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的事情,还少么?何况或许在主公心中,大公子一直都是外人也说不定啊。在下有感大公子日后的凄凉,昨日偶遇大公子,良心发作,才会发那肺腑之言。大公子,你现在知道了吧。”
“还请先生教我!”刘封不想被刘备冷落,也不想失去继承刘备势力的资格。
过继给刘备之后,刘封几乎已经一无所有了。刘备在外人面前把他当成继承人,刘封心中是暗喜的。出身一个没落的家族,能够成为一个势力的继承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蛋糕啊。如果这个期望变成了失望,你让刘封何去何从啊。
法正可不能立马就答应,他要推辞一下,说道:“大公子,在下才疏学浅,能有什么办法教你啊。”
“先生,今日吾半夜前来,正是猜测到可能是父亲大人对吾有了误会。刚听先生讲解,才知事情始末,否则吾将欺瞒下去。先生对吾赤城,吾再也找不到有人会这样待吾。先生不救救吾,吾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若是先生不答应,吾将长跪不起。”刘封给法正跪下了。
法正内心大松,终于把这个傻小子给忽悠住了,接下来就要将他和刘备的关系给离间了。
法正很是为难地说道:“大公子啊,你这是为何,快起来。”
“先生若是不答应,吾将长跪不起。”刘封紧紧地抓住着最后的稻草。
“大公子快快起来,若是被其他人发现就不好了。好了,在下答应便是了。”法正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答应了。
“多谢先生。”刘封感激不尽啊,有了法正的帮助,他的处境就好很多。
“此事很是复杂,在下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办法。还请大公子容在下一段时间思虑一下。”法正说道。
“正是此理。”刘封说道。
法正琢磨了一下,说道:“如今主公已经对大公子不是很信任。大公子应该如同往日一般,不可让主公发现大公子知道那事!还有一点,大公子需要有一点自保的能力,必有忠义之士护卫大公子左右。仿孟尝君之故事。如果有个万一,大公子到也可以逃脱危难。”
“嗯,吾明白了。”孟尝君的故事,刘封是知道的。
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很是尴尬,对齐王的威胁也是巨大。但是齐王都不敢对孟尝君动手。除了孟尝君的地位和声望之外,还有就是他人数众多的门客。
法正这是让刘封学习孟尝君,求得自保之术。刘封就是这么想的。
“得法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刘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法正压根就不是为刘封着想,无非就是希望刘封形成一个小团体,将刘备的势力给分裂出来,最后来一个父子相残。
“若是大公子有事情,大可以在深夜派人传递消息给在下,在下能帮大公子的一定替大公子排忧解难。”法正先把刘封暂时稳住了再说。
刘封很是感激,感觉时候也不早了,他也将要告辞了。
刘封走后,法正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自言自语地说道:“刘备啊,这一招父子相残,是不是很残忍啊。”
“呵呵!呵呵!”法正最后发出了阴险的笑声。
第一千八十章 刘备决策 孝直夜访元直()
另外一边,刘备正在和徐庶商议着一些机密。
刘玉和曹操两人已经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注意力都不在益州。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刘备最好的时机。刘备苦心装病,为的不就是益州么?可刘玉这座大山稳稳地压在刘备的头上,让刘备有任何的动作都要考虑一二。益州的汉中郡早就落入了刘玉的手中,算是刘玉对益州的制衡。稳稳的压住了刘备的一些小心思。
“元直,你看刘玉和曹操将需要多久才能够分出胜负?”刘备最关心就是这个问题。
刘玉和曹操之间的最终之战,耗时多久,直接关系到刘备在益州的谋划。
“刘玉动用了数十万的兵力,穷兵黩武,曹操乃是人中豪杰,两者都是世上顶尖的存在,具体需要多少时间都是一个未知数。刘玉要想速胜十分艰难。曹操要想扳回局面,除非有奇计!”徐庶很坦白地说道。
“奇计?元直,你能否预估一下曹操的计策是什么?”刘备求知欲望十分强烈。
这个就有点为难徐庶了,徐庶又不是曹操肚子里的虫子,怎么可能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但徐庶也不是吃干饭的,他自己心中也有这相关的答案。
“在下不知曹操有何计策。但若是在下用计,根据豫州现在的情况,那么就会采用暗杀刘玉之策。”徐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徐庶想的计策居然和郭嘉想的是一样的,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是不是不可能啊。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一个人敢去暗杀刘玉,就算是有,也被刘玉的手下给事先铲除了吧。”刘备对这样的计策不是很认同。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之前没有人成功做到,并不以意味着现在不能够做到。刘玉对自己的防御是十分自信。这个就是致命的弱点。反其道行之,趁着刘玉疏忽大意,并非没有可能。”徐庶细细地分析着。
“若是如此,那就好了。”刘备很希望曹操就是这么干的,更希望曹操能够成功。
在刘备看来,刘玉要是被杀死了,那么神武朝廷肯定会动荡不已的。刘玉可是有两个儿子,虽然早早就确立了太子,但刘备知道一旦刘玉死了,一些野心家就会浮现出来。他们会看着那么好的从龙之功而不要,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荣话富贵而不要?刘玉一死,神武朝廷起码要动乱三到五年,甚至更久。更严重的后果,可能就是刘玉的领地四分五裂。当初的袁绍是多么的强大,整个黄河以北除了并州就都是他的了。可后来呢?袁绍一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就忙着继承人的位置内斗,活生生把袁绍建立好的基业给分裂了。导致最后袁谭和袁尚被崛起的刘玉来了一个逐个击破。
袁绍都如此了,你说刘玉的儿子不会这样做?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是自私的。刘备很相信刘玉的儿子会自己内斗起来的,到时候刘玉的领地四分五裂,就是他刘备分一杯羹的好时机了。
可惜这一切都是需要建立在刘玉被曹操给暗杀的前提之下。
“刘玉与曹操两人之间的斗争,主公你远在益州,只能坐等结果。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尽早拿下益州才是。”徐庶给刘备提了一个醒。
刘备对益州早就有图谋的了,这段时间他装病,每天都在成都,可也派人私底下和益州的官员联络,还真的给他挽回了一些益州官员的好感。同时徐庶等人也没有闲着,开始在益州秘密走访,用钱财开道,结交郡县守将,目前以巴州郡和广汉郡的守将对刘备表示了认可。这一点也是徐庶之前和刘备说还算顺利的结果。
益州那么多的郡县,能够有两个郡的守将对刘备印象好,已经很不错了。算是徐庶等人有能力了。要知道,刘备刚来益州的时候,整个益州都是抵制的。
同时这两个郡的守将不是真心实意和刘备结交的,看重的则是刘备这边给他们的金银财宝。
只有两个郡的守将对刘备有好感,这让刘备有点不是很有底气。
“吾也知道。可是现在益州上下对吾并不是那么期待。”刘备说的倒是实话。
“主公,刘璋乃是庸才,白白浪费大好的争霸天下的时机。主公已经劝说他两次了,两次机会都被他给浪费了。益州在他的手上几乎没有什么前途。只有在主公的手上,益州才能够让世人都感受到震撼。主公不要再迟疑了。”徐庶鼓励着刘备。
刘备心里是很想要现在就坐上益州牧的位置上的。但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总感觉会出现什么意外。刘备的预知危险能力极强,就是靠着这点能力,他才能够活到现在。
益州天府之国,处于易守难攻之地,汉高祖就是以此为根基,作为屯兵之地,最后得以一统天下。追寻这先祖的足迹,成就不世之霸业,这样的诱惑,让刘备心痒难耐。
“元直,吾总感觉有点不足之处。”刘备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了说来。
徐庶就知道刘备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刘备凡事都会想把失败的结果给预估一遍,虽然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但是时日长久,慢慢的就会影响到整个人的进取心。这也是刘备一直以来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到了这个份上,徐庶就不能让刘备这样下去了。再浪费机会和时间下去,恐怕刘玉解决了曹操,转头就来进攻益州了。如果那个时候益州还在刘璋的手中,天知道胆小怕事的刘璋会不会就直接投降了。
“主公,天下之事从来没有完美的。纵观古今,危险与机遇并存的。高祖以区区益州之兵,暗度陈仓,夺取关中,与项羽争霸天下,数次陷于危险之中。可高祖依旧敢人所不敢为,故而抓住了机会,成就汉室数百年的基业。远的不说,单看刘玉,哪一次他不是冒着覆亡的危险在行事。危险越大,收获越大。刘玉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强大的。主公难道还比不上刘玉那厮?”徐庶用上了汉高祖的事迹来鼓励刘备,他还担心不够份量,直接拿刘玉来刺激刘备了。
“吾乃是汉景帝玄孙!”刘备被激起了斗志,他自问不比刘玉差多少。
“这就对了!”徐庶心中很是高兴。“主公,益州乃是主公最后的希望了。主公若是放弃了,那就…。”后面的那句话,徐庶没有说。可意思很明白,刘备要是没有夺下益州,那天下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刘备就直接归隐山林,好好地过完后半辈子。
刘备当然知道这一点,他都跑到益州这边过来了,整个大汉就剩下这么点地方给他重新崛起了。
“元直,益州之事可以开始了。”刘备的眼神中露出了不一样的光彩。
徐庶很开心,刘备终于下定了决心。徐庶这一次一定要将整个益州完完整整地给刘备拿下来。
本来徐庶在进入益州的时候就有了全盘的计划,但不曾想益州的实际情况比徐庶想象中的要复杂和严重。刘璋是无能了点,可益州在他的统治下,却是百姓安居乐业,各方势力平衡。要想拿下益州,关键点就在刘璋。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借口,刘备也很难向刘璋动手。
师出有名,是这个时代必须要的底线。哪怕摆明了就是假的,可也要有一个理由啊。这个理由很重要,严重的可以关系到日后刘备如何分配利益和安抚人心。
徐庶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到如何用一个好的理由来。
“军师,法先生前来拜访。”在徐庶思虑的时候,门外的下人通报了法正的到来。
“法孝直?对了,或许他可以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徐庶认为法正来的是时候。
法正为何要来徐庶这里呢?这小子一肚子坏水,这次来,是打算在徐庶这里下点眼药,好让刘备更加讨厌刘封,使得刘封可以为法正所用。
“深夜来访,打扰徐军师了。”法正对自己的到来表示了歉意。
“无妨!孝直前来,寒舍蓬荜生辉啊。在下不知道孝直要来,略备了一些果品茶水,请孝直上座。”徐庶对法正的能力比较欣赏,语气很是柔和。
法正加入刘备之后,就发挥了他地头蛇的优势,每每给刘备建议都是切中要害,让刘备和徐庶十分的惊喜。刘备暗地里曾和徐庶说过,来益州这么就,最大的收获就是将法正给收入麾下。徐庶也是认为如此。
相比于廖立的溜须拍马,法正做事一丝不苟,特别地讲原则,甚至有点太过于严厉,导致一开始不是很多人欢迎法正。可徐庶则是看出了法正的不同之处。法正不就是以为太过正直了,导致得罪了益州大部分的官员么?益州别驾张松都把法正当成好友,这就可以看出法正的实力。
有实力又正直的人,不就是刘备身边最缺的么?
所以徐庶和刘备都认可了法正。
“打扰了。”法正带着歉意,十分不客气地就坐在了徐庶的对面。
两人对饮了一杯茶之后,徐庶对着法正询问道:“孝直,你深夜来访,不知有何指教?”
“军师,刘玉和曹操两人大战,估计旷日持久。乃是主公最好的时机。可主公却是沉迷于酒色之中,吾心中实在难安。昨日见主公的神情,似乎有安于现状之兆。吾这两日每每想到此,都无法入睡。今夜特来请军师旁敲侧击一番,好让主公莫要错失良机。”法正当然想好了理由了,否则怎么会深夜来访。
这个理由表现出了法正对刘备的忠心,可以让徐庶更加赏识法正。
“孝直为何不亲自和主公述说一番。要知道主公向来是虚心纳谏的。”徐庶反问道。
法正心里狂骂徐庶,亲自和刘备说,那不就是把自己表现得太过了,到时候被其他人抓住把柄,日后还如何在神武朝廷中混啊。别的人,法正是不知道,但徐庶这家伙才智高,谁知道到了最后的时刻,会不会投向了朝廷,以后给法正添乱啊。
“军师,吾作为一个新来之人。这段时间为主公出谋划策,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痛快。廖公渊似乎对吾意见很大。在主公这里,吾的才能可以得到施展,不想因为自己几句话而引起同僚之间的不痛快。思来想去,还是军师向主公述说方是良策。”法正的口才很是不错。
徐庶是明白了,法正之前吃过亏,现在到了刘备这里,他就不敢再随便乱来了,这是一件好事。
“还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法正装作犹豫的样子,似乎有点选择困难症。
徐庶直截了当地说道:“孝直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昨日主公大喜,命人不得散布出去。廖公渊特意提到大公子,主公却是那副神情。在下当时认为不妥。毕竟大公子乃是主公的长子,若是隐瞒下去,到最后,大公子知道详情,恐怕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偏偏最坏的就发生了。而在下却是因缘巧合得知,大公子已经知道了那事,对主公的做法颇有怨言。”法正准备将刘封给抬出来了。
“有怨言?孝直啊,这话可不能乱讲啊!”徐庶对这种传言十分谨慎,不太相信。
法正拱手说道:“事关我军的团结,在下怎么敢乱言。大公子和主公乃是父子,在下即便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此事上多嚼舌头。”
徐庶一直都是盯着法正,想看看法正说的是不是真的。按照徐庶的认知,法正从来都没有说过谁的坏话,今夜说的这些话十有八九是真的。如果刘封对刘备有怨言的话,那对内部的团结真的很不利。正值刘备图谋益州的关键时刻,刘封要是出点乱子,会影响到大局的。
“其实主公之前的决定就有不妥之处,在下明日就和主公述说一番。大公子么,毕竟是年轻,做事肯定有失稳重。孝直你能够得知这些细节。实在是对我军很是上心,你的这份忠心,在下一定禀报主公!”徐庶看样子是被法正给迷惑住了。
“只要主公和大公子不要出现隔膜,在下就心满意足了。”法正一脸的忠厚老实,全然看不出他内心的龌龊。
徐庶都被法正的忠厚老实给迷惑住了,根本就看不出来。
能够给徐庶看出来,法正就不敢过来当卧底了。
第一千八十一章 被人利用()
刘备绝对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这一点徐庶很是清楚。
以前刘备为了延续自己的香火,更为了势力的稳定,加上那么多年都没有子嗣,才把刘封收为养子。
现在就不同了,刘备证明了自己还行,哪怕是吴氏生出来的是女儿,刘封都被刘备给冷落了。亲生的,总比收养的来得亲。一旦刘备有了亲生儿子,根本就没有刘封什么事。徐庶更是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刘备为了自己的亲儿子,该对刘封拿起刀子的时候是不会手软的。
但现在为止,刘封的地位还是有保障的。毕竟刘备还没有生出一儿半女的。
刘封如果现在不满,那么徐庶就要做一些准备了。
法正今夜都到了徐庶这里了,徐庶正好有些事情和法正商议一下。
“孝直,主公麾下就你对益州最为熟悉。吾有些事情,想向你请教。”徐庶说道。
“军师有什么吩咐就直说,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法正还是谦虚,虽说他的内心不是这么想的。
“孝直你知道此刻正是主公拿下益州的最好时机之一。可主公向来仁义,不忍夺同族兄弟之基业。我等做属下的,实在有点无奈,不知孝直可有良策?”徐庶把自己想要说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法正心中不断地讽刺:不忍?我看是需要一个好的理由才动手吧。真是沽名钓誉之辈!
“军师运筹帷幄,估计成竹在胸了。”法正可不会一下子就按照徐庶的意思去做,这样会丢了法正的身份。
徐庶早就料到会是如此,文人都是讲究一点点的逼格,同样是文人之中顶级存在,徐庶是能够理解法正的心思,不就是希望徐庶他能够多说一些好话,好来衬托出法正的高明么?
“孝直,你之才不下于我!你我互相参详。”徐庶已经很给法正面子了。
这样说话,法正还有了足够的面子。
“军师,我等作为属下,按道理来说,是应该全心按照主公的心思来做事的。可凡事都不能太过死板了。”法正说道。
“哦,请孝直明说。”徐庶似乎有点灵感了。
法正继续说道:“主公太过仁义,可就是因为这份仁义,而让主公颠沛流离。如今主公又是如此,我等作为属下的,这一次就不应该顺着主公的意思。主公内心肯定是不想做那种夺人基业的事情。可不如此,匡扶汉室的大业又要如何实现?所以,在下愚见,咱们该主动一些。”
“你是说,我们设计让刘璋做点事情出来?”徐庶的眼神中精光连连。
法正就知道徐庶想到了,于是趁热打铁地说道:“主公是仁义的,绝对一点错误都没有的。如果是刘璋做了对不住主公的事情,那么主公若是再忍下去,我等定当冒着被主公处罚的危险,也要为主公讨回公道!”
“是极!孝直果然老成谋国啊!”徐庶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