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于参军,大将军……正在后宅见客,这个……”

那于方却是立马明白了过来,看来大将军却是又在和那人私会,不由急道:“剑门生变,我这里有紧急军情禀报大将军,若是耽搁了,岂是你能担得起的?”

那小校一听,面色一正,他是吴大将军的心腹衙兵,自然知道此时大将军正在干什么,若真是紧急军情,却是耽误不得。

“其他人都在这里等着,于参军,您随我来……”

于方皱了皱眉头,“不成,这里有两个人有话要亲禀大将军,我要带他们一起去见大将军。”

那小校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好,解下兵刃,随我来。”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511章 云涌(八)

“剑门急报?”

大将军吴宁皱了皱没有,此时的他正身处俨然已经成了大将军居所的府邸后宅花厅之内,征战半载有余,战阵杀伐,刀光剑影,率十余万大军,摧城拔寨,终是功德圆满,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对于野心并不甚大,只想光耀门楣,恢复父祖在时,家门兴盛景象的他来说,如此已然足够,回到大秦之后,不管还有没有兵权在手,但封个伯位那是水到渠成之事,好上一好,为激励后进之人,封公封侯也不在话下,到得那时,一直身处边塞之地,不入真正豪门世家法眼的吴氏一族才算真正的挤进了门阀之列。

而且以如今看来,不论是四朝老臣杨感,还是军中擎天之柱大将军折木清,都已是老迈之身,与一意进取的当今陛下已是格格不入,当此之时,其他诸人如西北张祖,潼关张培贤等,搁在一年之前,与他吴宁不过差相仿佛,在真正意义上将,他还犹有不如的,但如今情势却又不同,伐蜀功成,只要回转大秦,封赏一下,他吴宁的声势必定不会是其他诸人能比得了的。

而等杨相离朝,折大将军老去,或入中书,或补于枢密,又有谁能争得过他吴大将军?到了那时,出将入相之势已成,他这一生,还有何憾?

既然有了这等打算,于是自入成都以来,政事上他便放手于李严蓄,而兵权上,虽然还是牢牢握于手中,但他却已经做好了等钦差一到,立即申明交出兵权的意思,至于今后履任何职,是继续领兵,还是抚于一方,听朝廷诏令行事便是。

所以,这些时日吴大将军便也越发的低调了起来,非有重大军情事务,他也很少再聚将点兵,若不是匪患频仍,南蛮异动,还有那后周也不怎安生,不然他这里便当个撒手掌柜了的。

而此时的他,一边惬意的享用着矮几之上的美食,旁边还拥着两个美貌的蜀姬,饮着她们不时殷勤捧到嘴边的醇酒,而眼睛则半眯着,随着厅中那艳丽身影,柔若无骨一般,舞动出各种姿态而不时露出几许的赞叹和火热来。

伴随着旁边乐师奏出的节拍而舞动越来越急的这位,便是吴宁在入宫安抚蜀帝的时候,看中的蜀宫歌姬了,除了长的艳丽无双之外,还是个媚骨天成的人儿,温声软语之间,不过只一晚,便已经让吴大将军留恋不已,舍之不得了。

吴宁本就出身世家,但说起来,大秦军旅虽盛,但在这诗词歌赋之上,差之南边诸国可不是一点半点,而吴家这边塞世家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此时的吴大将军甚至觉得,家中那许多女子加起来也赶不上这个名叫兰晔的蜀宫宫女的。

更何况,这兰晔除了歌舞双绝之外,竟然还能写一手清丽小词,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这也是让自负文武全才的吴大将军最为迷恋之处,秦川女子泼辣豪放或者有余,但在这温柔之事上,却是蜀中女子更盛一筹的。

两人私会了几次之后,吴大将军一咬牙,便将这女子带回了自己的临时大将军府,这几日也正是情浓之时,所以天还未黑,吴大将军也便放下军务,来到了后宅。

但今晚却注定不是行乐的时候,吴大将军正惬意间,门口脚步声响,一个亲信衙兵已经匆匆入内。

“大帅,剑门来人,说有紧急军情禀报,于参军已经带人在外面等候。”

吴宁皱了皱眉头,对于他来说,确实有些扫兴,不过剑门急报,许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剑门乃川中天险所在,不由他不重视非常,虽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人却是一定要立即见上一见的。

吴宁一挥手,将厅内乐师,女子都赶了出去,那兰晔很是乖巧,不慌不忙停下来施了一礼,也不多话,带着两个女子在后面悄悄离去。

吴大将军本来满腔的柔情蜜意,但等到于方带人进来,看到于方一脸的凝重,吴宁心中却是一沉,所有的多余想头都抛了个干净。

“大帅……”于方这里却是带着身后两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但叫了一声大帅之后,眼睛却在厅中其他闲人身上扫过,便住口不言了。

吴宁心中一惊,别真是剑门出了什么事情吧?难道是那些后蜀降兵……那里可是秦军后路所在,一旦生变,可就不是什么小麻烦了。

见于方吞吞吐吐的样子,吴宁脸色一沉,也没怎细想,挥手便让几个伺候在厅中护卫出去,只留下了两个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军兵。

“你们两个是从剑门来的?有何军情,赶紧报来,是不是那些降兵……你们是什么人……”说着说着,一双威凌四射的眸子已然盯在于方身后两人身上,这一看不打紧,他久在军中,对于军中一切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这两人虽然穿着秦军军服,但跪姿不对不说,都还微微抬着脑袋,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他的身上,哪里有半点军中之人面见官长的样子?本来想问是不是那些降兵出了变故,但话到半截,心中猛的有所警觉,随即便厉声问了一句出来。

于方脸色剧变,知道不知哪里露了马脚,加上这位大将军身后竟然还留下两个军兵,他立时便也明白,想要按照之前自己预想,将这位大将军悄无声息的杀死在府中,再悄然脱走的谋划恐怕是行不通了。

“动手。”

沉声怒喝的同时,已然弹身而起,在腰间一抹之下,一柄寒光四射的长剑已经在手,本来在吴宁面前,这位随时随地都挂着的谄媚笑容的于参军如今脸色终于露出了狰狞,长剑在手,身子更是快若闪电,只呼吸之间,便已冲到吴宁面前,长剑前指,一剑便向吴宁喉间划去,这等身手,哪里还是那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商人子弟能拥有的了的?

吴宁心里着实吃了一惊,这于方……不过这时哪里还容他多想什么,但到底不是一般人物,此时虽然震惊,但却未失方寸,也不如何惊慌,猛的站起身来,手已经向腰间按去,口中更是大吼了一声,“来人啊,有刺客……”

但他的手却是按了个空,这时他才惊觉,自己的佩刀却是没有带在身旁,只这一愣神的功夫,青光闪动,长剑带着锐利的风声已然到了面前,喉头之上的肌肤更是被那长剑散发出的逼人寒气刺激的起了一溜鸡皮疙瘩。

就在这生死一瞬之间,吴宁身后一抹刀光乍然闪现,一声金铁交鸣之声过后,长剑已然被大力格开,吴宁身后两个亲兵中的一个已经带着风声从吴宁身旁窜过,刀光四射,只在这一瞬间,也不知劈出了多少刀去。

而另一人一拉吴宁的胳膊,已经将吴宁护在身后,险死还生,任他胆气豪雄,此时脸色也是苍白如纸。

于此同时,守卫在厅外的衙兵已经听到厅中异响,加上吴宁一声怒吼传出,心中都是大惊。

“大帅遇刺……”

“快,进去护卫大帅。”

“快去调兵过来……”

一阵嘈杂声中,十数个军兵已经一股脑的冲了进来。

大厅之内此时已然又是一番景象,刀光闪动,几乎能将持刀之人的身影都整个遮蔽,也是于方倒霉,本来想着先以剑门失守的消息乱其心神,再趁机击之,最好是能在外间之人都无所觉之下杀了这位秦军统帅,然后再凭自己身份,迅速远扬他去。

但一上来,还没等说几句,便被人认出了行藏,他心神本就绷的死紧,一惊之下,也顾不得许多,率先动手,但百密一疏的是,他跟在吴宁身边这么久,硬是不知道这位大将军身后两个看上去只似普通衙兵的军卒竟然藏着一个如此可怕的刀手。

两人只一交锋,那目不暇给的刀光便已经耀花了他的眼睛,接着身上连连剧痛,隐约之间,他只能听见身后同伴连连怒吼,接着便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从旁人角度看去,却是这位于参军身中数刀之后,被人一刀斩去了头颅,一腔热血喷出,无头的尸体便即跌倒在地。

他身后的两个同伴只慢得一慢,便已接应不及,眼瞅着于方尸横在地,厅口处秦人护卫也瞬间蜂拥而入,其中一人怒吼了一声,“老赵,堵住厅门,这里交给我了。”

余音尚在,身子已经猛的窜了出去,那护卫持刀而立,没伤着大帅,他这心里也是一松,满是杀气的眸子紧紧盯在剩余两人身上,见一人向他扑来,手中一紧,刹那间刀光再起。

但这一次,他的对手却再没给他展现高手风范的机会了,一只手掌诡异在快如闪电雷鸣般的刀光中捉住了他的手腕,刀光顿止,接着那虬髯汉子的眸子猛的一瞪,一只纤细有加的手掌轻飘飘的按在了他的胸口处,却是带出一声闷响,接着那人松开了他那已经被扭的变了形的手腕,再也不看已然七窍流血,软软倒下的他,身子一转,便已正对上了吴宁的另一个亲兵护卫……

那边厢,赵姓之人已经和入厅的秦军战做了一团,厅中这时喊杀声四起,嘈杂的已然如同乱麻相仿。

而与此同时,离大将军府不远的李严蓄居处也来了几位不速之客,这一夜,成都城内的所有人注定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了。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512章 云涌(九)

观军容使李严蓄这里虽然已经是黄昏时分,却与成都城其他地方不同,今日这里人来人往,各个都一副急匆匆的样子,有身穿军服的军中将校,也有暂时没有任何品级的后蜀降臣,更有一些抽调而来的西秦官吏,显得格外的忙乱。

也不能不乱,整个成都在平静了半个多月之后,突然之间便在这一日的黄昏时分乱了起来,先是蜀中降臣成都府尹黄文翔在回府途中遇刺,不过这位黄大人到也聪明,知道自己降了西秦,出任成都府尹之后,必被那些所谓忠臣义士恨之入骨,便是往日相交好友之间的情谊,所剩几何也未可知,所以在这西秦方自灭蜀,蜀中还未大定之时,情势对于他们这些蜀帝刚刚降秦,便自抛弃旧主,转投西秦的“不忠之辈”,却是凶险的紧呢。

于是乎,这位黄大人身边便总是跟着十余府中家丁,更是公器私用,每次行于道途,都会带着府尹衙门几个武艺高强的差役在身旁,对于他这等谨慎小心的行径,倒也没遭人诟病,李严蓄听闻此事,也只一笑置之,更派了一队十人的秦军贴身卫护,以收其人之心,所以在遇袭之时,四个刺客死士,最近的也只冲到离他十余步远的地方便被乱刀砍成肉泥,黄大人只是虚惊了一场,其人却是毫发无伤的。

不过接下来,几队巡城兵士遇袭,损伤了一些兵士,刺客则或死或逃,一个活口也没留下,事情由此便显得诡异了起来。

李严蓄此时眉头紧锁,脸上的纹路沟壑仿佛又深了许多,他的担忧终于在今晚……他在听闻黄文翔遇刺之时便已明白,今晚的麻烦肯定不只这些,成都府尹这个职位对于如今的成都来说,乃上下联结之要职,也是他除了秦军之外最倚重的,这些天来,若不是有这些后蜀降臣帮衬左右,光靠一味横强的大秦军旅,激起民变那是早晚的事情,而如今终于有人盯上了这位黄大人,其意不言自明。

不管行刺之人来自何方,又是什么人指使,所图必定不小,于是,他在抚慰了受惊的黄文翔之后,立即命人加强蜀宫之防卫,以免有人趁机劫持蜀帝,一边又命人传报吴大将军处,让他命大军入城拱卫。

不过虽然事情麻烦,但在他看来,不过是后蜀一些余孽的垂死挣扎罢了,蜀国已灭,便是偶有风波,当也无关大局的,只要加紧防范,再过个一年半载,民心自然随势而变……

想到这里,李严蓄的眉头轻轻舒展开来,一条条命令有条不紊的发下去,那些本来有些慌乱的官吏也都渐渐镇定了下来,按令行事去了。

此时李严蓄正轻抿着杯中浓茶,一边听着对面坐着的城门都尉说话,成都六门,早在一月之前便已取消了城门禁令,各门都有数百秦军防卫,百姓出入自便,只要不带刀枪铁器,便都无碍,这也是安定人心的一种手段。

只是今日晚些时候,几个扮作商人的家伙入城,却在其车队之内发现了一些刀兵箭矢,这些家伙见行藏败露,还待反抗,这个都尉一声令下,杀了十数人,擒下五六个,这才急急赶到李严蓄这里禀报。

李严蓄精神立即一振,听说擒下了活口,心中也是一喜,不问可知,这些人恐怕于行刺黄文翔之人脱不得干系,只要捉了活的,问清内中细故,幕后之人也就有了着落,前些日子行了些雷霆手段,看来还是不够,乱世当用重典,这次却还要取些人头作震慑之用了。

不过在听到眼前这个都尉讲到,擒下的这些人等来历颇杂,但骨头却都极为硬朗,一时半会恐怕还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但这些人明显不是军旅出身,而是一身的草莽气息,李严蓄不由有些发愣。

难道那些后蜀余孽开始勾结起盗匪之流了,想起成都府左近如今盗匪频仍,使得驻守成都之秦军不得安宁,总要派人出去剿匪,心中不由一紧,这样调动秦军兵马,还真有些调虎离山的味道在里面,他们到底想在成都城内干些什么?

就在这时,外间却是一阵嘈杂,有人在外面正急切的跟人说些什么,声音中的焦虑和急切以及那毫不掩饰的惊慌老远就能听的明白,隐约间还能听到什么大将军……遇刺……之类的言辞,李严蓄手一哆嗦,心中不由升起了几许不详的预感。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个守在门外,等候他差遣的小吏满脸惊慌的跑了进来,在门口还险些被高高的门槛拌上一跤,一个踉跄,顺势便扑倒在地,慌乱的好像晕了头一般,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大声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大将军……大将军遇刺了。”

“什么?”李严蓄本就听到了外面的只言片语,心中紧张,这时听到有人亲口说出这个他万万不愿听到的消息,手一松,茶杯直接掉在他的腿上,接着滚落在地,摔了个粉碎,滚烫的热茶洒了一身,他却已顾不得这些许的疼痛,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脑海中只留下一个声音,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吴宁也太不小心了,这算什么?怎么跟朝廷交代?

直到身后从长安带来的一老一小两个仆人手忙脚乱的给他擦拭衣襟,整理袍服,他都没有半点的感觉,直到半晌过后,才稍稍镇定了下来,看到那城门都尉刷白的一张脸,和死人相仿,他知道,自己此时的脸色估计也不比这个都尉强到哪里去的。

但到底为官多年,这镇定功夫非比寻常,虽说这消息坏的不能再坏,但既然已经发生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恨前些日子明明有些预感,却不能做出防范,也没跟吴宁提起,脑中纷乱之下,李严蓄恨不能狠狠抽上自己几个嘴巴。

不过虽说脑袋被这消息刺激的一阵阵发晕,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厉声对他城门都尉道:“这个消息现在绝对不能外传,更不能给军中大将知道,你可明白?”

“末……末将明白……”那城门都尉本来也是经历了不少沙场征战的老人,在军中历练出来的气度也是不凡,但这个消息却太过让人震惊,这时也早失了分寸,听到李严蓄说话,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张嘴结舌之下,却只剩下了唯唯诺诺的份了。

“我命你传令下去,立即紧闭成都城门,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放任何人出入,记住,即使成都城内出了天大的乱子,没有我的印信,什么人也不得放行,若敢违令,我砍了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我滚。”

到了这个时候,李严蓄声音都哆嗦了起来,初时的慌乱过后,一股熊熊的怒火不自禁的在胸中升起,若真个吴大将军在成都城内遇刺身亡,便是血洗了这座千年古城,也将难消大秦上下之震怒,好,好,果然是好手段,到是小看了这些蜀中的王八蛋……

等那都尉仓皇而去,李严蓄死命的压住了怒火,眼睛仿若吃人般盯在那小吏的身上,“是什么人报来的消息,马上叫他进来见我,管好自己的嘴巴,这个不用我来教你吧?再有,传我命令,所有今日守候的左右人等,都不得擅自离府,若有胡言乱语者,杀……

还有,所有禀事之人都先给我拦住,让他们等上一等,就说我有要事处置,马上传黄文翔,还有城内各军将领入府来见,不得有误。”

在这个紧要关头,才显出了这位在京师长安想来有墙头草之称的兵部左侍郎的老辣和决断,等那小吏带着两个同样满脸惊慌的兵士进来的时候,这位观军容使李大人已经稳稳的又坐在了那里,不管心里如何想的,但脸上却已再看不出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是一双眸子好像野火般射出幽幽的光芒,望之令人心寒。

但惊变就在这时发生,那两个身穿秦军军服的兵士刚一进门,只稍稍扫了一眼左右,其中一人暴起发难,一把已经抓住那领路的小吏的脖子,手掌微微用力,一声清脆的骨骼折断之声传来,那小吏根本未曾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便带着一脸的茫然软倒在地。

与此同时,另一人却是拔刀在手,猛的向李严蓄冲了过来,当头便是一刀。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513章 云涌(十)

李严蓄自然没有想到,竟然有人能潜入守卫森严的观军容使府邸,当面刺杀于他,刀光直劈而下,他却是惊的连闪避都忘了的。

眼瞅着李严蓄就要死于刀锋之下,那假扮大将军府护卫的刺客,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意。

但一只枯瘦如同失了水的糟木一般的手掌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把抓住李严蓄身后的椅背儿,狠狠向后一带,雄浑至极的力道竟是将李严蓄连同身下的椅子凌空带起,摔向身后。

在那刺客惊愕当中,这必中的一击竟然落在了空处,只是好似且豆腐一般将李严蓄的衣襟撕裂开来,然后更是顺势而下,一刀将李严蓄面前宽大厚实的桌案一分为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