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大人教训小孩似的说了一大堆,两人却都没觉着什么不对,也算是一对绝配。

院子外面已经有人喜气洋洋的迎在了那里,惜红也已披着一件斗篷到了外面,老爷方一回府,就去了老夫人那里……

这里伺候的下人本来只有两个景王府出来的丫鬟,后来惜红有孕,这才又加了两个人,等到诞下孩子,又加了四个人进来,还有几个粗使婆子,加在一起,就已经有十几个人了。

以前惜红的住处离赵石的住处最近,但却住不下这许多人了,于是便换来了此处,加上惜红有孕在身,也不再管事,虽说给老爷生了个儿子,意味着以后有了依靠,但在下人眼里,失去的也是颇多,分不清是好是坏。

老爷回府,这是大事,下人们可都上了心,不用惜红自己说,就已经有下人不停的出去探问,听说老爷从老夫人房里出来,就径直去了夫人那里,这里下人们可就有些担心了,老爷官儿越来越大,身边有了正妻,听说两位平妻的位置也已定了下来,以后还会不会记得惜红夫人的好,可真说不准,别说他们,连惜红自己都有些坐立难安,这女人一旦生下孩子,惦记的就不是自己了,只想着孩子是否能得老爷宠爱,别因为自己的身份让孩子受累等等……

不过等到那边传来老爷掉头往这里来了的消息,这边便都欢天喜地,恭维话不要命的往惜红耳朵里灌,还是惜红拿得住,赶紧让人收拾,到院子外面迎候……

只是见这边突生变故,都没敢过来,有几个见老爷发起了火气,还脸色煞白的想,不是夫人在老爷那里说了什么,让老爷恼了这边吧?

其实虽然有些插曲,但这回赵石兴致却是颇佳,牵起范柔儿的小手儿,好似牵着自家孩子般行了过来。

“老爷。”

隔着还有老远,那边惜红已经眼眶一红,带头跪了下去。

赵石紧走了两步,来到近前,一把便将惜红拽了起来,比起走的时候,惜红丰腴了很多,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在楚楚动人中带着几许温和与坚韧,也正是这种性子,才不知不觉间吸引着赵石。

说的直白一些,这是一种天生的母性,对于赵石这样经历的人来说,这种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母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说是恋母情结也好,说是心理疾病也罢,这样的女人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而赵石的经历也决定了这么个结果。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千言万语,好似都汇成了一句,其他人都默默站远了些,范柔儿心里酸酸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儿,不过还是悄悄挪动了几下,退后几步。

“你……辛苦你了,走,让我看看孩子……”

“老爷,夫人先请。”即便心神动荡,不过到底是从景王府出来的人,礼数一点也不缺。

……

屋子里温暖如春,赵石扎手扎脚的抱起那个小肉团,别说,陈常寿还真没骗他,孩子除了一双眼睛,其他地方可都肖似母亲多些,清清秀秀的,也许是未经梳洗的赵石样子太过吓人,也许是被寒气激着了,被赵石抱起来,撇着没牙的小嘴就是嚎啕大哭,小胳膊晃动着,挣扎了开来。

一岁的小儿,也已有了些力气,赵石却不去管他,双手掐住小人的腋下,上上下下一阵打量,屋里几个下人面色古怪中透着紧张,父子相见的场面显然有些出乎意料,惜红盯着这边,脚步动动,嘴上欲言又止,显是担心劲儿大的邪乎的自家老爷别把孩子给折腾坏了……

小人儿挣扎着,各处都是胖乎乎的,像个肉团,哭声也很是不小,眼泪无休无止的从眼睛里挤出来。

赵石乐了,一种发自心底的欢喜充斥于胸间,血脉相连的感觉从小肉团的身躯中传递到他的手上,再传到心里,深深的扎下根,不用费力,就开始开枝散叶……

将儿子放轻轻放在床上,逗弄了几下,小小的手,小小的嘴,小小的鼻子,小小眼,童谣从遥远的记性中涌出来,纯净的不带一丝杂质。

见他这般模样,两个婆子,几个丫鬟嘴角眉梢都透出了喜色。

“怎么老是哭?饿了吗?”

一个婆子怯怯的回道:“小公子略感风寒,这几日都哭闹的厉害,不过大夫说,不碍事的,再养几天就好。”

“身子骨这么弱啊……”

一句话,让回话的婆子恨不能抽自己个嘴巴,惜红那边脸也白了白,她可是知道,自家老爷武勇天授,勇力无双,若是因为这个厌弃了孩子,也不保准,只一句,屋中各人便都变了脸色,只范柔儿瞧瞧孩子,又瞧瞧赵石,有些羡慕,摸着自己的小肚子,也不知在想什么。

赵石接下来又是一句,“嘿,不怕,等大些,跟着老子练练,什么病就都没了。”

一屋子的人,立马都松了口气,至于是老子还是爹的,谁还管那么多?老爷本就是带兵的出身嘛……

逗了好半天小人儿,这才转脸道:“别老让孩子在屋里闷着,时不时抱着他出去转转,不淘不野,成不了气候,这男孩儿啊,上得山,下得水,将来才有出息。”

他这歪理一说,那边惜红扑哧笑了,上来给孩子整理襁褓,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笑颜如花,“老爷幼龄就能上山斗得熊虎,从军杀敌,世间有几人能比的了?他若能得老爷一半本事,就谢天谢地了,怎敢奢望其他?”

赵石又用手指戳了戳小人儿的肚皮,引得刚住了哭声的小人儿又手舞足蹈一番,这才笑道:“老子英雄儿好汉,陈常寿那小子想将咱儿子弄去当呆书生,美死了他,下辈子吧……”

望子成龙,莫外如是。

在这里逗留良久,叮嘱颇多,初为人父的喜悦这才稍却,又吩咐那些下人,好好看顾,需要什么,只管说出来,定不能短了这里什么,屋里的管事婆子喜滋滋的不停答应着,赵石这里又想起一码事,惜红从景王府就跟了他,后来搬来此处,打理内宅,做这做那,没有半点的怨言,这样的情分谁也比不得。

权力的滋味他已彻底明白,若手中没了权力,必然受人欺凌,得出这个结论简直就像一加一等于二般顺理成章,由己及人,惜红若整日呆着,什么事都不做,难免有些不上眼的为讨什么人欢心,过来没事找事,他常年在外,不能老盯着家里这点事不是?

不过想了想,话还是没说出口,孩子小了些,到底还需亲生母亲在旁照看,旁的人让人不那么放心,这事等过上些时候再说不迟,反正这次回来,短时日间也走不了,不急于一时。

抑制住留宿于此的欲望,出了院子,止住惜红等人相送,施施然带着人回转,瞧过儿子,哭的虽是闹人了些,但总归心里喜悦,想到若以后能多生几个,赶鸭子放羊般撒开在校场上,那得多有瞧头?

瞅瞅默默跟在身后,半天都没出声的小丫头,这种想法就没了多少踪影,生孩子这事就交给旁人吧,这丫头……太小了些……

范柔儿的住处其实就是以前他自己的住所,房子很大,还有一间专门辟出来洗澡的地方,里面是个泉眼,和景王府自然没法比,更比不得皇宫中雾气蒙蒙,仿若湖泊的太液池,不过终究是一般人家所没有的。

回到居处,自然是洗洗涮涮,下人们也忙活了起来,等到身边没什么人的时候,小丫头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也想要个孩子……”

差点没让赵石一脑袋栽地上……

第八卷 繁华尽处是吾乡 第617章 折腾

自从赵石回府,借着年关的余韵,得胜伯府中着实热闹了一番,但过得几日,也就消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也就显出赵石如今虽是显赫,但根基却弱来了,他在京师任职也有几年了,但结交的人却少了些,几天过去,过府拜访的人也就不多了。

而到府拜会的人中间,也多是京师的赵氏族人,其他的还有种家来人,商量婚期的事情,再有就是羽林左卫将校够得上身份的亲眷,几波人下来,也就没什么人来了,和他大婚之时是大相径庭。

根基薄弱,却又位高权重,让许多人望之却步,身份低的不敢上门,身份高的又没交情,所以就多出了许多的尴尬出来。

当然,赵石却不管那么多,先是去李府拜会了一趟,没什么好说的,李府上下现在颇有些同仇敌忾,所见皆为冷眼,但哪里吓得到赵石?理直气壮的在李敢当面前为自己和李金花择下婚期,走的时候,连句客气话都懒得说……

后来听说自己走后,李敢当当即摔了杯子,连这位颇懂隐忍之道的老将都被气成这样,就更不用说李家其他人了。

但赵石只是在心里冷冷哼了一声,要说出使川中之前还有与李家修好之意的话,那么等到给李成义安个罪名押送回京,再挤走了李敢当的心腹刘忠国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几乎已将李敢当给得罪死了,没了多少转圜的余地,若非两家婚事几乎就是赐婚,想来李敢当都有可能悔婚的。

不过赵石也不放在心上,李家兄弟三人,一个差点被流放到边塞,一个则已是他的同盟,剩下一个李敢当,也不过是和他平级,爵位与他还远有不如,加之李家颓势毕露,李敢当去后,根本没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支撑局面,江河日下已是可以预期的了,比之那一棒子打下去还没打死的曲士昭都有所不如,还真没什么可让他多想的。

若非李金花一直与这个伯父还有些香火情分,李家会更难堪也说不定,这个时候赵石护短的性子就显了出来,心里一直在发狠,等你李老头去了,你那几个王八蛋儿子侄子的,看我不折腾他们出尿来。

其实说起来,李敢当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将侄女抚养成人,也算爱护有加,这些情分本是最大的筹码,但一来二去,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不但没得多少好处,反而结下了怨恨,要不怎么说呢,臣不忠则国败,子不肖则家亡。

只赵石那年去了李府一遭,听得那些闲言碎语之时,其实就已给李家埋下了祸根,再经之后一折腾,哪里还有什么情分能惠及子孙?不过话说回来,换个旁人,最多是与岳家疏远罢了,但碰上赵石,却也算是李家倒霉,便如现在,还没等媳妇过门,就已同岳家闹的势同水火的,除了赵石,满京师寻摸去,也不定能找出几个来。

不过这事在赵石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婚期定的快速非常,日子也近,李家那边估计也是被恶心的不行,巴不得将李金花这个丧门星嫁出去了事,所以赵石四月间就能娶李金花过门了。

李家这边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赵石则有那么几分欣喜,立即派人去西山大营知会李金花,让她也别回李家受那个闲气,若在军营中呆不住,就到原来她家老宅那里待嫁就是,到时候八抬大轿过去,就算没有一个娘家人撑着,他也能让李金花风风光光过门。

不提李金花得知消息之后的那份欢喜和担忧,之后赵石府上却迎来了第一位真正算得上尊贵的客人,香侯陆飞翼,大秦唯一的一个世袭侯,轻轻松松就闹得一个京师大族,四品武将之家灰头土脸,若是男人的话,除非皇帝昏聩,不然断没有存在的道理的。

和香侯府结下交情实属阴差阳错,现在他内宅那里,都是香侯府派人值守,连老太太的佛堂也是香侯府帮着建的,也就是现在赵石还只一子,若多上几个女儿的话,香侯府可能已派了女教授到府上了。

有来有往,这交情才处的深,人家这么出力为的是什么,赵石心知肚明,可以说,一直以来,他这边是占了便宜的,香侯府的女人是那么好请上门看家护院的?有了香侯府的女人在,家宅平安想不放心都不成。

而香侯陆飞翼此来,虽不是兴师问罪,但也差不多,陆飞翼虽然年轻,又是女子,但管着一大家子人,皇宫内眷还占了多数,气势哪还用说?

寒暄客套少不了,但客套过后,第一个问的就是李成义的事情,香侯府的人都不笨,几个从宫中出来的女官儿更是成了精。

问了问陆飘,就什么都明白了,李成义个世家子,怎么就会那般急色?偷闯女营不说,还窥人沐浴,满京师寻去,也找不出个如他般色胆包天的游荡儿,定是这小子其蠢如猪,被人陷害了。

但香侯府的脸也摆在那里,陷害也就陷害了,香侯府有这个底气也有那个能力不让人小觑了去,于是不光是李成义,李敢当也跟着倒了霉,香侯府的女人较真起来,连皇帝都得忌惮三分,何况他人?

但想拿香侯府当枪使,你也得掂量掂量,握不握得住枪把子……

所幸赵石这里对那女营还不错,回府的女兵精气神都有的瞧,有的学了一手治外伤的医术,有的将扎营行军诸事也摸索的有模有样,有那聪明的,还能在练兵领兵之法上有些心得。

这就都是赵石的功劳了,虽然看得紧,没让女营干些出格的事情,但总归有了交代,让陆飞翼多少有些满意,不然的话,女人发起疯来,麻烦的还在后头呢。

李成义的事情赵石并不讳言,而是实话实说,当时军情紧急,不管是为稳定军心,还是其他什么,都必须握紧军权,李成义之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李敢当在雄武军中威望甚高,硬来是不成的,这才出此下策云云。

事情是张锋聚,杜山虎做下的,出谋划策的却是段从文,时候都听张锋聚说了,几个人都是他的心腹将领,虽非出自他的授意,但这时却全都揽在了身上,其实这手段直可谓下作的,也只有赵石这样不怎么在乎名声的人才会直接认下来。

那香侯陆飞翼到很有男儿气概的挥了挥手,表示此事就此揭过不提,当然最后免不得劝上一句,得胜伯以后行事务必要谨慎才好之类的话了。

之后她也不纠缠为何将女营送回长安的话题,显然虽说心中不爽的很,却也对赵石此举有了体谅,而是隐晦的探问女人在这大秦的天下间到底能干些什么有益于国,有益于民之事。

这个女人也算是一个异类了,听明白之后,赵石心中暗叹,女人天生弱势,又是在这么个时代,能做些什么着实不好说。

话说到这里,赵石也不想跟这位野心颇大,却还有些迷茫的香侯府府主啰嗦了,只是道了一句,女子可行医,可经商,也可读书育人,但从军嘛,我劝府君还是绝了这个心思,那是地地道道的男儿事业,女人家一个两个还成,若想成军,除非拿得动刀枪的男人都死光了……

香侯陆飞翼听了脸色涨红,想也不想就开始辨白,无非是将花木兰,平阳公主之类的搬出来,还好有些理智,没将武周皇帝也举成例子。

赵石听了只是摇头,冷笑不已,话就说的更加明白了,只举了一个例子,金州女真攻城拔寨,总驱敌方百姓为先导,以若敌方将士战心,若军中多有女子,让女真胡虏俘了去,然后于两军阵前肆意侮辱,身为军人,岂非羞愧欲死?一个不好,本该坚守,定会领兵浪战,为一人而置全军于险地,值得不值得?但若不去,军人的血性在哪里?

若女军被围,大军救是不救?敌军若以女军为饵,将置大军于何地?

女人心肠柔弱,若是领兵,那就更糟了,该救时不救,不该救时偏偏去救,岂非苦了麾下将士……别跟我提李金花李将军,汾水之畔,我军被围,本来她已率兵杀了出去,最终却还带兵回转,险些被金人围住,惊险之极,我欠她良多,但身为领兵之人,怎可有妇人之仁?

最终,那陆飞翼是负气而去,赵石之后也不去管它,战争让女人走开,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是有道理的,这位香侯异想天开,却想弄出些女将军出来,过上个一千年都不成,何况是现在?

当然,他心里未尝不是想着借此跟这些女人远些,李敢当的遭遇表明,女人虽然不能打仗,但论起阴谋诡计来,比之男人也不差多少。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女人的报复心有多重,没过几日,香侯府轮守的时候,府上就来了一位银屏婆婆,说是婆婆,其实只四十多岁,身材修长高挑,样貌端庄,可以说是风韵犹存。

但这位银屏婆婆来了府上,不几日便在府中练武场上大显神威,一杆河北大枪杀了府中护卫屁滚尿流,宋人逢也是使枪的好手,对上方火羽是不成,但平常人在他力气未尽之前若想近身,那是想也别想。

见猎心喜之下,上去试手,结果悲剧的很,几个回合下来,被人家一枪挑飞了手中铁枪,大枪舞动,在他衣服上戳了无数小眼儿,偏偏丝毫没伤到皮肉,却吓的宋人逢脸色刷白,神乎其技,也不知是怎么练的,不过在府中显足了威风,更开言授徒,让府中护卫们趋之若鹜。

直到后来,赵石才从宋人逢嘴里听到,这银屏婆婆多数是出身幽燕之地,一手枪术定是幽燕豪杰盛传的定军枪,大开大合,有横扫千军之势,所以名之定军,幽燕豪杰,使枪的也是最多。

当初辽人得了幽燕之地,义士王翻起兵抗辽,据说就使得一杆大枪,枪回九曲而不折,后来兵败,此人单人独骑,杀透重围而出,辽人铁骑正逢盛时,追逐不休,王翻见不能脱,返身杀回,直透数阵,直杀人辽人中军,杀人无数,最终力尽而殁,而那王翻据说使的就是定军枪。

可惜,幽燕之地沦于胡虏之手百余载,幽燕豪杰多已凋零殆尽,再无人能使出那般神妙莫测的枪法了,不想现在却从一女子身上再现于世……

瞅着宋人逢一脸感慨的样子,赵石直想笑,即便是那方火羽好像没他说的那般神勇无敌吧?若是大军征战,真让一个人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大军脸面何存?这些草莽传奇显是说的有些过了……

不过赵石心知这是那位香侯不能心服,所以派来了这么个奇人,落落这边的威风,也好告诉他,女子中不缺巾帼豪杰,对于这种颇有些赌气成分的挑衅,赵石却哪里在乎?

到是他闲来无事,也到校场上瞧了瞧,那银屏婆婆冷冷清清一个人,但一杆大枪使出来,却如惊涛拍岸,烈火焚天,堂堂正正之间,蕴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惨烈气息。

这是真正从战阵中磨练出来的枪法,不求存己,但求伤敌,很难想象,这么个清冷的人,竟然能使出这般烈性的枪法。

比了比,赵石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那口陌刀使的太笨了些,和李金花比不了,眼前这个枪术大家,更比不得,骑上马,说不定好些,也说不定更糟……

校场上围着一圈眼巴巴的护卫,身高马大,一个个都健壮的和狗熊相仿,但却被个女子压的抬不起头来,赵石瞧着也是晦气,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