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啊。再者,以阁下饱读诗书,精通韬略,难道不知道此时此刻,当今陛下最想要的是什么?若是误了陛下的大事,不知诸位能够担待得起?”
“郭祭酒此言大误!我等对陛下忠心耿耿,何来说抗旨不遵?陛下的圣旨可没有到达我等这边。来的可是子龙传来的消息。郭祭酒口口声声说我等抗旨不遵,是何道理?难道郭祭酒手中有陛下的圣旨?”诸葛亮辩才厉害,立马就开始反驳了。
郭嘉一阵语塞,这个还真的是啊,刘玉可没有给赵云任何的圣旨,只是口谕而已啊。
诸葛亮见机立刻就采取了猛攻,脸色不善地说道:“要是郭祭酒手中有陛下的旨意,还请拿出来,我等沐浴更衣,恭听圣旨。若是没有,郭祭酒,大汉律法中,假传圣旨者,是要满门抄斩的!”
郭嘉眯着眼睛盯着诸葛亮,感觉诸葛亮这家伙似乎和刘玉是一个套路啊,抓住别人的一点失误,不断地颠倒黑白。自己只是提了一下他们抗旨不遵,他们就要自己拿出圣旨,如此胡搅蛮缠,实在让人可恨。
“诸葛孔明,口才的确了得,有当今陛下之风!”郭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诸葛亮不由得暗爽了一下。
可他没有爽快多久,郭嘉就沉声说道:“敢问诸葛大人,当今陛下仁义无双,对臣民百姓尽心尽力,是否有假?”
“的确!”诸葛亮不假思索地说道。
郭嘉笑了,就等着你这句话,继续说道:“那么诸位为何要在此败坏陛下仁义之名,致陛下于不仁不义之地!”
诸葛亮眉头皱了起来,郭嘉这话似乎不对劲。
郭嘉不做停留地说道:“此次征战!豫州、兖州、徐州等百姓,多有肝脑涂地。征战不休,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当今陛下为了尽快结束征战,不惜以身犯险,亲身来到寿春。我主有感陛下仁义,愿意服从陛下爱民之心。可尔等领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陛下赐予的权力,却不思为陛下分忧,再次摆着胜利者的威风,全然不顾我主麾下众人。诸位可想过,因为今日之事,你我两军兵戈再起,豫州战乱持续。当今陛下之大计全毁,尔等可以承受得起么?两位不断为难我等,就不怕世人风评?”
诸葛亮可没有想到郭嘉直接把话都给说明白了,这样就失去了继续辩论下去的趣味了。
而张飞等人则是脸色一变,要是曹军真的因此奋起,那么这场大战还真的没完没了,别说是豫州了,兖州、徐州都可能不会安定。
司马懿已经领会到了郭嘉的口才,觉得要是继续和他对着干下去,很难分出胜负,甚至会没完没了。
同时郭嘉言语之中的威胁很明显,若是浪费时间在这里,郭嘉说不得要在刘玉那里告状。到时候,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有点难办了。刘玉是需要把曹操所有的人才都给吸收起来的,要是这事传出去,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地夸张起来,诸葛亮和司马懿就会成为嫉贤妒能的小人,对于他们的名声来说十分的不利。
“郭祭酒,以你之见,汝主实际上是不想归降朝廷了?”司马懿突然说道。
郭嘉爽朗地笑道:“我主有心,陛下有意,就是尔等不知是何居心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刘军这边有点尴尬了。气氛慢慢地对刘军大将们不利了。
还是诸葛亮聪明,飒然一笑,说道:“世人常说郭嘉乃是鬼才也!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与仲达早闻奉孝先生大名,刚才之举,无非乃是戏言尔!奉孝先生可别往心里去啊。”
“别往心里去?那是不可能的!等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你们两个臭小子!”郭嘉一定把这个仇给记恨下来了。
别看郭嘉看起来放荡不羁,实际上,心眼不是很大,像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讽刺和针对他,郭嘉才不会释怀呢!但是郭嘉现在要顾及曹操和所有曹军,所以不能有所表露。
郭嘉淡淡地说道:“所为英雄惜英雄。来日,在下做东,与两位坐而论道,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固所愿而!”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他们都知道郭嘉的意思,这事没完,等日后有机会再斗上一番。毕竟时间宝贵,诸葛亮和司马懿觉得刚刚好就行了。要是真的误了刘玉的大事,天知道刘玉会是什么想法。
本来准备好的一番论战,就这么结束了。可以说是打了个平手。要是深究起来的话,郭嘉是赢了。毕竟郭嘉一个人就怼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
诸葛亮和司马懿也领会到了曹操麾下第一人的能耐,以郭嘉一人可以对阵他们二人的胆量来看,郭嘉的才学深不见底。
夏侯渊和夏侯惇等曹军降将就心中舒坦多了。他们总算可以扳回一局了。
经过这么一番插曲,司马懿和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兴致和郭嘉高谈阔论了,先把曹军的事情给安排了再说。
诸葛亮建议大军暂且在此驻扎,先把曹军的人数等资料整顿一番,上奏刘玉。至于夏侯渊等曹军武将,则是向寿春进发,觐见刘玉。当然了,不是他们自己去,而是有刘军武将带领他们过去。这个带领他们去的武将,张飞就自告奋勇了。张飞希望自己可以借此机会,和夏侯家的人多多亲近,好好地弥补一下亲戚之间的关系。
这个安排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而后,诸葛亮和司马懿联名给刘玉写了一份奏章,而把自己等人和郭嘉等人之间的细节都给忽略了。这种没有必要的争论,诸葛亮联合司马懿是不会下上去的。
只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全然不知道,他们再怎么掩饰,都被刘玉的“暗部”上报上去,最终送到了刘玉的面前。而且比他们的奏章还要快!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不打仗其实挺好的()
当这些情报放到刘玉面前的时候,刘玉就把这些东西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等着日后好好地给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上课,让他们知道一下他们的陛下不是轻易可以糊弄过去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刘玉的黑名单,日后的小鞋子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去穿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本事不是盖的,他们很快就把曹军都给安排得妥妥的,没有让曹军士兵冻着了饿着了。
有了吃喝,有了帐篷可以休息,曹军士兵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怨言。刘军士兵也没有对这些曹军士兵有任何的歧视,他们都知道这些曹军过不了多久,就会是他们的战友。而且和曹军打了那么久,曹军这边表现出来的强悍得到了同样强悍的刘军士兵认可。
军中的规矩很简单,只要是强者就会被尊重。战斗到最后才选择投降的,绝对是硬汉。
也正是因为如此,曹军和刘军才可以相处融洽。
而诸葛亮他们的登记工作也开始进行了。
按照刘玉这边的惯例,这些曹军士兵的资料都会被重新记录起来,包括他的性命、籍贯、家中有多少人,等等。
等记录完毕之后,上报朝廷,优胜劣汰。身体过于虚弱或者伤残的都会遣送回家,身强体壮的则会留下来,只要愿意,就可以留在刘军之中继续从军。
但这里面
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存在。曹军士兵要是遣送回去,是不是要给一笔钱给他们日后生活所用。刘军是正规军,刘玉对士兵的抚恤是很好的。以前曹军是朝廷的敌人,是生是死都与神武朝廷无关。可现在曹操投降了,这些曹军也跟着投降了。那这个遣送回去的曹军士兵,是要按照刘军的待遇来呢,还是不管不顾呢?给的话,那这个开支就大了。而且万一这个例子一开,以后还有孙策、刘备等残余诸侯的军队要接收,那是不是也按照这个模式来,总不能厚此薄彼来吧。只是这个就成为了朝廷的一个巨大的负担了。要是不给的话,那投降的曹军士兵定会心灰意冷的,他们都认为朝廷忽略了他们,会给日后的安稳埋下祸根。
对于这样的问题,诸葛亮和司马懿觉得不敢擅自决定,把这个皮球踢到朝廷那边过去。让朝廷的大佬么去烦恼了。
曹军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郭嘉和赵云他们经过短暂的休息,换了战马之后,就加速向淮南而去。
张飞带着夏侯渊、夏侯惇和曹仁他们一大堆曹军文武,向着寿春城开拔。看张飞那副刻意讨好夏侯渊和夏侯惇的样子,张辽等人看着就想笑。谁叫张飞之前做得那么过分啊。
该离开的都已经离开了,刘军这边就开始正常的工作了。俗话说的,该干嘛干嘛去。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再一次坐在了一起,两人开始着另一番的谋划了。
作为智者,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不会因此而满足。在另一场战斗还没有开始之前,他们就要谋划全局了。
“孔明,曹操归降,豫州安定,中原再无战事。你说陛下下一步会怎么做?”司马懿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陛下的心思无非就是以攻破豫州的军威,大举南下,直指孙策!”
“你我所想均是一样。在账面上看,我军兵力雄厚,加上曹操的投降,实力足以碾压孙策。但吾却不认为朝廷可以快速解决孙策。”司马懿的想法和当初曹操对于刘玉说的是一样的。
“若是一年之后,我军定能攻破孙策!”诸葛亮果断地说道。
在诸葛亮的思绪中,要和孙策开战,那么豫州和荆州就是后方基地。荆州是没有什么问题,足够支撑大军的一切开支。可是豫州经历过战乱之后,急需休养。要是孙策被刘军打得溃不成军,直接来一个鱼死网破,直接出兵豫州。以豫州疲惫之局面,被孙策一搅乱,那么豫州的局面会更加混乱。甚至有可能被孙策突破豫州,大举进攻中原。这样的局面不是不可能,神武朝廷苦心经营的中原地带又会战乱四起。
但是一年之后就不一样了。如果不继续开战,那么朝廷就可以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恢复豫州的恢复当中。当明年豫州的秋收之后,无论孙策有多大的实力,都是没有办法扭转被朝廷攻破的局势。
诸葛亮很是谨慎,在他的计划中,这个就是最好的选择。
“孔明,陛下在寿春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前往觐见啊?”司马懿提议道。
“大善!”诸葛亮明白司马懿的意思,是想要当面向刘玉陈述厉害,让刘玉做出正确的选择。
做了决定之后,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把张辽等武将都给叫了过来。诸葛亮和司马懿离开军营,那这里就必须要有一个坐镇之人,而诸葛亮和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张辽。
张辽也是受宠若惊,他还是第一次率领这么多的兵马,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了。
选择张辽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个。除去功劳、官职、能力不说,张辽沉稳的性格和恰当的判断力,乃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离开军营之后,最能够稳住刘军的人选。
最终张辽还是接受了这个军令,成为了刘军暂时的主帅。
其他武将,像文聘和张绣这些人,都没有任何的意见。张辽的上位就成为了必然。
安排妥当之后,诸葛亮和司马懿就动身前往寿春。
在豫州的淮南城中最大的一间府邸,聚集了大量的人。他们以曹昂为首,一个个脸色铁青。
寿春被刘军攻破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淮南,当时的曹军上下就群情激奋,个个表示出兵救援曹操。曹昂作为人子,对于曹操更是担忧,马上就集结了兵马要前往寿春。
可曹昂的兵马还没有准备好,曹操归降刘玉的消息就通过斥候传到了淮南。一时间,淮南的曹军都不知道怎么做了。
曹昂也陷入了两难之地。
若是曹操还没有投降刘玉,那么曹昂就会义无反顾地冲过去救援曹操,哪怕之前曹操说了不用管他生死的。作为儿子,曹昂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曹操去死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曹操归降了朝廷,更令人震撼还是神武皇帝亲自到了豫州,和曹操见面了。现在的情况,曹昂深知要继续抵抗下去都没有任何的必要了。
“大公子!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在淮南中的所有曹军武将都眼巴巴地看着曹昂,希望曹昂能够尽快给出一个办法。不是这些武将逼着曹昂,而是淮南这边曹军士兵听到曹操归降刘玉之后,这个士气下降得太厉害了。事态继续发展的话,恐怕不用刘军到来,曹军自己都会散去了。
曹昂自个都是脑子混乱的,他即便有点能力,可却不足以解决这样的局面。
“都回去安抚将士们吧,记住了,没有吾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军营。各地防御都要加倍,需要防范刘军可能的偷袭。”曹昂想了很久之后,觉得还是需要观看一下局势。
曹军武将们得到曹昂的命令之后就散去了,其实他们现在也是没有心情在这里浪费时间。曹操是他们心中的支柱,连他都已经归降了,这打下已经没有什么斗志了。
同时,这些武将对曹昂很是失望。他们认为曹昂若是早点出兵,或许曹操就不会沦落到那种地步了。
武将们散去之后,曹昂才能够表露出自己真实想法。
对于曹操归降刘玉,曹昂反而觉得这是最好的结果。要是曹操战死了,那么曹昂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保住所有的家人。而曹操还活着,对曹昂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
这个时候,曹昂站了起来,他走到了内宅。曹操的妻儿老小都在这里呆着。曹操的家人每时每刻都在担忧着曹操的消息。
曹昂也是一直都在瞒着他们,没有把战况给说出来。而现在可以确定曹操已经归降了刘玉,就意味着曹操已经安全了。曹昂现在就可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了。
曹操性命无忧的消息一到,曹操所有的妻子都喜极而泣。曹操就是她们的一切,没有了曹操,她们都不知道自己等人的结局会是如何。话说回来,曹操的妻妾还真的很多,两只手都数不完啊。更加牛逼的是,曹操就单凭一个人就把所有妻妾的心给收了,这手段实在是高超。
妻妾多了,意味着曹操的子女也多了,经过多年的耕耘,曹操目前有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冲、曹据、曹霖,等等。好多个儿子。女儿也有不少。最大的都已经成人了,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吃奶。而最受曹操喜爱的就是最聪明的曹冲了。可惜这小子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身子骨很不好。
年纪小的曹彰、曹熊等人听到自己的父亲没事,还以为曹操很快就回来了。
只有曹丕、曹彰、曹冲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曹冲脑子瓜好使,但以他现在的年纪和能力是无法帮到自己的兄长和父亲,他只是淡淡地向曹昂行了一礼之后就跟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去了。
曹昂对自己的这个弟弟很震惊的,刚才从曹冲的眼神中,曹昂就感受了曹冲的担忧。实在搞不懂都是同样的父亲生的,为何曹冲就那么聪明。
曹丕见所有的兄弟姐妹还有母亲、姨娘都离开后,他就对着曹昂问道:“兄长,刘玉不会对父亲不利吧?”
“君王之心,谁也没有办法去猜。但若是以父亲和刘玉以前的关系,父亲的性命是没有问题。”曹昂没有对曹丕有所隐瞒,继续说道:“父亲之前就说过让为兄莫要管他,他是生是死,都不能怨恨刘玉。”
“父亲当时已有死志!为何兄长你不早说!”曹丕很是动容。
“吾答应父亲,非到万不得已,不可告知尔等。父命难为,子恒,你莫要怪吾。”曹昂很无奈地说道。
曹丕是不敢怪罪曹昂的,他知道自己的兄长性格敦厚,对待兄弟真诚,没有曹操的命令,曹昂是不会如此的。
“那我等兄弟该怎么办?”曹丕还是太年轻,如今不知道如何处理。
曹昂淡淡地说道:“一切事情都由吾来处理吧,你帮为兄保护家人。若是有个万一,你马上带着家人离开这里。”
曹丕是一脸的震惊,事情居然有可能严重到那种地步。
看出曹丕的担忧,曹昂柔声说道:“不要太过担心。为兄只是做点预防工作。事情不会发展到那种地步的。”
曹昂不知道事态会如何发展,一般来说是不会有问题的。可真的有出现万一,他曹昂作为长子,就应该扛起责任,为自己的兄弟姐妹造就一条生路。
“兄长,其实吾觉得还是不要打仗的好。”曹丕弱弱地说了一句话。
曹昂笑了,轻轻地拍了一下曹丕的肩膀,说道:“是啊。咱们从小就看到那么多的战乱。也是时候过过安稳的日子了。可能父亲也是这么想的。没有谁愿意继续打仗。”
说完这句话之后,曹昂转身离去,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曹丕看着曹昂的背影,仿佛看到了曹操的影子。
“兄长,你和父亲实在是太像了。”曹丕悄悄的说道。
曹昂在曹操的身上学会了很多,几乎曹操身上的优点都有,却没有曹操那种狡诈。
回到自己的工作地点,曹昂开始思索下一步的动作。
于此同时,一个武将急火燎燎地冲进来汇报:“回大公子,据斥候来报,郭军师往淮南而来!”
“什么!?郭军师?他是一个人来的?”曹昂在惊喜之余,又想到了一种可能。
武将老实回答道:“郭军师和刘军大将赵云,还有一百骑兵,协同而来!”
这个答案,证实了曹昂心中的猜测。
“看来是父亲的命令到了!传令全军,马上迎接郭军师和赵将军!”曹昂大声地下达了命令。
第一千两百章 曹昂往寿春()
曹昂的脑子不笨,郭嘉在曹操的心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人。郭嘉能够和刘军大将赵云一同前来,也就是说,他得到了曹操的命令,前来让曹昂归降的。
曹昂才让所有的军队做好准备,迎接郭嘉和赵云。
相对于夏侯惇和夏侯渊,郭嘉最为担心的还是曹昂这边。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是曹操公开承认的继承人。也就是说曹操万一不在了,曹昂就自动成为整个曹军势力的主公。
正是因为这一点,郭嘉才担忧不已。曹军中不满神武朝廷的大有人在,而大部分都是在淮南这里。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