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兵马出营,前去接收并州军了。”
对于秦峰来说,已经是时不我待。他便打算立刻出城,前去寻找张辽,然后马上远走高飞,“你马上叫荀彧和周山来见我。”
不多一会,周山和荀彧都从家来赶来。
二人听说并州军败了后,大吃一惊。
“董卓赢了,汉室……恐怕连当初的东周都不如了。”荀彧一阵叹息。
此事对汉室没好,对秦峰来说是有好处的,他马上道:“丁建阳死了,董卓就没有了顾忌,想要匡扶天下非武力无法解决。此地不能久留了,咱们马上出城,前去邺城。招兵买马,联系忠义之士,才能够对付董卓。”
于是乎,秦峰他们什么都不带了,轻装上阵,天一亮,就望洛阳东门而去。
到了洛阳东门的时候,就看到城门已经开放,百姓进进出出。
守城门的西凉军官还在呼喊,“董大人大获全胜,因此解除城禁,尔等应该感激董大人,为你们带来了安宁……。”
百官早已经深受西凉军毒害,此刻敢怒不敢言,为了生计,来去匆匆。
当秦峰来到内城门口的时候,西凉军官拦住了他。很快,得到消息的西凉大将樊稠就到了,他不怀好意的看着秦峰,道:“董大人有令,朝廷官员没有董大人的命令,谁也不能出城!”
秦峰心里顿时一沉,呵斥道:“我乃朝廷命官,不是他董卓的官,何敢挡我出城?”
他就要强行出城。
哗啦啦~,一群西凉大兵,手持刀枪拦住了去路。
城头上,无数弓箭兵,瞄准了秦峰他们。锋利的箭尖闪烁的白芒,可以相信,只要秦峰他们轻举妄动,一定会被射成刺猬。
秦峰的心,顿时沉入到了谷底。现在看来,别说及时去招募张辽了,这辈子能不能出洛阳城都悬乎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二请张辽()
天明之后,吕布杀了丁原投顺董卓的消息传来。
董卓兵力暴涨,威势大增。
百官得到消息后,个个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朝廷里没有一个是高兴的,然而董卓哈哈大笑的返回了他在洛阳的府邸,随行麾下个个喜笑颜开。其中一人,脸色阴沉,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提着画戟。不是别人,正是吕布。
董卓笑着入堂,高坐之时,道:“奉先,丁建阳匹夫竟如此轻视你,只给你一个主薄的职位,真是小视英雄。你来到老夫这里,就不同了。老夫现在就封你为骑都尉,统领我的西凉骑兵。待得新帝登基,一定启奏陛下,封你列侯之位!”
吕布闻言,阴沉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他心里升起知遇之恩,立刻推金山倒玉柱,道:“主公在上,请受吕布一拜。”
董卓立刻笑道:“吕将军在我这里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他心里一动,道:“奉先,听说你只有一个人,老夫收你为义子,从此老夫这里就是你的家了,你可愿意?”
吕布犹豫了一下,但他在董卓这里,感到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在并州憋屈多年的他,最终拜道:“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好好。”董卓哈哈大笑,便感到有了吕布这样的猛将,加上手中精锐的西凉铁骑,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这时候,有侍从来报,“启禀大人,外面前将军秦峰求见。”
少顷。秦峰进了大厅,堂上董卓为首,堂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徐荣、吕布等人皆冷眼相看。
吕布方天画戟墩地,当啷一声,冷道:“冠军侯,咱们又见面了。”
秦峰不动声色。只是看着董卓。
董卓示意吕布稍安勿躁,就说道:“秦将军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
秦峰笑道:“董大人,秦峰今日来此,是来辞行的。秦峰的家在了邺城,打算回家看看。”
董卓眉头一皱,道:“今朝廷未定,老夫打算立新君,安抚朝廷上下。秦将军身为朝廷重臣。这时候朝廷离不开你,待得朝廷安定后,再说此事不迟。”
秦峰笑容一收,郑重道:“朝廷上下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秦峰一直无能为力,十分惭愧,已经没有资格担当重任。秦峰愿奉还官、爵,好让有能力的人接替。我也就还乡了。”
说着,他就拿出了印绶。
“啊?”董卓一时间傻了眼。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峰要辞官而去。
对于秦峰来说,这官已经没什么好当的了。
他辞官有两个好处,第一:董卓就没有理由留他了。第二:也是给董卓吃定心丸,秦峰成平头老百姓了,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董卓的地方了。
“这……。”董卓有些蒙圈。他就向一旁的谋士李儒看去。
李儒眼珠一转,弹了弹胡子,凑过去耳语道:“主公,秦峰聚四海人望,如今新帝未立。他忽然弃官而去,一定会为主公召来太多民怨。另外,秦子进百官魁首,若是百官争相效仿,则国将不国,又生动荡。”
董卓点了点头,认为李儒说的有道理。他要行王霸之治,他的朝廷里,应该聚拢天下所有的名士,而秦峰就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名士,岂能让他走了。
于是,董卓摇了摇头,道:“不行。”
“不行?”秦峰心说我这个暴脾气,他扔了印绶,怒道:“妈拉个巴子的,老子弃官不做了,谁也碍不着谁了,也不行?”
董卓也是个暴脾气,拍案而起,叫道:“妈拉个巴子的,我说不行就不行。”
由于秦峰声望太大,董卓需要秦峰这样的大贤在他的朝廷里,给他涨面子,所以不放秦峰走。声望到达秦峰这样的,竟然也有此无奈。
秦峰转身就走,董卓叫道:“哎,官印,官印!”
李傕郭汜,尤其是吕布,都是傻眼了。别人是削尖了脑袋想当大官,还当不成。秦峰这边不想当,非要人家当。他们便感到,人和人的烦恼,真是大不同。
吕布瞅着地上的前将军大印,一阵冷哼。
李儒急忙止住董卓的怒气,捡起地上的官印,就追了出去。追上秦峰后,无害的笑道:“侯爷,您的印绶忘了拿。”
秦峰深知董卓肚子里只有油水,他能作出这么多事情,全靠眼前这个文士出谋划策。他接过印绶,道:“文优,少害点人,积点德,省的生孩子没屁眼。”
“啊?”李儒闻言一愣,万万没想到威名赫赫的冠军侯竟然能说出如此接地气的话,望着离去的背影,眼角一阵阵抽搐。
随后李儒返回大厅,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做这么多事情,不单只为董卓,也是为他自己。董卓将来行王霸之治,他也就能够名垂青史了。
董卓如今最关心的是册立新君,见到李儒回来,问道:“文优,丁建阳以灭,何时册立新君?”
李儒弹了弹胡子,道:“待得整编并州军后,就可重提新帝之事。并州军大将张辽,并没有归附,他手上还有一支兵马。这件事情,还需要吕将军前去降服于张辽。”
吕布立刻走出来道:“义父放心,孩儿这就去劝说张辽来降。”
另一方面,秦峰府。
荀彧他们得知董卓不答应秦峰的辞呈,一时间愁云翻腾。
秦峰反而是看开了,道:“总会有机会的,先静观其变。”他就对荀彧道:“文若,你是可以出城的。主公我这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让你去办。”
荀彧行礼道:“主公请吩咐。”
秦峰点了点头,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张文远乃是一员虎将,谁能得之。谁就是如虎添翼,也不知他是否投入到了董卓麾下。我和他有旧,文若可代我前去找他,若能劝说他来投,最好不过。若是他不愿意,也不要勉强。但要告诉他。大丈夫在世,忠义当头,切不可作助纣为虐的事情。”
“请主公放心,荀彧一定劝说张文远来投。”
于是,荀彧马不停蹄,立刻去找张辽。
……
洛阳城西三十里,有一处军营,是张辽驻守的并州军偏寨。当丁原被吕布杀死的消息传来,寨中的士兵就炸了锅。不知该何去何从。
大帐之中,张辽面色黯淡,他也不知何去何从。
部将道:“张将军,董将军召吾等,不知将军作何打算?”
另有人道:“丁大人轻慢吾等,吕将军这才杀之。吕将军如此做,也是为我等另寻出路,且出了口气。”
张辽面色难看道:“虽然丁大人刻薄。但毕竟是主上,吕奉先背主……。”
部将们面面相窥。有人道:“将军,此刻,我们若是不投董卓,又能投去那里?”
这时,有亲兵进来奏道:“启禀将军,辕门外有前将军府长史荀彧求见。”
“前将军长史!”张辽眼睛一亮。急道:“快快有请。”他就打发走了部将,虚席而待。
少顷,荀彧入帐。
张辽起身迎接,行礼道:“久闻文若先生大名,今日有幸得见。不知先生为何到此?”
荀彧还礼,温文尔雅道:“常听并州张文远之名,今丁并州事发,故来见将军,欲进一言。”
张辽请荀彧上座,道:“不知文若先生,何事教我?”
荀彧语重心长的说道:“董卓假托匡扶社稷之名,实乃国之奸贼也,人人得而诛之。丁建阳仗义执言,就被他所害。将军忠义之士,切不可被董卓的假意所迷惑。而我主仁德之名,遍布四海,素以振兴社稷,安保黎庶为毕生之志。昔日见公之勇,十分敬爱,今得知丁建阳之事,特派遣荀彧前来奉邀。”
“公何不投入我主麾下,为社稷为百姓出力,共行讨贼义举,共成兴国安民大业?”
张让闻言沉默下来,刚才他不知此生该何去何从,而如今,他马上做出了决断,道:“昔日,张辽和冠军侯一见如故,怎奈那时身有羁绊,如今……哎……。”他说到这里,郑重一礼,道:“愿听公言。”
荀彧急忙还礼,道:“我主若知文远来投,必定喜不自胜。”
当初,秦峰第一次邀请张辽的时候,张让有感丁原的提拔之恩,不忍相舍。今日,一切水到渠成。
这时,有亲兵急急进来,道:“张将军,吕将军来了!”
张辽眉头一皱,就请荀彧先到后帐等候。
不一会,吕布就进了帐,身后,跟着许多并州军的军官。
张辽看这些军官的模样,就知道他们已经被吕布降服。吕布在并州军的威望,还在张辽之上。如今丁原以死,群兵无主,吕布降服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吕将军。”张辽眉头一皱。
吕布傲色视之,他横手示意身后的将官们,道:“文远,如今并州将士,皆入我麾下,就差文远一人了。”
若是没有荀彧的及时赶到,或许无路可走的张辽就跟着吕布走了。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张辽满心都是加入秦峰麾下的渴盼。他淡然道:“吕将军,人各有志。”
吕布的脾气,也不会矫情什么,闻言即道:“后会有期。”说完一转身,就对各路军官道:“快去召集兵马,拆了寨子,这就随我前去投奔董大人。”
“喏!”众人大声应命,又对张辽一礼,就跟着吕布走了。
转眼间,大帐内外的兵丁都走了,只剩下几个不舍离开张辽的亲兵。
荀彧走出后帐的时候,张辽摇头苦笑。荀彧安慰道:“这样也好,单人一身轻。”(。)
第三百八十章 袁曹遭殃()
洛阳城,冠军侯府,议事厅。
秦峰见到张辽来了,望着那刚毅熟悉的面庞,内心无法平静。张辽可不是一般的武将,能够得到这样的武将相助,诸侯们能够打破头呢。
他急忙走下堂,高兴拉住张辽道:“今得文远相助,就如旱苗之得甘雨!”
张辽最初加入并州军,还是一个小兵的时候,就听秦峰讨伐黄巾,为国为民的仁德之名。尤其是邯郸一战,秦峰和百姓齐心协力,死守城池,死战不退。
百年来,从未有人这样坚守城池。那个时候,身为一个小兵的张辽,就想着能够有一天,在秦峰麾下当兵,为国为民而战,虽马革裹尸,死而无怨。
这时的张辽,难掩内心的激昂。他绝不能错过值得一生效力的明主,他亲送秦峰堂上端坐,就拜倒在地,“张辽愿此生追随主公,虽死而无怨!”
秦峰急忙搀扶起张辽,君臣把臂,动容之时,百感交集,惺惺相惜。
“典韦,快快取一匹汗血宝马来,交于文远当坐骑。”
从此,张辽开始追随秦峰,戎马一生,忠心不二。
秦峰又添一员真正意义的大将,阵容力度大增。
典韦、许褚、张辽、高顺、孙策、马超、沙摩柯、朱桓,秦峰麾下,那真是将星闪耀。随便拿出去一人,都能让诸侯们抢破头。
然而,他被困在洛阳了。
他就和荀彧商议。
荀彧进言道:“董卓之势以成,不是短期内能够制服的。主公之前的说的很对。应该远离京城。去到外地。招募天下义士,共同讨伐董卓,则大事可成。若是现在于董卓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秦峰心说你说的太对了,他还真怕荀彧冲动,鼓动他和董卓硬抗。现在看来,荀彧就是荀彧,行事稳重目光如炬看的长远。于是秦峰就又问道:“那么。该如何是好呢?”
“韬光养晦,静待时机。”荀彧进言道。
这话说到了秦峰心里,韬光养晦,也就是不做出头鸟。董卓性情凶狠,谁当出头鸟,他一定会收拾谁。
于是乎,秦峰每天就去他负责的衙门转悠一圈,却是什么事都不做,混起了日子。每当他看到黎明的朝阳,他的心就会蓬勃一丝。他有一种感觉,早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一定要向后世深陷许都的癣多学习,一定要有耐心。”
秦峰有足够的耐心,而现在的董卓,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了。
董卓已经迫不及待要执掌朝纲,行王霸之治。但他要先废了少帝刘辩,也就废了太后何氏,册立刘协为帝。刘协年幼,身边又没人,就能任由董卓摆布。加上拥立的功绩,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摄政,执掌朝纲。
189年7月下旬。
董卓就在南宫设宴,会集公卿。
午时,太尉袁隗、司徒王允、司空杨彪,就带着百官,准时来赴宴了。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带着恐惧,丁原死后,已经没有人能够对抗董卓了。百官在董卓面前,都跟羔羊一般。
但也有例外,秦峰和刘备不动声色,曹操和袁绍愤愤不平。
酒宴开始后,董卓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百官这一段劳苦功高。
百官松了口气,只以为是一场寻常宴席。
曹操就嘀咕,问秦峰,道:“子进,董卓慈眉善目的这么好说话?他转性了?”
秦峰脑筋急转弯,就感到,这应该也是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宴会,没准就是定下废帝立新君的宴会。董卓的好说话,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就在宴会气氛很好的时候,董卓忽然拿出佩剑,拍在了案几上。百官表面没事,其实背地里都在提防董卓发飙,这啪的一声,大厅顿时就陷入到了沉浸。
董卓起身,百官眼神露出惊恐,他十分满意百官的反应,大声道:“今上暗弱,不足以奉宗庙。本官将依照前朝伊尹、霍光之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曹袁刘,以及百官震惊了。秦峰眉毛拧了起来,终是躲不开,废帝之事,终于来了。
董卓遍视众人,尤其是三公,以及秦曹袁刘,狠狠道:“有不从者,斩!”
沧啷啷,四周上千西凉兵,立刻拔出了佩剑。一时间,大厅里刀枪剑影,杀机四伏。恐怖的气息,压的百官透不过气,谁也不敢吭声。
然而,也不知什么时候,百官都向袁绍望去。最早的时候,袁绍曾经说过,若是董卓敢乱来,他一定会对抗到底。
袁绍迎着百官的目光,心里翻腾。他知道,若是他不出来说些什么,这辈子,他的名声,他的前途就都成泡影了。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闪过,亦或是压力所致,亦或是天命使然。
袁绍豁然开朗,他对曹操秦峰道:“孟德,子进,与其在这里受辱,倒不如离开京城去到外地。登高一呼,招募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以成大事。”
曹操眉头一皱,思索起来。
秦峰心头一动,原来袁曹檄文天下,群雄讨董的主张,是在这一刻萌发的。
袁绍话毕,挺身而出,道:“当今陛下刚刚登基,并无任何失德之处,董大人废嫡立庶,难道要行****之举?”
董卓没想到还有出头鸟,怒道:“天下事在我,你等小辈,何敢妄议。今事以决,谁敢不从,就来试试我手中宝剑利否?”
百官一方面敬佩袁绍的胆气,一方面恐惧董卓的疯狂。
袁绍早就想好了,他听董卓如此说,立刻摸出印绶,好好放置在了案几上,就不忿的说道:“既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官不做也罢。”说完,袁绍就要离开。
曹操眼睛一转,他从袁绍先前的话里得到了一些启发。想要为国家做些事情的他,深知有董卓在朝,比之前的十常侍还要凶险。唯一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董卓。但在京城,根本组建不出力量。
于是,曹操也拿出了印绶,放在了案几上。袁绍看到曹操也拿出了印绶,就停了一下,两人对视一眼,暗暗点头的时候,就向秦峰望去。
有道是京城三少,同气连枝。兄弟联手,共讨董卓。
董卓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摄政职位,但已经取得了实质控制朝廷的权利。秦峰早就想弃官而去,并且还找过董卓辞官,但董卓没有同意。因此,他的手摸入口袋里的时候,有感于此,停顿了一下。
这时候,百官看出董卓控制朝廷已经无法避免,许多人就不愿在董卓的朝廷为官了,他们也开始摸印绶了。
李儒吓了一跳,他急忙对董卓道:“主公,快快拿下曹操和袁绍,不能让他们轻易离开。百官一定争相效仿,百官若是都走了,就算主公册立了新君,您的王霸之治,也是名存实亡。”
董卓面目狰狞,立刻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