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裆笈湔庋奈氖炕故谴麓掠杏唷�
被审配为首的河北士人经常打压的其他士人心中十分畅快,大出一口恶气,你审配也有今天啊。
审配捂着被揍成花的聊,他可没想到郭图还有这么强的拳脚能力,这次丢脸丢大发了。
袁绍拍着桌子骂道:“你们两个都是圣人门下子弟,个个满腹经纶。现在如同街头无赖一般斗殴,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啊。”
“请主公恕罪!”所有的袁绍谋士都跪下了。
袁绍看着下面这一大帮谋士有点无奈。其实他觉得审配和郭图说的都有道理,只是优柔寡断的他不知道要怎么选择。
“还有什么良策没有啊?”袁绍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主公,您觉得公孙瓒和刘玉哪个难对付!”逢纪走出来对着袁绍问道。
袁绍想都不用想,说道:“公孙瓒哪里能和刘玉相比。刘玉这厮比谁都难缠得多。”
“既然如此,我军还在这里拖延作甚?”逢纪反问道。
袁绍瞬间就明白了,可是他还是有点可惜这次没有灭掉公孙瓒,迟迟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
旁边的许攸心急了,他在冀州可是有着巨额的财富的,为了掩人耳目,许攸都把这些财富都转移到了偏远地区。现在黄忠出兵,张燕也是轻骑出动,大军镇守的城池他们不敢打,可是偏远的小地方就没什么压力了。事实上也是如此。
为了身家财产,许攸脑筋开动起来,借机进言:“主公,刘玉借着刘虞的名号出征幽州,就是打算利用刘虞这个死人的名声拉拢幽州的民心,我军新占幽州,一些刁民还没有真正臣服,万一刘玉得到他们的支持,肯定进军神速。如果刘玉舍弃幽州,直取主公大军所在,与公孙两面夹击,拖延我军回援,那么冀州就危险了。主公也危险了。还请主公速速决断啊。”
虽然许攸是为了自己的家产,但是他说的话都说进了袁绍的心里去了。
袁绍可是四世三公袁家家主,性命珍贵着呢,万一刘玉真的如同许攸那样的猜测,那么袁绍就危险了。
“传令下去,回援冀州!”袁绍快速做了决定。
“主公英明!”郭图欢天喜地地高呼。而审配就有点小失落了,这一次让郭图他们重新得到了袁绍的信任,以后麻烦就大了。
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事情时有发生,审配只能暂时记下这个仇恨。
袁军开始有条有序地撤退,为了防止公孙瓒趁机占便宜,袁绍还是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的。
公孙瓒看着渐渐离去的袁军,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公孙瓒原本对战况已经绝望了,都准备撤退到易京了,那是公孙瓒最后的防守阵地。峰回路转,刘玉出兵冀州与幽州,袁绍担心大后方出现问题,放弃了对自己的攻击。公孙瓒得到了可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袁绍退了!”公孙瓒高声欢呼。所有辽东军都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纷纷附和着公孙瓒,所有公孙瓒的军兵都是一脸笑容,挥舞着兵器欢呼。
公孙瓒向刘玉那边派出了使者,方便日后联合起来攻击袁绍。由于公孙瓒这边的谋臣武将都死得差不多了,公孙瓒只能派出一个年轻小将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去。公孙瓒真的没啥人了。
公孙瓒做完这一切后,躺在地上直接睡着了,他已经不知道多少天没有休息。
公孙瓒的士兵都不敢打扰,纷纷离开。只有亲兵给公孙瓒盖上了被子,免得受凉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爽的袁熙()
不要脸的刘玉现在已经踏入了幽州的地界。得利于刘虞这个死人的功劳,幽州百姓现在还念着他的好,一路上对刘玉的大军是欢迎的。
但幽州的守军就没那么好了。他们可是刘玉针对的对象。他们知道刘玉根本就不是跟他口中说的那样,是来为刘虞修缮陵墓的。除了皇帝,哪里有人会用十万人来修陵墓的,而且还是杀气腾腾的十万大军。很多对自己实力有清楚认识的守将,十分爽快地选择了投降。
刘玉也是同意了这帮人的投降。
当然了,也有一些不长眼的,这些人都是袁绍占领幽州后提拔起来的,所以对袁绍很忠心。他们公开对刘玉的义举进行谴责,并发动军民严守城池,准备用强硬的手段,让刘玉知道幽州不是那么好惹的。
要是以前幽州兵马,或者公孙瓒全盛时期的幽州兵,刘玉还会忌惮几分。现在的幽州,精锐士兵都被公孙瓒给败完了,袁绍虽然兵力多也强,但是为了覆灭公孙瓒,把精锐士兵和将领都带走了,剩下的不是幽州本地的老弱病残,就是袁绍军的预备部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对于这种不自量力的家伙,刘玉也不啰嗦,直接派出主力精锐出击。进入幽州后刘玉的部队都没有经历过战斗,这让吕布、典韦这些战斗狂人郁闷了好久。现在终于有不长眼的出现了,他们这些战斗狂人可以好好发泄心中的杀意了。面对这么狂暴的刘玉军,没有谁可以抵挡太久。刘玉只用了一波攻击就把他们给覆灭了。刘玉把这些敢阻碍自己前进的守将斩首示众,人头挂在了城门楼。
投降可以活,抵抗的话就只有一个死。很多聪明人自然懂得如何选择。
这让刘玉的进军速度加快了不少。
而幽州镇守主将,袁绍的二儿子袁熙就每天都提心吊胆,害怕刘玉杀到了。
袁绍把大儿子派到了青州,把二儿子作为幽州镇守的主将,至于小儿子袁尚,就被袁绍留在了冀州。三个儿子一人一州,看起来很公平。可袁熙不是这么想的,对袁绍这样的安排十分不爽。虽然袁熙不大也不小,可也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大地人才。现在袁绍把百废待兴的幽州交给他,说得好听是相信他的能力,说得难听就是偏心。反正袁熙就是这么想的,要不是袁绍偏心,干嘛不把富庶的冀州交给他呢。就算不交给他,把袁熙留在邺城也好过在幽州做主将啊。
袁熙最近和甄家的女儿甄宓结下了亲事,人逢喜事,袁熙巴不得一直留在邺城呢。
在一次十分偶然的情况下,经常在邺城闲逛的袁熙遇到了甄宓,惊为天人。袁熙算是见过世面的,身为袁家子弟,家中的侍女都要精挑细选的,一般的美色是不会林袁熙法眼的。可是袁熙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女子,小心肝都快跳出来了。袁熙当然不会放过甄宓,经过多次打探后,才知道甄宓是甄家的女儿,又听说了甄宓有皇后命格,袁熙要死要活地求袁绍给他提亲。
袁绍耳根子比较软,经不住袁熙的哀求,派人前去向甄家求情。
甄宓的父亲甄逸高兴好坏了。他有几个女儿,个个生得貌美如花,最出众的甄宓。甄逸虽然现在是个商人,但是之前可是做过上蔡令的,懂得什么叫政治投资。他的几个女儿都被他嫁给了对自己有用的世家,所以甄逸才能在势力众多的冀州站稳脚跟。甄家在河北已经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可是甄逸觉得这还不够,他想要的并不是富甲一方,而是权利。
甄逸喜欢结交各种各样的人,门下也是养了不少门客。
曾经有一个云游的道士路过甄府,得到甄逸的接待。道士看过甄宓的面相后,说她会诞下天子。兴奋异常的甄逸请来各地能观人面相的奇人来为甄宓看相,个个看完之后都说贵不可言。甄逸悄悄地把这个消息流传了出去。收到消息的冀州各世家都快把甄家的大门给踏平了,甄逸却找了各种理由推卸。如今甄逸终于钓到了袁绍这条大鱼。
袁绍可是雄霸三州的霸主,跟这样的人物结亲是甄逸求之不得的事情。经过三媒六聘,甄逸和袁绍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把这个亲事给办了。
终于能够有机会一亲芳泽,袁熙高兴坏了,每天都在呆在自己房间内,好好地读书写字,修身养性。就在袁熙数着日子结婚的时候,袁绍把他调到了幽州。袁熙能不生气才怪。
不过现在袁熙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生袁绍的气了。刘玉的大军就要杀到他这里来,袁熙作为幽州守将必须抵御刘玉,守住幽州。要不然不用袁绍收拾他,刘玉都能把他给做了。
袁熙在主位上不断地发号施令,在治所周边布置了重兵。
幽州的文武大多数是被迫投降袁绍的,现在刘玉大军杀来,他们都没有多少的战意。有些人还巴不得刘玉快点到来。
“诸位莫要担心。父亲的大军就要来援。我等只要坚持几日就可以,到时候父亲的大军一来,与我等两面夹击刘玉,刘玉必败。”袁熙不断地为幽州的文武加油打气。
“二公子英明啊。”袁熙都这么说了,作为下属不发表一下赞同是不行的。
在袁绍来援这一点,袁熙是说谎的,他也不知道袁绍什么时候会来到这里。袁熙不觉得自己说谎了,因为袁熙是袁绍的儿子,袁绍不会放着自己的儿子不管的。袁绍是不是这样想,没人知道,但袁熙就是这么想的。
刘玉的大军已经来到了距离袁熙五十里的距离了。刘玉为了给大军足够的休息时间,让大军一个开阔的地方安营扎寨。
本来刘玉是准备第二天就出发,一举攻破袁熙,把幽州所有的抵抗力量给灭了。
但是公孙瓒的使者的到来,却影响了刘玉的计划。
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云()
“这公孙伯圭刚刚脱离危险,就向本王派出使者,看来袁绍打得他够惨的了。”刘玉对着自己所有的属下开玩笑。
众人也是露出了笑意。
“来人!把公孙瓒的使者请来!”刘玉说道。
“是。”帐外的士兵马上领命去办。
刘玉手指敲着桌子,等待公孙瓒的使者,心中在想要如何算计公孙瓒一番。
刘玉喝着茶,想着先把公孙瓒留着,承诺公孙瓒把幽州还给他,让他从北向南攻击袁绍。而实际的幽州控制权还是等把幽州全攻下来再说。至于到时候公孙瓒会不会有意见,那就由不得他了。
公孙瓒的使者是一名年轻武将在侍卫的带领下进入了大帐。只见他不卑不亢地拱手说道:“公孙将军麾下白马义从校尉赵子龙!奉我主之命拜见赵王!”
刘玉差点就被茶水给呛着了。赵子龙!?赵云?!公孙瓒的使者是赵云!?
“你就是赵云!常山赵子龙?”刘玉眼光热切地看向了赵云,如同看到了绝世美女一般。
典韦看到刘玉这个样子,想起了当年刘玉见到自己的时候,也是一副这样相同的表情。典韦心想主公肯定是看上这个赵子龙了,想收入麾下。
其他人就不是这么想的了。田丰、沮授等人听说过有段时间流传过刘玉喜好龙阳的消息,直到刘玉结婚生子,才没有了这样的传闻。田丰等人发现这位使者长得相貌俊朗,身材提拔,难道主公控制不住心中的渴望,露出原型了?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们以后跟刘玉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陈宫是知道的最清楚刘玉性格的一个人,他立马就猜测出刘玉是十分欣赏这个赵云,悄悄地对着李贵吩咐了几句,让李贵查一查赵云的底细。李贵也是刘玉身边的心腹,自然秒懂了陈宫的猜测,不敢怠慢,马上前去安排。
赵云有点迷惑,自己在公孙瓒那边没什么大名声,怎么赵王会知道自己。不过既然刘玉问到了,赵云也是如实回答:“回禀王爷,末将确实是常山人士。”
“好,很好。太好了。”刘玉之前就安排“暗部”寻找赵云,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原来是去公孙瓒那里了。现在终于见到赵云了,刘玉就不会那么轻易让他走的了。
所有看向刘玉的眼光都不对了,刘玉这话太让人乱想了。
赵云也是尴尬万分。
好在刘玉反应较快,没有出丑。刘玉咳嗽一声,掩盖了尴尬,说道:“赵将军辛苦了。不知伯圭兄派你前来所谓何事?”
回归到了正题,赵云轻松了不少,说道:“我主感激王爷出手相救,特命末将带来一批礼物,聊表心意,礼物清单在此,另外我主还有书信一封,请王爷过目。”
赵云从怀中拿出一份礼物清单和公孙瓒的书信。
典韦过去把这两样东西给接过来,然后恭敬地递给了刘玉。
刘玉看着公孙瓒送来的礼物清单,有点不屑了。公孙瓒送的都是些金银,战马,甚至是女奴。这些东西,刘玉还真的有点看不上。公孙瓒也不想这么小气,可是他现在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公孙将军太客气了,本王就手下这么厚礼了。”人家好心好意送,刘玉也勉强收下了。
赵云原本还担心刘玉看不上这些东西,他也知道这礼物有点太普通了。好在刘玉收下了,赵云回去也对公孙瓒有个交代了。
刘玉再看了一下公孙瓒的书信,感觉公孙瓒还是一个人物。公孙瓒对刘玉对自己的帮助很感激,送来一点薄礼作为答谢。鉴于刘玉是来为刘虞修缮陵墓的,公孙瓒十分肯定地表示自己对不住刘虞,待日后必然在刘虞的陵墓前谢罪。无论公孙瓒说的是真还是假,起码他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汉。说完这些废话后,公孙瓒表示自己被袁绍欺负的够惨,希望刘玉可以借些兵马给他,他要向袁绍展开报复。
刘玉是不会借兵马给公孙瓒的,他还想把赵云给挖过来呢。
刘玉微笑地说道:“公孙将军的意思,本王都已经明白了。待会本王就修书一封,请将军带回去。赵将军一路奔波,请先下去休息一番。”
“末将明白。请王爷尽快决定。”赵云虽然急于回去,但是刘玉没有具体的回复,他也没办法回去复命,只能先等一下。
赵云下去休息后,刘玉把公孙瓒的书信,拿给帐内所有文武看了一下。
“公孙伯圭想借兵,不知道诸位认为如何啊?”刘玉问道。
陈宫出来说道:“主公不妨就答应他。主公进入幽州后,有不少幽州将士投降,留着他们也没什么用,白费粮食,还不如把他们给公孙瓒,顺便再提供一部分粮草,让公孙瓒欠咱们的人情,何乐而不为!”
“公台之言深合我心。”刘玉也是这么想的。
作为这次出征幽州的主谋,田丰也是补充道:“主公可以约公孙瓒来此会盟,把兵马给他。顺便约法三章,只要公孙瓒打下袁绍的地盘,我们都承认是属于公孙瓒的。就算公孙瓒想要幽州,也不是不能谈的。”
“嗯,元皓说得不错,就这么办。”有了军师帮自己策划,刘玉变得轻松不少。
“刚才那位赵子龙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可惜明珠暗投啊。”刘玉感慨地说道。后世赵云的名声胜过了其他武将,刘玉也是仰慕许久。
众人的表情变得古怪了,他们现在真的有点怀疑刘玉的性取向了。
“主公,小的已经把赵云的所有的情报都给搜集到了,请主公过目。”李贵抱着几卷书简对着刘玉说道。
“仲允,你太会做事了。”刘玉高兴地拍着李贵的肩膀赞叹道。
难得得到刘玉的赞叹,李贵笑嘻嘻的,给陈宫投向了一个多谢的眼神。
刘玉把所有关于赵云的资料都摊开了,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到刘玉如此重视,众人都知道自己猜错了,这个赵云肯定是个人才。
第二百七十四章 挖墙脚行动()
李贵的情报搜集了很多关于赵云的消息。
刘玉对赵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赵云出生于常山郡真定县,自幼家贫,家里还有一个哥哥赵风。幼年时期的赵云被一名老者收为徒弟,带离家乡学习武艺。
长大成年后,赵云回到了常山郡真定县老家。当时天下大乱,常山郡也是盗贼强盗横行,地方官员无能,不能制止,导致民不聊生。赵云学艺有成之后,准备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一点贡献,看到这样的情况,招募了一批和自己有着相同志向的乡勇,扫荡贼寇,常山为之安宁。
常山郡太守举荐赵云给公孙瓒,公孙瓒把赵云安排到了白马义从,做了一名骑兵校尉,一直到现在。
刘玉还想起了刘备在公孙瓒那里呆过一段日子,赵云在公孙瓒那里的时候,就与刘备相交。
“这个赵云有点难办了。”刘玉郁闷地说道。刘备的魅力,刘玉是知道的,他有点担心赵云已经被刘备洗脑了,这样他就挖不到赵云了。
沮授接过刘玉的情报,看了一下,笑道:“主公,以在下观之,这难度不是很大。”
“真的?如何操作啊?”刘玉急忙问道。
沮授很有信心的说道:“主公,以情报来看,赵子龙既然能为百姓剿灭贼寇,那么其为人必定以忠义为先,主公历来以大汉百姓为先,想必赵子龙也是久闻主公的仁义。同时忠义之人,必讲孝道。赵云有一个兄长,主公何不派人前去真定将其兄长接过来,赐予府邸粮米,好生照顾,何愁赵云不来。”
把人家兄长接过来好好照顾,那是说得好听的了。说不听的,那简直就是要挟了。
刘玉觉得自己三个军师变得无耻了不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陈宫、田丰、沮授跟着刘玉时间久了,受到了刘玉的影响,计谋方面都有点无耻了。
“就按公与说的去办。”刘玉还是同意。
刘玉安排李贵前去常山寻访赵云的哥哥赵风。“暗部”就有赵云的相关情报,没过几日,李贵很快就找到了赵风。
还好李贵去的早,赵风已经卧病在床了,因为家贫,无法得到妥善的治疗,要是再晚上些日子了就没救了。李贵大呼好险。于是不顾赵风的反抗,直接把赵风接到了洛阳,安排府邸和郎中进行调养,救了赵风一命。
刘玉亲自动身带着典韦和吕布前往了赵云所在的营帐。
赵云正坐在凳子上闭目养神,双手握住自己的长枪不放。
刘玉对赵云的谨慎打了九十分,乱世就要如此的小心,要不然很快就会进入轮回,也难怪赵云能在历史上活那么久。
刘玉走进的营帐,赵云的双眼随之睁开,双手不自觉的握紧了长枪。赵云的动作被典韦和吕布察觉,两人的杀气瞬间涌现。
这样的杀气,让赵云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常。
吕布和典韦对视一眼,看来这个赵子龙是有真本事的。
“赵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