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玉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把发配的地方改为在许昌耕种,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充实许昌的计划了。

    为什么说是轻而易举。

    这个时代的北方是苦寒之地,胡人四处乱窜,生活很危险。虽说现在北方的胡人不敢南下了,但中原的汉人还是不喜欢去。别说罪犯了,就算是边界的官员守将也是天天想着离开这个鬼地方。只是刘玉对边境很重视,管理又很严厉,所以才没有人敢逃离。

    岭南更不用说了。潮湿闷热,还有大量的毒虫猛兽,甚至有着和汉人不同的野蛮人,他们十分敌视汉人,发配到这里的汉人经常会受到这些野蛮人的攻击。而且能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都是一个问题。

    两相对比之下,发配到许昌耕种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刘玉把这个命令在领地内一发布,所有要被发配到北方和南方的罪犯纷纷感激涕零。

    他们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死了都无法回到中原了。没想到时来运转,神武皇帝居然会给他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虽然知道在许昌可能会遭遇到战乱的危险,他们很有可能也会上战场当炮灰。可总比北方和岭南之地强啊。留在中原就是天堂一般的消息!

    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他们懂得选择。

    无论哪个时代,好勇斗狠,作奸犯科,小偷小摸都是屡禁不止。以至于刘玉治下治安不错,可罪犯都是挺多的。这些人用来充实许昌算是他们上辈子积了不少德了。

    当然还有很多被人冤枉的,被陷害的,这些人都是想着只要不离开中原,那么他们就有机会可以报仇了。

    总之,许昌的人口填充问题暂时是解决。

    因为这些人过来的大部分是男人,女人都很少。这帮人有很多人注定要打光棍了,反正都是罪犯,打光棍也活该。

    人总要梦想的,没有梦想就是一只咸鱼了。作为一个皇帝,刘玉还是比较人性化。他给这些罪犯一个可以安心耕种的梦想,只要矜矜业业在许昌努力耕种到五年,刘玉就会大罪变小罪,小罪变无罪释放。犯了大罪的,只要在许昌努力奋斗十年,那么就可以释放回家了。若是表现良好,还可以适当减免时限。

    罪犯们高兴了,五年而已,这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那些犯大罪的也高兴,十年有点长,可还有一样减免政策么,好好干,或许可以就不用十年就可以回去了。

    这帮罪犯现在是这么想的,可是仅仅两、三年以后,他们就不想离开许昌了。因为许昌恢复了繁荣,比他们的家乡好太多了。

    话扯远了,回归正题。

    人口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同时另外的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耕种的种子和牛马。

    刘玉这一次没有发愁,他把眼光看向了颖川那边的世家大族,这些可都是一大堆的待宰羔羊啊。

    从一开始,刘玉就没打算和世家妥协或者巴结他们,一心都是存着利用的心思来对待世家大族。所以这一次出现困难问题,刘玉就准备向颖川世家开刀了。

    可这一次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而且是刘玉内部的强烈反对。

    这让刘玉有点措手不及。

第五百一十七章 陈宫顶撞 颖川世家() 
刘玉向自己的心腹手下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反对最激烈的是陈宫。

    陈宫激烈地说道:“此举不妥啊。颖川郡多英才,各家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一直以来都是遵纪守法。各家长年处于曹贼淫威之下,每日战战兢兢。如今陛下光复颖川,更应该安抚其心,而不是加重其负担。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治国之道在于得人。颖川之地群英荟萃,乃是天赐陛下之福地。陛下若是不明所以,恐失人心啊。”陈宫滔滔不绝地说道。

    如果是郭图等人颖川出身之人激烈反对的话,刘玉能够理解,毕竟郭图他们就是颖川人,关系他本家的利益。可刘玉手下颖川出身的心腹好像也只有郭图几个人,而且他们还不在这里。可陈宫反对是在闹什么?跟他有一文钱的关系?

    “陛下,郭公则等人都是颖川人士,此举恐寒了他们的心啊!”陈宫继续说道。

    “那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眼下的难题?”刘玉反问了陈宫一句话。

    “牛马、种子之类,可以从并州、冀州等地调配或者购买。若是还有牛马不足,前来许昌耕种的都是一些罪犯,大可以让他们自力耕种。普天之下,几乎都是如此。若是配足牛马与种子,厚此薄彼之下,其他州郡很有可能会产生怨言,不利于朝廷的长久之计。”陈宫说道。

    刘玉盯着陈宫,为什么这一次陈宫会那么反对,他实在想不明白。

    “公台不知道这样会劳民伤财么?”刘玉眯着眼睛说道。

    陈宫镇定自若地说道:“劳民伤财倒说不上,些许损失倒是有的。”

    刘玉都怀疑今天的陈宫是别人假扮的,怎么老是跟他对着干啊!

    “既然颖川各家对朕忠心耿耿,那么他们何不为国出力?朕也不是想把他们收刮干净,只不过想让他们多多出力。难道这一点,朕都不能决定么?”刘玉反问道,语气已经很不善了。

    这句话可把陈宫问住了。是啊,颖川各家要是真心向着刘玉的话,他们应该主动向刘玉表达效忠,而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表现的机会了。

    陈宫感觉自己已经误会刘玉了,他以为刘玉会像以前那样对世家动手。颖川不比其他地方,这里的世家与人才太过集中了,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顶级人才。如果刘玉对颖川世家动手,肯定会引起反抗,那么对刘玉日后的统治是很不利的。

    没有人才和世家的支持,刘玉想要

    作为跟随刘玉最久的陈宫再也不能说让刘玉胡来了,这是在援救刘玉的大业,就算顶撞了刘玉,陈宫也在所不惜。

    但现在刘玉反问了这么一句话,让陈宫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你说他们忠心耿耿,但表现在哪里,说不通啊。

    “公台,朕知道你的忠心,你也要体谅朕的难处。从并州、冀州等地调配牛马种子过来是可以,可路途遥远,耗费巨大。如果不是担心误了农事,朕也不会出此下策。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公台前去和颖川世家接洽。”刘玉就让陈宫去做这个事情。

    “陛下仁德,臣一定不负所托。”陈宫接下了这个任务。

    颖川郡,荀府。

    此刻的荀府正是坐满了颖川各家的精英,荀家、郭家、陈家、钟家、黄家、崔家等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家主与代表齐聚在荀府。

    他们正在探讨着关于神武皇帝刘玉占据颖川的事情。

    不来也不行啊,按照刘玉的作风,如果不快点做出决策,他手中的刀子就会掏出来了。他们虽然有实力可以反抗,但绝对会损失惨重的。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的话,那就太好了。

    而他们的希望就是颖川名门荀家。

    荀家发迹于颖川,家族当中人才辈出,“荀氏八龙”的名号更是响彻天下。荀彧的父亲荀爽更是做到了大汉司空的位置。荀彧等几个年轻一辈同样能力不凡。加上曹操统治颖川多年,荀彧又是曹操麾下重臣,荀家在颖川的势力达到了一个巅峰,隐约凌驾在了各家之上。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荀家有望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家族。荀家也为了这个目的而奋斗着,他们将自己有能力的子侄都安排到了各路诸侯之中,多面下注,却独独漏了刘玉。

    曹操这边有荀彧、荀攸,袁绍那边有荀谌,其他诸侯也有荀家的子弟在核心团队之中。

    荀家不是没有考虑过在刘玉那边安排子弟,可是刘玉一开始就对世家很是偏见,并且多次陷入危险之中,荀家的长辈们感觉刘玉不是那么靠谱,随时都有可能覆灭。荀家的子弟都是金贵着,没有必要去冒险,所以刘玉那边就没有荀家的子弟任职麾下。

    可是荀家原以为不靠谱的刘玉,却是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还灭了袁绍,统一了河北,顺势登基称帝。现在更是一举击退了曹***迫刘协和曹操迁都寿春。

    荀家的投资差点就宣告破产了。

    荀彧的哥哥荀谌在袁绍将要灭亡之际,脱身离开了河北,回到了颖川。荀彧醉心公务,不想管家族太多的事情,现在颖川荀家的事情都是荀谌在处理。

    为了挽回荀家现在的劣势,荀家必须做出改变了。他们用自己在颖川郡还没有丢失的威信,召集了大部分世家过来商议一下该向刘玉如何表示他们的诚意。

    荀谌作为主持人与东道主,开口说道:“诸位,陛下已经光复了颖川,我等各家对朝廷忠心耿耿,是时候向陛下表示我们的忠心了。”

    各家家主暗地里大骂荀家脸皮真厚,之前还向刘协效忠,利用荀彧在曹操麾下任职的便利不断打压各家,现在曹操和刘协失势了,就立刻投靠到刘玉的怀抱了。

    无论心里多么不满,这话是不能明面上说的。

    钟家的家主钟谋出声问道:“我等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友若先生是什么意思了?”

    “无非是诚意二字!”荀谌意味深长地说道。

    “诚意?”大家伙都不知道荀谌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为难() 
各家家主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想到了关键。

    刘玉虽然攻占了许昌和颖川,可是曹操临走的时候给他来一下釜底抽薪,把能够搬走的东西全部都搬空,连人丁口众都没有放过。

    人丁口众有多么的重要,这些家主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经历过黄巾之乱和这么多年的乱世,他们深懂这个道理。

    没有人丁口众,刘玉就算得到许昌也没什么实际作用。

    钟家家主钟谋立刻说道:“我等皆是诗书传家,名门望族之后,怎能罔顾天下苍生、大汉社稷。老夫提议各家竭力为朝廷出力!”

    众家主冷眼旁观,心想要不是你家钟繇位居刘玉心腹之列,你会这么大义?

    郭图的郭家家主郭沐也是附和道:“钟老先生说得没错,朝廷需要我们,陛下也需要我们。”

    荀谌白了郭沐一眼,对这个家伙十分不屑。郭家早年因为前任家主的私心冷落了郭嘉,让年幼丧父的郭嘉受尽世人白眼。如果不是荀家的几个子弟与郭嘉交好,靠着荀家的接济,郭嘉很可能会饿死街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被郭家冷落的郭嘉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又不是一个心中宽广的人,一直记恨着郭家。要不是顾及都是一脉相传,郭嘉都有可能报复郭家了。

    郭嘉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荀彧他们是知道的。所以在平常的交流当中,不动声色地疏远了郭家之人。其他家族也是看在了眼里,慢慢地与郭家之人疏远,免得得罪郭嘉。所以郭家在曹操治下并不是那么受待见。郭家前任家主因为这件事情被迫让出了家主之位,由自己的堂兄弟郭沐接手。

    现在郭家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他们之前看好的郭图现在已经投效在刘玉麾下,成为手握重权的军师。

    反正郭家是翻身了,自然有底气发声了。

    这两人做出了表率,其他人却沉默不语。

    这样是不够的。

    荀谌微笑地向着陈家家主陈默问道:“文德先生,颖川陈家人丁兴旺,不知道这兖州陈家是否和你有所渊源啊?”

    陈默一听到兖州陈家就知道荀谌说的是陈宫了,说到底别说是兖州陈家了,就算是其他地方的陈家或多或少与颖川陈家有点关系。

    “论起辈分,陈公台算是与某乃同辈。”陈默说道。

    荀谌点头,既然这样,陈家也会出力的。

    这时候,门外管家进来汇报道:“老爷,外面有一人自称是陈宫陈公台,前来拜见。”

    其他人都议论纷纷,陈宫可是刘玉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这次前来,不会是刘玉要对他们动手了吧。荀谌站了起来,他想着陈宫来干什么呢?

    “他一人前来?”荀谌问道。

    “是的。”管家俯首帖耳地说道。

    孤身一人前来,那就不是动手。

    “快快有请!”荀谌快速说道。其实荀谌想要亲自出去迎接的,只不过碍于荀家的面子,不能做得太过了。

    陈宫看到荀家只是请他进去,心中暗怒:我陈宫好歹也是神武皇帝麾下重臣,军机大臣兼军师,荀家居然没有人出来迎接,实在是太过分了,难怪陛下会看这帮人不顺眼。

    直到陈宫来到大厅,才发现整个颖川地面的家主几乎都到了,怪不得荀家没有人出来相迎。

    “原来诸位都在啊!陈某在此有礼了。”陈宫对着众家主行了一礼。

    “陈大人客气了。”众家主都向陈宫回礼。

    荀谌连忙在自己旁边给陈宫安排了一个座位,对着管家使了一个眼色,说道:“陈大人来得正好,请上坐。来人,上最好的茶!”

    陈宫也不客气地坐在了荀谌的旁边。

    喝了一口荀家上好的茶水后,陈宫感觉荀家果然是豪门大族啊,连茶叶都比别人的好,除了刘玉皇宫内的茶叶外,恐怕没有其它能够相提并论的了。

    “好茶!”陈宫情不自禁地称赞了一句。

    荀谌呵呵直笑,能不好么,这可是他一直珍藏起来的上佳茶叶啊。平时他自己都舍不得喝,只有大人物前来的时候,荀谌才会让管家拿出来,所以刚才会向管家使了一个眼色。管家当然知道怎么做了。

    其他家主一闻到陈宫茶水的香味就知道和自己的不同,心中大骂荀谌厚此薄彼,给陈宫喝这么好的,自己等人这边就喝次等的。

    “不知陈大人今日前来寒舍有何指教啊?”荀谌问道。

    陈宫拱手说道:“今日陈某特为诸位前来!”

    荀谌心中大定,陈宫这话就是表明他是跟颖川世家接洽的,神武皇帝刘玉要笼络他们了。

    其他家主也是露出了微笑,看来陛下是很看重他们的。

    陈宫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都是一群短视的家伙,要不是我冒着生命危险顶撞陛下,你们这帮人就不是这个表情了。

    “公台先生。”荀谌改变了对陈宫的称呼,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地说道:“可否细言?我等实在不知公台先生是何含义。”

    陈宫知道荀谌是在装傻,刘玉的情况,整个颖川所有世家都会知道,就算不知道,也可以猜得到。

    “友若才智过人,何出此顽童之言?难道诸位相聚在这里是为了吟诗作赋?”陈宫开玩笑地说道。

    “公台先生说笑了。我等今日相聚在这里,是想为陛下效忠尔!”荀谌说道。

    “友若先生又说笑了。为陛下效忠哪里是需要聚集在一起。难道诸位在这里商议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是说想造反?”陈宫脸色十分不善。

    造反!?这顶帽子太大了。

    荀谌不由得流了一滴冷汗。

    “陈大人误会了。给个天大的胆子,我等都不敢。我等都是大大的良民啊。”荀谌马上辩解。

    “都是良民啊!?不知道这个良民是怎么一个说法啊?”陈宫再次问道。

    众家主心里直发愣,这陈宫的语气很不善啊,难道是来找茬的?还是说他是在试探我们?

    荀谌心中暗怒,陈宫此举是什么意思!?

    一时间整个大厅气氛变得很压抑。

第五百一十九章 诚意() 
陈宫嘴角一笑,自顾端起了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口茶水,自言自语地说道:“好茶是需要人来品的。再好的茶若是一直放着不喝,永远都没有人知道他的好。”

    家主们都被陈宫这句话弄得发愣,他们揣摩不到陈宫心思。

    荀谌若有所思,陈宫不会乱说话,那么他此举必有深意。

    荀谌不动声色第说道:“公台先生恐怕有所误会。”

    陈宫觉得自己不能作得太过,是时候把事情说清楚,于是他拱手向天疑虑,说道“在下有所误会倒没什么,可陛下却另有所思!”

    “陛下难道对我颖川各家产生了误会,还是说我颖川各家哪里惹得陛下不悦了?”荀谌着急地问道。

    其他家主也是心中着急万分,刘玉若是对他们有意见,那麻烦就大了。

    陈宫看荀谌这个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是装的,算荀谌懂得配合,说道:“陛下最近忧心国事,为了天下苍生夜不能寐。我等做臣子的看着都心痛啊。”

    “我大汉有如此圣明仁德之君,真是我等大汉子民的福分啊。”家主们立刻恭维起刘玉来,想借陈宫的口,把话传到刘玉耳中。

    陈宫继续说道:“陛下每日处理国事,已经深感疲惫。可不知道是何人在陛下面前造谣,诉说颖川各家还与建安那边有所牵连,甚至还暗中谋反!陛下闻之龙颜大怒,欲出兵平之。”

    “啊,是何等小人造谣中伤啊!”

    “我颖川上下都是忠良之后,怎会做出无君无父之举。”

    “此等小人必不得好死!”

    “陈大人,你要为我等作主啊。”

    家主们情绪激动地说着,他们真的没有这个心思,就算是有,也只是那么几个人,跟其他人无关啊。

    荀谌最为着急,颖川各家中要说和建安皇帝那边有联系的应该只有他荀家一个了,毕竟荀彧和荀攸等人都在曹操那边任职,刘玉要动手也会对他荀家动手。

    其他家主也是一副灰白的表情,万一刘玉真的发兵了,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情屡禁不止,他们真的很担心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下与众位同僚也知道诸位是清白的,为了诸位据理力争,多次努力后,陛下才按下了动兵的念头。”陈宫说道。

    “陈大人高风亮节,我等感激不尽啊。”家主们感激道。

    “原本陛下在我等同僚劝谏之下已经怒火平息了。可是却有人向陛下进言,说颖川各家居心叵测,陛下御驾亲临许昌,也不见得颖川有一人前来觐见。甚至眼看朝廷困难,却无任何的动作。此乃作壁上观之策,建议陛下不可轻易相信。我等虽然有心维护,却无从入手。”陈宫装模作样地说道。

    这些都是陈宫瞎编的,哪里有这么多的情节,都是为了接下来的目的做铺垫。

    家主们沉默了,他们还真的是准备继续观望的,没有一人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