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主们沉默了,他们还真的是准备继续观望的,没有一人前去觐见刘玉也是事实。
陈宫知道这帮人是什么德行,刚才的话可都是直插到这帮人的心理要害了。
荀谌咳嗽一声缓解尴尬,说道:“陈大人今日亲身前来,必定是做了巨大的努力。如若不然,我等就不能如此轻松了。”
“一切都是陛下英明,我等只不过略尽微薄之力。陛下让在下前来颖川观察一番,看是否如同他人所说的那样。若是真如同那些人说的那样,恐怕会发生不忍言之事。”陈宫微笑地说道。
众人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他们就放心了。
“哪位是钟家的家主啊?”陈宫没有说相关的事情,而是问了其他问题。
“在下钟谋,不知陈大人有何吩咐啊?”钟谋立刻出来回答。
“不敢!在下和元常素来交好,有空的话,会去贵府上去拜访的。”陈宫笑眯眯地说道。
钟谋美滋滋地说道:“陈大人若是莅临寒舍,乃是钟家的荣幸啊。老夫等候大人的光临。”
众家主一阵羡慕,钟繇和陈宫交好的事情在颖川不是什么秘密。
“陈大人,老夫家中有几个还算争气的子侄,一直想要为国出力,可惜报国无门。不知陈大人能否给他们一次机会?”钟谋趁热打铁地说道。
“这个好说。”陈宫不动声色地说道。
没有得到明确答复,钟谋有点小失望。
突然有一个家主站出来说道:“陈大人,我黄家愿意捐赠一千石粮草,五百金,为陛下分忧!”
“黄家?难道是皇后的本家黄家?”陈宫惊喜地问道。
“皇后娘娘的确是我颖川黄家的一个分支。老夫有幸成为皇后的亲戚,倍感光荣。”黄家家主说道。
“黄家主的诚意,在下一定转告陛下和皇后!”陈宫把“诚意”二字说的很重。
家主们都领会了,原来这就是诚意了。
“钟家愿意向陛下捐赠粮草两千石,金一片,奴仆五百,为陛下解忧。”钟谋为了子侄算是大大的出血了。
他的付出没有白费,陈宫肯定地说道:“钟家主果然是国之栋梁。有钟家主这样德高望重的人主持钟家,其子侄必定是贤能之辈,在下一定向陛下进言。”
钟谋笑而不语,有这个结果,这次大出血算是值得了。
其他家主也是领悟了。刘玉现在地盘那么大,陈宫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他们,那么他们家族的子弟就有机会进入刘玉的麾下任职了。
于是他们纷纷慷慨解囊。
“我陈家捐赠粮草一千石!”
“王家捐赠金五百,布匹三百,聊表心意。”
等等。
“崔家家小业薄,但竭尽所能向陛下捐赠耕牛两百头,骡马一百匹。”崔家的崔均出声说道。
“噢,崔家?敢问崔烈崔威考是你何人?”陈宫惊奇地问道,刘玉现在最缺的牛马,能够想到这一点的绝对是人才。眼前是一个年轻人,全身上下散发着智慧的气息,陈宫看人很准,一看就知道这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人才。
“在下崔均崔州平,家父崔威老。”崔均说道。
陈宫肃然起敬,说道:“原来是忠良之后。崔威考为国牺牲,陛下一直都在寻找你等。没想到你崔家却是到了颖川。在下愿意向陛下举荐州平,不知州平可否愿意为官,造福天下?”
崔均激动地说道:“固所愿尔!”
说实在,崔均这些年真的不容易。崔烈的高官是用钱买来的,为的就是提高家族的声望。但崔均是很反感的,父子之间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崔均气愤之下,离家出走,来到了颖川。
可谁知这一分别却是父子最后一次见面。崔烈在董卓乱政的时候,为了保护刘协而被郭汜杀害了。所以陈宫才会说崔均是忠良之后。
崔家从此就变得落魄了,崔烈只能在颖川定居下来。
其他人一脸的羡慕嫉妒恨,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一个机会呢。
不少家主也想到了刘玉现在就是却耕牛之类的,自己刚才为什么就提出来呢,被一个外来者抢了先。现在再补充的话就有点晚了。
“诸位的诚意,在下已经都清楚了。在下相信各位都是大大的良民!”陈宫最后做出了总结。
“希望陈大人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家主们说道。
“好说。时候不早了,在下也要返回许昌向陛下禀报了。州平,你何不跟在下一起回去面见陛下呢?”陈宫说道。
“得见天颜,乃是在下的福份。”崔均怎么可能拒绝。
第五百二十章 考验崔州平()
陈宫就带着崔均离开了颖川,至于其他家族,陈宫就不去管他们,该说的都说了,是聪明人的话应该能够领会得到陈宫的意思。
颖川各家要是不懂的话,他们就不用在这个乱世存活下去了。包括荀家在内的所有的世家都备足了足够的诚意向刘玉表示忠心,同时希望刘玉受到这份诚意之后,能够赏赐他们一些恩德。至于这些恩德是什么,大家伙心里都是有数的,这里就不说出来了。
而这一切都不是陈宫关心的,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发现了一个人才。
陈宫与崔均同坐一车,在车上,陈宫笑道:“州平,知道本官为何将你引荐陛下么?”
“在下实在不知大人深意啊。”崔均说道。
“州平,你的贤明,本官是有所耳闻。加上你刚才能主动提出陛下眼下最需要的东西,本官就知道你的能力与忠心,只可惜众多家主都没有看透你的意思,白白辜负了你的一番心意。”陈宫微笑地说道。
崔均脸色一红,他的确看出刘玉现在急缺牛马,刚才提出来也是为了表现一番,这点小心思还是被陈宫给看出来了。
“陈大人英明,在下这点小心思却被大人您看出来了,实在惭愧啊。”崔均恭敬地说道。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州平,本官看好你。希望你不要让本官失望。”陈宫说道。
崔均感激涕零地说道:“在下一定铭记大人的教诲。”
两人有说有笑地回到了许昌,畅通无阻地来到了许昌皇宫之前。
陈宫让崔均在皇宫外等候,自己进入皇宫向刘玉禀报。
处理完一大堆国事后,刘玉难得清闲的在皇宫的花园内散布,享受难得的休闲。
陈宫在侍卫的指引下,来到了刘玉面前,说道:“臣拜见陛下。”
“公台回来了啊,此次前去颖川可还顺利?颖川各家有什么反应没有?”刘玉问道。
“回禀陛下,臣这一次十分顺利。”陈宫说道。
陈宫把自己在颖川发现世家家主都在聚会,然后自己如何刁难他们,还有世家们的表现,最后旁敲侧击地让他们痛快地捐赠了大量的粮草、钱财、牛马。
刘玉一听到这个,心花怒放。刘玉虽说是皇帝,可他最喜欢这种敲竹杠的行为,还是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实在太爽了。
“公台,做得不错。朕一定重重有赏。”刘玉高兴地说道。
陈宫微微一笑,赏赐什么的,他并不在意。
“陛下,这次在颖川,臣发现了一个人才。”陈宫提出了这次最重要的成果。
“人才?!何人能够入你陈公台的法眼啊?”刘玉是相信陈宫的眼力的,心里特别希望会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陈宫恭敬地说道:“此子乃是崔烈崔考威之子崔均崔州平。”
“崔州平!他在哪里!”刘玉站了起来,难道传说中和诸葛亮是好友的那个崔州平?而刘玉真的就不清楚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是不是崔烈的儿子了。
“原来陛下知道崔均,看来这下我没有看错人了。”陈宫心里想道。
陈宫说道:“陛下,崔州平跟着臣返回了许昌,此刻正在皇宫外等候。”
“很好。朕想见一下这个崔州平。把他召进皇宫里面来。”刘玉很想知道这个崔州平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是一样的人。
崔均在皇宫外等候了许久,他觉得时间很漫长,接下来他很有可能要面见天下最强霸主和天子刘玉了,自己若是表现不好的话,恐怕会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
刘玉召见的命令到来,崔均整理了自己的衣裳,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在刘玉面前展现自己的才智。
在护卫的指引下,崔均低眉顺耳地走在皇宫的走廊上。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崔均看到了一个身穿帝王服饰的人坐在了凉亭里面,陈宫则是站立在一旁。
“草民崔均拜见陛下!”崔均恭敬地行礼叩拜道。
“起来吧。”刘玉看向崔均,崔均长得风度翩翩,虽说不是那么英俊,可是却很耐看,刘玉对他的印象很不错。
崔均急忙起身,抬起头看向了刘玉。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满清那种什么不能抬头与帝皇对视的垃圾规矩,大汉天子在和臣子相处之间算是平等的,起码不用动不动就跪拜下去,只看个人意愿了。
“公台对你十分赏识,朕也对你有所耳闻。今日朕就考考你,看你的才智如何。”刘玉问道。
“陛下请问!草民自当有问必答!”崔均自信地说道。
刘玉心想这家伙还真自信啊。
“一郡之地,百姓颗粒无收,又有居心叵测之人意图造反,若是你为该地太守,如何应对?”刘玉提出了一个简单问题。
“百姓颗粒无收,作为太守理应打开府库开始赈灾,稳定民心,并将此事上报朝廷。为了防止小人趁机作乱,可加强巡逻,同时执行宵禁等管控措施。”崔均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刘玉点头,这个回答还算中规中矩,接着问道:“两军对阵,敌军兵力是我军的五倍倍,我军困守孤城,城内粮草只够三日之用,袁军要五天之后才能到达,那么如果你是我军主帅该如何坚持到袁军到来?”
崔均这一次眉头紧皱了,花的时间也久了一些,说道:“军中无粮则不安。可将三日粮草重新划分为五日之用,再据城而守,敌军虽说是我军的五倍,倒是兵法有云:倍则攻,五则围,十则破。故而我军可以坚守到援军到来,尔后里应外合攻破敌军。”
刘玉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了,太过想当然了,若是刘玉是主帅,一定会将所有的粮草都拿出来,然后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最后抱着必死的决心出城与敌军交战,一战可定结局。
刘玉觉得崔均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才,缺乏冒险的精神。
接下来刘玉也懒得去问了,说道:“不错,看来公台的眼光不错。你以后就跟在公台身边做事吧,具体的职位,公台你就安排吧。”
刘玉这么说,陈宫就明白崔均不是那么合刘玉的心意了,只不过刘玉让跟随自己,也是想让自己教崔均快速成长起来。
“臣明白!”陈宫恭敬地说道。
“草民多谢陛下隆恩!”崔均知道自己捉住了这次机会,自己将成为刘玉势力中的一员。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恢复崔家的荣光。
崔均正在激动中,刘玉突然问了一句:“州平啊,你认不认识一个叫诸葛亮的啊?”
“陛下也知道孔明!?”崔均震惊地说道。
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之道 征辟人才()
刘玉内心直呼苍天庇佑啊,还真的是诸葛亮的密友啊。也就是说诸葛亮已经在向他招手了。这可是大好机会啊。
“州平啊,跟朕说说这个诸葛孔明的事情。”刘玉很有兴趣地想了解被后世成为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崔均不知道刘玉怎么会知道诸葛亮的,只不过刘玉既然想知道,那么他就跟刘玉说说诸葛亮的事情,说道:“孔明身高八尺,面容俊朗,自比管仲乐毅,其才甚高。”
陈宫都快骂人,这么自大啊,他都不敢自称能和谁相比,这诸葛亮居然自比管仲乐毅,这是能够相提并论的么!
刘玉笑道:“那么与州平相比,如何?”
诸葛亮这家伙太高傲了,刘玉现在还不好向他进行征辟。从诸葛亮装模作样地让刘备三顾茅庐就知道这家伙傲气十足,刘玉决定以后再寻找他。至于诸葛亮的所在位置,只要有崔均在,还怕找不到诸葛亮?
现在崔均还没经过太多的历练,就像一颗璞玉,等待他人的雕琢。刘玉真心希望眼前的崔均以后能够比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庞统等人要厉害。
崔均认真地想了一下,对于这一点,他还从来都没想过和诸葛亮相比究竟是个什么结果。他看向了刘玉,发现刘玉正在以一种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崔均心中一热,他现在还在犹豫干什么,自己算是才智甚高,就算孔明比他强那又如何,他现在还有上升空间。未来是怎么样,谁又能肯定。
“臣自认不比孔明差!”崔均肯定地说道。
刘玉现在对崔均满意了,要是崔均犹豫不决或者不够自信,刘玉就觉得他没有任何的前景了,最多也只能做一个地方太守。可现在崔均充满自信,那么好好培养一下,以后的成就或许会让人十分惊喜。
“州平,朕很期待你之后的成长。”刘玉由衷地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崔均感激涕零。
“朕身边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只要是人才,朕不论其出身与过往,都会给予重用。州平你身边若是有好友想要出仕,大可乐举荐过来,朕择优录取。公台,你要多多费心了。这事情朕就交给你了。”刘玉接着说道。
因为崔均还有几个好友都是有大才的,比方说徐庶,这是一个顶级谋士级别的,最好是来到刘玉麾下,免得便宜刘备这个大耳朵。
“臣明白!”陈宫和崔均领命。
刘玉再和陈宫与崔均聊了一会后,就又开始忙碌了,毕竟很多事情需要他决定。陈宫和崔均也不敢继续打扰,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陈宫想起之前刘玉的吩咐,心里一阵激动。刘玉这是给了他一个成为权臣的机会,颖川的人才都由他举荐的话,那么他就会成为这群人的首领或者恩师,以后在朝中的话语权就十分巨大。刘玉既然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利,陈宫真心激动不已了。
刘玉当然知道这样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可是刘玉不得不这么做。河北的世人已经向田丰和沮授两人靠拢了,在刘玉的朝中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作为帝皇,刘玉必须培养起另一股势力或者多股势力与之抗衡,那么作为刘玉最早的心腹就是最好的人选了。颖川在刘玉麾下的代表人物是郭图和钟繇,两人的分量不足与河北士人对抗。而陈宫出身兖州,又和颖川陈家沾了一点关系,权利与资历也够,成为势力的首领刚好足够。
平衡之道还不够,刘玉不会让他们接触军权,也就是为什么刘玉军中主将的权利要比军师的要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现,文官的上位是必然的。刘玉正在琢磨着如何才能使文官和武将形成一个永恒或者持久的平衡之道。
刘玉的本事不够,真心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陈宫微笑地对着崔均说道:“州平啊,难得陛下如此看重你。本官手中有几本春秋留下来的策略残篇,若是需要的话,可以到本官府上来观看。”
春秋策略残篇可是他人一辈子都找不到的财富,更别说给别人观看了。崔均感受到陈宫对自己的重视,鞠躬行了一个弟子礼,说道:“学生多谢老师栽培。”
陈宫大笑,这崔均果然是可造之材,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意图。
崔均当然懂得这种套路了,他知道之力要想在朝廷中有所成就,那么就必须和陈宫走在一起,陈宫也很重视他,加上陈宫的名声不错,拜他为师,何乐而不为。
陈宫牵着崔均的手返回了自己的住所,在府上给崔均展示了春秋策略残篇,并向崔均传授了自己的见解,让崔均受益匪浅。两人因此建立了牢固的师生情谊。
颖川各家捐赠过来钱财与牛马陆陆续续都运到了许昌。
陈宫直接安排崔均前去接受,全权负责此事。
这点小事对崔均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他把所有名目都记录在册,各种存放安智都清清楚楚,合情合理。
陈宫看完之后大加赞赏。
紧跟着就是颖川各家子弟的征辟了。陈宫之前对颖川各家的子弟都有调查,知道哪些人是有真材实料的才子,哪些人是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经过仔细挑选,陈宫列了一批名单,然后向这些人下发了征辟令。
朝廷的征辟令一到,这帮人就开始动身前往许昌了。他们之前都收到了家族长辈或者家主的吩咐,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差不多都接受了朝廷的征辟。只有少数几个自认清高或者无意仕途的人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征辟。
对于这种情况,陈宫并不在意。刘玉这边需要的是实干的人才,而且又不是只有颖川出人才,其他地方得还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这些拒绝征辟的人,陈宫直接把他们拉入了自己的黑名单。
陈宫觉得自己以天子的名义征辟你们,你们都不来,这不是打陈宫的脸,而是打刘玉的脸,他们这辈子都别想在朝廷中出仕了。
只不过陈宫奇怪的是荀家的子弟居然拒绝了征辟,他们不知道荀家现在处于敏感时期,特别需要向刘玉效忠。眼下拒绝征辟,是荀家子弟自己不想,还是说荀家另有打算呢。陈宫实在想不通啊。
这次征辟几乎涵盖了颖川大部分的世家,刘玉对此很重视,亲自在皇宫面见这些才子。
刘玉原本以为能在这些人当中找到一些历史有名的人物,可惜被无情的打脸了。刘玉顿时感到深深的失望了。
形式主义的一套做完之后,刘玉就不想再浪费时间了,把这些人都交给陈宫他们去妥善安排。
第五百二十二章 威逼荀家()
陈宫把这帮世家子弟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分布在整个刘玉的治下任职。至于颖川各地的官职则是由并州调配过来。而颖川的世家子弟大部分都调配到了并州与幽州等地。
这些世家子弟傻眼了,他们一开始以为刘玉会安排他们在洛阳、关中甚至是颖川为官的,没想到却是北方苦寒之地。在那么一瞬间,很多世家子弟开始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