首轻抿了口茶。
如是只是费小玉这只小辣椒如此说,徐晋还怀疑有吹嘘的成份,但连费吉祥也如此推崇费如意的茶艺,徐晋自然是信了。
前世,徐晋也算是混进上流社会的人了,这些有钱又有闲的人,要么附庸风雅,要么放纵堕落。附庸风雅的喜欢搞书法、绘画、茶艺、收藏、摄影之类品味高的活动;而放纵堕落的自然离不开赌博、女人和毒品。
徐晋自然是属于前者了,曾经还专门上过几期茶艺培训班。当然,徐晋学习茶艺并不全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和圈子中的人交流。话说刚开始时,徐晋就是为了跟一名嗜茶的老总谈生意而去报班学习茶艺的,后来自己对茶艺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又报了几期提高班。
在茶艺圈子中,徐晋确实遇到过这样一位牛人,舌头能准确地分辨出几十种品牌的矿泉水。这种人的味蕾相当发达,所以味觉非常敏感,可以说百万中无一。
徐晋的茶艺水平勉强拿得出手,分辨茶叶的品种难不倒他,只要是熟悉的茶也能品尝出来,但要他分辨水质,却是没那份本事了。因为水的味道差别很微小,要分辨是何种水,除了丰富的经验外,还得有发达的味蕾,这是一种天赋,是后天所不能补足的。
此时,谢小婉禁不住好奇地问:“如意姐姐,真的像吉祥姐姐说的那样吗?”
费如意摇了摇头微笑道:“小婉妹妹,你别听四妹她瞎说,人家那有这么厉害,只是……天下十大名泉我确实能分辨出来。”
所谓天下十大名泉,乃《茶经》的作者陆羽给出的排名。陆羽乃唐朝人,其所作的《茶经》乃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其本人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曾经游历长江中下游数省,品尝各处地方的水源,最后按水质优劣排出了天下十大名泉,其中倒是有六处之多在江西境内,其余的均在江浙一带。
话说费如意的老爹费典嗜茶,说得上是名茶痴,费如意自小耳濡目染,对茶亦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小小年纪,在茶道上的造诣便已不低。
而且,费典经常花费巨资命人将各处名泉的水运到家中煮茶。正因为如此,费如意自小便有机会接触到十大名泉,只要浅尝一口就能分辨出是哪个地方的水。费典为此十分自豪,经常以此向茶友夸耀。
徐晋自然知道十大名泉的来历,闻言不禁心中一动,问道:“如意姑娘,那茗战主要比斗些什么?”
费如意美眸与徐晋的目光一触便有些羞赧地避开,娓娓地道:“茗战所斗,无非是斗茶具、斗茶叶、斗用水、斗茶艺。茶艺主要是看泡茶的手法、茶汤的色、香、味。
不过这茶市的茗战是茶叶商会张罗的,只是一场功利性的斗茶罢了,没有什么观赏性可言,步骤相对简化很多,最后会决出前十名。”
真正的高人雅士之间的茗战,会择一处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的地方,最好是筑在山溪水涧旁的茶寮,一边焚香拂琴,彼此拿出各自珍藏的茶具和茶叶,欣赏茶具的精美,品尝茶汤的清香,切磋茶艺的同时又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所以费如意对茶市举行的所谓茗战很瞧不上眼,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
韩闯却是眼珠一转,磨拳擦掌地问道:“那这茗战前十有银子奖励吗?”
站在旁边的黄德生嘿笑道:“银子奖励没有,只有推荐权,获得茗战前十名的都可以当场推荐一种茶叶,作为本届茶市的十大名茶。”
黄德生说完眼中露出羡慕之色,他倒是想获得荐茶权,可惜没那份本事,每一届茶市的茗战前十,几乎都被方家垄断了。没办法,人家财大气粗,手下养了许多茗战高手。
徐晋闻言不禁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借助赛事打广告嘛,就好像后世的体育名星代言某品牌,商品借助该名星的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该商品销量和价格自然便会走俏。
徐晋的心思不禁活泛起来,端起面前的红茶喝了一口,这小种红茶眼下虽然不被接受,但日后却是“红”了半边天,每年给清政府带来数十万两银子的贸易顺差,甚至因此逼得西方人向中国倾销鸦片来平衡贸易,诱发了后来的鸦片战争。
所以说,红茶将来会一笔巨大的生意,当然,前提是红茶能运到欧洲,如今大明朝还没有开海禁呢。
徐晋喝了两口红茶,忽然对着黄德生微笑道:“黄老板,在下跟你谈一笔生意如何?”
韩闯闻言眼珠一转,立即竖起了耳朵,心中暗道:“徐咬银又开咬银了!”
黄德生乃商场老狐狸了,不动声色地陪笑道:“徐公子乃读书人,莫不成也对商事感兴趣?”
徐晋坦然道:“子曰:民以食为天。读书人也是人,衣食住行都是钱银,甭管商事还是农事,只要能赚到钱,合法守规的,又何必计较那么多。”
黄德生闻言心情大快,竖起大拇指道:“徐公子高论,鄙人就是瞧不惯那些酸儒,明明连饭都吃不起了,还死要面子……呵呵,徐公子想和鄙人谈什么生意?”
黄德生猛然醒起徐晋和费家兄弟也是读书人,连忙打住,有点尴尬地岔开话题。
徐晋倒是不以为意,他是穿越者,倒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迂腐价值观,微笑道:“我可以助你打开红茶的销路,不过红茶生意的利润我要占两成。”
此言一出,费懋贤和费懋中无奈地对视一眼,子谦什么都好,就是对赚钱太热衷了些。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费家兄弟自小生活无忧,自然不知道钱银的重要,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
就好像前几天和方天佑对赌十万两,徐晋要是有十万两,根本不用借徽商罗龙文的势了。即使后来赌三千两,徐晋都要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所以说,钱银这东西永远不会嫌多。这红茶以后可是一笔巨大的生意,既然有机会,徐晋自然想捷足先登,分一杯羹。
黄德生是名纯粹的商人,商人讲求的是利益,只要有利可图的事他都会考虑,所以闻言不禁琢磨起来。
徐晋也不催促,只是神定气闲地喝着茶,那种年少老成的淡定模样,让费小玉直翻白眼——太拽了!
黄德生眼珠一转,笑问道:“徐公子准备用什么方法打开红茶的销路?”
徐晋微笑道:“什么方法你甭用管,反正我负责打开销路就是了,更何况,即使失败了,黄老板也没有损失是吧?”
黄德生嘿笑道:“徐公子所言极是,行,只要徐公子能帮忙打开红茶的销路,今天卖出的红茶利润分徐公子两成。”
徐晋皱了皱剑眉道:“黄老板这就不够意思了,我要的是红茶生意利润的两成,若只是今天一天的利润,本人还瞧不上眼。”
黄德生面色微变道:“徐公子什么都没出,光靠一张嘴就拿红茶生意的两成,是不是有点过了?”
费家兄弟闻言都调转脸去,谢小婉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显然也是觉得相公空手套白狼有点过了。
徐晋剑眉稍扬起,坦然地道:“黄老板着相了吧,什么叫光靠一张嘴?当然,如果光靠一张嘴能打开红茶的销路,那也是一种本事。
更何况,红茶打开销路以后,也不只是光卖今天,以后生意还会陆续有来的,正所谓:功在今日,利在千秋,拿两成利润过份吗?”
黄老板顿时语塞了,其实这个道理他也懂,但徐晋只是帮忙打开销路,以后什么也不用干,却“白”拿红茶生意的两成干股,这让他心里十分不痛快。
徐晋放缓语气微笑道:“黄老板,眼光放长远些,不要只盯着眼前这点蝇头小利,我敢保证,日后红茶生意能达到十万两级别,甚至更多。”
黄德生自然不信,但眼下红茶没销路,茶场中储存的数百斤红茶就血本无归了,赚得少总比亏本的好,万一真让徐晋打开了销路,别说达到十万两级别,能有几百两也相当不错啊,给了徐晋两成,自己还有八成利润。
黄德生犹豫了片刻,咬牙道:“好,这笔生意鄙人干了,口讲无凭,立字为据。”
徐晋自然无所谓,当场和黄德生立了契约,双方按下了指印。
韩闯看着徐晋佩服得五体投地,瞧瞧人家,一文钱都没出,只是耍耍嘴皮子就得了两成股份,这才是无中生有的做生意高手啊。
当然,韩闯并不看好这红茶生意,这玩意卖相太拙,傻子才会买。
第186章 报名参战()
徐晋和黄德生三言两言便签订了红茶的契约,谁又料到这份简单的契约在今后竟然真的达到十万两的级别,黄德生也因此一跃成为大明朝的巨富,茶叶生意做到了欧洲去。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双方签订了契约之后,黄德生便满怀期待地搓着手道:“徐公子准备如何打开茶叶的销路?”
徐晋喝了口茶道:“黄老板稍候便知了!”
黄德生感觉怪怪的,眼前这徐晋到底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已,咋感觉稳得像个久经商场的老手,自己竟三言两语就被他说服了,还签了契约。
徐晋微笑问道:“黄老板,报名参加茗战需要什么要求?”
黄德生顿时猜到八九分,答道:“没有特殊要求,既可以用茶行的名义,也可以用个人的名义,参战者只能带一名助手。嗯,还要交纳五两银子的报名费用。”
“还要交五两银子?”韩闯失声道。
黄德生嘿笑道:“要不然随便一些阿猫阿狗都来参加,还不把场地挤爆,更何况参加的人太多,比到天黑都比不完。”
确实也是这个理,五两银子对那些大中茶商来说不算什么,但对那些小茶商来说就要拈量一下了。
譬如像黄德生这种小茶园的老板,五两银子确实拿得出,但茶市一天下来的生意恐怕就几十两,甚至是十几两,谁会肯花五两银子去报名参加茗战?更何况可以进入茗战前十的希望十分渺望,五两银子的报名费打水漂概率达到九成。
所以说,茗战都是那些大中茶商们玩的游戏,家底薄些也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