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完觉得很有道理,刘玉的大本营洛阳距离许昌太近了,而且刘玉占据宛城和陈留,可以两面攻击许昌。许昌作为国都有点不太适合了,在这里太危险,谁知道哪一天刘玉又会杀过来。这一次曹操胜利了,难保下次会失败啊。到时候大臣们的身家性命就全部都被刘玉握在手里了。
加上伏完本身就是怂恿刘协离开刘玉的罪魁祸首之一,刘玉要是攻下许昌,他绝对没有好下场。考虑再三后,伏完前去和董承商议。
伏完以为董承和自己想的是一样,应该会支持迁都这个建议的。可出乎伏完的意料,董承居然反对,而且反应十分激烈。
董承觉得贸然迁都,会引起很多不良的反应,对刘协的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现在的靠山只有刘协了,这一点不容有失。
最后伏完和董承谈崩了,两人不欢而散。
伏完回去后,把董承的意思向自己人这么一说,引起了伏完势力大臣的愤怒,这些人大骂董承不知好歹,致天子和大臣们的安危于不顾,端得不为人子。
伏完他们决定明日早朝的时候向刘协进言,他们觉得只要把刘协说服了,董承想反对也不行。
至于曹操那边,伏完觉得曹操应该也是察觉出许昌的不利情况,会认同他们的想法。
伏完他们商议了一夜,把各种理由和借口、后路都商议了一遍。
董承这边也没有闲着,他知道伏完这人一定会在明天早朝的时候向刘协进言的。作为盟友加竞争对手对伏完简直太熟悉不过了。于是他也召集了自己这边的大臣,商议了一宿。
最后出现了双方势力大臣之间的激烈辩论。
一个小人物被伏完先派出来提出迁都的建议,刘协都懵了,这是玩哪一出啊。
还没等刘协反应,董承这边就有人出来呵斥,伏完这边的人又不甘示弱。
双方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再差也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骂人呵斥都是引经据典,恪守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没看过几本圣贤书的还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以荀彧为首的曹操派系官员却是在看戏的架势,两不相帮,坐看这两派开撕。
双方的辩论战终于到了最后阶段,伏完和董承觉得是时候出场了。
“陛下,许昌作为国都实在不适合。先有袁术反贼率众来袭,后有刘玉大军临境。我大汉数百年来哪里有这样的情况。许昌靠近敌境,敌军无需几日就能兵临城下。如此,陛下安危乃是天下第一要事。老臣等人每日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老臣每夜都被噩梦惊醒。若是出现不忍睹之事,悔之晚矣。还请陛下三思啊。”伏完做足了准备,率先出场,表情很感人地大说一通。
董承当即跳了出来,说道:“陛下,伏大人此言差矣。袁术乃跳梁小丑,旦夕之间就被覆灭。刘玉强横,可是也落得兵败如山倒,仓惶逃命。可见我大汉天子自有天佑,许昌作为国都,镇压整个中原让天下诸侯与宵小不敢乱动。国都乃是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妄动。”
伏完立刻反驳道:“董大人,刘玉那厮势力庞大,此次攻打许都,就是为了陛下而来。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等不做未雨绸缪之事,万一让刘玉阴谋得逞,如何对得起大汉列位先皇?如何向天下苍生交代?董大人要慎重啊。”
伏完说得大义凛然,希望董承能够迷途知返,回归盟友的大部队。
可是董承是铁了心与伏完作对。董承语气不善地说道:“伏大人,你说的如此冠冕堂黄,一顶又一顶大帽子扣在本官头上,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伏完一脸震惊,这货到底是不是董承啊,这画风不对啊。
其实伏完想多了,董承是真心替刘协着想的。迁都可不是小事情,之前逃离洛阳来到许昌,这被迫迁都也就罢了,现在正是紧张时期,为了自身的安全怂恿刘协迁都,那不是害了刘协么?而且还有一个曹操,谁知道曹操是什么想法,万一曹操也是反对,忠于刘协的大臣们就都要遭殃了。忠于刘协人已经没几个了,不能再损失了。这也是董承激烈反对伏完的原因。董承觉得伏完的智商有点不在线了。
董承没有理会伏完,对着刘协叩拜道:“陛下,迁都之事甚重。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击败刘玉后,正是百废待兴之际,更需要陛下稳坐中枢。”
“爱卿说得很有道理。”刘协觉得董承说的很有道理,频频点头。
听到刘协这么说,伏完这边的大臣急了,他们纷纷看向了伏完,希望伏完能够制止董承,改变刘协的想法。
“陛下,董承罔顾陛下隆恩,对陛下安危视而不见,他这是以大义要挟陛下,端的不为人子,祸国殃民之徒啊。”伏完不停地痛骂董承。
伏完一次又一次的辱骂,让董承愤怒,痛骂道:“伏大人,别说的自己多么光明磊落。你那点小心思,本官早就看透了。所谓伪君子就是你这种人。”
“你别血口喷人!老夫对陛下忠心耿耿,你才是伪君子!”伏完被踩到了尾巴。
“厚颜无耻的败类,本官羞耻与你同朝为官!”董承气愤难平地骂道。
两人开始相互攻击,互不示弱,刘协看着唇枪舌剑的两人十分头疼。
“呦,两位大人好兴致啊。”一个让董承和伏完都闭嘴的声音响了起来。
曹操来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废三公 立丞相()
曹操玩味地看着董承和伏完,两人赶紧闭嘴,不敢多言。
整个议政大殿都安静得可怕。
由于曹操享受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权利,所以他能够不用向任何人通报,径直来到议政大厅。
董承和伏完直接退回班列,沉默不语,虽然他们两人刚才在迁都的问题上分歧严重,可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曹操。
“有没有谁告诉孤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曹操环视了一周,除了曹操自己得人马,其他人都低下了头。
程昱出班回答道:“回曹司空的话,刚才大司农伏完伏大人建议陛下迁都。而董大人刚才据理力争,反对伏大人的建议。还好司空大人来得快,要不然他们可是要打起来了呢。”
程昱口中的讽刺是任谁都能听出来的。
“哦,原来如此啊。”曹操有点意外地看向了董承。
这段时间,曹操都在忙着处理战后的恢复问题。虽然刘玉兵败,但是曹操有点担心刘玉卷土重来,每日都在高强度地进行着各种工作。
曹操刚才收到在早朝有人提出要迁都,本来心情不是很爽的他带着怒火飞奔而来。
刘玉不找麻烦了,这帮大臣居然想要迁都,曹操心中那个气啊。啥事都帮不上,就知道拖后腿,曹操觉得一定要好好收拾一下这帮子大臣。
曹操觉得董承和伏完又联合在了一起,没想到刚到议政大厅就看到这两个曾经的盟友居然对骂了起来。
董承坦然面对曹操的注视,他这一次可是没有给曹操添乱。
“董大人不愧为国之栋梁啊。”曹操称赞道。由于曹操素来说话真真假假,没有人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了。
“曹大人缪赞了。”董承不卑不亢地回应着。
曹操点了点,算是认可了董承的说法,转身来到伏完面前,脸色不善地问道:“听说伏大人建议陛下迁都,不知能否给孤讲讲,具体有什么安排?若是各项细节都完善了,孤一定大力支持伏大人!”
伏完吞了一口口水,曹操是说大力支持,可是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就事了的。
伏完决定自己还是装聋作哑,虽然会被别人看不起,也好过被曹操借机发难。
伏完以沉默应对,让曹操有点恼怒,这太不给面子了。
曹操冷哼一声,看向了其他人。老大都选择了闭嘴,做小的当然有样学样。曹操看向哪一个,哪一个都低下头不说话。
环视一周没有人与自己对视,曹操不满地说道:“刚才诸位不是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么?怎么现在说不出话了?”
大臣们的沉默,让曹操的气焰更加嚣张,刘协是最不开心的一个,他还要依靠这帮大臣夺回大权,现在看样子注定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曹操恭敬地说道:“不知陛下您对伏大人的建议是什么想法?是赞成还是说另有想法。”
“朕还没有做下任何的决定。不知司空大人有个老成谋国之策啊?”刘协没有正面回答曹操。
不过这些对曹操来说已经够了。
“国都乃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许都地处中原核心,陛下在此可镇压天下。至于其他宵小敢冒犯天威,自有臣等为国却敌,保证陛下无忧。”曹操自信地说道。
“有曹司空在,朕无忧矣。”刘协满脸笑容。
现在的刘协城府已经练得极深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曹操微微一笑,刘协的成长很快,可还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做完这一切后,曹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闭目养神。大臣们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按照道理来说,曹操捉住了伏完那么大的把柄,肯定会大力镇压一番的。可是曹操居然一声不吭,没有对伏完进行打击,实在让人意外。
有些聪明人猜测到曹操接下来肯定有所动作或者有群图谋。
议政大厅出其的安静,这让刘协感觉到了不正常,心里隐隐有着不详的预感。
果不其然,程昱出班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听号令,臣等思其根源,全因朝廷政令传达太过繁琐,无法有效进行。臣建议陛下,废三公,恢复丞相之位。”
荀彧等人也是出班说道:“臣等均是如此想法,请陛下恢复丞相之位。”
刘协终于知道曹操为什么不对伏完等人动手了,原来他的图谋这么大。
光武帝的时候就把丞相制度给废除了,就是害怕再次出现王莽那样奸臣。如今曹操欲求恢复丞相制度,刘协不由得想入非非。
恢复丞相制度,是曹操和手下谋士深思熟虑以后才决定的。虽然恢复丞相会遭到很大的反对,但是却能很大地提高曹操的权势与地位。
更何况刘玉已经把自己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开始变得急迫起来。万一刘玉挟玉玺登基称帝,那么曹操都不知道自己到时候还怎么办了。曹操已经把刘玉得罪死了,所以他要加快速度稳固权利。
而今天伏完和董承居然为迁都的事情闹了起来,两人的关系破裂了。曹操大感天助我也,没有人可以阻拦他了。这也是曹操不对伏完等人有动作的原因。
伏完这边真的欲哭无泪了,他万万没想到曹操有这么一个打算,现在他刚才迁都的建议,被曹操捉住了把柄,曹操没有任何的动作就是为了有这一步动作,如果自己跳出来反对,肯定会被曹操口诛笔伐,罪加一等。
想到这里伏完退缩了,还是留着有用之身,图谋后效吧。
董承这边也无法反对,本来他和伏完联手的话,还可以与曹操据理力争一番,可是伏完脑子有病,自己挖坑给自己跳,现在又为了自己的安全,当起了缩头乌龟,害得董承无法与曹操抗争。用后世的话来说,伏完就是猪队友。
两大头头都保持了沉默,其他人也没话说了。
刘协感慨自己的命真苦啊,怎么手下都是一些废物呢。看来最后还是要被曹操得逞了。
曹操闭着眼睛,嘴角露出了微笑。
第三百八十九章 自强不息的刘协()
刘协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大臣们,突然觉得他们都不是很可靠,凡事都要靠自己了。
曹操脸上的微笑自然被刘协看到了,他觉得不能让曹操那么轻易得逞了,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觉得还是要商议一番。”
“陛下,此事万分紧急重要,还需速速决断!”程昱有点不太高兴了,这皇帝没有看清局势十分的明显么?
“朕还是觉得此事不可仓促决定,还需慎重!”刘协还是坚持着。
程昱可不会因为刘协是皇帝而退缩,他的眼里只有曹操,玩味地说道:“陛下既然觉得要慎重其事,那么现在文武群臣都在这里,陛下大可让大臣们表示一下意见。在下估计没有人会反对的。”
程昱越俎代庖,把刘协逼得太紧。
大臣们都沉默不语,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刘协环视一周都没有愿意站出来反驳程昱,有点心灰意冷。
程昱笑道:“陛下,看来是没有人反对了。依臣所见,此事还是就这样定下来吧。臣举荐司空曹大人就任丞相之位。”
大臣们被代表了,可是就算如此,他们也不敢出声。
曹操的部下个个高呼:“曹大人德高望重,实乃丞相最好的人选。”
刘协还是不肯松口。
曹操睁开眼睛,悠悠地说道:“陛下可知斩蛇剑?”
“斩蛇剑名为赤霄,是高祖佩剑,因为高祖用其斩白蛇起义,推倒暴秦,故而士人称赤霄为斩蛇剑,乃是我皇室圣物。”刘协知道斩蛇剑的来历,顺口说了出来。
曹操看向刘协说道:“刘玉手中那把佩剑就是斩蛇剑!”
刘协吃惊,刘玉手上有高祖遗物,那是一件大杀器啊,在没有传国玉玺的情况下都可以代表着天子的信物了。
曹操觉得刘协还不够吃惊,继续说道:“孤与刘玉对战,刘玉亲口承认袁公路是死在他的手里,那个东西就在他的手里。”
刘协不淡定了,直接站了起来,惊慌地问道:“此话当真?!”
曹操拱手说道:“臣不敢欺君。”
刘协坐了回去,仿佛失去了力量一般。刘玉手握两样大杀器,那么他随时都可以登基称帝,自己却无法保证天下臣民是拥护自己还是跟随刘玉。
刘协迷茫了,刘玉既然有传国玉玺和斩蛇剑,为什么一直都没用。难道他是捉住自己后逼迫禅让?要是如此的话,在洛阳的时候,就可以动手了,何必到现在呢。
刘协不知所措,大臣们也被曹操的话给震惊到了。特别是董承和伏完,他们现在怕得要死。他们的倚仗就是刘协这个皇帝,刘协失去皇位的话,那么他们就跟着倒霉。伏完和董承都恨自己当初怎么就不长多只眼,现在把刘玉得罪得那么死,以后肯定没有好下场了。
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董承和伏完一起出班,恭敬地说道:“陛下,臣等觉得曹大人劳苦功高,谋略出众,有经天纬地之才,确实是丞相的不二人选。臣等请陛下册封曹大人为丞相。”
其他大臣也都跪在刘协面前,口中高呼恳请刘协册封曹操为丞相。
刘协看到除了曹操,其他人都跪拜在面前,笑道:“哈哈,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昭告天下,曹大人德高望重,册封为大汉丞相,统筹天下军机要事。”
“臣谢主隆恩!”曹操跪拜道。
“陛下圣明!”其他大臣不断歌功颂德。
散朝后,刘协回到了自己寝宫,挥退了所有的宦官和宫女。
一个人影从寝宫的角落冒了出来,恭敬地说道:“臣拜见陛下。”
“剑师不必多礼。”刘协伸手虚扶了一下。
而此人却是消失已久的剑圣王越。
“陛下今日是否继续练习?”王越问道。
“待朕更衣。”刘协微微一笑,回到内室自己换了一身劲装。
两人左拐右转地来到了一间房间,打开了一个暗门,顺着楼梯走进了一间密室。
这间密室是刘协因缘巧合找到的,知道的人只有刘协和王越几个人而已,就连伏完和董承都不知道。
在密室中两人对视而立,王越拿起一把宝剑,面无表情地说道:“陛下,来吧。”
“剑师,你小心了。”刘协也拿出了一把宝剑对着王越攻了过去。
两人交手了几十招,不过却是刘协进攻,王越防守。
最后直到刘协无力再进攻的时候,两人才罢手。
刘协气喘如牛,直接坐在了地上。王越跟没事人一样,坐在刘协对面,这种情况十分正常,王越肯定是让着刘协,如果王越一出手,刘协不用一招就会败北。
刚才在交手的时候,王越感觉到刘协有点急躁,不由得提醒道:“陛下今日的招数有点急躁了。是否因为朝中之事影响其心态啊。虽说国事繁忙,可是剑击之术需抛弃杂念才能日渐进步。”
“朕也是无奈啊。大汉已经不同于往日。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刘协知道王越的意思,但是他不急躁也不行了。
刘协早年也有练武,他的武艺启蒙老师就是王越,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刘协与王越失散多年,直到近年才相聚。刘协之前总觉得练武是下策,他更偏重于治国之道。可曹操和刘玉的那场单挑让他彻底改变了想法。
刘协都把王越隐藏起来,就是为了留下一点最后的保命手段。
“剑师,皇兄曾经向你学过剑术,你觉得朕与皇兄相比如何?”刘协拿起一块毛巾擦了一下汗水。
王越不知道怎么讲,单说刘玉的练武天赋是比刘协强得多。
看到王越沉默,刘协也是知道自己是比不了刘玉的了。
“朕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无法和皇兄相比。但是朕不会认输的。”刘协坚定地说道。
王越欣慰地点头,刘协虽然天赋不比刘玉好,可是毅力却是比刘玉强很多,这也是刘协在剑术上飞快进步的原因,虽说比不上王越的很多弟子,但是却可以自保。
刘协想起了一件事,问道:“剑师,朕上次安排你的事情落实了没有。”
王越恭敬地说道:“臣已经安排史阿前去落实,最近回报,进展十分顺利。”
刘协让王越去安排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今天特意询问了一下。
“好,只要事情成功。朕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刘协很满意王越的回复。
“臣定为陛下效死!”王越急跪下表忠心。
刘协把他扶起来,说道:“剑师,咱们还是继续吧。”
“好。”王越也不含糊,拿起宝剑。
两人再次斗在了一起。
刘协心想:朕不会放弃的,你们就等着瞧吧。
第三百九十章 一切都在曹操的掌握中()
刘协在密室里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