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打开时空舱,他们想到了二种办法,一是诱使洛克菲勒自己打开时空舱。这一招已试过了,根本没用。时空舱里只有一个人用的二十个月的食物和氧气,只要守着,洛克菲勒很可能在氧气和食物用完之后,迫出时空舱。当然他们还想到了用大量炸药和火烧的办法,但这样做的话,不能保证时空舱内的资料和仪器完好无损。如果里面的东西全部损坏,那么得到了一空壳时空舱又有什么用呢?另外一个一定成功的办法就是制造乙炔,用温度高达三千度的乙炔焰烧开钛金属合金。但现在处于一百多年前的近代,什么都没有。乙炔焰需要纯氧和乙炔,而得到纯氧最便捷的办法就是用电分解水,但是电现在也没有啊,需要制造发电机,制发电机所需的硅钢,日本也是没有现成的,必须制造……天啦,这还只是制造简单的纯氧就那么复杂,要想获得制造难度更大的乙炔岂不更难?这要到何年马月才能生产出乙炔焰啊!
最后商议的结果,就是组成三支队伍,第一组至少要三百人以上,先期跨过太平洋,将时空舱控制起来,保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第二组在松下广智的带领下,携带大笔的金子,赶赴英国,从那购买仪器,借助英国发达的工业基础可以加快制造出乙炔焰的进度。同时他也可以为日本国内购买发展工业所需的机床、蒸汽机、仪表、实验仪器及各种专利技术。第三组,由剩下的所有特遣队的人组成,他们主要任务是先期控制日本的煤铁,冶炼高等钢材,为工业和军火生产奠定基础。
从日本特遣队的整个行动过程来看,可谓漏洞百出,错误不断。先是急于干掉美国特遣队,结果漏了洛克菲勒,犯了第一个大错误。随后他们急于赶回日本,没有在发达的欧洲或英国留下人来,也没有用抢来的钱购买必要的机器和仪器,以至于现在又要万里迢迢的返回英国。这耽搁了大量的时间。这里面最大的错误当属投靠德川幕府。从历史上看德川家庆也算是个开明的将军,在他老爸死之后的1841年8月,他拿握了实权,立即实行了旨在解决农民生活困苦,加强封建统治的“天保改革”。但将军毕竟是将军,他的根本目的是在于维持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而不是使日本真正强大起来。如果日本的强大会阻碍幕府的统治的话,德川家庆会毫不留情的选择幕府压制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想依靠幕府力量,建立像英国似的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或军国制,那根本不可能。如果德川幕府这样做了,等于将手中掌握了七个世纪的权力拱手让出,这无异于叫人将钱扔到水里,这样荒唐的事,只能在童话故事当中才有可能发生。
(PS:这些所谓的日本精英为什么会犯下如此多的致命错误呢?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中国人却在一个普通的大学学历的计算机程序员龙居士的带领下,不犯或少犯错误,在如此短时间内创下如此巨大的基业呢?归根揭底就是日本人没有想象力,没看过架空历史的幻想小说,他们只知道拼命赚钱,拼命忘记历史,拼命修改历史教科书,拼命参拜敬国猪舍。这使得他们,在一些大是大非上缺乏判断力,成为永久的战略失败者。而在中国,网络上掀起了架空历史网络小说热。这股网络小说热,在表面上被人指责,不务正业,文笔粗糙,误人子弟,但实际上网络小说的精华并不在于文笔优美,其胜在有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作者与读者互动写作,活跃了思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神话。
就拿架空历史小说来看吧,这些小说里的事好像不可能发生,但宇宙万物的神奇又岂是出现才一百多万年的人类所能理解的?姑且放下可不可能发生这事的争论不说。单论其现实意义。首先架空历史小说是内容最丰富,涵盖学科最广泛的一种小说。在架空历史小说中,作者为了创造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小说世界,就这要求他对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为写这小说就查阅了:《近代英国史》、《美国人:开拓历程》、《驱逐舰发展史》、《日本简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战争史中国外交史——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非洲通史》……以后还需查阅更多。这将我从以前单薄而又错误连篇的历史教科书中解放出来,不再轻易上愚民政策的当。不难想象如果我不写这小说,哪会有什么兴趣看这么多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的历史书。
其次,通过历史小说一章章一节节的推演,通过热心的读者细心的指出不合理之处,这促使作者和读者心思越来越细密,这有效的锻练人的思维。这比起,不需要人思考,又参杂了大量无用广告无端的浪费人们时间精力的,只会带给人精神麻痹的电视综合症的现代影视剧要好得多。我刚写小说时,尽管自己受过二十来年的教育,但由于多年不动笔了,结果写起来,觉得言词晦涩,词不达意,提笔忘字,写了一个多月后我这在方面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词句通畅了,打字数度也快了,细心的读者也能感觉得到,这本小说现在词句现在流畅多了,更新速度也快了些。这就是写历史架空小说给我带来的“巨变”,尽管我从中未得到一分钱,但我仍乐此不疲。
一本历史架空小说就是一部完整的新历史,就是一个对有可能发生的历史分支的一次推演。它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一次,包涵历史的、哲学的、科技的、人文的、地理的等等方面的文化普及。如果某位读者因为读了此书而对某方面的东西产生浓厚兴趣,则善莫大焉。
当然这其中对历史的补充意义更大。读史可以知道过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可以对自己对他人甚至对国家能够究其本质有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大量的避免历史上犯过的错误重犯。
然而历史书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即指出了历史上人类所犯的错误,但没指出如果避开这个错误又当如何?会不会历史就此不同了?历史架空小说则担负起了这个使命,假如有某个“后知”回到了历史上的某一段,通过努力使自己的国家,避免了某个重大错误,并由此产生了种种不同。架空历史小说将此种种不同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人印象深刻,爱不释手,这不是比枯燥的历史书有趣得多吗?金大侠写的武侠小说因为其武侠背景是架在中国的明清时期,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也是历史架空小说,我正是由于看了他的《鹿鼎记》才在一次历史考试中避免了失分。有一个历史题是考清朝历史的,要求填出清收复台湾和雅克撒之战发生的年代。我当时记得两个日期,但不知这二场战役谁先谁后。正当我一筹未展之时,忽然想起了韦小宝是先打台湾然后再打罗刹鬼的,根据这一情节,我顺利的排出了顺序,从而避免了一次失分。呵呵,这可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次真实事件,我没有半点伪造。
当然历史架空小说不能完全把他当作历史书来看,小说毕竟是小说,在一些史料考证上,远没有历史书严格,更何况有不少架空小说还是不管历史,纯娱乐性质的。但不论如何,人类只有一部人类发展史,这未免太单薄了一些,更何况在这本单薄的人类史书上还有许多语焉不详的地方。还有许多被统治者出于某种目的随意伪造的地方。这对于渴望了解更多历史,渴望从历史的功过得失中汲取更养分的人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一部结构严谨,考据翔实的历史架空小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的小说中日本特遣队,个个都是精英,来之前日本的史学家又为他们详实的考证了他们要来的那个年代的历史,甚至还为他们每个人编造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显赫的家史。但这些精英们为什么处处受挫,所犯的致命错误一个接着一个呢?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有为他们出谋划策的史学家们都没有读过架空历史小说,这使得他们只知道,历史上有些什么事件,却不知道如果影响或改变了这些事件,如果万一历史发生了改变,历史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没有在假设的基础上推演出一条最适合自己该走的路。这使得他们在遇到种种变故时,惊慌失措,应对乏计。因此他们最后的失败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第三部 天下乱局 第五十九章 我的幸福(1)
(更新时间:2006…2…2 20:21:00 本章字数:4269)
三月三十日我回到了老基地。
呵呵,几个月没有回家了,怪想念的。由于过年时在南宁,来不及回家看看,过年过后忙于各种事物,所以直到现在才回来。这次回来,其实也不是来度假的,主要是召开政府会议,商议政府改组的问题。以前的那个临时军管会,明显不行了,无法应对如此巨大的地盘。我虽临时任命了一些官员,也成立了一些机构,对各地进行管理,但由于是临时性质的,没有统一编制,显得很零乱,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我回来时,迎接我的人很多:有各校的校长:托儿所的黄校长,政政校的李校长,大校校长王校长;还有其他各部们的一把手,有科技部的曾国清部长,有情报部的王辉。
我见空中突击师的王明飞也在,冲他打了一个招呼,问道,“派去接各地首脑的飞艇都派出去了吗?”
“报告主席,空中突击师保证在四月三日前完成全部接送人员的任务。”
“光保证完成还不行,还必须保证安全!”
“没问题!现在飞艇上都装备有降落伞,万一出了事故,也可以跳伞得生!”
“哈哈哈,降落伞也有了!这对于空中突击师来说是一道生命保障啊!国清你们科技部的工作很突出嘛!快和我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自从西方招来大批人才后,这些人在各方都有突出的表现,那里面拥有许多杰出的纺织工人,他们开动脑筋改进了织布机的工艺,生产出一种即薄又织实的马尼拉麻布,成功的解决了降落伞的布料问题。至于降落伞的折叠与打开问题,有现成的资料,实验几次就成功了!”
“安全系数如何?能保证每次都打开吗?要是降落伞打不开那可就要摔成肉饼啰!”
“从实验的数据来看,有千分之一的事故率。”
“啊!这么高的事故率?这么说每一千次跳伞就可能摔死一个人?这可不行!这会给空中突击师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听到你说制出了降落伞我还打算搞个空降部队呢!如果事故率那么高,这个部队就搞不出来啰!”
“这个事故率也是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所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的效果,不过请主席放心,我们现在正在搞备用伞技术,今后所有的伞包都是一包两伞,如果主伞打不开,还可以用备用伞,这样的话,事故率将从理论上降到百万分之一!”
“好啊,你们都想到我前面去了。其实飞艇从安全系数上来讲,比起飞机来说,要安全多了。只要不出现明火点燃氢气,飞艇这种比空气轻的东西决不会突然从空中掉下来的。不知我们的突中技术储备如何呢?现在西方还没有出现飞艇,但随着电学的发展,西方人很快就会发现制造出氢气的秘密,那样的话再加上受我们飞艇的启发就很有可能在西方提前催生出飞艇来。”
“请主席放心,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使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我们在南充的石化基地,现在已搞出了氦气,如果西方有飞艇能够危协到我们的飞艇安全时,我们的作战飞艇将充用氦气,这样的话将大大的提高我们飞艇生存能力。造成我们能够把敌人变成空中火鸡,而敌人却无法打下我们的一边倒的优势。”
“好!好!好!”我连说了三个好字,想到了飞机,又问道:“我们的飞机搞得怎样呢?”
国清冲我一笑,神秘的说:“雄鹰已展翅了!”
“什么!我们已有飞机啦?”
“现在我们的雄鹰还只是单发单座,不论从作战距离和载弹量上都无法与飞艇相比,要说实用还远不如飞艇好用。”
“是啊!是啊!不过飞行器方面,飞机才是真真的发展方向。飞艇虽有载重量大,安全系数高,续航能力强的优点,但由于是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有着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飞行高度低,二是速度慢,三是目标大。飞艇在飞机面前往往是被动挨打的。如果飞机从飞艇的上面进攻,飞艇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想了想,我又道:“如果这两者的优点能够结合起来就好了。国清,我记得我在后世的科普节目时曾看到瑞典人搞出了一种充气飞机。这种飞机和滑翔机差不多,不过机体包括机翼大部分都是用充气囊制作的。只需要不到二十米的跑道就可以起飞,在发动机出故障的状态下由于其机体很轻能够安全的滑翔降落。其速度虽不快,但比起飞艇和早期的飞机来说还是占有极大的优势的。我看造了这种充气飞机的瑞典人,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这种充气飞机完全是他自费造出来的,由此推断这种充气飞机结构简单,造价一定很低。”
国清听完我的话,想了想,道:“听主席介绍的这种充气飞机,我算是开了眼界,但其机翼用充气囊,那么要保证其有足够的硬度,不至于在空中变型,影响其飞行资态,那么其内必须要有较大的气压才能保证,用我们目前造飞艇所用的帆布肯定是无法胜任。如果里面的空气压强太大,气体就会跑出来。这只有等将来,坚韧的塑料布生产出来,才有可能制造。在我们带的来的书籍中关于如何生产塑料特别是特种塑料的资料很少,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来,这样的话,等能够制造充气飞机的塑料生产出来,我们的飞机研制一定已经度过了早期,那时这种充气飞机恐怕也没有什么用了。”
“哎——国清你分析得对!不过充分飞机由于结构简单,造价级其低廉,对起飞场地要求也很底,操作也简单,用于空战可能不行。但当单兵飞行器,还是适合的。在海战中说不定可以直接降落在敌人的甲板上。实在不行,用于民间当代步飞行的士使用,也很不错,这样既可方便交通,又可以培养出大批的民间飞行员,也是功能无量啊!”
“哇,主席你想得真远!”
我接着和托儿所的黄校长说:“黄校长,咱们的宝宝们怎么样啦!一年多了,该有所成就吧!”
“哈!主席你提出的那个新式教育法真神了,经过不断的改进提升,现在教会一个六到八岁的儿童学会所有的新编简化字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在一些四岁到五岁的幼儿中教育效果也很显著,平均只需要五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掌握全部新编简化字。这搞得那些家长都羡慕不已,都说自己还不如一个几岁的小孩聪明。自从掌握了新编简化字后,孩子们学习和理解能力大大增强,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自然充满了好奇,总想探个究竟。一些孩子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学会相当于小学三年级的所有课程,神奇啊,真是太神了!我都不敢相信这些天才儿童都是我教出来的。”
“黄校长,请你不要叫我主席。”我冲着黄校长感激的说道:“你曾经是我的老师,你就永远是我的老师!不管我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永远是我的老师!老师称呼学生为主席,这也太折杀我了。以后就请你还是像我以前在学校那样,叫我龙同学或者居士吧!”
黄校长,没想到我那么尊敬他,老眼中含着泪,嗫嚅道:“好——好——好——”他的一双大手将我抓得紧紧的。
我对其他两位校长,若有所思的讲到:“教育,永远要将育才放到第一位。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永远要将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对于学校领导和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来说,教育要永远实行义务制,学生不是商品,也决不是用来捞取钱财的摇钱树。那种妄图将学校变成生财工具,将教育做成产业,是极其可笑,是极其弱智短视的行为。
教育也是对全体国民,对所有中国人的,任何中国人,只要是拥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子弟,都可以免费享有义务教育。将来这种义务教育的范围要扩大,要扩大所有专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对于寄宿生,还要免费提供营养食品和住宿条件。
在生源方面,我们也绝不能搞地方主义,不能因为学生不是来自本地的就要交择校费,变着法儿收费。在后世社会,家长们老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不顾一切的在孩子身上猛花钱,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各种各样补习班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再说术业有专攻,家长大都数都不可能是搞教育专业的,他们对于就如何培养教育小孩永远不如学校的老师和教育专家懂得多。
为了人让家长放心,我们不能再搞那种一刀切的标准化教育,全国学生都用一套统一的试卷决定自己的命运,这对于那种有一门精而非门门通的考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我们必须学学孔子,搞因才施教,按照学生的专长和兴趣爱好,搞小班教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要大些,最终要能够达到一比六。这样教师才能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要严格一些,当然待遇也要相应的高一些,那些不负责任的,要坚决淘汰掉,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培养出一批又批的英才,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只会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变成蠢材。
学生毕业后,学校不能从此不管了,必须建立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档案,根据学生是否有出息,每年考查一次,加发一笔育才奖。教师的工资和奖金要与学生的成才与否和学生在社会上的收入挂在一起,这将对教师产生巨大的动力。各位校长,如果你的学生中能够出现一两个比尔。盖茨式的人物,那么你们也会获得百万巨奖,从而也成为百万富翁。
三位校长,教育是百年大计,如今我们的地盘扩大了,人口也增多,适年儿童恐怕也有千万之数了吧。为了保障这些适学儿童,不会担误学习时间,一部教育法制定也就迫在眉捷了,我们可以参考后世的教育制度,主要是西方的教育制度,制定一部教育法。为我们的国家的未来保驾护航。你们不要担心政府拿不出钱来,只要我在位一天,教育就会被摆在永远第一的重要位置,除了国家危难之时,可能会给军队让路外,不会有第二种情况将教育挤在第二位去。
教育部也该搞起来,教育部成立后,将从科技部中