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想来,黑山威福军司和弥勒州军司的情形,也待商定,被围还是已经全军覆没?
现在的许多西夏将领,为了推卸战败之责,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而野利阿贵身为弥勒州军司指挥使,竟然只身脱逃,他说的任何话,在李元翰看来,都已经是不能相信的了。
不过草原部族骑兵南下,应该是没有错了,在这样的事情上,野利阿贵若是胡言乱语,就是笑话一般了,只要没疯没傻的人,就不会做出如此荒谬之事。
想到此处,李元翰心中也满是无奈,不知南下的草原蛮子有多少兵马,他这里就不能轻动。
他的目光其实一直未曾离开过秦人的延州镇军,今年看似平静,但因为之前已经有所预感,他心中的不安也只能是越来越甚。
西夏割地求和,并许诺秦人称臣纳贡,让步实为西夏立国百余年所未有,但秦人一直未曾有所答复,冬天之后,道路艰难,索性连音讯都断了。
秦人的意图在他眼中,其实已是昭然若揭,可惜朝中纷乱,他的话除了说予叔父,旁人听了,却都当做耳旁风一般。
说他们没有远见吗?不是的,说他们一点察觉都没有吗?也不是的,只是无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苟安之心,不问自明。
像他这样的军中重将的话,都没人愿意细听,上了奏折,如石沉海底,派人于朝堂上说话,却又被人嘲笑杞人忧天,政敌更是攻讦其居心叵测,欲拥兵自立云云。
如果秦人大举进兵,在李元翰看来,右厢军司那些就都是死人一般了,不用秦人出手,吐蕃那位归义王,就能率兵席卷西凉诸地。
静塞军司,嘉宁军司等,是不是能挡住延州,庆阳方向的秦军人马,也不好说。
所以,即便知道,黑山威福军司,弥勒州军司很可能已经被围,左厢军司也断然不能轻动,一旦左厢军司北上,只能速战速决,若是和草原蛮子纠缠,那么西夏东南便显空虚,秦人一旦进兵,银夏等重镇,便危险了,那可都是西夏东南方向的根本,一旦有失,西夏就算挡住秦军兵锋,只要没让秦军遭受重创,对于西夏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四面皆敌,独木难支,这样的念头不止一次浮现于李元翰的脑海之中,如今只是更加清晰而已……
丰州,麟州固然重要,但银夏才为西夏不可有失之根基,但草原部族南下,若任其横行,又怎么成?
左右为难……他甚至可以想见,若自己按兵不动,任胜州丰州失守,而秦人还没有动静,朝中那些大臣们会怎么说话,不定就会硬夺了自己兵权,军中重将,为小人所制,最终身死名裂者,不说汉人那里,就说西夏,自立国以来,就是不少,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无力?
所以,在听到草原部族南下的消息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急报于京师,但却一句废话也没多说,说了也是白说,便是他的叔父李元康,如今陷入朝廷纷争,也早就没了往日的决断和果敢,遑论其他人了,谁又能细细听听他一个外间领兵将领的话呢?忌惮或除之而后快还来不及呢……
他回给胜州,丰州守将的军令,也很含糊,只说让他们严加戒备,一旦有事,左厢军司必定往援云云,最明确的便是令他们查探草原蛮子的人马,行踪,粮道等事。
按照他的盘算,草原部族兵马若少,他便尽起左厢神勇军司向北,寻敌人决战,将敌人尽快歼灭或者驱赶到黄河以北……
若是人马太多,他也只能临机应变了,若能等到秦人露出进兵之像,那么收取各处军权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才可从容布置,不为朝廷诏令,军中将领所掣肘。
但实际上,若是西夏朝廷没有一点防范,秦人聚集粮草,展开攻击,总也要到秋天前后才成,而北边的那些敌人,那个时候说不定已经杀到家门口了。
他想的那些,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罢了。
等到五月中,野利阿贵才来算来到弥陀洞,而随他一起到来的,还有胜州失守的消息……
也是野利阿贵在路上极尽拖延之能事,才出现这样一个情形,但这除了证实了他的一些话之外,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见了这位,李元翰只是略略一问,虽然野利阿贵百般狡辩,但他的说辞,糊弄旁人还成……
李元翰作为西夏军中重将,众将之首,多聪明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样的事没经过,野利阿贵到底是怎么逃出来的,就算对方不承认,几句话的工夫也就都清楚了。
加上胜州失守的消息传过来,丰州麟州皆是如临大敌,快马求援的信使就没断过,敌人兵马的人数,从之前的六七万,到如今的十余万众,为的只不过是想让左厢军司派兵往援罢了。
逼问之下,野利阿贵终于吐露了实情,他根本不知敌人有多少兵马,敌人只是进了黑山谷道,他便率人逃了出来,将麾下兵马都扔在了弥勒川上。
李元翰之震怒,可想而知,随即便以怯敌畏战,临阵脱逃之罪,将野利阿贵等人处斩,悬头以警众军,根本没往京师送,就将这位一军主将砍了脑袋。
胜州也就罢了,丰州麟州乃北方门户,若是有失,此时是怎么都说不过去了。
本来李元翰还在等朝廷圣旨,看朝廷怎么说,但圣旨到了胜州失守的消息传过来,都没过来……
李元翰静思数日,密议于军中心腹,整整谈了一晚,第二日,将军权交给自己的副将,自己则率一万五千人马,北上麟州。
就只这数日的耽搁,北边已是风云突变,局面一泻千里了……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202章 攻守
胜州被破其实并不算什么意外。
胜州始置于隋,后又有榆林郡,胜州,丰州,麟州皆在榆林治下,当然,榆林所在,皆为备北方边胡。
奈何多少年下来,契丹,党项,女真相继崛起,从唐末开始,此地便成为诸族纷争之地,到秦人立国,不但榆林诸地已失。
而且,连长城都没守住,银夏结连为西夏所据,秦人只能牢牢守住延州诸地,将党项人挡在北边。
而胜州,其实是最早失去的边防要塞之一。
不过当契丹人破胜州,许是因往来不便,遂弃胜州,于黄河东岸,建东胜州,迁胜州之民以守之。
后西夏为窥大同,加上为防契丹人南下,又于黄河西岸重建胜州防地。
但说实话,胜州此时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了些残垣断壁而已。
等到西夏人重建起来,也总无法与当年相提并论了。
时至今日,胜州城也早已失去了当年备边的意义所在,对于西夏来说,与黑山威福军司并无太大不同,成了一块飞地般的存在。
木华黎率军沿黄河东向,第一个到达的必然是胜州,数万铁骑,将胜州城团团围住,西夏人据城而守,终是让草原战士见识到了攻城之战到底应该是怎么一番模样。
并没有诈城之类的阴谋诡计,胜州守军也全然不像黑山威福军司那样懈怠,守军早已有了防备,以西夏人之军制,征城内之民,兵力从五千余人,立即便暴增到近两万之众。
这是木华黎自率草原骑兵南下之后,经历的最激烈的一场战事。
也让草原部族首领们认识到,西夏左厢神勇军司到底与那什么黑山威福军司,弥勒州军司截然不同。
这场攻守之战,经历了三天。
在这三天之中,草原战士四面合围,将胜州城围的水泄不通,接下来,便是四面攻城。
草原战士虽然凶悍,但不擅长攻城的弱点,在这一战当中暴露无疑,数次攻上城头,都被西夏人拼死赶了下来。
胜州城守将,为西夏山地大姓麻罗氏的子孙,麻罗怀恩,此人性情刚烈,知兵能战,为西夏宿将,驻守胜州多年,于胜州军中,素得士卒之爱戴,若非其出身,本人又不想为李氏权贵所用,不然的话,如今地位,将远不止此。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人曾数次随大军征战于河东,年轻的时候,更曾在秦夏边境守过寨子,这样一个人守胜州,其实无疑有些大材小用,但此时却是派上了用场。
草原人远来当日,此人便率麾下亲军骑卒,出城袭之,但在草原战士凶狠的反扑之下,险些被围于城外,在城中守军接应之下,这才破围而出,回到了城内。
但此人并无沮丧,在草原战士攻城之际,数次率兵出城与敌激战,让敌人无法倾力攻城,直到木华黎命人诱之出城,一战之下,将胜州守军的骑兵杀上殆尽,这才算稍稍老实了下来……
接下来,西夏人便是真正的只守不攻了。
在城头箭雨之下,草原战士的骑射本领并无法太多的发挥出来,伤亡不断。
黑山威福军司和弥勒州军司的降俘,如同牛羊般,被驱赶着,向前攻城,在胜州城下,伤亡累籍。
城上城下,尸骸遍布,鲜血横流。
到得第三日,胜州城年久失修之东门终于被撞开,草原战士蜂拥而入,就算如此,胜州城守军依旧在麻罗怀恩率领之下,死战不降,从城头,杀到城内,又于内城激战,一直到了第三日晚间,麻罗怀恩力竭被俘,才陆续出现了西夏降卒,此人在胜州守军中的威望,由此可见一般。
此战伤亡报到木华黎这里,木华黎都皱了皱眉头,一战之下,不但降顺的黑山威福军司,弥勒州军司的降兵损伤惨重,被守军杀死在城下的,逃回来被斩杀的,加在一起,这些西夏降兵已经伤亡了七七八八。
而草原部族战士,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两千余草原战士,永远躺倒在了这里,看上去伤亡并不算多。
但加上黑山威福军司,弥勒州军司的降俘,总共有七八千人战死在了胜州城内外。
各部首领,都觉愤怒异常,蔑儿乞人首领脱黑脱阿杀性最重,当即提议,屠了胜州城,为战死之勇士报仇。
其他人除了李刑屡屡出言劝止之外,尽都附和,这本就是草原人最常见的报复行为,很多时候,他们在己方伤亡惨重之下,在战胜之后,多数会杀光敌对部落高过车轮的男子,只留下女人和孩子。
而到了西夏境内,他们的行事将越来越肆无忌惮,如果屠城的话,也就是说,要血洗胜州城,连女人和孩子也不打算放过了……
若是另一个时空中的木华黎,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个请求,以释放战士们的杀性,安抚他们变得暴虐的情绪。
但在这个时空当中,木华黎到底在秦军中任职多年,虽也嗜杀,却压收敛的多了,他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将这样的手段用出来。
西夏人软弱之态已现,便如李刑所言,屠城并不是震慑敌人最好的办法,很可能还会激起西夏各个部族同仇敌忾之心。
所以,他在这个时候,让人将被俘的麻罗怀恩带到自己和众将面前,威逼之下,这位西夏老将终于低下了头颅,愿意为他效力。
而这个人,在灭夏之役中,所起到的作用,远非如今的人们可以想象,而之后的十余年间,此人也渐渐成为大将军木华黎的最有力的一支臂膀。
而此人一旦低头,胜州城便算是万万全全掌握在了木华黎手中,也不用再开什么杀戒,如黑山威福军司般,将军中将领一扫而空,有了麻罗怀恩,胜州一战的收尾,更是快速的难以想象。
木华黎也不怕此人有所反复,胜州城内以及城外乡村,尽多守军之家眷,只要握住了他们,就算麻罗怀恩不为自己着想,却也要顾忌手下人等不是?
随即,木华黎便命麻罗怀恩在降兵中,挑选出一千士卒,在胜州修整一日之后,大军立即起程,往丰州方向而来。
丰州,作为榆林最重要的城池之一,地位只逊色于南边的麟州,更是长城以北,重要的产粮之地。
当然,那是当年的事情了,契丹人得丰州,在此地牧马耕作,女真人来到这里,续建丰州城之余,却是将这里变成了粮草聚集之地,以窥银夏,更迁汉人奴户于此,耕作蓄粮……
但西夏人得了此地之后,渐渐废农桑而牧牛马,转而以银夏作为重心,耕作养兵。
实际上,在西夏中后期,榆林所在,已经成为了西夏人的牧场,为西夏人东征提供大量的战马。
等到木华黎破胜州之后,率领草原部族骑兵南下,便开始碰到一些马场,不过因消息已经来到这里,马场的战马多数被带走,带不走的,则斩杀一空,草原骑兵路经这里的时候,许多地方,还能看到马匹的尸骸,空气中也飘散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儿……
大军滚滚而下,在大秦成武五年五月十四的时候,大军离丰州重镇,已经不足二十里了……
如今的丰州城,可非是胜州可比,更远非兀剌海城能及,城墙高大,守军戒备森严……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203章 诈城
丰州守将仁多烈鸣,乃西夏悍将,曾在镇守沙洲的西夏名将藉辣思义麾下效力,后藉辣思义回朝述职,其人旧部多归于右厢军司辖下。
那时李元翰名声不显,正为西凉守将,仁多烈鸣便是在那个时候成了李元翰部下,后回鹘入侵,仁多烈鸣随李元翰转战西南,终是将回鹘大军赶出了西夏。
此役,正是李元翰成名之战,后经略各处,声名日彰,而仁多烈鸣便再没离开过李元翰麾下,乃李元翰心腹爱将。
等到李元翰经略东北,仁多烈鸣奉令守丰州,实际上,西夏数次攻大同,皆从丰州起兵,丰州守军之精锐,自不待言。
而自秦人据河东,李元翰便命其严加戒备,以防秦人渡河西来。
不过如今秦人河东方向毫无动静,却是等来了草原蛮子……
“将军,是不是派些探子,往北边探探?”
丰州城内,仁多烈鸣府邸中,众将齐集,正在议事。
说话的则是丰州镇守副将环亮,此人素来敬重麻罗怀恩,所以屡次进言,欲救胜州,待胜州被围的消息传来,更是如此。
只是胜州被围后,仁多烈鸣遂将斥候都退了回来,一力开始坚壁清野,取的却是佐将马胜之言。
草原部族南来,破兀剌海城,围胜州,兵锋正锐……
今胜州被围,而草原部族,尽多骑卒,凶悍狂猛,又屡战屡克,士气正旺,与之野战,恐无法解胜州之围,且多有失利,损我军兵,伤我士气。
不如坚壁清野,牢守丰州待援,北人南来,进兵甚急,粮草必少,若我拼力守城,草原兵马困于坚城之下,日久,粮草不济之下,士气低落,再出兵破之,岂不是好?
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但却有置胜州于不顾的意思在里面。
环亮大怒,与之争辩,因他位尊,马胜不敢多言,但最终,仁多烈鸣还是听了马胜建议,并未出一兵一卒往救胜州,并急报于李元翰,胜州多数已经失守,请尽快派遣援兵来丰州……
此时环亮又欲派斥候北去探查,仁多烈鸣已是有些不耐烦。
“多探也是无益,该来的总归会来,咱们不如再商量商量,守城大事。”
其实已经不用多做什么商量,如今的丰州城,早已四城紧闭,守军枕戈待旦,只待敌人南来了。
尤其是胜州被围之后,丰州兵马本来有两万余众,又于城中以及乡野之间,征集军兵,以西夏历来惯例,每户征成年男子两人,一正兵,一负担,若有四男者,则征三人,一人可为杂役。
可以说,西夏自立国以来,差不多就是全民皆兵的军制,但到得今日,此制多已废弃,但临有战时,却总会被拾起来,可以说,西夏可征兵卒之多,实为诸国之冠。
这样的军制,不用说了,其中残忍冷酷之处,无法一言以蔽之,西夏之强盛,多由此而来,西夏之衰落,也正源于此处。
时至今日,党项贵戚往往借此,横征暴敛,无所不为,百姓之家,一到战时,半数都要弄个妻离子散,这种残暴的征兵制度,却在西夏固执的进行了一百多年,其中浸透了各族百姓之血泪。
不过,能够坚持如此之长久,也有其原因所在,开始时,党项一族实为因不愿各族坐大而设此制,后来,却是成了敛财之手段,最终其实便演变成了交保以赎兵役,也被西夏百姓称之为歇银,实际上,就是买命钱。
不然的话,按照西夏兵制,从十四到六十岁之男丁,都在征兵之列,谁能逃得过去?家中成年男丁几乎一扫而空,还怎么维持生计?
但好处也不是没有,西夏国力日颓,但临战之时,兵力却是有增无减,如此的穷兵黩武,谁见了都得头疼……
不用多说,像兀剌海城,城内居住之民并不多,多数都是守军之家眷,像胜州,就要比兀剌海城强的多了,征兵之下,兵力便与兀剌海城相仿。
到了丰州这里,丰州有民近三万户,兵力之充足,就非是胜州可比了。
而这次又是守城之战,城中将领虽然都还有着些紧张,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怕丰州守不住,许多人想的都是,就算是用人堆,也能将草原蛮子堆死在城下。
丰州不缺粮草,不缺弓矢刀枪,城高池深,又有着大量的民夫帮助守城,谅草原蛮子再是凶悍,也攻不进来。
不过,事实是,他们已经多年未曾跟草原骑兵交手过了,当草原骑兵漫野而来之时,他们并不太清楚,草原部族与金国,汉人到底有着怎样本质的区别。
而他们更不清楚,向来以粗野蛮横,或者豪爽热情著称的草原部族,也是会用计策的……
正说话间,北城守将命人来报,城下有胜州败兵过来,足有千余人,为首者,正是胜州守将麻罗怀恩将军,后面据说还有追兵,放不放他们进城,请将军示下。
厅中众将,一下子站起来大半儿,惊讶当中,更有欣喜之色。当然,夹杂在其中的还有一点羞愧。
惊的是,这些天过去,胜州方向消息断绝,草原人来的并不算快,只能说明,胜州战事极其激烈,拖住了草原蛮子的脚步。
而他们,也早已将胜州守将麻罗怀恩当做了一个死人,却不想此人竟然还能够率兵突围而出。
欣喜的则是,麻罗怀恩既然突围而出,说明草原蛮子一如他们所料,战力并不算可怕,不然的话,不然以胜州那点兵马,敌人又多骑兵,怎么还可能突出来?
而麻罗怀恩一旦回来,与草原部族交战过的他,肯定能带回一些关于草原部族的消息。
副将环亮,更是大喜过望,哈哈一笑,便道:“老将军果然不愧我西夏上将,还等什么,赶紧放人入城……”
“且慢……将军,以防有诈啊。”
环亮脸色一僵,当即大怒,看过去,正是那佐将马胜在说话,新仇旧恨,环亮死死瞪住对方,破口大骂道:“放屁,你个汉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