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玉收到消息后,轻笑一声,没有任何反应。吩咐并州所有关卡禁闭,发现有任何朝廷使者前来,一律斩杀,不听朝廷任何诏令。

    刘玉知道刘辩接下来就会被董卓给废了,乱世即将到来,更加有恃无恐。

    刘玉不听诏命的事情,让大将军何进和何太后十分恼怒,可是鉴于刘辩刚刚登基,朝中不稳,同时刘玉手握重兵,担心若是逼迫刘玉,让他狗急跳墙,那么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预料。

    为了大局,何进和何太后忍了,等万事俱备后才收拾刘玉。

    刘玉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各地诸侯发现朝廷的威严已经没有那么强了,都开始做起了土皇帝。有些人的野心,也开始滋生。其中野心最大就是同时收到董太后与何进勤王诏命的凉州刺史董卓了。

    董卓收到两人的诏命后,感觉天命在选择他。

    董卓的女婿兼军师李儒也是建议董卓出兵勤王,不过却不是立刻前往洛阳,而是屯兵河东,等待时机。

    刘辩继位后,饱受十常侍迫害的文人,开始向十常侍展开报复,以大将军何进为首,上书刘辩列举十常侍多条罪状,要求将十常侍等人全部斩杀。

    刘辩性格懦弱,面对群情汹涌的大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处理,连忙宣布退朝,返回后宫与何太后商议。

    十常侍发现无论自己等人如何委屈求全,之前结下的仇恨太大,大将军何进一党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既然都是死,十常侍们也是发了狠,决定先下手为强,做掉何进。

    十常侍假意向何太后哭诉,请求何太后向何进求情,希望能当面向何进请罪,只求苟活性命。

    何太后现在就是靠着十常侍把持后宫,对张让他们的遭遇也是很同情,最后耐不住他们的哭诉,给自己的大哥何进下达了进宫觐见的命令。

    何进接到自家妹子的命令,二话不说就准备进宫。

    这时候,袁绍感觉到了不对劲,对着何进建议道:“大将军,此时乃是非常事情,大将军此时独身一人进入皇宫,恐怕十常侍会对大将军不利。大将军不如带齐兵马过去,让那些阉竖无法对大将军不利,又能显示您的威风,两全其美啊。”

    何进觉得袁绍说的很有道理,小心驶得万年船。

    于是何进带着军队来到了宫门外。

    张让等人已经在宫门埋伏好了重兵,只待何进前来就可以将他击杀。当何进带着大批兵马到来时,张让就暗叫不好。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取消计划已经来不及了,张让以皇宫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为由,让何进一个人进宫。

    “大将军,我等还是回去吧。末将感觉张让他们有阴谋。”袁绍感觉到很不对劲了。

    何进不以为意,自己大军在旁,这些阉竖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对他何进不利。

    何进拒绝了袁绍的建议,一个人进入了皇宫。

    何进刚进宫门,就被张让等人斩杀,并把人头扔出了宫墙。

    宫墙外何进的军队都疯了。袁绍带头攻击宫门。

    十常侍们没有想到居然会这样,仓惶逃命,张让和赵忠更是把刘辩刘协两兄弟给挟持带走了。

    士兵们攻进了皇宫,只要见到没有胡子的男人,直接斩杀。

    赛硕是十常侍当中具有相当高的武力,凭着过人的武艺,带领西园卫兵抵抗入侵的士兵。

    皇宫大乱。

    等卢植、皇甫嵩等大臣赶过来时,皇宫里面所有的宦官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还有不少士兵趁乱打劫。

    卢植看不下去了,让亲兵杀了几个趁乱打劫的士兵,大喝道:“传令下去,各部严厉约束士兵,胆敢继续作恶者,杀无赦!”

    卢植的铁血手段,震慑了所有的士兵。

    皇宫的骚乱终于停止了。

    卢植、皇甫嵩急忙寻找刘辩与刘协的踪迹。可是巡遍皇宫都没有找到他们两人的踪迹。

    何太后终于知道自己做多么愚蠢的事情,哀求卢植等大臣将刘辩寻找回来。

    卢植恨死了这个愚蠢的女人,要不是她轻信十常侍的鬼话,事态也不会到这么严峻的地步。但现在是寻找皇帝才是最关键的,卢植懒得跟何皇后废话,带领兵马全力搜索刘辩。

    屯兵河东的董卓对洛阳的事情也是清楚得很,眼看着洛阳热火朝天的大战,让好战的董卓十分煎熬。

    此时精明的李儒发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急忙建议自己的岳父立刻前往洛阳。

    早就按耐不住的董卓当机立断带领全军出兵洛阳。

    卢植等在寻找刘辩的时候,遇到了张让和赵忠。两人向卢植表明自己情非得已才作出这样的事情,并说出了刘辩与刘协的所在,希望卢植可以留他们一条狗命。

    卢植没有饶过他们,直接将张让和赵忠处死。

    最后卢植他们在一处民居找到了刘辩和刘协。

    在他们返回皇宫的时候,董卓的大军到了。

    如同历史上的一样,董卓得到了被架空的天子刘辩。董卓的野心从这一刻开始,膨胀得厉害。

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动手() 
董卓的大军进入了洛阳。

    董卓这次带来的军队并不多,他在凉州的部队还要差不多十日的时间才能到达洛阳。

    这段时间里,很容易发生一些让董卓不想看到的事情。

    李儒给董卓出了一计,将带来的大军分为几部,在晚上出城,白天进城,向他人彰显自己的兵力雄厚,让其他人不敢乱动,只要度过了这十日,那么大事就可以定定下来了。

    董卓采纳了李儒的计策。果然如同李儒想的一样,卢植等人原本准备发动攻击,武力抢回刘辩和刘协,但是他们发现董卓的士兵不断从凉州敢来,让卢植等人惊惧,打消了念头。见卢植等人安分,董卓也不为难他们。

    十日后董卓的后续大军终于来到了洛阳。

    手上有兵,董卓开始动手了。

    董卓自任丞相,重新设置丞相制度。并且剑履上殿,进殿不名,朝中大臣虽然反对,但是迫于董卓的淫威,敢怒不敢言。但是有一个人却坚决反对,他就是执金吾丁原,与董卓当场发生了冲突。

    丁原在洛阳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同时手中拥有战力不亚于凉州骑兵的并州骑兵,这也是丁原可以在洛阳这个龙蛇混杂的地方站稳脚跟的依仗。董卓试过拉拢丁原,但丁原对大汉忠心耿耿,自然不肯与狼子野心董卓合作。

    既然谈不拢,那只有开打了。

    丁原带领手下并州骑兵与董卓领导的凉州骑兵在洛阳郊野开始了骑兵之间的对攻。

    董卓早在平定黄巾的时候就留意到并州兵的强悍,当时刘玉领导的并州狼骑可是战场上一股巨大的攻击力量。董卓也是军中宿将,深知并州兵的恐怖,对这样的军队充满了渴望。所以他和丁原对战十分谨慎,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凉州骑兵精锐。

    大战一开始,并州骑兵就显示了自己强大的战斗力。

    虽然董卓之前就提醒过麾下的将领并州骑兵的强大,可是桀骜不驯的凉州骑兵根本就没在意。所以并州骑兵给凉州骑兵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董卓大骂自己属下无能,自己都三番五次叮嘱了,这帮混蛋还是没有听进去。

    为了避免损失过大,影响接下来的计划,董卓直接开大,用麾下最勇猛的武将华雄出击。

    丁原手下没有吕布这样武将坐阵,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将领,根本就不是华雄的对手。

    眼见华雄如同下山猛虎般屠杀自己的士兵,丁原大急。丁原暗恨自己要是有吕布、黄忠那样的猛将,哪里会让华雄如此嚣张。

    无奈之下,丁原只能下令撤退。

    董卓大喜,下令所有凉州骑兵全力追杀,斩杀无数。

    丁原溃败,退往渡口,借着地势才勉强击退了董卓的追杀。

    缓了一口气的丁原,当机立断离开洛阳,返回并州投奔刘玉。不过为了麻痹董卓,丁原命令各部作出出击的姿态,暗地里搜集船只,晚上渡过黄河。

    董卓已经把丁原给三面包围了,随时都能覆灭丁原,但是考虑到丁原现在背水一战,如果强攻,恐怕会激起并州兵的死志,到时候损失就会更大。

    双方一直对峙,直到夜幕降临。

    华雄在巡营的时候,发现渡口方向的丁原部队营地,虽然点了不少火把,但是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影。华雄感觉不对劲,连忙把这个情况报告了董卓。

    董卓已经睡下了,正在做着左拥右抱的美好画面,突然被华雄打扰,心情很不爽,耐着性子听完华雄的报告。

    董卓仔细想了一下,若是自己在丁原那个位置上,下一步会怎么做呢?

    按照董卓的性格,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选择逃走的。

    一想到逃走,董卓大骂道:“不好!丁原那个老东西要跑路了,快追,要是被他过了河,咱们就对他无可奈何了。”以己度人,董卓很相信丁原一定会跟自己是一个选择的。

    华雄连忙下去整点兵马,突击渡口。

    董卓借着月色,远远看到丁原的部队都陆陆续续上了渡船,就知道自己猜的没有错,即刻下令全军出击,不能让丁原给跑了。

    丁原没想到董卓居然发现他要逃走,吩咐全军加快速度,若是慢了,就不要怪丁原心狠了。

    其实根本就不用丁原下令了,并州兵都知道现在不坐上船,等待自己的就只有被杀死的命运。

    就在董卓快杀过来的时候,丁原所有的军队都上了渡船,并行驶到了弓箭射程之外。

    丁原看着岸边的董卓,高声笑道:“董仲颖,老夫先走了,不用送了。”

    并州兵也是笑声连天。

    董卓气喘吁吁地看着远去的丁原,暗恨自己居然没有追到丁原这个老匹夫。

    董卓越想越气,终于爆发,仰天长啸,骂道:“丁原,我一定要杀了你。”

    怒骂了一阵之后,董卓也只能放弃追杀丁原的计划,返回了洛阳。

    洛阳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着这场大战。他们不想任何一方胜利,最想看到董卓和丁原两败俱伤。可惜董卓完美地回到了洛阳,让各方势力惊惧,连势力强横的丁原都跑掉了,那么洛阳还有谁可以镇得住董卓呢,已经没有了。

    各方为了自保,都选择了沉默。没有任何人再对董卓就任丞相有所反对了。

    董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拥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大汉朝廷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他的审批。

    成为丞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布公文,将丁原定为十恶不赦的罪犯,无论生死,赏千金。

    大汉朝都快成董卓的一言堂了,但是董卓对自己现在的权威还是感觉到不满足。他想要的是权倾天下。

    董卓的强势与刘辩的懦弱形成鲜明的对比。董卓看着刘辩是怎么看都看不顺眼。李儒给董卓提议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废帝另立。

    从古至今,能废帝另立的也就只有伊尹与霍光,他们都是名传千古的权臣,而且他们罢免天子另选贤能的决定虽然在当时遭到了反对,但是最后的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都是对的,无论他们最后的下场如何,史书都是对他们废帝另立的举动表示了肯定。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刘辩根本就不是灵帝所想要的继承人,而刘协才是。

    在李儒的一番说服下,董卓决定罢免刘辩,让更小的刘协登基称帝。

第一百七十二章 刘协登基() 
当然了,这样关系到大汉社稷的事情,董卓再强势也要通知一下大臣们的。于是他以丞相的名义召集了不少官员到丞相府开会,卢植、皇甫嵩等这样的军中大佬就没有到场了。

    董卓的丞相府堪比皇宫,但是被召集来的大臣们却没有多少的心思来欣赏,原因就是董卓的今天开会的目的。

    “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陛下懦弱无能,不能执掌天下。本相决定仿效霍伊故事,另立贤能,拥护陈留王刘协登基为帝。”董卓开门见山地说道。

    大臣们震惊了,没想到董卓居然这么大胆,废帝都想得出来。

    袁绍愤怒,拔地而起,对着董卓大喝道:“董仲颖,你有何德何能,敢于霍光和伊尹相提并论。而且陛下登基以来,并没有失德的地方,你如此胆大妄为,难道就不怕天下之士群起反对吗?”

    袁绍居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董卓气得拍桌子,拔出腰间佩剑,大骂:“黄口小儿,居然敢在此胡言乱语,难道就不怕我直手中的宝剑吗?”

    “你的宝剑锋利,难道我的宝剑就不利吗?来就来啊,谁怕谁!”袁绍也是拔出了宝剑,与董卓针锋相对。

    丞相府的侍卫们,看到这样的情况,拔出钢刀把所有的大臣都围住了。大臣们的小心脏砰砰直跳,万一打起来,他们就遭受无妄之灾了。

    董卓愤怒了,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就想要斩杀袁绍。李儒急忙在董卓耳边轻轻地说道:“岳父大人,袁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下任家主继承人,杀了他,会导致袁家的激烈反扑,对岳父的大事十分不利。看在袁家目前还算老实的份上,就饶了袁绍的狗命吧。”

    董卓听完李儒的话后,眯着眼看向了袁隗,冷笑地说道:“袁大人教出个好子弟。此事不容再议,就这么决定了。”

    袁隗吓得冷汗直流。

    袁绍怒道:“董仲颖,你不会有好下场的!”说完,径直离去。丞相府的侍卫们也不敢阻拦。

    董卓气得把面前的酒樽摔在了地上,当时就想把袁绍给杀了。

    平复了怒火之后,董卓说道:“陈留王刘协贤德,是最佳的皇帝人选,明日早朝宣布此事,你们都去准备吧。明日就举行登基大典。”

    没有等大臣们有所反应,董卓拂袖而去。李儒在离开的时候,眼色阴沉地看向了袁隗,袁隗像没事人一样,镇定如常。

    回到家中的袁隗,立马就吩咐袁绍离开洛阳,前往渤海郡就任太守,留在洛阳迟早被董卓给杀了。袁绍也是知道刚才自己鲁莽了,不敢违背袁隗的命令,当即离开了洛阳。

    董卓对刚才的事情耿耿于怀,越想越气,直接派人捉拿袁绍,谁知道袁绍早就已经跑了,袁隗也装傻,董卓差点没气晕过去。

    第二日早朝。

    董卓就在朝堂之上宣布了罢免刘辩的决定,刘辩不知所措,大臣们更是群情激奋。

    “丞相所言有误,陛下登基至今没有任何失德的地方,我卢子干绝对不会同意的。”卢植当场就反对了。

    “混账,你卢植有何贤德在此乱议朝政,来人,把这个乱臣贼子给我拖出去斩首示众。”董卓昨天被袁绍反对,今天又被卢植反对,心情根本就无法平复,下令刀斧手将卢植退出去斩首。

    “岳父大人,卢子干素来忠义,而且平定黄巾有功,在天下有着巨大的威望,不可斩杀,不如罢免他所有的官职与爵位,赶出洛阳就是了。”李儒还是头脑清醒的,像卢植这样的人是杀不得的。

    董卓对自己的女婿李儒还是十分相信的,宣布罢免卢植所有的官职与爵位,赶出洛阳,永不叙用。

    卢植极度挣扎,不断谩骂,刀斧手也是把他拖出了皇宫。

    “还有没有人出来反对!”董卓环视全场。

    脑子一根筋的人还是有的,两名大臣直接跳出来反对,大骂董卓狼子野心。有背景有声望的人,董卓不敢杀,但是这样两个小虾米,董卓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亲自出手把他们二人斩杀在大殿上,鲜血流了一地。

    “哈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明日在崇德殿举行废立大典。”杀了和自己作对的人,董卓心情痛快了。

    大臣们唯唯诺诺,不敢多言。刘辩以泪洗面。

    第二日在崇德殿。

    新任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改元兴平,刘辩改封为弘农王。刘辩痛哭流涕,而刘协则面无表情。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丁宫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责,将其罢免,迁入永安宫。同时弹劾琅琊王刘玉不听号令,公然斩杀朝廷使者,造反作乱,罢免刘玉爵位,命令天下共同讨伐。

    刘玉的能力,董卓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见识过了,而且刘玉麾下那么多的能臣武将,独霸并州,让董卓如鲠在喉。同时刘玉还是皇子的身份,对董卓来说是最大的威胁,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把刘玉给做掉就最好了。

    没过多久,何太后在永安宫被董卓毒杀身亡。世上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因果,何太后毒杀董太皇太后,她也遭受到这样的待遇。

    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而是让刘协到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

    同时为了断绝其他忠于汉室的大臣们的念想,董卓吩咐李儒去把刘辩给毒杀了。

    当刘辩看到李儒拿着酒樽过来的时候,就知道是什么事了。

    刘辩仿佛长大了不少,悠悠地说道:“现在就是我命断之日吗?”

    李儒笑道:“殿下无需多言,这是丞相所赐的美酒,保证殿下回味无比。”

    刘辩拿起了酒樽,惨然地说道:“说到底还是一个死。被废的那天,我就知道这样的下场,董贼如今还想要脸面吗?”

    李儒阴沉着脸,说道:“殿下不要不识抬举,要不要在下帮你一把。”

    刘辩看着李儒生气,欢快地说道:“你以为你们毒杀了我,就可以实现你们的野心吗?没用的,就算别人不敢,有一个人他一定不让你们好过的。这一点我很相信。”

    李儒不敢相信懦弱的刘辩居然有这样的见识。

    刘辩一口喝下了毒酒,说道:“愿来世不生帝王家。我在下面等着你们!”

    刘辩死了。

    李儒被刘辩的话,搞得一身冷汗。刘辩说的没错,董卓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独霸并州的刘玉,无论董卓如何抹黑刘玉,世人都是不相信的。

    李儒觉得自己有必要为这样事情出谋划策,解决刘玉这个大麻烦。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丁原到来() 
洛阳发生的一切,刘玉都是知道的。对于刘辩与何太后的死,刘玉是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