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铸币本身就是有成本的,如果加上运输的费用,那么交趾铜料的价值马上大减。

    原先在铜料不大缺乏的情况下,这个运送费用是可以忽略的,可铸炮这个不给户部一个铜板的事情一出来,夏元吉就觉得自己被割掉了一块肉。

    可再难,夏元吉依然是答应了。

    这就是大局观!

    朱棣抚须微笑,觉得自己的这个户部书虽然抠门了些,可在大事上从未含糊过。

    胡广看到那些武勋都面带笑容,心中突然飘过一抹阴影,一个念头就钻了出来。

    ——海运!

    那个该死的方醒!

    难道他就不知道海运的风险吗?

    那人不会是……早就在谋划此事了吧?

    胡广突然觉得身上有些冷,可想想又觉得不对,就算是方醒早就在谋划延续海运之事,可交趾的那个大铜矿可是在运河竣工后才发现的。

    除非他能未卜先知,否则这事只能是巧合!

    不过,方学想借此机会上岸,和军方挂上钩……

    “陛下,臣以为,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已成对峙之势,南方交趾已然平定,我大明当以休养生息为上,上次夏书说户部有些捉襟见肘,何不如缓缓呢,也可让鞑靼和瓦剌人放心的去斗……”

    “若是我大明此时大量打造这种铜炮,陛下,以阿鲁台的狡猾,以瓦剌人的狠辣,他们会不会……联手呢?”

    胡广侃侃而谈,风度极佳,旁人看了也得赞一声果然是宰辅之才。

    “陛下,在瓦剌和鞑靼火并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啊!”

第572章 那竖子是在帮朕呢() 


    当方醒和朱高炽在东宫谈论着火炮的威力时,外面来了个宦官。

    “殿下,刚才已经议定了火炮之事,先期铸造一百门。”

    朱高炽笑了笑,对方醒道:“既如此,那德华就能者多劳,把铸炮之事办好。”

    方醒回到家中,在书房和黄钟商量着这事。

    “伯爷,若是这火炮在军中大兴,那聚宝山卫的地位……”

    若是别的军队实力大涨,那么聚宝山卫的地位确实是会降低。

    方醒淡淡的道:“聚宝山卫本就是太孙的亲军,屡次出征,屡次大胜,这样下去人见人嫉,地位高了又有何用?”

    黄钟一想就释然道:“是啊!聚宝山卫以前出征还只是偏师,可此次独立扫平交趾豪族,是有些太厉害了。”

    聚宝山卫那么厉害,相应的别人就会觉得朱瞻基有些喧宾夺主了。

    而方醒在此时抛出火炮这根骨头,马上就能让军方的情绪回落,为聚宝山卫那让人眼热的战功降温。

    “可聚宝山卫并不是单纯凭着火枪取胜。”

    方醒玩味的道:“纪律,严苛而有序的操练,还有战术的运用,这些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学了去的。”

    “至于谋海运,目前实际并不恰当。”

    方醒有些不爽的道:“郑和已经回来了,据说光是维修和更换船只的耗费就让夏元吉想上吊,我若是此时提出恢复海运,那就是不顾民生,不顾大局,智者所不为。甚至还有人希望我主动提出来,到时候就是一个攻击的理由。”

    黄钟点头道:“正是如此,到时候陛下那里肯定不高兴,毕竟会连带到郑和出海的事。”

    “伯爷,那您这时候把火炮推出来是为何呢?”

    黄钟有些不解。

    方醒笑了笑:“聚宝山卫被人眼红已经很久了,我此时放出火炮,不过是想让文武之间割开,等交趾的铜矿大量被开采出来,到时候不用我说话,首先夏元吉就会第一个跳出来要求走海运,其次就是武勋们,他们想要大量的火炮,那就先帮夏元吉把铜料的成本降下来吧。”

    想想,如果单纯用马车、牛车把交趾的铜料拉到中原,这一路上人畜的消耗之大,绝对能让人感动到落泪。

    “再说……武勋最近好像和文官走的近了些,这样不好,非常不好!”

    “慢慢来,一切的一切都不要想着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因为……我年轻!”

    黄钟赞道:“伯爷,看您的布局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非得等时候到了才知道。朝中那些人估摸着还搞不清您的意思吧。”

    “谁知道呢!”方醒微微一笑,眼中全是平静。

    胡广,你猜到了吗?

    “老夫不知他想作甚,只知道海运决不可再兴!”

    值房内,胡广和杨士奇在喝茶议事。

    杨士奇觉得有些心烦意乱,他把茶杯放下,“胡大人,这火炮终究是利器,兴和伯此举也许是想和武勋拉近乎,挽回上次截杀瓦剌使团的裂痕。”

    胡广垂眸道:“士奇,你的眼界还是不够啊!”

    这话有些重,因为胡广属意的接班人正是杨士奇,所以他闻言就有些愕然。

    “胡大人请明言。”杨士奇拱手道。

    胡广的目光没有焦距的看着门口,缓缓的道:“方醒谋海运,为的是他鼓吹的海外掠夺那一套,可你想过没有,国虽大,好战必亡,我大明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眼瞅着太子太孙都是明君的样子,在这种时候他方德华还要来横插一脚,太年轻啊!”

    “海运虽然好,可却会助长百姓的野心,若是海运大兴,你想过没有,那就是工商蓬勃,人心思利的局面。”

    胡广正色道:“我与方醒无冤无仇,所为的不过是道统和政见不同罢了,他不安分,老夫自然会压制下去,若不如此,照着他的那一套来,我大明的民风不复淳朴矣!”

    杨士奇赞同道:“民淳朴,则大治不难。”

    胡广微微挑眉道:“如今我大明难道不能称一声大治吗?”

    杨士奇讶然道:“当然能,不论文治武功,当今大明均可与历朝历代相媲美,胡大人功不可没。”

    胡广欣慰的道:“若是后世能称此时为盛世,老夫死而无憾了。”

    辅佐明君开创盛世,这是文人的终极梦想。

    而胡广觉得自己已经在这个梦想的路上,所以谁敢破坏他的梦想,那就是生死大敌。

    胡广起身去推开窗户,秋风吹过,让他觉得飘飘欲仙,意气风发。

    回过身,胡广自傲道:“陛下钦定先造一百门,此事已然落定,那方醒的算盘落空,也不知道此刻是否在懊恼,哈哈哈!”

    方醒当然没有懊恼,他也在吹着秋风,可却是在躺椅上。

    内院,方醒一人躺在椅子上面,看那舒展的眉间,张淑慧觉得是睡着了,于是就蹑手蹑脚的进了里间。

    小白也在犯困,脑袋一点一点的,身边的铃铛也是懒洋洋的。看到张淑慧进来,连尾巴都不摇,睁开眼又闭上,就算是和当家主母打过招呼了。

    春困秋乏,一家人都在睡午觉,而朱棣却才刚吃完午饭。

    “文武相合,帝王之大忌,那竖子是在帮朕呢!瞻基,你说给他什么好处?”

    朱瞻基还没弄清楚里面的弯弯绕,一脸的懵逼。

    “哈哈哈哈!”

    看到孙子发蒙,朱棣不禁畅快的笑着。

    “不懂?”

    朱瞻基点头道:“皇爷爷,孙儿确实是不懂。”

    朱棣抚须,心情愉快的道:“有人说他是想借此谋海运,有人说他这是想讨好武勋,可那竖子不过是在报复罢了。”

    “报复?”

    朱瞻基觉得自己真心不懂,不过是火炮的事,怎么能牵扯出那么多的东西来。

    朱棣心情好,就给孙子说说这里面的道道。

    “上次调走了你二叔,让他孤军在交趾惶惶无所依,若不是他事先让人去把水搅浑了,你以为他回得来吗?”

    朱瞻基一惊,方醒前几天把交趾之战说的轻描淡写的,可现在这么一说,他才知道,原来方醒在交趾经历了这么一次危机。

    “他若是动作慢些,那些豪族就会势大,到了那时,他那点人马别说是平息叛乱,能保住北方就算不错了。”

    “皇爷爷,那……若是交趾丢失,我大明不是……”

    朱瞻基觉得朱棣的思维太奇葩了,居然能放任交趾陷入如斯境地。

    朱棣的眼中略带暖色,和煦的道:“瞻基,交趾若是大乱,那正好让你二叔回师,彻底把交趾从上到下清理一遍。”

    朱高煦嗜杀,若是朱棣下令清理交趾,估计那些交趾人会怀念英国公张辅的‘仁慈’,哪怕他当年也在交趾立过京观。

第573章 水泥,预谋() 


    吕老师弄了个微信群,想进去的加:lv460225555

    。。。。。。

    午睡后,黄钟来送上了此次交趾之行的全部收获。

    “伯爷,大概是三千多贯。”

    因为缴获的东西中有不少难以估值,所以黄钟和方杰伦弄了一天,才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没意思。”

    此次交趾之行,方醒麾下剿灭了众多的豪族,缴获了大批的财物。

    这些财物一部分要上交皇帝和户部,一部分要留在交趾,作为重建的资金。

    最后的一部分,方醒直接按照人头分了。

    当然,这个分是有讲究的。

    按照潜规则,缴获是以职位的高低来分配,作为兴和伯,方醒当然分得了大头。

    辛老七说道:“老爷,那些兄弟都想把家人接来。”

    “应该的。”

    方醒对此表示赞同,但辛老七却有些顾虑。

    “老爷,到时候建造那些屋子出来,等迁都之后就没用了呀!”

    黄钟也觉得有些浪费:“伯爷,北平的营造速度很快,迁都也就是这几年的功夫,要不再让他们忍一忍?”

    “不可!”

    方醒正色道:“那些兄弟们豁出命来保卫大明,一路把我送到了兴和伯的爵位上,咱们不能忘本!建!就在山下营建!”

    不过肯定不能建造木屋,那耗费太大,所以方醒准备建造砖房。

    “烧水泥!”

    方醒觉得传统的粘合剂虽然不错,可那玩意儿太浪费,还不如把水泥给弄出来。

    “去,要黏土,煤渣,石膏和石灰,最后去朱芳那边弄些炼铁的矿渣来,咱们做水泥。”

    方醒不想弄矿石粉,简单点,弄个能造屋子的水泥就行了。

    “不要木头?”

    黄钟有些不解,因为就算是砖房,可它的顶部依然是要用木头来支撑的。

    “不要。”

    开什么玩笑,有水泥在,再叫朱芳搞些钢筋出来,直接建造农村平房了好不好。

    “烧!”

    在烧石灰的立窑前,等人把那些原料都放进去后,他吩咐道。

    “老爷,烧好了之后怎么弄?”

    朱芳一专多能的来了。

    方醒意气风发的道:“磨,把这些东西都磨细,越细越好。”

    回过头又叫人挖地基,等挖好后,方醒看着那密布在山下的洞,恍惚产生了新农村的感觉。

    “德华兄,这是什么?”

    朱瞻基一来就看到了山下的热闹场面,他自己都差点踩进了一个洞内。

    “修房子。”

    方醒指着那些钢筋道:“用这些和水泥为骨,然后砌砖,方便又快捷,而且用个几十年没问题。”

    “果真?”

    砖房为何不能大兴?木头是关键。

    当钢筋竖起后,调好的混凝土就开始浇灌进孔洞里。

    “要搅拌,震动,不然不牢实。”

    “好了,等明天你来,保证抽不动那些钢筋。”

    ……

    第二天,朱瞻基特地来了一趟。他用力的抽着露出来的钢筋,然后又用脚去跺,可钢筋只是弯曲了些,根基却牢不可破。

    方醒笑道:“弄不动的,接下来就是在上面弄个柱子的模子,继续浇灌,然后砌砖。”

    朱瞻基想了想道:“那屋顶呢?”

    屋顶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地方,可方醒依然是摇头。

    “不必了,咱们有预制板,到时候铺在上面完事。”

    预制板的制作简单了许多,朱瞻基看到后突发奇想的问道:“德华兄,此物若是用于建城如何?”

    方醒牙痛的道:“这个……年限久了不好,除非你只想用百来年又重新修。”

    看看那些城墙,用了几百年依然不倒,如果用水泥,方醒一点把握都没有。

    城墙的修建可不是小工程,要是几十年就拆除重建一次,那除去能增加大明的鸡滴屁之外,卵用都没有。

    “德华兄,小弟觉得吧,若是用砖房,那是不是能防火呢?”

    方醒点头道:“防火倒是没那么夸张,可若是小规模的火情,这种砖房比木屋安全多了。”

    木屋若是烧起来,火头一起就很难被控制,房子本身就成为了引火的东西。

    “那可惜了。”

    朱瞻基觉得有些遗憾。

    “可用砖房的话,防火能力比木屋强,不漏风,关键是它能节约多少树木?”

    “你看看金陵附近的山头,为了建造这些木屋,被砍空了多少?”

    方醒举例子道:“当年的关中乃繁茂之地,耕地众多,可经过几代之后,你现在去看看,除去那些黄土之外还有什么?”

    朱瞻基迟疑道:“德华兄,你的意思是说……关中的现在和砍树有关系?”

    “就是砍树砍多了,放牧放多了。”

    方醒想起以后退化的地区就有些郁闷:“草木根系发达,能牢牢的锁住泥土,并且还有留水的功效,若是没有了草木,那个地方就会慢慢的退化,不适合人居。”

    不过这事方醒和朱瞻基都操不上心,只能是希望砖房能慢慢的扩散出去。

    “要水平啊!”

    方醒丢下一句话,就和朱瞻基溜了。

    “那些女人已经准备送去各处,下面的人都觉得人数少了些,不够分配。”

    朱瞻基也得走了,他今天得护送太子妃和婉婉去庙里上香。

    “要分配了?”

    方醒招招手,等小刀上前后问道:“那些交趾女人少了几个?”

    小刀想了想道:“老爷,不是几个,一共少了六十多个。”

    方醒笑眯眯的道:“都被送到哪里了,知道吗?”

    “有,那个册子已经交给黄先生了。”

    方醒到家就叫来了黄钟。

    “伯爷,最高的是礼部侍郎郭伟先,武勋也送了几个,连那个李茂芳都给了俩。”

    黄钟把册子递给了方醒。

    方醒讶然道:“那李茂芳不是已经不能人道了吗?他还要女人干嘛?”

    黄钟留在金陵时刻在关注着各方动静,他鄙夷的道:“那李茂芳找到了儿子,公主也不大管他了,于是每日就以折磨府里的侍女为乐,听说已经被他折腾死了好几个。”

    “畜生!”

    小刀以为方醒是在为那两个交趾女人担忧,就说道:“老爷,要不咱们把那两个女人抢回来吧。”

    “慌什么?”

    这一刻的方醒完全看不到在交趾时为了那些女人而义愤填膺的姿态,也看不到把交趾女人视为亲人的热切,有的只是……

    方醒的眸色幽深,淡淡的道:“等那些女人走的时候再发动,切记不要让吕震察觉到什么异常。”

第574章 成为礼物的交趾女人() 


    用水泥来修房子的速度那真不是盖的,才几天,可眼瞅着框架全都出来了,剩下的不过是封顶而已。

    方醒去了军营,今日营中为了那些房子封顶,准备开个荤,让大家也高兴高兴。

    “多谢伯爷。”

    开饭前,那些军士都纷纷向方醒致谢。

    方醒笑道:“你等交趾之行得了不少财物,等安家后,记得交给家里的媳妇,别挥霍了。”

    刀头舔血的人都有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是一种战争病。

    “伯爷,那您的财物也交给伯夫人了吗?”

    一个调皮的军士在人群中问道。

    “谁说的?站出来!”

    林群安大怒,指着声音的方向喝道:“站出来!”

    军中等级森严,这等拿上官开玩笑的行径是大忌。

    人群中寂静了一瞬,然后方醒就说道:“罢了,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说说不碍事。”

    “我的是交给夫人了,一点没留。”

    方醒坦然的道,一点都没觉得难为情。

    林群安愕然的看着方醒,可方醒却不在意的道:“男主外,女主内,没什么不好说的。”

    “都站着干什么?吃饭。”

    吃饭的时候,方醒发现大家看自己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亲切,只有王贺,这厮在边上嘀咕着女人有什么好的,一个人不知道有多自在的话。

    “老爷,又送出去了两个,不过被推回去了。”

    小刀走到方醒的身后低声说道。

    方醒端起碗和周围示意了一下,然后问道:“哪家?”

    “杨荣。”

    方醒喝了一口酒,轻声道:“那没事,继续盯着。”

    那些交趾女人都被安排在一个营地之中,出入很好观察。

    方五无聊的在营地对面的一家面店里坐着,此刻他的身份就是伙计。

    不过伙计一职更换的很快,再过一刻钟,方五就可以回家了。

    那店老板小心翼翼的走过来问道:“那个……大毛,要关门吗?”说着他指指外面的天色。

    方五起身道:“等二毛来了再说。”

    “好好好!”

    店老板堆笑着去后面收拾厨房,方五百般无聊的看着对面,觉得吕震真是傻透了。

    “下作!”

    解缙知晓此事后怒道:“他吕震是我大明的礼部书,而不是青楼的老鸨!”

    黄钟看到解缙发怒,急忙就倒了杯给他顺气。

    “解先生,吕震就是靠着这些小手段,一步步走上来的,何必生气,他迟早会自食恶果。”

    解缙气咻咻的道:“陛下居然也能容忍这等小人立于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难道不觉得腥味扑鼻吗?还是说久在鲍鱼之肆不觉其臭!”

    方醒无奈的道:“解先生,朝堂之上若都是芝兰秀树,那清气陛下也受不了啊!”

    以后的东林党上台后,就是号称满朝的君子,众正盈朝。

    结果大明就被这群‘君子’给拖下了深渊。

    解缙没好气的道:“罢了,老夫一介平头百姓,此事不该妄议。”

    ……

    自从方醒回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