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捂着肚子,王允这一下可撞得不轻啊。张让有点怀疑王允是不是故意的,那么多柱子不撞,偏偏对着自己旁边的柱子撞过来。
王允的确是故意的,自己要寻死,有的是地方,灵帝绝对不会让王允撞死在大殿的。平时王允就受够了张让这个阉竖的气,存着公报私仇的心思,故意给张让这么一下。
“爱卿啊,朕只是让你考虑一下。你没必要自寻短见啊。”灵帝被王允这么来一下给吓到了,语气也是柔和不少。
“陛下,臣已经生无可恋了。若陛下不答应老臣,老臣就死在你面前。”王允以为灵帝妥协了,哭得更加大声。
灵帝怒了,这老东西给脸不要脸,拍起了桌子大骂道:“王允,你够了啊。在这里胡搅蛮缠,甚至以死相逼,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了啊。”
灵帝这个皇帝做的真悲催,官员都可以在皇宫耍流氓了,而且还是有文化的老流氓。
“陛下息怒。”王允吓了一跳,连忙跪下叩首。
“混账,黄巾刚定不久,国库空虚,将士疲弊。此时若再挑起战事,导致各地黄巾复起,天下再次大乱,社稷动摇。你王允承担得起吗?亏朕信任你,委以重任。你却只顾个人私仇,不顾天下安危。你知罪吗!你让朕太失望了!”灵帝大骂。
“陛下息怒,老臣知罪。”王允知道自己这次玩大发了,不断叩头赔罪,额头都红了。
张让暗骂王允活该。
骂了一通后,灵帝怒气也消了不少,说道:“朕真想把你罢官免职,永不叙用!但念你被丧子之痛被惑,这次就饶了你。以后再犯,数罪并罚!”
“多谢陛下恩典。”王允松了一口气。
“你儿子王旦怎么说都是为国捐躯,朕放你几天假。回去并州好好办理丧事,朕准许王旦风光大葬。”灵帝说道。
王允老泪纵横,再次叩首道:“老臣多谢陛下天恩。犬子泉下有知必定含笑。”
“好了,没什么事就回去吧!”灵帝挥挥手让王允离去,王允千恩万谢地出了皇宫。
灵帝叫来了张让,问道:“王旦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查出来了没有?”
张让恭敬的说道:“回陛下,据并州探子的回报,王旦的尸体是在黑山附近发现的,很有可能就是黄巾贼干的。可是最让老奴感觉可疑的是,王旦虽说是去巡视郡县,但最近一个月都在雁门,然后没几天就发现死在黑山。这就让人奇怪了。”
灵帝呵呵直笑,说道:“有什么好奇怪的,在并州只有一个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王旦应该就是死在那个人的手里。”
张让试探地问道:“陛下是说薄侯?”
“阿父啊,并州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监控的事情,可要加大力度了。不要出什么乱子了。”灵帝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陛下放心,老奴知道怎么做。”张让心领神会。
灵帝微微一笑,起身走出了大殿。
抬头看着并州的方向,灵帝冷笑一声,径直往裸游宫而去。
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光大葬()
王允为子报仇的心思被灵帝无情的拒绝了,心情失落。回到家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带上自己的老婆,马不停蹄地朝着并州而去。
刘玉也是收到了朝廷的通知。
从刘玉把并州视为私有领地开始,他就不断谋划如何解决并州王家这个庞然巨物。
正好王旦落在刘玉的手上,刘玉就是要利用这事,将王家慢慢削弱,最后连根拔起。
用了不到一天,王允他们就来到了并州太原。
刘玉作为刺史,带着并州文武迎接了这位刚刚丧子的朝廷大臣。
王允脸色沉重地应付着刘玉和并州文武。
刘玉看得出来,王允是没什么心情了,迎接仪式草草结束了。
进入了太原城,王允夫妻二人往老家飞奔而去。刘玉与其他人在他们后面跟着。
王旦的尸体已经被仵作收敛清洗完毕,正放在王家的客厅停放,身体周边放着许多冰块。还好最近天气寒冷,王旦的身体保存的还好,没有臭掉。
王老夫人一见以前活蹦乱跳的宝贝儿子现在躺在那里,控制不住情绪当场痛哭。
“你这个不孝子啊,你就这么走了,为娘该怎么办啊。”王老夫人呼天唤地的痛哭着。
王允也是老泪纵横。整个太原王府响起了凄凉的痛哭声。
王允泪眼朦胧地抚摸着王旦的身体,发现王旦身上有很多伤痕,可想而知王旦受到怎么的对待。
刘玉心想若是现在自己流下几滴眼泪,那效果会更好。可实在是哭不出来,刘玉不得已狠狠掐了大腿一下,留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老大都哭了,刘玉身后的文武们也是装模作样地哭泣。其中陈宫的演技足以去拿奥斯卡,哭得比谁都要悲切,眼泪不住的往下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陈宫死了儿子。演技最失败的要算吕布与典韦,一个不知道怎么哭,另一个让人感觉是在笑。还好众人的关注点不在这里,要不然吕布与典韦就出洋相了。
总之,大伙都是对王旦的死,表示了哀悼。
“诸位大人,老夫要为这个不孝子处理后世,请各位大人回去吧。”王允收起了泪水。
刘玉擦了擦泪水,悲切地说道:“王大人,下官与大人和王主簿早在洛阳之时就相识。王主簿忠孝仁义,世人皆知,此次为国捐躯,理应风光大葬,下官已准备一副上好的柳木棺材与风水宝地,聊表敬意,请大人不要推辞。眼下王大人与夫人悲痛欲绝,恐难以处理王主簿的后世,不如就让下官等人留下来安排,不枉下官与王主簿相识一场。”
刘玉这话勾起了王允的泪点,王老夫人更是称赞自己儿子交到一个好朋友。王允含泪点头答应了。
陈宫对王老夫人的话不屑一顾。还好朋友呢,就是刘玉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把你的宝贝儿子给做掉了。
王家的下人们,开始了准备,很快就布置好了灵堂。
刘玉表现得对王旦的死十分上心,准备了不少麻布孝衣,更是找来了并州最出名的超渡法师来为王旦超渡亡魂。
由于王旦没有子嗣,刘玉很贴心地找来一帮小孩充当孝子来哭丧。
王允夫妻二人都感受到了刘玉的诚心,感动得不得了。王允更是对刘玉好感大增。
王旦的丧事很快就进行了。整个太原王家所有成员都参加了王旦的葬礼。
刘玉购买的上等柳木棺材也是搬到了王家。
王老夫人亲自给王旦穿上了寿衣,整理遗容,让王旦可以漂漂亮亮地上路。
棺木里摆了各种金银玉佩等随葬品。
王家的下人们,小心翼翼地把王旦放进了棺木。
法师在灵堂上做着法事,念诵着别人都听不懂的超渡经文。
刘玉带领并州文武瞻仰了王旦的遗容。刘玉看着棺材中的王旦,心想要不是王旦威胁到了自己,自己也不会那么狠毒,希望经过法师的超渡,王旦可以早登极乐世界。
在合上棺木的那一会,王老夫人与王允悲痛莫名,几乎昏厥。
刘玉作为并州文武官员之首,在丧事上,感人肺腑地念完一篇挽赋,悲切之意,让众人留下了眼泪。
王旦的死对有些人来说是件好事。刘玉这边就不用说了,太原王家里面就有人对王旦的死喜闻乐见。太原王家现任家主是王允,王旦也是按照下任家主的标准来培养的。现在王旦已死,王允后继无人,那么其他王家的子弟就个个有了机会。王旦的几个堂兄弟听闻王旦身死,开心得在家里办起了宴会。王允的弟弟王奇是最高兴的一个。王奇以前就跟王允争过家主之位,可惜当时王家的长辈都中意王允,让王奇抱憾终身。如今峰回路转,王允唯一的儿子王旦死了,又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家主的继承人的位置,只能从其他子弟中选择。王奇的儿子众多,而且长子王涛更是王家年轻一代最有潜力的人物,最有机会补上王旦的位置。
棺木合好之后,就要送往风水宝地下葬。
刘玉已经命令典韦将太原城清道了。
王旦的棺木顺利地出了太原城,并州文武为其送葬。太原城的百姓看着如此巨大的葬礼,也是啧啧称奇。
葬礼的规模是巨大的,王旦生前无恶不作,死后却能风光大葬,也算是死得值了。
刘玉特意找了一个风水宝地,不少官员看过后都觉得刘玉很有眼光。墓地依山傍水,青龙高嵩,白虎绵长,玄武深厚,朱雀宽广,若是葬在此处必定能庇佑子孙后代。
这个时代已经有风水之说了。刘玉后世曾看过这样的书籍,略懂皮毛。
“王大人,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刘玉对着王允问道。
“这个地方很不错,刘刺史有心了。”王允看过之后更是直点头。
汉代土葬流行墓室,刘玉早就安排人手修建好了墓室,省了王允不少事。
“王主簿慢走啊。”在王旦下葬的那一刻,刘玉带头痛哭,典型的猫哭耗子。
若是王旦泉下有知一定会从棺材里跳出来,活活掐死刘玉。
刘玉请来的孝子更是哭得凄凉。
随着王旦下葬完毕,葬礼就这么结束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家的内乱()
王旦的葬礼终于结束了。
王允原本打算回去了洛阳了,但是由于王允的老婆因为悲伤过度病倒了,王允因此又停留了一两日。
可是王允没有想到的是,王家发生了一些他不想看到又意料之中的事情。就是关于王家继承人的问题。
王允现在已经被王家的成员给围住了。
王旦死后,王允这个家主就有没有了继承人。虽然这个时代没有规定家主的儿子可以担任下一任的家主,但是在王家,王允一直以来都是说一不二,更是把王旦当成了继承人来培养。经常把王旦带在身边,让他好好跟自己学习如何做一名位高权重的家主。
可惜王旦在洛阳别的没有学到,这个斗鸡走狗的纨绔作风倒是学得十足。王允失望至极,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时常叮嘱王旦。还好王旦比较聪明,从来没有给王允惹出什么事端出来,除了遇到刘玉的那一次。
经历过被绑架事件后,王允就把王旦送回了太原老家调养,并利用自己的关系,在刺史丁原那里给王旦谋求了主簿一职。
原本王允满怀期待地希望王旦可以继承王家家主的位置,可是随着王旦身死,他的梦想也随之被毁灭了。
现在王家的成员们都已经开始对家主继承人这个位置开始了争论。
王允的弟弟王奇,跳得最欢。
自从王旦身死之后,王奇就不把王允放在眼里了。作为一个大家族,王家不可能没有家主继承人,而王奇儿子王涛的呼声最高。
所以这次王奇主动带领着王家的成员来到了王允的家中,逼王允做决定。
“大哥,侄儿的死,我们都很遗憾。但是咱们王家必须要有个继承人,你是现任家主,这事情你要好好考虑清楚啊。”王奇很不给面子地说道。
王允满脸寒霜地说道:“二弟,旦儿尸骨未寒,现在提这个,你不觉得让人心寒吗?”
王奇微微一笑,说道:“大哥,正所谓事急从权,侄儿已经死了,我们虽然很伤心,但是更加要向前看。趁着你在太原,尽早做个决定,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王允看向了其他人,说道:“你们都是同样的意思吗?”
由于王允一直都是说一不二,王家的其他人习惯性地不敢回应着他的话。
看着其他人都沉默不语,王奇急了,说道:“大哥,大家都跟我是一样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今日都来跟你说这个事情。你年纪也不小了,万一有个好歹,导致王家因为家主之位发生争执,就不是很好了。所以能你最好是现在就立下家主继承人,就不会发生那样的问题了。”
“那你们觉得谁可以作为我王家的家主继承人啊?”王允问道。
王奇露出了笑容,对着其他人示意。
就有一名王家的成员,上前说道:“家主啊,我们经过商议,觉得王涛是最好的人选。”
“王涛?哈哈,原来是二弟你处心积虑啊。”王允笑了。
王奇也笑了,说道:“大哥不要想歪了,涛儿之才,在年轻一代中出类拔萃,就算是过世的旦儿也不能与之相比,是最适合家主继承人。”
“二弟,你好像忘记了我这个家主是可以指定继承人的。我反对王涛成为家主继承人。”王允玩味地说道。
王奇笑道:“大哥啊,涛儿成为家主继承人,是经过大家商议的结果。你这样坚决反对,让我等不服啊。我等不得不用别的方法来维护我们的决定了。”
“你想怎么样?”王允面露杀意。
“大哥你已经不适合再做家主了,你退位让贤吧。”王奇阴阴地说道。
“哈哈,罢免我?难道你来当家主?”王允笑了。
王奇淡淡地说道:“若是其他人不反对,我王奇愿意扛起这个责任。”
王家的成员都深以为然,频频点头。王奇见此,更是自得。
看来这帮人今天是来逼宫的。王允怒极反笑,说道:“好啊,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对家主的位置念念不忘啊。”
王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做家主?你配吗?你知不知道王家有今日的风光,都是我的功劳?没有我在朝中支援,你觉得你能在并州这个虎狼之地站稳脚跟?没有我的存在,你能抵抗着住其他家族的侵蚀?”
“大哥,你放心。你能做得到,我也能做到。”王奇不以为意。
王允看向了其他人,但是王家的其他人都聚集到了王奇的身边。王允突然感到自己十分的无助,他好像被王家给抛弃了。
“好啊,没有想到我王允会有今天。”王允悲切地说道。
王允拿出了王家的家主信物——雕刻着王字的玉佩。这是王家的第一任家主通过一名西域商人得到的一块美玉,通体红润,特别是中央有一个黄色的圆圈。王家第一任家主用能工巧匠雕刻成一块玉佩,成为后代家主的信物。
王奇看着这个代表着王家权利的玉佩,深深地吞了一口口水。
王允将玉佩放在了王奇面前,说道:“二弟你想要做王家的家主,那么这块玉佩,你就拿着吧。”
王奇接过来,不断抚摸着。几十年前,王奇就想得到它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从今天开始,王奇你就是王家的家主,而我再也不会理会王家的任何事情,你好自为之吧。”王允很失落。
王奇把玩着玉佩,笑道:“大哥,你就放心吧。在我领导下,王家一定会更加昌盛。”
其他人也是过来恭贺王奇成为新一任的家主。
王允冷冷地看着王奇,知道这家伙已经开始做起春秋大梦了。一想到自己已经不是家主了,王允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脸面在太原继续呆下去。
王奇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拥簇着离开了王允的府邸。
众人走后,只留下王允一个人。
叹了一口气后,王允无奈地坐在了地上。
等王允的老婆恢复了一些后,王允就带着老婆离开了太原,直到他身死,也没有再回到这个出生之地。
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并州()
王允没有告诉任何人就离开了太原这个伤心地。刘玉后来才通过“暗部”知道了王家内部发生的变化。
处理完王旦的丧事后,刘玉开始了作为并州刺史的工作。
并州有八个郡。分别为:上党郡、太原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云中郡、定襄郡、五原郡、朔方郡。这八个郡的太守,除雁门郡太守刘林是刘玉的人,其他都是跟并州四大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并州人口只有将近七十万人,是东汉十二州当中人口相对较少的一个州。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刘玉要向卢植争取把黄巾投降的士兵迁一部分过来。
当然黑山中的十万黄巾没有算到并州的总人口进去。
军队数量有十万,但是大多数都是驻防在边疆。
最特殊的就是朔方郡了。朔方郡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反击匈奴而建设的后勤基地,人口成分几乎全是兵丁。同时人口也是最少的,只有一万余人。
如何增加并州的人口,是摆在刘玉面前的头等大事。
同时由于王旦的身死,并州刺史主簿一职空缺。刘玉必须找一个人补上这个空缺。
并州四大势力纷纷向刘玉示好,准备拿下这个重要的位置。当年王允就是靠着家族势力把王旦推上了主簿的位置。
如今这四家势力又依样画葫芦地行动了起来。
其中最积极的就是刚刚夺取家主之位的王奇。王奇虽然夺取了家主之位,但是王家里面也死是有一些人对他不满。现在的王奇急需一个官身,来震慑王家里面的不服之人。
为了能争取到主簿的位置,王奇用尽了手段。金钱、美女、奇珍异品都送到了刘玉面前。
可是刘玉对这些个世家不是很放心,已经准备把主簿这个重要的位置交给陈宫,委婉地拒绝了王奇对主簿之位的渴望。
王奇十分地失望。
不过刘玉现在没有实力把整个并州的世家连根拔起,经过与陈宫一番商议后,也是做出了妥协。
陈宫升任为主簿之后,他之前的职位谏议大夫就由王奇担任了。
虽然不能得到主簿这个位置,但是谏议大夫也不错,也是位高权重,王奇也是高兴地接受了,同时表示自己为首的王家一定以刺史大人马首是瞻。
刘玉知道王家在并州如同一颗毒瘤一样,不断吸食着并州百姓的血汗。但刘玉现在需要王家的支持,暂时选择了妥协,等他有足够的实力后再铲除这些个世家。
刘玉与王奇如同王八对绿豆,两人开始勾搭了起来。
当刘玉与王奇一通走出刺史府的时候,其他三家都知道刺史府与并州第一家族联合在了一起。三家家族十分识相地表示了恭贺。
在王家的帮助下,刘玉十分顺利的掌握了并州。
王家也在刘玉默认下有了更近一步的发展。王奇的儿子王涛被刘玉安排了进了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