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挥手让徐晃和许褚出去,然后感慨地对郭嘉说道:“奉孝,要是你早点想到以假乱真的计策就好了。恐怕不会到这样的地步。”

    郭嘉顿悟,自己还真的是忘记了这一点,抱歉地说道:“主公,在下有罪。”

    “无妨!为时不晚,孤还没有完全失败,还有扭转乾坤的机会。”曹操难得露出了一点笑容。

    郭嘉也是松了一口气,真的要如同曹操说的那样才行啊。

    曹操马上派人给各地的主将传递了自己新的命令,且命令传令之人,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把他的命令给传达到了。

    曹操现在安排的人都是他自己曹家的人,别的人他还真的有点信不过啊。

    另外一边,徐晃在汝阴城之中找了一个和曹操长得有点相像的士兵过来,给他下达了假扮曹操的命令,只要大功告成,徐晃保证他全家妻儿老小一辈子衣食无忧。

    士兵知道徐晃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做曹操的替身,代替曹操在汝阴,免得被其他人发现。做这种工作的,其结果已经注定了。如果没有被人发现,事后,做替身的会被徐晃给处理了。曹操作为主公,万一有人利用替身这点来做点坏事,曹军会跟危险。所以替身必须死。

    如果被人发现了,呵呵,结果都不用说了,能够死的轻松点算是上辈子有功德了。

    这也是徐晃为何说会保证他全家妻儿老小,而不包含他的原因了。

    士兵没有任何的犹豫,出来当兵混口饭吃,能够给自己的家人争取衣食无忧的生活就算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这种事情,徐晃不能强求,若是士兵不愿意的话,他就不能勉强。当然了,这个士兵要是不同意的话,徐晃就要限制这个士兵的行动了。

    徐晃看到士兵坚毅地同意了,于是就让自己的亲兵拿来一些加的毛发给士兵化妆。

    还真的别说,经过一番的打扮之后,这个士兵远远看过来的话,真的和曹操很像。就算是走近看,不经常和曹操接触的人,也是认不出来的。

    徐晃看着非常的满意,就将这个乔装打扮好的士兵秘密带到了曹操的面前。

    曹操看着眼前假扮自己的士兵,顿时眉开眼笑地说道:“公明,你行啊。居然可以弄到和孤长得差不多的人。看不出你还有这样的本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徐晃听到曹操这句话,整个脸色煞白,急忙给曹操跪下,请罪道:“末将该死,请主公责罚。”

    郭嘉看着徐晃这个样子,顿时笑道:“公明,你这是干什么?主公根本就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你不用太过担心了。”

    徐晃不敢有所异动,曹操没有发话,他就一直跪着。

    曹操知道徐晃的心思,他刚才还真的是敲打一下徐晃。作为一个主公,最担忧的就是自己的权力被夺。而徐晃能够找到一个人来假扮自己,日后也可以这样做。曹操对于属下的掌控力很有信心,但自己百年之后,曹昂他们能不能压的住这些属下就难说了。曹操是必须要敲打一下徐晃的,也顺便敲打一下其他人。

    “起来吧。跪在地上像什么样子!”曹操感觉自己的敲打已经足够了。

    “谢主公!”徐晃感恩戴德地站了起来。

    曹操询问郭嘉道:“奉孝、仲康,你们觉得公明找的的这个人如何?像不像孤啊?”

    “不错了。足够以假乱真。”郭嘉微笑地说道。

    但是许褚却有其他的看法,说道:“此人根本就不像主公。”

    “哦?仲康从哪里看出来了?”曹操对许褚的说法很好奇。

    “主公身上有一股霸气,而眼前这人是一点霸气都没有。”许褚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这句话惹得曹操很开心。是啊,自己的霸气才是最佳的特征,任何人想要假扮自己,只能假扮其型。

    “好!很不错。现在你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就当你是孤。你懂了么?”曹操对着已经乔装打扮成功的士兵说道。

    假扮成曹操的士兵拱手说道:“小的领命!”

    “不行!你要自称孤!明白么?”要假扮就要假扮得真一点,曹操及时提醒了一下。

    士兵沉声说道:“孤明白了。”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笑,这才是真正的假扮啊。

    曹操感觉自己离开汝阴城的时间已经到了,于是趁着天还没有亮,曹操带着许褚、郭嘉与一万兵马,悄悄地从北门离去。

    为了不被刘军发现,曹操把一万兵马分散出城,尔后在聚集起来。曹操的小心是正确的,刘军兵马众多,恐怕不是曹操现在可以对抗的。

    临近离开汝阴的时候,曹操给了徐晃一份帛布,让他看完之后立刻烧掉。

    徐晃看完之后,很是震惊,但最后还是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表示自己会按照曹操的吩咐去做。

    当徐晃当着曹操的面把帛布给烧掉的时候,曹操拍了拍徐晃的肩膀,慎重地说道:“公明,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主公放心,末将保证完成!”徐晃拍着胸膛保证道。

    郭嘉不知道曹操什么时候准备了帛布,也很好奇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在走出汝阴城十里之外,曹操回头看了一眼汝阴城,叹气道:“或许这次最后一次看到这个城池了。”

    郭嘉不敢发言,曹操已经给徐晃下令在关键时刻将汝阴城毁掉,一旦局势不可逆转,汝阴城就会成为一片白地了。

    曹操转身对着郭嘉和许褚说道:“走吧,咱们现在就回去寿春城。”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寿春情况() 
曹操从汝阴城离开,踏上了返回寿春的道路。

    而汝阴城外的黄忠大军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情,其中贾诩和黄忠更在为天亮3之后发动对汝阴城的攻击而做准备。

    寿春城之中,各种势力开始了自己的打算。

    曹操和刘军在汝阴城和刘军主力部队对峙,寿春城中各种势力不断打探对峙的情况。刘军的真实兵力已经传到了寿春城所有势力的耳朵之中。

    本来以为刘军会夸大兵力,实际上没有多少的兵力可说,但没有想到刘军反其道而行,一点隐瞒和扩大的意思都没有。

    时间不断地流失,各种势力的内心从一开始的不安,发展到沸腾的异动。

    曹操不能挡住刘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唯一的区别就是曹操能够拖住多久而已。

    如今的豫州没有任何的外援,本来可以靠得住的孙策,早就龟缩起来,不管曹操的死活与唇亡齿寒的道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寿春城的各方势力开始了自己的布置,其中活动得比较厉害的就是国舅董承了。

    国舅董承也是没有办法啊。自从伏完自己作死,把头伸出去给曹操砍,曹操就把伏完给弄死了。一开始董承和伏完两人合作辅佐刘协,董承的压力不会那么大。伏完一死,董承虽说兼并了伏完的势力,成为忠心于刘协的第一大势力,但受到的压力却成倍增加了。董承所带领的是老世家老官僚,这些人更多是从洛阳跟随刘协而来寿春的,他们的根基都在洛阳和刘玉统治的领地,刘玉早就把这些跟随刘协的老世家和老官僚的田地产业之类的全部都充公了,他们是一无所有了。在寿春之中,他们毫无根基,需要仰曹操的鼻息过日子。曹操根本就不相信董承他们,对于这些人是提防的,为了照拂刘协的面子,给了他们一些清水衙门的官职,每月给点俸禄钱粮,让他们不至于饿死。这些人都是享受惯的,习惯了山珍海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大的落差,心里面是很抗拒的。

    董承的压力也是从这里而来的。老官僚和老世家希望他们的首领董承和刘协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力和享受应有的待遇,而董承和刘协根本就做不到。出现了这样的残酷事实,老官僚和老世家都开始慢慢变了。嘴巴上说的忠心耿耿,是身体上却是慢慢地向着曹操那边靠拢。有些直接一点的,更是改旗易帜,直接投入了曹操的怀抱。让寿春保皇派的实力顿时下降了很多。

    好在董承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刘协作为天子的大义在,曹操也不想接受太多吃干饭的人,所以寿春保皇派的人数才能够维持一定规模到现在。

    董承和刘协的无能,加上曹操的强硬,慢慢的,忠心于刘协的官员减少了很多,他们表面上忠君报国,实际上就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寿春保皇派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是板上钉钉。

    如今局势,刘协的安危成为了董承心中的大石,沉甸甸的。

    刘协和董承已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刘协完蛋了,董承也好不到哪里去。没有了刘协,董承就什么都不是。董承才上蹿下跳,为保全刘协而不断做了努力。

    努力总算是有点收获的,董承拉拢到了司马朗和其他的忠于刘协的世家和官员,准备在关键时刻发动,为刘协和董承自己争取出一条生路。

    起码董承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

    身心有点疲倦的董承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直接坐在了书房中的椅子上闭目养神。董承不敢立刻就休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秘密前来和董承商议事情。

    为了刘协,为了大汉,董承都操劳都这种份上了。董承不敢有所怠慢,现在的局面告诉他,若是不想死,那就要非常努力去谋划,不但为了刘协,也是为了自己。稍有不慎,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死。

    休息没有多久,门外就心腹仆人前来告知,有客人秘密前来拜访。

    董承不得不打起精神,让仆人将对方悄悄地送进来。

    来者就是董承前几天拜访过得司马朗。

    “伯达,你深夜来访,可有要事?”董承询问道。

    对于司马朗的到来,董承倒是没有太大的惊讶。聪明人在现在这个情况都是会勤快一点的。在董承的眼中,司马朗就是这种聪明人。

    司马朗来到这里当然有要事了。

    司马朗脸色沉重地说道:“国舅,在下收到消息,曹操已经让自己的长子曹昂到了淮南。”

    对于这个消息,董承早就知道了,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淮南城重要,曹操将自己的儿子派到那里镇守,简直就是太简单不过了。

    董承满不在乎地说道“这事,曹操上报了陛下,朝中大臣们都是知道的。曹昂过去式为了巩固淮南的防御,以防万一而已。”

    司马朗深感董承的智商实在是堪忧啊,连司马朗话中之意都没有听明白。

    “国舅啊,要是如此就好了。在下发现曹操的子弟和妻妾都不见了。曹操的丞相府现在都没几个人了。在下有几个眼线在淮南,发现曹操的家人都在淮南了。而且他们看样子并不是在淮南久住的。国舅,你应该明白在下的意思了吧。”司马朗干脆就把给董承说清楚了,要是董承这样都听不明白,那司马朗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不过董承智力不够的话,正好就是司马懿说的那种傻瓜了。

    董承是有点脑子的,没有点智力怎么可能在曹操这只猛虎的身边存活那么久。司马朗都说的那么清楚直白了,董承是完全明白了。

    “你是说曹操奸贼也在谋划着后路了?!你确定?”董承震惊地说道。

    司马朗心中冷笑不已:曹操乃是英雄人物,你这等小人在想后路了,曹操怎么可能不会另作打算啊。

    表面上,司马朗正襟危坐地说道:“国舅,曹操定然让他的子弟与家人离开豫州这个是非之地。在下拿自己的脑袋担保。曹操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行事起来不会有所顾忌。在下认为,我等之事是不是要提前一下了?”

    为何司马朗会怂恿董承提前行动呢?因为司马朗这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毕了。另外的司马懿也传来消息,说司马懿派来接应的人很快就要到了。

    司马朗这才过来怂恿董承这个傻瓜。司马朗是一脸的忠厚老实,一脸的为董承着想的样子。

    董承惊疑不定,他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曹操都在准备了,那就是说曹操在关键的时刻对刘协和董承他们是不需要有什么顾及的,反正他的子弟都离开了寿春城,别人和全家的死活就不是曹操该关心的。要是到了关键时刻,曹操直接放弃寿春城,那刘协和董承他们该怎么办啊?那时候要是来了,刘协和董承就会成为刘玉的阶下囚了。不,甚至连做阶下囚的机会都可能没有。

    “曹贼,你果然够阴险的,表面上说光明正大大,实际上,你却比小人还小人。吾看错你了!”董承心中默默地对着曹操不断地怒骂着。

    司马朗暗地里观察着董承的脸色变化,心中估计董承现在的心情定然十分的惊讶与不安的。

    “伯达,此事重大。本官无法作主。你回去安心等待,先做好准备。本官考虑一番之后再行通知。”董承不是那么容易就做出决定的。

    司马朗知道董承不可能那么容易就做决定,董承还是需要去向幕后的老大刘协汇报一下,真正能够做出决定的只有刘协了。

    “那在下就先行回去准备了,还请国舅多多考虑。”司马朗该说的都说了,就看董承和刘协有没有魄力了。

    司马朗离开后,董承立马就出了自己的府邸,他的目的地就是皇宫。

    而司马朗并没有立刻从董承的府邸立刻远去,他就躲在董承府邸附近的一条小巷子的阴暗角落。

    看到董承急火燎燎的往着皇宫而去,司马朗露出了诡异的冷笑,自言自语地说道:“董承啊董承,看来你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啊。你可不要让在下失望啊。”

    董承在前往皇宫的时候,特意避开了荀攸和荀所在的地方。

    镇守寿春的荀攸和荀都不是好对付的,董承必须做的十分的小心,免得暴露出来,遭遇曹操的屠刀。

    虽然这样做,会让董承走很多的弯路,但为了安全着想,董承还是愿意浪费这么一点时间的。

    负责镇守寿春的荀攸明白表面上安静的寿春,实际上是暗流涌动。而且从得到的各种情报来看,已经有很多人在谋划着自己的后路了。

    加上曹操这边一直都没有胜利的消息传来,荀攸倍感压力。

    荀攸亲自到了自己的叔父荀的府邸去商议。

    按照年纪来说,荀攸比荀要大。可论其辈分,荀攸就比荀挨了一辈。大汉以孝治理天下,尊老爱幼是必须的。如果不是同一家族的,荀攸但是可以和荀平起平坐。可惜啊,荀家家教深严,在辈分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即便是你活到了一百岁,只要一个辈分比你大的三岁小孩,你都要行礼。

    好在荀攸这么多年来都习惯了。

    荀攸前来找荀,荀心中已经有了底,于是让人大开中门请荀攸进来。

    “侄儿公达见过叔父大人,望叔父身体安康。”荀攸老老实实地给荀行礼。

    出身于大家族,荀对这样的大礼算是见多了,平平无奇地伸出一只手说道:“公达起来吧。来,喝点茶。这可是上好的茶叶。”

    荀亲自给荀攸倒茶,看来心情不错。

    荀攸十分感激地接过荀倒过来的茶水,美滋滋地喝了一口。

    荀攸喝完了一杯茶,苦笑道:“也只有叔父现在有心情喝茶了。”

    “公达,你我乃是同僚。现在不是族中议事,不用那么拘谨。”荀是阔达之人,对辈分看得不是那么重。

    “家国天下,攸乃是晚辈,自然要懂得孝道。”荀攸是一个讲规矩的人,不会乱来的。

    荀攸要坚持,荀也不勉强,荀攸的来意,荀是清楚的,说道:“你今夜的来意,吾已经知道了。吾有一策,公达可去行之!”

    镇守寿春的任务虽然不在荀的身上,可荀也没有半点放松的样子,他可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寿春城的一切。对于荀攸的压力和遇到的事情,荀心中早就有底,而也做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这就是荀长久以来的习惯之一。

    “还请叔父指教一二!”荀攸心花怒放,荀的本事厉害的很,他看出情况给出的计策,绝对是有用的!

    荀慢慢地将自己的计策说出来,而他的计策让荀攸听得双眼冒光。

    “叔父之策,真是高明。吾受教了。”荀攸十分虚心地接受了荀的建议。

    荀感觉自己的计策是足以应对荀攸现在遇到的情况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让荀攸坐镇寿春,荀就不能过多的插手,免得曹操事后得知,对荀攸不满,也会对荀不满的。

    “天色已晚,侄儿就不打扰叔父休息了。侄儿先行告退了。”荀攸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马上就和荀告辞了。

    不等荀点头,荀攸就直接站了起来,头也不回地就走出了客厅。

    荀嘴角抽了抽,这荀攸真是属狗脸的,刚才还说什么长幼有序,现在倒好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走得那么快,把自己这个叔父都晾在了一边,成何体统啊。

    “公达这小子就是欠收拾!”荀恨恨地诅咒着荀攸。

    除了这样之外,荀都拿荀攸没有办法。

    荀攸很是高兴,荀的办法只要成功了,那么寿春城就是铁板一块了。

    “看看有没有哪个不知死活的家伙会跳出来了。”荀攸心中冷冷地想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被人误会的刘玉和李贵() 
不单单是寿春城中的各方势力都在做着自己的打算,假扮成侍卫的刘玉也在暗中谋划着自己的计划。

    刘玉早在之前就让“暗部”之人分布在寿春城内外,给了他们确切的任务。

    所有人都不知道刘玉此刻就在寿春,刘玉隐藏在黑暗之中,正是最好的优势。

    今天晚上刚好是李贵和刘玉看守皇宫宫门。

    刘玉虽然被刘协提拔到了可以跟随在刘协的身边,可从根本上,他还是一个侍卫,归史阿统领,需要值班看守的时候还是要去做的。史阿对刘玉没有太大的限制,还给了刘玉一定的特权。刘玉可以自由地进出宫门,这也算是史阿和王越看在刘协的面子上做出的决定。以他们的认知看来,刘协既然看中了刘玉,那么刘协有些秘密,或者不方便让他们知道的事情,一定会交给刘玉去办的。

    要是王越和史阿不懂事,在刘协暗中吩咐刘玉去做秘密的事情,他们做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