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过后,沉寂之中,赵石的声音又自响起,这次说的却和方才大不相同,“明年,边关战事必定是如火如荼,我可以在这里告诉你们,我一定是要上阵见识见识女真人到底如何厉害的,这里能随我出征的也不可能是全部,最多最多只千余人罢了,有志于男儿功业的,就要在战阵上见个真章。

不过丑话说的头里,性命大家只有一条,不死的便是英雄豪杰,朝廷官爵都在等着你,死了的也是大秦忠魂忠鬼,不管朝廷如何,我们左卫的上下官兵将校是要年年祭祀的。

不过俗话说的好,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圣人不是也说过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练的越苦越累,将来流的血也越少,保住性命的机会也就越大。

你们身体健全,也不比旁人缺哪儿少哪儿,这里大多人还都读过书识过字,取功名自然也比那些寒门出身的人容易,但用敌人鲜血染就的袍服穿在身上,可要比靠着家世换得的朝衣来的舒服多了不是?”

说到这里,赵石笑了起来,下面多数人看不清楚他的神色,只台下张峰聚几个看的最是清楚,看着那被略微狰狞而又有些狂热的神色所取代的神态,都是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官服,不过也觉热血奔腾了两下,他们要么出身禁军,要么是镇军出来的,就算是原来羽林左卫出身的将校也大多都是新人,正火炭儿般的心思想着干出一番功业来的,什么途径升官最快?不是在长安守门儿,而是拿人头来换,那才是实打实的军功,在战场上几仗下来也许就能升个校尉当当,再要运气好些,能得上司赏识,弄个偏将副将的当当也不是没可能。

尤其是杜山虎,张峰聚这些镇军出来的人,赵石这话算是说到他们心底里去了,只有没志气的人才愿意常年在长安这个地方呆着,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大丈夫可一日无钱,但不可一日无权,封侯拜将才是他们想要的,之后醇酒美人还不是予取予求?

张峰聚搓了搓手,想笑上一笑,但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这些日子这位指挥使大人的所作所为他并不完全认同,还存着些看热闹的心思,这时却觉只在这心胸志气上自己便被这人比下去了,再看看旁边听得聚精会神的段瑞等人,向外再看,那些神色各异的军士,有的拳头攥紧,脸色涨红,显是动了意气,也有的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显是觉得这京师的日子过的好好的,可不想到战阵上白白丢了性命,也有的神色木然,显然还没转过个儿来……

真是实实在在的众生相啊,心里不由感叹了一句,不过随即便觉出了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呀,这位大人说了这么多,不知不觉之间,好像底下这些人三月余积累下的怨气竟是消散了不少,这个时候好像也没多少人再想这个了,就连自己想的也被带到了别的地方,这位大人当真好手段啊……

只听上面的赵石继续说道:“以后但凡有人问上一句,你们回答说老子也是见过战阵的,那底气儿是不是就足了很多?再有人说什么看门狗之类的,老子头一个就不答应,我左卫上下都是好汉子,国之干城,谁再闲言碎语的,老子摘了他的脑袋下酒……

老子出身贫寒,也不会像有些大老爷那样抢别人的功劳,只要你有斩将夺旗的能耐,我这里就能把实打实的功劳给你……

现在这点军规军纪算得上什么?我这里也就是打你几板子罢了,若是到了战阵之上,还不得拿你的人头号令三军?老子这时严一些是对你好,省得到时你掉了脑袋都是个糊涂鬼……

看你们好像很不服气的样子,好,老子把话儿搁在这里,没那个上阵杀敌搏命胆量的,之后的训练可以得过且过,老子们这里也省些心不是?你尽可以窝在长安这巴掌大的地方称王称霸……”

他头一次说这么多的话,也不知有没有用处,嗓子里不免有些发干,着实觉得统领军兵虽说威风之极,但却也是个劳心费力的活计。

“我等愿追随大人左右,为国杀敌,建功立业……”这里还要数赵布宗聪明,毕竟在京师呆的久了,别的不行,光这察言观色的功夫,杜山虎加上张峰聚两个加起来都比不上他的,再加上景王殿下那里千叮咛万嘱咐,不管如何,都要尽心尽力帮衬着这位指挥使大人,这时见赵石说了这么多,气氛也着实调动了起来,适时插了进来,声音高的将身旁的人都是吓了一跳,直到此人又直着脖子喊了一句,旁边的人等才都缓过神儿来,立即前面就跪倒了一片,齐声高喝。

看上去颇有些做作的意思,但这个时候却选的正好,随着更多的人跪倒在地,校场之上黑压压一片就都成了跪倒的身影,不管这些军兵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跟自己过不去,出头鸟那么好当的话,也不就天下大乱了吗?

下面声音滚滚,但赵石并不动容,下面的人里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他自也清楚,这个时候也只能如此了,不虞有人再对训练不满,之后慢慢调理就是了,一支真正的军队不单是要血与火来锤炼,还得要用胜利来激励,而这些都是现在没法想的,只能从基础做起,之后见步行步罢了,也不知来年的战事能不能参与的上,之前的话更多都是空口白话罢了……

将手压了压,直到下面的声音平息下来,他才继续说道:“过上些时候,我会教你们真正的杀人之术,现在只是强壮你们的体魄,坚韧你们的心性,要知道,再好的技巧也要你的身子骨来支撑,没有强壮的身体,临变不惊的胆魄,什么都是白扯。

别跟我说你们怎么怎么样,你们会的都是花架子,到时候你就知道,杀人的方法多的让你数也数不过来……”

这时下面的军兵精神才都又一振,军中流传的功夫并不少,但却都显粗糙,各个将门都有自家的功夫,有的擅长马上的,有的擅长步下,不过却都敝帚自珍,并不会轻易传人,这无疑是一个陋习,但那都是各个门阀大族立身的根本,由不得他们不珍而重之。

这些军兵也都或多或少的会上两手,但眼前这人是谁?眼前这人是有巩义猛虎之称的武状元,一身功夫那就不用说了,只看现在在京师的名声就知道的,若真能如其所说毫不藏私的传下来,只要学上一点半点,不说自己,便是家族也将受益无穷的,这时有些人眼里才真正有了些狂热之色,功夫和兵法,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将门独有的东西,别看什么孙子兵法,六韬之类的书籍大行于世,但怎么行军,怎么布阵,临水该如何,临山又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不是能从书本上找到的,是要靠言传身教才能领会的东西,除了经自己琢磨,能得一个经过战阵的将军亲身指导,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功夫亦然,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也显得尤为的重要,对一些家族门阀来说,家族子弟能得军中大将为师,然后将学到的东西带回家族,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自家所有,便是皇帝也不能让人轻易传给外人的。

像赵石这般在长安已经有了勇武之名的人物儿,若是开了武馆之类,一定会赚个盘满钵满……他在巩义县时,将那些格斗之术教给了那些团练军卒,这些人嘴上不说,但心里却都感激非常,对他忠心耿耿也未尝没有这些心思在里面的。

加上这些实惠的东西,这些左卫军兵才觉得这位大人并非空口白话,心中的怨气也消了大半儿,至于今后是否跟着这位大人去边关,那毕竟还早,建功立业谁不想了,但若是丢了性命,天大的荣华富贵你也享受不到不是?

不过有些人却已有些意动,京师虽好,但男子汉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确实如这位大人所言,总是呆在这京师巴掌大点的地方能有个什么出息了?不如跟着这位大人舍命一搏,将来必定能……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222章 来人

经过这次风波,西山军营算是走上了赵石希望的正轨,这之后又有李全寿代表景王来军营劳军,之后便住了下来,李全寿小小年纪,正是个对什么事情都好奇的时候,这里的人又都知道他乃景王世子,刻意巴结之下,玩的自然是不亦乐乎。

杨胜和折沐两个这才知道原来之前那个赵石的小表弟乃是景王世子,心中讶异之余,见赵石和这位世子的关系着实亲近,更坐实了外间赵石乃景王第一心腹之人的传闻,以他们两个的身份,自然知道京师如今风波暗涌,虽是说不好太子失宠到了什么地步,但景王如今声势日隆,俨然已经有盖过太子的势头,五王那里还在潼关,这帝位之争到了现在,在他们来说已然成了一件扑朔迷离之事。

有人巴不得想远离这帝位之争的漩涡,但他们两个年纪都轻,野心又是不小,都是巴不得景王能登上大宝,那他们这些人也便水涨船高,将来的位份可就不好说的紧了,既然如此想法,这之后更是铁了心的要跟着这位大人搏上一搏,在练兵上面更是不遗余力。

像他们这样的念头的人也不在少数,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说起来左卫如今军官的年龄都是不大,如张峰聚等那些武进士除杜山虎之外没一个是超过三十岁的,若没些想头也便不会来京参加武举,此时见赵石野心勃勃,和那些暮气沉沉的将军俨然两样儿,寒门出身,又得景王爱重,如此这般,多数人心里也起了追随之心的……

军营中伤病虽是不断,但这场面却越发的火热了起来,又是半月的整训下来,就连身体最强壮的军兵也有些吃不住劲儿的时候,赵石终于下令开始休整,五百体力最是充沛,训练中表现上佳的另组一营,名为锋字营,其中再配上二百骑军,这七百军兵,将来便是披坚执锐,临敌冲阵的角色了,也可以分拆开来,当做斥候放出去,对于军卒怎么运使才算得当,赵石如今还没个清晰的概念,所幸他有的时候虽是独断专行,但领军上面却能常与杜山虎等人商量。

将所有羽林军士都训练成精锐之士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这些领兵官的共识,但先让一部分人露出头角来还是可行之举,于是便组建了这个锋字营,这其实已经算得上是一种对军制的改革举措了,若是在平日,羽林军士乃皇家亲卫,别说这等的改革了,便是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扰掣肘的,但照着如今的情势,组建这个锋字营却是轻而易举,头一天折子才到兵部,第二天便准了的,着实少去了许多的麻烦。

赵石到不是怕这些麻烦,不过在他的印象中,不管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前世,一只精锐的军队至少应该是一支体能充沛,拖不垮,累不倒,适应各种气候地形,掌握各种军事技能的军队,眼前的不论是锋字营还是这五千羽林军士都还差的远,但迫在眉睫的就是京师的形势,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有大变发生,而组建这个锋字营便是为了迎接这个变局而设,这也就是目标了,既然有了目的,那么野战之类的东西尽可放下,这巷战,攻坚战便是当前首要让军士们熟悉的战场环境了。

在这个上面赵石却是最有心得的,这还是在冬天,他便已经让人在军营中修建起了一些障碍参照,军士以十人为一组,在其中摸爬滚打,什么层层渗透,什么重点阻击,什么相互掩护,突然破袭等等手段都让他搬了出来,在现有的军事手段允许范围之内,他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兵士熟悉这种在复杂的街市环境下的作战技能,而这些手段首要的条件便是反映迅速,体力充沛,行动目的准确明了,为此,体能训练是一时也放不下的,晚上的时候也被他运用了起来,不论是这些领兵官儿,还是那些下级军官,都被他召集起来传授各种特种作战技能。

这些人哪里懂得这个,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明眼之人还是能看出一些东西的,在哪里是什么战阵演练,明显是要进行夺城之战嘛,这些人也都知道,若是攻城,最让将领头疼的便是敌军龟缩于城内,借着房屋的掩护誓死跟攻城军队周旋,如果攻城之战演变成这样,那么就算是胜了,也是一场惨胜罢了,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就近了说,唐末乱世,大军征伐,这样的战例也是俯拾皆是的。

既然明白了这点,这位大人存的是个什么心思也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长安郊外,若是夺城,能夺哪座城池?想到了关节处,有些人便已经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了。

左卫上下官兵将校以前虽说都是散漫惯了,论起实力来甚至不如禁军,但在政治嗅觉上面那些镇军禁军是拍马也赶不上这些人的,这样的情形再加上之前皇位之争本就如火如荼,明白过味儿来的人是越来越多,有些人训练是越发刻苦,想到从龙之功自然是动力十足了,有些别有怀抱的则是惴惴不安,奈何自从进了这西山军营,和外界的消息往来便断了,想要的向外传递些消息是难避登天,便是这十天的休整,军营内外也是戒备森严,别说传递消息了,只雷打不动的早午晚三次查人你就躲不过去。

最主要的却是好像太子以及京中那些大人物儿们,除了景王这里以外,其他人都将羽林左卫忘了一般,不过到也不怪这些人掉以轻心,左卫之前的情形是谁都看在眼里的,这哪里还像是一支军队,人心涣散不说,主官被抓进了大理寺,现在还压着不放,罪名更是越来越重,有心人都知道,李延禄算是毁了的,再加上一些几乎将低级军官一网打尽,虽然后来又放出来了一些,但主官刚才新换,又没有多少心腹之人可用,背后的景王根基尚浅,也帮不了什么忙,才刚三个多月,之前虽说李全德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但任谁也是不信这位新上任的指挥使大人能如此快的收拢军心,即便是这位大人坐稳了指挥使的位子,但左卫堪不堪用还得两说着,就左卫那些大老爷,对他们指望多了岂不是笑话一般了?

年前还有人有意无意的来西山周遭瞄上一瞄,但如今天寒地冻的,可就没人耐得下这个辛苦来西山这里转悠了,如此一来,就算有些人想将军营情形传递出去,也找不到接头之人的。

十天休整,别的不说,总算是让人能回上一口气过来,这时军营之中秩序井然,只三个多月,经过没日没夜的整训,军纪军规便已经在这些人身上刻上了烙印,再无之前的散漫情形发生。

有些官兵坐在自己屋子里大口吃着煮的烂熟的牛羊肉,这心里也是不无感慨,想想之前几个月如同走了一遭阎王路,当真是有苦不堪言的感觉在的,但是看着手上,身上那些个摸爬滚打弄出来的伤疤,再感觉一下浑身上下好像弥漫的要溢出来一般的精力,还有这日渐精壮的体魄,这自豪之感肯定是少不了的。

“听说大人之后就要教咱们那个什么格斗之术了……”声音从一间冒着酒肉香气的屋子中传了出来,说的话夹杂着咀嚼的声响便也变得有些含糊不清。

“嘿嘿……”一人却是笑了一声出来,“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出自将门?要说谁没两下子那是胡扯,但照着大人的功夫,那还真就差的远了,不过话说回来,大人能真心实意的教给咱们真功夫?就说你老杨家的枪法吧,那在军中传的是神乎其神,但谁听说杨家的人教过旁的人枪法的?就咱们这位大人无私到了这个地步?将辛苦学来的把式教给咱们,咱们和他不沾亲不带故的……我看这事有些玄乎……”

“你就别操那个闲心,我们杨家的枪法是名声在外,别说你们了,我这个旁支子弟可也没得了真传,不是直系嫡子,就算你求爷爷告奶奶也没用。

不过咱们这位大人与别的人可不一样,你是没见过他那些亲兵,前些时日有几个不服气的上去领教了一番,我就在旁边看着的,十几个人轮流上去,三下五除二,人就倒了一地,人家好像还没将身子暖开呢。

我仔细瞧了,那功夫到真像是咱们军中传出来的,不过又没见过,可见是人家秘传的压箱底功夫,既然连亲兵都教授了,再教给咱们这些人好像也不算个什么大事不是?

你们若是不信,前些日子一营的那个李三儿李队正不是伤了胳膊吗?你们去问问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啧啧,这几个月兄弟几个算是熬出来了,前些日子不说别人,就咱这里也想着回家抱着老婆看孩子算了,反正吃喝不愁的,何苦受这个罪来着?

但大人说的那些话旁的也就算了,就这功夫咱说什么也得学回去,总得给儿孙留下些安身立命的本事不是?若大人没骗咱们,这些苦吃的就算值了……

哟,我说,你们几个他奶奶的是饿鬼投胎怎的?这么一会儿就吃的见了底,以前山珍海味摆在你们面前也没见你们这个样子的,他娘的现在……杨老四,你他娘的吃的最多,给哥哥我留点……”

这些闲言碎语各个居处中都少不了的,有些人只记着功夫得学到手,有些人却为前程担着心思,赵石这里却是迎来了一个人。

站在他面前的这人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袍儿,身子高大健壮,脸上虽然冻的有些发青,但这精神头却是一点不见萎靡,蓬乱的胡须几乎遮住了他半张脸,一双眼睛表面上透着谦恭之色,但偶尔露出的那种凶悍和狠毒却怎么也逃不过赵石的眼睛的。

这人只是微微抱了抱拳,声音透着嘶哑,“某家方四,见过赵大人。”

屋子里这时除了程顺之外便只有杜山虎在了,赵石摆了摆手,“坐下说话吧,四哥那里可是已经准备的妥当了?”

这个方四也不客气,身后拿起桌子上的酒壶咕咚咚几口便灌了下去,之后才擦了擦水迹淋漓的胡子笑道:“这顶风冒雪的,没个把人折腾死,还是大人这里酒好,够劲道……大人是直爽人,某家这里也不废话,您的名声我们从匪老大那里都听说过了的,是条响当当的汉子,咱们这些弟兄心底里都佩服的很的……”

他嘴上虽然如此说着,但脸上却一丝佩服尊敬的意思也无,一把撕开棉袍的扣子,里面却露出一排插在环扣中的短刀,随后嘿嘿笑道:“咱们这些人干的无本的买卖,还用得着什么准备?无非就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匪老大那里说了,他已经带着二百弟兄上路了,让某家来这里支应一声儿,地界儿离的有些远,他娘的又不能骑马大摇大摆的过来,所以估摸着怎么也得三月头儿上到这里。

嘿嘿,到时候咱们这几百弟兄的命可就都操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