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中飞快地进入马车,陈宫也进入马车。
赵云关羽带着马车进入陈留城,并很快就来到了陈留太守府。
陈宫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准备了一间最好的房间还有各种珍贵的药材。
郎中在马车中已经为刘玉把过脉了,现在整掀开刘玉的衣服,关羽赵云扶起了刘玉让郎中察看刘玉的伤势。
一看到刘玉那发炎的伤口,郎中就一身冷汗,这对他来说太过艰难了。
郎中把刘玉的衣服穿上,然后走到了陈宫的面前说道:“大人,小人无能。王爷的伤势太严重了,小人医术浅薄,无法医治。”
“什么!?你是陈留城最好的郎中了。你都没办法医治,还有谁有办法!?”陈宫不敢相信。
赵云和关羽也走近过来。
关羽沉声说道:“你说什么?!治不了!?”
关羽一身杀气,吓得郎中双脚发抖,急忙跪在陈宫面前说道:“大人,两位将军,王爷的伤是箭伤,恐怕已经伤到骨头了。由于当时处理不当,又加上一路颠簸,王爷失血过多,伤口已经肿大了,生成烂肉,才会导致王爷发抖发烧,昏迷不醒。小人真的有心无力啊。求大人和两位将军饶命啊。”
郎中痛哭流涕,他把所有的实话都说出来了。
陈宫脸色发白,难道刘玉就这么不治身亡。想到和刘玉相识相交,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陈宫眼角不由得湿润了。
关羽沉默不语,他虽然讨厌刘玉的无耻,但是对刘玉也是有点好感的,听到刘玉命垂一线,心中也不好受。
赵云显得冷静得多,对着郎中问道:“这位先生,可有办法稳住主公的病情?只要能稳住主公的病情,不再让其恶化就行!”
陈宫和关羽眼神一亮。对啊,只要稳定了刘玉的病情,他们自然可以寻找名医替刘玉医治啊,洛阳那边不是一大堆御医么。
两人感叹还是赵云遇事冷静沉着,他们是关心则乱矣。
三人眼神炯炯地看着跪在地上的郎中。
“这个……”郎中有点支吾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神医华佗()
郎中犹豫了,这个保证刘玉病情不再恶化有点太难了,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做到。
关羽、赵云和陈宫三人看到这个情况有点不满了。
就连比较温和的赵云也是脸色不善地看着郎中说道:“可否有办法?”
郎中大惊失色,他说到底也只是个小人物,在大人物面前没有任何的地位,要是他没有办法的话,那么下场肯定很惨。
郎中心思急转,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肯定地说道:“小人能够维持王爷的病情三天。再多的话,小人就无法保证了。”
郎中为了自己的小命,决定拼尽平生所学。
“好!有三天就可以了。”陈宫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陈宫对着赵云说道:“子龙,你前去安排一下,通知洛阳的公与,让其派来最好的郎中为主公治病。”
“末将明白!”赵云立刻下去安排。
赵云走后,郎中急忙写了一张方子,让陈宫按方抓药,然后准备告辞。
陈宫却是笑眯眯地说道:“先生莫急,这几日还需要先生帮忙照看着主公,以免出现任何的意外。先生就在这里住下吧,你家里面,本官会通知他们的,你就放心吧。”
陈宫这是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更重要的是想防止刘玉重伤得消息泄露了。
郎中无法反对,像他这种小人物能够做些什么呢,还是乖乖地听话,这样就可以保住小命了。
解决郎中的问题后,陈宫走进房间,看着躺在床上的刘玉,心中难受得很。刘玉身体不断地发抖,陈宫急忙把被子给他盖上。
赵云刚刚走出府邸,李贵发了疯骑着马跑了过来。
李贵把刘贞送到洛阳安顿好了,就前去拜见王妃黄蝶,代刘玉向她报平安,并顺便见一下自己的老爹。
黄蝶这几天老是做噩梦,梦到刘玉受伤,心情很是忧虑。夫妻同心,黄蝶都能预感到刘玉的处境了。
听到刘玉十分安全的情况,黄蝶也就放心不少,嘱咐李贵一定要照顾刘玉,并让他带了不少刘玉喜欢吃的东西回去。
李贵在洛阳呆了一段时间后,就前往陈留城。一路上,李贵没有闲着,“暗部”很多情报都要汇集到他这里,让他一一过目。
李贵对这种工作已经习惯了。部下急冲冲地拿着一份情报给他的时候,李贵差点没疯了,王爷受伤,卧床不起。
李贵即刻命令“暗部”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医术高超的郎中,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请来。交代好后,李贵骑着马发疯似的狂奔到陈留。
一下战马,李贵由于太匆忙,摔了一个大跟斗,搞得十分狼狈。
“仲允先生,你没事吧。”赵云急忙扶起了李贵。
李贵拍了下身上大泥土,说道:“我没事,快带我前去看看主公的情况!”
赵云拱手说道:“先生请自去,末将要去安排人手通知公与先生。”
“好的,子龙将军请便!”李贵说完这句话,从赵云身边飞奔过去。
赵云看到李贵这么急迫的样子,不以为意,他还是先按照陈宫说的话去做。
李贵狂奔到刘玉所在的房间,看到陈宫和关羽在那里守候,同时还有郎中在治疗,心中的担忧减轻了不少。
但是听完陈宫的诉说,李贵的心又紧张了不少,原来刘玉的情况这么严重了。
李贵拍着胸膛保证自己绝对能够找到最好的郎中给刘玉治病。
对于李贵的自信,关羽有点不相信,陈宫却是醍醐灌顶,李贵掌握着刘玉麾下最强大的组织“暗部”,找医术高明的神医对他来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暗部”这边很快就有了结果,一名神医被他们给“请”了过来,具体的话,是绑过来的。
他就是行医天下的华佗。
华佗的名声很大,又有悬壶济世的德行,在大汉各地为世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人称神医。
这段日子来到了兖州,帮助了很多人,解决了其他郎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华佗几乎对百姓是不收费用的,这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刚好“暗部”正在寻找名医,华佗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华佗刚刚在一个小县城为一个被病痛折磨好多年的百姓治好病痛,正准备前往下一个地方,在路上就被“暗部”的人马给拦住了。
“暗部”的人马为了防止刘玉重伤的消息泄露,谎称他们的主人得重病,希望华佗能够前去医治一番。
哪里有人会半路拦截的,华佗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又看了一下“暗部”人员的架势,阅人无数的华佗知道这帮人不是什么善类,他们的主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华佗虽然有颗悬壶济世的心,但却不会救一些坏人。
华佗委婉地拒绝了。
“暗部”人马说了无数的好话,许诺了无数好处,华佗就是不改口。
“暗部”人员怒了,李贵的命令是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要找来神医,他们如果找不到或者请不来,那就是无能,是失职。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这就是刘玉的做事风格,“暗部”上下也是受此影响。他们拔出了刀子,开始不客气了。
华佗的性子是很刚烈的,当场就怒斥了他们。
“暗部”人员直接用强,把华佗直接打晕,装进麻包袋里面,带到了陈留城。
李贵听到自己手下带来了一位神医,还是鼎鼎大名的华佗,高兴得不得了,大赞手下办事牢靠,大大地有赏。只不过李贵看到麻包袋里晕倒的华佗,李贵只能苦笑了。这帮手下真的是完全遵照他的吩咐去做,不择手段地把华佗请来了。李贵也不能骂人,手下忠心办事没有错。
好不容易把华佗弄醒后,李贵遭到了华佗的怒骂。
“卑鄙无耻!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强行绑人!你们是什么人?老夫是不会替你们的主人医治的!你们死了这份心吧。”华佗口水星子不断地喷向李贵,从衣服上就看得出李贵是领头的,这点眼力,华佗还是有的。
第三百八十六章 刘玉得救 华佗离开()
面对华佗的怒火,李贵很尴尬,赔笑道:“华先生,请原谅我等的无礼。”
“尔等简直就是强盗!”华佗可是人精,看到李贵这么有礼貌,就知道自己的性命安全了。
李贵觉得应该向华佗坦白情况,要不然华佗是不会医治刘玉的。
“华先生,在下是赵王麾下李贵李仲允,由于王爷身受重伤,在下等人用尽办法都无法让王爷清醒过来。闻知先生游历至此,故而派人去请。因为担心消息泄露,所以在下让手下不能透露王爷一丝信息,由此产生的误会,请先生海涵。”李贵把自己姿态摆得很低,说出了实情。
华佗惊讶万分,居然是赵王刘玉。
看到华佗惊讶的神情,李贵进一步说道:“先生,我等真的逼不得已才行此策。”
“老夫才疏学浅,恐怕要让大人你失望了。”华佗最近在兖州游荡,从百姓口中得知刘玉的名声不是很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把兖州的百姓害得很惨,内心不是那么愿意医治刘玉。
李贵说道:“还请先生巧施妙手,救我主一命啊。”
“赵王无故兴起刀兵,攻打许都,更是不择手段只求胜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下在兖州看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多不胜数。请另求高明。”华佗态度还是很坚决的,他不想救在百姓眼中的坏人。无论这人的地位有多高。
另求高明?刘玉能够撑到那个时间才行啊。连陈留城最好的郎中都没办法,还有谁能够救刘玉,就算有,时间上也赶不及了。
陈宫和赵云、关羽等人得知李贵找到一个神医,都了赶过来。
他们也是听到华佗说的话了。
陈宫对着华佗说道:“这位先生,我主并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样。”
“尔等无需多言。在下才疏学浅,就此告辞了。”华佗作势欲走。
关羽大步一跨,挡住了华佗的面前,恳求地说道:“神医,所谓医者父母心,难道您就见死不救?”
华佗针锋相对地说道:“见死不救?赵王这些年来发动战争,害死了多少人,多少人死在战场。双手沾满鲜血的人,难道还要老夫去救么!!”
关羽哑口无言,他不知道怎么反驳华佗了。
赵云直接对着华佗跪下了,恳求道:“先生,请你救我家主公一命。”
“请先生救我主公一命。”其他人也都跪下了。
“我意已决。”华佗还是不给面子。
陈宫说道:“先生,你可知道我主安慰身系万千百姓的身家性命。若是我主有个万一,战乱又在兴起,群雄逐鹿,万千百姓又要肝脑涂地。如此这般,先生又何忍心见死不救。难道兖州的百姓是人,我主领地上的百姓就不值得珍惜了么。请先生三思啊。”
华佗被陈宫说中的软肋,如果刘玉真的死了,那么天下诸侯就会趁着这个机会发动对刘玉领地的侵略,那么天下同样会大乱起来。
华佗沉思了许久,为了天下苍生,他还是救一下刘玉,最后说道:“好吧,老夫姑且一试。”
“多谢先生!”众人大喜过望。
在众人的引导下,华佗来到刘玉所在的房间。
之前的郎中一直在刘玉身边照顾。刘玉现在已经发烧了,这种情况十分严重,郎中正安排侍女不停地用热毛巾给他擦身体。
华佗靠近过来,看了刘玉一眼,终于看到威震天下的赵王真容。华佗还以为刘玉是长得面目可憎或者五大三粗,没想到刘玉却是长得如此俊俏。华佗只能归咎于人不可貌相这句话了。
“让我来吧。”华佗柔声地对着之前郎中说道。
郎中一愣,然后大喜,终于有人过来接替自己了,自己不用担惊受怕了。
华佗先问了郎中一些关于刘玉病情的问题,把了一会脉,最后看了一下刘玉的伤口。
华佗摸着胡子沉吟了一会,然后开始写了一张方子。
陈宫上前问道:“神医,主公情况如何?”
“王爷是因为后肩中箭、流血过多导致昏迷,而箭头入肉太深,估计已经伤到骨头了。好在为时未晚,只要割开腐肉,在骨头上用药,缝上伤口,用一副止痛消炎的药,不用一天,王爷只会醒来。”华佗把自己想法都说了出来。
“太好了,神医,请快医治吧。”陈宫等人急忙说道。
“不急。老夫还要调一碗药汤,名曰麻沸汤,只要喝下去,再以金针镇穴位,就会昏睡过去了,对全身都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是割肉刮骨,这种疼痛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华佗一边动手,一边说道。
郎中大惊,这世上还有这种药汤!
陈宫等人不停点头,果然不愧是神医,连这种手段都有。
没多久,华佗就做好了药汤,给刘玉喝了下去,然后在刘玉身上几个穴位都插上了金针。
过了一小会,刘玉没有一点声响,连发抖都没有了。
华佗点了点,时候已经到了,拿出了自己的手术刀,还不止一把,长长短短好几把,相同之处就是非常的锋利。
“帮老夫弄来一些热水和毛巾,还有羊肠子,待会有用。”华佗吩咐道。
“你们快点准备好了,误了大事,我拧了你们的脑袋。”李贵立刻下去安排,不停地催促着下。
整个陈留太守府鸡飞狗跳,烧水的,杀羊的,弄得热火朝天。
很快,华佗想要的东西全部都准备好了。
华佗吩咐把刘玉扶起来,保持坐立的姿势。赵云和关羽两个大汉,急忙把刘玉扶好了。
华佗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开始动手。随着华佗的动作,小刀割开了刘玉的后肩,流出了大量的黑血。黑血染红了刘玉的后背。
赵云看得胆战心惊,好在刘玉没什么反应,他才放下心来。
关羽眼睛瞪的大大,盯着华佗不放。
华佗却是像没有反应的木头人,这样的情况,他见得太多,手中的小刀不断滑动。
没一会,进入刘玉后肩的箭头被华佗弄了出来,箭头上还带着一丝脓血。
陈宫等人看得震惊不已,箭头居然进入这么深,怪不得之前的郎中没有办法。
单单割开伤口,华佗就换了几把小刀。
华佗接着把腐烂生脓的血肉割掉,又换了一把刀,把骨头上的坏骨刮掉。
华佗也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因为每一次动刀都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割断刘玉的血管与韧带导致刘玉残废。华佗头上流出了不少的汗水。
李贵贴心地前去用毛巾帮他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华佗微笑地向李贵点头示意。
华佗做完以后,在伤口上抹上了特制的药膏,然后把羊肠切成细线,把伤口缝好,最后再抹上另一种药膏。
华佗松了一口气,刘玉的伤终于治好了,只要细细包扎就好了。
把刘玉包扎好后,华佗示意赵云关羽把刘玉放好。
华佗把所有的金针全部都取了下来,对着陈宫等人说道:“老夫已经帮王爷取下了箭头,用上了修骨生肌的药膏,好好休养,不要剧烈运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陈宫等人感激地说道:“我等多谢神医。”
刘玉得救了,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了。
华佗没有理会他们,径直将刚才手术用的小刀清洗好,并装箱收拾好了。
陈宫不解地说道:“神医,你这是干什么?”
“王爷已经无碍了,老夫也要离去了。”华佗不断地收拾着自己的行礼。
“先生,你救了主公一命,现在就走,这让我等情何以堪啊。”李贵急忙拉住了华佗。
华佗没有理会李贵,从包袱里拿出了一瓶药丸,递给陈宫,说道:“此乃老夫多年炼制的药丸,对于失血过多有着很好的功效。请让王爷每日服下一颗,里面可以服用一月。一个月后,王爷就能恢复如初了。”
陈宫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华佗这是真的不想再见到他们了。
李贵急忙拿来一些金银,说道:“先生,这是我等一点小心意,还望收下。”
“老夫今日是看在万千百姓的份上才医治,你们还是把这些俗物收回去吧。老夫告辞了。”华佗拱手一礼,转身离开。
“先生,何不多留一日,待我主醒来当面道谢,也好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啊。”陈宫还是做了挽留。
华佗笑道:“老夫淡泊名利,只有一颗悬壶救世之心。老夫只有一事希望诸位转告王爷。”
“先生请讲。我等一定如实转告。”李贵立刻答应了下来。
华佗严肃地说道:“现在虽为乱世,但希望王爷多为百姓着想,减少杀孽。”
华佗说完这句话,十分潇洒地离开这里。
第三百八十七章 议迁都 董承伏完开撕()
陈宫等人看着潇洒而去的华佗,心想华佗对刘玉的印象太差了。
陈宫叹了口气,带着所有人回去看望刘玉,现在他们就等着刘玉醒来。
陈宫找来的郎中本来觉得神医都走了,那么他也能走了,故而想陈宫请辞。
可是陈宫还是不让他走,等刘玉醒来再说。郎中心中一万匹马在奔腾而过,大骂陈宫厚此薄彼,华佗可以说走就走,他就偏偏要留下来,太欺负人了。
可是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郎中不得不低头。
刘玉的情况好了很多,呼吸变得平稳,也不再发抖,体温慢慢地下降了下去。
陈宫急忙把华佗留下来的药丸给刘玉吃下去。
他们都在房间里等待刘玉的苏醒。
而另一侧的许昌城皇宫议政大厅内正在展开激烈的辩论。
这一次辩论的主题是由董承为首的团队与伏完为首的团队进行的激烈争论。他们争论的核心就是许昌是否适合继续作为大汉朝的国都问题。
伏完和董承在暗地里就相互竞争,有了曹操的存在,他们能够团结团结在一起。
刘玉这两次突袭许昌,让伏完派系的大臣们胆战心惊,直到战事结束后,这帮人立刻向他们的头头伏完提出了建议迁都的想法。
伏完觉得很有道理,刘玉的大本营洛阳距离许昌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