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侍女心中不约而同暗骂刘玉不解风情,自己等人如此如花似玉的娇滴滴的任君采撷,刘玉居然都没有动手,她们看向刘玉的眼神充满幽怨。
黄忠、黄崇终于知道黄蝶嫁给了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黄叙也是决定以后以堂姐夫为榜样。
产房内的黄蝶也是听到了刘玉的决定,心中感动。她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孩子生下来。
在接生婆的引导下,黄蝶拼尽了全力。
刘玉内心不断祈求神灵保佑,让黄蝶母子平安。
突然从产房没传出黄蝶一声歇斯底里的嚎叫声,然后陷入平静。
难道是黄蝶出事了?刘玉直接站了起来,就往产房而去。典韦和吕布急忙挡住了他。
“快让开。”刘玉大怒,准备硬闯。
典韦和吕布大急,不让刘玉进入。其他人也是过来拉住刘玉。
就在众人一片混乱的时候,一声婴儿的啼哭,让他们都停止任何动作。
接生婆从产房内跑出来,欢喜地说道:“恭喜大人,是个公子。母子平安!”
“哈哈!好!上天待我刘玉不薄!来人啊,通通有赏。”刘玉听到这样的话,仰天长笑。
接生婆听到刘玉这话,松了一口气,还好夫人拼了命,要不然自己这条老命就没了。
众人连忙向刘玉道贺,刘玉十分高兴地接受了道贺。众人识趣地离开了刺史府。
并州刺史刘玉喜得贵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并州。
其他人都回去后,刘玉走进了产房。
产房内已经清扫完毕,黄蝶躺在床上,满脸慈爱地看着床上用布匹包着的孩子。
刘玉走向了黄蝶,柔声地说道:“夫人,辛苦你了。”
黄蝶摇了摇头说道:“不幸苦。夫君如此疼爱妾身,妾身已经很满足了。”
刘玉抚摸了一下黄蝶的脸庞,然后看向了自己的儿子,小家伙刚刚出生,满脸通红,皮肤皱皱的,但是眉目之间有股英气,与刘玉很像。
“夫君,准备给咱们的孩子起什么名字呢?”黄蝶问道。
刘玉想了一下说道:“刘玄,道之有大,谓之玄。夫人觉得怎么样啊?”
“嗯,不错哦。刘玄,小玄子。”黄蝶抱着小刘玄笑呵呵地说道。
刘玉真想给自己一嘴巴。小玄子,那不是康麻子的另一个别称吗?!
刘玉想改掉,但是黄蝶觉得很好,就不改了。
刘玉只能希望后世子孙不要怪自己就好咯。
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刺董()
在刘玉沉浸在自己孩子出生的喜悦中不可自拔的时候,洛阳这边发生了很多大事。
董卓独霸朝政,开始实施其恐怖统治,不断残杀与他作对的人,更是斩杀一位大臣,把他的人头放在酒缸里,让其他大臣喝。汉朝的大臣知道董卓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有人开始秘密谋划刺杀董卓。这人就是王允。
王允死了儿子后,就全部身心投入到了朝政当中,希望可以为国为民做出一些贡献。
可惜他想为国出力的时候,就遇到了种种巨变。眼看董卓嚣张跋扈,可能做出王莽篡夺汉室江山的举动,看到这样的情况,王允心急如焚。
董卓知道这些大臣肯定对自己不满,让手下加强了监视,可以说大臣们有什么举动,董卓都可以知道。
王允为了掩人耳目,以举办自己生日宴会为由,召集大臣来家商议。
大臣们都知道王允肯定有事相商,所以全部答应准时到场。
夜幕降临的时候,众位大臣都到了王允的府上。
王允坐在了主位上,对着到来的大臣们说道:“今日老夫母难之日,多谢各位同僚莅临寒舍。”
众人连称不敢。
上了几位菜,喝了几杯酒后,王允把所有的下人全部都轰出去了。
在场的大臣们知道王允现在开始说正事了。
王允悲痛地说道:“汉室不幸,遭遇董卓这个奸贼,太后与弘农王惨遭毒手,如今陛下被董卓狗贼控制,王莽故事在前,老夫每日想到此景,真是痛苦万分。”
王允说到动情处,更是痛哭流涕,在场的大臣们有些也是深有体会,留下了泪水。
袁隗安慰道:“子师宽心,陛下自有天佑,定能转危为安。”
王允痛苦道:“陛下每日处在董卓狗贼的掌控之下,不知何日能拨开乌云见明月啊!”
王允说的都是事实,大臣们也是伤感莫名。
“男子汉大丈夫,在这里哭哭啼啼做什么!”人群中传出一个愤怒地声音。
王允和其他大臣看向了发出声音的那个人。
有个人讽刺道:“原来是曹侍中曹大人啊,你不在董卓狗贼那里捧他的臭脚,来这里干什么?滚,这里不欢迎你!”
曹操最近这段日子跟董卓走得很近,让一些自认忠贞的大臣很厌恶,暗地里诅咒曹操不得好死。
曹操不以为意,站了起来怒斥道:“一群平时只知道争权夺利的废物,如今社稷江山惨遭奸臣毒手,你们不去为国谋划出力,却在这里哭哭啼啼像个女人。董卓虽然残暴,但他也只是一个人,只要一敢死之士,就可以送他下地狱。你们这些贪生怕死的废物,哪个敢为国捐躯,我曹操羞耻与你们同坐一席,告辞了。”
几句话骂的在场的大臣们满脸羞愧,曹操负气而走。
王允望着离去的曹操,心中若有所思。
大臣们也没有继续商议的心情了,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王允的府邸。
深夜的时候,王允悄悄地把曹操请到了府上。
王允真诚地说道:“老夫今日听贤侄一席话,茅塞顿开,不知贤侄可有办法解决眼下的困境。”
王允与曹操的父亲曹嵩同辈相交,叫曹操贤侄也是没错。
“王大人,在下早前所说的就是一个好办法。”曹操直接了当地说道。
“贤侄之计虽然不错,可惜董卓对其他人防备得很,身边也是防卫深严,此事难啊!”王允说出了忧虑。
曹操对着王允说道:“王大人不必担忧。在下之前奉承董卓就是为了日后寻找机会把他给干掉,现在是时候结果了这个混乱天下的狗贼了。”
“贤侄为国为民之心,可昭日月。可恨那些平时满口仁义道德之辈,竟然不知贤侄深意,让贤侄受委屈了。”王允对曹操的忠心肃然起敬。
曹操摆摆手,说道:“在下不会在意他人如何对待。虽然在下有心,但是董卓平时为防备刺客,身上穿着刀枪不入的软甲,没有一把神兵利器,在下无法成功干掉董卓。”
“贤侄放心,老夫有一把家传宝刀,名曰七星刀,削铁如泥,正是除掉董卓的利器。”曹操连命都不要了,王允自然不会藏私,连忙叫人把七星刀拿了出来。
曹操将七星刀拿了起来,只见这刀约摸三尺来长,通体乌黑,刀背镶着七颗价值连城的宝石,刀锋露出寒芒。
曹操很满意,收起宝刀,不发一言,直接离开了王允的府邸。
王允感叹道:“曹孟德果然有国士之风,曹巨高后继有人了。”
王允想到了自己的儿子王旦,若是王旦能像曹操那样,自己也不会像现在那样悲苦。
哀叹了一口气,王允也是回到了自己房中。
第二日中午,曹操把七星刀藏在身上,往董卓的丞相府而去。
董卓的护卫们都是知道曹操与董卓要好,所以曹操很顺利地进入了丞相府。
董卓一直有个午睡的习惯,曹操选择这个时候来,就是趁着这个机会把董卓干掉。
曹操来到了董卓的卧室,董卓正在床上呼呼大睡。
机不可失,曹操拔出了藏在怀里的七星刀,轻轻地走向了董卓,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越来越靠近董卓,曹操的内心变得十分紧张。
终于靠近董卓后,曹操作势准备对着董卓的脖子砍去。
就在这是一阵大风吹起窗帘,想起剧烈的响声,董卓被惊醒,发现了曹操拿着一把刀站在自己面前,大惊失色说道:“曹操你想干什么?!”
功亏一篑,曹操可是奸雄级别的人物,头脑一下子就转了过来,笑呵呵地说道:“丞相大人,卑职近日得到一把绝世好刀,名曰七星刀,特意前来奉献给丞相。”
曹操点头哈腰地用双手把七星刀送到董卓面前。
董卓拿起了七星刀,发现果然是一把好刀,笑道:“孟德真是有心了,本相很喜欢。孟德不愧为是本相最忠诚的手下。”
轻松过关,曹操松了口气,满脸献媚地说道:“丞相大人喜欢就好,只要丞相高兴,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董卓对曹操的马屁很受用,不断地把玩七星刀。
曹操最后也是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丞相府。
离开丞相府后,曹操就马上离开洛阳。曹操谎称奉董卓之命外出办事,狐假虎威,守城的士兵不敢阻拦。出了城门后,曹操快马加鞭往谯县老家而去。
董卓很喜欢这把七星刀,不断把玩。直到李儒前来后,听完李儒的分析后,才发现不对。
董卓连忙命人把曹操传过来,谁知前去找曹操的回报说曹操已经不知踪迹。
董卓这才知道刚才自己是多么的危险,曹操刚才是想要刺杀自己。
大怒之下,董卓发布通缉文书,要把曹操抓拿归案。
第一百八十章 曹操矫诏 反董卓联盟军()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一路马不停蹄地逃回了谯县老家。
曹操不断反思自己。如今自己已经被董卓定为反贼,全国通缉,恐怕会惨遭他人毒手。
曹操想了一夜,终于也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矫诏讨董。
曹操跟自己的父亲曹嵩商议,准备变卖家产,招兵买马。
“孟德啊,咱们家没有那么多钱啊。为父无能,早年浪费太多的家财,现在恐怕没办法。”曹嵩无奈地说道。
曹操满头黑线,要不是曹嵩是自己的父亲,真想给这个败家的父亲一巴掌。
“我儿莫急,谯县这里有个孝廉卫弘,仗义疏财,家资巨富,远近闻名。如果他愿意帮助,那么你的大事就可以放心去做!”曹嵩也是发现了曹操脸色不善,急忙说出解决办法。
曹操二话不说连忙前去卫弘家里,找到了他。曹操向卫弘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晓以大义。卫弘大赞曹操忠义,决定倾尽所有为曹操招募兵马,共同讨伐国贼董卓。
曹操变卖了曹家的家产和得到卫弘的资助,在财力上已经没有问题了。曹操开始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盔甲。
曹操写了一份诏书,冒充是奉刘协的旨意,遍发天下,号召天下英雄下令共同讨伐董卓。同时曹操在谯县树立一张大旗,上书“忠义”二字,号召天下英雄共同铲除国贼。
曹操此举为自己聚集了巨大的名声,天下人都知道曹操的名字。
天下各路英雄都对曹操的大胆感到佩服,同时也是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若是能铲除董卓恢复汉室,那么参加的人都能名留青史。如果失败了,也能得到一个好名声,对以后的势力发展大有好处。
曹操在谯县不断地招兵买马,曹家和夏侯家也是鼎力支持曹操,夏侯家的夏侯惇、夏侯渊带着千人前来投靠,曹仁、曹洪等曹操的堂兄弟都投入了曹操的麾下。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是夏侯家的子弟,只是后来过继给了曹腾,所以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同族兄弟。各路好汉也是不断投奔曹操,其中就有乐进与李典这样的猛将,曹操的核心集团初步形成。
袁绍也是收到了曹操的诏书,对这个好友感到佩服,连忙召集手下商议。袁绍逃离洛阳来到渤海之后,靠着自身的魅力与显赫的家世,迅速地组织起了自己的势力团队。武有颜良文丑等绝世猛将,文有许攸逢纪等智谋之士,可谓人才济济。袁绍向手下展示了曹操的诏书,许攸逢纪一看就知道这是曹操假冒的,但是现在这都无所谓了,只要大家都说是真的,那么这份诏书就是真的。
许攸逢纪等人开始为袁绍谋划,一致认为袁绍一定要参加,同时要夺取统帅的位置。他们算计得很清楚,响应曹操号召的诸侯一定很多,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统帅,否则如同一盘散沙。这个统帅的位置也只有四世三公的袁绍来做,那可是有莫大的好处的。同时为了保存实力,袁绍的谋士们还建议袁绍不要把颜良文丑带过去,将精锐全部就在渤海,董卓可不是那么好对付,这次讨伐可能会失败,所以必须保存实力,等到日后与他人争霸天下。
袁绍听完后,很是赞同,带领着一些普通军士前去与曹操汇合。
刘玉也是收到曹操的诏书,这时候,他才刚刚为自己的儿子刘玄摆完满月酒。刘玉也是召集了手下商议,田丰和陈宫表示一定要去,无论结果成功还是失败,这可是扩大声望的好事。沮授虽然同意要去,但是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沮授表示这次讨伐董卓,刘玉必须前去,但是却不能早去。只能在最后时期才到场,那时其他诸侯已经都有损失,刘玉就可以一家独大,获得更大的利益,也不会受制于人,同时又可以避免他人的算计。
沮授的建议深合刘玉事后摘桃子的想法,拍板决定按照沮授的方法去做。
刘玉特意写一封信给曹操,大赞其忠勇可嘉,同时委婉地表示自己目前因为外族威胁不可轻易动身,等他腾出手来,再来共襄盛举。
曹操收到这封信后,大骂刘玉卑鄙,暗恨自己有眼无珠认识了刘玉这个伪君子。
跟刘玉一样准备坐山观虎斗的,还刘焉、刘表等汉室宗亲,他们的野心可是不小的。
响应的人还真不少。
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总称为十八路诸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瓒带领兵马路过平原的时候,遇见了刘关张三兄弟。公孙瓒与刘备是同门师兄弟,难得相遇,刘备作为地主,自然懂得好好招待。
公孙瓒知道刘关张三兄弟的本事,就把自己要去讨伐董卓的事情一说,希望刘备三人一起去。
关羽和张飞早就在平原这个小地方呆腻了,而且张飞可是一直记得当年看不起自己兄弟三人的事情,大声叫好。
刘备在平原呆久了,也是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意了,现在有机会可以建功立业,刘玉当然会去。
众人推举袁绍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
袁绍心中大喜,假意再三推辞,最后表示勉为其难地就任盟主。
曹操对袁绍的虚伪十分不屑。
袁绍带领众人筑台点将,歃血为盟。
袁绍在高台上,说得口沫横飞,手舞足蹈。台下的诸侯军队也是看得热血沸腾。
曹操强忍着笑意看完了袁绍的表演。
就此,以袁绍为盟主,对董卓掀起反旗的反董卓联合军正式成立。
杀气向洛阳方向飘去。
第一百八十一章 孙坚斩华雄 袁术使坏()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
董卓本来是在与一个美女做着活塞运动,听到这样的消息,被震惊到差点就不举了。
董卓扔下不断索求的美女,穿戴整齐地召集了所有的属下。
“袁绍贼子居然敢反我,都说说看,接下来要怎么办!”董卓强忍着怒气,刚才还在享受人间极乐,被人打扰,是谁都没有好心情。
董卓的属下们纷纷大骂袁绍,表示愿意带兵杀入诸侯联军,把袁绍的狗头砍下来给董卓下酒。
董卓很满意属下的战意,说道:“不愧都是本相的心腹,本相就发兵把袁绍的狗头给砍下来。”
李儒冷静地对着董卓说道:“岳父大人,袁绍贼子是必须干掉的。小婿觉得要做些准备,预防被一些小人给算计了。”
“速速道来。”董卓十分信任李儒。
李儒阴深深地说道:“袁绍贼子固然可恶,可是洛阳里面还需要加强监控,要是被那帮人在关键时刻捅上一刀就严重了。所以小婿建议岳父坐镇洛阳,让宵小之辈不敢乱来,安排诸位将军镇守各处关卡,以静制动。同时派出先锋部队,与敌军交战,务必胜利,挫其锐气。”
董卓点了点头,派出手下大将华雄为先锋,挫其锐气。命令各将严防死守。同时加强了对朝中大臣的控制,特别是袁隗,直接被软禁了。
反董卓联合军,一路势如破竹,袁绍以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担任先锋,董卓军节节败退。
消息传到洛阳,董卓大怒,对袁绍更加痛恨。董卓把软禁起来的袁隗一家全部给杀了,人头送到袁绍那里去。
袁绍收到袁隗的人头后,吐血昏厥。
袁绍醒来后抱着袁隗的人头痛苦,曹操也是知道袁隗虽然是袁绍的叔父,但袁隗在袁绍心中的位置更像是父亲。曹操不知道怎么安慰袁绍。
袁绍也是一代人杰,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擦干了眼泪,下令全军猛攻董卓。
之前袁绍是为名声或者权利,现在则是家仇了,他必须为袁隗报仇。
孙坚收到袁绍的命令,更是加强了攻击力度,董卓军苦不堪言。
直到华雄的部队出现才挽回了局面。
两大先锋开始宿命之战。
“某家乃是董丞相麾下第一猛将,来者何人!”华雄提着钢枪大喝。
孙坚对华雄十分不屑,沉默不语,提着钢刀向着他奔去。
华雄大怒,没想到对方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怒火中烧的华雄,钢枪含恨出击。
“来的正好!”孙坚本是勇武之辈,要不然也不会有猛虎的称号,所以他无所畏惧地冲了上去,与华雄硬拼。
刀枪碰撞,华雄的钢枪就被孙坚的钢刀磕开。孙坚刀锋一转,向上一划,奔着华雄的喉咙而去。华雄大惊,连忙侧身躲避,手上的钢枪也没有闲着,对着孙坚刺去。孙坚回刀作盾,挡下了这一击。
第一回合结束,孙坚占了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