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贺纠结的道:“兴和伯,咱家上次买了几本你的书寄过去,也不知道学了没有。”

    方醒莞尔道:“学与不学,那都是命数,科学之道至简,可却难精,取舍之间,即为命数。”

    王贺叹道:“咱家虽然见识多,可咱家那弟弟是个倔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听进去。哎!”

    这就是一个太监,监军太监。

    他并无后世描述的那般阴险狡猾,有点儿喜欢斤斤计较,吃不得亏,爱报复。

    可他并无坏心,相反,许多时候就和孩子似的,和吴跃他们混作一团,每天为些鸡毛蒜皮的事能斗半天嘴……

    “若是要学,改日就去我那拿一套精装的寄回去。”

    市面上的科学书籍纸质不大好,方醒手中有些手抄本,装饰精美。

    王贺拱手道:“那便多谢兴和伯了,咱家改日就去。”

    方醒点点头道:“营中就劳烦你多盯着,有何异常就遣人去叫我。”

    王贺说道:“邢庸那厮肯定是进宫告状去了,兴和伯,羽林卫的前车之鉴啊!”

    羽林两卫都倒霉了,就是因为闹事,要是邢庸去朱棣面前告一状,说是聚宝山卫上下都不配合,还起哄……他这个兴和伯还当帮凶。

    “嗯,我进宫去请罪。”

    方醒打定主意,咱主动点,免得老朱觉得面子被扫了发飙。

    一路慢悠悠的进了宫,在宫外被人带了进去。

    老朱的心情不大好,那眼睛眯着,隐含煞气。

    方醒进去时邢庸已经没在了,也不知道是啥处置结果。

    朱棣冷冰冰的看着他不说话。

    “呃……陛下,臣只是见不惯他耍官威,又怕他激怒了那些将士,就劝了一下……。”

    在老朱的逼视下,方醒讪讪的道:“他一去就当着两千多人的面威胁,若是有错也罢,可也没错啊!就听着他在上面喊叫,那些将士们都是百战余生,就轰了他一下,他就火了,冲着林群安他们发火,若是臣没去的话,今日肯定要发生冲突。”

    方醒没有回避自己压下了冲突,这让朱棣的面色稍霁。

    “此次三卫人马一起动作,不可偏漏,回去让他们好好的配合,再闹腾,就和羽林卫一般处置!”

    老朱这是各打五十大板,不过邢庸吃了亏。

    方醒赶紧应了,绝口不提关于羽林卫的事。

    “羽林卫的事,可见军户心中不稳,聚宝山卫的那种方式不可能模仿,这一批都是回去种地……”

    老朱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方醒要是再装傻,今儿保证要挨一镇纸。

    “陛下,渠道不够。”

    方醒直白的道:“若是大明的工坊到处都是,朝中能出面保证做工百姓的利益,陛下,那就是现成的安置法子啊!”

    “那么多工坊,卖给谁?”

    朱棣终究对这一块不是很清楚。

    方醒胸有成竹的道:“这个首先就得要让百姓的手头有余钱,有了余钱,大明上下安稳,他们才敢花费,而花费会带来赋税,会带给商家和工坊红利,很快就会有人效仿,这就是以利驱之。”

    “大明那么多人口,若是手头都有余钱,陛下,想想都觉得不得了啊!”

    大明的内需一旦被激发起来,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直接碾压一切。

    朱棣沉吟道:“到了那时,商贾四处奔走,车水马龙,人心却变了……”

第1186章 武勋胆怯了() 
“孟瑛后悔了。”

    张辅来到方家,云淡风轻的说了孟瑛的情况。

    “他执掌五军都督府,本就该是陛下的心腹,可却在此事上犹豫不决,犯了大忌。金忠很乐呵,大中午的就敢在兵部喝酒,还叫嚣着活该,鼠目寸光之辈,不足以托大事。”

    张辅的脸上浮起一抹苦涩,“陛下对武勋不满已经很久了,他想让武勋去和文官形成一个均衡,可……”

    “可你们却认为,以后肯定会是文官的天下,所以就不知不觉的软化了立场!”

    方醒觉得张辅真是错估了朱棣,更是错估了朱高炽。

    “太子对武勋不会如陛下这般,你们自己先软了,那就是天赐良机,人家不打压你们打压谁?”

    方醒说道:“温文尔雅,大哥觉得这是武人吗?在我的心中,武人就该是豪迈的,就算是计谋百出的武将,也该是雷厉风行,而不是温文尔雅,那是在羡慕文人!”

    文武合流只是个梦,而且多半会是噩梦!

    只要武人开始向文官靠拢,以后就别想翻身!

    张辅无奈的道:“可武人也不能不学无术吧?想学些东西,除去儒学还有什么?”

    得!这位瞬间就把科学给忘记了。

    不过这很正常,朝中不少人当初对科学颇为厌恶,可到了现在,人家都把科学给忘记了。

    方醒觉得这就是成功,在他的规划中,书院只是个领头羊,而更重要的就是那些自学者。

    “勋戚就是这般一代代的传下去,谁知道下一代是好是歹?若是没出息,到时候手中无权,那就是个空头爵位,还比不得一个五品官。”

    “所以学习儒学,改变家风,不过是大家的未雨绸缪罢了。”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嘿!”

    方醒嘿然道:“我看大家都是在盯着陛下,陛下隔几年就印一批儒学的书,于是人人对此趋之若鹜,毕竟陛下老了嘛!后面还得要看太子的。”

    这话诛心,张辅却没有反驳,默认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六十出头了,在这个普遍寿数不高的年代,几乎就是寿星。

    可寿星终究会归于尘土,下一代的君王却是个喜爱儒学,喜爱文官的。

    武勋们着急了,从内到外都在急,于是不管懂不懂,大家都捧着本书,整日之乎者也,倒也是蔚为壮观。

    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接着就是秦嬷嬷的叫喊:“大少爷,慢些跑!”

    脚步声渐渐远去,张辅面露柔色道:“是土豆?小子倒是野的很啊!好!”

    方醒笑道:“这小子腿脚有劲,别人家的孩子还在跌跌撞撞时,他就能满院子折腾了。”

    两人走出书房,站在门外看着远去的土豆,张辅生出垂暮之心,有些灰心的道:“为兄多年征战,家中没有能承袭爵位之人,这到头来究竟是为了谁啊!”

    “会有的,大哥,相信我,你会有儿子的。”

    两人晃悠到内院,正好看到土豆带着平安在院子里的大缸边上钓鱼。

    “大哥,午饭在家里吃吧?”

    有了土豆,家中有了爵位,张淑慧对张辅的态度越发的随意了。

    张辅看着土豆和平安眼热,随口道:“好,天气冷了,弄个火锅就行。”

    而小刀此时也正好在杜家。

    杜海林今天特地没出摊,一家子都在等着小刀和春妹回门。

    小刀奉上礼物,都是些实用的,特别是一套精装的科学丛书,让杜尚有些眼热,却慑于杜海林在,不敢去要。

    春妹俏脸带红,看着气色极好,冯氏就带着她去了卧室说话。

    “姑爷待你可好?兴和伯一家对你如何?”

    冯氏拉着女儿的手,一肚子的话想问,最后就蹦出了这两句。

    春妹羞赧的垂首道:“好,兴和伯一家也随和,夫人经常叫我进去,聊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管家的那一套。”

    冯氏的眼中精光一闪,问道:“家中的钱谁在管?”

    女人不管钱,那就是佣人和生孩子的机器!

    春妹说道:“娘,第二天小刀就把钥匙给我了,好些箱子,都是他征战所得,我回去还得一一整理记录呢。”

    “那就好,娘也放心了。”

    老丈母也不能问女婿家有多少家底,那太市侩了。

    “兴和伯可和气?”

    “和气,笑眯眯的,哦娘,伯爷说了,明日请咱们家去方家吃顿便饭,还说是亲戚间的走动,若是送礼就不必去了。”

    “哟!这个……这个还得和你爹说说,这可是兴和伯相请啊!”

    冯氏一听就急了,把春妹甩在卧室,就去找到了杜海林。

    ……

    张辅又开始闭门读书了,也不知道读的是个什么书。

    “大哥还是想改换门庭,只是家中没继承人,你二哥和三哥都有些心动了,估摸着就想过继一个儿子过去。”

    方醒脱掉衣服上了床,搂着张淑慧说了张辅的情况。

    张淑慧幽幽的道:“大哥是英国公,战功赫赫,若是再有个厉害的儿子,这个英国公的爵位怕是就保不住了。”

    “别想太多,大明的规矩是战时聚拢各地卫所出战,归来时卫所归建,将领回自己的地方,不给他们专权的机会,所以你这个是有些胡思乱想了。”

    第二天起床,张淑慧抓着小白去准备迎接春妹一家的事,方醒自己却去了工坊。

    朱贵已经带着工匠们在等着了,看到方醒过来,就带着他去了边上的现场。

    就在军营的一侧,地上已经铺着大约有一公里左右的铁轨,方醒见状喜道:“可是成了?”

    朱芳难得得意的道:“老爷,您且等着看。”

    回头朱芳就叫人赶来了一辆马车。

    方醒蹲在铁轨边上,伸手摸摸枕木,再踩踩下面的碎石,不禁仰头看看天空。

    这是第一步,以后还会有许多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坚定而永不停息。

    ……

    回到家中的方醒显得很是轻松,等杜海林一家到后,在酒桌上也是言笑晏晏,显得很是亲切。

    以至于杜海林回到家中,在老妻和儿子对方家美食的啧啧称奇中,赞叹着方醒的随和,果然是大明勋戚的表率。

    而朱棣正在为武学之事而头痛,方醒的奏章算是给了他一个出气筒。

    “那竖子若是大言不惭,朕定要让他闭门一年!”

    随即朱棣就叫来了一群文武官员,大家浩浩荡荡的就往聚宝山卫而去。。。。

第1187章 物理的胜利() 


    兄弟们,月票榜排名一路下滑啊!爵士觉得还是能抢救一下的,求票!

    ……

    朱棣一行到了聚宝山卫,方醒和朱瞻基已经在等着了。

    朱棣下马,看着里面列阵相迎的将士,问道:“瞻基今日没有功课吗?”

    这个问话让那些文官们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朱棣还坚持着儒学为先,那么什么科学都只是个笑话罢了。

    “皇爷爷,今日孙儿停了半日功课。”

    朱瞻基过去陪着朱棣一起走进军营,说道:“皇爷爷,朱贵那里可有孙儿的份子,若是以后有人要用这里发明的东西,那得给钱,否则孙儿这些年投进去的东西可都没了。”

    朱棣皱眉道:“于国于民有利的东西收什么钱?”

    后面的金幼孜和吕震两人相对一视,不禁都忍不住笑容满面。

    堂堂大明皇太孙殿下,居然和个商贩似的计较钱财,当真是……前无古人啊!

    朱瞻基却笑道:“皇爷爷,若是投入都没有回报,那以后谁还会这般不计成本的去研究新东西?大家等着别人弄出来,直接模仿或是去要不就行了?”

    朱棣说道:“你倒是有理了,前年说是没钱,跟朕借了不少,工部那边也有吧?”

    朱瞻基赧然道:“皇爷爷,工部就是拿了不少矿石,孙儿今年年初就已经还清楚了,只剩下您那边的还欠着。”

    孙子欠爷爷的钱,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个趣事,所以他眉间柔和,一路去了朱芳那边。

    朱芳今天换了一身新衣,看到朱棣慌的赶紧带着工匠们行礼。

    “无需繁琐,赶紧给朕看看那个车。”

    朱芳激动的不行,一步三回头的带着朱棣到了铁轨边上,指着说道:“陛下您看,这就是铁轨,马拉着车在上面跑,轻省了许多,能多拉不少货。”

    朱棣蹲下来,用拳头敲敲铁轨,又摸摸枕木,问道:“若是漕运码头有这个东西,不少人就多余了吧?”

    起身后,朱棣看到铁轨的尽头堆着一堆铁块,还有一个架起的滑轮组,就点点头道:“这是码头的模样吧。”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您还是先看看吧。”

    “好!”

    朱棣起身,方醒就让朱芳把马车赶过来。

    马车很大,而且居然是四个轮子,由四匹马拉着。

    这个违制了吧?

    念头一闪而过,吕震随即苦笑。

    这个是货车,不是拉人的。

    “陛下,这几匹只是普通的挽马,只是因为车要装货物,就打造的坚实些。”

    朱棣亲自过去检查,那些官员们也跟着凑热闹,一时间铁轨和马车边上全是人。

    对于马匹朱棣再熟悉不过了,一眼就能区分出来,他主要是检查了一下车厢。

    “嗯,开始吧。”

    马车沿着特地留下的小斜坡上了铁轨,朱芳吆喝一声,那些工匠们用滑轮组轻松的把铁块吊起来,然后放到车厢里。

    “皇爷爷,一个铁块八十斤。”

    朱瞻基自豪的看着滑轮组轻松的把铁块吊起来。

    一块、两块、三块……

    杨荣已经麻木了,金忠在边上大声的问道:“那个兴和伯,多少块了?”

    方醒没数,胡乱说道:“不知道,最后要装满,大概是一百块吧。”

    我去!八千斤啊!

    朱棣对码头的印象比较深刻,当年他领军开始靖难时,就是从天/津卫出发。

    天津卫当时叫做直沽,南边的货物都是水路运送到这里,输送到北方。

    想起大军出发时,码头上蚂蚁群般密布的民夫在运送货物辎重,朱棣不禁目露怀念之色。

    如果当时有这般手段,能省掉多少民夫啊!

    打仗就是烧钱,同时也是在烧人。

    不论古今,军队的辎重都是靠着人力、畜力,一步步的运送到位。

    那么这个马拉轨道车如何呢?

    当马车装满了之后,一个男子过来坐在马车的前面,马鞭一甩,四匹挽马一起动作。

    “动了动了!”

    八千斤对于文官们大抵只是一个数字,可在见识到那些铁块的数量后,都在怀疑这四匹马能否拉得动。

    四匹马一边两匹,开始有些艰难,可马车动了之后,那动作就变得轻松起来。

    车夫就坐在车头上加的一个座位上,手中拿着马鞭,吆喝一声之后,马车渐渐加速。

    “跑起来了!”

    杨士奇坐过无数次的马车、牛车,知道马车的速度。

    可这个马车拉了八千斤货物,还能跑的那么轻松,那么快,如若无物,如果是拉人呢?

    就在这胡思乱想中,杨士奇听到有人惊呼道:“要冲出去了!”

    马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可铁轨就那么长,要是冲出去,估摸着人马都得倾覆。

    杨荣看了方醒一眼,却是云淡风轻。

    故作玄虚!

    “嘎……”

    这时前方的马车传来了一声怪响,紧接着马车就开始减速了。

    慢慢的,马车最后在铁轨尽头的前面一点停住了。

    “咦!”

    眼力比较好的刘观诧异的道:“这车夫都没下车,马车怎么停住的?”

    华夏的马车、牛车源远流长,可刹车的方式却很寒酸。

    第一种刹车方式,就是下坡前,车夫放下一根连着车厢的棍子,棍子上拉着绳子,车夫跑到车后面去拉着绳子,木棍就和车轮摩擦,这就是刹车。

    而第二种就是全靠着车后面的一根‘刹车棍’,在要减速时,车夫下来,把车后倾,那根棍子就和地面摩擦,达到减速的目的。

    可刚才车夫没下车啊!

    走近些后,大家看到车夫依然在车上,顿时兴趣大增。

    这些文武官员们出行大多是骑马,可家眷出行却不得不坐车。

    这些年惊马的事儿没少发生,车夫完全来不及反应,只能拼命的拉缰绳。

    若是能刹车的话,能省多少事啊!

    方醒冷眼旁观着,看到刘观和蹇义,以及金幼孜三人走过去,然后蹲下来仔细看着车轮,寻找刹车装置。

    而其他人,特别是武勋,包括了吕震,全都围在马车边上,仔细看着马车的构造,还有去检查铁轨的。

    “这个是何道理?”

    这四匹马拉的太轻松了,以至于大家认为两匹马也没问题。

    朱芳被挤在外面,满头大汗的道:“陛下,这个是……”

    “你进来说。”

    大家闪开,朱芳进来,指着铁轨和车轮说道:“陛下您看,车轮是铸造的,有外缘,正好和下方的铁轨重合,这样运行起来的阻力非常小。”

    “阻力?”

    金忠一脸懵逼。

    朱芳点头道:“是,就是阻力,重物压在车轮上,车轮和地面摩擦就是阻力,而这种轨道配合可以让阻力减少到最小,一旦起速,那惯性可就大了,马匹受力也小…。。。”

    金忠还是一脸懵懂,朱芳无奈的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摩擦着,说道:“若是没有铁轨,马车的车轮就是这样和地面摩擦,生出不少阻力。而铁轨和轨道相对平滑,阻力就可减小。”

    “而且四个轮子,马匹就不用负重,只用拉车就好,这样不但是稳,而且还能节省马力。”

    看着一群懵逼的臣子,朱棣面无表情的道:“这些都是谁教的?”

    朱芳根本没想别的,脱口而出道:“这是书院里教的科学。”

    寂静!

    刚才还围着马车转悠的官员们仿佛是中了定身法,一动不动。

    这个能节省时间,节省人力和耗费的发明,就是科学里面的东西?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这个道理那本物理书上面就有,只要认真的学,勤动手,大多数人都能懂,说不准哪天有人能发明出更厉害的东西来。”

    人人皆为尧舜吗?

    群臣目光复杂,心中纠结。

    朱棣淡淡的道:“大家都看看,看看这车还能干什么。”

    于是乎,心中难受的群臣又开始了心不甘,情不愿的‘研究’。

第1188章 要钱?去找夏元吉() 
感谢书友:“狼屠屠狼”的万赏!

    ……

    马车边上围了一圈人,方醒和朱瞻基站在外围,面色轻松。

    “德华兄,此物一出,短途货运皆可用之,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