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原是并州最繁华的地方,人口众多,也是军事与政治中心。并州刺史的治所也同样设立与此。历史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隋唐时期的李渊更是以太原为根基,创立唐朝。

    刘玉上次跟卢植他们几万黄巾劳力,也是被安排在太原附近,大部分黄巾劳力成为大家族的家奴。陈宫虽然向丁原争取了,但是丁原迫于各大家族的压力,没有答应。

    刘玉带着大批人马向着太原进发,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到了太原。

    丁原如同上次一样,带着所有的官员全部出来迎接。

    刘玉看到丁原居然这么隆重地对待他,受宠若惊,带着自己麾下的文武向丁原行礼:“丁大人,如此看重刘玉,刘玉承受不起啊。”

    丁原笑呵呵地对着刘玉说道:“伯玄,恭贺升任并州刺史。并州有你坐镇,我也是十分放心。”

    刘玉一脸严肃地说道:“丁大人放心,有我在,并州一定安定。”

    “好,好,我相信伯玄的能力。来,我跟你介绍一下刺史府的文武。”丁原拉着刘玉的手一一介绍着刺史府的文武。

    里面这么多人,刘玉没有几个在后世听过的。

    “原刺史府的属僚除了主簿王旦之外,其他人都在这里了。不过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要跟随着本官到洛阳上任,所以伯玄,你要自己提拔属僚了。”丁原很抱歉。

    刘玉一阵无语,很想跟丁原说一句你是在逗我吗。不过这样也好,刘玉可以安排自己的人,少了不少事。刘玉说道:“下官省得。”

    丁原看了一下天色,说道:“陛下有令,命我即刻出发。为了见伯玄一面,我已拖延了几日,现在我也要出发了。以后有缘再会吧。”说完,想着后面的队伍做了一个手势。

    大队人马徐徐开动。看来丁原在并州捞了不少,这么多的马车,看得刘玉直摇头。

    “一路走好!”刘玉挥手道别,心中希望丁原带着这么多的财富上路,千万不要遇到黄巾之类的。

    直到丁原的的队伍看不到身影,刘玉才回过神来。

    “下官中郎李观,见过刺史大人。”领头的一个文官拜见道。

    “好了,进城。”刘玉下令道。

    李观连忙前面带路。

    刘玉踏入了雄伟的太原城。

    太原的规模比雁门要大的多,城里的店铺酒楼更是林立。不过刘玉发现太原的贫富差距很大,路边有很多乞丐与无业游民。刘玉早就在太原城安插“暗部”细作,对太原有一定的了解。

    太原城原本有五大势力,王家、李家、袁家、赵家与丁家。王家在这五股势力中最大最强,王允就是太原王家的家主,是太原本土出身官员中官职最大的,可以说是士林领袖。王旦这个无能的废物在家族势力的帮助下位居刺史主簿之位。李家也是太原很有势力的家族,族长是中郎李观的父亲,李观作为李家后起之秀,备受瞩目。袁家早年从豫州搬迁过来,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分支。赵家人员众多,历代家主都懂得经营,靠着与各家联姻与合作,成为一股可以左右局势的势力。最后就是丁原为首的丁家了,丁原在并州刺史任上多年,也是凝聚了一股不小的势力。只不过由于丁原的离开,丁家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应该没什么威胁。

    刘玉他们很快就来到刺史府邸。刺史府规模很大,可以跟洛阳的薄侯府相提并论了。丁原对刘玉十分重视,几乎留下了很多家具摆设给刘玉。刘玉可以省下一大笔的装修费用。

    刘玉进入刺史府,众人分位而坐。由于李管家已经去洛阳了,李贵承担起管家的重任,连忙安排下人给众人上茶。

    刘玉喝了一口茶后,对着众人说道:“本刺史初来乍到,以后还需诸位多多配合。”

    李观代表属僚说道:“我等必然以大人马首是瞻。”

    刘玉点了点头,开始了自己的安排了,说道:“人都到齐了么?”

    “回刺史大人的话,王主簿外出巡视,至今还没有回来。”李观回答道。

    “本官新官上任,作为主簿居然没有到场,简直不可理喻。”刘玉装作很生气的样子。

    “刺史大人息怒。”众属僚见到刘玉生气,连忙劝道。心里想着王旦这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都不知道在哪里享受,得罪了刺史大人,以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刘玉当然知道王旦不可能再出现了,自己不发一下火,以后怎么洗清嫌疑呢。

    “现在先不管他了。原先刺史府的属僚大部分都追随着丁大人前去洛阳。刺史府架构空虚,影响日后运作。本官现在任命新的刺史属僚。”刘玉说道。

    众人都打醒了十二分精神,都希望自己可以被提拔。

    “陈宫,任命你为谏议大夫。黄忠为忠义校尉领左仆射。吕布为昭信校尉。李贵为右仆射。典韦为破贼校尉兼刺史府护卫统领,黄嵩为典农校尉,其他人各司其职。”刘玉逐个安排。

    陈宫等人领命。

    其他属僚发现刺史大人是安排自己人,虽然心里早就有了准备,但还是有点小失望。

    “李中郎,你安排人手传唤王主簿到来,作为刺史属僚之首,居然没有到场,太不像话了。”刘玉呵斥着。

    “属下遵命。”李观很郁闷,心中大骂王旦,目无尊长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了,就算家里的父亲是朝廷大臣也不用这么嚣张啊。

    属僚全部离去后,刘玉开始吩咐典韦将整个府邸查找一遍,预防万一。然后开始安顿家眷。

    当天晚上,累坏的刘玉正想休息,却被黄蝶骑在了身上。怀孕心切的黄蝶又一次榨干了刘玉。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主簿失踪案() 
李观回到办公之地后,立马命令下属寻找王旦的踪迹。

    可是王旦出行的时候,并未与他人交代行踪。连王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哪里了,王旦的脾气恶劣,他们也不敢多问自家少族长的去向,而且王旦经常外出多日也不跟家里人联系的,王家人都习以为常了。李观的手下自然找不到王旦,只能回去向顶头上司汇报。

    李观大骂王旦不是东西,没事找事。要不是有刘玉的命令在,李观才不会管这样的破事。

    既然王旦是巡视郡县,那么地方官员一定会好好招待的。李观心想一定是在地方上玩得太沉迷了,所以李观汇报刘玉,希望刘玉写下文书下发各郡。刘玉当然同意。李观感觉不是很保险,万一王旦这货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呢,或者去洛阳了呢。李观自己又下发文书到各关口询问,同时让王家人问一下洛阳的王允,看王旦是不是在洛阳。事关自己的少族长,王家人当然十分同意。

    几日过后,整个并州有人的地方都没有找到王旦,并州所有关口也没见王旦进出,甚至洛阳王允那里也回信说王旦不在洛阳。

    王家人彻底慌了,少族长失踪了。李观也慌了。

    王旦失踪了。堂堂并州主簿居然失踪了。

    “混账,堂堂并州主簿居然在并州失踪,本官初来上任,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不是在打本刺史的脸吗?查!一定要查!”刘玉的演技不错,还拍起了桌子。

    陈宫等自己人自然很配合地跪下了。

    李观等人是真的被吓到跪下了。

    “都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刘玉看向李观等人。

    李观也是知道刘玉的眼神,可是他们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无视刘玉的眼神。

    陈宫见此微微一笑,心想主公这招用得很好,既杀鸡儆猴,又除掉了心腹大患,一举两得。

    刘玉再次拍起了桌子,骂道:“怎么都哑巴啦。快给我想出办法来啊。”

    陈宫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出班说道:“主公,未找到王主簿的原因是搜寻范围太小了。依我之见,应该再次扩大搜查范围。”

    “陈大人,我等已经把并州大大小小的城池都查遍了,怎么可能是搜查不力呢。”李观感觉被陈宫质疑他的工作,立刻反驳。

    “李大人误会了。在下并没有质疑李大人的意思,在下只是想说王主簿可能被歹人绑架,而这些歹人都是藏匿在深山野林里,在下提议扩大范围的意思就是说在并州各大山林巡查一番。”陈宫解释道。

    “不可能吧,并州有谁这么大胆敢绑架主簿大人?”一名官员说道。

    陈宫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这名官员。

    李贵笑道:“这位大人是不是忘记黑山的那伙人啊?”

    那名文官焕然大悟,羞红了脸,尴尬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李观急忙说道:“若是真是黑山黄巾所为,那王大人不是十分危险了。”

    “刺史大人,我们应该尽快营救啊。”

    有些王家的官员也是急了。

    下面乱哄哄的,刘玉很不爽,呵斥道:“肃静!”

    老大发话,所有的官员都安静了下来。

    陈宫再次站了出来说道:“诸位。其实刚才也只是在下的猜测。但是为了预防万一,在下建议分为两步走,第一,加大力度,派出骑兵巡查各深山野林。第二,请刺史大人下发悬赏文书,传遍整个并州,有王主簿消息者,重赏。如此双管齐下,定能见效。”

    李观等人觉得陈宫这个方法好。

    “就依公台所言。公台,你来负责此事,其他人都要全力配合。”刘玉装作很重视的样子。

    陈宫的效率很高,派出以吕布为首的骑兵队不断巡查深山野林。更是命令并州所有郡县全力搜查王旦的踪迹,任何人只要有王旦消息的,最后能找到王旦,通通赏金五百。

    整个并州都行动了起来。

    吕布他们是知道具体原因的,天天带着骑兵队在山里打猎。

    当天夜里,刘玉叫来了李贵,问道:“都处理完了么?”

    李贵小声地回答道:“主公放心,前几日暗部的人员就装作黄巾贼,把王旦他们带到了黑山,并故意让几个打猎的山民发现,王旦他们已经都处理掉了。”

    “很好,你下去吧。”刘玉吩咐道。

    李贵不敢打扰刘玉的休息,消失在夜色中。

    刘玉抬头看着夜色,心中想着:对不起了,王允,我让你断后了。

    其实就算刘玉不杀王旦,王旦也是生无可恋了。在雁门的监牢里,王旦受尽折磨,每日都要遭受刘玉手下的摧残。当李贵拿着一颗毒药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反而不是那么害怕了,有种解脱的感觉,一口就把毒药吞了进去。

    王旦的手下也被李贵诛杀。

    第二天,黑山附近传来消息,有几个打猎的山民在前几日看到有黄巾抓住几个人往山里去。

    刘玉十分重视,派出吕布和陈宫为首的大部队前往黑山。当然还有王家的人一同前往。

    黄巾的探子发现有大批官军向黑山进发,急忙通知渠帅张牛角。

    张牛角以为官军来讨伐,带领着义子张燕,组织兵力防守,期间不断派出斥候察看敌情。

    刘玉如此大张旗鼓就是为了吸引黑山黄巾的注意,然后让部队与黄巾打上一场,这样黄巾就得为王旦的死负责了。

    吕布和陈宫的大部队,进入黑山地界之后就十分谨慎,避免被埋伏。

    张牛角现在十分确定山下的官军就是来讨伐自己的。黄巾在黑山立足未稳,急需一场胜利提升士气,张牛角带着部队,主动迎上了官军。

    吕布真的没有想到黄巾竟然敢来正面攻击,二话不说,带着狼骑一个突击就把黄巾给击退了。

    张牛角终于知道自己的劣势了,再也不敢主动出击,龟缩至黑山深处。同时见识到并州狼骑的战斗力,张牛角迫切希望自己的部队也有这样的骑兵部队,极力培养张燕,后来让张燕成为了十分优秀的骑兵统帅。

    陈宫他们已经实现了一个目标,也不恋战,在“暗部”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山洞前。

    山洞外面当然也有扮演黄巾的“暗部”人员再把守,装模作样地打了一场后,“暗部”全部败退。吕布自然不会追击,同时王家人在山洞里面找到了王旦等人的尸体。

    王旦的身上伤痕累累,一看就是受到了惨无人道的虐待。

    王家人抱着王旦的尸体痛哭。

    黑山黄巾就这样替刘玉背了黑锅。

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允的坚持() 
王主簿被杀了。

    并州第一家族的少族长王旦被黑山黄巾贼给杀了。

    并州平民百姓们乍听之下,是一百个不相信。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官老爷不比平头百姓,这性命金贵着呢,怎么可能在并州被黄巾贼给杀害了呢。并州黄巾哪里有这个胆子呢?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百姓们相信这一定是谣言。

    但是官府的一则通告,让百姓相信这不是谣言。

    并州刺史府在全州贴了一则令人伤心通告。

    并州刺史府主簿,并州百姓的父母官,大汉百年难得一见的青年才俊,王家少族长王旦王文宇,在巡视地方政务时,一时不察被万恶的黑山黄巾贼趁机谋害了。

    并州刺史刘玉大人得知此事悲痛莫名,公开表示与黄巾贼势不两立,同时上书朝廷,恳求朝廷准许并州军民围剿黑山黄巾,让刘刺史带领王师为可敬可爱的王主簿报仇。同时安排专人南下购买上好的柳木棺材,并亲自挑选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要为王主簿风光大葬。

    刘玉在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虚伪兼恶心。

    不过为王旦被杀的事情定下了结论。

    张牛角收到消息后,怀疑是不是手下瞒着他去干的。不过黄巾贼很多都是亡命之徒,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张牛角也不在意,反正官军也不敢贸然攻击黑山黄巾。

    消息传到洛阳。

    九卿之一王允王大人痛苦万分,吐了老血后,当场昏厥。

    得知此事,袁隗、卢植、曹嵩等大佬急忙前来王允府上看望。灵帝也派出天使送来补品慰问。

    现在的王府已经乱成一锅粥。王允昏厥不醒,正在接受郎中医治。王老夫人也是悲痛万分,以泪洗面,不能主事。

    袁隗实在看不下去,出声呵斥并指挥王府的下人们开始做事。王府的下人们顿时有了主心骨似的,不再慌乱。

    经过郎中的医治,昏厥的王允渐渐恢复了意识。

    王允睁开眼,看到了袁隗、卢植、曹嵩三人的身影。

    “子师,你终于醒过来了啊。我们都收到消息了。你现在还好吧?”袁隗关心地说道。

    “次阳兄,子干兄,巨高,我苦啊。我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以后我该怎么办啊?”王允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三人哀叹一声。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来丧子。王允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白发送黑发人,可以说绝后了,这打击太大了。王允好像一日之间老了几十岁,摇摇欲坠。

    曹嵩柔声说道:“逝者已矣,子师兄要振作起来。贤侄之事还要你来处理啊。你千万不能倒下去啊。你倒下去了,嫂夫人该怎么办啊。”

    王允已经听不下任何安慰了,一直在痛哭。

    卢植是个暴脾气,看着王允这个架势,心中怒火中烧,大骂道:“王允!匹夫!你还是不是男人,你儿子被人杀了,你还在这里哭哭啼啼像个女人,亏你还是当朝九卿,我卢植算是看错你了。”

    袁隗、曹嵩没有想到卢植居然在这个时候发脾气,连忙制止他。

    王允被卢植这么一骂,也是停止了哭泣。

    袁隗和曹嵩发现卢植的喝骂对王允有效,也不再阻止。

    卢植继续骂道:“枉你王允自云顶天立地。杀子之仇,不共戴天。你若是个男人的,就提起三尺青锋,报仇雪恨!不要像个缩头乌龟那样在这里哭哭啼啼!”

    王允一跃而起,擦干了泪水,坚定地说道:“此仇不报,我王允誓不为人。多谢子干兄,你把我骂醒了。多谢次阳兄与巨高贤弟。我已经没事了。”

    卢植笑道:“子师重新振作,我等安心不少。”

    袁隗和曹嵩现在才知道卢植用的是激将法,暗地里给了卢植点了一个赞。

    “三位的心意,王某感激不尽。王某现在就要入宫面见陛下,招呼不周之处,请海涵。”王允重新恢复为原来的样子。

    袁隗笑道:“子师,请自便。我等三人,先行告辞了。”

    袁隗三人眼见王允重新振作起来,也是放心不少。随后袁隗三人离开了王府。

    王允则飞奔进入的皇宫。

    皇宫。

    灵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王允,一脸的无奈。

    王允已经进宫快半天了,一直闹着要去并州,要剿灭黄巾为儿子报仇。

    灵帝有很多个理由不想让王允去。如果真的让王允去并州,按照王允现在这样的状态,别说报仇了,怕是没到并州,就可能已经断气了。

    “爱卿啊,朕很体谅你的心情,可是最近国事繁忙,朕离不开你啊。”灵帝柔声细语地安慰道。

    “陛下,虽说国事繁忙,但是朝中衮衮诸公,皆是人杰,少了老臣也不会出现什么乱子。请陛下允许老臣前往并州吧。”王允坚持道。

    灵帝郁闷了,说道:“王爱卿,兵者国之大事。眼下国库空虚,已经无力再发兵了。不如等明年秋收过后,再去围剿如何?”

    刚刚平定叛乱,耗费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大汉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而且黄巾盘踞黑山,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主动攻击实在是不明智。

    “陛下,我王家虽然算不上富可敌国,但也颇有家资,一切围剿所需,我王家一力承担。”王允没有把国库空虚的问题放在眼里。

    “爱卿,三思啊。”灵帝没有想到王允为了报仇连家产都不要。

    王允急了,自己连家产都不要了,灵帝居然也不同意。王允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陛下,我儿为歹人所害,歹人依然逍遥法外,此仇不报,我王允无颜立于天地间。陛下珍重,来世在做君臣。”

    王允一头向张让旁边的房柱撞了过去。

    “快拦住他。”灵帝大惊。

    张让反应快,飞快地挡在了王允面前。王允收停不住脚步,趋势不止,一头撞进了张让的怀里。两人倒在地上,侍卫们急忙将他们两人扶起来。

    张让捂着肚子,王允这一下可撞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