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豆不理他,平安对另一个读书人说道:“陛下一直在拨钱给社学呢!可据说现在的社学到死不活的,地方官也不管,只是挂着个名头。反而私塾现在多了不少。”
两个读书人都是十七八岁的模样,大抵平时也经常指点江山,类似于后世口炮键盘侠之列。
“社学能有什么用?要大兴县学、府学才是,包括国子监,多招些学生。等这些学生下去之后,一人带十人百人,这天下终究有大同的一日!”
扯淡!
方醒本来心情不错,觉得这两个口炮至少还有些谱,等听到这里时,兴趣全都消散了。
朱瞻基却还在兴趣盎然的听着。
平安本来话不多,可里面传来了无忧和端端欢喜的声音,就不耐烦的道:“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既然说教化,那就得从百姓那里去寻摸,什么县学、府学,多弄些实在的社学,让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书,那才是教化。”
土豆也没心思陪他们扯淡了,说道:“教化教化,肯定是教化天下,而不是一群人,那算是什么教化?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这话好像是陛下说的吧,这才是教化。”
那两个读书人都只是冷笑,其中一个说道:“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难道他们还能担得起读书的耗费?”
土豆叹息道:“陛下才将减免了大明今年一成的粮税。”
呃!
这是最新的消息,此刻才将散播出来,所以这两人还不知道。
“这个……不会吧!”
一个读书人觉得这决定有些不可思议,他狐疑的道:“你是哪家的?胡言乱语,妖言惑众,若是虚假,到时候那些农户闹腾起来,你家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见土豆被人威胁,平安的面色一下就冷了,说道:“都传开了,你等还在这坐井观天呢!”
“小小年纪就知道骗人,大人也不知道管一管吗?”
免除天下一成的粮税,这虽然不是开天辟地,可对于大明这等人口和开销的大国来说,那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皇帝居然会主动少收钱?
这个不现实吧。
“陛下万岁!”
这时前方有人在叫喊着,声音中能听出欢喜。
两个读书人愕然看着土豆和平安说道:“这也太巧了吧?”
“陛下万岁!”
这时呼喊声越发的大了,能听出是许多百姓在一起高喊。
两个读书人放眼看去,就看到前方全是手臂。
手臂在挥舞着,能看到一张张笑脸。
“陛下万岁!”
第2383章 万众欢呼()
过年期间整个大明都在休息,唯一不休息的大抵就是商家。
“母……娘,我要这个。”
面具被摆在柜台上,掌柜大抵知道来的是贵人,所以也殷勤的介绍着。
他不敢看那几个女人,只是冲着两个女娃使劲推销,不注意却被欢欢拿了一个面具。
“娘!看!”
欢欢把面具罩在脸上叫嚷着,身体摇摇晃晃的。莫愁过去扶着他,正准备说话时,却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
无忧最先听到,她皱眉,歪着脑袋听着外面的动静。
端端牵着玉米,皱眉道:“娘,好像是喊呢!”
胡善祥听到了,张淑慧她们也听到了。。。
张淑慧急匆匆的给了钱,然后大家出去。
时近中午,温度略微升高了些,人也更多了。
每逢过年的时候,北平城中最多的大概就是吃。
各种食物的摊子,那些店铺更是在卖力的吆喝着,里面的蒸汽渺渺散出来,带着香味,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进去看看。
无数声音聚做喧哗,却让人不觉烦躁。
喜庆的喧哗在这一刻被另一个声音取代了。
“陛下万岁!”
巨大的声浪从前方席卷过来。
胡善祥看到一个大汉揪住一个男子在问话,那男子一脸激动的说了些什么,大汉也跟着振臂高呼着。
“陛下万岁!”
玉米也看到了。他看到一个小女孩被父亲抱着。
小女孩在惶然,因为她的父亲在挥臂高呼。
声浪让小女孩不安,她抱着父亲的脖颈低声说着什么,可她的父亲却在狂喜之中,加之周围的声音大,就没听到。
无数声音在汇聚着。
“陛下万岁!”
一成的粮税,对于农户来说就是多了许多收入。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钱粮就是多余的,意外之喜,而且数量之多,能让一家人聚在一起,憧憬的想着该拿这笔多余的钱粮来干些什么。
玉米不懂这些情绪,但是依旧被感染着。
他走到胡善祥的身边,拉着她的手,仰头说道:“母后,玩!”
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吃饱,有肉,穿暖,能玩。
玉米自然不担忧前三样,可玩却要看胡善祥的意思。
掌柜已经被挡住了视线,听到这声母后也相岔了。
胡善祥对朱瞻基没什么感情,可在此刻,她依旧被那渐渐沸腾的欢呼给震惊了。
她不禁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和方醒在看着这些欢呼和雀跃。
百姓的感情最为纯粹简单,好我就欢呼,坏我就骂。明着不敢,暗地里我还是会骂。不给说猪?我暗地里就是要说!
方醒觉得所谓的避讳纯属是扯淡,比如说猪这个字,为了避讳老朱家就改了。
正如同当年的虎子,偏生遇到李家的祖宗有叫做李虎的,就得改名,最后叫了马桶。
可李家哪去了?
被太监当做猪狗,早就烟消云散了。
曾经把百姓拉屎撒尿的东西强行改名,结果如何?
“帝王将相如浮云啊!”
方醒觉得朱瞻基真是抓住了做皇帝的一些真谛,这一招下来,那些寄希望于百姓和士绅一起反弹的人肯定要失望了。
朱瞻基也在看着,他的神色漠然,就像是一个站在外面看热闹的虔诚道士,红尘于他只是浮云。
“你很出色!我并未介怀。”
方醒的声音在他的身边响起:“你是帝王,那怕是刚愎自用,许多事你都得独自去面对,独自去决策,而我对此只会支持,任何时候,任何人!”
朱瞻基在大朝会上的突然袭击谁都没有预先知道,这很危险。
一旦因为缺乏沟通而导致支持不够,帝王的威严将会荡然无存。
所以小朝会,有时候几个重臣被召来商议某些政事,就是在提前备案,让他们去疏导,让决策得以顺畅执行。
朱瞻基微微点头道:“朕今日也不是来解释的。”
方醒一愣,然后不禁就笑了。
整个京城都在欢呼着,声音巨大,连宫中都听到了。
太后摘下老花镜问道:“外面吵什么?”
李斌出去打听,回来时一脸喜色。
太后见了就问道:“喜事?”
李斌点头道:“娘娘,陛下今日决意免除天下的一成粮税,如今消息传了出去,外面的百姓都在欢呼呢!”
太后一怔,然后起身走到门外,透过重重屋脊看向远方。
“大明昌盛了啊!”
太后喃喃的道:“列祖列宗在上,当初求了你们的护佑,如今大明昌盛,皇帝英明,这便是祖宗的福泽啊!”
“来人!”
太后欢喜的叫来了李斌,“你晚些出去,让那些僧道留心些,晚些的祭祀要用心,祭品你亲自去查看,若是谁敷衍了事,打!”
宫中的荣辱皆来自于皇帝,皇帝被万众欢呼,宫中自然也是喜气洋洋。
胡善祥还没回来,太后一发狠,就下了懿旨,宫中每人再发两套新衣。
就在宫中一片欢呼时,方醒和朱瞻基已经到了一家小酒馆。
这家小酒馆的位置有些微妙,就在权贵聚集区的边上。
进去一看,里面颇为干净,一个妇人在操持接待,见他们进来就招呼着。
“午饭不进人了。”
贾全走过去,递了一张宝钞。
妇人已经察觉到来的是贵人,所以接过宝钞后就堆笑着问道:“贵人们要吃些什么?小店里鸡鸭鱼肉都有,连牛肉都有一块。”
贾全板着脸道:“有人盯着你做,差钱只管说,但是要干净。”
妇人一听就觉得这是在质疑自己的专业,就说道:“老……民妇十日剪一次指甲,每日净面洗手,怕把头发掉进菜里去,大热天都包着头巾呢!”
贾全看了一眼,确实是如此,就点点头,有人带着妇人去了厨房。
马上有人开始清洗店里的座椅,那妇人在后面的厨房见人进人出的,就嘀咕道:“穷讲究!”
在宫外的小酒馆吃饭,这对于端端玉米来说就是第一次,很是好奇。
可对于无忧和欢欢来说确实平常,无忧还扳着手指头数着在外面的饭馆里能吃到什么。
“……牛肉能做五种,有烤的、有炖的、有炒的、有煎的……”
无忧如数家珍般的说着菜肴的作法,还说了每种作法的美味。
玉米和欢欢都崇拜的看着无忧,然后吸溜一下,把口水吸回去。
这时有太监和嬷嬷收拾了碗筷,然后去泡茶。
“母后,吃什么?”
玉米却也是个小吃货,幸而这里没外人,不然非得吓晕几个不可。
胡善祥看了朱瞻基一眼,朱瞻基说道:“今日你来安排。”
于是胡善祥就去了后厨,查看菜品。
沈石头这时才进来,嬉笑道:“陛下,臣记得这家就是妇人在操持,就想着能避讳些。”
这是表功。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听闻你在家中颇为失意?可要朕给你撑腰?”
这是玩笑,调侃沈石头家有河东狮。
贾全不禁就笑了,说道:“陛下,沈大人经常说自己在家里说一不二呢!”
“哈哈哈哈!”
朱瞻基和方醒不禁大笑起来。
沈石头讪讪的道:“臣只是让着她罢了,不然……不然……”
朱瞻基闻言不禁又笑了,说道:“朕可管不了别人的家务事,你且好生操练,免得哪日又被媳妇打的落荒而逃。”
调侃了一番沈石头之后,厨房开始上菜了。
方醒和朱瞻基,外加土豆和平安一桌,女人和孩子一桌,还要了淡酒,一时间孩子们都在欢呼着。
“娘,要喝酒!”
“不许喝!”
“娘,就喝一点。”
小孩子的声音有些吵闹,可过年却少不得这些吵闹。
而就在此时,两骑从方家庄出来,往山东方向去了。
黄钟站在大门外,看着远去的两骑说道:“解先生,这一下就是翻云覆雨啊!”
解缙说道:“两成也免得,陛下却是抠门了些!”
他揉揉肚子说道:“吃饭吃饭,伯律可要来喝酒?”
黄钟拱手道:“拙荆却是做好了饭菜,不吃晚间怕是要被冷落了。”
解缙得意洋洋的道:“不能宠着女人,要时常的让她们知道谁才是一家之主。伯律,等有时日老夫再教你些手段,保证你在家中舒坦。”
黄钟对此只能是苦笑,却提了一件事。
“刚才那个拜访的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解缙不屑的道:“那人是冲着土豆来的,就想和德华联姻。可德华哪会轻易撒手,且看吧。”
黄钟点点头,“大少爷的年纪差不多该相看了,先把人定下来,十八岁以后再成亲也使得。”
第2384章 表现不错的玉米()
小酒馆里自然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手艺也是普通,但吃着却有些家常菜的感觉。
这是玉米第一次吃到这种口味的饭菜,所以很兴奋,不停的要这要那。
他的嬷嬷按照往日的规矩,几道肉菜都只是夹了几片完事,惹的玉米大怒,自己拿着筷子就毛扎扎的去夹。
但是他夹菜的本事却很差劲,不是夹不到就是夹不稳。
方醒在看着,从开始的好笑到现在的认真,他想看看这个孩子的秉性如何。
朱瞻基也在看着,看似不经意。
胡善祥本想喝止玉米,无意间看到方醒和朱瞻基的神色后就是一怔。
端端想去帮忙,看玉米却在憋着夹菜,几次没夹稳,居然都没发火或是着急,就说道:“弟弟要慢慢的。”
等玉米颤颤巍巍的夹了一片鸡肉进嘴里时,方醒对朱瞻基低声说道:“这孩子的耐性不错,这很难得。只是千万别骄纵了。”
玉米的表现很好,让朱瞻基也是暗自得意,他说道:“不会,皇后对孩子不骄纵。”
胡善祥大抵是按照民间的模式在带孩子,该呵斥就呵斥,该打屁股就打屁股,所以玉米被带的很好,这也是朱瞻基今日带着一家子出来游玩的原因,算是奖励。
“等玉米再大些就该启蒙了,朕会选个稳沉些的老师。”
方醒虽然是朱瞻基属意的老师人选,可启蒙却用不着他。
而所谓的沉稳,那就是不会出幺蛾子的意思。
此刻朱瞻基和士绅,也就是儒家的关系不是很好,难保有些人会铤而走险,给玉米灌输些让朱瞻基想杀人的观念。
他既然还能保持清醒,方醒自然不会多事。
两人举杯碰了一下,一切默契于心。
胡善祥在另外一桌看到现在,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等她再看向玉米时,目光就有些复杂。
她想起了宫中一个嬷嬷给她说的话。那段时间孙氏最得宠爱,玉米才半岁,她们母子三人在坤宁宫中颇有些凄风冷雨的意思。
——娘娘,从此刻起,不管是吃饭还是玩耍,殿下可不能有半分差错!
交浅言深说的是社交关系,而一个嬷嬷要给皇后提建议,还涉及到皇储,大抵是在冒着当夜消失的风险。
当时的胡善祥听了更加的惶然和无助,但却记住了这话。
所谓三岁看老,一个孩子的秉性总是会在无意间表露出来。作为可能的帝国继承人,无数人会用挑剔的眼光在看着玉米,等着看他出错。
张淑慧在边上旁观了这一切,然后心中叹息,就低声对胡善祥说道:“娘娘何必自苦,只要不是暴戾,一切都不是问题。”
孩子还小,没经过系统的教育,这时候的表现就是天性。
正如张淑慧所说的,只要不是暴戾,不是智力有问题,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就像是刚才,若是玉米不耐烦了,然后砸筷子,骂嬷嬷,那么朱瞻基就会暗自记在心中,以后还会观察他在这方面的表现。若是有这方面的苗头,就会出手管教。
若是管教无果……
那大明大概就要准备另一个太子人选了。
电光火石间,胡善祥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她感激的对张淑慧点点头,然后渐渐放松,甚至还举杯邀请张淑慧等人饮酒,很是从容。
等回到宫中后,胡善祥就叫人去寻当年的那个嬷嬷。
“娘娘,那人去了。”
怡安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问道:“娘娘,敢问她可是出了错?”
几年前的人,几年前的事,那会是什么?
怡安是太后的人,胡善祥在明着的事情上基本都不瞒着她。
“……当时玉米才半岁,她那话本宫现在想来却不是好意,只是想让本宫惶惶不可终日。”
怡安一听就正色道:“娘娘,此事您该早说。”
胡善祥赧然道:“那时候我们母子三人窘迫,说出去怕会招了厌弃。”
随后怡安就去了太后那里。
太后刚午睡起来,还有些神思恍惚,闻言就诧异的道:“是哪里的人?”
怡安说道:“娘娘,就是坤宁宫里的。”
太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渐渐缓了过来。
她的眼角渐渐眯起,眼睛看着狭长,冷冷的道:“皇后本就不通权谋,那时候更是愚钝,这些宫中人大多知晓。她既然是在坤宁宫中,怎会不知?”
胡善祥的慈善在整个后宫都有名,而这里所谓的慈善,实际上就是近乎于软弱。
在那种时候还要去吓唬胡善祥,这人是谁?
怡安在想,稍后有些眉目:“娘娘,那时候皇后不得陛下的喜爱,可公主好歹和陛下亲近。”
“那有何用?”
太后无奈的道:“当时皇帝一心想和那人过日子,一个端端如何能拦住他?”
怡安指指外面,说道:“娘娘,难道会是她?”
太后捧着茶杯,仿佛是在暖手,可她的眸子里却多了萧瑟。
“此事就此作罢。”
太后以前行事果决,连仁皇帝在时都多有倚仗。及至文皇帝驾崩后,更是显露了自己的有仇必报的一面,让自己的老对头去了地底下继续服侍仁皇帝。
这样一位杀伐果断的太后,她居然就忍下了此事不去查,为何?
怡安心中狐疑,却不敢再说这个话题,于是就把端端和玉米姐弟俩今日出去吃饭的事拿出来说了些,惹得太后不住的笑。
等怡安准备告退时,太后漫不经心的问道:“今日兴和伯一家也去了,土豆如何了?”
怡安心中一个机灵,马上说道:“兴和伯家的大公子很是沉稳,照顾弟弟妹妹尽显长兄风范。”
太后点点头,怡安赶紧告退。
等到了坤宁宫之后,端端正在哄着玉米不要打盹,怕他晚上睡不好。
怡安叹息一声,隐隐约约的感知了些太后的意思,可方醒和皇帝却有些默契在,那事儿怕是不可能。
关键是土豆和端端的年龄不匹配,而平安……
为何不是平安呢?
怡安皱眉想了许久,却不得要领。
……
过年要去拜年,特别是嫁出去的姑娘,多半趁着这个时机回娘家。
只是方家过年期间也有不少事,而且不少贵妇人来访也得要张淑慧接待,所以抽不出身来。
土豆就接了这个重任,带着一马车的礼物去英国公府。
至于另外两个舅舅家,土豆自然是不去的。而张大车和张小车也不会来方家,这是默契。
英国公府的附近多是权贵家,连五城兵马司都专门派人在这个片区巡查,所以治安大抵是除了皇城边上之外最好的地方。
过年期间,这里却显得有些冷清。
那些权贵大抵都在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